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里“Schloss”是“城堡”、“宫殿”的意思,而“Stolzenfels”是个地名,为科布伦茨(Koblenz)市的一个城区。如果按照音译,“Schloss Stolzenfels”多被称为“史特臣岩宫”。如果非要按照德语直译,“Stolz”是“骄傲”的意思,“Fels”是“山岩”的意思,两者合二为一可戏称为“傲岩城堡”。
莱茵河河谷(Rheintal)两岸的城堡星罗密布,而“傲岩城堡”就是其中最漂亮、最著名的一座。它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Revival,德语:Neugotik),城堡的主色调为暗黄色,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越发显眼,因此被看作莱茵浪漫主义(Rheinromantik,19世纪流行于莱茵河地区的一种艺术风格)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座反映十九世纪中叶德国住宅布置艺术的纪念馆。城堡内的装饰极其奢华,城堡内收藏的绘画连同小教堂中的壁画都是莱茵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
“傲岩城堡”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242年,当时只是一座由特里尔(Trier,著名历史古城,会在后面的系列中详细介绍)教区的大主教阿诺特二世(Arnold II)出资兴建的小土堡。1388至1418年期间,新任大主教对其进行了扩建,并加上了高耸的塔楼和围墙。1632的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War)期间,“傲岩城堡”被瑞典人攻占,两年后又转手到法国人手里。而到了1689的大同盟战争(Nine Years’War,也叫“九年战争”,由欧洲联盟对抗强大的法国)时,城堡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并在其后的整整150年时间里沦为了一座废墟堡。直到1815年,科布伦茨市政府将其送给了普鲁士帝国的王储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也就是后来的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傲岩城堡”才重获新生。
从1826年到1830年的5年时间里,威廉四世按照新哥特和浪漫主义风格对城堡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宫。在1830后的12年时间里,城堡的修饰工程一直在继续。比如在卧室里装上了五彩的壁炉,但却没有装出风口。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只是在夏天造访,而夏天根本用不着生火取暖,壁炉纯粹是一种装饰。又比如在会客厅的墙上装了一道极其隐蔽的暗门,暗门里是一间小秘室。游览时导游会让同行的孩童们选一位成年人,并将其藏入秘室,接着让孩童找出客厅里的这扇暗门。如果孩童们找到了,游戏结束(其实根本找不到,因为隐蔽的实在太好);如果孩童们没有找到,这名成年人就必须留在城堡里干除草的工作(当然只是玩笑)。终于到了1842年9月14日,国王威廉四世正式在城堡内入住(其实只是每年来度个暑假),而那时的“傲岩城堡”基本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好了,有关“傲岩城堡”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最后让我引用那位导游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博文:“在这里我要和你们道别。我会留在这里,而你们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是哪里呢?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
游览方式:
从科布伦茨(Koblenz)火车站出发搭650路公交车至“Schlossweg”站,接着步行15分钟后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