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1116
1
13
作者:写生ER
乌镇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陌生,是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没来过。熟悉,是因为它的名气实在太大,除了江南古镇的美称在外,互联网大会举办地的身份也让这个千年古镇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我心目中的乌镇,大抵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想象中其他的南方小镇不会有太大区别。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心里总会想说:也许乌镇也就仅此而已了吧,走马观花的转一转可能就再难有别的趣味。尤其是现在一提起古镇古城一类的旅游景点,大家都会想到丽江、平遥,过度的商业化使“古镇”更像是一个吸引游客的噱头,大家满怀欣喜地过来却只能悻悻而归。经验主义的我同样也以为乌镇作为开发了多年的景区,古镇的风貌早已被改变得面目全非。 可真当我来到这里才发现,以前所有的想象都太过片面。乌镇的美,真的不是寥寥几句就能一带而过的,身临其境的感触会让你感受到它千百年来沉淀下的魅力。当时正好赶上阴天,看上去随时都有下雨的迹象,我还在为今天的旅途可能要泡汤而懊恼的时候,看到那次第排列的一幢幢房屋在水中映衬的倒影,我想也许阴天才能展现乌镇最美的一面。 三月的乌镇已经有了初春该有的样子,河岸两旁的树都抽了芽。虽然天气还是有点凉,但不同于北方的干燥,温润的微风吹在身上很舒服。青石板路,低矮的房屋,西市河边的船夫......虽然已经变成5A级景区,但它原来的风貌还能清晰地感受到。 我一直是个路感很差的人,尤其在乌镇这种纵横交错的小路上更是找不到方向,跟着地图一路导航才找到了今天入住的酒店。后来经船夫介绍后我才知道,我住的枕水酒店是西栅景区唯一的五星级酒店,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打开窗子就能看到旁边的小河。整个一片建筑群的外部风貌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酒店里面那九曲十八弯的走廊让我的路痴症进一步升级。 拿到房卡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个数字蜜汁尴尬,这不是在说我2死了嘛~不过,房间内部的装潢我很喜欢,实木的家具、仿古造型的灯具、窗边的薄纱,都让我感觉像是来到了古时候当地富贾深宅院。干净整洁自不用说,那种说不上来的淡淡的香味非常好闻,呆在房间里心里都会特别的平静。 来到江南水乡,乌篷船自然是不能不体验的一种交通工具。随着小船的缓缓前进,看着两岸不断后退的景色,想象着以前的乡民们依靠小小的乌篷船外出奔走的情境,我忽然就想到了以前学过的那篇课文--《社戏》,虽然乌镇不是鲁镇,也没有社戏可看,但那种河面船只乌压压的样子,小贩们的吆喝声,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抓到。跟我们同乘的游客们话都不多,偶尔的几句交谈也都轻声细语,好像生怕打破了小镇的宁静。船夫兴致勃勃地给大家介绍路过的地点,用质朴的语言还原着当年的景象。每当和对向驶来的船只擦肩而过时,船夫们总会热情地寒暄上几句,听不到工作的抱怨,他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乡的男人们大抵也都是温婉含蓄,勤恳朴实的。 在文昌阁码头下船后,没走几步就到了文昌阁。文昌阁是乌镇当地供奉文昌帝君的场所。旧时每逢科考,学子必登阁祷告,求金榜题名。而在附近就是乌镇人敬奉的关公铜像,威风凛凛,宣扬着忠诚和信义。在它的西侧,是千手观音庙。据庙里的人说,观音庙已有千年历史,因此前来拜奉的人员众多。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也进去虔诚得烧了柱香,祈求诸事平顺。(出于对神像的尊重,此处就不上图了)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到了乌镇最高古建筑——白莲塔。它在西栅景区的西北角,登上高塔,就能俯瞰京杭大运河。往来的船只早已不是刚才的乌篷船那样的小巧,而是现代化的轮船。转身看向对面,小镇的攒动的人群、成片的屋舍,全都成了一片缩影。 就这样漫无目的的游走在乌镇的大街小巷,走过了繁华的步行街,也走过了鲜有人迹的不知名小路。看到了白墙黛瓦、青石板路、拱形小桥和潺潺的小河,也看到了大片的油菜花田和院里探出头来的桃花朵朵;见到了阴天下小镇的宁静和淡泊,也见到了晚上辉煌灯光下的别样风情。乌镇其实不只有一个面貌,只要用心去感受,你就能走进小镇丰富的情感世界,像乌镇的一部分一样感受到它的呼吸和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