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洲岛一日游(下)
推荐理由:长洲岛由东边的长洲和西边的深井组成。深井尚存一些祠堂、老民居,例如景客凌公祠、前山凌公祠、肖兰凌公祠、凌氏宗祠、南州曾公祠,还有文塔
推荐理由:长洲岛由东边的长洲和西边的深井组成。深井尚存一些祠堂、老民居,例如景客凌公祠、前山凌公祠、肖兰凌公祠、凌氏宗祠、南州曾公祠,还有文塔
推荐理由:西关,广州荔湾区旧称,是明清时期南海县管辖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在清代初期仅仅是广州城外的城乡结合部,那时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还是一片水乡泽国。后来,随着十三行的设立,西关迅速崛起,成为那个年代广州所有经济因素的集中之地,以及豪商巨贾的聚集地。这里有进出口贸易码头,有各种货栈和仓库,更有各国的商业机构和洋行,著名的买办基地十三行就在这里。中国最早的海关及广东最大的邮政局也设置其中。
现存历史较多,从北面的陈家祠到南边西边珠江一带
推荐理由:从西关的北边陈家祠开始,向南扫
推荐理由:多宝路、昌华街、恩宁路
推荐理由:广州小谷围岛,2004年建成了广州大学城,进驻了10所大学,保留了岛上若干条村,其中有北亭、南亭、贝岗
推荐理由:广州增城瓜岭村,位于增城区新塘镇东部。明成宗年间,大多种瓜于此,搭棚看瓜,逐渐定居成村,故名瓜洲,又名瓜岭。
村民最早于清朝咸年间去海淘金,侨民不论贫富,回乡时必尽力而为捐款搞公益事业,尤其是家乡的教育事业,是一个侨乡。
瓜岭村,现存有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可作休闲一日游
推荐理由:龙潭村,位于广州海珠区,在南北向的江海大道与东西向的新滘中路相交的龙潭立交附近,南近海珠湖。
因为村名中有龙字,所以有很多传说。
村中的水系,现在看地图,应与海珠湖想通。村中小河从北向南呈倒 “人”字形,村子被河道隔成几块,中间围出一个半岛,即龙潭村中约,另两岸则是可联通的东约和西约,往南则是南约。现在村牌坊位于村南面(新滘中路),旧村口位于村西北(江海大道)。
村中共有4条老桥,旧村口处一条称迎龙桥,其余3条位于村中心,从西往东分别是:利溥桥、汇源桥、康济桥,4座老桥把旧村头与西约、中约、东约、南约串联了起来。
现在村中以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8个主要姓氏居民为主,当然还有很多外地人,特别是近10多年,龙潭村新增了很多服装小作坊,是海珠区的康鹭片区服装大市场的分支。
外来打工人口多,街上很多食摊、小餐馆,但欠缺高品质
推荐理由:内容正在审核中
推荐理由:增江,也称增江河,珠江水系东江支流。原来直接流入珠江口,自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后,成为东江支流。
增江流域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地派水、蓝田水、铁岗河、白沙河、葛布水(又称陈禾洞水)、永汉河、派潭河、二龙河8条。
由于初溪处建了水坝(发电),增城区的增江部分很平缓,水很绿。可乘游船在江中看看。
江两岸各有一座小山岗,西岸山上有雁塔,东岸山上的凤塔。
增城,有4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贝丘文化遗址,是广州地区最早有古人群聚居的地方之一。
历史上曾属于各个地区管辖,例如元时增城属广州路,清时增城仍属广州府。
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
1958年,与龙门县合并,仍称增城县,先后属广州市、佛山专区。
1961年,又与龙门分开,属惠阳专区(后改称惠阳地区)。
1975年,划归广州市管辖。
1993年,撤销增城县,设立县级增城市,由广州市代管。
2014年,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
现在增城有两条广州地铁线路通达:21号线员村-增城广场,13号线鱼珠-新沙
推荐理由:5月份,凤凰花盛开,广州龙归周氏大宗祠的有一棵凤凰花树格外灿烂
推荐理由:内容正在审核中
推荐理由:内容正在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