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结束了八年漂泊在外的日子,回到北京,开始了在这座城市里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家乡固然亲切温暖,却让多年独自一人从香港闯荡到北美的我不免感到被禁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语言,没有了旅居他乡的挑战和隔三差五见识一个新地方的新鲜感。于是这个五月,趁着工作变更,蛰伏已久的我终于有了一次短暂机会说走就走。偌大的祖国,众多的目的地,短短的三四天,还包含一个人潮拥挤的周末,我对着中国地图,权衡着交通时间、花销、强度和景点风格,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江南的那一片水乡。
打小时候的语文和美术课起,江南水乡就成为印在每一个中国孩子脑海里的一个符号。多年来,见识过北美和拉美的各种小镇,也就更想见识一下自己祖国对于一个绝美小镇的诠释。然而,身边太多的不愉快的旅行案例,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不免让我对将要来到的旅程蒙上一丝疑虑。我不知道我究竟该期盼那份烟雨蒙蒙、灯火阑珊的仙境,还是该迎接拥挤的人潮和不辍的叫卖。但生命里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明知道有失望的可能,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旅行如此,生活里其他事情亦如此。毕竟,只有亲自看过,才有资格评判,才有资格满足或失望。
于是带着所有的期盼和疑虑,我降落在上海虹桥。从虹桥买了去嘉善南站的高铁票,我的第一站,西塘。第一次听说西塘这个地方,是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名为《谁欠谁一个西塘》的散文。散文的内容我并没有记住多少,只是这矫情的近乎于病态的文字以犹如“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这句歌词的粘滞力印在我的脑海里。西塘,这样一个听上去诗情画意的名字,配上一片文艺青年奉为圣经的矫情文字,也就随之进入我的视线。没人欠我一个西塘,我也还是决定来这个地方走一遭,虽然一个已婚糙汉子孤独一人去一个江南古镇,总有一种别扭的气质。
虹桥到嘉善南站的高铁安静而迅速,下了车的我,本来也想学着文艺青年们矫情一下,却不得不先和五六十个其他同样带着这种情怀的文艺青年(大多是女青年,并无他意,仅作事实性陈述)挤在一辆拥挤不堪的222K公交车内,摇摇晃晃50分钟。回想起之前从阳朔镇到兴坪那辆颠簸破旧的中巴车,我暗暗安慰自己,这条件恶劣的公车一定个良好的前兆,毕竟,我还蛮喜欢兴坪的。
车子到了西塘汽车站,好心的客栈店主开车前来迎接。不过,他立即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景区是需要购票的。一个人们生活镇子还要设好关卡,来者收费凭票进入?也许去过一次阳朔,我就当作所有的小镇都是免费入场,未免太天真了。好在通过客栈店主,拿到了50元的折扣票价买了原价100的入场券。店主提醒我:由于我在景区住两晚,而门票理论上只是当天有效,第二天我最好不要走出景区,否则就只能再买一张票重新进入——毕竟,我的客栈和我的家当还要放在景区内的客栈里呢!
进了西塘的门,开始陆陆续续看到一些印象中江南水乡的模样。悠长的水道,两岸的商铺,好像和我想象的别无二致。天气有些阴沉,中午的光线也不好,这种景色没有让我失望,也并没给我太多惊喜。
家庭式客栈坐落在西塘的酒吧一条街上,老板有点自豪的语气说,这里是西塘最繁华的地段。周五的中午十分,酒吧街并不喧闹。放好行李,随便吃了点饭,我便拿着相机开始了一个人的漫步。
一般说起一个人的漫步,我真的是漫无目的地拎着相机乱逛,见到什么美的场景就拍下来。不过今天我并不能那么随性。景区的门票涵盖了11个景点,在购票当天,凭票可以参观这些景点,而等到明天,这张门票就失去了效力。为了让这50块钱物有所值,我拿出地图,开始挨个寻找这些景点。找景点,景区拍照,走人,找下一个景点,这曾经被我鄙视的旅行方式,听起来是一件多么Touristy的事情, 如今却也无可奈何遵循着这景区的设计。
景区门票包含的景点,主要包括一些旧时的大家宅院,比如西园、醉园等等,典型的江南园林,虽然和苏州拙政园并不是同一级别,毕竟也是地方上的大户人家,其中西园是最大的一个,也相对算是最值得看的一景。园林的详情也就不再赘述,提供一点照片给大家欣赏。不过在游人还不算太多的周五下午,这些景点自然是游人最密集的地方。各地口音的旅游团在这里拥挤喧哗着,使得对园林本来就没有太浓厚兴趣的我,在逛了西园之后又看了三四个景点,也就不必为了50块钱的票价继续奔走做作业了。
西园是西塘景区门票包含的景点中最大也最值得看的一处私家园林
下午的时光慢慢流逝,沿河的烟雨长廊也渐渐变得吵闹起来。这里一眼望不到头的店铺,其实概括起来也就分为一下三种:卖小吃的,入座喝咖啡/喝酒的/吃饭的,卖纪念品的,而且纪念品大多还跟西塘这个地方关系不大,小吃也是鼓浪屿、阳朔等等全国文艺青年聚集景点的那些标配。
这家名为“脑子进水”的店,卖着一些脑洞大开的纪念品。没想到我还是能被这些梗逗笑的年纪。
西塘的弄堂已经被酒吧和餐厅占领。外观文艺而雅致。
偶尔在一个这样的门脸里看到这样的面孔,才看出一些当地本来的面貌。
西塘的很多酒吧、餐吧、咖啡馆,在夜幕降临、酒吧满客之前,都会用自己的音响做免费的卡拉OK机,于是各种水平参差不齐的食客们,闲来无事便不妨引吭高歌一曲。想象一下几十家这样的餐厅里,几十个五音不全的男女把从《七里香》到《北京北京》的劲歌金曲毁了个遍,再美丽的景色也显得有些失色。
和路上捡来的小伙伴合影。
西塘的水道,在江南阴暗的天空下,还算有一点韵味。
到目前为止,西塘虽不至让我失望,我也还没有见到一处景色,让我由衷地发出在瓜纳华托或者里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狂喜。但是天马上就要黑了。I know what I’m waiting for.
晚上六点,回到酒店,我拿出沉重的三脚架,脑中搜索着白天看到所有的景色,思索着最适合拍摄夜景的地点。我的首选是安境桥和永宁桥一带,两座桥紧紧相邻,一座面向南北,一座面向东西,建筑、店铺密集,想来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别有一番风景。不想距离日落还有半小时,永宁桥向西的一面已经被各种三脚架占满了。丢失了机位的我只好选择了安境桥向北方向这个次选,架好三脚架,静候日落。这个时候,一天的阴霾竟然忽地一下散开,黄昏的天空变得晴朗起来。而周五下午的西塘,也突然开始切换到周末模式,身后的游客突然开始增多,不管是穿着碎花长裙的文艺少女还是带着小黄帽的旅游团大妈,都为这原本应该静谧的景色增添了一分喧哗。近邻河道的酒吧街,各种舞曲声、调试音响的杂音、一些二流歌手的歌声相机传来,伴随着身后拥挤喧闹的人潮,听上去混乱不堪。视觉上的安宁,听觉上的嘈杂,毫不协调地混搭在一起,变成了今天的西塘。
黄昏时分的西塘,华灯初上,这样的江枫渔火本应配上一曲古琴才对得起它的韵味,可惜现实在耳边回荡的却是欧美夜店风的舞曲和游人的喧闹。也许只是看看照片,比身临其境更能有遐想。
三脚架被拥挤的路人踢到,差点害的我损失了相机,也造就了这张无奈的“艺术创作”。
夜幕完全降临,日落前后拍摄夜景最好的20分钟已经过去,收拾好了摄影装备,我准备走回西塘“最繁华的街道”——酒吧街去看看。然而还没踏入酒吧街,震天的电子乐声和摇滚乐就开始交替着攻击着我的耳膜,人潮从四面八方涌动着,挤压着,各家酒吧的店员极尽各种能事招揽着客人,各种声音躁动着,让我觉得血液涌动着冲撞着我的头。于是我对这条所谓繁华的酒吧街迅速失去了兴趣,仓惶逃回了客栈。
夜晚喧闹的酒吧街。
客栈离酒吧街一街之隔,虽然安静很多,但是躺在床上,各种喧闹的音乐声仍旧依稀可见。我感到疲惫不堪,毕竟为了这次旅行,我清早四点离开家门踏上奔去机场的路程,但真正到了这里以后,我却丝毫不为这里的任何事情感到兴奋。我想到了同样喧闹的阳朔西街,但我对阳朔却有着莫名的好感,不仅享受着那里的山水,在夜幕降临之后我也和白天结识的小伙伴们尽情地在喧闹的西街吃喝玩乐。我想大抵是因为,阳朔的主体,在于那里的山水。不管如何商业化,山水总还是抱持它最本真的自然,而小镇和西街只是人们为了欣赏山水所需的一个落脚之处,无论吃住玩乐,都只是个陪衬。而西塘的精髓,本应是这座小城本身,是这里的小桥流水,这里的江枫渔火。而今天的西塘,所有的建筑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躯壳还保持着旧时的美貌,却丢了江南水乡那种小家碧玉的神韵。这座精美的小城里,停驻了太多与它的外表不相称的喧嚣。
不知不觉,窗外的音乐戛然而止。原来是到了夜里11:30,所有的酒吧必须偃旗息鼓。此时的我,只想赶快入眠,因为我知道,如果想挽救我对西塘的印象,也许只能靠明天早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