以约之旅决定去以色列旅游,其实很突然,也很随性。无外乎跟风看了《耶路撒冷三千年》,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书没看完,突然就有了去亲身走走看看的冲动。虽然以往都偏爱自由行,但是考虑到中东地区一向不是很太平,加之“巴以”冲突根深蒂固的影响,语言也不通(实际上一路有英语基本可以应付,但是未出行前,总觉得不懂点阿拉伯语都不敢去中东),想想最终选择报团。因为是报团,所以人的惰性就开始滋生,临行前倒是恶补了一些中东历史、宗教历史(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色列建国史,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耶路撒冷三千年》-话说这书我到回国后近一个月才真正开完,但是去前和回来看真的感觉很不一样,《我的应许之路》、《中东史》等),本次自己设定的重点就是耶路撒冷和约旦的佩特拉,所以实在不好意思一无所知的出发。第一天 北京飞以色列特拉维夫,游览雅法老城、迦密山(巴哈伊教圣殿花园)、加利利湖团队选定的航班是今年4月底才通航的海南航空,北京时间凌晨2点出发,以色列特拉维夫时间早上8点左右到,时间是很好的,关键通过对比各种攻略,不难发现,海航的安检还是比较人性的,不像以色列航空,据说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安检。早上9点左右,飞机安全、准时到达本古里安机场,准备入境前,随队导游给讲了许多注意事项,尤其是针对我这种单人的游客,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着太无害了,入境官全场一句话都没问我,直接给过,弄的我都不好意思,傻乎乎的问了句“没什么问题吗”,入境官小哥估计没见过这么傻的姑娘,说“没有,你过了,进去吧”。以为自己人品爆棚(后来发现,以色列安检最严的是你出境的时候,后面会细说,一把辛酸泪),取了行李,正式开始以约之旅。第一站:雅法古城特拉维夫的历史就始于连接它的西南方的五千年古城雅法。现在的雅法老城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城中的石屋、小巷现在已经成为作风景如画的艺术家集中区和游客中心。特拉维夫的历史就始于连接它的西南方的五千年古城雅法。现在的雅法老城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城中的石屋、小巷现在已经成为作风景如画的艺术家集中区和游客中心。圣彼得教堂兴建于以色列的雅法, 是以色列其中一个中世纪的法式教堂。当年耶稣的弟子“彼得”传教的足迹遍布以色列全国各地。雅法的“圣彼得教堂”,就是当年“彼得”住在雅法的地方。因为跟团游的关系,说实话雅法古城玩的不是很尽兴,尤其是艺术街,很匆忙的走了一部分就折返了,虽然最后一天临走时还是让大家在雅法附近的海边自由活动了一会儿,但是没有静下来好好走走看看古城的艺术街,是小小的遗憾。第二站 海法 --大同教圣殿花园(迦密山)迦密山在圣经中提及。在迦密山发生奇迹,耶和华与巴力竞争,耶和华的先知以利亚获胜,杀死了巴力的450名先知。在迦密山顶的以利亚纪念堂前,树立有一座以利亚的石像,脚下踏著巴力的先知,造型极为神勇、威武。迦密山在许多宗教中都被认为是圣山,如犹太教,基督教, 艾塞尼派,且至今影响了许多其他宗教运动(如巴哈伊信仰)和文献,意味着在事实上,它扮演了世界遗产的角色。第一次听说大同教其实是通过高晓松2016年第一期的《晓松奇谈》,回来后也百度学习了一下这个教的教义,从现今的角度来看,还是挺“先进”,挺有趣的一种宗教思维。第三站 加利利湖以色列东北部多是绵延的山地,虽不甚巍峨,却林木葱茏。山脚下一泓湛蓝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映入人们的眼帘,那便是加利利湖。加利利湖是通用的英语称呼,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因为湖的西侧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太巴列,犹太人则称它为“肯纳瑞特湖”以色列东北部多是绵延的山地,虽不甚巍峨,却林木葱茏。山脚下一泓湛蓝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映入人们的眼帘,那便是加利利湖。加利利湖是通用的英语称呼,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因为湖的西侧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太巴列,犹太人则称它为“肯纳瑞特湖在湖边用完午餐,大家乘船游览加利利湖,湖上风很大,但很舒服。一边是戈兰高地,高地的另一边据说就是战乱中的叙利亚,心情顿时很复杂……头一次觉得自己离战争这么近,但是同时又很佩服以色列的军事力量,即便离边境这么近,一点担忧之情都不会有,这个国家对外显示的军事国防能力,确实很强大。游览完加利利湖已近日落,不得不说,从雾都来的童学,看着蓝天白云就很满足,虽然6月的以色列已然挺晒了(当然,到了约旦之后,就觉得以色列真凉快,这是后话了),但是干净的空气真的让人神清气爽。第二天 五饼二鱼堂 八福教堂 约旦河洗礼出---入境约旦 杰拉什古城---安曼加利利湖边的日出估摸着是时差的因素,当地时间3点我就醒了,想着躺着也无聊,就开始在kindle上继续恶补关于耶路撒冷方面的历史知识。大约5点左右,天就开始蒙蒙亮起来,决定出去看看加利利湖的日出。清晨的加利利湖,静如处子、甚是唯美……端着一杯暖暖的咖啡,随意找块石头,看得让人不舍得离开五饼二鱼堂这里纪念的是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时施行“五饼二鱼”的神迹。据说耶稣用5个饼和2条鱼喂饱了5000人教堂内有复活主为门徒预备早餐的石桌子,今称“基督的桌子”。桌子的底下是用马赛克铺的鱼饼图案,在这里还可以买到刻有相图案的各种旅游工艺品。耶稣施行“五饼二鱼”之处的塔布加(Tabgha)在加利利湖畔,原名Heptapegon,意思是“七泉”,如今人们只发现其中六道泉水。八福教堂在八福山上的八福教堂就在加利利湖边, 最著名的是在教堂内有八扇窗上写有基督教的八种可以得福人的描述,因此得名, 据说在圣经中也有记载。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今已成废墟。迦百农是古时候的军事重镇,紧握通商路线的咽喉,罗马人在此设立税关,征收关税使徒马太便曾经在此做税吏,后来跟随了耶稣。耶稣原来是拿撒勒人,被乡人拒绝后,为了利于传道及招收门徒的缘故,耶稣选择迦百农为传道、事奉的主要基地,并称此处为“自己的城”(路加福音第二章第39节)。传说有不少神迹在此地发生,每年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瞻仰。约旦河洗礼处(虽然叫“约旦河”,但是这个地方属于以色列境内)耶稣当年受洗的地方,是其信徒们一生向往的圣地。能在约旦河耶稣洗礼处接受洗礼,那是一生的荣耀。关于约旦签证约旦河洗礼处离离约旦和以色列的一个边境口岸很近,坐车大概半小时内就到了,从以色列过境约旦很方便,护照交上去盖个章就ok,当然因为我们是团队游,所以不确定个人自由行是否也那么简单,仅供大家参考。杰拉什罗马古城遗址杰拉什(Jerash)位于约旦首都西北60公里的地方。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且曾经被埋入地下近千年。建在一座高地上,是约旦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护最完好的古希腊罗马城市之一。如果要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晒!晒!晒!晒!没有任何遮挡,所以我直接抱着”宁可热死,绝不晒黑”的方针,把自己从头到尾裹成了粽子,其直接后果就是,在游完杰拉什后,我几乎就要中暑了,一点不夸张!!在健身房跑四十分钟流的汗都没这个十分钟厉害,必须要不停喝水。但是需要说,来到约旦,不论是否有宗教信仰,杰拉什和佩特拉是一定一定要看看的,杰拉什号称中东的小庞贝,确实很壮观。约旦国庆-安曼市区这次非常幸运,赶上约旦建国X周年,类似于咱们的整十年的国庆,首都阅兵,举国放假,安曼市到处悬挂着国旗和国王的画像,晚上还有烟火表演。约旦吃住行小提示进入约旦后,导游也给我们补充了一些吃住行的提示,在此分享给大家:1、约旦的物价很贵,个人觉得比以色列还贵,但是在以色列你会觉得身处发达国家,贵就贵了,约旦整体感觉就是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我说的是首都,其他地方基本就三、四线城市县城的感觉)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消费那么贵。2、约旦当地货币比美元还值钱(这次我是彻底被以色列当地币和约旦当地币搞糊涂了),基本3美元,能换2个当地币。如果大家在约旦当地待的时间不长,就使美元吧,但是!!!要注意,只有首都的大超市可以用美元,而且如果找零,一定问清楚他找的是当地币还是美元,很多地方即便能用美元,找零还会找你当地币。3、约旦虽然是中东地区宗教比较温和的国家,整体也比较安全,但是女孩子去,该裹的还是裹起来比较好,不要暴露,入乡随俗嘛,别给自己找事儿。我去的时候反正很晒,所以头巾一直裹着,只有在死海的酒店里才“暴露”过。第三天 安曼市区-马达巴(尼泊山)-佩特拉安曼市区安曼是约旦首都,是一座著名的西亚古城。城市建筑在7座小山岗上,街道随着山势蜿蜒起伏,街道两边式样各异的楼房从山下到山上整齐地排列着,大多数房屋的墙壁用当地特产的白石垒成或装饰,显得分外洁净。山腰间和山坡上,有一片片分散着的草地或小花园。安曼给我最深的记忆,就是当地导游说,这个国家的地下水,只够用100年,100年后,这个国家将无地下水可用,在入驻酒店前,导游还说即便是在安曼,一国的首都,每周也只供应2次自来水,只有在接待外国游客的大型酒店,才会24小时供应自来水,搞得我从杰拉什回来虽然一身汗,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凑合着完成了洗澡洗头的工作,并充满了深深的自责感觉人家国家都这么缺水了,你还在这又洗澡又洗头的,呵呵。城堡山城堡山是安曼的制高点,这里曾经是安曼最初的要塞,与安曼的历史息息相关。公元前11世纪,崇拜埃及太阳神的阿蒙王国,就把首都建立在城堡山上,当时人们把首都称为“阿蒙”,后来逐渐演变成安曼在城堡山周围,用大块石头建成了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要塞或了望塔。在城堡山头上考古发掘的两个阿蒙国王的雕像,证明了当时阿蒙人的雕刻艺术与埃及人及亚述人相近。公元前300年前后,马其顿国王托勒密二世国王费拉德尔菲斯用他的名字命名安曼为“费拉德菲亚”,当时的费城主要也在城堡山上。马达巴-圣乔治教堂(马赛克教堂)圣乔治东正教教堂位于马达巴城内,始建于公元5世纪,1896年重建。教堂的地面上有一幅马达巴最珍贵的马赛克镶嵌画: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中东地图。这幅地图长25米,宽5米,是由200万块彩石拼成的。尼泊山尼波山是约旦最值得敬畏的圣地之一——这里是摩西升天之地。我和当地导游,平心而论,在见过或者打过交道的阿拉伯人中,这位先生虽然不是学历最高的,但是确实是勤劳(阿拉伯人整体会给人以工作节奏较为缓慢的感觉,在此我也不敢以偏概全,可能我遇到的都比较个别……反正每每都能急死我)、认真、负责的。对自己国家的宗教、历史、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非常棒。第四天 佩特拉这一天必须浓墨重彩的好好说说,说简单呢,就是痛并快乐着。近四十度的高温下,徒步往返近6个小时,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死我自己。去之前看了很多游记和攻略,我开始时真的很怀疑自己能否“亲自”看到戴尔修道院,想想不行就骑毛驴或者骆驼,但实际上,在非常给力贴心的小伙伴们的陪伴和鼓励下,我全程自己走完了,没有骑毛驴、骆驼、马,11路,自 己 走 下 来 了!想想超级自豪,虽然回酒店时已经囧的没样了(其实返程到景区门口,我就已经直接坐马路牙子上了,100米距离的酒店都觉得遥遥无期),真亏了一起徒步的两个小伙伴,没有他(她)俩,真不知道我得怂成什么样。先百度上抄点介绍:1985年佩特拉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作为约旦的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第一份文化遗产。佩特拉又称沙漠中的玫瑰,整个城市中的建筑全部是用粉红色的沙岩建成,岁月风沙的侵蚀更使阳光下的帕特拉呈现出梦幻般的异彩。它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佩特拉。这是源于19世纪的英国诗人J·W·柏根的一首诗里的一句:"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但几年之后,当柏根去该地参观后,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确切的,佩特拉并非是玫瑰红色的,它甚至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却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这儿的房屋可能是泥制的,现在已不复存在。实际上,这里的岩石不只呈红色,还有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很可能《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义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这里曾是古代纳巴泰(也有译为"纳巴特"的)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国都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意为一年中某段时间内河水泛滥的沟壑)的东部,纳巴泰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大约公元前312年,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在他们建造的众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为突出:这是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长峡谷区域。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们的遗产。这些墓碑群曾被认为是房屋,现在人们认识到这是些坟墓,它们开凿于海拔914米的难以到达的岩石中。有的墓碑群图案细致典雅;有的是纳巴泰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体现了埃及和亚述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佩特拉祭坛在佩特拉西侧小山的最高点有一座祭坛,是那霸田人举行宗教祭祀的场所,也是俯瞰佩特拉全貌最理想的地方。预备宗教仪式的石室现在改成了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在佩特拉出土的那霸田人和罗马人时代的陶器、雕塑、铁、铜和玻璃制品等文物,展品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蛇道蛇道(塞格小道)是佩特拉的门户,实际上是一条长1公里、高达近百米的岩石裂缝。走在其中,令人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羡慕佩特拉人的好运,竟然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天然的庇护所。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锡)克(Siq)的山峡,深约200英尺。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西(锡)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过了卡兹尼,西(锡)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大峡谷。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卡兹尼神殿穿过蛇道进入佩特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卡兹尼,这座“藏宝洞”是佩特拉最宏伟的遗迹,正面高43米,宽30米,完全由玫瑰色的山壁雕凿而出,你会发现很难定义它是属于建筑还是雕刻作品。这是一座罗马科林斯式神殿,有雄伟的廊柱和精致的细部雕刻。"宝库"卡兹尼(Khazneh)建于纪元初年,其建筑特色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后期建筑风格。这一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其说是纳巴泰式,不如说是古典式的。这是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其正面宽27米(另一资料:30多米),高40米,入口高达8米,使得任何站在里面的人都显得极其渺小。卡兹尼名为"宝库"是因为传说这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有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约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进入其中后有一巨室,石阶尽头是一壁龛,其中或许存放过一位神的塑像。前面的空地是专门容纳前来朝拜的巨大人群的。佩特拉正面顶部的瓮被认为曾是用来存放某位法老财宝的,以前许多的旅游者曾尝试用枪击中这只瓮以获取其中的财宝。从佩特拉中部出发经半小时的山路便到达代尔。代尔是重要的进行宗教庆祝活动的场所。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块被夷平的地,约有61米长,18米宽。高地被理解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纳巴泰人供奉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血的,有迹象表明,古纳巴泰人曾用人来进行祭祀。关于这座神秘殿堂的用途有四个传说:1.那霸田人用来存放从埃及抢得的大批财宝的宝库;2.那霸田国王的陵墓;3.祭祀埃及神话中掌管生育的女神爱瑟斯(Isis)的神殿;4.《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那个要说“芝麻开门”才能进入的宝库。当然最后这个恐怕是受到“蛇道”的启发而幻想出来的故事,但要说想象之大胆还是得首推《圣战奇兵》:神殿里收藏着耶稣的圣杯,喝了圣杯里的水可以长生不老……ps: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曾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 (又名《圣战奇兵》 《夺宝奇兵四》),并且《变形金刚2》,《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都在佩特拉取景。戴尔修道院其实佩特拉的精华在距离卡兹涅宫5KM的戴尔修道院。这段路虽然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但是当天40度的高温,太阳直晒,真的对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没有把握。虽然嘴里跟同伴说着没问题,我一定能坚持到最后,但是这话说着我自己都特别没有自信。在卡兹尼神殿附近休整了一会儿,开始走后面的2/3路程,根据地图看,到达卡兹尼神殿只走了全程的1/3(注意哦,最后1/3不是平路,是仅1800级台阶,其中一部分还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铺的平整的石头,而是天然的,上面全是沙子,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从卡兹尼神殿出来,中间的这1/3路程我们采取的是少停留,保留体力拼修道院,所以走的相对比较快,虽然到后半段因为晒的缘故,我的速度已经开始慢下来,但是整体大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没有耽误在拍照上(我几乎是边走边随后拍一点照片,因为阳光太大,根本看不见自己拍的是什么),想着回来也是原路返回,倒时再拍也可以。完成路程的2/3后,虽然信心有所增加,但是体力在那,已经有点喘了,这还走的都是平地,但是地上有很多沙子,有的路感觉就是在沙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走,时不时得停下来收拾鞋子里的沙。所以在此也提醒去佩特拉徒步的童学,别怕热,千万穿户外徒步或登山鞋,运动鞋什么的也可以,但是别有洞洞(我的鞋就是有网洞,一路走一路进沙子)。最后1/3---前往戴尔修道院开始看到台阶啦!刚开始的台阶还是比较规整的,爬台阶过程中只要注意避让上山下山的驴子就可以。但是好景不长,本姑娘的体力在爬了没50米的时候,就歇菜了,气都开始喘不匀了,只能找山洞坐着休息,慢慢恢复正常的呼吸速度。随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爬行”(到后面真的是要四肢并用了),平均每走15-20个台阶(中后段其实没有这么规整的台阶了,都是大石头),我就需要休息3-5分钟左右,以便把气喘匀。这样爬了大约30-40分钟左右,在我觉得茫茫无期之际,有几个外国友人从山上往下走,大家真是“患难见真情”,纷纷给我们大气,并表示很快就到了,这才让我又燃起点动力,想想都爬这么久了,在10-20分钟,还是可以坚持的。在第N次休整后,总算在一条山道尽头看到了一个比较大的休息点(如下图),原以为得爬到照片右上方插国旗的山坡上,结果走下台阶,突然就听到后面有朋友喊我回头。修道院顿时映入眼帘,什么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是超级惊喜:当然,如果想拍到更全的场景,还是得上之前提到的小山坡上,此时原先的疲惫感已完全被惊喜和兴奋所取代:三个小伙伴在山顶平台上休息了很久,直到莫名刮起一阵邪风,实在觉得山顶不安全,这才开始下山,往回走。必须说,为了亲眼看到戴尔修道院,是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耐心,除了坚持没有他法,体力一般的童学建议还是像我一样,找同伴一起走,彼此互相鼓励、照顾,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再次深深感谢一起徒步的两位伙伴(就不放照片啦)。返程就比较难受了,下山其实比较顺,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惊喜和兴奋过后,该累还是累,自己明显感觉到腿肚子开始打抖了。等走到中间那段沙路的时候,明显开始体力不支,见到大点的石头就往下坐,有休息点就进去买水喝(小贴士:佩特拉里面很大,赶上天热,大家一点要准备充足的水,我进去的时候是带了2.5瓶水的,事实上到山顶时就全喝完了,下山时已经开始沿路买水了。整个行程下来,一共消耗了5瓶矿泉水——平时我一天能喝2-3杯水就很不错了,但是那种环境下,没有足够的水,真的会虚脱,体制再差一点的,要带点藿香正气水/丸,以备不时之需,景区水也不算贵,矿泉水大约3-5美元/瓶)。返程的最后1/3,我只能慢慢移动了,呵呵,完全走崩溃了!回到酒店,要不是为了吃晚饭,当场就能睡过去(我们大概是中饭时间到达的修道院,但是因为太累+热,当时一点都不饿,事实上我是回酒店吹了十分钟空调后,突然觉得饿的不行)第五天 约旦死海经历了昨天的暴走,早上起来还是有些疲惫,好在今天的活动就是死海漂浮,躺着又不费劲!本人不会游泳,严格的说是不会换气,所以死海绝对是旱鸭子的福音,往那一躺就行,但是也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心得:1、拖鞋。尽量穿一体成型的拖鞋,能在脚上固定的,譬如洞洞鞋。我穿的是哈瓦那的夹角拖,刚下水没挪几步,鞋子就穿不住了,一个劲往上飘。2、光脚下水要小心。死海的水剧咸、剧苦(我就不说我怎么体会到的了,太丢人),如果光脚下水,慢,一定要慢,尤其是不会游泳的童学。因为浅水区石头比较多,千万别划伤了,那会非常之疼,同伤口上浇酒精差不多。3、记得带报纸(如果要凹造型)4、眼睛千万不要沾到死海海水。后果很严重5、不会游泳的童学,注意平衡。在死海里,旱鸭子是可以放心漂着,但是!但是!一般不会游泳的童学在水里的平衡都不太好,死海里是不会沉,但不代表你不会翻过去!!!我在多次尝试后,始终有要翻的趋势,所以一直在浅水区漂着,不会游泳,心里还是有点怕,不敢往深处漂。下面照片里的大叔就算漂在稍微有点深的水里了世界最低点!第六天 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这是一座美丽与哀愁、纷争与鲜活同在的“悲情”圣城。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耶路撒冷老城 哭墙对于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旧城中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3千多年以前,由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圣殿曾先后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现在唯一仅存的只有外墙残垣。其中西面一侧的墙最底层基石是希律王时期所造,山面岩块则是拜占庭和伊斯兰教所加盖的西墙原文是Occidental,意即欧洲之墙,公元初时,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就是欧亚分界线了。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长而久之便被称作哭墙。哭墙高约20米、长50米,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苦路苦伤道又名“苦道”,是指耶稣被审判后,从彼拉多的院子出来,背着十字架走到各个他所经过的街道。苦伤道有14站,记录着耶穌受难的情境如今,无数信徒与游客以默想的心情在这些景区感念当年耶穌所受的苦难,最后进入圣墓教堂。苦路--圣墓教堂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第七天 耶路撒冷&伯利恒(巴勒斯坦地区)第八天 特拉维夫(拉宾广场)-返回北京最后一天。早上起来听说前晚特拉维夫发生了恐袭,市中心的Sarona市场发生枪击事件,死四伤三,因此早上原本逛市场的计划就只能被迫取消。说实话,我还挺想去市场逛逛,往往在这种地方才能见到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此外,好后悔昨晚没出去找个电影院看场电影,这一直是我出去玩得保留项目,这次估计是晚饭红酒喝多了,回宾馆就晕过去了,呵呵。按计划去了本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拉宾广场。拉宾广场原名叫特拉维夫国王广场,后改名为拉宾广场,为了纪念在召开和平大会时被刺身亡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对于极端宗教主义者或者极端民族主义者,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真的没法理解,加之中国传统的宗教中,不论佛教或是道教,教义相对都是比较温和宽忍的,所以看到极端民族或宗教主义者做出的这种刺杀行为,只能“唏嘘"叹息了。关于以色列机场安检(离境/返程)来之前,一直觉得以色列安检超级严格,结果入境的时候就那么顺利的通过了,导致我对返程的安检也没太放在心上,结果……第一步:退税单盖章。到机场,首先要去办退税手续,拿着盖章后的退税单,才能在安检后领取退税款。办理退税盖章的柜台就在机场进门口附近,很好找,盖章时,需要拿1-2件商品展示一下,我就挑了两个Ahava的面膜展示了一下。第二步:第一关安检这个安检是在check in前,由于我这次虽然跟团走,但是还属于单人出行,所以从这关安检开始,就一直很受“优待”,跟团的导游交代了一些回答技巧,个人觉得还是挺有用的,分享给大家:(1)不论英文好不好,都装作不会说英文,也听不懂(得装的像一点)。机场配备了可以说中文的安保翻译,你装作不会说,他们会安排翻译来给你解释。(2)如果护照上没有伊斯兰教国家的出入境记录,会容易过一些(我因私护照上是没有的,因公虽然去过,不能说啊!!!),安保会要求你解释为什么来以色列旅游、同行有没有中途加入团队的人,有没有亲属在以色列、为什么去约旦(我们的行程是以色列+约旦),为什么去护照上加过出入境章的有关国家(譬如我护照上有6个国家的出入境记录,就得挨个解释为什么去,如果护照上有美国、加拿大之类的国家,其实是加分的),你的行李是不是一直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有没有经过他人之手,行李里有没有液体(我就装呆,反问安保,死海泥算液体吗?)——注意,所有问答、对话都请通过翻译来传达,讲中文,装听不懂英文估计本姑娘实在也不像什么危险分子,大概问了三五分钟,就过了。第三步:单人安检办理check in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有家庭出行,结伴出行的人,拿到的行李标签单和单人出行的都不一样,然后就被告知,单人出行的旅客要走单独安检通道,换言之,又被“优待”了这部分安检,基本原则就是把你没有托运的行李彻头彻尾的筛查一遍,用专用的仪器,应该是专门检测爆炸物、化学品、金属设备的,所有的手表、皮带、手机、电子设备都要一一检测,外套、鞋子也要脱掉过检测仪……因为检测的很仔细,所以非常耗时间,从排队到检测完,我觉得至少半小时,加上当天自己不太舒服,最后简直都站不住了,分分钟要黑脸的节奏。第四步:出境盖章排队……还是排队,如果是老版护照就只能排队了;如果是新版护照,那就非常lucky,可以去自助机办理,扫一下就能过。人工办理除了排长队外,其他困难倒是没有,全程出境人员一句话也没说,敲章、走人。第五步:领取退税款位置大概在服务台的右手边,效率还挺高。只要排队的人不多,很快就能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