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色列?什么是以色列?回来后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这个建国比我们早一年的国家,今年是它的70岁生日,虽然年轻,但是追溯历史却源远流长,道不清说不明,它,是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点,地理位置注定了非同一般,它,是红海和地中海的分界线,土地孕育了一代代的文明,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教派的朝圣地,世上唯一的圣城就在这里,所有的非比寻常注定了,这片土地承受着历史的动荡、洗礼、悲悯和眷顾,宗教冲突、战争肆虐,硝烟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升起,从千年前就没有停歇,以色列不大,但是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刺入了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此刻的以色列无疑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止战之殇为谁响起?我啃着鸡腿,嘴里含糊不清:“妈~我想去耶路撒冷看看”“哪里?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额~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世界著名旅游都市”突然,旁边的电视机里不识抬举的播放了一则新闻:“5月14日,巴勒斯坦人聚集在加沙与以色列交界处,抗议美驻以大使馆在耶路撒冷开馆,抗议者与以色列士兵爆发冲突,导致至少5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800多人受伤……”“……………………”“……………………”………沉默了足足有1分钟,我此刻都回想的起当时空气中弥漫的蜜汁尴尬,“扑街仔!你想死啊,去那种地方!”“额~我买了几百万的人身保险了,受益人填的是妈您的名字……”“好孩子,去吧……注意安全哈,来再加个鸡腿”“…………”还是那句话:本人出品,必属精品!我是雍容makiori~典型的水瓶男, 喜欢旅行的我,其实原来也是体制单位里天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年最快乐的莫过于把年假和前后双休拼成九天出行,快乐但而短暂,终于有一天,按耐不住血液里骚动的基因,毅然辞职成为了一名独立摄影师,工作之余也跑遍了七大洲,用镜头记录下一路上美好的各种喜闻乐见,我喜欢分享旅行的感悟,希望大家能通过游记感受到这份旅行的欢乐,从而鼓舞大家也能走出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旅行…快乐在路上目前是Getty Images US/CN 签约摄影师微博:雍容makiori微信:makiori以色列我遇到了什么?三教圣城耶路撒冷,真正踏入圣城的一刻,我突然觉得有一丝恍惚,这种认知上的错觉来源于脑海里原本的印象,废墟,冲突,抗议,混乱……在这里丝毫不见踪影,整个圣城尽然有序,全世界的游客都在这里汇聚。耶路撒冷老城是耶路撒冷的精华,面积仅1平方公里,但是神奇的分成四个宗教区域,分别为犹太区丶伊斯兰教区丶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穿梭在老城的角落,遇见每一份惊喜。《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从三千年前一路走来的耶路撒冷老城,曾在公元66年达到最大规模,四年后罗马军队的一把火将这里毁于一旦。有史记录以来,老城被彻底毁灭至少2次,围攻23次,攻打52次,俘获与重俘获44次……然而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带着累累伤痕的老城依然存留到了今天,这座城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圣墓教堂,刚踏入殿堂就见到那块曾经被耶稣鲜血染红的石板,只见信徒们跪下来,先用东西擦拭一轮,然后匍匐在石头上祈祷,哀悼在耶稣的十字架前,信徒们跪下来,祈祷,唱经……在耶稣的墓前,永远都是长长的朝圣的队伍……你可以是无神论者比如我,但是我敢肯定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充满震撼和动容。烛光下,信徒虔诚的念着圣经,充满慈悲的祷告声充溢在整个教堂内部,我小心翼翼的挪动着身体,相机开启静音模式,生怕快门声打扰了他们。宏伟的西墙原是位于圣殿山上犹太圣殿的遗留外墙,也称为“哭墙”。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们在西墙前或哀哭或低声祷告,表述流亡之苦和对古神庙的哀悼。祷告完毕会把自己的心愿、祈祷写成小字条,放到西墙的缝隙中,根据犹太传统,在西墙下许下的心愿会直达天庭。马哈耐耶胡达市场是我这次在耶路撒冷最心水的地方,不同于宗教文化场所,要快速了解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最简单的莫过于从接地气的当地市场着手,各种琳琅满目的食品,热情的摊主大声的叫卖,整个市场看似混乱却井然有序。参观以色列博物馆是最快了解这个神秘国度的捷径,整个博物馆分为考古学馆,里面是一些公元前的展览品,还有一个室外的耶路撒冷模型,最有名的就是堪称上世纪最伟大发现的死海古卷展览,参观下来充分能了解犹太人最重要的两个东西,宗教和艺术。死海~不愧为世界海拔倒数第一的湖泊,这个在小学课本上就大名鼎鼎的地球奇观,没想到颜值如此之高,从平视角看过去虽然是灰灰一片,但是上帝视角就惊艳无比,鲜艳的层次沁人心脾,我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躺在湖泊上飞无人机的人了~逼格满满诱人的红黄绿渐变从岸边不断向远处延伸,仿佛颜料在水中化开,飘浮在水中的妹子伸展着苗条的身躯,摆动着白皙的手臂,与这片彩虹融为一体几个阿拉伯人看见我飞无人机,要让我帮他们拍几张,欣然同意飞过去后,迫不及待的四脚朝天对着镜头就是一阵表演。要完成这一张小行星全景真的不容易,我只记得拍摄的时候,脖子抬的快断了,左眼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一点死海的水,一阵剧痛瞬间让我不知所措,忍耐到34张全部拍完,立即跑回岸上用淡水冲眼睛后才缓过来。位于死海旁边的马萨达是犹太人的圣地,世界遗产之一,最有名的希律王宫殿是早期罗马帝国奢华的代表,位于一座岩石山顶从上而下三层遍布,乘坐缆车上山高温的炙烤让大地昏昏欲睡,山顶宫殿遗址却凉快的很,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真会选地方享受。公元1世纪罗马人攻陷了耶路撒冷后开始屠城,上千犹太人携老扶幼一路向南逃到这里,这个城堡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守难攻,罗马人攻城三年未果,最后通过城堡西边,利用火攻攻上了城堡。城堡内的960名犹太勇士们誓死不投降,他们抓阄选出十个人将所有人刺死,最后一个人再自杀,他们在最后时刻高喊:masada will never fall! 所以这里成为了以色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利利湖是传说中耶稣传道的主要场所,很多有关耶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如“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八福山上巧论道”等,因此被称为耶稣第二故乡,湖边遍布了教堂,许多基督教或者东正教的信徒都会来这里朝拜。加利利湖边的基布兹,这是一个神奇的社会主义社区,作为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来说,感触良多。好不夸张的说这里实行的就是共产主义制度,每个基布兹社区都是住着几百号人,大家都在这里辛勤的各司其职工作,医疗教育养老都是免费的,只要有贡献就能在这平稳的生活下去,在上世纪由于靠近边境冲突地带,这里的人有三年住在防空洞里。游览戈兰高地北部的国家公园时,一群初中生看见我们兴奋的手舞足蹈,大声的对我们说"你好”,东方面孔对于他们而言无疑充满着好奇和神秘。采法特古城是以色列最高的城市,古老的文明和清新风格的建筑让这里变成拍照圣地,要不是墙壁没有刷成蓝色,不然我还真有点在摩洛哥舍夫沙万漫步的错觉,都说犹太人具备艺术天赋果然不假,这里汇聚着很多艺术家和其作品,色彩的大胆运用,别致的造型深深的把我吸引住,转角处一个哈瑞迪犹太人的女儿偷偷的看着我特拉维夫是我这次以色列之行最后的惊喜,这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实在太对我胃口,如果要比较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地位,其实就是我们的北京和上海,在特拉维夫,人们生活的更加轻松现代,时尚和自在。雅法老城,经历了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一轮轮的更替,到处都是饱经风霜的古迹,每一块石砖仿佛在述说着历史,穿梭在老城和各种创意手工艺店,海岸边阳光明媚让人觉得置身天堂,没有历史名城惯有的沉重感,到处能看到古董沙发椅子小物件,走进店里一秒来到中世纪。一组漫画,读懂以色列的历史说实话,我从初中开始就对历史无感,对地理却非常的有兴趣,主要是历史那些年份实在是记不住,一到考试选择题就只能选C,所以,在启程以色列前我就必须搞明白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历史,结果一问度娘,没看多少字就昏昏欲睡,后来找到一组大鱼漫画详解,简直不能太赞,正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明白以色列的历史。联合国在12月21日召开紧急特别会议会议以压倒性多数(128票)通过决议要求特朗普撤回12月5号做出的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定作为“三教圣城”的耶路撒冷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人民的神经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亚伯拉罕四千多年前,亚伯拉罕率领他的部族从两河流域迁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很多年之后,一场大饥荒袭击了这个地区亚伯拉罕的子孙们又不得不逃荒到了埃及开始了长达430年寄人篱下的苦难史公元前1290年左右摩西王子带领四十万以色列人出逃一路上被埃及军队围追堵截正在很多人产生了动摇情绪的时候摩西突然在一座山上遇见了一个神秘人物:上帝(耶和华)在和耶和华谈判之后双方愉快地签订了一份合同耶和华承诺保护且只保护以色列人条件是以色列人把耶和华当成唯一的神来崇拜并且遵守耶和华为他们制定的“十诫”以色列人成为了身份特殊的“上帝选民”变得空前自信和团结在上帝的鼓励和保佑下以色列人回到老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在第二任国王大卫继承王位后钦定耶路撒冷为古以色列国首都放着上帝与犹太人契约的圣物“约柜”也被搬到这里大卫的儿子所罗门还为圣物建造了“圣殿”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陷入内斗分裂为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两个国家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消灭了以色列王国这一支以色列人从此不知所踪幸存下来的犹太王国也于公元前597年被巴比伦攻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全部贵族都被绑架到巴比伦五十年后,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灭亡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了圣殿(第二圣殿)但这只是犹太人苦难的开始巴比伦人走后,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轮番统治以色列被异族奴役了数百年的以色列人一直渴望着传说中的救世主(弥赛亚)的出现后来真的出现了一个人不仅自称是弥赛亚还说自己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这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出生的:耶稣耶稣本来是一名犹太神父在传教时不仅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而且到处展示自己的特异功能变水为酒啊,水上漂啊还能一秒治愈瘫痪,让瞎子复明、死人复活大家一看,能治好病还不要钱纷纷聚集到耶稣麾下耶稣不仅私自吸粉,在教内组建团团伙伙还经常和犹太教领导人对着干犹太教的祭司们为了谋财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内建立了商业中心打着信仰的名义赚教徒的血汗钱结果耶稣把这些商人全赶了出去耶稣特立独行的行为被犹太教祭司看成是“异端”引起了他们的震怒在这些人的鼓动下统治耶路撒冷的罗马总督下令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的这部分犹太人后来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基督教耶稣门徒们宣称犹太人和上帝签订的合同已经过时了上帝要和更广泛的群众签订新的合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圣经•新约》以前的犹太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旧约》改良后的基督教迅速扩大了群众基础在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而犹太人就比较悲剧了由于不断发动暴动,反抗罗马统治罗马人在公元70年毁掉了犹太人的圣殿耶路撒冷被整个铲平犹太人被流放,从此流浪于世界各地耶路撒冷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主不过默罕默德不是主的儿子,而是先知伊斯兰教也承认摩西、耶稣等人都是先知不过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个先知(封印先知)由于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升天接受天启耶路撒冷因而被钦定为伊斯兰第三圣地636年,阿拉伯人攻占了耶路撒冷他们在犹太人圣殿的遗址上建设了著名的圆顶清真寺后来,耶路撒冷地区又几度易手除了十字军东征时曾被基督徒短暂占领外耶路撒冷大部分时候都掌握在穆斯林手中阿拉伯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1918年,巴勒斯坦地区被英国人接管在英国支持下,世界各地饱受排挤的犹太人纷纷返回老家,从阿拉伯人手上赎买土地二战后巴勒斯坦犹太人数量上升到60万在英国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于1947年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在该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与犹太国并将耶路撒冷划为由联合国管辖的国际城市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当然不买账英国人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开干中东战争接二连三地打了五次巴勒斯坦的领土反而越打越少本来由以色列和约旦分治的耶路撒冷在1967年被以色列完全占领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为其首都但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唯一例外的是美国美国国会在1995年通过法案要求政府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法定首都并拨款授权将美国驻以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但从时任总统克林顿开始每位美国总统都会每半年签署一道豁免令并没有实际落实这个法案本来就是摆个姿态象征性支持下自己的亲密盟友没想到到特朗普手里,竟然玩真的了12月5日特朗普发布声明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真的要把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的“任性”主要是由于他核心团队的犹太背景以及犹太财团在竞选时对他的支持特朗普实现了他竞选时的承诺但肯定会激怒穆斯林群体打乱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耶路撒冷~止战之殇为谁而鸣?飞机徐徐降落特拉维夫,一下飞机熟悉的热浪迎面扑来,过海关的时候,小伙伴有一丝紧张,一问才知道原来去过伊朗,这是妥妥的进小黑屋的节奏啊,船到桥头自然直,硬着头皮递上护照,我们剩下的人吃瓜群众般的在后面围观,十分紧张的希望不要出现遣返大戏,接过护照的女海关,翻了几页突然停了下来,然后给旁边的男海关一看,时间顿时静止了几秒,就当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男海关嘟了嘟嘴,接过护照啪啪啪在电脑上操作了起来,然后归还护照并夹了一个入境卡,所有人,此时才松了一口气,不然最起码就是进2个小时的小黑屋……坐上车,第一站就驶向圣城耶路撒冷,道路两旁时不时都看见硕大的铁丝网把大地分割开来,荷枪实弹的警察,在检查站仔细的审视每一个车辆,那一刹那我觉得来到了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分为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如今都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整个城市出乎我意料外的秩序井然,尤其是西耶路撒冷一片平稳繁华的景象,甚至让我怀疑曾经看到的新闻是否发生在这里,有轨电车穿梭在城市中间,现代文明和历史宗教的相得益彰,让我诧异的同时不禁有一丝感悟。耶路撒冷分为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如今都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整个城市出乎我意料外的秩序井然,尤其是西耶路撒冷一片平稳繁华的景象,甚至让我怀疑曾经看到的新闻是否发生在这里,有轨电车穿梭在城市中间,现代文明和历史宗教的相得益彰,让我诧异的同时不禁有一丝感悟。抵达酒店放下行李,顾不得休息,就来到了耶路撒冷老城,这个面积仅仅一平方公里的地区,被神奇的划分成四个区域,俗话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而世人则说:“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从古至今,耶路撒冷都交织着世间的最美丽与人间的最哀愁,文化、宗教、民族、和社会阶层在这里碰撞,不断擦出火花,耶路撒冷就是一座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同时存在着天堂和尘世不同维度,平行世界的圣城,独一无二。“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三千年历史让它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超凡的地位注定了这里的命运坎坷,你会发现世上很难再找到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这样经历过那么多的颠沛流离和命运波折。东北部是最大的穆斯林区,西北部是基督教区,东南部是犹太区,西南部是最小的亚美尼亚区。三大宗教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城中每个角落,《旧约》、《新约》中提到的许多人名和事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教堂和遗迹,三大宗教对此一致认同没有异议,虽然曾为争地盘明争暗斗。在饱经风霜的老城穿行,感觉像是翻阅一本活着的立体历史教科书,一个路标就诉说着,这里不同一般的历史,原来老城的地标只有两个语言,也就是图中的阿拉伯语和英语,上面的希伯来语是后来才加上去的。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是无可替代的圣地。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高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上最美丽的清真寺。三大宗教的信徒们,为了争夺圣地,几千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残酷的征战。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在战乱中,耶路撒冷每次成为废墟后,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灭绝任何让人怀念的种子,但耶路撒冷每一次都奇迹般的复活,每一次的重建,都汇聚了世界上最狂热的爱和恨,这座城市已经不再是建筑组成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凝聚着不同信仰人们的精神寄托。走在老城的路上,要当心脚下石板的光滑,历史的脚步不仅仅磨平了这里每一处棱角,带给人们的剩下的是思考、生活以及和平。我小心翼翼的穿梭在老城每一个街道,仔细打量着身边擦肩而过的路人,不同信仰、宗教的人们在这里相互遇见,原以为会很容易擦出火花,实际却是一副安稳平静的景象,时不时出现的巡逻警察时刻提醒着我,表面的平静是建立在维稳的基础上,如今的耶路撒冷注定免不了世俗的痕迹,商业化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现象,好比我们的丽江,凤凰,阳朔等等古镇,虽然带来了活力,也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阿拉伯集市真是处处大坑,犹太人是会做生意,没有宰客到那种地步,经历过摩洛哥和埃及之后,我对阿拉伯人的套路简直倒背如流,杀价到三成恐怕仍旧白白便宜了他们,所以除非是遇到心水的商品,不然连价格都最好别问,不然够你缠人的。这些器皿花色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惜我仍旧没动力把它们装在箱子里带回国内,以色列的货币叫做谢克尔,目前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1.8,下图的这些器皿折合人民币差不多45元,说实话,以色列的物价不愧是发达国家的水准,平均吃顿饭都在100元人民币左右。历史在这里沉积了太多的哀怨与仇恨,也凝结了太多的祈祷、叹息,当上帝耶和华、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时候,世界就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像耶路撒冷这样令人沉思,因为这里除了浓郁的宗教气息,厚重的历史尘埃,以及沧桑的建筑遗址,几乎没有一个现代旅游城市的轻松与惬意,注定来这里旅行感受是不一样的。整个老城的犹太人区是最高大上的,干净整洁一下子就让人舒服,而且人相对较少,店铺也基本都是科技发明或者艺术画廊等,逼格是相当高,犹太人独有的艺术天赋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作品看到了就迈不动脚步。一个可爱的犹太男孩在打篮球,看见我们就抬头向我们问好,新一代的80后、90后几乎再也没经历过战争的恐惧,和平对于他们而言,显得更加弥足珍贵。逛了许久,不免肚子饿了,点了几份当地特色的食物大家share了起来,配合中东饼夹在其中,填饱肚子问题不大,有的沙拉小菜味道还是接受不能。耶路撒冷就这样敞开了怀抱,迎接来自世界上大部分的游客,不过,注定有一部分国家的人与这座圣城彻底无缘,宗教的对立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也许会无休无止的持续下去……圣墓教堂~耶稣在这里的洗礼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最最神圣和纷争不断的教堂了,苦路的最后四站都在这里,是耶稣蒙难和复活的地方,里面有三个教会,六个宗派联合掌管,管理的方式实在有趣,每个钉子、每根蜡烛、每块石头都要登记在案,各有所属,如果一个灯泡坏了都不能随便换,真要换的话,需要所有宗派的人全部退出教堂,然后找工人换好完毕,再所有人进入才行,至于拖地的拖把都严格地规定不能越过彼此间所划定的界线,而更特别的是,教堂的钥匙由一个穆斯林望族掌管,每天来开门,成为了他们的神圣职责。公元二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为了有意抹除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特征,下令在耶稣受难的石头上建造了阿芙洛狄忒的雕像。直到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重新挖掘了这里,并在这里建造了一个拥有“最美丽的结构、柱子和大理石、最昂贵耐用的、装饰着黄金的世界上最好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在此之后,圣墓教堂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最为神圣的地方,十字军国王的加冕仪式也曾在这里举行。但由于游客和朝拜者过多,也有人觉得这里“缺乏内涵,更像个旅游景点”。时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总部,由三个教会(拉丁礼罗马天主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希腊正教会),六个宗派(罗马天主教会、希腊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共同管理。据说各个教派之间争斗不断, 著名的公开争斗的象征物是圣墓大教堂正面右手边阳台上一个属于亚美尼亚人的小梯子,导游宣称这个梯子永远不得移动, 除非另一个教会占有它。步入大堂,光线瞬间按了下来,前方十米处围着黑压压的一群信徒,耶稣遇难躺的石板就在这里,这已经成为了基督教顶礼膜拜的镇教法宝了,靠近过去,气氛顿时肃穆甚至有一丝悲悯,压的我有点喘不过气,毫不夸张的说,我甚至都觉得这里有结界的存在,靠近石板方圆几米内,都会情不自禁的被影响,只见信徒们纷纷围绕着石板,面无表情非常的庄严肃穆。这块石头被称为涂膏礼之石,是耶稣下葬之前神父为他的身体涂膏的地方,相传上面撒有耶稣的血,引来全世界的基督教徒在此跪拜,甚至小声的哭泣,很多人也带了家人的衣服过来在石头上来回搓,据说能为家人带来好的运气,接着,信徒会俯身亲吻圣石,双手趴在石板上,额头紧密的贴在上面,虔诚着做着祷告。看着一个个信徒神情恭敬的献上膝盖,整个教堂被烘托出神圣肃穆的氛围,即使不是信徒比如我,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著名物品,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内心也是难以言喻的,之后再深入了解越多的宗教背景,获得的感触也就会越多。墙壁上的瓷砖画像就是耶稣遇难时候的场景,一束灯光打在了耶稣上方,耶稣的周围聚集了悲伤的人们,凝视这幅画不由得一种哀伤从心底涌出,教堂内部最壮观的是镀金圆顶,面朝天空, 这样光线能够直接照到耶稣的坟墓上,耶稣墓在圣墓教堂的最中心,空间狭小,每次只允许进几个人,如果要进去参观需要排数个小时,里面不允许拍照,所以我也没打算排队参观,看着站在门口排队的信徒,我长叹一声。从头到尾里面就回荡着不同教派的唱诗声,墓前墓后各有一个教派在唱,前一个教派唱完,会移动位置换地方继续唱,后一个教派就紧接着过来唱,彼此之间互不干涉,互补影响实在是有趣的很,信徒们手持一本圣经一个蜡烛,微弱的灯光伴随着神圣的祷告声,我顿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仿佛被牧师施展了“净化”,脚步也变得轻盈的起来,相机调成静音模式,生怕打扰他们。在教堂内点上神圣的烛火,祈愿这个民族不再颠沛流离,这片土地不再纷争。从庄严肃穆的圣墓教堂走出来,阳光灿烂下,是鲜活的耶路撒冷。哭墙~犹太民族的叹息之墙《圣斗士星矢》冥王篇最终章,青铜五小强最终面临了大BOSS冥王哈迪斯,只不过在打最终BOSS前遇到了一堵墙,这座墙就是“叹息之墙”何为叹息之墙?在冥界的灵魂眼看着极乐净土就在前面却被阻隔着,望着为之叹息。而犹太人的叹息之墙就是现在的哭墙,哭墙对面就是曾经被毁灭的犹太人圣殿。哭墙附近就是圣殿山上的“皇冠”~圆顶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圣地,穆斯林称之为高贵圣殿,大圆顶高54米,直径24米,清真寺呈八角形,自公元7世纪修建以来,一千多年里几经翻修,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其覆盖上了176磅24K纯金箔,圆顶清真寺由木屋顶变成了阳关下闪闪发光的金色穹顶,承载了穆斯林的虔诚与兴盛,目前,该清真寺由以色列穆斯林委员会管理,只允许穆斯林进入。数千年来,犹太人被欺压、被驱逐、被追杀,但最终,他们还是回来了,为民族争取回这片土地。很多人说哭墙是第二圣殿西面的墙,但其实不然。第二圣殿在公元70年就完全被罗马人毁了,因为希律王所建的风格就是什么都大、什么都豪华,如今的哭墙实际上是圣殿所建的舞台西面的拥壁墙。西墙有2个出入口,进内都需要打开包包安检。哭墙分为男区和女区,其中男区比较大。男士进内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入口处备有纸帽免费戴上,出来时可以放去回收,也可以带走留作纪念。女士进内无需蒙头也没有什么着装要求,穿着得体即可,但在祷告后需面向哭墙一步步退出祷告区域,谨表恭敬。耶路撒冷是谁的?这个世界难题也许会一直争议下去,但对于犹太民族来说,老城内的一堵墙,就是他们的全部。虽然犹太人历经艰辛重返家园,圣殿已无可能重建,因为早在近千年前,当时统治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在其原址上,修建了旁边的圆顶清真寺,而这座清真寺,同样被穆斯林视为圣地。今天的犹太人,只能每日来到这里,面对哭墙,或低声诵读经文,或抽泣寄托哀思,这里依旧是他们的精神圣殿,我头一次对对信仰这种东西产生难以名状的敬畏。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摸着墙面,就如同抚摸着犹太人民千年的伤口,或低声背诵着经文缅怀着民族辉煌的历史,或将写着祈祷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似乎那样就可以将心愿传递到上帝心里。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石头的缝隙之间塞满了各种承载希望的诉求,不知道上帝能否听到犹太人的祈祷,旁边的女性区无疑空间就小了许多,偷偷的通过缝隙窥视着隔壁,虽然女性犹太人不需要戴帽子进入,但是祈祷完毕也还是要默默的倒退而出。我在这里默默的拍摄着,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打扰到周围的人,几只和平鸽蹲在哭墙上,默默的注视着脚下的一切,我甚至怀疑它们是上帝的使者,但愿枪口不在对着它们……离开哭墙,看着远处的东耶路撒冷,心中突然闪过一丝沉重,但又无语言表,道不清说不明的情感在胸膛里回荡许久,但愿这片土地获得永久的和平。博物馆~回顾这片土地的三千年今天是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天,我们跑到了以色列博物馆 ,了解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博物馆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圣地博物馆,在以色列建国70周年之际,圣地博物馆推出了一场独特的展览,呈现了当代以色列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并从这片圣地古代的创造性活动中寻找根源和联系。第二神殿的等比例缩小复制模型区域,毕竟现在圣殿山上面是清真寺,只有这个模型能一览当年希律王修复后的第二圣殿的恢弘。再是死海古卷展览室,包括死海古卷以及圣经的阿勒颇抄本,号称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大家自己去探索下吧。最后是考古学馆,特别是公元前的部分比较值得一看,展品比较详细,看完后能对以色列人悠久的历史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尤其是一些当代犹太人的艺术品,真的很不错哦。沿着梯子向下参观,一幅上千年的历史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最早文明的开始,圣经地的地理边界是东起阿富汗,西至地中海,北及高加脉,南至努比亚,而耶路撒冷就是这块区域的中心,见证了众多宗教以及文化之流的起源。展厅内随处可见引用《圣经》的原文,以便将《圣经》内容与其历史背景相对应,在展厅入口处,迎面可见三件工艺品,通过展现诺亚三个儿子的不同风貌,诠释了《圣经》中人类融合的概念,整个展览馆分为20个小区域,陈列了每个时期的面貌。圣地博物馆对面是被还原的最早耶路撒冷老城和圣殿山微缩模型,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在这几十平方米的微雕之中,无论是如沙漠一般颜色的民居建筑,还是线条分明庄严肃穆的圣殿建筑,每一部分都是沧桑的故事。整个模型最耀眼的莫过于第二圣殿模型,这也是千百年来犹太人的精神支柱,特别是每一想到,这些都早已并不存在于世间,就更是唏嘘!周围环绕着来自于全球的游客,他们有的是虔诚的信徒,有的是满怀着好奇心前来,每个人的脸上,满满都是专注,毕竟这里藏着的是三千年的人类血泪史。以色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死海古卷,为此还专门建设了单独的,造型如陶罐的建筑来保存。因为死海古卷是从一个陶罐里被发现的,足以见得这本古书对于以色列的重要性。1947年说起,死海附近一个阿拉伯牧民的孩子丢了羊,跑到大漠深处的山谷中,结果羊没找到,但却在山洞中发现了已经隐秘存放于此2000年的古书,这就是死海古卷。死海古卷是谁写的?内容又是什么?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在耶路撒冷的一支研究犹太圣经的宗教团体,决定将圣经手抄至羊皮纸上,并附议注释和解释,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随着罗马人摧毁第二圣殿,该群体决定离开耶路撒冷,深入死海边的沙漠中修行。他们每天只是祷告,农耕和写作,由于担心罗马人进行文化灭绝,他们将写好的书籍存放在陶罐内,置于隐蔽的山洞深入,2000多年过去了,任凭世界改变,古书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直到70年前的那次无心之举。死海古卷的发现不仅是考古的重大成果,对于基督教和犹太教来说,古卷中很多解释都改变了教义的本意,是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如今的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真的是一件伟大的杰作,最长的那卷居然有八千多米!无论你是否相信上帝,都不得不被犹太人虔敬上帝的心所震撼!只可惜死海古卷展厅禁止照相,所以无法呈现照片。最后就是考古学馆,呈现了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文化,包括犹太会堂Synagogues、经卷和圣器、服饰和珠宝、艺术与生活,整个博物馆,告诉我犹太人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宗教和艺术!这应该是古时以色列人的墓葬石棺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出出土文物,历史文物,20世纪艺术品,印象派艺术品,南美艺术品等,馆内收藏了全球最多圣经文物,在圣经和圣地考古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感谢世界各地赞助者慷慨的捐助,以致博物馆在短短45年间,已收集了近50万件文物。如果说以色列博物馆是了解以色列历史和文化的大百科全书,我们只是轻轻地掀开了书的一角,这部巨著正静静地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慢慢阅读、细细品味。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犹太人的艺术品,尤其是一些当代的油画和雕塑,每一件都让我驻足许久。我在参观的时候,看到很多初中生每人带着画夹或画板,在老师带领下穿梭在各个展厅。等我参观到油画厅,只见这些孩子都趴在展厅地上,分别对着墙上挂着的油画名作,在做着各自的临摹。一位女教师在学生间走来走去的低声讲解指导着,其他参观展览的客人也都很习惯的悄然无声不去打扰认真的学生。我想,以色列的文明进步、科技进步,艺术进步是能够从这些豹斑小事上看出他的由来与根脉的。马哈耐耶胡达市场~深入当地生活已经记不清走过多少城市的市场,马拉喀什的杰马夫纳广场,开罗的哈利里市场,亚庇的周日市场,每到一个地方,如果能安排出时间,我就一定要去逛一逛本地的市场,尤其是经营日常生活起居用品和食品的市场,是最能体现当地风情的地方之一。走过再多景点,也未必能比走过一两个市场了解到更多那里人的生活,融入其中。马哈耐·耶胡达市场就是一个在耶路撒冷不能错过的地方。它位于耶路撒冷新城的雅法街和阿格里帕斯接之间,抵达方法也不难,只要先找到耶路撒冷的巴士总站,然后就沿着雅法街一直往东走,看到路南侧热闹的集市便是了。 这个大型的露天市场几乎可以买到耶路撒冷人日常生活的所有必需品,从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牛羊肉到色彩缤纷的各色香料、茶叶,到各式烤面包,馕,咖啡等等,还有无数叫不上名字的本地美食,足令你眼花缭乱,无从下嘴。浓浓的中东风情在这里弥漫,是本地生活的一个缩影。喧闹的市场中,堆放着各色货品的小车在市场中来回穿行,摊主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以传统方式烘烤Pita机器的声响。值得带走的东西很多,比如各种水果的蜜饯,有菠萝、椰枣、芒果、无花果等,甚至樱桃、番茄。还有中东风味的香料、调料、果茶、蜜饼(Halva)、中东风味的甜点、鹰嘴豆泥(Hummus)和各种橄榄制品。不过得注意,这里的商户只有少量的可以刷信用卡,大部分都是只收现金的,所以逛之前要先备足。耶路撒冷的物价不低,一个鸡蛋要大约3谢克尔,一瓶可口可乐9谢克尔。一般的街头小店,吃一份餐普通的也要几十谢克尔起,通常来讲,在当地吃一份普通的午餐,大概要花费人民币100元左右。由于过两天就是安息日,从入夜开始,所有犹太人的家里不得开火,不能工作、不能电话、说白了就是啥都不干发呆,连吃饭用微波炉加热都不行……所以,很多犹太人都不约而同地跑到市场采购食物,守着安息日的教诲,一时间菜场人声鼎沸,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种有浓厚烟火气息的地方,平静热闹的市场寓意着美好的生活,即使再嘈杂,也是如今耶路撒冷最真实的一面。夜晚,我们找到了耶路撒冷美食榜单的medita餐厅好好的享受了一顿精致的中东料理,请注意我的用词,料理!因为不同于市井小巷的粗犷中东菜,这里的食物不仅从摆盘和味道而言,都属于非常能适合我们口味的风格,新鲜的肝脏配合面包,以及入口即化的生牛肉,又或是入味的牛肉,一改我对中东菜难吃的印象。离开耶路撒冷的那天,我来到了城市的最高处,俯瞰这座三教圣城,内心的情感只有感叹,愿此处不再流血,不再燃起硝烟,不再有枪口对准和平的白鸽。死海~上帝在这打翻了调色盘从耶路撒拉驱车到死海需要2个小时,一路上两边荒无人烟的场景看的我昏昏欲睡,汽车一个转弯,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湛蓝的湖泊,打开地图一看原来这就是死海,90号公路上,一侧是嶙峋的山体,一侧是无边无际的死海,以色列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而且还有极美的景致与自然景观,初中教科书上的死海,就是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无与伦比的宝藏。我们的酒店就在死海旁边,酒店下楼过个大马路就能来到死海边的公共海滩,之所以推荐在这里游玩死海,是因为公共海滩有淡水冲洗设施,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万一眼睛进了海水,或者是回酒店修整,都要赶紧把身上的咸水给冲洗掉才行。死海,即基督教《圣经》中的亚拉巴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的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负422米。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卫星地图看下去,死海形似一条双尾鱼。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在这样的水中,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水中只有细菌和绿藻没有其它生物,岸边及周围地区也没有花草生长,人们称之为“死海”。由于死海被陆地环绕,不与其他河流和大洋相连,所以死海没有潮起潮落。死海为什么是旱鸭子的福音?因为死海水里含有许多盐,使得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远比人体的密度大得多,所以人的身体只要有一多半浸没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于人受到的重力,因此可以躺在水面上看报纸,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费好大的力气,潜入水中还会被海水托出水面。在水面上躺一会儿。虽说死海淹不死人,但要漂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否则眼睛、鼻子、嘴进了极高盐分的水会非常难受,所以一定要谨慎一点,穿着拖鞋倒退着一点点往深处慢慢走,大约走到齐腰处,慢慢地向后躺,注意,一定要慢,然后仰面躺在水面上,除非有自信不会让水进入眼鼻否则不要游泳。我发现很多人掌握不了自身的平衡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看着几个小伙伴艰难的在死海里翻腾,一种优越感顿时油然而生,带上墨镜,拿出一张报纸,抬起脖子坚持10秒,一张装逼照就这样诞生了。因为,前几天划破了点小伤口,时间一长顿时觉得隐隐作痛,所以,一旦在死海被划破皮肤表面,呵呵呵,那滋味,可叫一个百转千回,能上中国好声音!在伤口撒盐更本不是事,在死海,可是把伤口直接泡盐池子里腌,小鲜肉也瞬间把你腌制成老腊肉!死海的水,因着白日里太阳长时间照射,所以黄昏时分是非常适合游水玩耍的时段,不过海滩有许多碎石和盐晶,水下的浅滩,也有许多危险的带刺盐晶,一不小心就会被割伤,这也是为什么在死海下水要穿鞋的缘故,不过好在公共区域的海滩因为游客比较多,所以靠近岸边的盐晶都被踩的差不多了。死海的惊艳不止于此,从平视角看死海水灰蒙蒙的一片了无生趣,可是,启动无人机打开上帝视角,惊艳的画面让我彻底震撼了,上帝不小心在这里打翻了调色盘,红黄绿青的渐变泼墨般的从岸边向水中延伸。而我小心翼翼的端着遥控器和手机,深怕一个不小心掉入水里彻底完蛋,拍摄的时候真心不容易,首先头要一直仰着,这非常考验脖子的耐力,其次,手上千万不能沾到海水,不然会发现手机屏幕上不知不觉会覆盖一层盐,越靠近岸边水底的颜色是偏暖色系的,所以拍照的最佳位置,莫过于在冷暖色的交接处。此时就要和妹子好好沟通,站在岸边只能靠喊,游到什么位置,摆什么POSE,头朝哪边都非常的讲究,往往一张照片,需要的时间是普通拍摄的几倍,据说死海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景色,根据温度的不同,海水中矿物质的蒸发,湖水会变成红色、粉色、墨绿色、黄绿色等颜色,从空中望去,犹如一幅多彩画卷,而我觉得最佳拍摄的位置,莫过于在冷暖色的交界处,然后根据泳衣颜色再选择位置。而相比于大家通常所知道的那些汪洋大海来说,死海的美相当与众不同,飞向远处,可以看见颜色也越来越偏向绿色乃至青色,宛如一面古老的铜镜,毫无波澜,却不偷懒的反射着太阳金色的光辉,所以来到死海,一定是要体会在海面上漂浮的感觉的,不同于在其他海里那种浮浮沉沉的不安定感,在死海里漂浮于倒是能令人体会到一种别样的踏实几个当地的阿拉伯人看见我在飞无人机很好奇,跑了过来说了半天我没听懂,大致意思肯定是帮他们拍照片再传给他们,无奈他们连e-mail都没,而我也不用whatsapp,夕阳快结束的时候,我赶紧拍了一张小行星的装逼照,不小心眼睛进了点海水,一瞬间顿时觉得左眼疼痛异常快瞎了的感觉,而此时无人机还在拍摄中,我丝毫不能移动,要知道,含盐量极高的死海水进入眼睛,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否则有治瞎的危险,拍摄完毕立马站起来,捂着眼睛,痛苦不堪地挣扎上岸,跑到淡水冲洗区才终于缓了过来,好一阵子才能睁眼,我暗自揣度,这滋味应该比辣椒油进眼睛更酸爽。马萨达~永不再沦陷的古犹太要塞死海旁边有座景区是现在以色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犹太王国最后的堡垒--马萨达。2000年前,马萨达被罗马人攻陷,全城的男女老少960人自杀。从此,犹太人的足迹从迦南之地上消失,开始了两千年的世界性的大流散,他们以这样的惨烈上演了自己的最后一幕。如今,马萨达雄踞死海之滨,以色列国旗高高飘扬。新兵在这里宣誓入伍,高喊“我在此保证,马萨达永不再陷落!”公元73年4月15日,死海之滨马萨达要塞,与上万罗马大军抗战到最后的960个犹太民族起义者决定集体自杀。殉难前夕,起义领袖爱力阿沙尔说:‘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也是最后失去这个抗争的人。感谢上帝给了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是自由人!明天拂晓,抵抗将终止,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我们做活的俘虏,都无法阻止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与所爱的人一起死亡,可惜的只是不能打败敌人!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我们的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把所有的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但是不要烧掉粮食,让它告诉敌人:我们之死不是因为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可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今天的马萨达是以色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可以乘坐缆车直达山顶,以色列军人必须爬上山去。精神和意志,在这里都经历着最庄重的考验,以色列青年参军后,都要前往马萨达,并在那残垣废墟前高昂宣誓入伍:“马萨达,永不再陷落!”如今马萨达是犹太人的圣地,更是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其中的希律王宫殿遗址最值得一游,它是早期罗马帝国奢华宫殿建筑的代表,位于最高处的悬崖从上往下三层,高约450米,整个马萨达堡垒所在的山顶平整呈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比较狭窄陡峭,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天气不热的话可以挑战下。由于地势险要,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王公贵族在山顶修建了防御工事,古代著名的犹太国王希律上台前,曾数次来到马萨达避难,其中一次还凭借天险击败了来犯之敌,希律王掌权后,深谙马萨达地理优势的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之进行改建,用石灰石围绕山头修筑了一道高5.5米、厚3.6米的城墙,环城立起了30座20多米高的塔楼,在西坡还建造了宫殿。为利于长期坚守,希律王在马萨达要塞储备了足够1万人使用的武器,以及许多未加工的铁、铜和一定数量的铅。为确保水供应,要塞中挖掘了水道,并备有大量水箱。堡垒内生活物资更是堆积如山,藏有大量的粮食、葡萄酒、橄榄油、豆类和椰枣,守军吃上几年都不成问题,因此面对后来的罗马军队足足支撑了三年之多。其中要塞最让我意外的是一座罗马大浴场,你没看错!大浴场!因为,罗马人特别喜欢洗澡,认为泡澡是最重要的文化和享受,因此在占领马萨达后,迫不及待的建立一座大澡堂,里面有热水区,冷水区和温水区。从空中俯瞰马萨达,会发现在如此恶劣贫瘠的土地上建立这么一座要塞乃至宫殿,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悬崖从上至下的三层宫殿的设计叹为观止,面朝北方的冷空气,不得不说古代人实在也会享受人生,以一张小行星全景图致意我的敬佩之情。加利利湖~耶稣传道授惑的发源地加利利湖位于以色列东北部边境的戈兰高地脚下,湖周长53公里,海拨高低于海平面21.84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从地理位置而言,加利利湖是以色列的生命之湖,中东地区干旱少雨黄沙遍野,淡水资源稀缺,有这么一个湖泊自然非常珍贵,因此以色列不惜打仗也要把加利利湖给拿到手,从1964年起正式把加利利湖作为国家水库。该湖供给以色列全国将近一半的生活饮用水,它通过管道渠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以色列的人口中心。与此同时,加利利湖在基督教也具有崇高的地位,因为这里是基督最早传道的地方。 素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等不胜枚举的宗教故事都是自此起源,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等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都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烙印,更为加利利湖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耶稣的大部份职事就发生在加利利湖边。那时,这里已有沿湖发展的居民点和村庄、大量贸易和渡船。马可福音(1章14节-20节)和马太福音(4章18节-22节)描写耶稣如何从加利利海边呼召了他的四个使徒,即渔夫圣彼得和兄弟圣安德列、使徒约翰和圣雅各的故事。因此,如今沿着加利利湖边有许多教派的教堂,我们第一个参观的就是东正教的教堂。这里不得不说下,基督在这里留下的几个传说。传道收徒迦百农:据《圣经》的有关记载,耶稣在约旦河里接受洗礼后,开始返回故乡拿撒勒宣传天国的福音。公元28年,他在拿撒勒的犹太会堂里首次发表宗教演说,称“上帝行施救济的条件不是种族,而是信心。”后来,耶稣离开故里,只身前往迦百农进行传教,并以此为据点,将传教范围不断向加利利四周地区辐射。耶稣到迦百农后,召选有12个圣徒,其中4个是在迦百农召的。这4人是:西门彼得、西门的弟弟安得列、雅各和他的弟弟约翰。耶稣赋予他们特殊的能耐和权柄,使他们能驱邪逐鬼,医治顽疾沉疴。接着,耶稣开始在当时的犹太会堂宣经布道。耶稣的助人为乐和种种善举使这一地区的人们得到了许多恩惠,然而,迦百农的有些居民却对此不以为然。耶稣很是生气,忍不住责备迦百农道:"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果然,耶稣对迦百农的预言应验了。从此后,往日一派繁华景象的迦百农开始日渐式微,每况愈下。人们渐渐地把迦百农遗忘了,甚至连它具体在什么地方都不甚了了。到后来,迦百农变得面目全非,一蹶不振,只剩下濒临加利利湖滨蓑草败土中的一堆堆残石烂瓦。伽百农犹太会堂遗址:迦百农遗址由三部分组成,犹太会堂,八角会堂和古村落民居遗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八角会堂,八角会堂的外观现在是一座环形教堂,建于1980年。一如既往的简朴,中央可以看到铁栏杆围着一个玻璃罩。玻璃罩下面就是外表呈八角形的八角会堂。八角会堂建于公元5世纪,是在彼得家的屋子之上建造的。环形教堂的一角。据说当年耶稣在这里治好了彼得岳母的病,于是,作为耶稣大弟子的彼得,把他的家改成了家庭教堂,后来又转变成公用的教堂,再后来,就在此之上建了八角会堂,作为耶稣最早传道的场所。在参观这些圣迹的过程中,不时的也遇到一些国内的信徒,他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歌颂伟大的主 ,虔诚幸福的表情洋溢在脸上,也许有信仰的话人有了精神支柱确实会不一样吧。训话信众八福堂:两千多年以前,在加利利湖边,耶稣带信众上山,对他们训话说:有八种人可以得福。后来《马太福音》这样记述: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悲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主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温饱;体恤别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主体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受压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八福堂”依山傍水,院内绿树和花草构成一幅极其美丽和谐的画面。基布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现实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经常会唱少先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接下来,我记不得了)”不知道,现在的00后,10后上学的时候还唱不唱了,反正从那时起我心中就一直有个疑问?天天嘴上唱的共产主义到底是怎样的?结果,这次在以色列就参观了共产主义制度的社区~基布兹。“基布兹”(Kibbutz)是希伯来语“集聚”、“团结”、“集体定居点”的音译,它指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公社或集体农庄,它既是一种农业经济实体,也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自治组织。以色列《犹太人百科全书》把基布兹定义为:志愿组成的集体社区,主要务农,在那里没有私人财产,它对它的成员及其家庭的一切需要负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基布兹”,具有如下“共产主义”特征和我们当年失败的人民公社非常像,(1)所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和个人收入均归集体所有。除分配给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和少量的津贴以外,“基布兹”成员不拥有任何私人财产。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在最初是利用 “犹太民族基金”购买的,属于全体犹太移民共同所有,建国后政府收归国有,“基布兹”以很低的价格租用。(2)实行个人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制。在“基布兹”内,没有商品、货币,也没有工资。“基布兹”成员所需要的一切,从住房、卫生、教育和食物,都由“基布兹”负担。他们在公共食堂就餐。他们的子女由公共托儿所与学校抚养和教育,直至成年。(3)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基布兹”成员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一律平等,人人在生活用品的享用、选举、教育、娱乐、休假等方面都享有同等资格。“基布兹”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各级领导机构由全体社员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两年。有关基布兹前途命运的各种重大问题都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4)各尽所能,禁止雇佣劳动。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成员都必须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无劳动能力者则由“基布兹”提供生活保障。基布兹既没有雇佣劳动,也不允许其成员受雇于人。但是,后来“基布兹”面临着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冲击。在一个新的、相对和平的多样化世界里,很多年轻人失去了清教徒般的“劳动宗教”狂热,开始追求放松、自由的小天地。根据以色列法律,年轻人必须在部队服役三年,期满后,“基布兹”容许他们自由选择去留。这样,大部分年轻人服完役后不再回来,而是去上大学或到城市中闯荡。所以,每年因各种原因离开“基布兹”的人都在千人以上。2002年,全国大约有2000名“基布兹”居民离开,而选择进入“基布兹”生活的只有600多人。同时很多“基布兹”经济状况堪忧,在一些“基布兹”生产企业中,由于没有精神动力又缺乏激励机制,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现象剧增,劳动生产率大大下降,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制度,使工程师、教授与老弱劳力报酬相差无几,从而造成大量宝贵人才外流,巨额无度的贷款到期未还又使许多基布兹负债累累,举步维艰。有资料显示,到九十年代,“基布兹”累计欠银行的无力偿还的债务已达到五十亿美元之巨,有65%以上“基布兹”处于经济危机,濒临破产。于是,基布兹也面临了改革,按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打破实际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用差别工资制代替过去的无差异的实物报酬,并放弃了以前不雇用“基布兹”社员以外的人工作以避免“剥削”现象的观念,为解决工厂劳力短缺开了方便之门。允许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和家庭生活,允许孩子晚上回家和父母一同住宿,对穿衣、吃饭不再强行统一,允许家庭起炊,允许社员私人购买小汽车、手机等高档生活用品,有的“基布兹”甚至还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将原来统一分配的住房折价卖给个人,并开始收取水、电费。因此,如今的基布兹里成员可以拥有私人财产,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每个成员拥有居住权和投票权,并且根据劳动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不再是吃大锅饭的平均时代,外人可以加入基布兹,里面的人也可以随时退出,退出的时候还可以领一笔费用回报成员对社区的贡献。上世纪中期,由于战争的原因,靠近边境的基布兹社区往往也会受到威胁,因此,其中有三年他们是住在防空洞里生活的,狭小的空间里放置着十几个挂床给孩子们住,下图带领我们参观的女士,就是照片里当年的年轻妈妈,岁月不饶人啊。在基布兹生活,每天会有人收衣服,洗好,烫好。基布兹人都吃食堂自助餐,食堂除了专职的人员外,还要靠大家轮流值班。总之这里的游泳池,食堂,博物馆,洗衣房,体育馆等等,所有的福利设施都免费向基布兹人提供。至于管理,是由社员大会集体管理,每个问题都提到大会上大家讨论,最后表决来决定。我们抵达的时候,正好遇到七七节,因此所在的基布兹社区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PARTY,这种气氛和氛围真的是我从没见过,而且十分羡慕,举办PARTY的费用由该基布兹社区统一支出,所有基布兹社区成员的家庭都能免费来参加各种活动,除了一些特殊的食物比如披萨需要另外购买,其他冰激凌等等食物都是免费向大家乃至游客提供,我也去拿了一支冰激凌味道还不错。所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其乐融融的参加着活动,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人与人之间见面了,都是一个拥抱后,亲密的在一起交谈,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如此简单,纯粹,整个社区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这种氛围在国内几乎是见不到的。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受到了他们热情的欢迎,很快也融入了当时的氛围里,突然,那一刹那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此轻松,不需要戴着形形色色的面具,做最真实的自己,彼此都是敞开心扉的交流,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如今的基布兹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基本上是加重了私有化程度,提高了成员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基布兹消亡的局面,虽然变化很大,但我认为只要基布兹里面的成员满意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分配制度,就活的非常值得和满足了。换句话说,人们过得幸福快乐与否才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如今,居住在各个基布兹里的成员过得舒适自在,开心快乐,这就是对基布兹改革的肯定!戈兰高地~有沧桑有美酒也有纯真戈兰高地区区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是千百年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便将目光死死的盯着戈兰高地,以色列宁可被全世界骂,也要从六日战争中从邻国叙利亚手中抢来,可见小小的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和叙利亚在战略上有多重要,戈兰高地就是一天然屏障,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叙利亚,谁控制了格兰高地,谁就控制了主动权,1964年叙利亚、埃及等国计划掐断约旦河上流,这一计划让以色列冷汗直流,不得不出动轰炸机将其计划打破,因为这个计划一旦实现,以色列将会面临严重的缺水状态。也是从这次事件开始,以色列冒着被世人谴责的压力,誓死坚持着对戈兰高地的控制权。对自己的生杀大权,一定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自己一定要握住水源,而戈兰高地正好临近加利利湖,此湖以及所带来的降水,供应着40%以色列饮用水来源。因此不管国际社会怎样谴责,以色列人就戈兰高地问题态度都很强硬,一度放言“没得谈”,2016年4月18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还誓言戈兰高地将“永远”属于以色列。时过境迁,如今叙利亚连自身都难保,当然顾不得戈兰高地了,我们踏上了戈兰高地边境最高的一处山顶,遇到了UN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他们常年驻守在这里,观察对面叙利亚地区的冲突局势,山顶脚下对面就是叙利亚的领土,当时打仗的时候时不时能在山头上观摩对岸的硝烟。这就是最靠近三国边界的地方了,左手黎巴嫩右手叙利亚,打卡定个位发朋友圈,收获的全是“哇~注意安全”诸如此类的……据人介绍,虽然叙利亚那边之前也发生过冲突,但是也没发生过炮弹落入以色列境内的情况。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以后,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直接形成威胁,因为戈兰高地上公路网四通八达,到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的路程。原来的天然自然屏障,现在被以色列占领三分之二,使大马士革直接暴露在以色列势力面前。之前,叙利亚政府也曾多次试图收回戈兰高地,但是由于武力打不赢以色列,谈判也没有结果,所以一直未能成功。最近几年,叙利亚深陷内战,自身难保,更无暇顾及收复戈兰高地的事。但是,一旦叙利亚政府军取得全国统一的胜利,必然会再次去收复戈兰高地。戈兰高地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使得这片土地意义非同一般,落差高达2000米的海拔差,以及充分的阳光照射,使得这里非常适合生产葡萄酒,我们这次就专门去了GOLAN HEIGHTS WINERY这家戈兰高地大名鼎鼎的酒庄,GOLAN HEIGHTS WINERY是戈兰高地北面很大的葡萄酒厂,专门设立了体验中心,门口是布置精美的小花园,还有示范性的几株葡萄,硕果累累,步入大堂是一个葡萄酒的销售中心,各种各样的酒摆得琳琅满目,还有许多酒器,大厅里有挂图介绍整个格兰高地葡萄酒产出的情况,还摆着几斤木头桩子展示啤酒塞的来历,挂图上甚至还显示整个酒庄不同海拔线上葡萄园的温度、湿度等信息。每年的8月到11月期间,是生产葡萄酒最旺的季节。大厅里人凑够了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出来了一位传统犹太装束的讲解人员,飞快的语速和抑扬顿挫的音调讲述着格兰高地葡萄酒酿造的历史和今天,跟随着讲解人员还参观了葡萄酒的储藏仓库,一进去就让我冷的直打哆嗦。最后的节目当然是品酒,品了三种酒,一个红,一个白,还有一个甜酒。再配以起司作为点缀和辅助,这里正好讲解下喝葡萄酒为啥要搭配起司,因为葡萄酒的香气和果味都能因奶酪而变得更加浓厚,收敛性也会变得不明显,用大白话说,就是喝起来不那么“涩”,奶酪虽然不能让白葡萄酒的甜味更明显,却可以改善它的香味。“简而言之,当你喝葡萄酒时,无论配哪种奶酪,都会感觉酒更好喝。采法特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是比较陌生,这座位于上加利利地区的偏僻城市却被许多欧美人推崇,旅游时尚网站《孤独星球》甚至将其评选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一,在以色列,采法特的地位不同凡响。它与耶路撒冷、太巴列和希伯伦同列犹太教的四大圣城之一。耶路撒冷是火城,代表情感;太巴列是水城,代表智慧;希伯伦是土城,代表身体;采法特是气城,代表精神。欧莱巷则是全城最长的巷子,几乎从山顶一直蜿蜒到山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英国人曾试图用这条巷子把矛盾日益尖锐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区隔开,如今有名的采法特艺术家区就位于过去阿拉伯人的居住区,它在欧莱巷的东南侧。这个区域的房子相对简陋些,但一间间画室和工坊在艺术品的装点下却氤氲着淡定与优雅,一如这里随处可见的鸢尾花,沁人心脾,我之所以推荐这里纯粹是这里犹太人的艺术气息,在这里,你会看到犹太人的艺术品,油画,雕塑等等,甚至是现代艺术品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我看了几家店就对犹太人惊人的艺术天赋给折服,完美的色彩搭配运用,出乎意料大开脑洞的想法设计,让我对这片艺术街区着了魔,可惜艺术品禁止对其拍照,拐角处一个哈瑞迪犹太人的女孩,看见我后胆怯的躲在了旁边的父亲身边,这里说说以色列的哈瑞迪犹太人,他们是极端正统犹太人是犹太教中最保守的一支,男的从小接受宗教教育,之后研习宗教经典,女的养育孩子,也可能工作,他们完全不计划生育,家里孩子大约十个上下,大街上经常看到“一串”孩子,由于常规文化教育的缺失和人口众多,因此他们生活很困苦,大致是以色列最贫困的一类人。这类人也不用交税,还经常领国家补助,甚至还能免除兵役制度,所以经常和世俗犹太人发生冲突,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打着宗教名义,逃避各种义务并且享受政府福利的一群寄生群体,在人头决定政治的政体下,高生育就意味着话语权,而哈瑞迪人不讲究计划生育,因此世俗以色列人很担心多年后日益壮大的哈阿迪教派对常规生活产生影响,日常生活上穿传统服饰,黑衣黑帽,大毛帽子,形色匆匆,和其他世俗人、旅游者没啥交集。以色列的哈瑞迪小孩在14岁前,仅学习少许的外语、数学等知识,然后进入“叶什瓦(犹太教中级宗教学校)”学习犹太教经典直到18岁。完婚以后进入“卡勒尔(犹太教高级宗教学校)”,此后一生以研习《托拉》(指《圣经·旧约》前五卷,也叫《摩西五经》)和《塔木德》等宗教典籍为业,美其名曰“研习神谕的纯洁人生”。在哈瑞迪看来,“神谕”已经包罗万象,学习其他任何知识无丝毫价值。他们拒斥现代科学和人文知识,不完全排斥某些现代工具,却要求使用时必须符合教法。以色列有商家专门出售“哈瑞迪手机”和“哈瑞迪电脑”,除了通话和收发邮件,其他功能一概没有,至于看影视剧和上网那当然绝对禁止。因此在我们眼里,哈瑞迪是全世界犹太人中的奇葩人群,他们思想极度保守,对任何异质观念及生活方式缺乏包容性,衣着打扮还停留在18世纪东欧,思想观念还在中世纪。目前,哈瑞迪虽然只占总人口10%,但他们的孩子在全国学龄儿童中已占到22%,照现在这个生育速度,2050年左右,哈瑞迪将占人口的25%至30%,2075年有可能过半,也许那个时候就是以色列的最大危机。要不是这里没涂上蓝色的颜料,不然我真的就认为这里是摩洛哥舍夫沙万的翻版,如果单纯为了看艺术品而来,我真的愿意专门来一趟这里,虽然这些价格真的不菲,随便一幅画都能卖个几千乃至上万元。采法特附近还有几个国家公园,我们游玩的时候遇到一些初中生,看见我们的到来,他们展现出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热情的笑容,一句“你好”,就让让我们倍感亲切……空中花园和雅法老城的记忆从戈兰高地回特拉维夫的路上,我们特地去看了一下海发的空中花园,巴哈伊花园(Bahai Gardens),被称作空中花园,是一个年轻宗教的圣地,宗教和建筑的历史都不长,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整座花园自山脚至山顶长达1公里,垂直高度约225米,最大坡度约63度。依卡梅尔山而建,共有19层,2001年才完工,08年便列为了世界遗产。为什么是19层呢?因为在巴哈伊教里一年分19个月,每个月19天。这是一座极具波斯风情的花园,白色大理石中轴线台阶两侧,对称装点着绿树、彩花、水池、雕塑等。虽然是免费的,但每次进入都需要经过安检,同时不能吸烟不能吃口香糖进入,中间部分是巴哈伊花园的精华部分,中心是巴孛陵寝,金色半球形穹顶位于40米高的乳白色圣殿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圣殿的一小部分可以开放,无处不在的精致,但空间非常小。最顶端的部分只开放了一个观景平台,只能信徒进入花园,是俯瞰花园与地中海的绝美角度。我们从特拉维夫出发,最后又回到了原点,这个以色列最现代繁华和开放的城市,让我们感受到与之前所不一样的氛围,第一个要去看的就是拉宾广场,这个广场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名字来命名,1995年11月4日的夜晚,在特拉维夫的和平广场,前以色列总理拉宾,进行了他人生最后一次和平演讲。演讲结束,总理和全场聚会群众高唱一支古老赞颂和平的歌曲。就在拉宾即将离开的时候,一个犹太极右分子竟然在很近的地方冲出来,朝他开了数枪…….1962年,拉宾曾指挥著名的“六日战争”,大胜埃及、约旦和叙利亚。使得此次战役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 在长达数年的中东之战中,拉宾都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士,一心求胜,以致杀人不眨眼。经过多年的流血和战争,拉宾终于悟出,争斗不可能换来永久和平,只能助长相互间更加刻骨的仇恨。1992年,拉宾再度担任国家总理,毅然告别过去。怀着昔日奋战沙场的勇气,投入了与昔日仇敌共创中东和平的新战斗中去。这样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对军人出身的拉宾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后来,他同巴勒斯坦签署了一系列“土地换和平”的协议。在当时美国总统的斡旋下,与阿拉法特握手白宫草坪的瞬间,已被定格为历史经典镜头。拉宾的做法,遭到以色列极右派的极力反对,因为颠沛流离几千年的犹太民族,把夺回的领土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犹太人能够几千年沿袭自己宗教传统,宁死不归顺其他人的习性所致。他们认为拉宾这样做是叛徒行为。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犹太人认为刺杀拉宾的凶手是英雄。在拉宾遇刺的现场,地面上有几个铜质的圆盘,标识着当时现场拉宾、刺客、以及佩雷斯等官员们以及保镖们的位置。墙上还有一个铁板,告示着谋杀现场刺客开枪时的情形。从张铁板图上可以看到,当时刺客几乎是贴着拉宾开枪!戒备森严的条件下,刺客居然能如此近距离的行刺,真是匪夷所思!凶手叫埃米尔,是个法学院的学生。他的刺杀行为完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法庭上说:“以色列的和平隐藏着灾难,杀死拉宾是必须的。尽管暗杀不符合我的个性,但政府拥有一切权力,我除了这样做,实在没有其他的选择,我准备为此付出代价。”以色列没有死刑,埃米尔被判终生监禁。监狱外有个姑娘自愿嫁给他,并且为他生了个儿子。据说前段时间,埃米尔还提出申请,要出狱去参加儿子的割礼,没有被批准。由此可见,和平的真正到来实在是太难了……特拉维夫最值得玩的就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雅法老城了,经历过火与血的洗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门一窗、每个建筑、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别样的艺术风情,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艺术家在这里开办了工作室,还有许多个性小店和时尚餐厅,完全就是采法特艺术家街区的翻版,当然这里无疑名气更加大了许多连喵星人都在这里慵懒的睡着午觉,“雅法”这个美丽的名称来源,有多种解释。犹太传统认为,在毁灭万物的大洪水消退后,幸免于难的诺亚的儿子雅弗建立了这一城市,人们因故以他的名字将该城命名为"雅弗",后来读音慢慢演变成雅法。还有人认为,“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最高处的一块小高地上伫立着一座雅致的白色石雕——The Statue of Faith(信念门)。绕着信念门转圈细细端详,这石雕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不相同,总体感觉是由众多人体和动物相互叠合,经密集挤压成型。人体和动物轮廓清晰但又分不清界限。信仰之门讲述了三个犹太故事,只记住了中间“替罪羊”的故事。《旧约》里,神要试探亚伯拉罕是否忠诚,神谕要他杀死自己的独生儿子作为献祭。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带儿子来到指定的地方,他让随从等在山下,自己领着儿子到小山上,绑起来准备杀死。结果这时神显灵了,他的刀举起来却砍不下去,最后只好改用一只山羊代替他儿子祭了神。这也就是“替罪羊”的来历。站在雅法公园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一览雅法城和远处的特拉维夫市区,有着四千年沧桑历史的古城雅法,看上去依然还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年青,那样的迷人。雅法虽屡经战乱但依然流光溢彩,它现在已成为一座具有高品位文化和艺术特色的旅游城,已经是特拉维夫市夜生活的重要所在。在圣彼得教堂前方不远的一条小路上,有这样一座小木桥,叫做The Wishing Bridge(许愿桥)。桥两边栏杆的木质横梁上每隔一段就镶着一块金属雕像,有十二块,代表了十二星座。指示牌上面写道“An ancient legend holds that anyone boarding the bridge, holds tis zodiac sign and looks at the sea ---- their wish will come true”,翻译成中文就是“古老的传说中,任何人只要怀着自己愿望登上桥,持有自己星座标记,并且望向大海,那么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看来人类文化中,美好愿景的实现一直是共通的主题,无分国籍无分你我。最有意思的还是这里的街道,会以星座来命名,特别喜欢这个小双鱼,如今,在雅法老城收集满12个星座的图标成为了一种新的乐趣,我是没有全部收集全,能收集全的网友,实在是厉害了……穿梭在雅法的窄街小巷,它们就像耄耋老者脸上的皱纹,窄窄深深,曲曲弯弯……但这深窄中沉淀着古老,弯曲里镌刻着历史,古得掉渣,老得足以。而古城的韵味恰恰就在于此,一切都是历史的沉淀,而非翻新复制品。老城中的石屋、小巷现在已经成为艺术家们聚集的中心,他们在这里沉醉于自我的艺术世界。绘画、雕刻、珠宝、各种工艺品均出自小街两边的石头房。小街就是展览的场所,徜徉其间免费欣赏艺术作品,窥探作者的情感世界,喜欢的就是这种情调,逛的就是这份随意。比起沉重的耶路撒冷,雅法老城给我的感觉轻松很多,转角就能遇见一片清新盛开的花朵,地中海边的城市总是那么有魅力,天空永远是蔚蓝,徐徐海风永远感受不到中东的那份炙热,如此有味道,富含艺术气息的小镇深得我心,这里非常的适合拍人像哦从老城的每一处楼梯顺势而下,仿佛走在历史的长河上,脚下踩的不是上了年纪的石砖,我抚摸着光滑的扶手,触感冰冷但又蕴藏着一丝厚重,这就是整个古镇给我带来的感受。雅法老城下来,就又来到了海滩边,特拉维夫的市民们都喜欢走在这条海滨大道上,无处不在的涂鸦,给这片古城增添了一丝俏皮和活力,这就是特拉维夫的海滩,下午5点的太阳,依然绚丽,海蓝的镜面反射出它的最柔情的一面。假日里,海滩上人山人海,这像一部电影的序幕,但它却是生活。有热情似火的比坚尼女郎,有激情四射的肌肉壮男,有追着风筝的小孩,还有冲浪的大狗。漫步在特拉维夫的街头,就能充分感受这是一座充满小资气质、适宜生活的城市,如果与国内做个不太恰当的对比,耶路撒冷像北京,有历史感,政治文化中心特拉维夫则像上海,有情调,经济中心,不仅有繁荣的高楼大厦,也有温暖的人文关怀。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书店、咖啡馆和酒吧,在路边咖啡馆坐下来歇歇脚,看看往来的行人,一切都慢了下来,时间在此也停止了脚步,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漫无目的的走着,全方位感受这个让我预约的城市,厚重的烟火气息,缓慢的生活节奏,开心快乐的人们,时不时的“你好”问候,让我对这里的一切倍感亲切。后记~总要写点什么吧飞机不断攀升,舷窗外面是特拉维夫的海滩,九天,曾经以为一生只要去一次的以色列,离开的时候突然有点怅然若失,如果还有下次机会的话,我想好好的把耶路撒冷的老城全部走个遍,尽情的在马哈耐耶胡达市场吃个遍,在哭墙前见一次成人礼,可以在犹太人的艺术街区,尽情欣赏个一天,可以不怕晒黑的躺在沙滩上看着地中海的日落,祈祷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空气中不再弥漫着硝烟和历史的沧桑,此刻的以色列,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想必会越走越好。干货:关于签证淘宝有代办价格340元左右,其实基本材料准备充足,自行寄到相应领区大使馆可以省下一半的钱。签证费220元,服务费120元,邮寄费40元,Transactio10元。详情可见各领事馆官网:以色列驻北京总领事馆: http://embassies.gov.il/beijing/Pages/default.aspx ( 北京 )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 http://www.isconshanghai.org/web/ ( 上海 、 浙江 、 江苏 、 江西 、 安徽 )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 http://embassies.gov.il/guangzhou/Pages/default.aspx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 http://embassies.gov.il/chengdu1/Pages/default.aspx (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 )个人旅游签证需要准备:(具体资料以各领事馆要求为准,仅供参考)1. 签证申请人有效护照(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有两页以上空白页)及旧护照;2. 英文填写完整并签字的签证申请表格一份(表格样式会附图在后面),请确保签证申请表上的手机畅通,可以联系到申请人本人。3. 两张5cm X 5cm照片(白色背景),反面写上名字4. 申请人工作单位证明原件(英文),退休人员请提供退休证复印件5. 英文行程 (若申请两次入境,请单独标注或说明),酒店预订单,以及往返 以色列 的机票预订单;6. 申请人最近三个月银行流水对账单。(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无需提供:• 申请人护照上有过美国签证或申根签证;• 申请人持有北京市、 上海市、 广州市或成都市的居民户口。)7. 境外旅游医疗险(保额不少于300,000人民币)8. 签证费付款凭证9. 签字声明书一份,声明按期离开以色列境内并在以停留期间不得工作 (申请十年签证需要用到)10.填写完整的有本人详细回邮地址的顺丰快递单(请申请人自行记录回邮单号码,以便查询回邮状况)11. 未成年人随父母双方出行的,请提供如下附加材料:(出生证原件、结婚证原件、户口本复印件)12. 未成年人随父母一方出行的,请提供如下附加材料:(出生证原件、结婚证原件、户口本复印件、父母中不随行方提供的同意子女出行的公证书)户口本复印件关于十年签证1. 以色列 将为以商务或个人旅游为目的的 中国 公民发放十年多次往返签证,签证类型为B2。不适用于以工作、学习以及团体旅游为目的的签证申请。2. 中以十年签证有效期从签证颁发之日起至护照过期前六个月为止,最长为十年。如2016.11.11出签,护照有效期至2025.11.11,则签证有效期至2025.05.11。更换新护照时,旧护照上的十年签也一并失效,需重新办理。3. 中以十年签证持有人每年可在以色列停留累计不超过180天,单次可停留不超过90天。如需延长签证,需向以色列内务部提交申请办理。干货~关于出入境入境时会给一张蓝色小纸片,上面有姓名、护照号码、照片和入境时间等信息。一定要保留好。离境时,会再发一张红色小纸片。 以色列是出了名的全世界安检最严格的国家,入境会有工作人员询问,因为没有去过任何伊斯兰国家,所以只被问了三个问题(1.你和谁到以色列 ?答:朋友 2.几个朋友?答:1个 3.你们会去哪些地方,住在哪里?答:给他看准备好的英文行程单)全程一分钟就顺利入境,如果护照上面有伊朗 、甚至马来西亚这样的伊斯兰教国家可能会接受较长时间的盘问,明确自己去上述国家仅仅是来旅游的就好。出境的时候还会遇到出境面试,会有官员继续问你几个问题。比如:“是否大家一起活动?有没有人给你带东西?行李是你自己打包的吗?你这次来以色列的目的”诸如此类等等,会耽搁点时间。干货:关于机票目前国内海航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开辟了直飞特拉维夫的航线,免去了转机的麻烦,当然,如果你顺便想去香港转转的话,可以和我一样选择国泰航空,品质体验当然也是一等一的好。全程飞行时间接近12小时,我猜测是因为要绕着飞的原因。干货:关于行程Day1-特拉维夫---耶路撒冷(老城、圣墓教堂、哭墙)Day2-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马哈耐耶胡达市场)Day3-耶路撒冷---死海Day4-死海---马萨达Day5-死海---加利利湖(八福堂等等)Day6-加利利湖---戈兰高地(酒庄,参观基布兹)Day7-戈兰高地---采法特Day8-采法特---海法---特拉维夫Day9-特拉维夫回程干货:关于住宿耶路撒冷丹全景酒店(DAN PANORAMA HOTEL JERUSALEM)设施服务都很不错,在耶路撒冷市中心,1500元一晚死海皇家酒店(ROYAL HOTEL DEAD SEA)窗外就是死海,设施算然有点老,但是餐饮不错,1000元一晚奥利夫金纳斯酒店(OLIV KINNERETH HOTEL)独门独栋的一间,住的非常自在,一晚800左右Rimonim Hermon Holiday Village(雷蒙尼姆赫蒙假日村庄酒店)独门独栋的一间,住的非常自在,一晚700左右电影院酒店阿特拉斯酒店集团 Cinema Hotel - an Atlas Boutique Hotel地理位置非常好,在特拉维夫市中心,一晚1200元干货:关于购物以色列的货币是谢尔元,目前和我们的人民币是1:1.7,而且在国际货币中走势强劲。建议大家带美金过去换,然后换一点就行了,因为绝大部分地方都能刷卡.说说以色列人均收入和物价吧,以色列最低收入是每月9500人民币,平均国民收入是18000人民币,以大超市的可乐为基准一罐是8元,威化饼干是23元,牛奶12元,茄子8元一斤,香蕉6元一斤,鸡肉27元一斤,奥利奥16元,薯片9元,汽油12元一升……随便吃顿饭都要100-150之间,物价比较昂贵。接着说说以色列的国宝级品牌AHAVA吧,在希伯莱语中是“爱”的意思。他家最有名的的就是死海盐、死海水、死海泥、死海植物精华四大产品,东西好不好用,我不知道,反正同行的美女们买了很多,说好用的我只告诉大家真想买的话去机场免税店买,而不要在工厂店买,你懂的其他TIPS1.在 以色列当地买电话卡比较贵,推荐淘宝购买电话卡,150元左右3个G基本用不完,不过以色列的网络跟国内4G没法比特别是酒店的WIFI,很慢2. 以色列酒店基本不提供牙膏和牙刷,普通的酒店也不提供拖鞋,请提前自备3.如需要前往死海 , 死海的海滩和水里面都是盐结晶,穿人字拖、拖鞋4.在进入圣殿山、西墙、教堂等宗教圣地,请穿过膝衣服和有袖的上衣,衣着不要太暴露,最好随身备一条围巾,以防万一5.安息日:周五下午到周六晚上,犹太教景点不开,公共交通停运,犹太人商店也关门,基本就是空城, 特拉维夫受影响较小,海滩很热闹,交通方面可以打阿拉伯人运营的出租车,基本一口价150-250谢克尔6.时差夏令时比中国慢5小时,冬令时比中国慢6小时,英语算是非常普及,基本交流没问题,当地语言:希伯来语,Shalom=你好,toda = 谢谢 学会这两句和当地人交流更加亲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