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8
1262
0
12
作者:奔走的小鹿
序:几场雨下过,这座城进入雨季,烟水迷离,伴随着热浪升腾。我坐在吊脚楼上朝西的阳台,看池水里湿润的青苔,在雨中恣意生长。这个季节,旅人总是行色匆忙。我曾经无数次到往,以至于忘却游客行程清单里所有的景点名录,或许,我也实在不知道,这些在搜索引擎里随处可见的图文记录,与我的旅行,又有多少关联?除却那些众人周知的,关于这座城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其实还有历史与人文。这里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积淀和融合,有些消亡有些新生。在那些神秘新奇的文化表象背后,无一不蕴藏着深厚的背景故事,这也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的生命力所在。我都记不得我在西双版纳待了多少时日,也曾为此走遍景洪,勐腊,勐海的村村寨寨,却依然对这么深刻的话题知之甚少。浅薄如我,对于这些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待更深入的感知和体验,只是,所幸,在这条探寻之路中,我也开始认识我自己。沉浸在文化的海洋里,才发现未知的世界无限大,而自己的认知能力,又是如此粗陋。在我有限的时间精力里,惶恐的只是不能把这片土地的精华完好的呈现于世人。原谅我,只能以浅显的言语图片表述了。然而这终究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游记攻略,本文不会记录任何一个已知的常规景点,没有tips,因为文化的路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可是,我也希望作为读者的你,可以开始感知西双版纳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啊。来,听故事吧。一、郊外的吊脚楼畔立秋之后雨水渐多,这座城也变的温润。我想我最擅长的事,大概就是一个人旅行,可以悄无声息,与这个世界断了联系,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外,爬上光芒山,远眺远方佛塔,或是误入傣家村寨,体验傣家人未知的莫名欢愉。孤单是我的伙伴,这个伙伴,让我从不孤单。飞机离地面越来越近,嘎洒小镇的傣族吊脚楼就在眼前。从嘎洒国际出发,10分钟车程之后,我入住西双版纳云雅澜居度假客栈。这里有曼妙的湄公河六国文化在这里交汇,东北西南向贯穿这座傣乡小城,远处绿树的山隘;周边林地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东南亚建筑优美。如果只为单纯享受高品质的酒店入住体验,我不会如此大费周章。酒店周边大大小小分布着文艺气息的小店,让人忍不住停驻慢慢品味。这里的人如同气候,真的很热情。在酒店客房设施配置、功能定位、区域分割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大多数对酒店的体验和考量往往来自一些设施的细节和特色化的服务。从客房服务来说,比如床品和洗漱备品的选用;从整体环境来说,比如更丰富的娱乐休闲设施和周边旅行线路提供;雅澜居客栈的沐浴洗漱备品都高档好用,床品的舒服,在保证对脊椎的支撑保护基础上,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一定的排汗除菌功效。西双版纳的物质资源丰富,酒店的早餐夜色包括在内的,可口美味,又丰富。入夜之后,酒店很少会有客人喧闹,唯一的声源来自自然,仔细聆听,你可以听到青蛙和蛐蛐的鸣叫,泡在宽广的室外泳池,你可以仰望斗转星移。二、傣族竹楼建筑漫步在嘎洒,就可见周边村寨的傣族竹楼建筑艺术,目前,这一建筑艺术已被纳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古至今,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都是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住宅的。在鲜花似锦的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一幢幢形式独异的竹楼掩映在翠竹蕉林之中,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幢幢竹楼,水边林际常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孔雀展翅开屏,绘成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景象。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舒适、卫生、防潮、防虫等优点。傣家的竹楼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以数根木料(或用大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复盖。设有楼梯,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室内用竹篱笆隔为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为客室。客室进门内有高出地面四、五寸长的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外间是接待宾客的场所,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卧室是一大通间,男女数代同宿一室,席楼而卧,仅仅是使用黑布蚊帐,作为间隔。室内陈设简朴,用具绝大部份为竹制品,除锅、盆、罐外。其余桌、凳、箩、筐、饭盒等系竹篾编制而成。壁多无窗,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楼外以竹为篱笆,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椰子、树干高大的柚树、果实累累的香蕉、香甜可口的木瓜和婆娑苍翠的竹丛。一派诗情画意,点缀出浓郁的亚热带风光。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竹楼能防蚊虫、防潮湿、防野兽;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比较经济。傣族建造竹楼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大青竹和少量木料。大青竹是傣族地区的特产,而竹楼屋面覆盖的草排是以当地所生长的茅草编制而成,这种制草排的茅草来源广,又很经济。加之傣族人民建造新房时有全寨互相帮助的习惯,一家盖房,全村出动,送草排,赠送青竹,出劳力。因此,傣族人民建造新房的速度也相当快。新房落成,全村老幼都前往祝贺。傣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手章哈,更以自己的歌声祝贺主人迁入新居。傣族竹楼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有新变化。最主要变化是在建筑材料方面,由干栏式竹楼逐步向木楼、砖木结构以及钢混结构发展变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边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了冲击,从建筑到生活习惯被很大程度的汉化。因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国家、地方出台森林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傣家人需要建盖竹楼的取材不再像过去那样方便,建盖竹木结构的传统竹楼比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盖所需费用更为不菲,因此现在大部分的傣家村寨的建筑虽然外型还保持着传统的造型,但是大部分使用的建筑材料已经被砖瓦、水泥等现代建材代替,甚至有一些傣家人的住房从外型到功能已经完全被汉化了。三、傣族慢轮制陶酒店里随处都可见作为装饰品的傣族陶器。这一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傣族,作为百越民族的后裔,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原始制陶作为众多傣族传统手工艺技术中的一种,独具特色。西双版纳制陶历史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延续六七千年一直保存到今天,可以说是人类手工技艺史上的一个奇迹。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今天傣族制陶的工具,工艺及相关产品与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基本上一样,所以称为原始制陶。制陶的原料有:灰白色、浅蓝褐色、浅灰色、黑色的粘土,还有掺进粘土的粗沙和细沙。制陶的工具主要有:木质转盘,竹或木质的刮片;有柄木拍,拍子上有各种花纹;卵石,木板,竹片,竹刀。生产工艺为纯手工制作,经烧制后为成品陶器。主要器物有陶缸、陶钵、花瓶和动植物造型图案等。慢轮,是木质的底座套上石质的轮盘,制陶时,将泥料放置于慢轮之上,用手或脚转动慢轮,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的慢轮在底座和轮盘之间增加了一个滑轮,而慢轮的材质也改为了金属,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底座和轮盘之间的磨损,还能保障拉坯过程中轮盘的平稳转动,做出来的陶器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优美。如今的傣族手工制陶工艺,依然保留着慢轮这一传统工具,只是由于制作量增加,在拉坯过程中改用电动转轮,而阴干之后的拉花雕刻流程,依然需要使用慢轮精雕细琢。由于原料土壤越来越少,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流程漫长,烧制条件不好,产量低,产品种类少,加之市场需求狭小,慢轮制陶技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州级传承人,大勐龙曼飞龙村的玉问和玉南罕都说:“虽然这不是每个傣族村寨都可以掌握的技艺,但我们煞费苦心亲手烧制出来的陶器,却只能拿去别的村寨换谷子棉花,卖不出价钱,很苦恼。”所幸,西双版纳州文化馆的非遗保护项目工作人员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发现了慢轮制陶陶器的先天优势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而又重新召集起,玉南罕这些有着几十年制作经验的民间艺人。慢轮制陶,所用的是附近村寨的高岭土,取回土壤后,配上细沙调制,慢轮拉坯,阴干,在入窑柴火烧制。陶器密度低、透气性强,是食物天然的保鲜盒,陶缸、陶钵、花瓶花盆、茶具等在市场上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玉问等人还前往景德镇等中国先进制陶技艺的代表产地拜师学艺,将所学的先进制作工艺对慢轮制陶技艺进行改造。由于普通柴火窑烧的温度仅仅能达到七八百度,烧制成品呈红褐色,颜色选择上较为单一。为此,玉问等人采用了不同原料土壤的搭配叠加使用,烧制之后,就有了不同颜色的混搭效果。而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岩罕滇之女的玉章凤的制陶工厂,不但有柴窑,还有烧制温度能达到1200度的气窑。采用这种高温烧制的陶器成品,更加结实耐用,光泽度更好,色彩上也更富有变化。而且现在的陶器成品,都经过专门的产品检测,矿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对容器的标准,无毒无污染且坚固耐用。慢轮制陶虽然基本技艺流程一致,但是每一位传承人的雕花手法却各有特色,而玉章凤则更是将织锦等傣族其它手工工艺和其他民族好看的花纹图案,都拿来为我所用,大胆创新。除了广泛的借鉴,玉章凤、玉问等人还经常与来自国内和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民间艺人、艺术学院师生进行技艺交流,将慢轮制陶这一传统的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变为自己自发自觉的行动。玉章凤家的制陶工厂,不但保持着傣族佛寺建筑必备的象鼻凤雕塑陶器制作,甚至还有一座陶器陈列展示馆,馆内展示的最古老陶器,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玉章凤一家四代人的技艺结晶。谈到传承,玉章凤等人说只要对慢轮制陶感兴趣的都会收为徒弟,而学成之后,徒弟既可以自立门户,也可以就在自己的制陶工厂工作,“没有什么介意或技艺上的保留啊,反正学习和传承的都是傣族文化。”玉章凤笑着说:“我们甚至为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制作工具和原料场地。”如今的慢轮制陶,产品甚至供不应求,可以批量制作的气窑制品,工艺稳定,成品率搞,而富有变化的柴窑制品,虽然存在一定的报废风险,也有专门的艺术品收藏家前来定制包窑。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傣族百姓投入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学习生产活动之中。仅仅在大勐龙的曼飞龙村,现在就有7个小团体,每个小团体4至7个人从事着慢轮制陶。这好几个家庭共同生产的和谐场面,和傣族人民善良淳朴的性格相得益彰。傣族慢轮制陶历经六七千年仍然能够传承到今天,已成为人类手工技艺发展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独具长久生命力的象征;是傣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傣族慢轮制陶的成品,从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到佛寺用品,再到进入艺术收藏品领域的工艺品,这一传统工艺市场前景可观。四、傣族章哈每逢节庆,住在酒店的客人都会听到不远处村寨喧闹的歌舞声。其实这不是普通的歌舞表演,这是难得一见的傣族章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上个月,我去到酒店往橄榄坝方向的曼桂寨子,当天傣族章哈艺人玉光艳正在收徒,她已有5个徒弟,这次再收4个,玉光艳已经是门下弟子达到9人的章哈大师了。不过收徒现场还有比她来头更大的,是玉光艳的师傅波双,主持收徒仪式的其实是这位“祖师爷”。仪式现场用绳圈把玉光艳师徒围在一起,四周蜡条环绕,绳圈中间案几上摆放着仪式的必备物件,中有两根点燃的蜡条。收徒的玉光艳坐一方,弟子们围成半圆坐在对面。“祖师爷”波双看时辰差不多了,坐在高处开始宣读门规及一些为人处世的要求。弟子们合十静听,模样肃穆。宣读完毕波双将米酒倒入竹筒,在嘴边默诵数声,再由收徒的玉光艳把竹筒内酒分给新收的弟子饮下,意似彼此认可了师徒身份。收徒仪式不禁止观礼,现场新收的弟子演唱了一小段曲目,玉光艳随口点评后自己又做了示范。她示范时有同门师兄吹笛伴奏,一开始曲调中规中矩确有示范之意,唱到投入时两人均声情并茂,尤其伴奏者身体随曲调律动,表情如醉如痴。此时已有为观礼者表演之意,同时似乎也是个庆祝。作为傣族传统曲艺,章哈演唱者拜师是其身份的唯一认定方式,拜师成功,意味着可以独立表演了。这种在傣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演唱形式虽说被定义为“曲艺”,但其功能并非像我们传统理解的其他曲艺一样仅仅是表演和欣赏那么简单,它可以表达祝福,也可以叙事,还可以是一种交流形式。傣族婚丧嫁娶、出家升座或是重大节庆均有章哈演唱,甚至族内意见不合也可用章哈演唱调节,传说中,章哈演唱者的嘴是很神奇的,甚至能愈万物!傣族群众称章哈是“生活中的盐”,可见其重要性。正因如此,章哈演唱者在傣族中的地位极高,几乎可与佛门弟子持平,这在南传佛教盛行的傣族地区极为难得。从云南解放初期至今,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也利用章哈演唱宣传普及,取得了极大成效,这也跟章哈在傣族人民中的地位有直接关系。傣族传统,章哈演唱是需要预约的,且须有一定规矩。演唱前家中派出专人前往章哈艺人处约请,并带上米酒、蜡条、槟榔作为礼品以示尊重。演唱当日,还需要家中青壮用交通工具前往迎接,演唱后再送回家。章哈的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和对唱,伴奏乐器主要是筚和玎,前者是竹笛,后者则是类似胡琴的一种弦乐器。演唱者表演时需用纸扇遮住嘴及下颌,而所有的气氛调节都在旁观众人的和鸣中完成,既是对表演者的赞美,也是一种鼓励。不同的场合,章哈演唱内容也有不同。章哈艺人根据这些唱词编出了多首曲目,在傣族地区长期流传。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流行文化娱乐逐渐在傣族地区挤占了章哈的地位,章哈的传承一度面临困境,甚至一些长篇叙事歌也有失传的危险。五、贝叶经制作当然,如果你打算再走远一点,也可以去亲自学习一下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的贝叶经制作技艺。贝叶经,傣语称“坦兰”,是用铁笔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据专家学者们考证,认为贝叶经是公元7世纪前后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再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云南省西南边疆地区的。现在发现有贝叶经留存的国家,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印度、泰国、缅甸、老挝、斯里兰卡等国。在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两种,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文贝叶经和贝叶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贝叶经是傣族人民用加工后的贝叶作为材料刻写的佛教经文。其中除了记载佛教经典之外,还大量记载了傣族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法律法规、民情民俗、医理医药、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内容。贝叶经的著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傣族传统文化,傣族人民对傣文贝叶经倍加珍惜,视为传世之宝,被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同时也是傣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在西双版纳的许多佛寺和百姓家被普遍珍藏。贝叶经不仅刻写了佛教经典,还刻写了大量的世俗文学,从而使丰富的贝叶经典变成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形成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波空仑是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勐罕景区傣族园,他需要经常接待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贝叶经制作工序复杂,随着现代记录手段的引入,年轻人已不太愿意去尝试掌握。不过,就在距离波空仑的竹楼不远的缅寺里,几位年纪尚轻的大佛爷,都已加入到贝叶经的制作传承中了。在已经开办1年的曼降寨子贝叶经传习所里,都比卡、康朗华、波万么、康朗罕、波么叫正在认真刻着经文。贝叶经过发酵、煮沸、压平、压线、刻字、上油墨锅灰、擦拭、晒干整个流程,制成的贝叶经一般长40至48厘米,宽4.8厘米,刻5行字,防腐防虫蛀。贝叶经的制作不难掌握,但是对刻写者的文化水平要求却比较高。所以这项工作一般由担当过傣族寺庙大佛爷的人完成。问及目前贝叶经的用途,康朗罕说:“目前除了少量的游客购买之外,主要用途是当地百姓买回去放到佛寺里念经诵佛过赕使用,此外也有一些信众会把整套经文请回家。”贝叶经的刻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一般一整套经文,会有15至16张之多。而几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是利用自己闲暇时间自发地刻写贝叶经。傣族人会等到贝叶棕长到一定高度,才会在每年冬天每棵树砍60到80片叶子,不用担心,树叶越砍越长,而且据介绍,贝叶棕的寿命为50到60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就死了。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总应该在死之前留下点什么吧?贝叶经就是最好的传承。现代化的记录载体很多,除了传统的纸质载体,还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数字媒体。然而贝叶经却成为了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从贝叶经的制作工艺里,不难发现,为何西双版纳这片热带绿洲至今依然保持着80%的森林覆盖率,傣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融入到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中。文化是一种信仰,而贝叶经则是能将精神物化的载体方式,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才是非遗保护的意义所在。六、城市的雨林生活逃离再久,也终究要回归城市的生活,就象倦鸟归林,又如落日溶金。所以我也会选择栖息在城市的近郊,入则喧嚣繁华,出则落寞寂静。在一次又一次的一个人旅行中,会离开,就会怀念。酒店七、傣族壁画曼寒佛殿外有一幅很长的壁画,叙述的是关于佛教的故事。壁画是一种墙壁上的艺术,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而傣族壁画也被纳入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据考察,傣族佛寺壁画是随着佛教活动的兴盛和佛寺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在西双版纳现存和近年修复或兴建的佛寺中,均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以表现佛教故事为主,它通过佛本生故事,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佛的诞生、修行、普度众生等传说。有的壁画则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和阶级关系,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有较高的价值。傣族佛寺壁画,在构图上,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把一个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集中明确地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来。同时,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在人物的造型上,既保持了结构的准确性,又作了艺术的夸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中国画传统的线的表现技法,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并较好的应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大块色与小块色对比,使整个画面显得既鲜艳,又统一和谐,富于节奏感。在壁画的边框装饰以及佛寺里外的屋顶、天花板、门窗的装饰上,大量采用了傣族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纹样。图案大多是孔雀、大象、鹿、马、粮食、水果、花卉等,其中大部分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描绘方法上,先用硬纸板刻出模本,然后按照需要用金漆或银漆印在用红色或黑色作底色的墙壁、柱子、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大多是采用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图案造型,民族味浓厚。傣族佛寺壁画中佛的形象是最常见的,他们额部宽阔、眉眼细长、薄唇、大耳,身后有菩提树,根据佛经故事的描绘,壁画中也常出现狩猎、出征、劳动、沐浴等表现傣族生活的场景,内容丰富且生动。壁画艺人大多是曾受佛经思想熏陶的和尚、佛爷,或者是还俗后的傣族知识分子,他们通过熟读佛经,对经书内容了如指掌,并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将故事情节展示于墙壁之上,“多看、领悟、勤练”是每位艺人的学艺之道,他们没有绘画理论的框框条条,没有构图学、解剖学的严谨,一副壁画,讲述的是一个佛经故事,也是壁画艺人主观审美的表现,相同的故事,相同的表现形式,艺人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着,一个艺人形成了一种风格,代表着一种审美观,如果要从傣族壁画中归纳出一些规律或是特点的话,真的挺难,用绘画的素描关系看,色彩近乎于平涂;从人物的解剖看,结构经不起推敲,但无论佛祖、妖魔神怪,都能从中隐约看出人的影子,这就是艺人眼中的形象,就是被大众认可的“美”,虽然画法、技法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未形成完整的绘画体系,然而,艺术的真谛是相通的,那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也许就是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壁画的特点,一个艺人,一种风格,不可复制,独一无二。近几年来,由于同周边国家如缅甸、泰国的民间交往密切,傣族壁画受到了冲击,出现了请泰国、缅甸的画师进行绘制,绘画风格与傣族佛寺传统壁画大相径庭,影响和冲击非常之大;加之国办全民制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傣族青少年大都在国立学校读书,有部分美术爱好的学生没有学习傣族传统绘画的机会,只能在学校学习课本上学院派的绘画知识,这也导致了傣族传统壁画传承人极度匮乏。八、傣族象脚鼓舞酒店客房的门铃系统相当有当地特色,是采用了象脚鼓的造型。而傣族的象脚鼓制作工艺和象脚鼓舞,也同样被纳入到云南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西双版纳,象脚鼓舞是多个民族的民间艺术。但傣族象脚鼓舞表演形式更多样化,民间的认知度更广,因而也最具代表性。它以傣族武术套路为基础,以象脚鼓做道具,伴以铓锣和镲,集中展现了傣族男子外柔内刚的性格特征。勐腊曼旦村象脚鼓艺人波罕丙的表演,将这种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波罕丙瘦高身材,体态极为匀称。或许跟他从事的职业有关,与人交谈时表情极为丰富,再配以手势,整个人极富感染力。虽说已年过5旬,但举手投足间颇具张力,似乎岁月痕迹被他完全忽略了。见到我们时他刚从北京参加全国鼓王大赛回来,“只得了第二名”,说这句话时他一脸遗憾。波罕丙的生活完全围绕在象脚鼓的氛围中,他家竹楼下层堆满了大小象脚鼓,成品不多,大多数还处于待加工完成的状态。与表演相得益彰的是他的象脚鼓制作,家传手艺再加上天资聪颖,波罕丙制作的象脚鼓早已享誉全州,现在已开始国际知名了。“德国人都来定制我的象脚鼓”,他很自豪,“但是忙不过来”,这又让他很忧心。象脚鼓的制作步步关键,花纹的雕琢决定了整体造型的美观,但木头的镂空和打磨又跟敲击出的鼓声是否悦耳,表达的情绪是否到位息息相关,这取决于制造者的技术和积累。波罕丙虽已带了几个徒弟,但仅限于表演时的勉强配合,制作却还靠他一人,忙不过来就成了常态。他的表演都是用的自己作品,因为象脚鼓舞内容太丰富了,喜庆、嗔怒、悲哀、激荡,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情绪表达,这一切全在鼓与配器的节奏转换和鼓声的交替中实现,波罕丙也许从制作开始,就有了未来表演的整体设计,这迎合了成功学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象脚鼓舞表演时需要铓锣和镲配器,镲决定节奏变化,铓锣配以鼓声,避免了鼓的单调,而且集体的象脚鼓舞,其表现力也较单人表演更为丰富。波罕丙希望给客人最好的表演,因此略有顾虑。不过,他的夫人在他熏陶教授之下已能熟练操作铓锣,而我们随行的勐腊文化馆杨新仑老师正好在长期的傣族地区工作中学会了打镲,就这样我们想看看这位大师的表演,这让他有点为难,原因是当时在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一个临时组合开始了现场的象脚鼓舞表演。随着镲和铓锣的伴和,波罕丙一个起势,敲击鼓点悠步入场,随着镲声指引节奏变化,鼓声或轻柔,或铿锵,步点也或急或缓,波罕丙的脚、腿、腰、臀随之有节奏地律动。其间或似象步缓行,或有怒象前跃,波罕丙人与鼓合为一体,看得入神你几乎难以分辨鼓声从何而出。随着镲声突急,波罕丙一个跳跃,伴随有节奏的呼喊,结束了表演。50多岁的年纪,2分多钟不停歇的动作让他有些许气喘,“这不算什么,在北京比赛时用的是1米8的大鼓,5分钟表演”,他说。两相比较,刚才似乎确实对他没有太大难度。或许是他觉得这种表演有些仓促,他建议我们有机会去看看节庆时象脚鼓舞的其他形式,两个人的斗舞,男女老少集体在铓锣、镲,象脚鼓伴奏下的舞蹈,更会让观者目不暇接。这让我们一阵神往。波罕丙的家如今已建了象脚鼓舞的传习所,由于他本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前来参观表演甚至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家面积不小,足有200余平米,“来80个人都住得下”,波罕丙如此表示。这使波罕丙有足够能力接待众多慕名而来的人,客观上,也使得象脚鼓舞被外界越来越多的认知。虽然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艺术也受到现代生活冲击愿意学习的人日渐减少,但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界影响力或许会反作用于傣族群体,象脚鼓舞的传承有理由让人们感到乐观。九、傣族手工织锦在酒店,有一项为客人提供的特色服务,就是可以任由客人租用傣族传统服饰,在酒店任一位置留影。客人们可能会惊艳于傣族服饰的民族特色,却不一定知道作为传统制作工艺的傣族手工织锦,目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景洪市近郊的曼暖典村,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留有浓重痕迹,跟传统印象中的傣族寨子相比,“村寨”的味道没有那么明显。傣族织锦传承人玉儿甩的傣锦传习所便在这里,这个传习所还有其它的共有名:“傣族织锦传承基地”“傣族织锦合作社”和“傣锦展示点”,这意味着傣锦的传承和市场结合的尝试已经在进行中。生于1958年的玉儿甩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跟这个头衔相比,身为一个60多人的傣族织锦合作社领头人更让她感觉责任重大。能够有这个担当也与玉儿甩本身经历有关。傣族女孩从小就必须接受织锦技艺传授并掌握其要领,15岁以前,每个傣族少女必须自己织好出嫁需要的全套嫁妆——床单、被套、新衣各10套。这些嫁妆集中显示了一个未来家庭主母的持家能力,是否勤劳、聪慧,全部浓缩在了这30套傣锦织品中,因此少女们相互间暗中较劲是不可避免的,舒适、美观、传统性都成为比较的要素,客观上,这也促进了傣锦技艺的流传和发扬。玉儿甩是接受了这个传统的,并且在姐妹们的比较中显露出了高人一筹的技艺和审美眼光,更关键的是她好琢磨,常常在前辈传授基础之上琢磨出新的花样和技巧,这个习惯至今依然保持。在与省外同行的交流学习中,她改进了编织技术,主要是在织锦过程中加强了细密性,这使玉儿甩的新产品较传统傣锦显得更精致,“锦”的色彩更为浓烈。这种改进型产品在加工后既有傣族传统手工花样,也增加了时尚感,更适应市场需求。玉儿甩的能力在本地区傣锦民间艺人中很突出,她也顺势成为政府建议下依托曼暖典村织锦传统成立的傣锦合作社领头人。这个角色对于玉儿甩是个挑战,她要负责提供织锦所需原料并进行技术指导,合作社成员的傣锦成品由她回收再进行销售。合作社的社员用劳动换取收益,经营的压力便全部由玉儿甩承担,虽说风险与利益共存,但对于一个还不太适应市场营销现代化手段的傣族妇女,玉儿甩还是压力很大。苦恼还不仅如此。如今的傣族社会已逐渐融入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已不太被大多数人认可,即使在玉儿甩家里,织锦技艺也只掌握在她和她的同辈姐妹中,下一代能接受的寥寥无几。儿女们办了一个傣寨农家乐,收益远远超过她的傣锦合作社,甚至还补贴资金用于合作社的周转。提起这些玉儿甩直摇头,有对现实的无奈,不过转过身,又继续张罗自己的傣锦织造去了。玉儿甩的境遇并非个案,这项古老传承也面临着如何与现代社会融合图谋发展的问题。傣族织锦,是傣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其集体智慧结晶,“心灵手巧”是傣族女性必备的品质,体现在织锦技艺上尤其明显。中国农耕社会长达数千年,“男耕女织”是最基本的社会分工,傣族社会同样如此,这也成就了“傣锦”在我国纺织技术中的特殊地位,但这种地位目前正在接受挑战。现代人的消费要求尽管有返璞归真之需,却是要在传统工艺之上突出时尚要素,这是傣锦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十、普洱茶制作技艺酒店同样还提供着另外一项特色服务,手工制作普洱茶。普洱茶制作技艺,目前也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西双版纳,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饮茶、制茶、贸茶的历史悠久。七子圆(七子饼)普洱茶是以云南乔木大叶种茶青为原料制成。它主要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以东的古六大茶山易武(漫撒)、倚邦、攸乐、蛮砖、革登、莽枝和勐海古茶区,早期以易武等古六大茶山为最多。现在主要由西双版纳、思茅、昆明、临沧、下关等地生产。易武传统的“七子饼”普洱茶的加工技艺、生产工具、产品标准、甚至茶饮习俗至今都还在延续传承着古老的方式。其加工工艺:采、制技术中,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手工揉捻,经日光干燥,制成毛茶后,经严格的挑选整理再进行蒸压成饼;包装用棉纸、笋叶、竹篓。可以说“七子饼”普洱茶保留和传承了中国及至世界手工制茶史上,历时最长、形制最古老的一种茶品,传承了中国制茶历史上最古老、最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后记:其实目前西双版纳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傣族泼水节、傣医药睡药疗法、傣族高升制作技艺、布朗族的布朗弹唱、基诺族的特懋克节等等。你若想体验,还真是需要去到景洪、勐海、勐腊的各个村寨。这样的文化探寻之旅,自然不同于常规的到此一游。就象世人都知道泼水狂欢,却不明白这个节庆背后的文化渊源。可是,我也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就象这一段探寻传统文化的苦旅。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