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跟江哥商量好要趁着自由之身时去欧洲溜达一圈,之前他一直在忙毕设,所以基本上所有的行程都是我敲定的,这可能是一场最不像蜜月的蜜月之行,准确说是一场22天的流浪记,行程个人喜好太浓重,全程暴走,小伙伴们真心不推荐参考。我们的行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周是跟随德国本地的华人旅行社,开元周游开启瑞士东欧行,柏林下团后稍作休息,第二周转战意大利,游历完意大利三个最典型的城市后,飞往巴塞罗那,度过我们哪也不折腾的一周。我个人一直都是崇尚能不跟团就不跟团,因为我挺喜欢旅行中两个人一起齐心协力解决各种问题,而且回过头来记得最牢的往往不是什么景点和美食,而是旅途中的人和故事,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之所以第一周选择跟团,是因为这是江哥第一次陪我去欧洲,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我明知欧洲是一个处处值得深度游的地方,却希望能跟着他走马观花的去我想去的几个地方。苏黎世、德累斯顿是我必定要去的,而布拉格和布达佩斯又是那么的心心念念,复杂的线路和紧凑的时间,如果要自己搭车,兜那么一大圈,我想两个人每天扛着箱子估计就要累趴,咨询了曾经留德的闺蜜之后,她推荐给我德国本地做的不错的华人旅行社—开元周游(此处绝对没有收广告费,如果有当然欢迎···)因为如果想在短暂的时间里,观光这么多城市,跟团无疑是最经济方便的。不过跟团的bug也很大,后面我也会详细说明,不要误导大家。Tips:1、飞欧洲如果时间充裕不怕转机麻烦的话,阿联酋航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阿航真的壕无人性吧,一流的硬件设备下,价格竟然还不算贵,比起汉莎单程直飞动辄6,7k的价格,我们两个人往返的才1w2左右。眼尖的江哥在付款的时候瞄到官网上有刷银联卡打折的字样,硬是又在总价上打了88折,最后在只提前一周多点的时间下买到了人均5k多的往返机票,还是波音777+空客A380机型的,转机时间也保证2个小时左右,正好可以下飞机喝个咖啡,歇歇脚。2、有关签证代办:因为申根签是允许个人送签的,所以完全没必要去什么途牛,携程上找什么代办,(因为代办的也就是给你在Booking上定几个可以退的酒店,行程单都是统一的模板,很容易被签证官看出bug,从而拒签)这些小操作自己动动手指就可以省掉好几百啦~有关送签行程单(可以是纯英文也可以是中英对照的,只要保证签证官能看懂):正常来说行程单不需要与真实行程完全一致,但是需要遵守的准则就是逻辑清晰,清楚显示你去的时间,天数,城市,大致景点,入住酒店,最好还能体现城市之间的交通。如果是第一次申请申根签,有没有什么美签这种含金量大的签证,签证官批的时间一定不会多给,基本跟你的行程时间一致,卡的很死。所以行程单还是要自己多用心做,可以在前后多放几天,给自己一点宽裕的时间选机票。(意签上明显标注了未出签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请出签后再定机票酒店)我一开始很小白的将真实的行程完全列在了表格里,自己还很满意,恰巧拿给一个淘宝上的热心哥哥看,他一阵狂笑说,亲,这是谁给你做的行程单··· 一脸懵逼,我啊,怎么了?他说你这个逻辑根本不对,你从法兰克福出发,南下兜兜转转一圈往北走到了柏林,然后突然又飞意大利,再兜了个圈子去了西班牙,你这样在欧洲兜了两个圈,多走了很多冤枉路,我要是签证官一定会拒签的,因为你这个路线很不合理。我无法跟他们解释清楚我为什么既要去苏黎世找我的沥川,又要去德累斯顿找我的阿宅,我为什么要绕那么一大圈,怎么办呢?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送签的行程单不需要完全跟行程一模一样,(⊙﹏⊙)b汗,立即改!好心的哥哥帮我优化了路线,删掉其中不少城市,这样我提供住宿单的时候也能少预订几个。不过提醒一下,不要办理的签证国家根本不去,这样万一被查到,也是会被记黑名单的。同时办理个人旅游签证的时候,如果那边有亲友同学,也不要表明,否则会提高签证官觉得你有非法滞留的可能性,容易拒签哦~)这里必须推荐穷游的行程助手,不仅能帮你优化线路,还能很方便的倒出送签专用模板。3. 有关住宿:我主要用的是Booking和Airbnb4.有关交通:每个城市的交通需要分城市,后面我会具体谈。火车我主要是意大利境内,所以直接在意铁官网上购买的,虽然班次不少,但是一定要提前买啊,能便宜不少不说,周六可能会遇到买一送一的票子哦,我两次都买到了,省了不少银子嘿嘿~国家和国家之间,欧洲廉价航空很发达,廉航经常比火车都便宜,主要是瑞安,易捷、西班牙还有茯苓航空这几个公司,我查了好多资料瑞安是欧洲最大,准点率最高(瑞安自己的宣传语),行李丢失率也比较低,所以选择的瑞安,当然廉航的注意点太多了,后面我慢慢说。--------------------------------我是写在前面的废话---------------------------------Day 1 万事开头难是真的2017.6.5日浦东机场因为突如其来的雷暴天气导致机场大面积延误,前面一班飞迪拜的航班整整晚点了5个小时。我看着满屏的“番茄炒鸡蛋”真是要跪了。因为我们是从迪拜转机法兰克福,如果第一班航班晚点,会直接影响我们赶不上去法兰的航班。第二轮赶不上又会导致第二天开元团也赶不上,so交掉7千多的团费也要打水漂了···· 哎,我的苏黎世,我的沥川,我的心····· 一宿没睡,做好了晚点的准备了,想好了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自己到了德国之后再赶火车去瑞士追团,及时止损就行,打水漂的钱就算了。但是,不得不再夸一遍EK305真是太给力了!!没有晚点,没有晚点!!踏上飞机的时候,已经无法用激动这个词来形容了,兴奋过后,人一放松,困意也就袭来,毕竟是一宿没睡,两人打起哈欠来。昏睡之前江哥发现座位前面的小袋子里有三种状态的小贴纸可以让你贴在身上,分别是请勿打扰,吃饭时请叫醒,卖免税品时请叫醒,我们当然选择的吃饭时请叫醒这张。阿联酋航空这种小贴纸真是又暖心又可爱,认真在身上贴完“我是吃货”之后,我俩立刻进入了梦乡,8个多小时竟然也没什么感觉,中途吃了顿饭之后,继续昏睡到降落迪拜。随意逛了逛迪拜的免税店,我们继续赶往第二轮航班,这班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以度假回国的德国人居多,目测只有我们俩是黑头发的亚裔,走在机舱里,常有德国小朋友盯着你左看右看,估计是在想为什么他们长得跟我们不一样呢·····我座位前面的德国老爷爷应该跟他夫人一起来度假的,上飞机后也在左拍右拍,江哥这种万年抢镜王,自然是厚着脸皮成功入镜了人家的自拍,老爷爷发现后哈哈大笑,并且大方地邀请我们一起合影。(这个合影下飞机以后还闹了个尴尬)默契仿佛传染到了身后的老爷爷,在江哥提议我们也合影一张的时候,身后的老爷爷也调皮的抢了我们的镜,一瞬间机舱里传来咯咯咯的笑声,还没到德国,已经感受到了德国人的友好,日耳曼人也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的冷漠扑克脸呀~下了飞机之后海关也很顺利,出示了飞意大利的机票,海关大叔就给我们敲章放我们出关了,不过黑头发在德国真的很容易被注意到,中途还有边境警察然后查我们证件,该带的还是要带带好呀。正当我还在机场专心盘弄着手机,想着如何导航去酒店的时候,江哥突然提醒我,有一个陌生外国男子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之前看很多攻略就说,亚裔旅客因为经常携带大量现金,又频繁出入奢侈品店,在欧洲最容易被盯上,然后趁机问路或者假装合影拍照,实施偷窃抢劫)我黯然失色,纳尼?刚下飞机就被盯上了,我们看上去也不像有钱人啊···· 那男子拿着手机想问我们什么,(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满机场的德国人不问,问我们两个黑头发的,这不是明摆的要开始套路了嘛)都没注意听他在说什么,就说:Nein,Ich weiß nicht, 扭头拉着江哥就快步走,准备撤,这时候江哥突然站住说,Oh,yes!我挺住看了他手中的手机,OMG,竟然是我们在飞机上与前面那位老爷爷的合影!原来这位男子是老爷爷的儿子,在机场接他的父亲,老爷爷应该是把照片发给了他。他想跟我们打招呼,但是又不确认是不是我们,所以才会一路跟随我们就是想确认我们是不是照片里的人,我顿时有点惭愧,人家好心跟你打招呼,你却以为别人是坏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从法兰克福机场去市区酒店需要搭乘S线(类似于我们的轻轨),我们想买票却找不到买票的机器,后来才得知德国的公交地铁还有火车都是人工抽查检票模式,所以没有检票口,就更不存在我们地铁门口那一排排显而易见的售票机。要不是我拉着江哥说还没买票呢,估计江哥已经莫名其妙的上了车了。 在一个小角落里我们找到了售票机,但是买票我俩就有点蒙了。因为欧洲卖车票的逻辑跟亚洲完全不一样,亚洲的地铁会标清楚从哪一站到哪一站需要多少钱,点击购买即可,但是欧洲的车票基本上是只分单程票和天票,单程票里还分区域和方向,我根本不知道我们预订的酒店属于哪个区,而且法兰克福Hautbachhof鱼龙混杂,白皮的,黑皮的,棕色皮肤的,什么人都有,我旁边站了好几个纹着大花臂的黑哥哥,鼻子里还嗅到一股不知哪传来异常酸爽的臭脚丫子味,与江哥四目对视,只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就在一筹莫展之时,突然看见旁边站着一个穿工作服的大叔也在等车,感觉挺靠谱的样子,一问大叔竟跟我们同一站下车,于是便带着我们买票上了车,让我们跟着他一起下车。我用我那忘得差不多的德语,也算是让大叔听懂了我们的感谢,顺利到达酒店。6月的法兰克福居然还在开暖气!天很蓝,云很白,阳光很明媚,但是阵阵冷风吹来,冻得我瑟瑟发抖,站在晚上8点依旧亮堂堂的大马路上,几乎没有来往的行人,一股迷茫又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刚接触德国人的时候,大都会觉得他们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接触之后就会发现德国人待人接物严肃拘谨,但是态度诚恳坦率。向德国人问路,他们会热心,耐心的为你指点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那就会替你去问别人,要是觉得你不太清楚,有的甚至会陪你走上一段,知道你明白为止。就像法兰克福机场遇到的那位大叔一样,瘦高的他特别像卷福里面的绅士,但是表情一直都是严肃的,导致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打扰到了他,虽然沟通的并不算特别顺利,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当我们没有硬币买票的时候,专程带我们去其他地方兑换零钱,下车之后,还给我们指出了酒店的方向,并祝我们旅行愉快!之后在柏林问过几次路,也算是我们运气好,基本上都是顺路的路人,而且都会很认真的给我们指明方向,还会提醒我们车票一定要打卡。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去了意大利之后的对比。意大利人态度也挺友善,但是呢指路的准确率就。。。在罗马火车站我们明知道附近有去机场的大巴,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具体的方位,问了好几个人,有的表示遗憾不知道,有的则是做的手势我们无法看懂,好不容易看到咨询台的一位先生,我想他是工作人员这下应该OK了吧,问他哪里可以坐机场大巴,他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出口,我们很高兴,心想原来就在前方,我又多嘴问了句确认:出了这个出口就可以坐机场大巴了,对吧?先生面带微笑的说,恩,我猜是可以的···· what?猜?原来他也不知道。。。苍天啊····Day 2 冒失的小丫头,欢迎你来苏黎世早上一大早在酒店遇到了导游,滕导是个在德国留学多年的帅哥,上了大巴之后,开始了我们参加开元团的第一天,我俩特别兴奋,拿着手机到处拍,喜欢这里的阳光,因为阳光原来也可以用清澈这个词语来形容,从云朵中一泻千里,照在身上温暖又惬意。之前有人说德国的高速是不限速的,我表示这个说法的准确性产生质疑,因为我们往瑞士的高速上一直都会看见限速牌,而且很不凑巧的是往南的路一直在修,所以道路还是挺堵得,堵虽堵依旧秩序井然,几乎听不见鸣笛的声音。而且据我观察,德国这边开车老人特别多,看见好几个头发花白目测年龄70+的老奶奶,很cool的在驾驶,有的还开的是跑车,真羡慕他们有一颗不服老的心。从早上8点半一直开到下午3点半,整整坐了8个小时的车(这也是我后面要说的bug),但是能来到心心念念的Zürich, 我实在是无法掩盖激动的心情。懂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遇见王沥川》的超级骨灰级粉丝,电视和书前后看了5遍,里面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首BGM我可能都已经听了上百遍了······· 王沥川这样的男人,不奢求拥有,来一次他去的城市已是满足。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遍苏黎世的剧照,想一想他和小秋美丽的爱情故事,嘴角便会不自觉上扬,心则会很甜,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沥川我来啦~(有朋友吐槽我哪是度蜜月,明明是带着lg去寻找梦中情人,hiahia)《沥川往事》里苏黎世的章节,施大写得很细腻,画面感很强,每每读一遍都让人身临其境,也使得我那时候萌发了一定要去苏黎世看一看的念头。今天来了之后,发现果然跟书中描绘的很像,苏黎世湖里的天鹅,湖畔的音乐酒吧,广场上拉着琴演奏的街头艺人们,大家都惬意的坐在苏湖边喂天鹅,逗鸽子,晒太阳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天鹅养的又肥又懒,一点都不怕人,肆意的在湖水里嬉戏,真是让人羡慕。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游客很多,所以比想象中多了一分喧嚣,少了一丝宁静,但远处的蓝天白云,雪山湖水,无一不彰显着上帝对这个国家的偏爱。第二站是Luzern,卢塞恩也叫琉森,有人说这里的景是整个瑞士风景的缩影,这里有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卡佩尔桥,有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中死去的瑞士卫兵雕塑的“濒死的狮子”纪念碑,还有一个钟表家族在这里植根发展,以此为起点,如今已辐射至全球。它就是诞生于1888年的宝齐莱(Carl F.Bucherer)。不同于其他时计品牌,宝齐莱的风格中蕴涵着琉森这座美丽城市的灵魂。关于狮子纪念碑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当年,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男子迫于生计,纷纷到欧洲各国当雇佣兵。瑞士雇佣兵非常忠诚,英勇善战,1792年法国大革命,暴民攻击法国杜伊勒里宫,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而死的786名瑞士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意在祈求世界和平。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仅留下在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就是那支著名的瑞士卫队。由于著名的忠勇,教廷的这支瑞士近卫军一直服务到现在。(我们去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还看见了这支瑞士卫队的军人们,依然在忠诚的守护者教皇。)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将“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令人悲恸的雕像”。(via百度百科)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卡佩尔桥晚上住在Luzern一个叫Weggiser的小镇上,7点半之后路上就鲜有人了,大家都在跑步、健身、打网球、骑自行车…无论你的兴趣好爱好是什么,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你的俱乐部,真羡慕他们不用加班,可以尽情享受私人时光。美妙的晚上时光与江哥在小镇的湖边压马路,小镇的街边处处是景,我坐在长椅上,面前是一大片幽静的湖水,远处是隐隐约约的山峦,浮躁的心也变得平和起来。瑞士真是一个被上帝偏爱的地方,因为远离海洋,所以给了她比海洋风光更瑰丽的湖光山色。把瑞士放在第一个去的地方真是失策呀,之后再去的任何景点都找不到如此让人沉迷于此的国度了,应该压轴去的。她是一个人间少有的田园世界,富裕、涵养、忠诚、对艺术和体育的追求,有品味却不张扬,干净整洁又低调,大家都安安静静的做事,总之在那里很心安。闺蜜问我对瑞士的印象,我答道:美,贵, 羡慕嫉妒恨,然而贵不是它的缺点,是我的缺点。不知名的湖,只想永远的静静地坐在这个长椅上····下方的德语注解,大意是纪念小镇作曲家Alois“Heirassa”Schilliger,他创作了500多首曲子,其中以瑞士民谣为主,最著名的曲子则是这首《Heirassa-Polka》,小镇的音乐节也主要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第二天早上,在酒店的阳台上就能看见远处的湖和雪山。 Swiss到处都是绿的不能再绿,修建的整整齐齐的草坪。跟团的bug在第一天就暴露出来了,因为几乎是一天一个国家,行程很赶,每一天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车上,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只能匆匆一瞥。我心心念念的苏黎世因为堵车,只给我预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是蓝瘦香菇。还好我明白旅行的途中往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不贪心,来过已是满足,以后再找机会细细品味她的魅力。只是如果以后再出行,我是绝对不会选择跟团了,哪怕我们这个是德国本地团,只有十几个人,但是这样走马观花的经过这些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总有一种暴殄天物的感觉,很是惋惜。不过跟团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我们的滕导一路上会跟我们讲很多当地的趣闻轶事,还有一路上的注意点。车上的人渐渐熟悉了,也就互相交谈起来,原来这个团虽然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是不乏有大神,有一对常年定居美国的台湾夫妻,一人走遍欧洲的独行侠北京大叔,一个女儿移民柏林,一个出来游历的东北大姐,一个89年就已经读在德国读完法学博士的哥哥,最最让我惊讶的是下午才知道我们团里,其中有四位平均年龄达到73岁的上海老人,加在一起也有295岁了,也加入了我们的欧洲环游。他们思维清晰开放,身板敏捷,心态非常的积极阳光。东欧团结束后这两对老夫妻还会继续前往丹麦瑞典,享受他们北欧之行。交谈间,也渐渐明白了他们的选择,其中一对叔叔阿姨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叔叔年轻时曾去过欧洲,而近期阿姨的肝部貌似查出了不好的征兆,所以叔叔想带着妻子重走一边自己当年走过的路。阿姨心态非常的平和,她说与其把时间都浪费在医院里,不如出去走走,看更远的世界,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我在耳鬓斑白的时候,也能说出这样豁达的话,同时我也深深的明白,人生永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才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有更开阔的心境。上图是我走在这对叔叔阿姨身后拍到的(希望没有侵犯到他们的肖像权),这是我们都最羡慕的样子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之后还能携手漫步在欧洲的街头,一起去看世界,祝叔叔阿姨身体健康,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吧!Day 3 音乐之都—Salzburg第三天我们驱车来到瑞士旁一个mini小国—比梵蒂冈大一号的列支敦士登。上的德语课的第一天我就知道它了,因为它是欧洲四个唯一将德语列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之一,这两天把四个德语区国家都逛了一遍,昨天是德国和瑞士,今天是列支敦士登和奥地利,但是每个国家都德语口音都不一样。正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中间的小国,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十分之一。我们前往的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兹,站在马路上看,全国似乎只有一条笔直的公路贯穿南北,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便围绕着这条公路展开。这条一眼望到尽头的公路集中了列支敦士登最主要的景点。偶遇的小萝莉,和妈妈一人一个推车甚是可爱,我猜她的小推车里是她的芭比吧~然而这个小的似乎只剩下一条公路的国家,却是一个邮票大国,行走在大街上,会发现到处是邮票的缩影,这也许是这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吧。在邮票纪念馆里,陈列了很多不同时期的邮票,方寸天地间却蕴藏着大千世界。还藏有戴安娜王妃、茜茜公主的纪念版邮票。各种珍藏版的火漆邮戳。精美的纪念品,当然也是价格不菲,(毕竟是瑞士的邻居,哈哈)其中红蓝交间的丝带正是列支敦士登国旗的颜色。走出邮票纪念馆,旁边是教堂,因为游客很少,等我推开门的时候,是一片空旷的礼堂,坐下来随便从座位上抽出一本泛黄的圣经,试着看了几章。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是一群德国小学生的夏令营,他们站在教堂的阁楼上冲着下面的我们挥手,我也笑着挥手回应:hallo~这群活蹦乱跳的小学生们。除了邮票,列支敦士登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人们很有耐心。可能是生活富足又悠闲吧,所有的感觉都是慢悠悠的。,我站在雕塑前合影,想让江哥站在远处给想我找个最佳角度拍摄,正在他反复找角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身后早就停了一辆车,主人正在静静地等着我们。哎呀,挡住别人转弯的路了,我忙示意江哥让开,开车的那位男士像我挥手表示没关系,还微笑着竖起大拇指一个赞。灿烂的笑容和阳光,让驱车的劳累一扫而尽,我想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一定是真诚的微笑吧。下午我们前往音乐之都—萨尔兹堡。提起萨尔兹堡,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莫扎特,这个美丽的城市随处可见莫扎特的雕像和各种纪念品。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去位于粮食大街的莫扎特出生地博物馆,来追寻他的足迹。上面开着窗户的那扇房间,就是莫扎特的出生地了。说起萨尔兹堡第二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米拉贝尔花园,因为它是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米拉贝尔花园有着华丽的喷泉,唯美的雕塑,修剪整齐的绿藤盘绕着的走廊,以及绚丽的花海。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远处的城堡。整座城市非常的有艺术氛围,广场上到处是演奏的街头艺人。因为鸽子在基督教里是圣灵的化身,所以人们对鸽子非常友善,到处是慵懒的肥鸽子,我对江哥开玩笑说,下辈子去欧洲做只鸽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哦~cute的小baby建于十七世纪的萨尔兹堡大教堂就在城堡山下,是莫扎特接受洗礼的教堂,也是指挥家卡拉扬的葬礼地。期初我并不知道这所教堂的历史,下午随意走进的这件教堂,等我们进去的时候,真的震撼了。教堂里的圣诗班分为几组正在练习合唱,还有一位老人专注的指挥者,空灵神圣,大家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聆听,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仿佛台下没有我们,只有音乐凝固在空气中。那一刻心好平静,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美丽的穹顶,都是历史的颜色。漫步在萨尔斯河畔,有很多在河边野餐的人们,有一座长桥两岸全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只要把锁锁在桥上把钥匙扔到河里,这两个人就会永远在一起,原来全世界的人们都信这个呀,听说巴黎的塞纳河也有一座闻名于世的锁桥,政府都快明令禁止再上锁了,因为害怕桥不堪重负倒下,哈哈,也是个甜蜜的负担。(⊙v⊙)嗯,爱是什么呢?我跟江哥在桥上玩起来比赛找锁的游戏,他找到了一个古老的鱼形锁,我则是找到了一把1989年的锁,希望锁上的Renate&Heinz 依旧相爱在一起。晚上去了前台姐姐强烈推荐的一家餐厅吃晚餐,是个小而温馨的酒吧。服务员操着一口浓浓的的东欧德语,点菜只能半英半德,半猜半蒙,幸好口味也没有差太多,Beefsteak & Wein ,也算是摆脱了吃了两天的汉堡。旁边喝酒的老太太看着我们摸不着头脑点餐,跟他老公笑的不行,就差要帮我们点了,我们不好意思的笑了,上酒的时候也顺便敬了他们一杯,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也是很能喝哒~ 第一次点餐,我们没猜到欧洲人的饭量,把前餐,主食、沙拉、甜点红酒通通点上,结果分量大的撑得我俩都快横着走出去了···踩雷的大肉丸子汤,前菜果然很“惊喜”。。。份量巨大的牛排和意面,还有后劲挺足的红酒,然而我们在佛罗伦萨吃到了比这个份量还可怕的T骨牛排,太任性了。Salzburg在德语里是“盐堡”的意思(难怪菜和汤都好咸…),不过冰激凌很不错,感觉比罗马那家赫本吃的还要好吃~关键是便宜啊,这一个球奥地利只要2欧,瑞士要3,,4欧呢,否则葛朗台江怎么会任我随便吃~不过跟团也是有好处的,住宿比个人预订便宜很多,开元的住的都不错,虽然可能会在郊区两个城市之间,基本在四星级以上,都包含早餐,可以享受元气满满的一天。Hotel提供的各种果酱奥地利人一定很爱花吧,也难怪,音乐和鲜花是绝配,吃早餐时,面前摆着一束这样的玫瑰,心情想不好都难。从酒店窗外看萨尔兹堡的日与夜Day 4 一场仲夏夜之梦—维也纳今天我们沿着多瑙河,告别了安静优雅的萨尔兹堡,前往奥地利最具艺术气息的城市—维也纳。维也纳一直是很多人心之所向的地方,不管是因为那是《爱在》三部曲最开始的地方,还是因为她是音乐天堂,贝多芬莫扎特都在此闻名世界,又或者,仅仅因为念它名字时,唇齿间有念诗一般的感觉。为什么维也纳如此迷人?或许通过从我这里可以给你答案。在我看来维也纳具有双重的个性。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既有着非常繁华摩登的一面,同时又保留着一些很有意思的古老文化与历史。这里的文化和历史不只是作为一个古迹让游客去参观,而是像是血液一样已经深深融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融合在这个都市的环境里。滕导告诉我们,维也纳的市民们下班之后,就会换上礼服相约去歌剧院庭上一场歌剧和演出,就像我们下班后去喝酒撸串一样自然。音乐仿佛是维也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样,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会一两种乐器,她的歌剧院,到现在每年仍然有那么多的歌剧在上演,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去听,音乐之都名不虚传。《碟中谍5》里的故事就发生在维也纳的歌剧院。在这里拍碟中谍为什么毫无违和感,我想是因为虽然她常常上演歌剧,但是因为这里又够繁华,够现代,所以还是可以拿来拍这样的动作片。《碟中谍5》剧照《碟中谍5》的拍摄地—维也纳歌剧院。我去的时候维也纳全市在做“红丝带”活动,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市政厅门口也竖起了巨大的充气红丝带。游览了欧洲很多城市,发现他们的市政厅和总统府往往都是可以免费参观游览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政府机构也可以变得这么平易近人。这幅雅典娜女神雕像,手中的小金人就是胜利女神,她手中的大V符号就是人们现在拍照必摆的PoseV啦! 市政厅广场被圈起来了,貌似晚上有什么音乐活动,非主流与古典就是可以这样随意融合~随处可见的雕塑和可以躺下的草坪,这里的雕塑是纪念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维也纳的音乐氛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通过滕导的讲解,我理顺了思绪,大概是下面几点原因:1.与维也纳的历史发展有关。维也纳最早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后来则是奥匈帝国的首都。她本来就具有非常发达的宫廷文化,让宫廷音乐可以一直不断地活跃传承下来。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卷起了欧洲的变革,巴黎的宫廷文化就被摧毁了,只有奥匈帝国是保留了最久的帝国,所以维也纳在1789年之后仍然维系了奥匈帝国的传统,一直到一战结束,奥匈帝国才解体。2.与中产阶级的大量资助有关。从18世纪开始,维也纳的中产阶级非常地活跃,到了19世纪的时候,这群中产阶级变成了维也纳音乐最坚实强大的听众群体。这也是为什么贝多芬会在维也纳能够得到最好发展与发挥,他的听众从宫廷的音乐转变成以中产阶级听众为主。中产阶级为贝多芬这样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柱,直白的说,就是你吃喝不愁,我完全供着你,只要你写出好曲子就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一路下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得到了最好的环境条件,也在那里写出了他们最杰出的作品。茜茜公主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王妃,她的故事因为一部电影而尽人皆知,她被人刺杀而死。在霍夫堡王宫里,游客依然能够感到她的存在,包括置她于死地的那把锥子。她就是奥地利人民心中永远的女神茜茜公主。下午我们前往了茜茜公主在维也纳夏宫—美泉宫。当我漫步在美泉宫后花园时,看着精致的雕塑,美丽的喷泉,还有那玫瑰长廊,我想贝多芬的《告别奏鸣曲》,很可能就是在维也纳写的。在这样美丽的花园里,在这样的环境里,散步寻找灵感对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美泉宫主要是茜茜公主夏天的寝宫,虽说里面美轮美奂,但是与凡尔赛宫这样奢华无比的宫殿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所以我们并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溜达了一圈之后,直奔后山的花园。几何对称,修建精美的绿化,这是法式园林最显著的特征。站在后山上俯瞰整个美泉宫和城市,欧洲的城市最好的一点就是建筑都不高,所以总会找到一个点免费点俯瞰整座城市的美丽。cosplay黑洞又在模仿谁?戴着头盔,目测是雅典娜或者是战神···中午的阳光非常的晒人,许多人都坐在山顶的走廊里小憩,我和江哥正在津津有味的聊着什么,丝毫没注意被导游偷拍了。感觉德语国家的风俗都很相似,啤酒是夏天的最爱,我们也点了两杯,比国内的啤酒有劲,喝了大半杯我的头就有点晕乎乎的了。趁着酒劲,我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这种傻样当然被江哥拍个正着,还有更傻的我才不po出来呢。。之后我们来到霍夫堡皇宫,这才是奥地利真正的皇宫,地位比美泉宫高多了,里面有马术博物馆,茜茜公主纪念馆等。苦于游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在外围参观一圈之后就前往维也纳的“南京路”——煤炭大街。据说皇宫里印象最令人深刻的是茜茜公主的房间,她为了表达对刻板皇室生活的厌恶和反抗,竟然自己的房间里安装了很多体育器材,比如在门板上安装了一对吊环。。。女神是不是都要这么的任性直率呢马术是欧洲贵族非常看重的一项运动,现在这里也是马术学院所在地,在欧洲很多的城市的马路上,我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马车,虽然已经演变成创收的一项手段,但是我想它依旧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文化传统吧。煤炭大街本命叫格拉本大街,因为以前源源不断从这条路输送煤炭进霍夫堡皇宫,所以也叫煤炭大街。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奢侈品,是购物的天堂,游人如织,我和江哥反对这样的地方有人群密集恐惧症,一人买了个冰激凌坐在长椅上四处张望。远处最高的尖顶就是斯蒂芬大教堂,也是维也纳的心脏,教堂塔高 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这是莫扎特婚礼和葬礼的地点滕导说这个教堂修葺了上千年,经历了几个王朝的更迭,因此既有哥特式的尖顶,又有巴洛克式的浮雕,同时又有伊斯兰文化的彩色马赛克屋顶,可谓一绝。(之后我们去的布达佩斯马加什教堂也有着这样的文化融合现象)近处是巴洛克风格的鼠疫纪念碑,用以纪念死于黑死病三分之二的维也纳市民。纪念碑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层描绘了神创造天地,黑死病流行,中部则是皇帝摘下皇冠,半跪在地上祈求上帝保佑自己的臣民。下层叙述了在天使的指引下,圣人打倒化身为女巫的黑死病。碑文则在警示人们,勿忘上帝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惩罚。来到维也纳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去金色大厅看一场演奏会,晚上我们和几个团友也一同前往了传说中的金色大厅。金色大厅外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金光闪闪,进去了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厅不大,分为上层VIP包厢,和下层的普通大厅,为了满足不同价格需求,竟然在大厅最后安排了站票,原来在维也纳,演奏会人人都可以看得起。外表朴素的金色大厅身着华丽传统服饰的演奏家们,不过演奏时是禁止拍照和录像的,不能分享给大家,只能安静的一饱耳福了。拍照一定是全世界人们最统一的爱好。我周围坐了好多盛装出席的女士和男士,江哥一再吐槽,哎呀,我今天应该穿个衬衫来的,我瞥了他一眼,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017年是莫扎特纪念年,一整个6月晚上都会有莫扎特的歌曲演奏会,前来欣赏的听众,还附送一张纪念CD。音乐菜鸟表示纯属来打酱油听氛围的,虽然叫不出每首曲子的名字,但是听到熟悉的旋律在现场演奏,尤其是大家在总指挥的带领下一起鼓掌和节拍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有点小小的兴奋和感动。每一篇章演奏完之后,场上都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对音乐人最大的尊重和鼓励。人活着还是要有梦想的,这一晚回去的路上,我对自己暗自说道,也许以后的你继续回到那个充满焦虑的大环境从而渐渐遗忘这些经历,但是心中要永远有一块地方留给这些最纯粹的梦想。Day 5 让人又爱又恨的布达佩斯为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专程来到布达佩斯,可去了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不在匈牙利,而是在在东德,自然也与电影中那座梦幻的粉色房子错过了。《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这栋粉色的房子,是我少女时代最恋恋不忘的一栋建筑,心想这世间竟还有如此梦幻的地方,因而也特别想亲眼看上一次。布达佩斯由左岸的布达和右岸的佩斯两座城市合并而成,多瑙河从中流过,形成了壮丽的城市景观。据说陈佩斯父亲50年代去匈牙利访问演出,因而给哥弟俩分别取名叫陈布达陈佩斯。(比我的浦东浦西高明多了)匈牙利作家康拉德曾说:“就像在纽约一样,人们在布达佩斯也可以看到新的与旧的、残破的与重建的、大卖场与小商铺的完美结合。”是的,游荡在佩斯的大街小巷,的确很容易产生一种时空交错感,一种清醒与梦境交织的氛围。我们中午乘船时,碰巧下雨,天空阴沉,树枝从岸边伸出来,笼罩在河面上,此时的多瑙河河水辽阔而浑浊。然而等雨过天晴,金色的阳光洒满整座城市时,这条欧洲的母亲河又被折射出了多彩缤纷的颜色,湖面铺着一层毛糙的柠檬色的阳光。有人曾因此问谱出《蓝色多瑙河》的施特劳斯,为什么多瑙河不是蓝色?他答道:“如果喝了一公升的酒,多瑙河的确是蓝色;要是喝了两公升的话,你要多瑙河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阴天的多瑙河,河水辽阔而浑浊。与布达相比,佩斯的开发相对较晚,大部分的城市建设完成于19世纪,上图这座气势恢宏的议会大厦则建于20世纪初期。大厦四周的顶部布满哥特式的尖塔。它的建筑风格曾招来很多非议,甚至被英国旅行作家Patrick Leigh Fermor形容为癫狂,但我恰好觉得,这正是匈牙利独有的气质,狂放热情,难怪李斯特能写出《匈牙利狂想曲》,这正是布达佩斯区别于维也纳和布拉格的所在。停船靠岸,我们来到河畔半山腰上的匈牙利皇宫。皇宫的观景台上有几对相拥的情侣,热情浪漫不只是法国人的专属。河风阵阵袭来,多瑙河像一条丝带蜿蜒向南。遥望过去,对岸的佩斯坐落着一幢幢玩具似的房子,城市从河岸开始向远处迤逦延展,直至变成轮廓朦胧的腹部。花盆一样的瓦红色中点缀着白色和青色,最后融入远方玫瑰色的雾霭中。站在城堡山上望布达佩斯的全景上午在英雄广场躲雨的时候,我们可算是见识了匈牙利人的狂放热情。这座城市有一种特制的脚踏啤酒车,大家一起踏车 ,啤酒便会源源不断地从啤酒桶里涌出。大雨丝毫不能减弱这群年轻妹子的兴致,她们高唱着欢快的曲子,车到哪里,欢呼声就到哪里。眼看着车卡在了坡上,几个陌生的路人便主动帮她们推车,妹子们也热情的将啤酒分享给路人们。我和江哥恰巧走过这座桥,经过啤酒车时江哥的肩膀上突然搭上了一个手臂,我们扭头一看竟然是一个路人甲哥们的手。。。那几个哥们接过美女们的啤酒乐的心花怒放,也想拿啤酒给我们。我们江哥一脸懵逼没反应过来,只能尴尬一笑,说了声谢谢。他们一直围在我们旁边,猜我们是哪国人,一个说韩国的,一个说是日本人,我们无奈的笑笑,we are Chinese。小哥们又是主动要帮我们拍照合影,又是要跟我们讨论足球,我们真的是无法分辨他们是否是滕导警告的那种专坑亚洲旅客的团体作案人员,只能扫他们兴,婉言拒绝了。后来上车之后,几个团友阿姨和叔叔都在感叹布达佩斯人的热情。一阿姨说她被一男士搭讪,分开的时候还被亲了一口,另一个叔叔手上则是已经端了一杯啤酒,说是路过啤酒车时别人给的。 我想那几个男孩也许也是真的热情吧,只是我们太警惕了,就这样误解了别人的好意。这就是传说中的啤酒车!!!被狂放热情的匈牙利人传染之后,两个人也开始不顾形象地放飞自我。。。经过国家博物馆时,我们还看见一群着装隆重的人,一开始以为是参加什么宴会,后来看见了“Hochzeit”的牌子才发现他们是来参加婚礼的,参与的人都穿的好正式,果然下午在城堡山上的马加什教堂就遇见了好多新人。与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马加什教堂,同样也是融合了几个时代的特征。雨过天晴,一切美好。夜晚小插曲:晚上到酒店后,江哥提议想去附近超市买点吃的。(其实主要是因为葛朗台江觉得酒在酒店吃太贵,诱骗我出去吃更好吃的)然而之前导游就提醒过东欧现在经济不太好,流浪汉和小偷比较多,晚上尽量不要出门,但是我还是被江哥忽悠的出了门。虽然天还没全黑,但是我们酒店在郊区,这个点儿路上基本没有行人,最近的一个超市也在将近3公里外,等我们徒步到达,刚进去里面的一个员工就提醒我们要打烊了。走了半小时才到的超市居然要关门?!我俩就像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不管它三七二十一,看见什么就拿。结果后来一尝,味道感人…Penny超市,后来在佛罗伦萨又逛了一次,别人来欧洲都逛奢侈品店,我们俩净逛超市了。。。此时天已经黑,我和江哥抱着一堆吃的走在马路上,莫名有点心慌。郊区的布达佩斯有种苏联时期统治过国家的特征,宽阔却又人烟稀少的马路,偶尔才来往一辆的旧汽车,还有街角边的醉汉。我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看见单身尾随的男性就紧紧捂住背包。某人事后还跟我说,当时他还在脑补情形,想着万一打劫是反抗一下呢,还是逃命要紧呢。。。在路上发现一家台北餐厅,我俩对视一下,冲了进去,老板娘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倍感亲切,各种点狂吃一顿,还吃到了寿司。与老板交谈之后才知道,其实治安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只是要远离酒鬼就行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布达佩斯就这样与我们告别了。不得不吐槽的欧洲公厕中午在布达佩斯Burger King吃饭,当同行的一个奶奶把纸条递给我的时候,我还在想这老奶奶怎么跟我们年轻人一样到哪都要连WiFi?江哥似乎看穿了我的疑惑,悠悠的来一句:想什么呢?这是厕所密码!我真是啼笑皆非,经过这几天的感受,欧洲公厕为了收费,也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瑞士境内的公厕最贵要2欧!意大利景区也挺贵,1.5欧一次(不过因为太热了,我们完全没有尿意,钱都用去买水喝了)西班牙最好,很多地方都是免费的!要知道上一次一欧就要8块钱啊啊啊。。。德国一般是0.5欧或1欧,因为天气太冷,冻得我们一直要找厕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连商场的厕所都要收费,对我们这种膀胱小的不公平!1.超市抵用券法。德国境内的高速服务区都有公厕,一般是1欧,当你在厕所在闸机投入一欧元,闸机开闸的同时还会吐出一张0.5欧元的超市抵用券。这种抵用券可以在高速服务区的超市里使用,也就等于上厕所只收了你0.5欧,还有0.5欧你要用来消费,然而超市里最便宜的水也要1.5欧,所以无论你买什么,肯定还是赚的,为了拉动消费真是用心良苦啊~2.人工收费法。很多公厕门口会有人工收费,有的是明确标注了多少钱,有的是随便你给多少,类似于小费。苏黎世的一个公厕真是最绅士的公厕,女士免费,男士收费。3.消费后可免费上厕所法。有些咖啡吧或者餐厅就是消费后可免费上厕所,一般是出示消费小票就可以,布达佩斯这家最夸张,厕所搞得跟金库似的,门口还有一串密码,输密码才能进去!因为我们消费过,所以服务员将密码写在了纸上给了我们,真是不得不服。。。Day 6 歌声中的布拉格《布拉格广场》新编琴键上 透着光 彩绘的玻璃窗 装饰着歌特式教堂谁谁谁弹一段 一段流浪忧伤 顺着琴声方向看见蔷薇依附十八世纪的油画上 在旁 静静欣赏 在想 你的浪漫在看 是否多久都一样……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在(没有)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灰鸽)背对着夕阳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布拉格的广场无人(全是人)的走廊我一个人跳着舞旋转(自拍)不远地方你远远吟唱(发呆)没有你我真的不习惯(好自在)······布拉格的广场拥挤的剧场安静小巷一家咖啡馆我在结帐你在煮浓汤这是故事最后的答案这首耳熟能详的《布拉格广场》,想必是很多人对布拉格的第一印象,事实上,真正的布拉格广场并没有许愿池,但艺术的种子早已在此生根发芽。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这里有作者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情爱与哲思,也有作曲家斯美塔那的音乐中缓缓流经的沃尔塔瓦河...这里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地处两座音乐之都柏林和维也纳之间,它培养和接纳了诸欧洲的音乐家,给予了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莫扎特早期的歌剧作品都是在布拉格上演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首演后,莫扎特激动地说:“布拉格的人民是真正能懂得我的音乐的人。”布达佩斯距布拉格有500多公里,等我们的巴士马不停蹄的赶到这座神秘的城市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无法悠闲惬意的慢慢走过伏尔塔瓦河,只能囫囵吞枣的一睹她的美丽。和其他许多欧洲城市一样,历史与景观在这里互相融合,作为历史名城布拉格可以说是一步一景。老城广场 Old Town Square那首《布拉格广场》说的就是这900年历史的老城广场,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广场的南面是著名的卡罗利努姆宫,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其附近还有著名的伯利恒教堂。广场上还有著名的汰翁教堂,教堂上方的塔顶的双塔高达80米。此外,广场上还竖立着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胡斯(Jan Hus)的雕像。虽然并没有许愿池只有许愿雕像,但是能坐在露天咖啡馆看车来人往,只需抬头就能感受古老建筑的美。强行插入某人皂片一张各种所唱到的彩绘玻璃窗圣维塔大教堂 St. Vitus Cathedral,这座气势恢弘的哥特式建筑,是皇帝加冕的地方也是他们安息的地方,是布拉格最庄重最宏伟的教堂,也是欧洲最美教堂之一。哥特式大教堂广场上各种各样的街头艺人和游客布拉格的一种特色小吃,外面是油煎的硬蛋糕壳,里面一般是冰激凌或奶油。举世无双的布拉格天文钟,构造非常的精美和复杂,这座制造于15世纪的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仍走时准确。欧洲最古老最长的大桥——查理大桥,布拉格城堡区和旧城区的分界线。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桥塔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桥和老城。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哥特艺术、精美雕像历经沧桑关注着脚下的人们。站在桥上望着美丽的伏尔塔瓦河,这也是欧洲著名河流之一。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头上有五颗星星的这位),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这尊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增亮。桥上正在出售的各类纪念品和艺术品。偶遇KBG博物馆吧,你们懂滴~去总统府的路上偶遇换岗仪式,虽然感觉他们已经很尽力了,但是跟我们解放军蜀黍的姿势还是有差距的充满着中世纪风格的咖啡馆人们在老街上、车站和咖啡馆里装扮各异,来去匆匆,而城市就是他们之间的催化剂。作为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都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城市,在旧城区几乎全都是13世纪以来的古老建筑,罗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文艺气质飘荡在每一条大街小巷中。布拉格城堡坐落在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制高点,从城堡眺望全城,城堡外观维持了19世纪末改建后的面貌。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浩瀚成片的红瓦白墙绿树黑塔金顶,令人心旷神怡。偶遇的一个丁丁被摸得锃亮的雕塑,全世界人民的爱好都差不多嘛。。。晚饭滕导只给了我们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来到广场后面一家布拉格本地餐厅,大猪肘子是东欧和德国的一项不可不尝的美食。但是我们实在是忽略了这里的饭量,等到猪肘子端上来时候,两人发出了惊叹声,一人份就足有半颗脑袋大,而且肘子皮是烘烤过的,用刀叉切起来颇有些费力,我不由得佩服起旁边人优雅的吃相,因为我们实在切得太狼狈。我切得时候一不小心,一块肉从碟子里飞了出来,掉在了地上,旁边有对吃饭的情侣看着飞出来的肉,想笑但是出于礼貌立刻装作没有看见,我猜他们已经憋到内伤了一只肥鸽子噗通飞过来,落在地上偷吃起来,服务生走过来跟我们说:Please don't feed pigeon. 我们连声道歉,我已经无力解释是因为你们的猪肘子太大,导致肉被我切飞出来了。。。我们两个人至始至终都没有吃完它,而我身后的那位先生一个人就已经风卷残云无比优雅的将它吃的干干净净,实在是佩服。悠闲自得的傻鸽子···Day7-9 那些你忘记的历史,这座城市都记得原本计划好在德累斯顿下团,与亲爱的阿宅会面,一切行程都计划完毕后,才发现计划约会的那一天,阿宅有事不在德累,想想新疆一别竟有7年了,可惜时间不凑巧只有下次再约了。德累斯顿匆匆一瞥。历史上,德累斯顿曾长期萨克森王国的首都,并在一段时期兼任波兰首都的角色,拥有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欧洲最高的城市绿化率和众多精美的巴洛克建筑,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然而二战后期德累斯顿遭到盟军至今仍存争议的针对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在二战后到两德统一几十年间,德累斯顿涅槃重生。(via百度百科)发黑的建筑外墙,是枪林弹雨中留下的历史见证。虽然很多古迹都在二战时期被摧毁 , 但复建后风韵犹存。一座融合了德式与俄式的城市,“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名不虚传。森帕歌剧院茨温格宫门口有一位艺人在露天弹唱三角钢琴,歌声悠扬,可惜不让拍照。帅气的女骑警DRESDEN德累斯顿圣母教堂德累斯顿距离柏林非常的近,驱车1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德国的首都—Berlin.区别于中文译名“柏林”的硬朗发音,这个城市的德语名需要轻抿嘴唇然后留下一个温柔的尾音。柏林给我的感受,很奇妙。身为首都的柏林,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没有一个首都应有的样子。在我印象中首都身为国家中心城市,即使没有北上广的摩登现代一定是繁华忙碌的的。柏林不算古老,但是也根本谈不上现代化,介于两者之间有些尴尬的范围内,在国内一线城市待久的孩子可能还会觉得有些土土的。穿梭在城市里,我们可以看见千年的精致教堂、百年复古民房,但同时也有不少八九十年代的破旧仓库厂房、以及21世纪才有的现代化建筑,风格迥异又相映成趣。这座在二战中几乎被摧毁的城市,有着一种奇特的平和。即使是世界强国的首都,行人仍然是不急不缓地走在路上,不见匆忙。这种带有种种历史原因及故事的慢慢地融合成了柏林独有的味道。在这样一个阳光弥足珍贵的城市,许多人会在柏林大教堂门口的草坪看书晒太阳。图左上的塔就是柏林电视塔,以前德语课本上经常会出现它的名字,但是亲眼看见的时候,会觉得是如此的普通。首都的市中心不是至少应该矗立一座类似于我们东方明珠那样高耸入云的建筑吗···· 可能德国人并不像我们喜欢高楼大厦吧。历经过战争的城市总是多多少少得弥漫着一些悲怆的历史情怀。柏林人比大多数的德国人更像德国人。他们严肃、严谨、有强迫症、却又有一种保守的友好。柏林人的敏感应该跟长达三十年的分隔有关。28年前,图中那薄薄的一堵墙左右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Berliner Mauer 记载了一个国家被撕裂为两半的剧烈疼痛。当年西柏林被周边的共产主义围成了一座孤岛,无数家庭被拆散,无数工人失业,地下交通全部堵死,地上交通中断,只有几个重兵把守的检查站供人通行。(现在只留下查理检查站)。1989年11月9日,无数柏林人来到街头狂欢、呐喊、尖叫。因为那一天被阻隔了28年的东西柏林的人们相互拥入对方的怀抱,成千上万的人们彻夜不眠地享受着亲友重逢的喜悦,那欢庆的场面让所有人都终生难忘。柏林墙遗址公园,柏林墙拆除以后,只有这一处纪念性的公园给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柏林墙的结构和那段历史。柏林墙里最负盛名的一幅:前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正在与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拥抱亲吻。涂鸦墙里果然发现了熟悉的—“拆”,不知是哪位同胞留下的墨宝沿着柏林墙的遗址来品味这座城市。这条蜿蜒了一百六十多公里的线路,我可能用尽全力才能触摸到其中的万分之一。在柏林入住的Hotel特别的有趣,全木质结构,很古老。里面陈列了许多这家酒店的老照片和历史藏品,好似一家Museum,前台老太太也很友善。跟着开元团的日子结束啦,游戏从easy模式升级至hard模式,新的征途开始🤗柏林的交通还是挺便宜的,基本上不去波兹坦(就是那个波兹坦公告的波兹坦,它属于柏林的C区会远一些)一天买一张AB区的天票,一人7欧就可以不限次数的搭乘任何公共交通了~第二天我们一大早沿着菩提树下大街,边走边逛。柏林今天的天气就跟这座城市的故事一样,阴沉沉的。有幸膜拜了曾经培育出29位诺贝尔奖的世界顶尖学府——Humboldt-Universität 。洪堡大学门口有一些出售二手书籍的小摊贩,德国的纸质书籍价格不菲,来这里淘淘二手书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正巧翻到了一本德汉对照词典,有趣。走进主楼大厅,楼梯的墙面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二层走廊墙壁上是29位诺贝尔获奖者的照片和介绍。(果然与书中的照片一样^_^)在洪堡大学的图书馆里,沾沾灵气O(∩_∩)O哈哈~走过洪堡大学,旁边就是博物馆岛。柏林一共有60多个博物馆,最著名的几个都在博物馆岛上,柏林所有博物馆都由此发展而来,也是柏林的旅游重点。因为没有买联票,所以我们只是粗略的走过了几个馆。DDR MUSEUM 民主德国博物馆(东德博物馆)相比而言德国对二战的反思还是很透彻的(虽然可能有点矫枉过正)欧洲遇难犹太人纪念碑这个建在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部原址上的纪念碑群,放置在德国现联邦议会和总理府等国家机关旁边。一个国家,在自己政治中心的心脏位置,特别建立一座庞大的碑林,纪念当年暴行的受害者,毫不掩饰的将自己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向世人展示,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自省与赎罪之举。碑群形同一片由棺椁组成的波浪,像一座座静谧的坟墓安静地躺这里。徜徉在水泥方砖铺成不足1公尺宽的狭小通道,无论是向上方仰望,还是环顾左右,感受到的是某种难以言喻般被冰冷的水泥石块挤压的窘迫。珍惜生命,珍爱和平,油然而生。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的国家标志。东西德分裂时期,柏林墙即竖立在勃兰登堡门的西面,几十年中再无人通过。Brandenburger Tor周围今天戒严,可能要开什么重要会议,阴冷多变的天折磨得我已疯,赶紧飞奔入室内。德国的纬度与国内的新疆纬度差不多,所以气候也很相似,除了没有新疆那么干燥,夏天的白昼也是同样的长,几乎要到晚上10点多才会天黑。只要不出太阳,就算是6月夏天,一样的阴冷,我和江哥穿着冲锋衣还冻得瑟瑟发抖。冬天寒冷又漫长,整天不见天日,只能躲在屋子里思考人生了,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德国会产生那么多的哲学家,也会有那么高的自杀率和抑郁症患者了。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至1894年,是保罗·瓦洛特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为帝国议会建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要参观国会大厦虽然免费但是必须提前预约,我们通过安检后,出示提前在官网预约好的预约函和登记的护照号后,便可以可进入参观了。还可以领取免费语音导览器(含中文导览),走到特定的位置会自动播放解说。国会大厦的外墙为古老的古典主义风格,但里面的建筑却充满了现代化特色。国会大厦底层及两侧的几层空间内安排着联邦议院主席团、元老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室以及议会党团厅和记者大厅,中央为两层高的椭圆形全会厅。全会厅上层三边环绕大量的观众席,普通公民可以在观众席自由地观看联邦议院的辩论。中央的玻璃穹顶是国会大厦最大的看点,其内为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裸露的全钢结构支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到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的景色。夜间,穹顶从内部照明,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目前玻璃穹顶里设有关于柏林国会大厦的资料展览。沿着扶梯上到穹顶顶层,从那里可以前往露台,整个柏林的景色一览无遗。里面陈列着这座建筑在二战期间的一些故事,在柏林随处可见德国人对二战的警示,他们对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毫不避讳。柏林的门与墙、路与楼都诉说着一个民族的辉煌与伤痛。然而,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其实早已埋于历史的尘埃中。有点萧索、有点凄凉、有点与众不同,每时每刻散发着一股历史沧桑的气息。古老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年老与年轻的。柏林,真的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viaTalkTalkBNEr)历史之外的柏林游览完沉重的历史回忆,我们更流连德国的美味之中。走三两步就能撞见一个卖德国香肠的小贩,还能顺手再街边的精品小店搭上一杯纯正的espresso,吃着吃着就觉得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还有不少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桥上演奏或者唱歌,极美了的音乐在古老的建筑周围,听起来让人十分愉悦。德国绝对是一个无肉不欢的国度,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香肠文化。在德国,香肠大约有1500种,每个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为傲的香肠品种。肉店里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琳琅满目。饭馆的菜单上,肠子也占着绝对优势,肠条沙拉、农式香肠、巴伐利亚白香肠,法兰克福小香肠、血肠、纽伦堡香肠···,等等多不胜数,且各地有各地的风味特点。又便宜又美味的Döner,是一种来自于土耳其的肉夹馍,里面夹着蔬菜奶酪还有烤过之后的牛羊肉片。德国二战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于是引入了很多土耳其人,这些土耳其人在德国生根发芽,将他们的美食也融入了这座城市里,Döner俘获了大批德国人的心,美食也见证了这两个民族的和谐相处。每到一个城市当然不能少了我跟江哥最爱的活动——逛超市!大德村的超市真是便宜!各式各样的肉类,海鲜,乳制品,巧克力糖果,价格都不贵,那么大一盒酸奶和ice cream竟然才1€多,万恶的资本主义啊!!不过欧洲都是这样,超市都很实惠,但是到餐厅吃就很贵,可能是人力和税都太高了吧…不知道这是什么果子,看着颜值买的,没想到酸到爆,只能和在酸奶里吃掉了 一大盒甜车厘子也才2€我爱的鲜虾仁沙拉,外面的壳子类似于我们的锅巴,可以吃掉的第三天就是在柏林到处瞎转悠,这两天迷上了Mall of Berlin里面这个三层楼高的滑滑梯,昨天坐了3趟,没过瘾今天继续来商场里兜售的莱卡和蔡司镜头,默默流口水····在商场里经常可以看见华为,Vivo,OPPO等国产手机的柜台,尤其是华为这几年在欧洲劲头很足,深受大家喜欢,有不少用户,作为一个中国人看见自己民族的品牌也能在欧洲市场有一席之位还是很自豪的。其中一个商场对面正是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飘扬的五星红旗,熟悉又亲切。因为熊是柏林市的象征。在柏林的市徽和各种纪念建筑物上都能见到熊的形象。街头巷尾也可以见到好多城市雕塑以熊为对象进行艺术创作。红绿灯小人纪念品商店吃了N天的汉堡牛肉,我们的中国胃已经疯了,拿着猫途鹰到处找中餐馆,这家天府味道很正,6.9€一个人自助餐,吃到横着走出餐厅柏林街头到处可见dm超市,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屈臣氏,但是真的是物美价廉。(最近国内大火的Balea的东西是dm家的自产品牌,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跑到dm买姨妈巾,拿着手机问女员工有木有Pantyliner,女员工表示不知道是啥,热心男员工突然凑过来,一看便懂了,还问需要那种的?老司机就是不一样。苦于行李重量,dm只能小“扫荡”一番了,德国人民真幸福,有这么一个又平价质量又好种类又多的商店。Deutachland Aufwiedersehen~这次逗留时间比较短,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再去的小镇看看,感受一下传统德国的静美。Day10-12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今天搭乘瑞安航空,离开柏林前往威尼斯。瑞安是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航线很多,很多时候机票比火车票还要便宜,如果是申根国家之间的飞行,性价比很高。不过呢屌丝航空真是伤不起,行李票,选座位,都要额外花钱。登机牌必须提前打印好,如果到达机场再打印则要付高昂的人工费,行李超重一点点,也要要罚款大几十欧,没办法谁叫是廉价航空呢…我跟江哥前一天晚上一直在担心行李超重,买不敢买,带不敢带。这个时候江哥灵机一动说我们问酒店前台借个体重秤吧,这样人拎着箱子的重量减掉自身体重,就知道箱子超不超重啦!我表示赞同,(否则我就要很悲催把所有衣服穿在身上了),但是这大半夜的前台会有体重秤吗? 不管其他了,我准备一试。我把我的需求告诉了前台阿姨,阿姨先是表示疑惑,你确定你要称?我表示肯定之后,她转身去了旁边一个小仓库找,真不愧是德国人的仓库啊,虽然小,但是货架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工具。果然找到了体重秤,我真是太惊喜了,靠谱 顺利解决行李重量问题。满满当当的乘客,好害怕这小小的机场超载···不过瑞安准点率还是挺高的,灰机上木有食物,就有几个小哥推着个车嘴里嘟囔着兜售各类食品饮料,这架势倒是跟我们国内的绿皮火车上那熟悉的“啤酒饮料花生米”叫卖有异曲同工之妙。幸好旁边坐着一个超级可爱的萝莉,一路上偷瞄了好久。离开忽冷忽热的柏林,来到三十度的“欧洲鼓浪屿”上身穿着冲锋衣,脚底拖着人字拖,这滋味真是谁来谁知道。威尼斯的地理位置跟厦门的鼓浪屿一样,也是由大陆和主岛构成,所以岛上的住宿也是比较昂贵的,如果时间久可以选择住在大陆。“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上都市”,“亚得里亚海的女王”等,这些都是她的美誉,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水城是文艺复兴的精华。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水道是城市的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信号灯,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威尼斯的船票分为单程7欧的和20欧的一日票,感受到了这里的物价:贵。葛朗台江自然不会让我们坐船,于是一人拖着一个28寸的大行李箱,在拥挤的人群中走过一道道弄,穿过一条条巷,上上下下爬过大小多个桥梁,已经完全迷失在巷子中,猛然抬头发现酒店就在眼前,瞬间有泪飙的冲动。如果说在柏林的Hotel像是一个民间收藏馆,威尼斯这家Hotel则像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女主人很自豪的跟我们介绍这座房子建于13世纪,OMG,800多年?!!屋子里陈列的油画和瓷器都是古董,我得小心使用着这座超长待机的的老老屋子了。我们住在一楼,窗户推开屋外就是河流,还有很多皮划艇爱好者在划艇,不过这水的气味,估计没有人会告诉你,浪漫无比的威尼斯水是发臭的吧女主人给我们品尝的威尼斯当地特有的一种饮料,具体名字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是果汁和某种酒兑在一起,不过对于早已口干舌燥的我们,一口气便给干了。里亚托桥在大运河中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以此为背景,拍大运河,在桥上是一个很好的取景点。威尼斯初印象:比想象中要接地气多了,曾经想象中的她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然而在拥挤的人群中,深深浅浅的小巷中,路边闲坐的游人,慢悠悠得品着咖啡,而一旁的我们拖着行李箱急吼吼得往前冲,在被高低不平的石子路和忽上忽下的桥梁折腾得够呛的我,突然清醒,这才是最真实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著名的欧洲会客厅,精美绝伦的圣马可教堂让人震撼,教堂里面珍藏着大量的艺术品。广场上鸽子已经被游人喂的飞不动,鸽子周围总是有中东人,坐着做着卖鸽食趁机拍照要钱的把戏。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除了人还是人,遍地的垃圾,总是有担心会有小偷,整个感觉并不是很放松。有时候感官比知名度更重要,与其让我在一个人尽皆知的地方打卡拍照,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镇或者公园晒晒太阳安静度过一下午来的自在,可能是我比较无趣吧。圣马可的最美的时光是在于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灯亮了,金灿灿得让人看了有些炫目,广场边餐厅的露天交响乐团已经开始演出,而不论是否是就餐的客人,静静听完一曲,自发的掌声优雅而绅士,这才是梦中的威尼斯。亚得里亚海斑驳的墙面,彩色的房子,古老的河道,拍起来确实跟电影里的味道一样。我身后的这座桥就是传说中的叹息桥,一开始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可能这座桥背后的故事远比桥本身动人吧。等到第二天我们参观总统府走过这座早期巴洛克式风格的桥时,才明白为何过桥要叹息了。桥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本是一座不算吉利的桥,却因为电影,有了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的传说,更有着徐志摩笔下的忧伤和哀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幻想的乌托邦,其实,它就是一座桥。站在叹息桥里,望外面的世界。叹息桥下,往来不息的是一艘艘的贡多拉。贡多拉是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小船,更是是威尼斯河道的独有的风景,它已经成为威尼斯的城市名片。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这是一座面具下的城市,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狂欢节,人们可以带上面具,忘掉身份纵情欢愉,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角色转变而不受约束,这是狂欢节大受欢迎的原因。而现实中的你和我,又戴着什么样的面具?摘掉面具,是否发现依然还是那个自己?(via威尼斯/爱始于皮相)意大利人真是会享受生活 ,从早餐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早已看见Booking上的早餐点评,但是服务员端出来的一瞬间,还是感慨了一下,好隆重正式的早餐啊,光餐具一个人就三套,喝咖啡的勺子和吃酸奶的勺子都各有各的,抹个面包种类多到无从下手…(不过吃豆浆油条还是我的最爱)品种丰富又有趣的海鲜市场,如果我能借到个厨房,真想买上几条鱼几只螃蟹大吃特吃一顿。南欧人的懒散早有耳闻,果不其然,想坐个船(还是因为某人也走断了腿),嗯····就这样毫无征兆的罢工了,逛个博物馆5点就早早关门了(中午貌似还有漫长的午休,要知道这边晚上9,10点才天黑啊啊啊)…默默吐槽一下威尼斯的物价,跟德国相比,那真是啥啥都贵🙄,怀念大德村的超市,大香肠肘子,大罐酸奶冰激凌,大筐车厘子随便吃。感觉意大利现在靠旅游收入占很大比重啊,厕所收费都比德国要贵,柏林AB区一人一天的天票只要7€,然而我们从机场去威尼斯的大巴,才40min两个人就24€了,也可能威尼斯是景点,又是岛运输不便,物价更贵吧,住宿也是贵,2晚快3500了,住了两晚比柏林住了三晚了都要贵,不过买到的最划算的东西是24€的博物馆套票!!今天一口气逛了6个博物馆,论博物馆还是不得不服。意大利厚重的历史感都体现在这一个个小小的博物馆里,虽然都不大但是藏品异常丰富,从各种流派的画到各类雕塑,再到大量的瓷器、壁画、书籍应有尽有。就认得这幅是Picasso的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间博物馆整个一层全是18、19世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和金器,其中不乏有很多是康熙年间的珍品。也不知道是当年掠夺来的还是交换的,虽然摆在别的国家博物馆里总觉得有些遗憾,不过想想如果放在国内可能十年wg也就没了,放在哪不重要,好好保护才是最重要的。有幸遇到一个珠宝巡展,好多布拉切提缇,简直美哭,进去之后眼睛就没挪开过,应该没有女人不爱珠宝的吧~有人说相比五渔村,威尼斯更让人留恋,愿意在那里住上个三五天,后来再想这句话,确实深有同感。我在威尼斯待了不到三天,从糟糕的初遇,到发现她的魅力,再到依依不舍,好感度是直线上升的。威尼斯,犹如一个精心包装打扮的T台尤物,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过去的辉煌和荣耀属于她,现今为了接待庞大的游客队伍,依旧努力的搔首弄姿,掩不住脸上的倦容,未来又将何去何从?Day13-15 到佛罗伦萨寻找心中的翡冷翠从威尼斯去佛罗伦萨的火车上遇到的两位马兰西亚小哥,一开始最先吸引到我的是他们俩人手一本速写本,坐到哪就画到哪,速写路人,满满一本子的手稿,太牛了。后来交谈中,了解到其中一位因为爸爸是台湾人,所以对大陆历史还蛮了解,一路上相谈甚欢。他说他经常看到一个内地节目是CCTV的《天网》(omg,跟我爹一个爱好)除此以外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赞不绝口,感叹中国的经济奇迹,不过也要跟他们解释很多大陆特有的现象,比如:“户口”、“翻墙”、“拆迁”等等。意大利的火车可以选择四个一组面对面的座位,这是其中一位马来西亚小哥画的我,像嘛?(感谢把我的脸画的这么小)这是今天入住的一家超级文艺的民宿,距离火车站和圣母百花大教堂步行就可以到达,我们住在楼上的房间,还配有一个露台,这才找到了度蜜月的感觉了,so cool~“翡冷翠出自著名诗人徐志摩,比起“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中国的译名被改成了佛罗伦萨,与徐志摩另外一个翻译“康桥”改为“剑桥”一样,少了几分韵味。这个精致美丽的名字颇让人有些幻想,不过她的基调并不是真的如翡翠般嫩绿,站在大卫山上俯瞰佛罗伦萨,阳光下的蓝天白云,红色的屋顶,优雅暖色的外墙才是她最具标志性的色彩。阿诺河是佛罗伦萨的灵魂,横穿城市,河上石桥众多,每一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两岸尽是吊脚石屋。什么都不做,就趴在桥上,看着太阳西沉,洒下一地温暖。老桥是阿诺河上最著名的古老桥梁,它见证了佛罗伦萨整个城市的强盛和衰落。老桥始建于中世纪,历尽战火洗礼和洪水侵袭的它始终保持屹立,成为来佛罗伦萨的必经之地。据说起初老桥是当地贩卖猪肉的场所,后来美蒂奇大公觉得臭气熏天,就下令把肉铺都赶走,取而代之的是珠宝店铺。为了不和普通百姓走同样的路,在老桥上面就修建了著名的瓦萨里走廊,以连通自己的办公地点旧宫和住宿地点皮蒂宫。物是人非,如今老桥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黄金珠宝店铺聚集地。(via小众文艺之旅)圣母百花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曾被评为“世界最美教堂”。这座教堂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瑰宝,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也是当今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礼堂内部的天顶画实用马赛克大理石瓷砖拼接而成,最为有名的是天顶的镶嵌画——《最后的审判》,分为天上、人间、地狱三个空间,是米开朗基罗在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时所创作,表达了内心的纠结与苦痛。举世闻名的景点最大的缺点就是:你必须拿出参观国内十一景点的决心才会在排队大军中占得一席之地。等我们在烈日之下排着队进了教堂之后,才得知登顶的门票最近两天之内都已被预约光,如果还想一览众山小,只有买票去旁边的塔楼。塔楼的楼梯窄而陡,爬上去大家已是气喘吁吁,好在无限的风光让人没有遗憾。站在塔楼往下看,原以为小众文艺的佛罗伦萨已经变为所有游客来意大利必打卡的地方,自然也是人满为患。佛罗伦萨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以及大大小小的教堂十几座,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世界著名绘画艺术博物馆——乌非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y)就落座于在市政广场和亚诺河之间。来到佛罗伦萨不去乌非兹美术馆,就如同到了巴黎不能不去卢浮宫。大多数人去乌菲兹美术馆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波提切利。这里的伟大作品太多,无法一一介绍,第9、10展室有波提切利的作品《春》和《维纳斯的诞生》,这两幅作品是乌菲齐的镇馆之宝,实在太有名了。波提切利《春》↓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我和江哥是美术小白,乌菲兹里还未设有中文讲解,为了不暴殄天物,我们特地买了一本讲解书,边逛边恶补。果然亲眼看见这些举世无双的世界名画与在网络上看见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浓墨重彩的油画,在大师的笔下,将画里每个人的细微的表情与情绪都表达了出来。第一次出现了粉色的基调,预示着新的流派产生。原来“比心”这个动作是从这里来的呀嗯····这个动作跟我们的“走你”,有异曲同工之妙~里面的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达芬奇的画因为最近在办专展,被移放到一楼的展厅,看见了很多他当年亲笔描绘的草图,每一幅画都是呕心沥血的产物啊。即便对美术不感兴趣的人,看到这里的一些作品,也会有熟悉的感觉,而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天堂,所以每天来此的人很多,队伍很长,提前预约很有必要。不过葛朗台江自然有他的省钱法宝,江哥查好开门时间,一大清晨就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没有人山人海的队伍,我们也节约了提前预约的费用。市政广场是因为它靠近市政厅而得名,又叫“领主广场”,是佛罗伦萨市的中心广场。广场不大但确有众多雕塑精品,在众多雕塑中最有名的当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大卫像(David)了。这个文艺复兴时代由米开朗基罗于1501年至1504年雕成的作品,表现了大卫王决战巨人歌利亚时的神态。虽然这部作品曾经引起过人们的争议,但是却作为雕塑史上一座丰碑被历史记载。不过广场上的大卫是复制品,真迹现藏于学院美术馆里。如果说名画还可以通过网上看看,那雕塑是一定要亲眼来目睹的。只有通过360度的仔细观摩,才能感受到雕塑师的高超技艺。一块块冰冷生硬的石头在他们的手下变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无声的诉说着千年的传说。偶遇广场上的征兵广告,看腻了“宫堡基厅”这类景点,直接放弃,吃美食去咯~美食亦是这个城市的主旋律。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火腿。这是据说佛罗伦萨最火的火腿三明治,5欧一份,量非常足,里面夹着本地火腿和干奶酪,第一口会有些吃不惯,酸酸的,咽下去后喉咙里留有肉香。正当我大口咬着三明治时,又遇到了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两位马来西亚小哥,他们也前来品尝传说中的网红三明治,不能再巧。中午可以品尝三明治,晚餐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佛罗伦萨的T骨牛排,我们在猫途鹰上寻找到本地排名第一的T骨牛排店,店虽小但是生意兴隆,按理说应该要提前预约的,幸运的是当时有空余的桌位,我们不需要等就进去了。窗内会展示当日新鲜的T骨牛排,店内提供家庭自酿的红酒。这家的份量非常的足,有了在德国的经验,我们先点了一份单人套餐试了一下,男主人还表示担心一份可能不够我们吃,还好我们对自己的胃比较有自知之明,坚持要了一份,等上来之后,果不其然,全是大块的牛肉,真是太顶饱了,一份两个人吃,都已经可以吃撑。自家酿的红酒挺不错的,入口微甜不涩。平常在家江哥都是做司机的命,我们很少有单独喝酒的机会,只有出去玩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当一次开心的酒鬼。后来西餐实在是吃腻了,因为我们在佛住的是民宿,征询过主人的同意,可以自由使用她的厨房,所以之后我们又去了超市,买了意面和肉酱,还发现了这种意大利饺子。虽然样子跟南方的饺子差不多,但是我被包装上的图片欺骗了。本以为是蔬菜馅儿的,结果发现味道很复杂,还有一股奶酪味。又是奶酪,我实在无对这种腻腻的臭臭的东西有好感。除了 美食,佛罗伦萨还是Gucci和Salvatore Ferragamo的发源地,除了总部设立在这里,佛罗伦萨还有他们自己的博物馆。因为我是菲拉格慕的忠实粉丝,所以也去菲拉格慕博物馆参观了一番。保留完整的当年设计的服装和鞋履。曾经是菲拉格慕粉丝的名媛们。在这座城市的你会乐此不疲地逛店,因为有逛不完的复古潮店,贩卖各种有趣好玩的玩意儿,用心慢慢地去淘宝的确可以淘到独一无二的好东西。从这家古着店进到那家手信店,总能发现新鲜物。即使你在佛罗伦萨的时间只有36小时,也能体验来自佛罗伦萨的时尚感。欧洲的中国抛去艺术,这座当年以文艺著称的翡冷翠,如今给我的感觉是商业感已经大大超过了她的艺术感。有网友调侃:Italy是欧洲的中国,因为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德等国,意大利显得更加随意不讲规矩,例如行人乱穿马路、汽车超速行驶、城市脏乱等等。(当然我觉得这只能是国人的自嘲,如果是老外主动评论,我觉得是还是很片面粗鲁的,因为我觉得有些地方还不如中国呢)理由如下:1.历史大国 众所周知,罗马帝国和中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所以意大利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一点也不比中国人差。意大利的国土只有中国的30分之一,人口只有6000多万(也就是三个上海市的人口),但是它拥有53个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2.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食文化思想也可以完美的阐释意大利人的食文化。意大利人对吃可以说真的非常有研究,小小的意大利竟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食物,整个欧洲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意大利食文化的深刻影响。天南海北从不同地区来的意大利人聚会最能聊得话题就是互相介绍自己城市的吃的。3.家庭文化在西方人的字典里,没有孝的这个概念。一般人都会觉得,成年人跟自己的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在意大利也是这样。但是成年意大利人跟父母,祖父母的关系相较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更为亲密。比如说,没结婚的成年男性一直跟父母生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切生活起居细节都由父母代劳,这种人在意大利被称为妈宝(mammone)。4.社交文化记得有一次上国际文化的课程的时候,老师讲到一个概念:高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 (low context)国家的区别。例如,中国就是典型的高语境国家,在一个组织中等级森严,人们在社交中表达比较隐晦,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需要对方观察和揣测。 意大利人也是这样,虽然程度上没有中国人那么严重,但是职场中裙带关系,潜规则之类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相反,北欧的社交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组织结构比较扁平,领导和下属也可以在一起开心的玩耍。下属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跟领导直抒胸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透明。5.关系文化 在欧洲,法律制度是很健全的。当然,各个国家都会有腐败等案件的发生。但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关系说,在意大利尤为适用。找关系入学,找关系办居留,找关系办理文件。典型的中国二线省份的状态。(via 知乎论坛《为什么说意大利人是欧洲的中国人?》)在德语区国家,车让人,基本没有行人闯红灯,到处都很安静。到了佛罗伦萨,车不怎么让人,红绿灯基本没人看,我们按照绿灯走差点被车撞…景点排队精神也很堪忧,队伍经常乱糟糟的,深更半夜还有人在街道发疯狂按喇叭。佛罗伦萨火车站呢,天天跟春运似的,(不对,还没有春运的时候有秩序),昨天还当场目睹两个警察狂奔抓小偷。。。翡冷翠深厚的历史感还是有的,但是体验远比想象中的要逊色很多。Day16-17 罗马,时光凝固之城梵蒂冈离开佛罗伦萨到达罗马的第一个下午,因为酒店就在梵蒂冈城的附近,我们放下行李后就徒步前往梵蒂冈。在意大利境内,有两个袖珍国,一是梵蒂冈,二是圣马力诺。两者的四面虽皆为意大利领土包围,但其实,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并非属于意大利,只能说是“国中之国”。梵蒂冈面积与天安门广场一样大,是全球最小的国家,被称为“世界袖珍国之最”。人口1380人,常住居民540人,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少的国家,但按人口密度来说却位居世界前列。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纯天主教国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不但是这个蕞尔小国的元首,也是全世界8亿多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意识领域与大陆不同),梵蒂冈至今没有与中国建交,所以我们游客只可以前往景点参观,不可擅自进入梵蒂冈城。城外身着梵蒂冈特色服饰的瑞士卫兵,之前提到过瑞士卫兵的故事,因为忠诚,所以直到现在梵蒂冈依然雇佣的他们。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6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的中心,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刚进广场,我和江哥就已经被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吓呆,仿佛又到了n年前的上海世博会,起初兴冲冲的好心情被这毒辣的太阳一扫而光,两个人又累又热又困,蔫蔫的排在队伍里,慢慢挪动。大概拍了有45分钟,我们才进入了教堂内部。广场上接受采访的意大利警察。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意大利男人,虽说平均身高比德国北欧的男人矮那么一大截,但是他们对外形的追求不亚于我们女人对自己的苛刻。炎热无比的天气,大街上随处都是T恤短裤的男人,但凡只要看见街头走过来,西装笔挺,头发有型,皮鞋锃亮,手上最好还拎着一只做工优良的真皮包包的,十有八九是意大利男人,这是一个把吃穿当做艺术一样重要的民族。教堂内金碧辉煌,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到处都是浓厚的天主教色彩。上面陈列了历代教皇的任期时间和名字。入教堂大厅是免费的,登顶则另需付费。我和江哥早已疲惫不堪,决定放弃,不过事后查阅了资料,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圣彼得大教堂最美的视角。站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顶端,可以俯瞰整个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全景。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而站在上面看是,这座方碑就像是一把钥匙,插在这座圆形的广场上,仿佛要开启一扇通往天堂的大门。人们都说,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来过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记住这个伟大设计师的名字——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简称贝尼尼(不要跟KFC的帕尼尼搞混淆呀,虽然帕尼尼也是意大利的)。(默默盗闺蜜图一张)走出人流如织的梵蒂冈,我和江哥漫无目的的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中,没想Roma,竟是三个城市中最喜欢的一个,可能是因为大吧 ,就不那么拥挤嘈杂了,会有人礼让, 心情自然也变得好起来。我喜欢抓拍各种各样的人 ,骑着摩托的、拉着琴的、溜着狗的…观察他们的表情,揣测他们的心情 ,非常的有意思。罗马街头随处都是这种赫本在《罗马假日》中骑行过的摩托,看着西装笔挺的意大利男人下班后,又戴上如此sport的头盔,俨然变成了追求速度的赛车手,严肃中露出一丝滑稽,甚是可爱。站在天桥上看着下方等交通灯的车流,我喜欢这种尽然有序的感觉。充沛灿烂的阳光给了意大利人热情浪漫的天性,一位女司机看见我们,伸出手臂友好地向我们招手,我们也挥手回应,嗯,是个美女,江哥笑得嘴巴一直咧到耳朵根了。Roma的精髓,绝对不在那些恐怖的人挤人的景点中,而是在大街小巷里 ;在安静的街边公园里;在夕阳映入泛着光的河面上;在随处抚摸的千年岁月留下的痕迹里;管它什么圈钱收费的真理之口呢,属于你的时光才是真理。漫无目的的逛着其实比想象中的有意思多了,只是觉得这座桥很美,就逗留了一会。没想到它是大名名鼎鼎的圣天使桥!圣天使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桥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个天使手上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贝尔尼尼之手,对还是那个贝尼尼。一杯卡布奇诺+一杯现榨橙汁+一个酥软的牛角面包=元气满满的一天。第二天我们准备沿着赫本和派克的的足迹,重走一边《罗马假日》里出现过的镜头。当年俩人呆的西班牙广场,已经不允许游客再坐到台阶上吃冰激凌了,看着远处的教堂还是觉得有些神奇,物是人非原来是这种感觉。大斗兽场,被看作是古罗马帝国鼎盛的象征,而帝国的衰落业已注定。如今,汉长安早已没入荒草,而台伯河畔的残垣断壁仍在讲述着帝国的昔日辉煌。进去观看的时候,我也有疑惑为什么地面与想象中不一样,竟然不是平的。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地面已经是关押动物和奴隶的地下室了,从前是有石板的。裸露的原因是后面的教皇需要大理石来修建教堂,但是没有足够的物力,因此就把古代罗马建筑当作采石场。这里不是剧场,而是坟墓。角斗士们为了获得自由而搏斗残杀,罗马公民在血肉模糊中收获乐趣,斗兽场里随手抚摸的石块泥土里都尘封着历史的血腥。繁华不会预言衰败,衰败却能记录繁华。古罗马凯旋门,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也是根据此模板设计而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罗马,那一定是历史感。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沉淀,这儿的每一颗砂砾,每一扇门窗,每一段城墙,每一道雕纹似乎都可以讲述一段历史,或神秘、或热烈、或荡气回肠。如果你想真真切切地了解这段历史,那斗兽场旁边的古罗马遗址就是你的必去之处。游览罗马遗址公园的时,别人都在感叹,这是两千年前西半球最辉煌夺目的舞台啊,如今却没入历史的尘埃中。而我却望着山坡上,几棵长满了果实的橘子树,心想: 掉一地, 没人吃,真可惜。出了古罗马遗址公园,两个“没头”的街头艺人,真是吓坏了我。威尼斯广场广场上常年驻有守卫英雄纪念碑的军人,上图是军人正在换岗。嗯,要风度,不要温度。罗马随处可见赫本女神的照片。品尝一下赫本女神当年吃的冰激凌,这家店在万神殿附近,品种超多,生意非常好。罗马其实并不大。城区面积大约只相当于汉代长安城的1/4,明清北京城的1/6。我们用了两天时间,几乎走遍城市的主要街区。然而太多的东西需要细细品味:每一条街道,每一座门,甚至每一扇窗都是艺术品。高密度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即便只是走马观花,也已经陶醉其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你走进这座城市,也便成为它的一段历史。Day18-22 天空之城,巴塞罗那第18天从罗马机场飞跃地中海,到达海那边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巴塞罗那。按理来说瑞安还是很靠谱的,不过这天的飞机,稍微晚点了一会会,换了两次登机口,队伍悠长,你们懂得廉价航空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的人。飞机上有半机舱是一群西班牙的青少年夏令营团,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西班牙妹子酷爱打鼻环就算了,还有好几个小男生也打鼻环,是我老了吧,欣赏不来这些非主流,不过年轻就是好,充满活力,怀念以前的校园集体生活。当乘务员宣布完准备起飞(我猜的,因为全程广播西语+意大利语,一句听不懂),机舱里传来一阵掌声,大家都在欢呼雀跃。我跟江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啥情况?旁边一位好心的老奶奶看我们纳闷的眼神,以为我们不知道要飞去哪里(这神逻辑。。)跟我们解释道:We will fly to Barcelona.,我俩笑喷了,哈哈哈不至于这么心大到飞到哪都不知道吧道谢之后询问为什么要鼓掌,难道就是因为要飞了开心吗?老奶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起飞之后,机舱逐渐平稳,一阵叽叽咕咕的广播后(我猜是宣布飞机平稳了),又是一阵掌声,恩···好吧···你们开心就好·····我和江哥也入乡随俗,加入鼓掌的队伍里。一趟2小时不到的飞机,起飞鼓掌,飞平稳了鼓掌,降落了再鼓次掌,前后鼓掌了3次,西班牙人真是个自high的民族巴塞罗那,你从哪里来巴塞罗那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的省会。这里的官方语言有2种: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所以在巴塞,很多标志上会标注三种语言(另外一种是英语)。高迪曾说:直线是属于人类的,曲线是属于上帝的。所以几乎他的所有作品,无论是圣家堂,巴特罗还是米拉之家,无一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着魔幻色彩的曲线和马赛克。圣家族教堂下图为圣家堂外景实拍与模型对比,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看看这个“百年烂尾楼”,这个应该是全世界最非主流的教堂…没有那些千篇一律的雕塑壁画,取而代之的是肋骨般的支柱,树叶般的屋顶,糖果冰激淋般的塔尖,要不是还悬挂着耶稣,恐怕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这很高迪。希望2026年,在他逝世100周年的时候,教堂能竣工,一睹它的全貌。高塔和屋顶的许多画龙点睛的细小元素等等,是由威尼斯琉璃做成的马赛克,并涂以异彩纷呈的釉饰。内部的光影效果,除去各种各样的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辉映外,还因有不少象征性的装饰,例如彩色玻璃等等。高迪巧妙地利用了光效增强了圣家族大教堂的感染力与庄严感。他曾说色彩是生命的动人之处,这也正是圣家堂表现出的独有特质。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这是高迪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高迪是个鬼才,其作品可谓鬼斧神工自成一体,无法模仿亦无法超越。西班牙盛产这种鬼才,毕加索、高迪、米罗…也许是这个国家特有的气质和环境造就了这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巴特罗之家巴特罗之家是一座私人公寓,建于1905到1907年,当时巴特罗先生委托高迪对其公寓进行翻修,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巴特罗之家。巴特罗之家的灵感来源于加泰罗尼亚的民间故事: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在城堡里,加泰罗尼亚的传奇英雄圣乔治为了拯救公主与恶龙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用剑杀死了恶龙,恶龙的血变成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花,圣乔治把它献给了公主。高迪在这里得到全新的展示,巨龙的脊背化作起伏的屋顶,屋顶上有巨龙的鳞片,乔治的圣剑化作烟囱插在巨龙的脊背上。走在巴特罗之家内部,仿佛置身于蓝色海洋世界。建筑内部的天井由白色到蓝色渐变,透过扭曲的玻璃窗子望去,仿佛就在海底。楼道里的扶手是公主的皇冠,形态怪异的窗户是巨龙的血盆大口,白色的窗台像怪兽的下颚骨。整座建筑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颜色都可以细细观赏,并能在传说故事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愈发惊叹天才高迪的神奇。高迪认为,自然界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巴特罗之家也充分体现了高迪的这一设计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高迪的独具匠心与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巴特罗之家的内部没有直线与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曲线,天花板被扭曲成旋涡状,门窗是由木头和彩色玻璃构成的梦幻波浪,各种小细节给人无限的感叹。螺旋形的吊灯。像海龟翅膀一样的窗户。行走于巴特罗之家,在这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中,会不由自主的惊叹。似乎高迪就在耳边说着这里的故事和建造的点点滴滴,能深刻的体会到高迪的浪漫与童真。因为是私人公寓,所以巴特罗之家所有的费用都来源于门票和民间捐款,因此它的门票相较于其他景点来说,也会贵一些(大概是20几欧一个人)。门票里自带讲解,而且有中文讲解(算得上是欧洲景点里排得上前三的中文讲解了)。每个人会佩戴一个带有重力感应的手机,当你走到相应房间后,手机感应到便会自动播放将讲解。最有趣的是,手机软件带有模拟3D功能,当你把手机摄像头对准语音提示的东西时,那个物品变变成了一个个生命,动了起来,整个屋子就像是一个魔法屋。做成蘑菇样子的烟囱,手机对准之后,一颗大蘑菇便蹦了出来。可以将房子恢复成之前的摆设。3D透视图,让你看清每一层公寓的样子。介于某人凹造型凹得这么辛苦,强行插入一张。。。传说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是一只身上有五颜六色鳞甲的大蜥蜴(也就是古埃尔公园里的那只)所以巴塞罗那到处都有卖这种五颜六色马赛克拼成的纪念品,很有辨识度。在纪念册子上留下痕迹O(∩_∩)O达利是这样形容巴特罗之家的:“高迪依照大海的形态建造了这座宫殿,展现了暴风雨中波涛汹涌的景象,生动刻画了日暮时分云彩在水中的倒影以及各种情状的大海,波涛舒展的大海,潮汐涌起的大海,水波不兴的大海,波光粼粼的大海,水面被风吹皱的大海”。米拉之家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也是米拉夫妇的结婚礼物。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可让人发挥想像力。该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因于巴特罗之家相比,我觉得还是逊色很多,所以没有进去观看,只是拍下了最为标志性的波浪阳台)古埃尔公园建设这个公园是古埃尔交给高迪的另一项任务,原本想在这里建一处住宅小区,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巴塞罗那,远离尘嚣,但是最后这个房产计划最终失败。尽管如此,高迪和他的赞助人依旧将梦想照进了现实,将这个原来光秃秃的小山头变成了一个带有政治、宗教和神话色彩却偏偏被附上了无限想象力的乐土,那些被贴在柱子、墙壁还有台阶上的五彩缤纷的马赛克至今依旧是熠熠生辉。古埃尔公园其他地方是免费的,只有蜥蜴长廊这一块是圈起来收费的(巴塞政府得多多感谢高迪啊,有高迪的地方就能圈起来收钱)其实站在远处也一样能欣赏到,我和葛朗台江自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去山顶。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阳光,沙滩,天空。童话般的小屋顶,高迪老爷子有颗十足的少女心啊。爬到古埃尔公园的顶端,俯瞰这座天空之城,有山有海有阳光有沙滩。远处可见这座城市最高的建筑——圣家堂,那是与上帝距离最近的地方。爬完山后,我们决定去看一场魔幻喷泉。广场上到处都是前来观看喷泉表演的人,虽然我们来晚了没找到好位置,不过大家坐的都挺整齐的,秩序井然。魔幻喷泉长达半小时,尽管这个据说是欧洲最大的喷泉表演,放在国内也不能算多宏伟,(毕竟我家十八线小县城县政府广场的喷泉逢年过节放的架势也不比这个小多少),但是听到Barcelona (第一首曲子就是92年巴塞奥运会的主题曲)这句出来的时,我全身的鸡皮疙瘩迅速蹿了一身。小孩子在水雾中开心的跳着蹦着,情侣们相互依偎着,眼里写满了爱,老人们坐在台阶上望着夕阳里的变幻的色彩,警察叔叔们停止了巡逻,定足凝望,黑人哥哥们也不着急卖各种A货包包了,也抬头仰望,这一瞬间,有种世界大和谐的感觉。我们住的酒店只要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海边。沙滩上一片热闹,到处都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唱歌尬舞的,遛狗遛娃的,沙滩排球的,打乒乓球的(要不是我这渣技术不想给国球丢脸,我也想上去跟他们切磋几把)竟然还有抖空竹的,作为中国人,不得不给这位小伙子点个大大的赞。如果说日耳曼的男人是金发碧眼的肌肉男,意大利男人是最有腔调的文艺男,西班牙男人则是自带led发光的阳光男,被阳光沙滩孕育的出的特有气质。在海边散步时,无意走到了自行车道,后面一位骑车的男生绅士的拍了下我的肩,(对,虽然他在骑车,但是手臂就却能够到)轻声地说了啥,我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回头冲我微微一笑,就像小王子里的那种微笑一样,心都化了,此刻只想把护照一撕,黑在这里算了。。。(此处纯属花痴,请略过····)晚上在海边的步行街吃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海鲜饭。西班牙海鲜饭,西餐三大名菜之一,与法国蜗牛、意大利面齐名。西班牙海鲜饭源于西班牙鱼米之都——瓦伦西亚,是以西班牙产艮米为原料的一种饭类食品。西班牙海鲜饭卖相绝佳,黄澄澄的饭粒出自名贵的香料藏红花,饭中点缀着无数虾子、螃蟹、黑蚬、蛤、牡蛎、鱿鱼……味道嘛我就不告诉你,谁吃谁知道。。PS:今天赶上了西班牙的胡安节也叫仲夏节,整个城市都在通宵放炮竹和烟火庆,有点像我们的财神日。。。自嗨的人们就在马路上瞎放,到处噼里啪啦的,一开始搞得我以为是恐怖袭击A nice Balloon flight in Barcelona!去巴塞的当天,我们就预定了第四天的热气球飞行。热气球的最佳飞行时间是清晨,5点钟就要在市区集合,所以我们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之前一直是大晴天,结果那天早上下雨了,我在担心飞行计划可能要泡汤的时候,我们的热气球驾驶员(也是这家热气球公司的老板老板娘啦)Maria & Sebas一直安慰我don't worry,他们自有办法。原来更改了路线去了距离巴塞罗那一小时车程的克罗梅尔斯。(根据apple地图应该是)小镇阳光灿烂,我们帮助Sebas一起组装热气球,不得不说热气球真的好大呀··· Maria 则在帮我们拍照,制作旅行结束后的视频送给我们。本来要飞跃比利牛斯山的,但是换地方啦,就看看不同的景色吧~ 西班牙的大农村,大家还挺会享受生活,很多人家都有露天的游泳池。飞行得低的时候,连地主家的后院里养了几只狗几匹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我指着最大的一座房子跟江哥说,请仔细看了,以后等咱发财了,咱们的别野照这个样子来要有游泳池,车库,还要有可以BBQ的露台\(^o^)/~最低的时候,我感觉都能触摸到树的叶子了,这里田野上到处是堆成一个个桶装的草垛,跟油画里的一样·····还看见了好多只跑的超快得野兔子,速度快到根本无法抓拍,真是无影腿啊···飞行得高的时候, Sebas跟我们说:你们看远处的山的背后就是法国,另一边的远处则是大海。虽然天气略阴,视线没有那么好,但是这仍是一次完美的体验。中午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当Sebas自我介绍说,他从21岁,1992年起就已经开始飞行热气球了,江哥指着我说,wow,in 1992 year,she was born just !大家轰的一声笑了。他们去过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给我们介绍了不同热气球的种类,还有在土耳其卡帕多西亚飞行与在巴塞罗那飞行的区别。与我们一起飞行的另一对情侣是两位美国华裔,小姐姐家族里有加泰罗尼亚血统,所以她也会说加泰罗尼亚语,因为他们都有一方父母是台湾人,所以也会说一点中文,充当了我们的翻译。小姐姐跟我们说,她们是从西班牙一个度假的岛上过来的,小岛的名字我记不清了,但是因为去那里度假的德国人实在是太多了,那个岛上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讲德语,非常好玩。Sebas教我们吃当地餐厅里的早餐,先在面包片上抹上橄榄油,再用小刀把西红柿切成一半,像搓衣服一样,将酱汁搓在面包片上,然后指着碟子里的大蒜说,蘸着蒜吃更好吃。我们表示在中国的西部,很多人吃面条的时候也会就着大蒜吃,比如我爹就很喜欢吃生蒜哈哈。饭后Maria给我们展示了她制作的视频,相比于那对情侣各种凹造型,在她的镜头里,我和江哥永远都是剪刀手,她说不要紧,很可爱,然后给我们颁发了飞行证书。分别得时候,第一次感受了一下欧洲的贴面礼,我对Maria说, you are great photographers!we will miss you~这是他们公司的网站,想在巴塞罗那体验热气球的孩纸们,可以试试哦~巴塞是一个给我感觉很放松的地方,它有点像上海,因为城市很大,靠近海边,还有很多现代的高楼,又有点像巴西,因为到处都是热辣的美女,沙滩排球,还有足球!不去诺坎普,别说自己爱巴萨,从1957年9月24日以来,诺坎普球场就一直是巴塞罗那俱乐部主场。诺坎普是欧洲最大的体育场,最多时可以容纳10万名观众,这里见证过巴萨数次登顶欧洲的光辉时刻,更是无数红蓝球迷的朝圣之地。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俩伪球迷没有去球场,但是去了FCB的纪念品商店。江哥买了顶帽子,说来也好玩,这顶帽子竟成了砍价利器。在巴塞买东西的时候,老板看着帽子说,我也爱巴萨,江哥灵机一动,打个折吧,For Messi!老板竟然同意了,这就是足球之城的好处啊,哈哈哈最后不能少的环节,自然是我们最爱的逛超市!!!到处是悬挂着的西班牙火腿,切肉师傅们好像是像雕刻家一样,用一种特制的刀片,切成薄如蝉翼的纸片状,摆在盘子上,供顾客们购买。我提议买一个腿带回去,江哥看这么小心翼翼的样纸,就知道价格不菲,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我。猜猜这是什么~公布答案:各种腌制的橄榄。江哥说这是欧洲的卤菜,我觉得应该是欧洲的咸菜才对~就像我们的腌萝卜干,榨菜一样。某天早上路过加泰罗尼亚广场时,看见一位穿红色衣服的老奶奶,独自一人地在认真喂鸽子,像油画一样,很有爱。也许是因为这座城成就了米罗和毕加索,在这里可以亲眼目睹他们的杰作;也许是因为那位懂得神的旨意的高迪,通过建筑将巴塞罗那变成了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也许是因为自诩为梅西球迷,有生之年总要到诺坎普来朝圣;也许是因为这里有肉有酒,满足一个吃货所有的期待。巴塞罗那的直与曲((via那一座城《永不融化的巧克力》)我只知道巴塞的曲线故事,一直到我离开巴塞,江哥看地图时才跟我讲了巴塞从空中看,它的城市规划是一个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所以特此搜来一篇文章给大家科普一下。-------------------------------------------------------------------------------------说起高迪,到巴塞罗那的游客,听到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个天才设计师的名字。但俯瞰巴塞罗那时,我们会惊讶于,整个城市就像一个星罗棋布的巨大棋盘,又像一块永不融化的巧克力,那分布整齐的网格,怎么看都像是严谨理性的偏执狂的杰作。而这个偏执狂就是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之父——伊德方斯·塞尔达但说到塞尔达,这个塑造了巴塞罗那城市肌理的人,却不为人所熟知;至于他为什么将巴塞罗那规划成网格状,更是少有人知道。出身富庶人家的塞尔达生于1815年,拿到了工程师学位的他,1841年毕业后开始专注于西班牙国内的城市市政工程。随后,塞尔达的父亲及兄长相继过世,将巨额家产的继承权留给了他。得益于这丰厚的财力,塞尔达开始有能力以社会活动家的身份,活跃在各处,考察这个国家,搭建自己理想中的城市架构。1854年的巴塞罗那,一个拥有繁忙港口的工业城市,在以纺织工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驱动下,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18.7万人生活于中世纪城墙包围的老城内。成形于中世纪的古老又狭窄的街道,和落后的城市卫生系统已经无法承受急剧增长的人口。老巴塞罗那处于崩溃边缘。西班牙政府最终决定拆除城墙,以应对陡增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政治决定,政府采纳的正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塞尔达的激进扩建方案。经过五年多的调研,塞尔达放弃沿用老城的城市肌理,确定了新区充满理性的网格状结构。在他眼里,这才是适合未来城市和现代生活的城市形式。著名的“塞尔达计划(Plan Cerdà)”于1859年开始实施,建筑物分布在街区两侧,中间区域作为绿地和公共区域;同时,每几个街区都配有相应的教堂、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至于塞尔达为什么要把城市规划成近乎变态的方正形状,倒也不只是为了满足工程师的美感和理性洁癖。对他而言,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公共设施平均分配,既保证每个人都享有使用公共资源的同等权利,又能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这便是塞尔达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巴塞罗那人说:”巴塞罗那是从塞尔达的脑袋里长出来的。”新城区在塞尔达的蓝图上开始生长,然而一切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在财政困难时期,投资者面对诺大的远离市中心的新城和尚未完善的市政设施打了退堂鼓。直到19世纪70年代,在经济大幅增长的刺激下,大部分被闲置的新城规划区才又开始建设起来。但巴塞罗那一直都没有忘记塞尔达的精神。借着1992年奥运会的机会,又一轮城市更新开始了,并持续至今。这个早在1859年便已定下蓝图的乌托邦,历经150多年的坚持和成长,它的理性与秩序在今天看来依然如此令人震撼。高迪的曲线和塞尔达的直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然而正是这两种美学的叠加,才让巴塞罗那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上都做到了别具一格,连续十几年当之无愧地坐享欧洲生活质量最佳城市的美名。圣家堂至今没有完工,塞尔达计划也没有完全实现,但在巴塞罗那,直线与曲线已经完整了这位座城市。写在后面的话:一眨眼都已经回来快一个月了,时间真快。不知道下次再和江哥去欧洲,是几年以后,还是十几年以后了,只是还有回忆,恩。。。洋洋洒洒几万字,前后拖了快一个月,终于把游记写完了,可能里面有很多观点不是很客观,只是个人的感受,大家看看笑笑,勿要死磕哈。如果提供的路线和信息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我会及时修改的。因为购物这个问题,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购物方便我没有专门标出来讲,如果有想知道购物攻略的可以留言。最后总结一下大家关心的费用问题(不含购物):1.2人往返机票:10878¥ 4张瑞安航空1913¥ 4张火车票:747¥2.2人开元团费:7175¥3.2人住宿:12566¥(住宿这次找的还可以,除了佛罗伦萨住的民宿,其他都是3星级以上的酒店,如果预算紧张的孩子们,可以压缩一下)4.热气球飞行:2598¥/2人我这边有记载的一共是35887¥再加上各种乱七八糟门票+吃饭差不多5w块钱吧,也就是22天下来一人2w5的花费,一人一天折合1137¥,这还是最近汇率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划算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