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探寻卧龙山风景区,寻觅三国时诸葛亮的遗迹,见证历史新趣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的一个小镇里,名叫卧龙镇的地方,有这样一处风景区,叫卧龙山。游客可从县内坐去卧龙镇的班车,到柏子垭下就可以了。那里有一处很大的石牌坊,很容易看到,牌坊上的三个大字就是“卧龙山”。穿过卧龙山风景区的牌坊之后,就算进入景区之内。如果是自驾游的朋友,可以直接沿着道路开上山去。不过,小水是步行前往,并不想走冤枉路,因此改道走了山路,这样近便一些。游览梓潼县的卧龙山风景区,寻觅三国遗迹,诸葛亮曾在此屯兵因为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往上走去,可能要远几里路。这是因为卧龙山山路陡峭,无法直接一条直路通上山来,只能依靠山势,绕道而行,尽量把路面的坡度放低,这样的话,开车也可以直达山顶,方便了运送物资上山,也方便了驾车旅游的游客。山路崎岖难走,林子又密,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再加上水泥路已经修好,上山的小土路就很少有人造访了,只有附近居民上山种地或者放牛,可能会走此路。因此,路面也比较难辨认,只能仔细分辨,寻找那条通往山上的小路。其实,从光明村的路口,也可直接上山,一路抵达孔明泉,但是一般人不愿爬山就是了。一路翻山而上,中途和母亲休息了一下,在半山腰一处平底上,见到了当地人口中常常提到的饮马池和拴马树。古迹?饮马池和拴马树存疑饮马池和拴马树这处三国遗迹,据说是当年诸葛亮屯兵卧龙山饮马的地方,所以有饮马池。而张飞在此饮马,将战马拴在饮马池边的树上,所以有拴马树。在拴马树旁边,还有两个形似马蹄的印记,就刻在石头上。据说这个印记就是当初张飞的战马踩踏而成的,实际上如何,无从可考了。这处遗迹旁边还有三国演义协会在92年树立的石碑一通,后面崖壁上还有“拴马树”三个红字,但已经模糊不清了。所谓的饮马池已经干涸,只留下深约一米二,宽度不到两米的圆坑。而拴马树其实是一株翠柏,葱郁粗大,高耸入云,长在绝壁之上,蔚为壮观。这处景点较为难找,而且杂草丛生,在一处绝壁之下,没有人引领是很难找到的。不过,于我而言,饮马池和拴马树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消失的诸葛寨寨门:和熏门在据此不远的右侧山峦之上,有一处用石头堆砌在一起的矮墙,留下一个缺口。传说这就是诸葛寨其中的一个寨门,名叫和熏门。当年来爽门有石门,门边有石头做的门框,两侧树立的条石上刻有对联。可惜的是,如今都已经荡然无存了。800米练兵场越过诸葛寨遗址的北门,旁边就是一处空地,是附近居民的农田,不到农忙时节,暂时还没耕种。这里原先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练兵场,从诸葛寨的和熏门一直到东寨门长生门大概有八百米的距离,因此也叫八百米跑马场。从诸葛寨遗址下来,沿着小土路往东一路披荆斩棘,经过饮马池和栓马树以后,再往前就是诸葛乔墓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条路草木繁茂,又紧邻旁边的山崖,应该提防落石和草丛里的走兽,如蛇鼠虫蚁之类,因此不建议一个人穿林而过。诸葛乔墓:近人修建的衣冠冢诸葛乔墓也是卧龙山风景区的一大看点之一。诸葛乔墓其实是一个衣冠冢,真实的诸葛乔墓在哪,谁也不知道,毕竟经历过了上千年了。三国时期,诸葛乔曾在卧龙山上跟随父亲诸葛亮打仗,担任粮草押运官的职位,留下了一些遗迹和传说故事。诸葛乔本来并不是诸葛亮的儿子,只是其养子。诸葛亮年过四十的时候,还没有子嗣,因此在征得东吴孙权的同意之后,将诸葛瑾的次子过继给了诸葛亮当儿子。诸葛亮很器重诸葛乔,来到蜀国以后,被任命为驸马都尉。为了培养他,诸葛亮还让他和军士一起转运粮草,参与蜀汉伐魏的工作。而诸葛乔就是支持诸葛亮北伐魏国转运粮草,才来到卧龙山的。不过,诸葛乔的一生很短暂,仅仅只有25岁就去世了,非常让人惋惜。关于诸葛乔一生的事迹,在诸葛乔墓旁边的一通碑上就有清楚的记载。诸葛乔因为转运粮草出现延期的情况,延误军机,诸葛亮执法如山,罚他在卧龙山面壁思过。但是诸葛乔在卧龙山闭门思过的时候,也不忘支援前线。他将孔明泉的泉水酿成美酒,然后送到前线,犒赏三军。但不久以后,诸葛乔病死在卧龙山,年仅二十五岁。据说诸葛乔死后就葬在卧龙山,但久经岁月,沧海桑田,已经无迹可考。为纪念对诸葛乔,近代在卧龙山风景区内,靠近孔明泉的西侧,重建了诸葛乔墓。诸葛亮的后代也参与了此事,墓前右边的墓碑碑记就是最好的证明。诸葛乔墓的位置介于孔明泉和饮马池两个景点之间,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而已,这主要是因为卧龙山风景区没有导览图和指示牌,外人来此,自然很难将众多景点一一走遍了。管理孔明泉的杨主任也曾找过我,让我帮他画一幅卧龙山风景区的导览图,但我只知道大致方向和方位,不及那些专业的人。若是想做导览图,还是得找专门的人,将方位和距离算出来,再画好,做出来,这才算是正规的导览图。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