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338
0
13
作者:Rgrk
延安YANAN延安站宝塔山摄于宝塔山下游客中心的景观水池旁。ArchDaily上有关于清华院设计的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的介绍,包括地景缝合的理念。实地感受是轴线关系比较强,尽管并不十分地景化,但从地面看宝塔山或者从山上看山下,建筑体与山地和城市的关系都比较好。实际上游客中心的轴线并不是游览路线,午后宽阔的广场比较晒,并且游客实际上是从“地下”游客中心绕上广场再登山的。工作日游客非常少,不考虑象征意义的话,游客中心、窑洞、宝塔(最近不能上)、山上的观景台一个多小时就能转一圈。晚上会有历史介绍短片投放在游客中心一侧的山体上,当然从清凉山下那一侧看灯光秀也不错。清凉山从宝塔山上看到的“清凉山”顶上有所谓“太和山道观”,实际上清凉山景区主体是半山上的各类建筑与遗迹,如上图。清凉山和太和山的入口分别在新闻博物馆的西侧和东侧。尽管售票处说不设下班时间,实际上万佛洞古迹区域夏天不到六点就锁门看不了了。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从半山看向宝塔山,可以将延河大桥也收入取景框内。或者是日落前半小时左右,跨过延河大桥来到对岸拍摄阳光斜射在山体上的景色,如上图。枣园旧址经典景点,仅是转一圈的话一个小时或者更短。窑洞不同样式的格栅也许是后换的,从窑洞里向外看去挺有意思。半山上一排排随着地形跌落的窑洞套着一个个矮墙小院,很是宜人。杨家岭旧址经典景点,早上八九点去人不多,只是中央大礼堂是逆光。显然做做功课会更有意思,而半山上的一些旧址小院看起来团队游客不大常去。距离延安大学不远,遗憾的是疫情原因没法进去看一看窑洞风格的教学楼。还有后山新区中延安大学新址的图书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经典景点,馆前广场明显是烘托气氛用了,近期人少,显得晒而空旷。博物馆的格局是模板式的,展览内容偏重内容一些,没有见到有创意的纪念品之类。可以顺带步行前往王家坪旧址,东南侧的停车场道路是一条近路。延安的夜景还是很有特色的。不过应该先说这样独特的城市形态,二道街附近的旧城中心很小,近年来整理的相对有序。延河大桥两岸都是观赏清凉山和宝塔山灯光秀的好地方。不过八点多刚黑下来的时候宝塔山上播放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纪录片,灯光变换过于绚丽,也没法拍照,等了好一会儿。与榆林相比,延安因黄土高原而生的干涩气质已经弱了不少,可以说是微妙了,山谷中多向发展的城市倒有种粗砺的玲珑感——傍晚,宝塔山上逆光看向西北侧谷地中的街市,这样的感受更明显了。后来匆匆一游延安新区,宽广道路上全然没有身处高岗的感受,新区的风格也比较新,比榆林发展多年的高新区观感还稍好,别具一格。宜川YICHUAN壶口瀑布某种符号一样的景点,不论是班车还是多数的跟团一日游,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除去距游客中心来回十分钟的不菲班车,想专心找角度拍照或者架设三脚架还是难了点——时间紧。在瀑布旁呆了一会儿,稍远的旧版人民币背景图取景地就来不及去了,当然,照几张相或者随便转转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还有,坐班车来的话应该赶不上黄河大合唱的演出活动。这段时间游客少,旅游班车班次减半,也开始沿线乡镇频繁拉客,我坐的这一趟也没有在南泥湾停留。路过南泥湾,车上只看到水田和党徽雕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东西。榆林YULIN镇北台经典景点,包括镇北台本身、临近的小段长城和古迹展览,并不大。去的时候不是周末,基本没有人。除了地标打卡,镇北台本身处于高地上,再登上顶层,可以远眺周围景色,视野非常好。现在南门在整修,只有东门开放,从公交站下来步行路程更长。标志性照相点的大草坪要在进门左拐之后一直往前走才绕到(原来从南门一进来就到)。红石峡经典景点,阴天去光线不好很影响效果。本身规模不大,处于低于地面的河谷之中,进门之后便可以看到照片中所示的全貌,在河谷两岸短短的一小段。相关历史由来不赘述。原来以为会是沿河很长一个区域,实际上主要的景也就几处,当天参观时也是基本没有人。河边的沙滩值得一提,游客少使,河谷底部非常幽静,再加上阴天,倒也是不错的公园。参观路线是一个环形,从另外一个出口出,走上吊桥快到出口的时候本想再看一眼入口旁的石刻但需要绕一大圈回去。上图为刚过入口时看到的整个红石峡的景色,建议不要错过拍照点位(游览路线不回头)。门口停车场旁高大的混凝土墙体挺影响拍照取景,看位置大概是易马城遗址的旁边,并不清楚具体用途。需要注意的是从公交站走向红石峡时会先到红石峡生态公园,只是一个户外公园并不是红石峡,还需要绕过弯继续向前走。榆林旧城最著名的便是六楼骑街所说的六个古迹,整条老街的店铺门面都经过了整改,风格尽管同质化模板化,到访那天还是能感受到很浓的生活气息,一些老店,古玩店,书店,服饰店,许多并不针对游客。去的时候游客少,街上闲坐聊天的居民、下午放学的学生都成为生活一景。想来榆林老街也是贯穿整个榆林旧城,当然不是地产开发,地图上看起来很长,倒也走完了全程,像是节点一般“点睛”的六处骑街楼阁,风格各异,中西混搭,材质色彩各具风味,大概是从万佛楼上眺望绿荫中的街道,感受确实好于西安的一些老街,不混乱嘈杂又不过分整洁崭新,相信也有到访时间的原因。除了门面一般的主街,当时还钻进鼓楼东侧的小巷,看着定位摸索,穿过禁止行车的围挡,来到老城的东侧城墙。除了东门上的残余,大部分都露出夯土。是时城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修复,是要给土墙包上青砖,城墙与毗邻的拆了一半或只剩地基的老房都被纳入大工地之中,身旁不断经过运输车、工人、抄近路的行人和缓慢踱步的当地老人。东门口修复的效果图蒙上一层黄土,绕到古城东门一侧,这里已经大半修复,黄色的老砖与青灰色的新砖形成明显对比,数年后黄色的城墙与大地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尚不得而知。有幸在古今交替的一瞬来此地,匆匆一瞥。绥德SUIDE疏属山城延安到榆林的路途中,过路绥德纯属偶然,是因为最近汽车班次变动大,车次变少,直接去米脂的车时间不太合适,在延安待得无聊了,就先去绥德,中转之后还能更早抵达米脂。火车路过子长,假若车次多的话倒也可以下来看看,下次吧。绥德站到县城本来是有公交车的,问了一圈没发现,行前查到二月疫情停运,没想现在还没开(走的时候在县城又发现了公交车,没再细究)。这种荒凉地方出租车司机对价格也很是坚定,15元到县城。汽车站打听去米脂的票,班次也比往常减少很多,最晚大概是四点到四点半有一趟过路车,十来元,这样就只能在绥德待半个多小时了,在售票处留下电话方便联系发车时间。后来转完一圈四点多回来,实际又坐了一个多小时才来车。去米脂的国道路上并不好走,前后都是货车,堵到米脂,县城大桥十字路路边下车,时间也不早了。在绥德,没去远的,就近去了南边疏属山上的绥德老城,过城门,过整修了的民居,山顶不远,有两个博物馆,平台可以俯瞰大半绥德,县城地形崎岖,房屋杂乱堆叠,觉得这时才真正感受到黄土高原的气氛。延安已经满城见绿,实际这一路黄土地上的绿化都很有成效,少见大片裸露的黄土和沙地。网上对山顶扶苏墓的评价不多,去时发现已经在搞扩建工程,仿古建筑和施工围挡封住道路,只能远眺一下,时间差不多,下山。米脂MIZHI米脂古城门当初是奔着李自成行宫来米脂,游后感觉米脂窑洞古城更有味道。或许是李自成行宫看了个大概样子,没太多新鲜感。确实,行宫主要便是广场上仰拍建筑群的一个景,也像是个“符号”了。八点行宫开门前先去了米脂古城,时间充裕,四条大街几段小巷都走了走。原本计划是顺带一看,网上关于古城的资料不多,地图也没有,位置大致是李自成行宫东南面一大片老房子的区域,卫星图比较清楚。当时是顺着银河东路来到古城“南门”,看到一幅导游图,上面标出一些看点。走下来感受是,修复少,局部破旧,生活气息很浓,比较原生态,大概集中整治不多,局部杂乱并不上相。清晨走在街上,当日有点灰土的朦胧感,相比新城大街安静不少,偶有运货的三轮划破宁静。最适合照相的是上图北门外,快到行宫的地方,夏季早晨,八点不到,高强形成的暗角簇拥着斜置的玲珑门楼,这是属于陕北的旧城风景。米脂旧城窑洞群——从李自成行宫顶上向下望看到的景象,另外一个方向看到的是高层住宅点缀的新城,近处,行宫紧挨着一所学校,教室的窗户面向行宫的院子打开,传出的是课堂的声音。八点,行宫,五六个游客,转完一圈离开时才蹭上了点讲解。在那之前一直很安静。行宫很小,小山顶上仅容下四五处屋舍,紧凑,很好利用了地形,自然成为一处地标,小山下,广场仰视,一点点气势,古朴更多一些。游完,打听到去佳县的车不在汽车站坐,在银河东路靠近古城南门的路边坐。上车,30元,说十点发车,从九点多坐到十点半,沿途拉客,停车等待,仍未坐满。看样子其他乘客都不是去佳县,中途到乌镇,司机安排换了个私家车,十二点半到佳县。佳县JIA COUNTY香炉寺司机带到县城中心旁的旧汽车站,打听之后原来搬迁,在附近解决午饭。其间查到通告说佳县汽车站搬到很远的高速路口处,而公交车也没见来过。后来打听到城里北面另一个汽车站,走了一会儿,到了小汽车车站,简易板房里询问去榆林的车,六点前四十多分钟一趟,不定时。看了时间之后先去不远处的香炉寺,白云山在了解资料后因时间不够没去,觉得香炉寺风景相对更奇特一些。跟着定位,顺着马路边上的小路牌七拐八拐走下山坡——山上的佳县城与旁边的黄河有着不小的高差——到达香炉寺门口发现看门的在午休,打电话,不一会儿开门,20元门票确实贵了,看样子说本地话的免票。小庙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图里那独立于天然石柱顶端的小屋,一座小桥连接两侧,近景的“石柱”与远景蜿蜒的黄河形成极具张力的反差,这反差在肉眼的透视效果下更加生动。当日光线不佳,雾蒙蒙的,照片显得平面化了,像是某些时节的清晨或黄昏应当更适宜拍照(显然有时清晨的逆光或者黄昏小庙被阴影完全覆盖也是不利的),晚上到了榆林才发现那天有难得的日环食,白天全然没有发觉,这是后话。从香炉寺可以看到侧面山崖不远处的一个小亭,出来后沿着原路分叉走不久便到,可以在此看到香炉寺全景。佳县的午后很安静,山崖的阴凉处并不那么热,看着黄河静静流淌,偶有小童嬉戏。能见度不那么高的远方让这场景现实了一些,总归是最纯正的陕北偏北的景致。鄂尔多斯ERDOS鄂尔多斯博物馆坐榆林北到伊旗的汽车,还是因为火车时间不合适,可能是乘客少,周围都是大巴,去伊金霍洛的则是辆面包车。加上中途上的客,车里很挤,幸而时间不算长。这次没去东胜,主要是看看康巴什的新城,后来知道竟然是AAAA。唯一的大巴路线是从伊金霍洛的阿镇汽车站转公交车去一河之隔的新城。车很少,有阳光的地方很晒,博物馆和大剧院之间是宽阔的广场草坪,午后的阳光让人无法停下脚步。快步来到博物馆矗立的波浪状地面,十多年来地砖拼缝的残损未能折损这“地浪”在镜头中的奇特。十五年前构思的磐石巨筑,倘若不看幕墙细节,这形体在某些角度下还是和谐而突兀的。地景的和谐与磐石般的突兀难以完美,入口附近,还有东北角是便于取景的点位,奈何日光强烈,不宜久留。毕竟不是成熟的新作,内部墙体饰面并不如设计图般流畅,后加的红地毯、柜子和各类设施于黑白底色来说还是混乱了。我便只看了看局部。展览不多,比较常规,几个展览之间联系也不大,一个小时后看完了。多说一句,内部展厅的布置比较规整,中间一道狭长中庭两侧富有雕塑感的类曲面墙体可以拍几张照。鄂尔多斯大剧院白天、黄昏和夜晚各路过了一次,立面局部有些特色,有地域感,从某些角度来观察倒也是中规中矩。从西面的广场上和北侧拍了几张照。大剧院入口处抬高的平台可以一览轴线上的广场以及对面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大剧院南侧,文化艺术中心在立面上做了些简单造型,并不新颖,至少没有给轴线上的景观带来反效果。路过注意到文化艺术中心一层的画廊有美术展,不大感兴趣,没有参观。乌兰木伦湖经过大剧院,沿着康巴什轴线上一连串的广场绿地向南走,路过了看上去人气不高的呼能和金宸两个大商场,沿着轴线布置的依次是太阳广场,休闲广场,蒙古象棋广场,亚洲雕塑主题公园。十多年前的设计,除了富有构成感的平面图,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在这空旷的城市中,站在广场中央,看不到多少两侧的房屋,显得乏味。幸好在路过的商业区买了水,那两个商业广场以南,没有商店,下午五点,一路上也没有其他人,想来也没什么人会对这空旷的城有多少兴趣,行前查询资料,大概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会有些人气。成陵的噱头不够吸引人,响沙湾相比以前去过的沙漠也没有更多特色,时间不多,这样想着便略过了它们。走过象棋广场上停业破败的商业中心,又前行许久,从乌兰木伦的滨河广场遥望或许是闲置的新区CBD。空旷,干涩,尚不知是否仍然闲置的对称摩天楼,其值得一看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鄂尔多斯这蓝天和富有立体感的云彩。在这背景衬托下,对岸的楼宇呈现纪念碑一般的姿态矗立。在乌兰木伦雕塑的阴影中稍作停留,躲避阳光的灼烧,气温并不高,傍晚之前,感受一下鄂尔多斯的寂静与空旷。当天晚上,为了八点半到九点半的音乐喷泉,纪念碑般高楼的灯光背景、还有宽阔的喷泉湖面是这里的看点,人很多,湖边的游乐设施在每天的晚上被短暂的激活,如此往复。晚上没有什么车可以坐,在这样空旷的城市,路边的共享助力车确实非常好用,之前白天应该找一辆来骑,如此想着。包头BAOTOU去包头火车的时间又不顺,总之本来要做的火车停运,而阿镇汽车站早9::3以前去昆都仑的车次最近不开。六点,早晨还不晒的时候重游了一遍成吉思汗广场周边,赶着首班公交车前往东胜总站,期望能坐上八点去昆都仑的车,中间还倒了一次车,紧张地赶上了八点的车。没坐满长途车出站后还会在路边停一会揽客,省去了进站的折腾。让长途司机在包头站附近停下车,好寄存行李。包头,不论是道路还是绿地,楼与楼之间的空地总是预留的非常充足。工业新城的历史塑造了20世纪一大批建筑简洁硬朗的线条,其中一些街坊看起来还有些西伯利亚的气氛。当然,21世纪的城市化让包头与其他城市的相似度提高了些。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当天下午前往的时候,所剩时间不多了,只在敖包周边看了看而没有前往中部的观景台和西侧新建的游客中心。这是个巨大的公园,树丛点缀在“草原”上,满眼辽阔,在夏日的傍晚显得干燥而茂盛。除了观景台,敖包也是个小制高点,远远望去,公园周边三百六十度无遮挡的包头天际线和城北干燥硬朗的山体轮廓。园子里只有多人骑的自行车和电瓶车,或者走路,夏天正午前后还是避免前往,中南部大片的草原看起来没什么遮挡。包钢-外景费了一番功夫,从门卫处得知包钢的所有工业旅游项目都停开了。包括后面预约呼和浩特的伊利工厂参观也是最近因为疫情停办,是个小小的遗憾。中午时分不大想去赛罕塔拉,本想拜访附近的昆都仑召,在错过一小时一班的公交车后,出租车又走错了路原路折返,遂放弃。后来看卫星图发现昆都仑召扩建后把大门改在了东侧大路边上。在包头的许多时间都花在公交车上,还好躲避的暴晒的中午。包头市博物馆-美术馆只去了博物馆,内部空间布置非常模式化,让人想起其他许多地方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展览中规中矩,像包头的城市那样平旷。包头市图书馆去博物馆的路上顺路经过,这种“波浪”建筑语言不算独特,这里做的比较彻底,与邻近的少年宫形成一个组群,因而从某些角度拍照能显现出一点特色。场地设计比较奇怪,一是与紧邻的高层小区的关系奇怪,二是绿化带和栏杆将其与周边街区隔离开来,只看见了人车共用的一个入口,另外“波浪”接地处的坡道加上了禁止攀爬的大红字和塑料围栏,可能是最初设计考虑管理需求不太充分吧。包头大剧院赛罕塔拉附近,算是比较远了。专程前往旁边的包头市规划展览馆,从登记册上看,这里一天可能都不到一个参观者。规划馆里面是各类常规展览,展览的上世纪昆都仑手绘的规划图比较有趣。呼和浩特HOHHOT大召大召,席力图召,连带着临近的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的经典景点。查资料时准备选一个餐馆,不想由于疫情两个寺庙半年都未开门。这里的古建与北京或山西的古建非常相似,大召入口西侧的白塔倒是相对来说最有呼市韵味的地方。正值端午,晚上,上灯了的古建群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舞台背景,而真正的表演,端午节的露天文艺汇演,显得吵了些,但也是这么多天来路过的为数不多的热闹场合。昭君博物院呼市到昭君墓的公路一直往南走,便能到和林格尔,那里的盛乐博物馆应当值得一看,只是这次没提前安排这趟稍远的旅程。器空间设计的昭君博物院是这次的主要参观对象,里面的青冢和仪式空间并不给人以新奇感,除去两个博物馆,半个小时便可以走一圈。早上或下午应当是照博物院的好时候,这时锥台状的体量的暗面与亮面形成对比,几何张力更强。在东西两侧的人工草坪上,干净的背景,呼市立体的云彩是最好的陪衬。阅读了一些评论,体量和流线并不那么自然合理,其亮点还是在于仿夯土的混凝土板吧,有力量感。五塔寺很小,人很少,正常的明清古建院落格局。午后的阳光照耀下梁架的彩绘很是喜人。尽管院落周边不少高楼,屋檐悬挂的铜铃与风的声音仍清晰可闻。内蒙博物院内蒙科技馆内蒙美术馆清真大寺乌兰夫纪念馆呼市街景-宽巷子呼市街景-住宅呼和浩特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