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4409
21
93
作者:遥词
谨以此一万五千字长文,献给所有热爱敦煌艺术的同道中人。内容较多,请善用游记目录。与一粒沙的相识2020年夏天去了莫高窟,尚在疫情期间,旺季的游人亦不算多。当日早上八点到达莫高窟数字中心,下午三点方离去。短短的七个小时间,好似经历了几个人生,个中震撼,难以言喻。头一晚坐着过夜的火车从兰州到敦煌,一晚上怀揣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心心念念着那梦中的敦煌。这一天,梦中的场景就这样实现……▲ 莫高窟盛唐45窟(摄于敦煌博物馆)加精置顶了,感谢版主!!!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这座城市自诞生之初便怀揣着盛大的理想。佛教,从恒河流域走来,两匹白马驮着经书把它带来了中原。后来,敦煌的出现似乎顺理成章。这是一把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锁匙,位于河西走廊最西北。再向西行,穿过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就是古老而神秘的罗布泊。千百年来,总有一支支骆驼商队穿过一片片死亡之海,沟通着中原与西域的商品与文化,用脚步丈量着欧亚大陆的宽广。▲ 鸣沙山-丝路古道▲ 玉门关-汉长城遗址敦煌的美,就在于她的不言不语。而这戈壁滩上的每一粒沙,都承载着一千五百年的笑与泪、爱与恨。▲ 阳关汉代烽燧遗址敦煌,在丝路繁荣的千年里被人们讴歌,却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被人们遗忘。它曾历经劫难,也曾伤痕累累,而今留给世人的除了断壁残垣,却还有举世无双的佛教艺术瑰宝。她的名字,叫莫高。▲ 莫高窟257窟《九色鹿鹿王本生》-摄于甘肃省博物馆▲ 莫高窟45窟菩萨像(摄于敦煌博物馆)惭愧地讲,在安排此次河西走廊之行以前,我本人对于佛教与佛教艺术所知甚少。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学识浅薄,另一方面是因为兴趣不大。但只因敦煌的指引,我对佛教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这次旅行,我做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临行前恶补了一些书籍与纪录片,在此推荐给大家。书籍:《敦煌艺术入门十讲》《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纪录片:《河西走廊》《敦煌》《丝绸之路(NHK)》《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NHK)》很多文字与影像,在去敦煌之前粗略看过一次,又在离开敦煌以后细细看了好多次。怎能不爱这戈壁上的每一粒沙。▲ 玉门关-汉代河仓城遗址▲ 雅丹魔鬼城日落自己在做攻略的时候,发现网上对于莫高窟具体参观流程的介绍很少,所以此篇想和大家细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经历。我的经历最特殊的就是“蹭窟”了,A类票本来是看8个窟,而我通过一些方法(不太正当,仅供参考)成功看到了16个窟。这种“蹭窟”经历的分享还蛮少见的,希望能对同样热爱敦煌艺术的你有一些帮助。作者的其他游记参观莫高窟,只是整个河西走廊之行的一部分,欢迎移步完整的游记:【完结】西北偏北,丝路寻踪——穿越河西走廊的旅程【甘肃:兰州-敦煌-嘉峪关-张掖-临夏】莫高窟参观流程记录下面我尽量简明扼要地说说A类票的参观流程。1. 交通与取票所有参观的游客必须先到达莫高窟数字中心,观看两场电影。莫高窟数字中心离市区较近,可以从敦煌市区坐景区公交车,只要3元,大概30分钟车程。如果从火车站直接去的话,甚至可以步行,大概也就20分钟的样子,我亲身试验,只不过要横穿公路。注意:按预约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取票入场。2. 观看两场电影《千年莫高》:简要讲述了敦煌和莫高窟的历史,画质很高清。但对于提前做了功课的人纯属浪费时间,讲的东西信息量太少,看得我差点睡着。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电影尽量往后坐,坐最后一排靠近出口的位置,方便前往下一个观影厅。《梦幻佛宫》:非常震撼的影片,看完以后久久不能平复心情。这是一个球幕电影,争取要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观影感非常棒。这部电影着重介绍了莫高窟285、428、420、220、45、61、130号窟的细节,球幕与超高清画质让人如临实景,震动内心。其中428、420、61是普窟,220、45是特窟,而285、130不对游客开放。我印象最深的是428窟的细节。前面提到过,我事先看过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里,就着重介绍了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那感人肺腑的自我凝视与自我牺牲,让我这个丝毫不信佛的人也为之垂泪。然而254窟不对游客开放(我查过官网,2019年还作为特窟开放,2020年就关闭了,估计洞窟状况不好),非常巧合的是,莫高窟里最著名的两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就分别位于254窟与428窟。更巧合的是,我就真的去了428窟,要知道这完全由不得我的选择,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莫高窟北魏254窟:萨埵太子的自我凝视(图源网络)3. 坐摆渡车真正的莫高窟在数字中心以南十几公里,为保护原迹,需要乘摆渡车前往。最后临近莫高窟的时候注意看向右边的窗户,慢慢能看到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石窟,大多数是已废弃的。这里就是鸣沙山了。4. 参观普窟检票进入以后,二十个人左右一组,会分到一个讲解员。疫情期间没有用耳机和讲解器,讲解员会用话筒,这就方便了后面蹭窟的我。如果以后恢复使用耳机与讲解器,依然可以蹭窟,不过就很难听到讲解了。▲ 莫高窟洞窟外旺季一共参观8个窟,其中有两个窟(16-17藏经洞、96北大佛)必去,剩下的路线全由讲解员规划。基本上会根据窟的时间和内容穿插,在时间和内容相似的窟里面,讲解员会全权自己选择特定的窟进行讲解。▲ 莫高窟16-17窟藏经洞窟里绝对不能拍照,最好也不用手机。有的窟里面基本是全黑,讲解员会用手电筒局部照明。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两点建议:第一,尽量早上去,这样东边来的日光可以给黑漆漆的洞窟带来光明;第二,可以自己带一个冷光手电筒看细节(用手机照明的话会被讲解员阻止,毕竟谁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在用闪光灯),顺便再带个本子记笔记。如果有特别想看的普窟,在参观之前就可以和讲解员表达自己的意愿,讲解员一般都会尽量满足你。道理很简单,一般游客进去参观前什么都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去哪里都一样;讲解员对每个洞窟都很熟悉了,对于她/他来说去哪里也没差。但对你来说不一样!如果你有个人特别感兴趣的窟,一定不要害羞,大胆地告诉讲解员,当然一定要有礼貌。要知道,能有具体想参观的窟,说明你已经是有备而来,说明你喜欢莫高窟,相信我,讲解员也会喜欢你的 。我告诉讲解员姐姐想要参观257窟(九色鹿)和259窟(禅定佛)。她一开始说因为都是北魏的窟,所以只能去其中一个,我还失望了一会儿。结果后来经过的时候还是两个都去了,为了我让整个团队等在259门口,非常感动。5. 参观特窟可以提前在敦煌研究院官网上了解有哪些特窟开放,价格一般是150元或者200元一个窟。参观特窟是vip待遇,还可以顺便请讲解员带你去几个之前没参观到的普窟。但由于时间关系,我遗憾地没有参观任何特窟,就给下次留个悬念吧!说不定到时候254窟又开了呢。参观特窟需要在现场问询处办理手续,时间一般是12:00-14:00,无法线上预约,可以提前问问工作人员。我去的时候(2020年8月)开放的特窟有:45、57、156 、158 、159 、217、220、321。最出名的当然是45窟和220窟,其中45窟在敦煌博物馆有1:1复制窟,所以冲名气的话推荐220窟。6. 出门拍照!这一点就很现实了。在莫高窟内部都没有什么拍照机会,一出来当然要拿起相机抓紧机会。出口就在96窟北大佛,即大名鼎鼎的“九层楼”门口,因此一定不要忘了在这里留下珍贵的影像哦。▲ 莫高窟九层楼留影7. 其他参观点【藏经洞陈列馆】在16-17窟对面,一组晚清四合院,里面基本是藏经洞里被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掠夺走的经画复制品,原件大多在英法美日俄。既然被选中劫掠走了,当然都是精品,值得去看看。▲ 陈寅恪言“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这里的人很少,是大多数人不会到达的地方。说实话我也想不通,讲解员不会带队来藏经洞陈列馆,那就说明来这里的人都是违规脱队的人吗?所以就只有悄悄溜走才能参观此陈列馆?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总之我来了。里面的《持琉璃菩萨像》《普贤菩萨像》《文殊菩萨像》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慈氏塔】八面形土木结构的亭阁,简朴的须弥座,低调柔和的土色。塔身上有秀美的彩绘,四面是泥塑天王像。其实“慈氏”就是梵语中的“弥勒”,弥勒佛是未来佛,武则天就自诩弥勒佛。此塔应是宋初的作品。▲ 慈氏塔【莫高驿】莫高驿是邮局,挨着是文创店,两个地方都有很多章可以盖。邮局里有莫高窟的特别邮戳,推荐收藏。▲ 兰州与敦煌的邮戳▲ 莫高驿的纪念章【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陈列中心在河对岸,离主景区比较远。最有价值的是1:1仿制的8个窟,包括249、285、419、276、217、3、275、榆林窟29。其中217和275是特窟,285不开放,能看到真的不容易。虽说是仿制窟,仍然不能拍照,大概是仿制得太好的缘故吧。其中就有段文杰先生的壁画临摹作品。▲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陈列中心中对壁画修复的介绍▲ 陈列中心中对“木骨泥塑”雕像的介绍A类票普通参观时间大概3-3.5h,如果要看特窟或者逛逛莫高窟周围的山和陈列馆的话,时间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延长。与16个洞窟的惊世相遇下面,长文预警!复习一下此行看到的16个洞窟。备注1:因洞窟内不能拍照,故本节窟内细节图片来源网络。备注2:部分介绍性文字参考敦煌研究院官网23窟: 法华窟内,盛唐山水23窟 盛唐(704—780年)主室为覆斗形顶,窟顶藻井莲花井心。正面西壁有佛塑像7尊,均为晚清重修,个人感觉清朝修的都比较丑陋,颜色都是非常突兀且俗气。不过还是比民国的好一点,在西千佛洞遇见了民国重修的,才真的看得我都在心疼,唐朝的文物就被民国人这么乱涂乱画……▲ 莫高窟23窟主室(图源数字敦煌)23窟的壁画是精品,并且全部围绕《法华经变》展开,因此23窟堪称“法华窟”。何谓“经变画”?佛经卷帙浩繁,普通人难以看懂,经变画就是根据一部佛经的主要内容绘制成的图画。这是中国的古代艺术家对佛教艺术的独特贡献,始于长安与洛阳,而今仅存于敦煌。《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主张“人人均可成佛”,一方面塑造了一个万能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另一方面告诉了人们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因此在23窟的法华经变中,可以发现那些得道的人做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北壁《法华经变·方便品》与《法华经变·药草喻品》(图源数字敦煌)成佛的路途必然艰辛苦修吗?非也。23窟北壁的《法华经变·方便品》告诉我们,“起塔、修庙、聚沙成塔、画像、香花供养、雕像、音乐供养、礼拜、念佛”等等行为,都是成佛之路。佛法简单易行,可以说万事皆可成佛。凝望这些盛唐的色彩,展现在画壁上的,又何尝不是一副生动的山水画。▲ 南壁《见宝塔品》(图源网络)南壁正中绘制《见宝塔品》。传说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上讲《法华经》,忽从地下涌起一座七宝塔,塔内有多宝佛。于是释迦与多宝并坐讲法。神圣的灵鹫山悬在空中,释迦分身十方诸佛及其胁侍菩萨各乘祥云,从遥远的他方佛国,云集灵鹫山上空,真可谓满壁风动。328窟:敦煌大盗偏爱的菩萨像328窟 初唐此窟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正面西壁敞口龛内绘塑结合,表现佛、弟子、菩萨,龛顶绘弥勒说法图;南壁北壁及东壁上方均为净土变,东壁下方为西夏时期的八身供养菩萨。▲ 莫高窟328窟西壁(图源网络)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各个时代保留的雕塑原作有一百四十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重绘或重塑。第328窟西壁佛龛内的群像,均为唐代原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此窟的参观重点。细心观察,会发现左侧的一尊供养菩萨不知所踪。这就是在1924年被敦煌大盗华尔纳盗走的一尊精品胡跪菩萨像,现存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胡跪菩萨,现存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图源网络)331窟:兜率天上的弥勒佛331窟 初唐洞窟主室为覆斗形顶的方形窟,窟顶藻井井心为牡丹团花。▲ 331窟西壁龛顶:飞天伎乐(图源网络)洞窟南壁画弥勒经变一铺。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始于隋,盛于唐,终于西夏。此幅壁画讲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为天人说法的故事,以单幅形式绘于平面上,因为是隋代与初唐的风格,构图较为简单。▲ 331窟南壁《弥勒经变》(图源网络)16-17窟:百年血泪藏经洞16-17窟(藏经洞)晚唐莫高窟17窟,就是大名鼎鼎的藏经洞,“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一句的起源。此窟位于16窟的甬道上,原为唐代高僧洪辩的纪念堂。已经没有人知道,为何这暗黑的斗室之中会藏着上万件让世界都为之痴狂的经卷。有人说是为了避难,有人说是已被废弃,具体原因已无从考证。我们只知道,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史,就是一部中国考古与中国文化的伤痛史。▲ 斯坦因拍摄的藏经洞和经卷-1907(图源网络)围绕着藏经洞,我们看到了一幕幕人性的险恶,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鄂登堡、橘瑞超等外国考古学家是抢,清朝廷上上下下沆瀣一气的腐败官员是偷。结果就是,这座中国艺术的宝库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是世界文明之伤心史。▲ 伯希和在藏经洞挑选文物-1908(图源网络)259窟:禅定一瞬,自在微笑259窟 北魏(477—499年)此窟的塑像和壁画基本都为北魏时期的原作,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是了解佛教美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窟顶是前部的人字披,后部为平棋顶。▲ 莫高窟259窟-人字披殿堂窟(图源网络)西壁突出半塔,中镌一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呈游戏坐姿态。同样塑造的是《法华经》里,释迦与多宝并坐说法的场景,这也是莫高窟彩塑中最早的二佛并坐图。这二尊佛像呈现了强烈的犍陀罗风格,厚重的袈裟细密贴在佛的周身,凸起的衣纹线随着身体的起伏圆转曲回。▲ 莫高窟259窟《释迦多宝佛》(图源网络)北壁东侧的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中的代表作之一。这尊佛像,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表情沉静,仿佛精神已经进入幸福世界。那沉静、那聪慧、那幸福、那美丽,已然深得佛法,超凡出世,坦荡无忧,无怪乎有人把它叫做“东方的蒙娜丽莎”。禅定佛嘴角若有似无的那缕微笑,神秘而迷人,好像有某种震慑人心的力量。▲ 莫高窟259窟《禅定佛》(图源网络)257窟:九色鹿连环画,北魏色彩257窟 北魏此窟前部呈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与259窟类似),有中心塔柱。此窟的亮点在于壁画。壁画的故事情节感人,人物造型生动,画面构图继承了汉画像石的横卷式,紧凑而有装饰性,大概是“连环画”的先驱。南壁后部绘沙弥守戒自杀故事,讲的是小沙弥为了遵守戒律,拒绝长者之女的诱惑,不惜刎颈自杀。画面按故事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自东向西由7个主要情节组成。▲ 沙弥守戒自杀品-南壁后部(图源网络)西壁中段绘九色鹿鹿王本生故事,这组壁画曾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成动画片,可谓家喻户晓。所谓“本生”,就是释迦牟尼的前世故事。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在无数个前世做了很多善事、忍受了很多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此世才终可以成佛。根据《佛说九色鹿经》,佛前世曾是一个生活在恒河边的九色鹿王,它的皮毛能变出九种颜色,鹿角洁白如雪。257窟的这幅壁画,不仅色彩绚丽,布局也尤为精彩。故事情节先从画的左端“溺人呼救”开始,依次有“鹿经水边”、“鹿救溺人”、“跪谢发誓”、“鹿酣睡中”;再看画的右边依次是“王后说梦”、“国王悬赏”、“溺人告密”;最后的高潮是位于画面中央的“国王乘马车捕鹿”、“九色鹿向国王控告溺人”。▲ 九色鹿鹿王本生全景-西壁中段(图源网络)魏晋时代,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这幅作品最精彩的就在于对人物神态的表现。九色鹿向国王控告溺水之人时,那高傲的鹿没有跪在国王面前乞求,而是昂首挺胸、理直气壮。但按照《佛说九色鹿经》所说,九色鹿应是跪着向国王控诉溺水之人背信弃义的。而在这幅壁画中,艺术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将鹿王描绘得更加坚贞不屈,不仅表达了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亦表现了艺术家个人对于舍己救人的赞美。▲ 九色鹿鹿王本生局部-西壁中段(图源网络)244窟:隋炀帝的“万国博览会”与三世佛244窟 隋此窟是隋末唐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覆斗形顶殿堂窟,主室呈方形。隋朝的两个皇帝都十分笃信佛教,官吏百姓也纷纷出钱写经造像,建立寺塔,所费之巨,难以统计。事实上,隋炀帝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他曾开凿隋唐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经济交流;西巡张掖,举办空前绝后的“万国博览会”,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改革用人制度,消除世家门阀统治制度。他是个明君,有着宏大的治国理想,否则不会带着后宫佳丽三千,一路跋涉从洛阳走到焉支山,只为亲临“万国博览会”,会见27国使臣,亲手推动丝路繁荣。他是个暴君,为了他的理想做了很多事,却耗尽民力财力,对人民残暴不仁。“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或许这四句诗最能概括这个既暴虐又宏图伟略的君主的一生吧。第244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凿的。南壁、西壁、北壁分别都是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的塑像,这就是著名的“三世佛”造像。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共同组成佛教中对于时间的理解。我国的三身立佛造像,最早见于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建窟发愿文题记的炳灵寺第169窟(位于兰州附近,黄河中央,此行有幸亦造访),北魏时期向东传到云冈,向西传到莫高窟。在莫高窟,北魏时期三世佛造像题材比较多见,而到了隋代,三世佛造像更是大量出现。▲ 莫高窟244窟:三世佛(图源网络)由于时代久远,洞窟内这些塑像的手臂已基本残毁,从塑像的手臂残损处可以看到内部材料。敦煌彩塑一般是用木头作骨架,绑草敷泥而塑,最后彩绘——这就是“木骨泥塑”技法。佛身后的背光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的,以波斯景纹与火焰纹组成,层次丰富,充满了动感。隋代是飞天最多,流行最广的时代,不仅寺院、石窟里画有飞天,帝王宫廷里也雕刻飞天。244窟环窟的飞天队伍,浩浩荡荡向前飞去。他们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托盘献花、有的挥臂跳跃,千姿百态,美不胜举,给整个洞窟增添了无穷的动感和生气。▲ 莫高窟244窟:环窟飞天(图源网络)但就总体而言,隋代飞天艺术风格不如唐代那样美,正是由“笨重”转向“轻盈”的过渡期,是正在探索中形成的时代风格。61窟:五台山地图,文殊道场61窟 五代(元)此窟开凿于五代,元代重修。窟形为覆斗顶殿堂式洞窟。61窟的面积非常大,讲话会有回音,因此讲解员的话筒中的声音在这个回音重重的洞窟里很难听清。这一窟又称“文殊堂”,本是供奉文殊菩萨的,但窟正中央的文殊像已不存,好在周围的壁画同样精彩。▲ 莫高窟61窟主室(图源网络)文殊菩萨在佛国世界是无穷智慧的象征,传说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文殊是佛教知识分子的代表,唐代又是一个崇尚文化的盛世,所以文殊在唐代达到极盛时期,五台山也就成了中国最大的一处道场,不断有印度、西域、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僧侣前来朝拜文殊圣地。因此五台山便成为佛教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大概地处敦煌的佛教徒也怀着向往崇敬中原佛教胜地的心情,在此绘制这幅巨大的五台山图。▲ 西壁—五台山图之大清凉寺与河东道山门西南(图源网络)据考古家宿白先生和其他专家考证,61窟西壁此图是根据唐代五台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所绘制,全图长13.4米。高3.4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整幅画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途经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250公里的地理形势,山川景色以及风土人情,图中的大小城廓,寺院,塔,草庵,建筑,共一百多处,榜题195条,其间又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以及各种灵异观象,其中一些寺院,如:大佛光寺、大法化寺等,在史籍中都有记载,有的佛寺至今尚存。61窟又称“曹家窟”,是因出资修建此窟的供养人应是敦煌曹氏家族的人。具体来说,按照窟内题记,61窟应是五代晚期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开凿的功德窟。窟内北、东、南、下部一圈,绘制着众多供养人的画像。▲ 东壁门南—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图源网络)莫高窟早期的供养人画像单一呆板、千人一面,缺乏人间生活气息,仿若机械的复制粘贴。隋唐时期的供养人画像迎来了发展高潮期,如同吴道子的人物画一样充满着艺术感染力,精品是盛唐130窟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而此窟建于五代,绘制供养人像的画技尚在过渡期——已经能看见服饰、头饰的多姿变化,但可惜女供养人的面容如出一辙,大概是因画师不能目睹家族女性成员的真容。71窟:煌煌大唐,拈花微笑71窟 初唐此窟为初唐时营造的覆斗形顶洞窟,西壁开一龛。正面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趺坐佛、阿难、迦叶、二菩萨。龛顶画千佛。龛壁浮塑佛光,两侧各画二飞天。▲ 71窟西壁龛内:释迦佛一铺(图源网络)北壁《西方净土变》中的一身思惟菩萨位于阿弥陀佛座下,头戴宝冠,梳高髻,青发分披双肩,交脚趺坐于伏瓣莲上;前一身形容姣好,身姿扭捏,右手拈花,眼望鲜花含笑出神;下面一身姿态自然,左手叉腰,右肘依托在右膝上,右手支颐沉思,表现出内心澄静与外表宁谧的完美统一,菩萨千年不变的微笑正是对煌煌大唐的时代赞叹。▲ 71北壁《西方净土变》:思惟菩萨(图源网络)296窟:商队遇难与强盗成佛296窟 北周此窟是北周的代表窟之一,主室为覆斗型顶,西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有彩塑五尊,主尊是倚坐说法佛,两侧各一弟子一菩萨,皆经清代重修。▲ 莫高窟296窟内景(图源网络)北壁上段中部的《福田经变》是由《佛说诸德福田经》演化而来的经变画,采用上下并列的横卷式构图,绘有“广施七法”中的五件事:1、起塔建僧房,2、果园施清凉,3、病则医药救,4、桥船渡人民,5、旷路作好井;还有比丘听聪于道旁立精舍。其中的“桥船渡人民”描绘了这样一副情景:两支商队在桥头相遇,桥上为中原商贾,乘马赶着满载货物的毛驴,匆匆走上桥头;桥下胡商牵着骆驼等待过桥。商贸内容出现在以宗教为内容的莫高窟壁画里,说明丝路贸易已成为敦煌地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北壁上段中部《福田经变》(图源网络)南壁中下段绘制《五百强盗成佛姻缘图》。该故事讲,古印度摩迦陀国有五百个强盗,经常结伙拦路抢劫,滥杀无辜,使该国与它国的道路中断,波斯匿王派兵征剿,强盗战败,国王擒贼审判,处以酷刑,剜眼、割鼻、削耳,放逐荒野,强盗们痛苦悲哀。佛听说后怜悯他们,给强盗们施法,吹雪山香药入强盗们的盲眼内,使五百强盗眼睛复明,身体康复,眼睛复明后的强盗们立见佛陀,求佛说法后,剃度出家,隐居在荒芜人烟,野兽出没的山林中,潜心修行,成无上正觉而登佛国。生动地表现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思想。▲ 南壁中下段《五百强盗成佛姻缘图》(图源网络)“五百强盗成佛“一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经·梵行品》、《报恩经》等,在敦煌石窟中仅有两幅,绘于第285窟和第296窟。此窟所绘与第285窟的相比,其构图、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及绘画技法均逊一筹。329窟:悉达多平生事迹,乘象入胎与夜半逾城329窟 初唐此窟为初唐时开凿,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顶,四面斜披内收至中心形成一个方形倒斗,故称覆斗顶。西壁开一敞口龛。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这些塑像经清代重修,已非唐代塑像原貌。▲ 西壁佛龛龛顶及窟顶藻井(图源网络)在西壁佛龛龛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幅生动的释迦平生事迹图——《乘象入胎》与《夜半逾城》,分别表现释迦牟尼出世与成道的情节。“乘象入胎”讲的是:有一天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在菩提树下乘凉,突然一朵洁白的云自远方飘然而来,云端站着一头大象,一菩萨骑在大象背上。恍惚间,菩萨好像变成一个男孩钻入她的右腋下,于是,摩耶夫人孕怀了太子悉达多。▲ 西壁龛顶右侧《乘象入胎》(图源网络)329窟的《乘象入胎》图极其生动——前方有一乘龙天人导引开路,手中拿一朵莲花,上身回转,拽紧迎风飞舞的飘带,敬仰地注目着身后的菩萨;菩萨游戏坐在白象之上,施无畏印,面容欢喜;两身健硕的力士轻轻托举起踩着莲花的白象,它四蹄两两并立,欢快地奔跑,长鼻里喷出仙气,两只象牙的顶端开出莲花,两身罗汉站在上面亲切地交谈;后方有打连鼓的雷神和执袋的风神诸天护卫,两身协侍菩萨围绕左右,面部洋溢着佛将诞生的欣悦;前部四身飞天整齐排列,同其他几身飞天萦绕在菩萨的周围,或飘香、或散花、或奏乐,气氛欢跃。诸多人物飘带修长,与漫天五彩的祥云交相辉映,俨然一幅神异欢乐的佛国天界。“夜半逾城”讲的是:悉达多太子因为出游四门,看见了生老病死,感到人生无常,决心出家摆脱生老病死,寻找真理。一天夜晚他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四天王托起马蹄,飞越城墙出了王宫,去到深山里潜心苦修。▲ 西壁龛顶左侧《夜半逾城》(图源网络)329窟的《夜半逾城》图画面繁复,色彩丰富华丽。画中悉达多太子头戴宝冠,骑白马背上,左手执缰绳,右手掌心向外,其头光上部有蓝绿色华盖,意喻信念坚定,勇往直前。四位天神,为他托住马蹄,奔腾于空中。马前有骑虎的仙人开道,身后有天女、力士保护。悉达多的衣着、面部及四周天花均未敷色,采用了意象性描绘,并以白马踌躇不前的神态与悉达多坚定前行的姿态作对比,突出了悉达多太子的虔诚信念。窟顶是莲花飞天藻井,它是莫高窟现存最精美的藻井壁画之一,藻井井心以淡蓝色作地,象徵天空,中心绘一大朵莲花。佛教认为莲花是西方净土的象徵,孕育着灵魂。佛经上讲:要摆脱生、老、病、死等痛苦,只有从莲花中再生,从莲花中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中成长。《华严经》说:“莲花妙宝为璎珞,处处庄严净无垢,香水澄淳具众色,宝华旋布放光明……”古代画师们就是根据经文创造了这些璀璨的莲花。▲ 窟顶:飞天莲花纹藻井(图源网络)藻井的最外层是一组伎乐飞天,他们手握琵琶、箜篌、腰鼓等,淡黄的底色,与内层的蓝色相呼应,气氛热烈欢快。在窟内仰看,倍觉富丽堂皇,绚丽多彩。可以说,第329窟的藻井是唐代藻井图案的伟大杰作之一。390窟:亭亭华盖,巍巍大隋390窟 隋此窟开凿于隋末,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敞口龛,平面方形。主室正壁(西壁)龛内,中央塑一身倚坐菩萨,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抚膝,两侧壁各塑二身胁侍菩萨立像,上述五尊塑像经清代重修。▲ 莫高窟390窟(图源网络)该窟画塑题材比较奇特,四壁居然绘制了三层说法图,共144铺。这些说法图紧密衔接,佛和菩萨的姿态都十分相似,但他们头顶的144顶华盖造像各不相同,无一重复,因此390窟又称“华盖窟”。这充分体现了隋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可谓是莫高窟隋代工匠画作的代表之作。▲ 北壁三层说法图(图源网络)华盖,伞盖也。并且一定是尊贵之人的伞盖,如帝王与高官——据推测,隋末的390窟应是由皇家开凿。下图展示了390窟144尊华盖中的一个——北壁正中的弥勒菩萨说法图华盖,即上图最大的一幅说法图中,弥勒菩萨头顶的华盖。伞盖上饰有莲花摩尼宝珠,下方垂有流苏。▲ 弥勒菩萨说法图华盖临摹图(图源网络)关于流苏,蹭窟遇见的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讲解了更多。“流苏”本是北魏的一个复姓,带有鲜卑皇族的血脉。“流苏”家的人擅长做装饰品,尤其是这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当时的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新奇食物,就统一将这种饰品以制作饰品的人名称呼——流苏,就这样诞生了。后来,流苏家族的人流落南方,如今浙江、福建一带姓“慕容”的人(大概率包括《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姑苏慕容世家),上溯一千五百年,祖先就是北魏的“流苏”。407窟:三兔竞逐,莲花风动407窟 隋此窟为隋代窟,主室覆斗形顶,垂角幔帷铺于四披,窟顶四披绘制千佛。直接切入主题吧!据带队的讲解员说,407窟是学术一级洞窟,一般不对游客开放。的确如此,407窟位于第三层,而我发现大多数队伍,包括我之前跟过又溜掉的那队,都根本没有上第三层。可能因为这位研究院级别比较高,又比较任性,所以带我们来了这里。407窟之所以能成为学术一级洞窟,全因为它的顶部——三兔莲花藻井,充斥着美感与神秘色彩的一顶藻井。藻井为四方叠涩交接而成,藻井中心有八瓣莲花图案,莲花中心是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但整体画面却使人产生出一兔双耳的艺术效果,造型极为优美莲花四周画八身飞天,姿态各异。藻井整体显得纹样丰富,生动活泼。▲ 莫高窟407窟:三兔莲花藻井(图源网络)敦煌莫高窟的三兔藻井图案,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等边图形共用”的图案,将几何学的美彰显得淋漓尽致。向东的长安洛阳,向西的柏孜克里克,都能发现类似的图案,但起源就在敦煌的莫高窟。不过,为什么是“兔”呢?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兔这个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并没有很特别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原因尚不清楚,学术界仍在争论不休,所以407窟才成为了学术一级洞窟。▲ 莫高窟407窟:三兔莲花藻井局部(图源网络)一种说法主张,佛经中有《兔王本生》的故事,所以这里选用兔的形象。——但为什么是三只呢?另一种说法说“三兔”其实源于“三阳(羊)开泰”。照《易经》中的卦相,应是“三阳开泰”,不过民间也写作“三羊开泰”,因此羊也被视作一种瑞兽。不用“三羊”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避讳。隋朝皇帝姓杨,这是第一个谐音,隋炀帝杨广的“炀”又是第二个谐音,因此隋代开凿的407窟无论如何也不能画羊,否则恐有杀身之祸。——但问题仍未解决,为何是兔呢?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的谜团。而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谜题,让我们对那些古老的故事更加心生神往,为它的神秘所折服,却又不断追寻着谜底。427窟:乾德八年,伽叶苦修,千佛满壁427窟 隋走近427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组精致的宋代窟檐。▲ 莫高窟427窟:宋代窟檐(图源网络)这是一个由前后室组成的洞窟,主室为前部人字披,后部平顶中心柱窟。参观重点是主室的巨型三组佛菩萨塑像;中心塔柱西向面的伽叶像;主室四色金彩的千佛图像;前室的天王、力士像和带有宋代题记的木构窟檐。前室南、北壁各塑天王二身,均头戴宝冠铠甲严身,握拳怒目足踏药叉。主室入口两侧塑力士像各一身,他们赤裸上身束战裙,显得威严有力。这些神像均由宋代妆彩,但身形还是隋代的原作。▲ 427窟:中心塔柱窟前室及主室布局(图源网络)主室前部的三佛塑像是本窟主题。这三铺塑像均为一佛二菩萨,正面这铺中央的佛像头微低,仿佛在俯视着尘世的芸芸众生。佛陀面含微笑,庄严中体现着慈祥的神情。他左手平伸作“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右手竖掌,手指向上,这是“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佛两侧的菩萨衣着上的纹样有别于中式传统,源于波斯(今伊朗),流行于中亚、西亚一带,这种图案在敦煌石窟中的出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映。▲ 中心柱东向面-弥勒立像与菩萨(图源网络)中心柱西向面塑有莫高窟最生动的一尊“伽叶像”。有人说,敦煌的塑像中,最成功、最有个性的就是伽叶——通过人物造型,准确地表现了他的精神世界。伽叶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年龄最大,又称“头陀第一”。他经过苦修而成正果,是老成持重的高僧形象。427窟的这尊伽叶像,方脸大耳,满面皱纹,嬉笑露齿,肌肉松弛,两眼深陷,目光衰退,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不辞辛苦、终生苦修的老年伽叶形象。▲ 中心柱南向面-伽叶像(图源网络)该窟的南、西、北三壁中央画卢舍那佛和说法图,余处画千佛列像。该窟的千佛遍布洞窟四壁四隅,以绿、白、青、褐四色描绘,虽然有相当程度的变色,但从东披保存的几排千佛来看,原本都妆有金彩。这是莫高窟洞窟中千佛个数最多的一窟,共有6642尊小佛像,身处其中,尤为震撼。▲ 主室东披贴金小千佛(图源网络)前室为三间四柱的宋代木构屋檐,入口上方的横梁上墨书“……宋乾德八年……”(970)题记一则,可知该窟重修于曹元忠统治敦煌时期。然而奇怪的是,乾德(公元963年十一月-公元968年十一月)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满打满算也只有六年,“乾德八年”由何而来?▲ 前室顶木椽:曹元忠修窟题记“乾德八年”(图源网络)原来,是因为敦煌身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茫茫戈壁之中,远离中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宋太祖换了年号,过了两年也不知道。带队的讲解员开玩笑地说,何止是宋代呢?十几年前他考来敦煌研究院的时候,莫高窟的交通依然非常不便。那时候没有网络,每天就期望通过看报纸来了解外界。好不容易拿到一张星期三的报纸,一看日期,已经星期天了。2000几年尚且如此,几十年前的条件又当如何?只能向这些世代坚守的敦煌人致以最高的敬意!428窟:关于牺牲,两位太子的选择428窟 北周此窟建于北周,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洞窟主室平面呈方形,设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开一龛。本窟的参观重点是东壁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须达拏太子广行布施。这是两个关于牺牲与奉献的故事,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或许有点傻,但细细一想,又何尝不是真正的大无畏的慈悲。▲ 莫高窟428窟(图源网络)东壁门南是《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全画采用横卷连环画式的构图,情节发展自上而下,呈“S”形走向展开。故事讲:宝典国国王的三位王子外出游玩,他们在山里遇见了一只母虎带着七只小虎,饥渴交迫,即将丧命。这情景激起了小王子萨埵强烈的慈悲心,他决定舍弃生命,救活老虎。但老虎已饿得奄奄一息,无力吃下萨埵。萨埵便登上山顶,用竹尖刺颈出血,纵身跳下山崖,舍身饲虎。国王和王后闻讯赶到山中,悲痛欲绝,众人将萨埵太子的遗骨盛到宝函中起塔供养。▲ 东壁门南《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源网络)东壁门北画《须达拏太子广行布施》。这幅故事的情节发展绘成上下三段,从上至下呈“Z”形走向。故事讲:叶波国太子须达拏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敌国收买婆罗门,向他乞讨百战百胜的白象,太子慷慨相施。国王闻讯震怒,将太子驱逐出国。须达拏太子携妻儿驱马车而去,路上又遇婆罗门乞讨,他于是将马、车、衣物全部施舍。一家人千辛万苦来到遥远的深山中隐居修行。后来,又有一个婆罗门来索要他的两个儿子做奴仆。须达拏为了信守诺言,忍痛将二子也施舍给婆罗门。故事的最后,婆罗门将两个孩子带到叶波国出卖,为老国王知悉,将孙儿赎回,并迎太子回国。▲ 东壁门北《须达拏太子本生》(图源网络)96窟北大像:重楼飞檐,弥勒胸怀,大唐气度96窟 初唐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所在地,最宏伟的洞窟。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莫高窟96窟:弥勒佛像(图源网络)此窟建于唐代武周时期。唐代的洞窟中多有弥勒佛,是因武则天自称弥勒佛,弥勒佛是未来佛,暗含武则天将要取李家王朝而代之、成为未来君主的意愿。该窟初建时,为四层重檐式建筑,塑像曾涂装金彩。公元9世纪之前改为五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又将大殿改为九层,为硬山一面坡式建筑。1924年华尔纳来敦煌时佛殿上层已经塌毁,从树枝隙间拍得大佛头部照片一张。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形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据此可以推知,历代重修只是重新敷彩而已。▲ 莫高窟96窟大佛-华尔纳1924年摄(图源网络)16个洞窟的详细介绍到此,全部结束。以后一定会再去敦煌,期待与更多的洞窟相遇。敦煌,一座盛大的梦想之城最后的一点感想:在莫高窟看到了很多。禅定佛像、飞天、经变画、本生故事……在一个个黑暗窄小的洞窟中,我真实地感受到菩萨雕塑仿佛呼吸起伏般的温柔,以及飞天飘摇而降时的灵动。那是一个自由的佛国世界,佛在那一瞬禅定微笑,飞天在那一刻挣脱地心引力飘向天空,而我,在这一天收获了此生前所未有的感动。敦煌,一座用梦想浇筑的城。千余年的岁月里,东来西去的人们在这里用质朴的双手、笨拙的工具,在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出一个个洞窟,又在黑暗的洞窟中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冬去春来,物换星移,千年如一日的坚持,只因心中一个永不熄灭的梦想。今天,站在这些洞窟面前的我们,或许不能对那种虔诚的佛教信仰感同身受,却可以在这些跨越时空的造像与笔触间,感受到一种磅礴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每个人梦中的那个敦煌。2020.08.23 拜谒敦煌莫高窟2020.10.11遥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