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每年寒暑假都会坐火车路过河南,尤其是火车到了郑州之后就会调转方向从陇海线转到京广线,漫长的路途就感觉有了希望,很快就会到终点站——北京了。但是非常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在河南停留,好好了解一下河南。其实萌生去河南看看的念头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没能成行,今年看了河南卫视春晚和元宵晚会,“唐宫夜宴”终于触动了我,让我按下了启动键,在清明假期完成了这次行程。准备行程的时候,想在穷游上搜搜帖子作为参考,居然关于河南的帖子都不多,看了那边清明节期间的天气,不是多云就是下雨,我一边准备一边没有啥信心了,对此行没报太高的期望。但是,整个玩下来,确让我惊喜不断,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下面就一一道来。“豫,舒也”河南简称“豫”,根据《尚书·舜典》和《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为方便国家治理,将天下由原来的十二州改为九州,中央之州为豫州,也是大禹所在的州。豫是舒适、美好的意思,豫州即舒适之州。河南的历史可真牛,从距今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夏朝的重要证据)开始,历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各国、北宋等均在河南建都。可以说“一个河南史就是半个中国史”,也可以说华夏的文明之源就在这里。4月1日早上5点半起床赶早班飞机到郑州,就是为了下午去看“河南博物院”。酒店就选在博物院对面“中州国际饭店”,放下行李,先补充体力来一碗“河南烩面”,然后就直奔博物馆了。河南博物院的宝贝可真不少,看得人眼花缭乱,只能挑些重要的放在这里了。贾湖古笛:看过“国家宝藏”的估计都知道它,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 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它的横空出世,推翻了,“笛”就是“羌笛”、“胡笛”,它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人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有的乐器。笛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做成,上面有七个大孔,其中两个大孔旁边还有2个小孔用来调音,它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个对于只有五音的中国传统音乐来说,意义重大。铜爵:这个铜爵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但是它可是很厉害哦,是二里河出土的夏代文物,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了吧?妇好枭尊:几年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办的一个妇好墓专场展览里看过,当时的展览基本上把妇好墓的精品基本都展示了。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带兵打仗能征善战,帮武丁扩大地盘。说起商王武丁也是有意思,都是要靠老婆打仗的,妇好死后,他又娶了个老婆,也是帮他打仗,大名鼎鼎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给她铸的鼎。莲鹤方壶:现场看比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多了,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祭祀器,壶顶上有一直鹤振翅欲飞,做的真生动。武则天金简:这个金简是武则天万年向上天祈求长生不老,免除其罪的。这个金简是1982年一个农民在嵩山上偶然发现的。唐侍女像:看到这几个小人,让我想起了今年河南春晚和元宵晚会的那几个穿插在整台晚会中的那几个“唐朝侍女”。升仙太子碑:该碑的碑文为武则天御书,是行书、草书穿插,写的真漂亮,有王羲之的风格。武则天绝对称得上才女,能在1000年前当上女皇,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着吧。原件在洛阳的偃师,这里拍的是拓印件。汝窑瓶: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汝窑一片”,汝窑是北宋宋徽宗组织创烧的,世上存量极少,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汝窑加起来也不超过100件。通过考古已证实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是汝窑的窑址。粉彩荷花瓷吸杯:清代嘉庆的粉彩,造型好特别,真漂亮。离开博物院回酒店稍事休息,晚上准备吃正宗点的豫菜,在大众点评上搜了一家“裕丰源”,看了点评不错,直接打车前往。饭店装修不错,点了几个招牌菜,味道都不错,综合大家的打分,蒸菜最受欢迎、羊肉串很嫩排名第二、烩面比中午吃的好吃、锅贴也不错、四小碗略微油腻排名垫底。此行到郑州主要是为了看河南博物院,明天就直接去洛阳了,只能晚饭后稍微走走郑州了。若论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4月2日一早坐高铁从郑州到洛阳,只要40来分钟就到了。定了宜必思酒店,还提供接站服务,从龙门高铁站出来直接接到酒店,还是很方便的。在携程上预定了下午龙门石窟的门票+讲解,上午还有点时间,选择了离酒店不远的“国花园”去看牡丹。今天还没到假期,门票优惠10元一张,游客也不多。中国国花园:看过那么多花,之前也在其他地方看过牡丹,觉得也就那样吧,并不觉得特别好看,感觉跟“百花之王”的称号略有不符。但是,今天在这里看到的牡丹着实让我惊艳,大到难以置信,艳丽无比,还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这时候,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最是应景了。再来一段视频才能感受到效果。北方的春天真好,除了牡丹,桃花、紫藤也都开了,真是美呀!这么美的景致,造型一定要凹起来。逛完国花园,回酒店楼下的锅贴店吃点河南特色小吃,洛阳小碗汤很不错,汤挺鲜的,跟胡辣汤应该属于一个系列。糊涂面也非常不错,老公表示很满意。锅贴稍微油了点,但也相当不错。在洛阳的这两天,我们经常在这吃呢。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这次旅行的一个重要景点,考虑到自己瞎看看不明白,提前在携程上预定了门票+讲解的服务,159元一个人,一共讲解大概40多分钟吧,重要的石窟都会讲的,个人觉得还是挺值的,推荐!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宾阳三洞:是距今1500多年前,南北朝的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说起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不得不多说两句,他作为鲜卑族皇帝继位以来,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推行汉化,着汉服、说汉话,迁都洛阳,是北魏比较有建树的皇帝。后来我们去卫坡村时,他和皇后的墓就在附近2公里左右,后来查了一下这两个墓早就被盗了,只剩2个土包,就没去看了。扯远了点,言归正传,宾阳三洞原来计划是有三个洞的,但中洞建好后,没有能力再建另外两个,只留下了2个洞,后来隋朝、唐朝的时候在洞里造了像。北洞里的佛像是唐朝时建的,手势因为残损成了“胜利”。最丑的佛:由于唐朝末年国力衰退,有些佛像雕的就比较马虎,这个中间的佛像眉毛一个高,一个低,号称是龙门石窟最丑的佛像。万佛洞:是唐高宗时期由两位女官监督修造的,洞窟内穹顶上有一个精美的莲花,围绕莲花周围有一圈碑刻“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字迹跟我们现在的字并无多大差异。最美的佛:万佛洞洞口一侧雕有一尊不大的菩萨像,身体成S型,衣饰华美,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看到这副像,大大加赞美,并借鉴雕像的衣饰,成功运用到他的一出剧《洛神》中去了。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里最著名、最雄伟的佛像。是唐高宗期间开凿的,这座佛像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的当时(48岁)样貌雕刻的,可见高总有多爱武昭仪,是否当时就想着要将她立为皇后呢?说起来,武则天如果没有高宗的爱和大力支持,是没办法后来独揽大权,登上皇位的。可惜的是龙门石窟破坏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安史之乱、以及民国时期的大量盗掘现象,很多石窟里的造像的头部都被破坏了,特别是小一点的佛像,看着感觉还是很痛心的。下图这座雕像的头部据说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今天有点蒙蒙细雨,倒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逛起龙门石窟反而别有意味,新发芽的柳树在烟雨中轻轻摇曳,北方的早春就是别有韵味,唐朝文学大家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的不正是眼前的景色么?走到伊水河东岸,可以一览西岸的石刻。白园:白居易的墓园“白园”也在东岸,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18年,死后就葬在这里。他的诗用词平易,通俗易懂,从描写生活中的美景、小情趣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有到感叹生活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他的诗备受日本人喜爱和推崇,在唐朝以及后来对日本的诗歌、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人在他墓边上立碑上的内容,就能说明一些!看完龙门石窟和白园差不多是晚饭时间了,计划品尝下洛阳著名的“水席”,本来打车准备前往比较老字号的“真不同”饭庄的,的士司机却推荐“管记”,说本地人都去这家吃,价格实惠,味道不错,我想想之前看过的几个游记都提了“管记”,就改变了主意,决定吃“管记”了。饭馆在老街附近穿过“丽景门”,这个门是2002年在金元明清时期的丽景门原址重建的,跟唐朝并无关系。“管记”藏身在老街深处,点菜时发现,价格确实实惠,三个人100元过点就能点好多菜了。所谓“水席”就是每道菜都是汤汤水水,味道嘛一般般吧,我是有点吃不惯呢。吃完之后走出巷子,一回头发现就是本来我想去的“真不同”饭庄,感觉高大上了很多,有点后悔,应该坚持选择这里吃才对。洛阳博物馆:经过一晚的休息,体力恢复,今天先去洛阳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市级的博物馆里可算是很厉害了,里面的藏品很牛的,想想也是洛阳作为十三朝都城,又有“生于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古今多少帝王将相葬在这里。直接先奔里面的珍宝馆,博物馆的精品都在这里。白玉杯:曹魏时期(距今2000年前)的白玉杯能做的这么精致,真不容易。泥塑人面像:是北魏时期的塑像,已经残损,但从仅存的部分可以看出人面线条柔和,外形圆润饱满,与当时流行的“秀骨清像”的艺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我想是北魏是鲜卑族统治与东晋的士大夫的审美有所不同。 叔牝铜方彝:此方彝里面刻有铭文“叔牝赐杯于王姒,用做作宝尊彝”,考证认为“王姒”是周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应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第成叔武。历史相当久远了,乃西周早期的出品。熹平石经:是东汉汉灵帝听取蔡邕的意见在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讲儒家几部经典典籍刻在石碑上,立在洛阳太学府里,目的是让学子们能看到正确的版本,防止在传抄过程中典籍被修改。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主要由当时的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是蔡文姬的父亲)以隶书书写,是标准汉隶。可惜后经战乱损毁严重,后来陆续有残石出土,这一块出土洛阳太学旧址附近的真是难得了。曹魏时期魏文帝又以“篆书”、“古文”、“隶书”重刻了正始石经(也叫三体石经),唐朝又重刻了开成石经(上次在西安碑林看过了)。正始石经:三彩骆驼:(唐朝)隋唐遗址植物园:离开洛阳博物馆,走到对面的隋唐遗址植物园继续赏花。白马寺:赏完花,去神州租车取了车,自驾前往白马寺。白马寺是大名鼎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汉明帝刘庄委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西行求经拜佛。蔡音、秦景等人在途径大月氏(今中阿富汗一带)时巧逢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邀请二僧同回东土。次年,二僧用白马驮着经卷、佛像和汉使者一起回到洛阳。明帝一面将二僧暂时安排在负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居住,一面大兴土木为二僧建造寺院。永平十一年(68年),寺院建成。为纪念白马驮经,将寺院命名为“白马寺”,而其中的“寺”字则借用自二僧曾经居住过的鸿胪寺,“寺”从此成为佛教传播场所的专用名称。武则天时期,是白马寺的黄金时代,主持方丈薛怀义与武则天的轶事这里就不聊了,不过当时的白马寺是面积最大、香火最盛的时期,有“跑马关山门”之说,关个山门要骑马去。但是眼前看到的白马寺已经今非昔比了,历史上几经损毁复修,现在的规模比我想象的小太多了,估计只有地下的柱础和清凉台下的石砖可能还跟东海、唐朝有点关系吧。有了车就是方便,离开白马寺前往“洛邑古城”,这里是围绕文峰塔、河南府文庙等修建的一个旅游景区,大部分是新修的房子。吃了几天的汤汤水水,极度想吃“米饭炒菜”,逛到这里发现景区的员工食堂居然对外开放,看到炒土豆丝我眼睛都亮了,立刻决定在这里吃10元一份的员工餐,就着大馒头,感觉今天的饭菜各位好吃!已经晚上8点多了准备回酒店,路上一幢宏伟的唐式建筑一下撞进眼里,着实让我惊艳,紧接着又看到重修的明堂、天堂。赶紧找地方临时停车,今天已进入清明假期,车非常多,到处找不到停车位,好在老公有经验,顺利找到停车位,停好车,赶紧奔向那座宏伟的城楼。应天门: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应天门”呀,是隋唐皇家宫城——紫薇城的正南门,也是女皇武则天正式登基为帝的门。看到这重新修建的高大应天门,我似乎看见了武则天站在城门上俯瞰自己的帝国的骄傲,感受到了大唐盛世曾经的光辉灿烂。天堂:在应天门后面,是当年武则天礼佛的地方,据说当年薛怀义主持修建了天堂,里面有一座巨大的佛像,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展现了天堂的宏大场景。修好后由于当时御医沈南得宠于武则天,薛怀义心生记恨,是夕,密烧天堂,延及明堂,也被烧毁。老君山上湿云多,小落门西渭水波今天暂离洛阳前往老君山,本来我对老君山并不了解,但去年冬天老君山的雪景在抖音上爆火,我看了也觉得不错,正好离洛阳不远,就安排了这个景点。自驾前往,全程高速,2个小时左右到,很方便。先去酒店放了行李,已经快中午12点了,赶紧去景区,今天已是清明假期了,游客很多,排队上缆车就等了1个小时,之后再做一段缆车才来到山上。到山顶一看,由于这几天气温比较低,山上已结了雾凇啦!姐姐是第一次看见,非常开心。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于一室之意,因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后更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今天游客很多,差不多是“摩肩接踵”,沿着栈道走完一圈,基本上的景都应该能看到了。今天天色一般,雾大,在抖音上火爆的景(俯瞰几座修在山尖上的道观)今天是看不到了,网上盗图一张放在这里。在人少的地方抓紧时间拍照。雾太大,人又多,金顶就没上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在雪地里。下山排队等索道,又是将近1个小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感觉越来越冷了,穿少了还真有点扛不住呢。下了山大家都饥肠辘辘了,回酒店稍事整理,在大众点评上搜到一家评分不错的地锅鸡,在栾川镇中心,驱车前往,居然还要等位。好在很快就吃上了,听从了老板娘的建议,点了3斤的鸡,心里有点嘀咕呢能否吃的完,结果一上来,热乎乎的,鸡肉炖的软而不烂,味道全进去了,非常美味,三个人居然把一锅鸡基本吃完了,尤其是老公表现神勇卫坡村:今天离开老君山返回洛阳,晚上搭飞机回广州了。有车就是方便,先去卫坡村看看。卫坡村也称魏家坡;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坐拥北邙福地,南依洛阳,北靠孟津。这里是牡丹品种“魏紫”的诞生地,据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谱》记载,有樵夫从万安山中挖来野牡丹一株,被魏仁浦买下,栽种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魏氏池馆”。经过改良嫁接,终于培育出名扬天下的魏紫牡丹。前两天在国花园已经欣赏过了。村内保存较完整的清代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及其后人修建的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官宦家族宅院。天井窑院是这里的特色院落,窑院四壁青砖砌建,顶部建有拦马墙,拦马墙有着两重作用,一是可以防止人和牲畜跌落院中,二是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好在游人不多,比较适合凹造型。这种焦香芝麻饼超好吃,薄薄脆脆的,面上全是芝麻,一口吃下去,是芝麻和面的香味,打包了好几个带回广州。天子驾六博物馆:中午离开卫坡村,还有点时间,决定在回洛阳还车前去看看天子驾六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时在出土的“天子驾六”陪葬坑原址建的,这个遗址的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西周、东周期间,周天子的墓是“不树不封”,没有明显的封土堆,也不在上面种树,因此周天子的墓一直没有被真正发现过,反而是一些诸侯王的墓因为高调,经常被发现,比如秦公大幕、曾侯乙墓等等。这座陪葬坑的出土证明周天子的墓就在附近。另外,周礼有明确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天子乘的马车是六匹马拉,诸侯王的是四匹,士大夫是两匹),但是一直未看到真正的“驾六”出土,以至于学术界有“天子驾六”、“天子驾四”的争论,这个遗址的出土证实了文献的记录是完全正确的。关于这个车马坑的出土虽然之前看过电视节目,但为了听的更明白,请了博物馆的讲解。现在已经明确这附近一带是周王城遗址,发现了周天子的墓葬、家族墓葬、陪葬坑等。博物馆门口的雕塑,六匹马准备腾空而起。“王作宝尊彝”:之前在洛阳博物馆看到了,此鼎的出土也证明了发现的“亚”字大幕是周天子的墓葬,推测很可能周平王的墓。据史料记载,周幽王荒淫残暴,宠幸褒姒,废掉王后和太子宜臼,引起诸侯不满。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联合缯(zēng)国和犬戎,攻陷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在申国国君及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拥戴下,废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周平王继位后,便将镐京旧都中被犬戎劫余的器物连同一些王室贵族,迁移到成周(今洛阳),史称“平王东迁”,东周正式开始。天子驾六:进到主展厅,看到天子驾六现车马坑现场,还是被震撼到了,规模比在电视上看的大多了。浩浩荡荡的车队整齐排列,应当是按照当时周天子出巡的阵势摆的,共有26辆车、70匹马、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架,其中一辆车是由六匹马驾驶的。离开博物馆,在洛阳龙门高铁站还了车,跟姐姐分别准备飞回广州啦,离开洛阳前再留个影吧。这次出游虽然只有4晚5天,但行程安排的满满的,既探寻了从夏到东周、大唐盛世的文化遗存,又欣赏了艳丽的牡丹、老君上的奇幻冰雪的自然美景,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了,完全超出了出行前的预期,给此次行程打个100分的满分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