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81435
11
2851
作者:瑶印象
前言写这篇是因为前段日子一时兴起创建了一个群,关于杭州摄影机位,日常会把一些拍的照片发在群里,某天群里的朋友们提议让我盘点一下在我的视角看来最值得推荐的西湖十景,这倒是挺有意思。很久之前就建了一个影集,把平日里拍到的满意的照片收录进去。其实也没什么人看,但觉得有意义,偶尔翻翻这些照片,总能让我想起一些往事,心里似有似无的温暖。以上是建这个影集时,写的一段话:希望回头看看,能够看见进步、看见过往、看见故事。说来也奇怪,刚开始学习摄影,整天捣鼓摄影设备,学习摄影技巧,那时评判照片的好坏就在于这些技巧。可拍久了,越发地发现似乎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有些很早的照片在现在看来技巧稚嫩,甚至连曝光都不准,可回头翻看却能触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很奇怪。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不就是为了记录瞬间、记录情绪亦或是记录故事。这两天有空就翻翻我收录的西湖集,有意思的照片很多,如何取舍?思来想去,还是把写在影集开头的这句话作为标准吧。看着这些照片,心中似有几个瞬间可以泛起波澜,那就把这些埋藏在心底许久的故事在这里一并写一写吧。大约写十个故事,内心有触动的时候就写一点,这一篇可能会写的很慢,希望写完的时候可以带你走进一个关乎我的光影交织的梦里!十景印象老习惯,先放几张照片,既然是西湖新十景,那就一景挑一张代表的照片吧。【壹】玉皇飞云 | 友情岁月前段时间在视觉中国的论坛看到一张照片,让我很是心动,往后便演变成了一个执念,于是到处寻机位。最后得知是在玉皇山顶,一时间倒是勾起了我不少回忆。玉皇飞云一直不算是一个热门的景点,其实也好几年没有去了,有了妞妞以后,再加上一个不爱动的太太,基本上就与爬山这种活动绝缘了,这次太太拗不过我的执念倒是陪我去了一次。提起玉皇山似总有一种情感留在心底。那应该算是十五年的友情岁月吧。我和波仔应该算是从小玩大的玩伴吧,小学时候在英语补习班认识,虽然从来没有在一个学校读书,但这十几年却从没有断过联系。友情有的时候就是特 别奇 妙,有些人离得很近却又很远,有些人离得远却可以很近。学生时期我们一起跑过许多地方:为了省钱不舍得买机票,我俩坐了20小时的硬座从 桂林 回 杭州 ;在 西安 看兵马俑畅想秦始皇陵墓会是什么样子;暑假在 华山 顶着炎炎夏日登顶五座山峰,结果被太阳晒到脱皮;在 河南 我感冒发热,他在宾馆照顾我一天……那时候好像也不太会表达情感,发动态也是若有似无地写点什么。但是这种情感很简单也很纯粹。自从有了家庭以后和波仔的来往不如以前那么密切。可是他依然是最了解我的那个,有时候一条吐槽的朋友圈,就会换来他的问候。回到玉皇山,第一次去就是波仔约我一起,在山顶望着远方,畅想未来的生活。那时候意气风发,可能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阶段,对未来的生活无限向往和乐观,现在想来那段时光真的挺幸福的。记得那次挺热的,我们俩一路爬一路气喘吁吁,爬上山顶天色已经微微有些暗了,当时山顶的景色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时候的我们渴望独立、急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幻想。前几天,为了拍这个机位再上玉皇山顶时,当时的景象重回眼前,其实已经记不清楚现在眼前看见的与当时是否一样,但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在架脚架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当年那些憧憬,那些话。当年那些似想冲破天际的欲望好像随着时间慢慢归于平静。我在大学毕业进入一家企业工作至今,每个月领着还不错的薪水,生活无忧。波仔大学毕业后工作不顺,前两年去 香港 进修硕士,现在进入 杭州 一家知名互联网巨头,虽然平时很忙,但收入不错,也很稳定。相较于当时的抱负与畅想,似乎现在的生活安逸平淡。这几年也和波仔聊过到过几次关于理想,谈话中有透露过无奈、心酸,但现在更多的是平静和知足。其实我也是一样,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生活的屈服,但是至少我们还在为各自的生活奋斗着,虽然少了一丝心气,却多一分踏实。在玉皇山顶,看太阳一点点落下,城市的灯光一点点亮起来。西湖对岸的城市星光璀璨,恍惚间发现有些陌生。大概是因为从来没有这样去看看这座城市的夜景。这座城市发展太快了,它包容了多少满怀理想和希望的年轻人,这些璀璨的灯光大致是这些正在拼搏奋斗的人们点亮的吧。可是有意思的是,当你理想遇阻甚至破碎,这座城市依旧能让你找到归属。就如同当时眼前的景象:对岸的城市,环球中心周围高楼林立,满是现代之美的影子,像极了那些不断涌入的满怀理想的新鲜血液;而近处的西湖雷峰塔伫立千年,灯火依旧璀璨,古典之美的气质尽显,就像是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我们,虽然心中的理想之火不再炽烈,但依然热爱生活。 之前和波仔聊起现状,他问我这算不算是输给了生活,我一时语塞。可是山顶那一刻倒是让我豁然开朗,至少我们拥有的始终比失去的多。那些在生活中不离不弃陪伴在我身边的人,套用新裤子的歌词:“那些平淡如水的生活,因为你而火热。”【贰】雷峰夕照 | 罗曼蒂克消亡史说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倒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取这个标题是因为前两天和太太在长桥公园的所见和一段对话。先来说说长桥公园吧,我一直觉得这是西湖最浪漫的一个地方。夕 阳西 下,长桥上情侣的背影,远处的雷峰塔,近处的西湖泛起波光粼粼,再搭配长桥凄美的传说。应该是最适合情侣的谈情说爱地方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我和太太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还处在羞涩的暧昧期,第一次约会,傍晚的时候刚好逛到长桥公园,坐在长椅上看落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头靠在我的肩上……往后的故事大概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吧。再回溯到那天的场景,其实一切的景色几乎都与那天一样,只是浪漫似乎不再。我顾着自己支起脚架,而太太坐在边上的长椅上喂妞妞喝果汁,时不时还吼她几句。其实结婚这么久了,这样应该才是正常的状态。我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模式,我自顾自支脚架拍照,她和妞妞在边上坐着吃吃笑笑。偏偏另一边的长椅上莫名地挑动了我的某根神经。当时我看到的具体的情景就是如下模样▼一对情侣相互依偎着看着太 阳西 下,女生靠在男生的肩上,男生搂着女生,看着夕 阳西 下,时不时彼此间说着情话,露出甜蜜的笑容。可能是由于离我的机位太近,他们的对话我都听得一清二楚。待太阳落尽,男生体贴地问女生饿吗,推荐了附近一家不错的餐馆,于是两人起身,手牵手离开,全身洋溢着甜蜜的热恋味道。不得不承认,在那一刻心里有一种道不明的滋味,后来想想可能这种感觉是嫉妒吧。后来不久,我干了一件特别脑残的事情。在收脚架准备走的时候,我问太太:“你注意到刚刚那边的情侣了吗?”“怎么啦?”“没什么,看他们很甜蜜,想起我们那时候你说我们现在怎么没有这么甜蜜了呢。”“哼,那时候你抱着我,现在你不是抱着你的相机呢么。”……我竟然被怼地一时语塞。心中更是有一种道不明的滋味,是什么,说不清。往后几天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我感觉的出那天发生这段对话后太太有些不开心,但却尽力掩饰。直到某天看奇葩说,臧鸿飞的一段经历让我释怀:某天和朋友喝酒,朋友正当热恋,当众和女朋友激吻,刺激到了他的神经,他回家一路琢磨,直到凌晨回到家楼下看见家中的那盏灯依旧为他亮着。可能天下所有的爱情都会归于平淡,可是这份平淡依旧饱含深情和温暖。我喜欢摄影,太太就静静的带着妞妞坐在边上陪着我。她从来没有说支持我的这个爱好,有时候甚至嘴上还要吐槽几句,但总是默默地陪着我。现在看来,那时我所见所嫉妒的是曾经的我们,那时候的我们甜蜜、小心翼翼就如同那对情侣。而现在的我们随意自然,大概是因为太了解彼此,了解到在她面前可以肆无忌惮地袒露自己的一切。也许这是另一种罗曼蒂克吧!【叁】苏堤春晓 | 追月记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和爱过的人。—— 安塞 尔·亚当斯安塞 尔·亚当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摄影师,他所说的这段话更是触及到我的内心,让我深以为意。而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便与月有关。▲ 安塞 尔·亚当斯《月升》其实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打鸟和拍月是老年人的专利。特别是在西湖边经常可以遇见一群老年人支起脚架长枪短跑,人们还调侃这群人称之为“老法师”。亚当斯的这幅《月升》大概算是改变我看法的作品,而让我真正开始这场追月的是在视觉 中国 论坛看到的另一位摄影大师---王光音SHion原本的我认为这么多年,我早已看遍西湖之美,可是看了他的作品,美得让人震撼。也是因为他,我第一次了解到planit摄影的魅力。▲以上为王光音SHion老师的部分作品这些照片最难能可贵的便是这些均不是后期合成,均是planit拍摄的单次曝光成像。一张张照片都震撼着我的内心,拨弄着我的心弦。如果能亲眼看见这样震撼的场景,拍出这样的照片该会是多令人震徹的美好。于是下定决心,那么第一步就是拥有一个长焦镜头。于是脑子一热,花了1w买了佳能小白兔二代,又花了2000买了佳能2×增距镜三代。于是开始了我的追月之旅。▲以上照片均为planit拍摄,单次曝光完成。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算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么冲动地脑子一热就去做一件事,而这种冲动大学毕业后就越来越少了。可能你会奇怪我为什么只追月不追太阳,不是因为不喜欢太阳,而是我单纯的起不来,我一直努力说服自己,但至今没有 成功 ,我想总有一天会 成功 的吧,哈哈哈。完成了追月的第一步,搞定了器材,第二部就是寻找机位,在各大论坛寻求机位,在王光音老师的作品下留言,跑了西湖边很多地方,最终得出结论:苏堤是拍摄城隍阁月出、三潭印月、雷峰塔合月的取景点,而拍摄的机位随每天月升的不同而不同。这也就是planit的最大作用。刚开始休息日只要傍晚有空,便往苏堤跑,可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不是月亮早就升起来了,就是阴天看不见月亮。那段时间,白天有空就看planit的学习视频,傍晚有空就去苏堤支脚架。太太说我是魔怔了,天天想着戳大饼,明明ps几分钟能搞定的事情,为啥废这么大劲。可是很奇怪,这就像是一个执念在我心里不断发酵。追月确实不易,拍到城隍阁月出更是难上加难。一年中只有3月和4月的满月月出会从城隍阁顶升起,也就是说一年只有5-6天,这些天还必须是晴天万里无云,想结合西湖亮灯的画面更是难上加难(西湖只有周二、五、六亮灯)。而4月的7日和8日恰逢今年的超级月亮,是绝佳的日期。下了班便赶紧前往苏堤,那天人出奇的多,大家都支起脚架架起大炮。换作一年前的我,很难想象自己也会和“老法师”一起,混入他们的队伍。那天的我充满期待,专心致志,被杭州的报刊媒体拍到都不自知,第二天还上了报刊。一个年轻的90后混在一堆中年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5:59分,月亮刚好从城隍阁顶升起,没有偏一丝一毫,只可惜升起那一刻,一片云刚好飘来遮住了月亮。所有人一片叹息声,刚升起的月亮升地特别快,等露出的时候已距离城隍阁有一段距离了。虽然不完美,但这是第一次拍到城隍阁月升。还没等遗憾和兴奋那股劲过去,赶紧收起脚架,一路狂奔变换机位,毕竟瞬间转瞬即逝。来到花港码头,已经好多人架起脚架,等待月亮掠过雷峰塔尖的那一刻。可惜那天月亮的轨迹掠过雷峰塔时尚有一段距离。不过这也足够让我当了一把朋友圈的“网红”,不少朋友盗用我的照片,太太调侃我:“看把你得意的。”而这两张照片也出现在了第二天 杭州 钱江晚报的版面里。第二天还是不死心,继续前往,那天的人要少了不少,由于天气多云,到达的时候感觉不妙,云层很厚,难道又要重蹈昨天的覆辙?由于月亮升起的时候会比前一天晚50分钟,所以几个摄友聊起来,大家都有些悲观,却也不愿离开,毕竟一年里能拍到的日子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突然有人喊:“快看!起来了,就是位置偏了点。”我抬头望去,瞬间被震撼了,刚升起的月亮特别大,被映地通红,还笼罩着一层薄雾,我第一次看见这么震撼的月亮,一时间都忘了按快门。回过神来,赶紧按快门,只可惜planit还不精通,算的不够精准,机位有些偏,但成片却也足够让人震徹:城隍阁在红月的掩印下更为金碧辉煌。一切都太梦幻了!本不打算继续去拍雷峰塔,都收起相机和脚架准备走了,走了几步突然发现今天月球的轨迹极可能触到雷峰塔尖,于是快步奔走,果然不出所料,月亮不断接近雷峰塔尖。到达机位发现,堤岸边好的机位都被占了,只剩下湖上的水台。没办法,只能将脚架架在水台上,那天风很大,水台伴随着西湖水浮浮沉沉,导致慢门拍了几张都糊片了,眼看着月亮一点点接近。于是当机立断,升高iso到3200,调高快门速度,按下快门一瞬间,刚好月亮从雷峰塔尖合在一起,完美的合月。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心脏仿佛都跳到嗓子眼了,甚至看到成片后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好久没有这种心悸的感觉了,感谢自己的当机立断!可能某种意义上太太说的没错,现在的后期技术足够让你合成一张可能比实际拍摄更加完美的合月。你可以不急不慢地拍一张满意的后期合成一个月亮就行,月亮多大、多亮、颜色、位置都可以随心所欲。可是这真的是摄影的意义吗,回到这个章节开头的那段话: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和爱过的人。这些追月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张张图片,而是对在那个还没有后期的年代的前辈的致敬;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段回忆、一个故事;是我对摄影意义的理解!至少往后无意间翻到这几张照片的时候,可以回忆起那些寒风凛冽的夜晚,缩成一团的我追逐月亮的故事。……【肆】六和听涛 | 大学往事关于六和塔,真的是西湖景区中特别不起眼的一个。说起西湖的塔,大概所有人都会联想到雷峰塔,毕竟有凄美的神话故事加持。世界文化遗产,终究还是要与凄美的故事结合才显得更加动人。其实六和塔相较于雷峰塔更加古老,现在所见的雷峰塔还是原址重建,而六和塔则是不折不扣的古迹。矗立在月轮山间,望着钱塘江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小时候也很少会去六和塔,那时候总感觉钱塘江边就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想来,和六和塔的缘分大概是从大学的时候开始的。六和塔伫立在之江路边,而我的大学就位于之江路上。每次周末回家,都会路过。记得第一次在公交车上匆匆一瞥,就让我记忆深刻。青山间的古塔,古朴地惊艳。看似相反的两个词在六和塔上是这么的恰如其分。说来也奇怪,大学那几年每周路过,匆匆几眼,却从来没有想着去好好看看。真正让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应该是在大三的那年,我清楚的记得是2013年的10月7日,那天下午准备返校,可是连续几天的暴雨让 杭州 的排水系统彻底的瘫痪,几乎大部分小区积水都没过了脚踝。在学校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返校,坐上公交车往之江路开,越是往前就越是后悔,因为越靠近江边,积水就越严重。说来也巧,就在六和 塔下 的十字路口,司机无奈的摆摆手说走不了了,让所有乘客都下车。下了车,距离学校还有好几公里,水已经末到了小腿,雨还在不停的下。“这倒霉催的日子。”我嘴边嘀咕。“能不能扶我一下。”身后传来一个女生温柔的声音。转头一看,是和我同届不同专业的女生,水积的太深,下车有困难。之前我们在学生会遇见过,应该算是认识,但不熟,仅仅是见面会点头示意的关系。既然都求助了,作为男生自然不能不管,于是扶她下车,帮她拿包。“一起走吧,也不知道搞什么鬼,学校这种天气都不停课。”正说着,手机来了微信,学校鉴于大雨,停课一天。我俩想视一眼,无奈的苦笑。“那你是回家还是去学校?”其实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回学校吧,这里也没有车坐回家。而且我去学校还有点事情。”“陪男朋友?”我随意打趣道。“没有啦。”于是我们一路向前,你都无法想象有多狼狈,大风裹挟着雨水不停地往脸上打,积水让每一步走的都格外艰难。现在回想,只有两个瞬间让我记忆深刻:雷峰塔在月轮山间山雾迷蒙,还有女生狼狈的面容。大概2个小时,我们终于走到了学校。全身湿透,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徒步了吧。女生大概是为了感谢我一路帮她拿包,爱心泛滥,加了我的微信,想请我吃饭。自此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而六和塔当时的样子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去过很多次,想拍到那一刻的景象。可都没有遇见山雾弥漫的景象,直到最近一次大雨过后,仿若看见了当年的景象,感慨万千。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最后那个女生成了我的太太......【伍】杨堤景行 | 落樱如雪的约定这件事源于去年年底的某天夜晚,晚饭过后,我无意间翻到一篇关于 京都 赏樱的游记,被里面的照片吸引,便坐在沙发上看起来,妞妞捧着一罐酸奶爬到沙发上坐在我的边上,好奇地凑过来,然后说:“花花”。大概每个女生对 花都 有天生地偏爱吧,妞妞自然也不例外,花总能让她莫名地兴奋。“爸爸明年带你去这里看樱花好不好!”“哦,看花花。”女儿好像满是期待。“你不要骗她,她现在会当真的。”太太在一边鄙夷地看着我。“谁说骗她了,我们春天就去 京都 看樱花!”“你这个人怎么老是想一出是一出。”太太似乎对我有些无奈。于是那段时间做攻略,满心期待,可谁知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当然一切快 乐都 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这个计划自然流产。转眼三月初,家门口的山樱已经悄然绽放,阳台上抱着妞妞望下去一片粉色。“看花花吧。”妞妞似乎在等着兑现承诺。看来啊,这次似乎要食言了……3月底,天气和暖,阳光正好, 杭州 的樱花季如约而至,虽然去不了 京都 ,那么就别错过了 杭州 的樱花了吧。太子湾实行预约,需要抢。想着人挤人也是无趣,就决定去对面的花港观鱼看看。谁知到了花港停车场,门口保安向我摆摆手,没有车位。沿着杨公堤一路都没有找着停车位。大概是因为疫情,大家都选择开车出门吧。一直开到三台云水,停车场很空,刚好停进去。可这离花港有点远了。“往里面走吧,花港车都停不进,人肯定多。”太太说“好吧,你说什么是什么。”不得不说,生活的魅力就是你永远不知道在何时在何地会有多惊喜的事情等着你。三台云水与西湖其他 大名 鼎鼎景区相比绝对算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可能说乌龟潭很多老 杭州 会有一些印象。这里常年没什么人,那时候也不例外。“没什么人,这样和你走走就很好。”太太不知是宽慰我还是真的这么想,不过她倒是素来不喜欢热闹。向前没有走多久,湖边的几颗樱花树开得正盛,树枝已经快触到水面,湖中的红鲤鱼不时浮上来,像是吃飘散在湖面上的樱花瓣,想必这也是香甜的滋味吧。“要拍照吗?”这次太太倒是挺自觉。“再向前走走吧,应该还有更好的。”是啊,人少的时候就可以奢侈一把,感觉这几颗樱花树就是为我们而开。继续向前,看到一株很大的樱花树,花瓣白中还微微带着一点粉色。“这颗合适”“那就这颗吧……”“我应该摆什么姿势?”太太难得这么问。“随意点,我抓拍好了。”其实每年西湖边拍樱花人像的人特别多,大多都服装精致,特别是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可是我还是喜欢自然的状态,穿着平时的衣服,流露自然的神情。找到一个低矮的树枝下,让太 太和 女儿站在树下,以樱花作为前景,kakaka,很自然的就按下了快门。大概这组照片能够稍稍缓解我没有去 京都 的遗憾了吧。“你给女儿单独来几张吧。”现在给这个小家伙拍照,现在可真的够头疼的,特别是在这种满是花的环境,满地疯跑,别想她会乖乖站那摆pose让你拍。那就抓拍吧,这也抓住她最真实的状态和神情。这一组下来,老父亲的心都快化了,大概是自己的女儿怎么看都可爱。粉色的樱花衬得她肉嘟嘟的小脸更加粉红,樱花树下的你原来这么可爱呀!继续向前,来到湖边,乌龟潭的潭水碧绿清澈,潭边有一颗樱花树开得极盛。大概是由于来到了空旷处,这里的风让樱花瓣四散飘落,如雪一般。落樱如雪的场景大概就是如此吧!如果你问我,最喜爱的花,那毫无疑问就是樱花,因为它无与伦比的浪漫。当樱花开满枝头,你可以看见缤纷、烂漫;当花瓣随风飘落,你可以看见一丝凄美一丝浪漫。“其实我最爱的不是如雪般飘落的樱花瓣,而是站在树下看落樱如雪的你!”……【陆】曲院风荷 | 再谈记忆对于曲院风荷,我向来有不太一样的情感。小时候对西湖的记忆最深刻的大多源于此。大概3岁,爸妈带我去曲院风荷逛,我在湖边捞小鱼,一滑掉进西湖里,所幸我爸就在边上,一把把我从西湖里捞起来。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对西湖有印象,现在偶尔自我调侃怎么说我也是喝过西湖水的男人。小时候对西湖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曲院风荷,小时候特别爱去曲院风荷抓鱼,因为那时候曲院风荷的鱼特别多。很小的时候,喜欢拿着一个网兜一个空的可乐瓶在曲院风荷的湖水便兜鱼,其实这种方法也捞不到太多鱼,偶尔能捞起几条特别懒的,就能高兴好几天。后来渐渐长大了,好像也并不满足于用网兜去抓,就拿一根针弯成钩子,绑上钓鱼线。用钩子勾上米饭去钓。那时候也没什么会去喂西湖里的鱼,钩子一放下去,鱼和饿疯了一样,都围过来抢,一钓一个准。有一次钓了满满一袋,回家前觉得罪恶,就全放回去了。看到这里,你们千万别学我,一来那时候小,不懂事,这事不值得提倡,破坏生态。二来那时候没有这么规范,也没有什么人管。现在干这事,估计会罚的你腿软。关于樱花的记忆最初好像也是从曲院风荷开始的。虽说杭州人提到西湖边樱花,第一个想到的是太子湾,但是那时候好像总是爱往曲院风荷跑,所以曲院风荷的那几株樱花便成了我对樱花的最初印象。再后来,水阁边的这几颗樱花树变成了网红,每年樱花季,这几颗樱花树下都人满为患,这两年去的也就少了,不爱人挤人地去观赏。说起西湖边的曲院风荷,总是有不一样的情愫,儿时的记忆总是在心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前段时间樱花季,疫情期间人少,就带着太太和女儿去了一趟。虽然有不少变化,但是依然能闻见往日的痕迹。在湖边的座椅上坐下,看着太太和女儿在玩闹。恍若隔世,少年时光,父母带着年少的我就如同我带着她们一样。其实选十景,曲院风荷一度让我很纠结,这里并不是摄影的热门景区,我拍到的珍贵的瞬间也少的可怜。可是最后还是不自觉的放了上去,因为这是我的童年记忆,也是我第一次品尝到西湖滋味的地方。【柒】北街寻梦 | 傲慢与偏见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三毛在西湖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有上一定的年纪;他们经常在西湖边支起脚架架起长枪短跑;他们经常成群结队霸 占西 湖各景区的最好机位。在摄影的圈子,大家调侃称之为“老法师”。我曾经的认知也一度和圈里对“老法师”的定义一样,认为他们拿着最贵最好的器材,拍着不值一提的照片。我必须得承认,那时候的我其实并没有走近过他们,更不了解他们。这种印象是源自于摄影圈的流传。所以每次看到这些大爷大妈,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屑。那时候的我是傲慢的,有偏见的。而改变我看法的是一对老夫妻,我其实在西湖边碰到过他们好几次,一直都是自顾自,直到有天晚上在北山路拍保俶塔悬月。那天天气挺冷的,西湖边风挺大的。由于拍悬月需要早早到场计算机位,所以往往拍摄一张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我计算好机位,架起脚架,刚好发现他们也边上。“小伙子,又是你啊。”老大爷过来打招呼。“诶,是你们啊,之前碰到过好几次了。”我随口回答。“是啊,我们住在这附件,没事就来拍拍西湖。”老大爷指了指自己的老伴。随后就是寒暄了几句,我就开始安装相机、测光、试拍。在寒夜等待是件特别磨人的事情,特别是寒风吹来。离月亮到那个位置还有比较久的时间,看夫妻俩也挺和善,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找他们聊了起来。他们也是来拍摄保俶塔悬月,找到这个机位并不简单,让我很惊讶的是他们居然也是使用planit计算,使用这个软件可不简单啊。从摄影设备聊到西湖的机位,不知不觉就聊起了旅行。说到旅行,老大爷立刻来了精神,翻出手机,给我看他的一个个相册。而这些让我无比震慑。让我无比震慑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他们到达过太多我不曾到达的远方,他们的足迹遍布5大洲,30多个国家,远至 纳米比亚 、 冰岛 、 南极洲 等等,这些甚至是我都不敢想会去到达的远方。原因二是他们拍的摄影作品,是那种令人震掣的好。“我们俩退休了,没啥事情,就两个爱好,摄影和旅行。原来每年要去4-5个国家。今年如果不是疫情,我们准备去 北极 格陵兰岛 。”老太太补充说。“那你们都是跟团游吗?”“有一些吧,我们不喜欢跟团,喜欢自己走。”老大爷充满自豪。“那你们语言没有问题吗?”我很好奇。“完全没有问题。”说着老太太便说了几句口音纯正的英语。让我真的是无地自容。等拍完了,临了准备收拾走的时候,老大爷走过来“小伙子,像你这样愿意大半夜出来为了拍一张照片等几个小时的年轻人不多,坚持下去。”“哈哈,我就是喜欢,你们也是啊,活成了我希望我老了以后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些感动。“有机会多出去走走,世界远比你想象的精彩。”是啊,世界远比我能够像想象的精彩。其实很早就和太太表达过自己的愿望:希望通过我们俩的努力可以早点退休,然后我带上她带上相机去看星辰与大海。而这对夫妻似乎活成了我最向往的样子。后来也偶尔去北山街逛逛拍拍,总是留意着想再遇见他们,却再没有见过。现在每次看见老年人支起脚架,没有了往日的偏见。甚至有些时候,愿意和他们一起交流,当然不是每个老年人都会像那对夫妻一样的摄影水平,年纪大了很多东西搞不明白,他们有时候也会不好意思的问我。可是他们对待摄影的热情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不上的,就如同我认为的那样,热爱摄影和旅行的人都是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着无比热情的人。其实西湖边不止摄影老年团,还有拉小提琴的老年人、练字的老年人,他们在暮年对待生活依旧充满热情和渴求。回到开头三毛的那句名言:“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随性而活,但是看不透很多东西,等明白过来意识已是暮年。放下傲慢与偏见,对待生活,认真地老去!【捌】柳浪闻莺 | 起点亦是终点前两天傍晚,看天气不错于是决定出门拍集贤亭晚霞,太太问去哪里,我说去柳浪闻莺。“又去拍集贤亭和翠光亭吗?”“是啊,今天天气好,我应该1小时左右回来。”说起集贤亭,还真的是拍的次数不计其数。我买单反的第一张照片应该拍的就是集贤亭吧。所以这应该是我风光摄影的起点吧。说来也奇怪,每次去集贤亭,天气都不如意。想拍集贤亭晚霞的想法一直存在心中,一直到前两天,才算拍到了还算是满意的集贤亭晚霞。其实柳浪闻莺一直是西湖边摄影的热门地。有不少老年人架起长枪短炮来打鸟,而这里还有几个特别经典的取景地:集贤亭、翠光亭等,也一直备受追捧。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摄影,说西湖边的这些地方都已经拍烂了,也拍不出什么新意,没有什么意义。说的也是挺有道理,在网上搜这类照片,一搜一大把,取景角度都极其相似。可是这真的没有意义吗?这个问题让我纠结了许久。后来我想明白了,摄影就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构建属于自己的视角,构建属于自己的回忆,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刚刚开始摄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跟随着大师们的足迹,尝试去模仿他们的视角。只有在不断的模仿中,我们才能慢慢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审美。所以哪怕是同样的取景地,同样的视角,也是属于自己的独有回忆。摄影这件事,拍的无论好坏,终究是为了记录瞬间,构建故事和回忆的过程。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是一个终点,却也是另一个起点。这样的心态也能够促使着我不断地去记录生活。柳浪闻莺往后大概还是会来很多次,因为每一次拍摄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吧。【玖】云栖竹径 | 问剑江湖大概是受了《卧虎藏龙》的影响,云栖竹径的潇潇竹林一直是我印象中西湖景区最具江湖气息的地方。小的时候,最喜欢看金庸先生的小说。除了书中江湖恩仇的快意,更多的可能源自于自己内心那个弱小的自己。看了这些小说,似乎能从中找到一丝慰藉:小说中的主角也大多是从人见人欺到武功绝顶的大侠。似乎看了这些小说就能有一种心里暗示,我也可以成长成如书中大侠般的人物。当然,长大后的我也渐渐开始明白现实世界并没有这么容易。我很喜欢云栖竹径,因为人少,因为僻静,也因为在这里可以寻到一点儿时的记忆和向往。每次带着太太来这里,都会和她念叨一遍初中时的一段有趣往事,到最近几次,我还没有开口她就让我打住。不过还挺有意思的,也想在这里说一说。那应该是初三的时候,临近中考,天天做卷子点评卷子,说真的真是压抑枯燥,每天就和一堆排名打交道。我和同桌属于成绩比较稳定,我是属于考重高没什么问题,考前三所没戏的,我同桌比我厉害,保底前三所,所以那段时间老师也就没有把重心放到我们身上。于是我俩按耐不住寂寞,带了一套金庸全集,结果在班内广为流传。结果就是被老师一顿臭骂,同桌还被叫了家长。现在想来还真的是特别难忘的回忆。现在聊起,觉得那时枯燥压抑的可怕,天天就在排名里生活,天天念叨着这些排名的数字。好像大家都希望寻找一个出口,能够透一口气,而那时候好多人都从武侠世界找到了不同程度的慰藉。现在有时间就会去云栖竹径走走,僻静的环境可以更好的遇见自己,和自己对话。离开校园越久,越发的觉得生活就是一个江湖。金庸先生通过《神雕侠侣》阐述他的生活观:“玲珑通透的生活哲学,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生活中亦有纷争,有悲欢有离合,就如同小说中一样。只是已入江湖,手中的剑却并不像小说主角般锋利,我们似乎也没有绝世武学在身,似乎并没有小说中那般轻易,慢慢的我似乎有些明白,我们可能并不是主角,可能只是不起眼的甲乙丙,也可能我们还没有遇见所谓的机遇,就如同张无忌还没有遇见大白猿,郭靖还没有遇见洪七公。与武侠小说中的主角一样,我们都期待着出人头地,可是没有主角光环的我们似乎并不容易,生活的艺术也并不像小时候想象的那般单纯简单。年近三旬,似乎还是没有活明白。前段时间又去了一次云栖竹径,风吹地竹林悉索作响,忽然间想起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九阴真经的一段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虽然依旧说不清,但又好像解释了一点我心中的困惑。自己的江湖终归还是需要自己持剑前行,心对明月,遵从内心,坦坦荡荡方不负来江湖走这一遭。【拾】吴山天风 | 城市烟火有的时候很奇怪,两点一线的生活,和这个城市同频呼吸,你很难发现这座城市发展地有多迅速。似乎在心底里一直觉得 杭州 还是老底子的杭州,没什么变化。也许只有等你登高望远,俯瞰整座城的时候,你才能看见原本印象中的地方早已高楼林立,没有一点当年的痕迹,内心不禁感慨时间真的是一种摸不着的东西,时间太快,变化太快。而十几年后再次登上吴山望见西湖对岸的杭州城,我的内心便是这种感觉。沿着吴山一路攀爬至 紫阳 山的江湖汇观亭,这里一直是观赏吴山天风的最佳观景点。城隍阁依然是以前的模样,威武伫立在山巅,可远处的 杭州 城早已变了模样。隔岸观去,西湖对岸的杭州城高楼林立,杭州新地标---环球中心周围尽是一座座高楼。想来也是,自从G20峰会后, 杭州 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直逼一线城市。看过了魔都上海的高楼,杭州的也许并不算什么了吧。可是总觉得少点什么,思来想去兴许是少了一丝城市烟火气吧。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像是一个个威武的盔甲勇士,庄严威武,却总让人感觉冷冰冰的,似乎禁锢了一丝烟火气。让我想起年前和同事的对话,现在 杭州 过年是越来越没有意思了:没有烟火爆竹声,没有对联窗花,没有热闹的欢笑声,大街上空旷却依旧只有汽车驶过的声音。小时候院里的孩子放鞭炮追逐打闹的欢笑声可能已经被家中pad的游戏代替了吧。不得不说这样确实更加环保,可是却少了不止一丝味道:记忆里弥漫在空气中的烟火的味道;墙院里各家饭菜的味道;年里独有的味道。某个周五的傍晚,吃过晚饭和家人再次登上 紫阳 山。西湖和城市的灯光星光璀璨。记忆里的样子都不曾这么美过。近处的城隍阁和远处的断桥、保俶塔相互掩映着。远处的城市点点光斑,五彩斑斓, 杭州 呀,你变美了。只是,如此美景并没有几个人来欣赏。在亭子里碰到一个老大爷,看我在拍照,估计也是感兴趣就聊了起来。他每天来这里,聊的过程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么美得风景,可惜有几个生活在 杭州 的年轻人有时间来看的,都是我们这群老年人和游客,游客来这里的都很少。”是啊,身处在杭城的我们,背负着生活的压力,慢慢地好像都变成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甚至连生活都是奢望,工作即是生活。我们不再有时间社交,我们不再有时间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不再有时间生活。人与人之间开始陌生,我和太太甚至不认识自己的邻居,哪怕已经住了三年了。好像这一切在这个时代都很正常,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认识对方。可是过往,少了一丝老底子的温暖。古时的城市烟火是每家做饭时升起的袅袅炊烟,现在大概变成了这点点光斑,这是在这座奋斗的人们点亮的。夜幕降临,这座城喧嚣却又沉静。汽笛声的喧嚣掩盖不了人们之间的沉静。不知为何,那天夜里的景象一直在我脑海里,灯光掩印下的西湖和杭城星光璀璨。可是总感觉有一点冷,并非厚古薄今,只是有一点想小时候弄堂里的叫卖声、过年时的爆竹声还有晚饭过后的问候声了。关于摄影 | 怎么把西湖拍的像回事其实也不愿意多谈摄影这件事情,因为自己也是个半吊子,一瓶水离装满还差得远。但是之前说起要写这篇,群里很多人期待着我分享一些经验。想着这年头光劈情操不讲干货等同于耍流氓,那就分享一些经验吧,也不一定都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你们在评论区指正。首先摄影的题材很多,风光、人像、人文纪实等等,这里就简单说说怎么把西湖拍的像那么回事儿,也就是风光摄影。经常在各种旅行群里看见有朋友来 杭州 旅行,拍的照片说实话确实有点不忍看,不过也难怪,西湖确实不像 西藏 ,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其实我觉着吧,西湖还真的挺难拍的。以上两张是我早期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拍的,现在看来是风光摄影中比较典型的问题。那就根据这两张简单的说一说吧。第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人拍到的照片天空经常是一片惨白,这也一度困扰了我很久。 杭州 的空气质量真的是不咋地,大部分时间都有雾霾,再加上旅行黄金时间几乎都是大光比的时间段,很难不拍出惨白的天空。对此我的建议是,可以在日出和日落前后进行摄影,这也是风光摄影中的黄金时间,这时的光线柔和,光比小,色彩丰富。这张就是在日落时拍摄的,几乎和上面的图是同样的场景,晚霞把远处的天空染的通红,营造出了不同层次的色彩。而且这时的光线柔和,天空的细节很容易就能全部保留。如果一定要在大光比时间段拍摄,一定要顺光去拍,切忌逆光拍摄,否则拍出的天空一定是惨白一片。第二个问题就是照片的重点,拍西湖很多人喜欢对着湖拍一张,西湖很空旷,就极其容易拍到空旷,搞不清楚重点的照片。乍一看,不明白这张照片到底想表达或者突出什么。就如同下图一样,前景是空荡荡的西湖,没有重点。对此我的建议是按下快门前,先想清楚,想表达的主体是什么,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选择一些有风格的建筑作为主体,让主体占据更大的位置,且可以用三分法构图或是对称式构图,让画面更和谐,主体更突出。这张是在曲院风荷拍的,当时由于当时是平静的水面,我采用了对称式构图的方式,虹济桥居中,突出主体。前景我等了好久,游来了一只野鸭,划出的水线为画面增加了一丝灵动。如果在没有建筑物的地方,难度可能会大一些,可以抓一些光线,远处山雾迷蒙、层层叠叠的山作为远景,再选取一些前景点缀。这张与案例的图片场景大致相似,就是因为抓到了光线的变化,再加上由于场景比较空旷,我等了一会,等来了一只小船,为的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另外如果想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可以尝试转换角度,可以去西湖周边的山上看看,往往能拍出很不错的照片。这张就是在玉皇山顶拍到的,难得地可以取到雷峰塔、西湖和 杭州 市区的画面,更难得的是三塔呼应:雷峰塔、环球中心、望宸阁连成一条线,相互呼应。最后,如果你是为了摄影来西湖旅行,那么建议你一定要做好提前的计划和拥有足够的耐心。天气对于风光摄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 杭州 能称得上摄影绝佳天气的日子少之又少。所以订行程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这张应该是我最近最得意的一张作品,用planit巧摄计划拍摄,单次曝光成片。我筹备了近一年,期间去过无数次,经历无数次失望,才拍到了这样一张。要集西湖亮灯、月从城隍阁顶升起、天气晴朗等等因素一起,是概率极其小的一件事情。所以风光摄影需要你的周密计划、耐心和一点点小运气。以上便是我简单的一些心得分享,希望对即将来或是有计划来杭州旅行的你们有所帮助。写在最后最近喜欢上了新裤子的歌,开车老是放着。太太每次坐车都埋怨太吵,问我什么时候爱听摇滚了。年少的时候喜欢杰伦,现在也不是不喜欢,只是共鸣少了。喜欢新裤子的歌,是因为能够从歌中找到自己,特别喜欢他们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有一次开车回家,听着听着居然哭了,哭的稀里哗啦,哭的肆无忌惮。好像每天点对点的生活,连轴转,已经好久没有和自己对话了。那些年轻时的理想,好像被生活磨平,可心中似有似无地还窜这一团火。就如同歌词中的“我不要在失败孤独中死去,我不要生活在地下里。”确实有点丧,却戳中内心。扯远了,这篇游记写了很久,终于是写完了。可能是最不像游记的一篇游记,虽说原本是准备写西湖十景,却好像写着写着全篇都在述说故事,可是这都不重要,这些就是那一刻我想写想表达的。这些地方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就如同篇中所写,包含了友情、爱情、亲情、青春时的成长、快乐、狂躁、迷惘、无奈……最后也不知道应该写点什么做总结,那就这样吧,只希望心中的那团火依旧炽烈!写于2020年4月末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