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屯军山基本可以认定:吉昌村移民来自明代徽州府绩溪县,即现今的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这是2021年上半年的模样(下图),很难从外观上发现吉昌屯遗址的存在。感谢文物局人员花费近5万元将隐藏遗址的树木砍伐干净,还原遗址本来面貌(下图),十分壮观。该遗址为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内外城组成,外城周长1公里多,居于半山腰,仅剩基座;内城周长约一华里,居于山顶,城墙保存完好。内外城之间有一口泉水井,四季不涸,雨水时节水量充盈。内城有建筑遗址158间,建筑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占地30余亩。内城墙由墙体和内侧廊道组成,墙面有垛口、观察窗、射击孔。内城墙现有两处石门,为正门与边门,门框墙体结构严实,显示出壁垒森严的防御架势。该遗址清理出盔甲与大量陶、瓷碎片,同伴在山上发现了考古人员丢弃的明代盔甲残片、破碎瓷片,可能是价值不明显吧。吉昌屯原名“鸡场屯”,解放后将贵州省不雅地名以谐音代替或直接更名,如:“龙里县猫场镇”改名“醒狮镇”,“龙里县鼠场乡”改名“水场乡”,“瓮安县猪场镇”改名“珠藏镇”,“开阳县羊场镇”改名“龙岗镇”,“开阳县马场镇”改名“楠木渡镇”,“贵州省府旧址”本名“兔场”。关于生肖命名的“场”,比较权威的解释来自贵州省地方志与文献专家史继忠,以下摘自他的文章(感谢新浪博主“贵阳改哥”提供的资料):【北方叫“赶集”,两广叫“赶墟”,云南人说“赶街”,贵州人说“赶场”。说法虽不一样,意思却是相同的,就是人们约定在某个时间到达某个地点进行集市贸易,相互交换物资。明代以前很少有关于贵阳场市的记载,交换方式是“以物易物”、“刻木为契”。明代起了一大变化,贵阳城内住着许多官户、军户、民户、匠户,每天需要大量农副产品供应,而农村中屯堡与村寨错杂,汉庄与苗寨相间,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促进农村集市贸易兴起。以十二生肖为场,在贵州极为普遍。用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容易记忆。子日为鼠场,丑日为牛场,寅日为虎场,卯日为兔场,辰日为龙场,己日为蛇场,午日为马场,未日为羊场,申日为猴场,酉日为鸡场,戌日为狗场,亥日为猪场,场期准确无误,按“甲子”推算,十二天赶一场。久而久之,赶场地点便成了地名,牛场、猪场、狗场之类地名在贵州比比皆是,算是贵州地名的一个显著特点吧!不过,人们似乎觉得老虎太凶,不吉利,常把虎场称为“猫场”。(但这不是说贵州现今地名没有“虎场”,贵州省凯里市香炉山风景区旁有村寨名为“虎场”)由于人们需求不同,在此场买不到的东西须在另一个场坝去买,此场交易不成又得到别场交易。于是,同一地方的人可赶几个场,今日赶鼠场,明日赶牛场,他日赶马场、猪场、兔场、龙场。到了清代,贵阳府的场市已星罗棋布,遍及偏僻乡里。原先设屯堡之地,人口相对密集,交通也较方便,后来大多发展为场市;驿道、大道上的铺(军屯)、哨(军屯)也兴起了场市;清代的土司辖区也兴起了场市。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场在各州县都有,为区别起见,往往要加某种特征,如曾周马场、巴香场、官庄虎场、平坝虎场等。有的则以大小、上下、新旧之分,如大龙场、小龙场,大猪场、小猪场,上狗场、下狗场,旧马场、新马场等。】吉昌村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举行“抬汪公”传统民俗活动,纪念入黔始祖汪灿祖先汪华诞辰。汪华(公元586年至649年),隋朝歙州登源里人,因唐朝永泰766年划分歙州东部区域置绩溪县,因此通常认为汪华是绩溪人,出生村落为安徽省绩溪县瀛州镇(大庙)汪村。汪华在隋末乱世以兴义兵获响应,占据歙、杭、宣、睦、婺、饶等六州,保境安民,在唐王朝创立之际将所辖土地进献唐王朝,受封为“越国公”,受命举家迁居长安。贵州省除了安顺市吉昌村和相邻的鲍屯、狗场屯要“抬汪公”,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也会举行类似活动,而在汪华老家绩溪县每年会举行同样的祭祀汪华活动,传统上绩溪乡民在每年正月十八到二十五的花朝庙会上祭祀汪华。安徽省南部的绩溪县和黄山市现存的汪公庙已经很少了,而在贵州省的屯堡却保留了大量的汪公庙,且在民俗方面保存的更好,尤其是元明之际徽州汉族服饰在当今贵州省屯堡文化里被完整保留,并体现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吉昌屯军山遗址上山路线:找到上图“文保碑”,从其左侧公路向后方的屯军山前行,再沿公路直行找到下图的观音庙,并按图中指示行进即可。抵达上图的观音庙可见明显小路,沿该小路上行至下图位置,按指示选择要去的方向。上山路为明代古道,明代工程专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设计了轻松省力的上山步道,同时具备了可有效御敌的防御与隐蔽瞭望功能。山体地质结构与顶部天然取水池创造了内外城之间的泉水井,四季不涸。从泉水井继续向上行进约88米抵达内城墙(下图),这是我见过最完整的贵州汉族屯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用图片来展示它的雄伟、俊美吧。下图这段西南面城墙向山头延伸的部分出现坍塌,无法从此处向上步行。坍塌墙体的左侧有古代石臼(下图),我比较倾向认为这是用于捣实火药的,因为火药捣实后可缩小火药占据的体积,用通条将捣实的火药装入明代鸟铳后再装填铅弹,待燃烧后便能增加枪管气压,提高射速。从西南面城墙可清楚看见这个拥有900户近4000人的吉昌村(下图)--贵州省人口最多的汉族军屯。吉昌屯是一个历史地名,最初建于山顶,即“吉昌屯军山遗址”,后搬迁至现在“吉昌村”区域屯垦良田、经营生业。吉昌屯只是众多明代汉族军屯之一,这些军屯守卫在“苗疆走廊”两侧,吸收依附于己的少数民族部落,缩小敌对部落的地域范围,比如苗族之一的“赶山苗”或称“背山苗”在明代之前有固定寨子,因明军入驻,双方争夺生存空间,力所不逮,这支苗民成了移动部落,隐居于深山,靠捕猎生存,生活困苦艰难,身家财产全在背篼(竹篓)里。“赶山/背山苗”这个苗民部落现在生活在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云盘村一带(土特产:轿鼎毛峰)。“苗疆走廊”的定义,摘自百度百科:【这是2012年贵州大学杨志强教授首先提出的一个文化走廊概念。指的是元代1291年新开辟的一条连接湖广(今湖南、湖北等地)经过贵州至云南、东南亚、南亚的一条“官道”及其支线,全长近三千里,涵盖了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学界一般将起点定为湖南常德,终点在云南昆明。“苗疆走廊”现已列入中国五大“民族走廊”之一(即藏彝走廊、河西走廊、南岭走廊、苗疆走廊、武陵走廊)。】明、清王朝要守卫的就是这样一条从湖南省到云南省的战略要道,为实现掌控云南目的,明代设立贵州省,为了有效控制贵州,利用屯堡、移民垦殖,引入大量汉人前来贵州省,从而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贵州省几乎所有的汉文化均可认为自明代开始形成,是我国最典型的移民文化之一。贵州省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清代全称是“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民国出于简化目的,与诸多其他省份一样取前两字将省名定为“贵州”省,如“安徽省”的清代全称是“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明代创立贵州省的目的:除了上述提到的战略要道原因,还有以下几点:1)巴蜀(四川东部和重庆)、湖南和湖北前往云南的捷径是穿过贵州,若从巴蜀直下云南或湖南湖北绕道广西抵达云南,则逼仄险峻,拉长补给线。2)扫平蒙元王朝在云南的残部,须以贵州为战略支撑点。公元1371年,明军扫平巴蜀地区的大夏政权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贵州地区土司势力认识到了明军的强悍,纷纷上表归附。3)在大西南楔入一个据点,分割原属元朝的湖广、四川、云南各大土司势力,避免他们结成一股绳形成统一力量。注:明代初期贵州四大土司(宣慰司):水西安氏、水东宋氏、思州和思南田氏、播州杨氏。思州和思南田氏(布依族),因两大田氏家族内部火拼、互相构陷,公元1414年明成祖下诏废除田氏土司管辖权。播州杨氏(仡佬族),于公元1600年明代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覆灭。水东宋氏(汉族),于公元1622年明代天启年起兵,1630年明代崇祯年覆灭。水西安氏(彝族),于明代万历、天启、崇祯年和清代顺治、康熙年接连起兵,清廷命吴三桂征讨,安氏覆灭,族人逃往东南亚(如缅甸)。下图为吉昌屯遗址指挥中心,遗址废弃后被用作“汪华庙”,前些年吉昌村民觉得上山祭祀很不方便,将汪华迎至村中祭祀(戏台一侧)。内城墙边门(下图),设吊桥装置。现在我们从西北面城墙向军屯瞭望所、居住区前行查看,屯中古道保存完好,想必不止明代,即便在清代都会在此基础上加以修缮和利用,清末至解放前可能被当地村民用于躲匪,或者被土匪用作基地,总之建筑物保存比较完好。下图可见房屋内有储水池,其位置相较其他土壤湿润许多。下图为吉昌屯东北面内城墙,视野良好,相信远处那些村子同样是出于军事或类似目的形成的,互为拱卫,否则孤立的屯堡缺乏实际意义。下图这段内城墙既可防御,又可行走,往前走可至屯中天然蓄水池。下图即为天然蓄水池,有阶梯向下取水;再往前则是内城墙,这一侧没有门洞至城外。从西面内城墙遥望吉昌村,屯堡与吉昌村之间布满了良田,若非军屯设置,恐怕这里居住的不是汉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部落。再看一眼吉昌屯厚实的正门(下图)--明代建筑结构,其门梁被丢弃在正门前的山坡上,分成了两半。希望大家参观吉昌屯遗址的同时注意保护古建筑,这是贵州省乃至我国建筑史上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