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8
3514
31
26
作者:szbook
基本行程北京—塔什干—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铁尔梅兹—杜尚别—霍罗格—瓦罕—穆尔加贝—Kulma/卡拉苏口岸—喀什。大致将一些历史地点串连起来,最后没有选择沿帕米尔公路去奥什,而是利用中国公民的方便从卡拉苏口岸陆路回国。maps.me地图在这两个国家非常好用,google map也不错。特别景点包括铁尔梅兹沿塔阿边境的一段阿姆河, 喷赤河,帕米尔河,佐科里湖。特别是喷赤河,从杜尚别出发到Klub之后,有三天时间一直沿喷赤河走,到Langar才结束,从这里开始改名帕米尔河。喷赤河上游的景象令人惊异,深灰色像水泥样的河水。在距离霍罗格1小时左右时,河面开始收窄,水势浩大,翻滚激荡,传音久远,令人想到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情景。古人对喷赤河多有记载,数千年以来不知道景观变化如何。喷赤河虽然在境外,但我国要求在地图上标注这条河流。2003年《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和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地区图,其图幅范围西部应绘出喷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中华民国地图则将其列入主权主张地区。关于签证、住宿记录和许可证关于签证、过境最详细和更新的信息请见https://caravanistan.com/visa/乌兹别克斯坦电子签证大约一周之内就会发放,塔吉克斯坦看情况,有一周就拿到的,也有提前一个月申请却在出发前一周才发放的。拖延发放可能是一种策略,以辨别是否真实的旅游申请。如果以乌兹别克斯坦作为第一站,塔吉克斯坦签证不成还可以考虑申请吉尔吉斯斯坦的签证,申请速度和乌兹别克斯坦差不多。乌兹别克斯坦住宿按规定要有住宿记录,出境时要检查。近来听说已经取消这一规定,但实操中还是会检查。一般青年旅社都能提供,有时对方会忘记提供,要记得索取。另外这些记录只有在离开旅店时才能提供。出关时会要求出示并逐日核对。塔吉克斯坦没有这样的要求。塔吉克斯坦对帕米尔高原旅行(GBAO)要求许可证,在申请电子签证时能够看到这个选项,可以一起申请,20美元。到了霍罗格之后,如果去佐科里湖地区,还要办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通行许可证(10 somni),在当地的PECTA办公室现场办,立等可取。因为沿途关卡比较多,还要复印几份盖过入境章的电子签证,PECTA办公室会免费提供复印服务。本地区历史书籍杜环《经行记》,耶律楚材《西游录》,记载丘处机行踪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这几本书对河中地区的介绍有许多今天能够对照记载,而且篇幅不大,注释很多,许多名家参加。其中《经行记》最早,也最有意思,不过1000多字,但内容相当准确,令人惊叹。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介绍了19世纪末布哈拉的情景,试图攀登慕士塔格失败,在穆尔加布受到沙俄官兵欢迎,穿越帕米尔,见证英国和俄国军队在帕米尔地区的对峙和划分势力范围)、斯坦因《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与帕米尔有关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北京到希瓦塔什干机场国际到达没有看到换汇的地方,问过员工,出口向左转,到尽头有楼梯通向二楼,再次进入机场,里面有货币兑换。货币面值很大,去年的通货膨胀达到18%。乌兹别克斯坦换汇比较方便,在地图上搜索银行,注意地图上会把ATM也标注为银行。兑换手续简单,会给一张兑换证明。本地人一般以千为单位计价,如果报20,等于2万som。国内航班需要到另一个航站,如果转机有时间可以去中亚抓饭中心,离开机场大约半小时。飞近乌尔根奇时会看到宽阔的阿姆河。机场有很多出租前往希瓦,报价15美元,要砍价。在乌兹别克斯坦打车一个注意事项是司机往往报的是单人价格。有两名来自山东的农业机械销售人员在塔什干机场打车到撒马尔罕,以40美元成交,下车时司机索要80美元车资,好在他们已经多次来过当地,并不退让,最后以50美元成交。这类事情在大城市多发。希瓦古城古城范围不大,以东西向道路为主体。古城早期应该是被毁过,现在留下的实际主要是比较晚期的建筑,是奴隶买卖时代的繁华。保护得非常好,甚至有些太好了,买东西包括日常用品会觉得不方便。北门可以登上城墙,像是平遥城墙,只是规模小得多。中国政府出资的北门修复工程即将完成,那里有一个项目办公室。晚上古城里面有吃饭的地方,有一个过去的经学院晚上还有现场表演,场地相对封闭,人不多。LP推荐的Islambek是一个挺好的选择,由一对父子经营,接待经验丰富,提供订车服务。就像前面所说的,希瓦古城是一个十分宁静的地方。夜间照明不错,走在古代商队经行的路上,凝神谛听。早上到城墙上散步,看着孩子们睡在院子二层搭出来的阳台上,早醒的还会和人打招呼。第一站选择希瓦,好像从万丈红尘的大街踅入空无一人的偏僻小巷,镇静安神。希瓦到布哈拉早上9点的航班,大约1个半小时。希瓦到布哈拉也可以租车,听说路况不是很好,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航班价格便宜。布哈拉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城市,景点集中,民宿成熟,而且景点也是当地人的活动中心(liab--i-hauz,大水池)。推荐住到saraffon一带,这里离主要景点近,住宿地方多,买东西方便。犹太会堂也在这一带,能看到布哈拉犹太人经过时靠在门上致礼。《纽约时报》曾有一篇报道,“在布哈拉,10000座犹太人墓和150名活着的犹太人”。玄奘称为捕喝国,耶律楚材记为蒲华城,在昭武九姓中属于安国。布哈拉是伊斯兰经学院的聚集地,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老的经学院。这些经学院没有资金维护,往往出租给当地的商户。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外墙说明是16-18世纪的建筑,里面是巴扎、卖地毯或工艺品的地方,甚至是理发馆。为什么布哈拉会有这么多经学院?可能和统治者的兴趣、贸易的利润有关。稍微远点的景点是萨曼尼陵墓,这个陵墓写进了世界建筑史,主要是在使用单一色彩砖材料做装饰上有独特之处,收费5000 som。另一个重要的景点是靠近中心的Magok-i-Attari Mosque,据说是在拜火教寺庙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它周围的广场下沉,低于地面,因为是12世纪的地面,挖掘出来的。现在是地毯博物馆,去的人比较少。拜火教遗址是宗教和历史多元化的一个象征,也和当地密集的伊斯兰教景点区分开来。现在的地毯博物馆固然不错,却淡化了这一景点的核心特色,应当主打拜火教和早期清真寺的差异化特征,让游客旅游体验更有深度。撒马尔罕高铁Afrosiab,下午3:50发车,1个半小时到达,技术来自西班牙。通常的旅游路线都是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这等于徐徐拉开演出的幕布,重头留在后面。当然也因为这样,所以在不同的城市往往会碰到同一批人,大家无非差一两天。撒马尔罕的中心是雷吉斯坦广场,主要是三组建筑,两个大的经学院和一个黄金清真寺。看得出来是精心修复过的,色彩恢复得非常好,有冲击力,也是国家形象。8月正是东方音乐节排练,大约2个月的时间里参观雷吉斯坦限制在11:00到15:00。排练时不能进入雷吉斯坦,但如果说照相,游客可以进入到比较靠近的观看区,舞蹈节奏感很强。在此期间到雷吉斯坦,会看到那里的游客个个步履匆匆,三大殿再加上买东西,时间的确不大充裕。而且晚上也不开放。Afrosiab在城外不远,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富于吸引力、也是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对,就是那个高铁名字的由来。它的所在地是撒马尔罕古城,至少是唐代粟特人时代的撒马尔罕。古城被成吉思汗烧毁之后已经无存。主要遗址是著名的大使厅,建筑的主人不详,大约是接近国王的贵族。公元7世纪的壁画保存很好,是失落的粟特文明留下的最富展示性的遗存。漓江出版社2016年版《丝路译丛》中对大使厅壁画多有解读,像是马尔夏克《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葛乐耐《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康马泰的《唐风吹拂撒马尔罕》。“一席”中有一期毛铭女士主讲的节目也有专门介绍,她本人就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考古。大使厅西墙壁画下部最右部分有两名朝鲜人,排在吐蕃使者后面,稍有距离。唐代的朝鲜人形象保存在中亚。不论他们是做什么的,跨越整个唐朝的疆域,从东北亚来到中亚,都是很了不起的。对这两名朝鲜人的身份存在着争议,博物馆说明里写他们是卫士。韩国学者认为,他们是渊盖苏文派去联络粟特人共同抗击唐军的特使。渊盖苏文是朝鲜民族英雄,曾经击败唐太宗李世民。他想联络粟特抗唐也是合理的。只是这个说法在时间上也许有点问题,因为北墙上有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形象,此时高句丽已经亡国,不大可能派出使者。马尔夏克主张卫士说,因为朝鲜人手上没有拿礼物,而唐朝使者和吐蕃使者手上都有礼物。壁画上有一些突厥武士,担任卫士和招待,个个长发及腰,特征鲜明(在中国出土的粟特人石棺上也会看到几乎是一样的突厥人形象)。2014年,韩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修复了大使厅的壁画,并将壁画送到韩国展览,引起轰动,为乌兹别克斯坦带来了大量的韩国游客。中国古书对Afrosiab所在地,也就是当年的撒马尔罕多有记载,玄奘叫飒秣建或康国,杜环称康国,耶律楚材称寻斯干,他解释说“寻斯干者,西人云肥也。”河中向来以土地肥沃知名于世。Afrosiab附近还有一处非常有名的遗迹,先知但以理墓,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共享这处圣迹。但以理原来葬在伊朗苏萨,现在的墓是被帖木儿掳来的。从Afrosiab向市区走会经过Sha-i-Zinda,也称为陵墓大街。它坐落在一个小山上,小山上都是穆斯林的墓地。陵墓大街的奇特之处是一座挨一座的陵墓,从山下向山上逐渐发展。大致是帖木尔时代的高官、嫔妃等的陵墓,仿佛这些高门在死后还要聚在一起。有的比较豪华,也有的比较朴素,比如学者的陵墓。从Sha-i-zinda再向市区是比比哈内姆清真寺,本地人很多。不像帖木儿陵那样严肃,参观者气氛轻松。看来,这才是老百姓喜欢的地方。院子里有个石雕,摊开的古兰经和书架,是当地夫妇求子的地方。里面的大殿还在修缮,正门不开,但绕过左边可以从侧门进入观看维修现场。外面是大巴扎,销售的东西价格不便宜。当然,唐代记载过的著名撒马尔罕金桃已成绝响,连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从乌兹别克斯坦去塔吉克斯坦,如果从撒马尔罕过关,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塔吉克最著名的粟特考古城市片治肯特,这里的壁画可以和Afrosiab媲美,而古城保护得更好。片治肯特是粟特人在唐朝支持下抵抗大食的最后阵地,葛乐耐书中有一节《片治肯特王最后的日子》,根据考古发现的穆格山书信复原了当时的情景。从信使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戴王当时的处境,盟友背叛,据说片治肯特被大食军队焚毁时屋顶还晒着苹果。戴王战死后,唐军就要自己面对大食了。片治肯特离杜尚别较远,游客一般去片治肯特后再返回乌兹别克斯坦,如果有这样的计划,除塔吉克签证外,申请乌兹别克签证时还要选两次入境。这次没有选择从撒马尔罕东去片治肯特,而是南下铁尔梅兹,主要还是为了体验一下由铁门关入阿富汗这条“征服者”大道。铁尔梅兹如果连续几天看经学院和清真寺有些审美疲劳,那么到铁梅尔兹可以换换口味。相对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铁尔梅兹不够出名,但可能更加重要。它属于巴克特里亚和贵霜王朝统治区,向来是波斯、印度、阿富汗通向中国的贸易要道。对于中国人,这里是佛教传来的地方,迦腻色伽王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教离开印度主要的传播方向是向北和向南,向北要经过阿富汗,再到铁尔梅兹。在当地考古博物馆可以看到大量的佛教遗存,特别是早期犍陀罗的佛像。铁尔梅兹临近阿富汗,这些佛像和阿富汗的佛像在制作形态上是衔接的。博物馆的规格是国家级的,参观过之后可以强烈感受到中亚地区的古代文明历史。在展厅里遇到当地的大学生,问中国人是否知道贵霜王朝。学生介绍说,贵霜曾经向东打到过中国的。今天关于贵霜的记录主要来自中国史籍和地下资料。铁尔梅兹古城的发掘还在进行中,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来自古城外的诸多Tepa,它们沿着阿姆河分布。Al Hassim的后墙也是古城墙,正在修缮中。看得出乌兹别克斯坦古迹修缮工作投入很大,到处都是工地,不过修缮的理念是还是整旧如新。后墙现在不让游客上去,知道阿姆河就在外边大约几百米却看不到。历史上铁尔梅兹老城控制阿姆河上最重要的渡口,玄奘称为咀密国,它还在中亚历史上留下了抗击成吉思汗的英雄故事。如果乘坐单程出租车前往,可以留意在现场的本地人,他们往往开车来,可以搭车回城。铁尔梅兹隔阿姆河与阿富汗相望,从撒马尔罕到铁尔梅兹历史上向来是通向阿富汗和印度的要道。阿富汗战争期间,这条通向喀布尔的公路是苏军的主要战略控制区。1989年,苏军从这里撤退回国。雅利安人、大流士、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帖木儿、巴布尔,有多少青史人物都是经由这条通道进入阿富汗再征服印度的,玄奘法师走的也是这条路,《大唐西域记》里面提到路上经过铁门关(复旦大学侯杨方2016年宣布确定了铁门关的具体位置,不过北大罗新有不同意见)。古道情况如何今天已经不知道,新的通道不再翻山,而是尽量绕行平路前往铁尔梅兹。前往铁尔梅兹的出租车站在撒马尔罕城外,可以搭车前往,只要说Termiz Stand就行,大概价格120(千)som。经常有机会在车上碰到经过铁尔梅兹回阿富汗的人,这次遇到的是一位在哈萨克斯坦做日本汽车生意的哈扎拉人。Termiz的Malik Club是吃饭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当地人请客聚会的地方,既可以看到夫妇情侣,也可以看到商务宴请。从铁尔梅兹经Shartuz到杜尚别铁尔梅兹的AKANT酒店有一位年轻的老板,英语好,待人接物非常成熟。附近可以换钱,走路就能到考古博物馆。可以请老板安排租车前往汽车站,这里到边境Gulbahor的价格一般是每人15(千)som,20美元可以包到好车。路上经过阿富汗口岸时,司机会提示乘客。接下来就是沿着阿富汗边境东行前往乌塔边境,这段路不到1小时,几乎完全沿着阿姆河走。有许多河曲部分,风景优美,缓解在铁尔梅兹难以亲近阿姆河的愿望。如果到了铁尔梅兹,即使不去塔吉克斯坦,也可以专门到这条路走一趟看看。出关的人不少,需要排队,这里要检查住宿登记。过关后有车送到塔吉克斯坦的口岸,3000som,只是要等人坐满。塔方检查主要依赖人工,需要开箱。整体来看,过关大约40分钟就可以完成。两国关系不大好,乌兹别克斯坦更加强势一些,比如曾经将撒马尔罕通向片治肯特的口岸关闭,最近倒是开放了,今年罗新教授带的游学团将片治肯特列入线路。两国关系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领土,塔吉克人认为布哈拉和撒马尔罕都应当是自己的,塔吉克民族奉为祖先的、最伟大的英雄萨曼尼的陵墓就在布哈拉。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塔吉克人都占多数,撒马尔罕市区的通用语言是塔吉克语。出关后有出租车,可以讲价钱,但车不多,最好迅速完成,每人5美元成交。车行一小时后抵达小城Shartuz。虽然看上去只有一条主街,但繁荣的景况却给人印象深刻。人种比较复杂,对外人友好。在巴扎里可以吃饭、换钱,休息一下。再向前走就是杜尚别的道路,价格大概每人70-80somni,2-3小时的样子。库尔干秋别到杜尚别的高速公路正在修整,未来可能会快得多。杜尚别的一个特点是居民中文水平比较好。有在中国留学过的出租车司机,超市里面有到过中国的交换生,mehrgan bazzar里面的售货员也会讲。 杜尚别是一个特别的城市,不大像通常的城市概念。常见的作为城市要素的繁华与杜尚别无关,没有大量的人口聚焦,没有大型的消费场所。市中心的鲁达基大街,更多的是基于设计、展示而不是基于消费的需要,歌剧院、老博物馆都在附近。杜尚别人口不多,80万的样子。但城市体量很大,又被河流分隔,公共交通比较发达,mini bus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市区。mehrgan bazzar是杜尚别最大的巴扎,很少的会堵车的地方,品种丰富,价格优惠。过去很出名的绿色巴扎已经拆除,新的巴扎离开市区远一些。巴扎侧面有30号中国超市,幌子在外面就可以看到。巴扎对面则有杨姐超市和一家中餐火锅店,杨姐这里可以换钱,汇率好,接受微信转账。超市不多,在其他地方主要是靠小店。这里将小的便利店称为market或mini market,这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习惯是一样的。有朝鲜族后裔在市场中卖泡菜,她们已经听不懂韩语了。杜尚别是新城,没有什么古迹,加上独立之后有内战,曾经在首都发生战斗,政府还在努力消除内战和分裂的痕迹。市政建设投入不足,居民区看上去像是传统村落,商业服务比较少。出生率很高,街道上儿童的数量会给人留下印象。对于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沿帕米尔公路来这里的旅行者,杜尚别提供了安全宁静的休憩。对于将要从这里出发前往帕米尔的旅行者,这里汇集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因此旅社里面的气氛就自然比较热情和亲切。霍罗格今天是古尔邦节,旅社里的人也过节去了,让人担心车场有没有车。结果令人放心,早上打出租车很容易,到巴达赫尚汽车站(只要和司机说khorogh stand就行)有很多吉普车在等客。也许塔吉克人不像突厥民族那样重视古尔邦节。塔吉克人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民族,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都属于突厥人,他们的语言接近,会维语的话到这两个国家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但塔吉克人说的是波斯话,和伊朗没有语言障碍。历史上波斯的势力范围以阿姆河为界,阿姆河以北也就是乌兹别克斯坦所在的河中不属于伊朗。为什么在乌兹别克东边的塔吉克民族,隔得那么远,却和伊朗拥有相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解释。在杜尚别遇到一名在西安上过学的出租车司机,他去新疆旅游时和维族出租车司机讲汉语,被出租车司机痛斥,认为他不讲维语是忘祖的表现。也许长相差不多,但他的确不会突厥话。据一位乌兹别克旅游者观察,塔吉克人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喜欢讲俄语,而吉尔吉斯则刚好相反。从杜尚别到霍罗格车费人均300 somni,副驾座位350somni。尽量早去,7点之前到,否则就要坐后排座位,非常颠,喷赤河景观在右手。司机凑够7人需要花很长时间,9点之后才出发。车站的硬件很差,不如中国县城车站。有一个特点非常突出,安静。虽然也要拉客、讲价、将行李放到车顶,整个车站没有什么人声。我们的车等待最后一位客人花了很长时间,司机却从没有吆喝。同车有一位在阿富汗做生意的年轻人,他拿出手机展示里面的马苏德照片,尊称其为潘杰希尔的commander,提起卡拉什尼科夫时的语气非常自然。马苏德已经在2001年被暗杀,但他在阿富汗北部的塔吉克人中间仍然享有盛誉。为了让乘客能够坐得下,所有的行李都要绑在车顶,再拿苫布盖上。在阳光下,用不了多久很快这些行李就会烤得非常热。从kulab开始车队将进入山区,也就是巴达赫尚地区。有的旅客会停下来买瓜带回家,山区里面不会再有水果供应。很快,在车的右侧将会看到喷赤河,之后将一直沿着这条两国间界河的河谷前进。河谷里面地势低,两边大山夹峙,这些山非常高,也很荒凉,光秃秃的石头山,植被很少,让人产生压迫感。路况不好,只是勉强能开起来,有点像巴基斯坦从斯卡都到吉尔吉特那一段印度河沿岸道路。河对岸就是阿富汗,有一条平行的道路。如果说塔吉克一侧还算有汽车道,对岸那里可能只好算马车道。不过,还是可以看到阿富汗方面对道路的维护,包括简易的桥梁和涵洞,只是路上没有车。无论是塔吉克一侧还是阿富汗一侧,村庄都只能靠这样的道路出行,并且只有一条路,几乎没有看到垂直或交叉路,路过一处简陋的过河设施,已经被封闭并且有驻军。河谷对岸的阿富汗村庄种植条件可能更好一些。在接近霍罗格前大约1小时的地方,喷赤河开始改变,变得躁动,在河道里面形成剧烈的冲撞。只不过这些冲撞不是拍岸的惊涛,而是河流与阻挡它的河道以及湍流之间的对抗,灰色的河水回旋激荡,发出巨响。经过13个小时的行车,终于在10点多抵达霍罗格。由于后面几小时的颠簸,所有人已经疲惫不堪,本地人也不例外。司机很有耐心地将乘客逐个送到家里,再将行李解下来。有的人家一家人出来迎客,要热闹一阵子才算结束。霍罗格晚上11点之后停水,不能洗澡,连洗脸用水也十分勉强,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才恢复供水。房东专门准备了一桶水冲厕所。在霍罗格,住在一户讲俄语的人家里。看上去并不富有,但整理得挺干净,是一种不失优雅的生活环境。家里的女孩在上初中,能讲英语,与客人沟通主要靠她,房间里面有她的教材和作业。家里摆放着罗马尼亚式的组合家具,这种样式曾经在中国流行过,这里的看上去更加沉重结实。看电视节目会发现,许多塔吉克家庭都会有这类组合家具。从霍罗格到Dashai霍罗格是格尔诺-巴达赫尚的省会,签证时GBAO许可证就是用在这里的。霍罗格有明显的俄国风格,简单宽敞,规划清楚。市区沿Gant河展开,河水湍急奔腾,日夜不息。霍格公园令人惊艳,林木葱郁,清新宁谧,是休息的好地方。当地的人民崇拜的宗教领袖His Highness Aka Khan卡里木王子有一个AKDN项目(阿迦汗社会发展网络),对霍罗格一些公共设施和服务提供维护。巴达赫尚地区的民族是帕米尔族,信仰为什叶派的一个派别伊斯玛仪,这个派别相对自由。无论是礼拜还是守斋都比较宽松,不朝觐麦加,而是朝觐教主,也就是这位AKA Khan。Aka Khan拥有哈佛大学学历,住在法国,是全球伊斯玛仪信徒的教主,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皇族之一(福布斯称其净资产10亿美元)。当地的伊斯玛仪中心位置非常好,面对Gant河,离开巴扎很近。1992年塔吉克斯坦独立后,Aka Khan就开始介入帕米尔地区的宗教和公益活动,在向西方世界传达内战期间和之后帕米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时起了重要作用,当地人很乐意谈起Aka Khan,而对中央则不大买账。Aka Khan基金会有一个项目叫“roof of world festival”,包括音乐舞蹈演出等,在7月下旬举行。据统计,今年共有58名国际游客参加了节日活动。看着设计前卫的世界屋脊节的招牌,头顶却传来军用直升飞机的声音,这里的平静只是表面。霍罗格的PECTA(帕米尔经济文化旅行协会)对旅游者很友好,员工不仅主动提供支持,而且敢于承担责任。在这里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旅行者来求助,从拼车到找回护照。好在霍罗格不大,多数问题几通电话就可以理出头绪,让PECTA能够发挥作用。员工会详细了解游客的目的,给出线路和经停的建议并找到司机签订合同。司机的餐饮和住宿费用是固定的,每天10美元,路程一般是每公里0.8美元,但特殊路段单独计价,比如佐库里湖,当然只是这一段单独计价。乘客需要自行拍照启记录仪表盘上的公里数作为依据。PECTA也是AKDN里面的机构,员工素质高,语言能力、待人接物、与政府打交道都表现不错。霍罗格距离Ishkashim约100公里,后者一般认为是瓦罕河谷旅行的起点。Ishkashim是一个村子,也是瓦罕河谷旅行中最大的村子。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口岸,通向阿富汗,有签证就可以过去。在接近Ishkashim时,会看到混浊的喷赤河边缘出现了小片清澈的水面,那是山中溪水冲下所形成的,溪水从村子里的一座桥下喷涌而出,是Ishkashim的胜景。 再向前走,经过喀喀城堡。看到车来,两个女孩跑向一面空地上的一面墙,原来是一个可以闭合的售货柜台,卖些旅游纪念品。附近大概有村子,这些女孩并不推销。当天住宿在Darshai,有些名气的小村子。附近有一个同名的峡谷,是户外爱好者喜欢的地方。这里的homestay挺成熟的,里面有简易桑拿设备。炉子里烧的是煤,而不是想像中的牛粪,看来瓦罕河谷这里运输条件还可以。几乎每家院子里都种有杏子,现在正是成熟的时候,远远就可以看到。下午,太阳不那么强烈的时候,村庄外面的道路上,放牛放羊的孩子们赶着牲畜回到各家的院子,男孩女孩都是劳动力。他们对游客很友好,欢迎参观家里的院子,英语也能招呼。从瓦罕河谷到穆尔加布从Darshai继续前行,很快可以看到延充堡。景区说明上写这里是为了保护丝路贸易,抵抗来自中国和阿富汗的侵略。据斯坦因说,延充yumchun含义据说是“拜火之人”,他拍的照片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一样(《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图139)。堡垒建在一段小山形成的崖壁上,规模很大,面临喷赤河,背靠大山,后有溪流,护墙依山延续。这里是观看喷赤河谷全景的好地方,对面是巍巍兴都库什山,峰顶有少量的积雪。车辆暂时离开河谷,开始向山上爬行。随着地势渐高,在山峦的背后,兴都库什大雪山的峰顶显露出来,这才算是看到了古代文献上所说的“大雪山”。上山不久,就到了比比法蒂玛温泉,交通并不方便,但来这里的当地人很多,将一辆辆吉普车挤得满满的,每人10somni。温泉旁边正在盖房子,看来市场委很不错。当天住宿Langar,通常瓦罕之行在河谷段到此就结束了。接下来将离开喷赤河谷,向北进入大帕米尔腹地,见证玄奘大师笔下的“波谜罗川”。到了Langar,可以明显感受到生活条件下降。本地出产有限,而输入物资则成本极高。这里也有高原地区常见的饮水问题,冰川融水只能用于农业灌溉,这还是2016刚刚完成的,生活用水需要家庭自行背取。晚上,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盛水工具去打水。刷牙洗脸都要专门向房东要水,厕所用水就是冰川融水。洗澡是太阳能,水不知道从哪里来。Langar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还有一家培训职业技能的德国NGO的办公室。毕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集结地,村子里有一个小超市,楼上就是餐厅。远处是群山,下面是成熟中的麦田,坐一坐还是不错的。这里不断地有车进出,显示本地是一个交通比较活跃的地方。旅行者在这里休息,多数是准备进山的。在瓦罕河谷,民宿价格似乎是统一的,每人15美元,包晚饭和早饭。喷赤河到Langar就到头了,再向上的河段改称帕米尔河,帕米尔河是喷赤河的支流。从Langar出发。连续向山上走。景观开始改变,从色彩丰富的高山河谷变成像藏区阿里那样的高原无人区,除了河岸一带,其他都是一片砂石,几乎是没有植被的地方,有人称之为月球表面。河水成为景观的中心,流经所在绿色盎然,偶尔还有水鸟飞过。帕米尔高原的特点是大片的平地,很多地方不需要道路也可以跑车。危险则在于往往有一些地面流水导致下陷,要小心加助力才能通过。这里海拔已经足够高,司机眯起眼睛向山上看,试图找到雪豹和盘羊的踪迹,在一片灰色砂石的背景下,识别动物是很难的。路上看到最多的是颜色鲜艳的旱獭,远看就像是狐狸,看到车来迅速钻进洞里,还有一些低飞的水鸟和鹰。经过Khargush检查站后,道路分为两个方向,翻过山口经布伦湖(Bulunkul)去穆尔加布,或经过佐科里湖绕行。在佐科里湖自然保护区检查站提交PECTA发给的许可证之后,车辆进入更加荒凉的湖区。要开一阵子才能远远看到佐科里湖。在前往佐科城湖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一两处居民点,有孩子向车挥手。这里的居住条件想必十分艰苦,净水也要从外面运来,仍然有居民养牲畜,也许是自家的夏牧场?佐科里zorkul湖1838年才被英国人发现,曾被称维多利亚湖,当时认为是阿姆河的源头。这里海拔4000米,阳光下的湖面呈现高原特有的深蓝,一片云彩飘过,湖面会突然黯淡下来。这里景色不算惊艳。佐科里湖东西长25公里,是大帕米尔的北端。它的重要地位来自1895年英俄所订立的瓜分帕米尔的协议,规定了双方由此向东直到中国边境的势力范围划分。斯文赫定在书中描述了他在189年经过时当时双方军队对峙的情况,英国人带着印度军队扎帐蓬,而俄国军队则扎的是吉尔吉斯人的蒙古包。从langar出发,还可以沿帕米尔公路向北,去布伦湖和雅什库里湖(叶什勒,Yashikul),这里已经是8个帕米尔中的阿尔楚尔帕米尔。雅什库里湖在史学界大大有名,1759年清军向西追击大小和卓,在这里打了葱岭三捷的最后一仗。战后立碑纪功,因为这里实在太偏僻,纪功碑成为旅行者的一个地标。很多人对这个sumetash(苏木塔什)碑有兴趣,记载下来的有荣赫鹏(1890, 记为somantash)、斯文赫定(1894)、斯坦因。1891年,新疆官员海英组织的考察队到这里时,碑已经断裂。据说后来这块碑被俄国人(Mikhail Efremovich Ionov)移走,送到了塔什干,侯杨方2014年找到这里,连底座也没有了。说是中苏紧张时期埋在霍罗格大街上,2004年修路时发现,后来藏在霍罗格博物馆。大概苏联人对中国查古书、读碑文、访遗址、定边界这一套实在是不胜烦扰,干脆把底座端掉,看你还能如何考证?斯坦因1915年8月来时,拍了碑亭后面一处拱拜的照片。海英绘制的图、俄国老照片和斯坦因的照片是侯杨方他们确定位置的依据。在这里停留很容易会感受到高海拔的影响,但想快速进出并不容易,司机需要小心翼翼地关注各种陷坑,车辙也模糊不清。在这样的路段上,还能见到一些摩托骑行者,他们有其灵活的地方。不过,在没有信号的地方,如果遇到问题,除非正好有其他车辆经过,否则就毫无办法了。说是无人区,实际上还是有一些人类活动的,包括有军队驻扎。同行的西班牙户外爱好者根据一位德国游客写的extremely detailed blog用地图导航找一个可以吃饭的地方。大家怀着期望被带到一处河边,吊桥对岸有几处房子,那里就是地图上标注的餐厅了。下了车,怀着对热饭热汤的期望,走过晃晃悠悠的吊桥。不料,尽管找到了当地值班的人,饭却没有了。只好又从桥上走回来,一下子没有了情绪。离开佐科里湖,在导航指引下向北寻找帕米尔公路。四驱车在高原上几乎可以肆意行走,只是颠得厉害。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M41,此地离穆尔加布大约30公里。帕米尔公路路况较好,车子立刻提速。半小时rgk ,可以看到远处山坡中分布着在大片白房子,那里就是穆尔加布了。在抵达之前还要经过一个检查站,让旅客有机会众远处欣赏这座著名的城市。自Langar出发算起,当天行程大约150公里,共费时8小时。穆尔加布、Kulma Pass和卡拉苏口岸穆尔加布在帕米尔是个声名响亮的地方。只要想想这里方圆数百里荒山和砂石的世界,有这么一个城镇当然会成为整个地区的吸引力中心。从霍罗格出发,无论是经布伦湖还是佐科里湖,都要在这里休整。如果从奥什出发,经过10几个小时的跋涉,穆尔加布几乎就是一个重回人间的喘息驿站。在搜索引擎上会找到多篇国际媒体对此地的报道,其中不乏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大机构。穆尔加布海拔3640米,据说这里只有7000人(A Portrait of Tajikistan’s Distant, Unloved Highlands,euroasianet, 2018),以吉尔吉斯人为主。1891年俄国在此建立前哨阵地,此前清朝在那一带有驻军,估计被驱逐了。斯文赫定觉得俄国人能在这样的地方驻兵,实在是匪夷所思。20世纪70年代帕米尔公路修通之后,这里成为苏联监视中国的前哨,曾经驻有一个帕米尔边防总队。苏联时期还进行了基本的城市建设,整个城市大致上沿着帕米尔公路分布着。早上可以看到有好几拔人在晨曦中跑步,令人惊叹。此地并非贸易口岸,它的兴起完全是军事性的。在中苏边境形势和缓之后,这里的重要性自然降低,导致当地经济上的困难。穆尔加布的粮食蔬菜主要来自奥什,在奥什采购洋葱土豆每公斤只要1.5somni,但加上运费和税,到这里的价格每公斤要7-8somni,冬天还会更贵。当地人的收入不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可能只有每月400somni。其实从喀什过来只有6个小时,但依靠喀什来供应就会显露自己的弱点,相比之下。吉尔吉斯至少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人,所以目前还是宁肯走远路从奥什运来。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中国在附近有驻军,并且遇到军人到穆尔加布购物(In central asia’s forbidden hoghlands,a quiet new comer:china, 2019.2.18),下面就是邮报的照片。住在LP推荐的Guest House Erali。这间旅社是旅程中住客间互动气氛最好的一家。一方面是因为穆尔加布没有什么娱乐,大家只能留在店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少都已经在路上吃过一些苦头,的确需要在这里交换些信息,寻求安慰。如果在这里生病,可能会比较麻烦,因为离开有好医院的地方比较远。多数人会沿着M41向吉尔吉斯斯坦方向,或相反,向着霍罗格方向继续旅行。中国人则多一个选择,可以从Kulma口岸入境。在旅社的公共区,总是有人在认真地翻看旅社提供的地图,计划着下一步的行程。外面停车场里摆放着越野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公共浴室不管多晚都有人在用。一位俄罗斯人骑摩托车准备前往喀喇库尔湖,然后返回,再从Kulma口岸进入中国,转道红其拉甫前往巴基斯坦。旅社由一位老奶奶经营,能够说简单的英语,非常敬业负责,可以通过她安排出租车。因为高原反应需要休息,动作慢了一些,在穆尔加布搭车并不顺利,直到下午才找到愿意去Kulma的货车。路特别烂,货车的速度不到30公里,不时还要绕过陷坑。后面的路段司机干脆离开公路,直接走下面的荒原,反正也是平地,速度可能还快一些,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到检查站前面的停车场。穆尔加布主要是一条大路,在北部分出一条去Kulma的路。在穆尔加布拦车去Kulma,尽量早去货车停车场,告诉当地人你想去Kulma truck stand,出租车就可以送过去。那里有一个大车店叫hotel arzu,里面是一个停车场,货车司机在这里会休息吃饭。停车场前面就是通向Kulma的道路,在那里拦车比较有机会。据老板娘说,早上7点多钟会有车从那里经过,如果错过,那么下午1点左右可能还会有。那里的人,无论是大车店老板还是司机都不大讲英语,需要自己想办法。另一个方法是打车去Kulma,一般要价500somni,听说可以还到400。下午出发前往Kulma,因为时差的关系已经不能过关,只好在检查站前一处货车场休息。这里有一个简易房结构的旅店,外面来看还像一个旅店。之所以知道是简易房,是因为夜间有人在楼内奔跑,沉重的脚步下整栋楼都在晃动。旅店有国营店的气氛,行政部门占据着一层的好房间。让出的房间是员工用的,和司机住的地方比相对干净一些,房间里还有对讲机和文件柜。不过经理大概没有和员工打招呼,所以不断地有人拿了钥匙开门进房间来找东西。好不容易等到下班,这回没钥匙了,但拧房门把手力量却凭空变大。不知道这房间里有什么东西非常重要,时不时有人来拧一下把手,企图进门。小卖店里卖些饮料和饼干之类的,地上放着两个西瓜,问价钱,却被告知是非卖品。旅店依靠发电机供电,夜间会停电。没有自来水,但有烧好的热水,司机一般借用旅店的水壶去茶炊打热水,冷水则要从水缸里面舀。许多司机在这里用餐和住宿,但他们大都不是过境去中国的。在餐厅,一位司机问我喜欢塔吉克还是帕米尔,原来他是帕米尔人,伊斯玛仪派的教徒,言谈中透露出对塔吉克人的强烈不满。当年政府军进攻巴达赫尚时未能深入帕米尔,后来在霍罗格还有不少摩擦。在穆尔加布可以看到头顶有两架直升机在巡逻。了解塔吉克帕米尔人历史可以看http://www.pamirs.org/history.htm第二天一早7点就开始在路边拦车,大约40分钟拦到一辆去喀什的货车。过了检查站,还有大约20公里,路况并无好转,司机仍然需要眼疾手快,乘客则在行程中左右大幅摇摆着身体。货车在这段路上还会继续爬坡,远方的山坡上已经可以看到中国方面的一些车辆。突然之间,慕士塔格峰开始从山坡后面露头,边境到了。长长的一串货车已经靠在路边,等待出关。从塔吉克斯坦回国,走卡拉苏口岸的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可以体验从帕米尔高原荒凉到突然遇见连绵雪山的心理冲击。在瓦罕河谷,可以看到对岸兴都库什的雪山,可是那些雪山峰顶只有少许积雪。到了卡拉苏,只要爬上大山,眼前就是大雪山,不是一座,而是一座连一座,亲密接触。当然从新疆出关,也可能会有别样的体验。Kulma是塔吉克斯坦这边的叫法,中国叫卡拉苏口岸。塔方的开关时间是杜尚别时间9:00,相当于北京时间12:00。出关并不复杂,先是边检,然后是海关。双方口岸相距很近,几分钟就可以跨越。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当完成塔方出关手续来到中方口岸时,中国方面正好开始午休,要下午3:00才结束。只好坐在83号界碑上等着,眼看中方一侧施工人员来来往往,却毫无办法。好在天气不错,慕士塔格峰相看不厌。卡拉苏口岸2004年就开始通关,现在更是全年通关的口岸。口岸双方想必定期会晤,究竟沟通些什么?让行人和货车做此无谓的等待,也是边境的奇景。在这时,来了一队美国老年游客,共有7人。塔吉克旅行社将他们送到边界之后就返回了,这一群人拖着行李涌到关口。看到这一架势,中方打开了关门,所有人一哄而上进了关。初检关口正在维修,警方用了一辆中巴车进行检查,查护照,看手机照片,问旅行目的和计划。一番解释之后,警方同意用这辆中巴车将乘客送到下一站安检和海关,到那里还有20公里。如果不是这个老年团,可能只好继续搭货车。中巴将人们送到安检区,客气地将大家让进一间屋子。原来警察们要午休了,下午3:30才恢复工作。在此期间,无论入关还是出关的人只能在这间屋子里等待,手机也只能在屋子里使用。里面有两名法国年轻人,他们正准备出关前往塔吉克斯坦。美国团之前已经去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手上还有不少本地货币。法国小伙正好想换当地货币,于是安静屋瞬间变成热闹的换钱巴扎。3:30,中巴来接。到了安检厅,警察们开始讨论如何开始安检,按团还是按散客。可能平日没有这么多人,缺乏经验。卡拉苏不是大口岸,两年前刚开始对第三国公民开放。好在办事流程倒是挺快,结束后走出院子就是塔什库尔干到喀什的公路。在公路上拦车,一辆欧兰德停了下来,100元到喀什,成交。在车上和司机攀谈起来,没想到这是一位当地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容后再叙。途经盖孜检查站,斯文赫定记载的盖孜河“奔腾咆哮”,今天只剩下干涸的河道。总结一下,这两个斯坦国的特点是世俗化,与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相比,清真寺少得多。乌兹别克斯坦可以看到不少在建清真寺,可能是新总统出于政治考虑放松了管制。塔吉克斯坦很少见到清真寺,居民在外表普通的房子里做礼拜。据说在塔吉克斯坦,18岁以下儿童不允许进入清真寺。在杜尚别,可以看到男女情侣在大街上公开拉手走路,年轻女性几乎都不带头巾。可以给当地孩子带一些文具,比如好看的笔。当地工业水平不高,这种廉价的文具很受欢迎。特别是在塔吉克斯坦。礼物也是尊重的表现。之前也看到自驾游的旅行者说他们会带一些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