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出发前作为2019年内的第二次旅日,这又是一次说走就走、毫不含糊的旅行,早上看到机票,5分钟之内约好旅伴,半天之内搞定机酒,两周后拎包出发。订机票的时候,脑子里就蹦出一个地名:伊豆,是我惦记着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隐约是知道有自然风光也有温泉,还有故事,又远离东京这种大城市,应该是很对我路子。这次的行程时间短,也不想东奔西走频繁移动,满满五天时间定在伊豆这一个地方正合适。虽说憧憬一直有,但直到机酒安排落听,我对伊豆印象依然不聚焦,打开Google map,才知道离东京很远,也才知道我想去的地方确切的说应该叫伊豆半岛,整个半岛面积是镰仓的好几倍大,有高原有火山,春天有河津樱秋天有枫叶,温泉像长在水龙头里的,富士山离得虽远也是抬头可见,相比现代化的东京更像是淳朴的乡村,我看着网上的这些资料,越来越期待。关于旅伴:作为六刷东瀛的旅伴,韦多是我一位关系很要好的同事兼搭档,平时我们互相戏称西厂公与东厂公,配合彼此工作兼吐槽,关系比较亲密了。老早之前我们就密谋着来一次九州之行,尤其熊野上色见神社让我魂牵梦绕许久,但一直纸上谈兵谁也没有付诸行动便也搁置了。所以这次我刚跟她报了机票她就一口答应,也不管我们的leader会不会翻脸,忙忙叨叨就开始找住处。但好巧不巧临走前赶上韦多有一个重要的汇报,几乎没时间查资料定行程(当然我觉得这些都是借口,一定是的!),再加上在此之前我已经有过五次旅日经验,那定行程还不又是我的事儿嘛...关于住宿:因为当下正处于旅游旺季,即使不去京都凑红叶的热闹,但这个季节伊豆泡温泉的人应该也不会少,于是住宿不想再花精力找就直接问了Monica,老mo推荐了K's house伊东温泉旅馆,位于伊豆半岛东边沿海的大站伊东站,连接着JR伊东线跟伊豆急,步行到车站要8分钟左右,依河而建,看booking上的照片是合式的老建筑。韦多先垫付了旅馆费用,4个晚上每个人1880rmb,算不上便宜,但毕竟是可以最多容纳五人的河景间,算得上六次旅日以来住宿条件最好的一回。另外,虽说是老建筑,木地板走上去都咯吱咯吱的响,但晚上休息却意外的安静,伴随着落地窗外持续整夜的潺潺流水声,体验还是非常好的。附上预定链接:http://www.booking.com/Share-9R26z8关于天气:前面五刷东瀛全部集中在春夏季,所以本次六刷是我第一次感受日本的秋天,但11月底伊豆天气真的特别suck,临行前三天关注了下当地天气,只有26日那一天是晴天,剩余全部下雨,真的是要死了。好在伊豆纬度相对偏低,整体气温比北京友好太多,但对海洋性气候摸不着脉的我还是认怂滴带了件羽绒内胆,虽然后来根本没用上吧......关于当地交通:下面这张图能大致看清伊豆半岛跟东京、镰仓的位置及面积关系,从羽田或者东京去伊豆的常规操作其实就是新干线,优点与缺点也显而易见:快+贵。伊豆内的交通主要是两条铁路线:JR伊东线、伊豆急,以及遍布其他地区的东海巴士。JR伊东线是伊豆半岛的入口-热海开始,南下一直到伊东,紧接着是伊豆急接棒,终点到南部的下田。说到这里照例要吐槽下日本的交通,上述说的是两条线吧,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运营公司吧,但是你是可以在热海买一张票直接坐到下田的,也就是说路线掰段但是车不掰,日本人在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这件事上,无人能敌。JR东日本官网:https://www.jreast.co.jp/sc/index.html/伊豆急官网:https://www.izukyu.co.jp/东海巴士官网:http://www.tokaibus.jp/伊豆市呢,位于伊豆半岛的中心位置,包含修善寺、天成、中伊豆、土肥四部分,要想把这里面的重点景区都扫一遍,没个一周时间基本下不来。聊到交通工具啊,特别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我们这趟伊豆行会遇到的几个特殊车型。No.1-黑船电车:是东急电铁为纪念1853年对日本历史有深远影响的“黑船事件”特别打造的旅游观光列车,中段的车厢内有一侧座位是面向海景的,车头跟车位两个车厢则是像“阶梯教室”一般壮观的布局。在中段车厢窗户上楣有“黑船事件”历史介绍跟宣传内容,除此之外黑船电车还拥有自己的视觉VI系统,可以说东急电铁对这个车型的宣传非常尽心了。No.2-金目鲷:可以说是黑船的twins了,据官网介绍内部结构与黑船无异,名字取自伊豆的海特产:金目鲷,我们后面几天的旅程里,经常能在大街小巷看到有金目鲷的餐厅。可惜的是我们这趟旅程只是远远见了见它的身影,照片都来不及拍。金目鲷是网上找的图:这两个车型属于伊豆观光车型,每天只有三个班次,且两个车型时刻表并不完全重叠。比如我们去的这几天,下行的班次里24号、25号、27号是黑船,要想坐下行的金目鲷,那只能安排在23号跟26号,错过这个班次,下回可就不好说了。具体怎么看时刻表,我不赘述了,贴上官网指南,不然也又要增加500字的篇幅。官网时刻表:https://www.izukyu.co.jp/resort21/No.3-超景踊子号:踊子在日语里就是“舞女”,踊子号是东京市内通往伊豆的JR新干线,而"超景踊子号(Super View Odoriko)"是专门为伊豆而开发的度假胜地专用特快列车。跟前面介绍的两款观光车型类似,轨道地基高,窗户宽延伸直至车顶,方便旅客观赏伊豆半岛的沿海风景。超景踊子号不同于一般新干线,整车指定席,只能网上订或者车站窗口现场买。又是网上盗图:附上踊子号时刻表:https://www.jreast.co.jp/sc/routemaps/superviewodoriko.html关于五天的行程:这次出走日本我想轻松一些,所以也没有密集查阅太多的游记,结合google map按图索骥,就差不多定下了五天的行程路线。去程机票是11月22日晚上8:55北京首都机场T2起飞,凌晨1点落地羽田,时间很尴尬。回程机票更尴尬,出发是28号凌晨3:00羽田起飞,6:10落地首都机场T2,所以针对这个大致情况,我是这么安排的:第一天:凌晨落地羽田,在东京酒店住半宿显然没意义,所以准备在机场熬到第二天的电车通车就前往伊东,因为还不到下午checkin时间,可以存好行李先奔河津七滝去巡礼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晚上回来再办checkin好好休息。第二天:预定城琦海岸+仙人掌动物园这两个地点,大室山这个季节没眼看所以根本不做考虑,动物园是Monica极力推荐的,时间赶巧的话还能看到水豚风吕,非常期待。如果后续还有时间,还可以去不远的池田美术馆。第三天:天气预告中唯一天晴的一日,我们准备把这一整天都消耗在离伊豆市最近的修善寺,在那里走街串巷,参拜下修禅寺与日枝神社,另外再去一趟虹之乡,一天时间应该会很饱满。第四天:热海也值得一去,我暂定了三处地方,MOA美术馆+起云阁+来宫神社,时间很紧张所以还排了优先级,到时候走一步算一步吧。第五天:最后一天要在晚上回到羽田空港,于是准备拖行李回到东京,直奔墨田区连看两个之前就特别关注的浮世绘展:江户东京博物馆、墨田北斋美术馆,两个展馆都在山手线“二国”站,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常设展主要描写江户时期的东京,而墨田北斋美术馆除了是围绕着葛饰北斋的生平、作品展开外,美术馆本身还是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展览啊。看着这满满当当的规划,六刷很让人期待啊!Day1-23日:伊豆半岛第一站,在河津感受深山老林的魅力由于航班是前一天晚上8:50起飞,凌晨1点就落地东京羽田。就知道第一天会是无比疲惫跟奔波的一天。我提前做好了功课:落地后尽量早走+避开新干线+到热海刚好能赶上当天上午唯一一班黑船电车,感觉还没开始玩,第一天的规划压力就不小啊。我计划在机场咖啡厅熬到5点多通车,然后乘坐京急机场线,中间换乘两次就可以到旅馆所在的伊东站。然后就是~~~~~~我们落地啦!第四次落地东京羽田,满眼都是熟悉的画面!出口位置是硕大的2020奥运会海报,其实我觉得logo挺fashion的,就是吉祥物......一言难尽。按照之前的规划,出来以后就准备机场大厅找地儿窝着了,但过于乐观的我们发现所有三人座的长椅已经全部被红眼飞机的旅客占满,无一遗漏。于是绝望的我们转战旮旯里的Tully's coffee,点了两杯豆奶拿铁,觅到一个边缘角落,在条件苛刻的餐椅上反复尝试入睡。我70%的时间都在放空,韦多睡得比我踏实,个子小的好处在这里有了明显的体现...我定了闹钟5:30醒,简单收拾下就拖着行李往京急机场线去了,一路上的环境太熟悉。韦多睡过一觉状态明显回来了,一路上都兴奋地左拍右拍。第一趟车:从机场到川崎,250日元。这个时候我们还沉浸在刚进入日本环境的新鲜感中,后面基本上就见不着拍车票了。我们在川崎进行第一次换乘到东海道本线,买到热海,耗时1个半小时,这个票价开始厉害了。从站台两侧出口能看到天色还没亮,车站也没什么人,太困了,上车就开始睡。在川崎换乘的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耽误了些时间,基本上我俩已经要放弃赶黑船电车了,但又心有不甘暗自较劲,提前两站就准备好热海到伊东的零钱,并互相打气:“下车以后我们就飞快出站,塞钱取票,直奔一号站台!”下车后发现黑船就停在站台,且不用出站就能换乘,索性我们直接奔上黑船,等到了伊东出站再补票。为了赶这趟车,我俩真是老命都拼了,但如果错过了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第二次机会呢~全车有7节编组与8节编组两种,中间几节车厢靠海侧的座位都是观景席,也就是座位正对窗户,在途经海边的时候能看到海景,车头跟车尾更有趣,是阶梯教室一般的布局,进入车厢需要先上两级台阶,再依次往下面的座位走。黑船有自己的视觉VI系统,logo是一个舵,全车外部黑色,局部用红色与金色点缀,很是低调奢华有内涵,是位霸道总裁。看我美丽的侧颜,根本看不出来一晚上没睡+浮肿+头油吧~我俩什么都不管先三七二十一上了车,一边喘粗气一边穿越了三个车厢,才找到仅剩的两个相邻的观景位,跟老杆子进城似的东看看西瞅瞅,车一开就开始录像。沿海一路能见度都非常高,但因为阴雨天的缘故一直是灰蒙蒙的,伊东线东侧临海,弯曲的海岸线上矮矮小小的房子紧凑地排列着,平静美好。路过的月台上有这种迷你的拉面小馆,没有座位,每个人都是在门口买了饭票进门站着吃,孤独且有趣。可能是太兴奋了,感觉坐下没十分钟就要到站了。果然出站失败,找到人工窗口补票,感觉被多收了钱,但咱也不确定,咱也不敢问,就这样吧,至少黑船赶上了。在我永远的好朋友自动贩卖机上买了个苹果味儿的汽水,蛮好喝。伊东站出站正对面是一整排的灯笼墙,算是伊东的第一印象、门面担当。伊东站距离旅馆大概8分钟的步行距离,我俩悠哉哉得选择走穿过商店街的小路,初步了解下未来几天的生活环境。我们到达时间大概是9点多,商店街只有极少的几个门店开了门,加上冷风嗖嗖过,显得异常萧条。特别喜欢日本湿润的地面,不只是这种乡下的地方,连东京跟大阪那种一线城市,地砖之间也总长着可爱的青苔。偶遇一家店,门口七座石像每个都不一样,看了下方的名牌:伊东温泉七福神,温泉还要神来庇佑,emmm......行吧。就在一个拥有八盏交通信号灯的小路口,我们从楼缝儿中见到了东海馆,位置可以说是相当好找了。东海馆也算是伊东的一个典型的地标建筑了,后面参观的时候再做详细介绍。一路经过的井盖都是伊东温泉与东海馆相关的主题。第一天刚开始,我的鞋还是白的...我们定的旅馆,K's house onsen 伊东温泉旅馆,与东海馆肩并肩,从外部结构风格来看,就是twins没错了。后来我同韦多分析,这俩完全是同一时期的建筑,门脸、内部构造及室内装潢全是一个模板,只不过在后期的运用中,一个改作旅馆,一个保护起来作为参观景点。我们住在跟景点一毛一样的隔壁,感觉赚到了一样。还没进门,就看到门口预约已满的告示,玄关处聚集着一大波歪果人,像我俩一样拖着行李、风尘仆仆。进了玄关换了拖鞋,店主在前台简单迎接我们,但checkin时间还未到,所以我们把行李与笨重的行头寄存下,就拎着相机出门了。到了晚上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下面这张照片里第一间就是我们的房间,这是我们每天要进进出出走的石塀小路。旅馆里有免费温泉,跟上次在京都酒店的假温泉不一样,整个伊豆的温泉都是天然温泉,我们自然不能放过,只要避开每天11:00-15:00清扫准备时间,剩下随时都能泡。整个旅馆算上顶层的原定阁楼有大概五层,其余的是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房间,有青旅似的床位也有我跟韦多这种独立房间,但公共休息区全部集中在一层,我们后来粗略数了下,一层大概有不止五个房间是作为公共休息使用的,榻榻米被炉、书桌两种风格穿插。K's house的旅客中,欧美客人以压倒性的数量占据着绝对上风,相比憋在房间,他们更喜爱盘踞在所有的公共空间,直至深夜,我们怀疑他们甚至晚上直接睡在被炉下。中庭一侧,有一个迷你的小天井,够小够精致,我一直很好奇这种天井是如何排水的。我们的旅馆跟隔壁东海馆的“一缝之隔”。从旅馆出来的时间还早,天上开始下小雨,我们穿过来时的十字路口,进了旁边的市场通道,依旧没有一家店铺开门。但走出市场的时候猛然才发现之前做功课时关注过的“汤之花通”就在马路对面,只是比想象中窄小很多。在汤之花通这么一条短小精悍的街道上,却低调地藏着一些惊人的小店铺,比如密集摆满了各种海产品的时髦精致小店,比如在整个伊豆都有连锁的果子店石月庵,再比如一个小小的、低调的,但是一眼看过去还有点厉害的咖啡厅(当时我兴冲冲地跟韦多说我们明天可以来吃brunch,结果直到最后一天都没实现)。在石月庵试吃了一圈以后,果断放弃甜倒牙的果子和温泉馒头,捡了一根永远都不会出错的抹茶雪糕,嗯~好吃。伊东车站的早晨还算热闹,紧靠车站入口就是一家窗明几净的商店,由快餐区(brunch)、特产区以及紧里头的便当区三部分组成,特产区最吸引人,像伊豆特产的各种汽水、柚子布丁、啤酒、静冈绿茶、海产干货啥啥都有,且设计很加分,每款包装都很养眼。但眼下我们什么都不能买,等下午从河津回来可以集中采购一发,晚上泡完温泉再来享受。我俩溜达一圈,搞了两套brunch简单垫垫。这一餐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好歹是吃饱了。然后在站外的售票机上买了去河津的伊豆急车票,1390,90人民币,是真贵啊,想念北京的地铁。距离下一班去河津的电车还有十几分钟时间,就在月台上愣神时我突然意识到回程还要买票,但我们此行完全没必要买单程票,直接去人工窗口买伊豆急电车的1day pass就可以了,一天之内在伊豆急范围内无限次乘坐,只要1200,简直不要太划算。于是我腆着脸,拿着已经被剪过的车票到闸机窗口告诉工作人员我不想要了,还真就原封不动退给了我,然后出站拿着护照在人工窗口成功get了1day pass,又省下一笔巨款,持家如我。后面几天韦多每天都要背着这把“幼童透明伞”出门,却一次都没用上...等车时,月台上驶来一趟超景踊子号,全车指定席还真是特别,整体高度比一般新干线稍高一些,且上层窗户是曲面的,一直延伸到顶部,如果是晴天的话,观景效果应该会很好。从伊东站开始,伊豆急的沿线会更加贴近海岸线,除了能清晰观察到相模湾的海浪,伊豆诸岛的剪影也会一路出现在视野中。列车内的座位依旧分为靠海侧与靠内侧,跟黑船电车相反,靠内侧的座位反而面海,而靠海侧座位则跟国内火车一样两两相对,靠海侧的每一扇玻璃底部都有一张透明的贴纸,上面详细刻画着行车途中海面上可见伊豆诸岛的样子,便于对应识别,这设计非常用心了。遇到一个清洗电车的机器,这种工具还是第一次遇到,顺便还能做做广告。河津站到了,站内到处是川端康成的宣传,还没出站就是各种作品集、书桌、舞女雕像、人形立牌等等。在此行之前,我对河津的印象仅停留在田冉游记里的河津樱,除了著名的樱花大道我对这里一无所知。查阅资料才知道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电影片段的取景地也在这里,就是河津七滝了,“滝”在中文里写作“泷”,瀑布的意思,河津拥有数量非常可观的一大片瀑布,河津七滝作为电影巡礼胜地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组,由大大小小七个瀑布组成,自上游开始分别是:釜泷、虾泷、蛇泷、出景泷、蟹泷、出合泷、大泷。除了七滝之外,河津著名的地界还有净莲瀑布与天成山隧道。之前在网上看到,说是走七滝+净莲瀑布+天成山隧道,全程需要至少六个小时,我们前一天没睡,这么暴走显然不现实,所以决定重点赏游下河津七滝就好。由于整个瀑布区并不在河津车站,而是深入内陆,首先要坐伊豆急到河津站,然后再搭巴士到河津七滝(具体哪站下其实是有区别的,主要看玩哪里),感觉还是挺繁琐的。所以河津七滝观光协会推出了套票,非常适合只徒步游览七滝的游客,售价1130日元。河津七滝观光协会:https://www.nanadaru.com/套票路线:从伊豆急河津站乘巴士到水垂巴士站,下来就是河津七滝的上游起点,徒步自上而下走过整个七滝直至河津七滝巴士站,再乘巴士回到伊豆急河津站,相当于除了中间景区步行的部分,来往两头的路程不用操心了,但务必严格遵循巴士的时刻表,因为错过了就动辄要等个把小时。去河津的巴士很好找,巴士站牌边上有个小房子就能套票,鉴于我们到的时候巴士马上就要开了,售票的阿姨讲述的飞快,我基本啥也没听懂就掏钱拿票上车了,然后再跟韦多一通研究。如上图所示,我们浏览完七滝后回河津站的巴士,下午只有固定的几趟,所以我们最晚也要在17:18的时候回到河津七滝公交站,才不至于回不去。虽说伊豆是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但让出来旅游的年轻人非常焦虑的是,这个时节下午五点天就黑了,郊外是完全没有路灯的,最可怕的是巴士跟电车的末班车很早停运,尤其是巴士往往6:30就是末班车了,且两个班次间动不动就能差出一两个小时,要是不提前做好规划并严格控制时间,那后面整个行程就会宕机甚至回不了家。整整五天的行程,我跟韦多每天都在感受乡下交通不便利所带来的焦虑,所以每天晚上都乖乖的把第二天的行程顺的滴水不露、定好闹钟才敢安然入睡。说回正题,从河津去七滝的路是一条连续弯曲的山路,司机是位年轻小哥,但车技娴熟开的飞快,完全不亚于传说中的武汉公交司机,这么一路漂移对于我们两个颈椎病患来说格外吃不消。路上远远就看到了著名的河津七滝环状桥,算上路面那层一共有三层,依山而建,地基一半建在路面一半建在山体上,所以才显得建造难度大。周边全是山林,这中间突兀着这么一座桥,特立独行。河津七滝到了水垂,司机把我们扔在马路边,我们按照路牌的指示穿过马路进入一个隐蔽的山林入口,前方豁然开朗,河津七滝的上游入口到了。这里俨然就是原始森林,但沿路的路标与木阶又处处显示着人工干预的结果,除了入口处的红色自动贩卖机跟地图介绍,一切都融合的刚刚好。我觉得老天特别赏脸的一点是,我们到了目的地,雨也停了,虽然茂密的层层树叶会汇集一些水滴再重重砸向我们头顶,但能有这样的运气,我们已经很开心了。雨后的山林,明度对比拉的更开,叶子也都油亮亮的,也许比晴天更有意境呢。因为我们处于七滝的上游,显然前方一路全都是下坡,在通过去往猿田渊的吊桥时,我的大腿就已经开始不争气的颤抖了,我是弱鸡。从吊桥往下看,是一组向下连续不断延伸的木梯,虽然看上去不高,但毕竟我是个怂包啊。猿田渊。河津七滝的最上游,由此往下走就会遇到七滝的第一个瀑布,这里整片水域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深蓝绿色的清凉水质,不同于我以往看过的任何一条溪流,好像群青加了点绿,是难以形容的颜色,但韦多跟我一致认为这颜色不寻常。继续顺着木梯下行,就是瀑布了。无奈这个时候我的腿因为过度紧张已经开始打颤了,真是既缺乏锻炼又缺乏胆量。第一滝:釜滝。釜滝的高度没有特别高,高约22米,宽约2米,但下落飞溅的辐射范围很大,我们站在观景台,距离瀑布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依然从头到脚被喷了个遍,整个观景台的地板上也全是一层水。路人好心帮我俩拍一张,都顾不上挡水。韦多好像我小媳妇儿哈哈哈哈哈哈哈~河津七滝七个瀑布,每个瀑布最近的观景位都会有一个神像跟一个塞钱箱,就是我们刚到伊东是去旅馆路上遇到的那七个神像,正好与七个瀑布一一对应。在这附近,我办了件很厉害的大事儿,但那是秘密不能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第二滝:虾滝。高约5米,宽约3米,由于瀑布的形状与虾尾相似而得名(并没觉得...)第三滝:蛇滝。高约3米,宽约2米,照片上是真看不出来哈。蛇滝的观景位还安置了一个供游客拍照用的木墩,我在这里扭捏了很久,韦多一直在尝试如何在不尬与不胖中拿捏得恰到好处。东厂公,您辛苦了~第四滝:初景滝。高约10米,宽约7米,也是不大。穷游、马蜂窝上河津七滝的景点照片基本上都跑不出这一个瀑布,毕竟《伊豆的舞女》雕塑太有标志性了。直到这里,后面基本都是平地了,不再有连续向下的阶梯了。不知是不是季节的原因,七滝的游客非常少,来之前我预想的是一群少男少女把初景滝前的雕像层层包围,或者排着队合照。但到了此处才发现一片岁月静好之气,游客也没有几个,更不存在拍照要躲人的情况,于是...才有了下方的造次。emmmmm...我俩在这里来了一波骚操作《调戏系列1》。请欣赏行为艺术作品:《小哥哥,你长得好俊》行为艺术作品:《小哥哥,别看她,看我嘛》虽说游客不多,但毕竟还是有的,就这么站在不远处看我俩(主要是我)表演,我当时一定是豁出脸面了。过了出景泷,也基本到了山脚下,步行道路开始变得平缓宽敞,溪流也变得宽阔。路上有几个许愿点,就花个小钱整俩石头往溪流边上的石坑里扔,这...行吧...我实在没get到这个点...山里的大蜘蛛特别多,但遇到的都是这一个品种的,我们对着它一顿狂拍,殊不知吓人的体验就在不远的明天等着我们呢。在路过蟹桥前,又遇到一组踊子couple石像,但石像跟前的道路因为19号台风的影响直接下陷出现一个洞,因此这片空地也就被隔离了开来,也就间接导致了我们没办法延续《调戏系列》的创作。蟹桥这里遇到一位电影中舞女扮相的姑娘,我实在没好意思上前搭讪合影,将将拍个背影吧。之前查攻略的时候也在别人的游记里看到这同一位姑娘,应该是附近温泉旅馆固定出来拉客的。第五滝:蟹滝。过了蟹桥再往前走一段,拐下一个弯道就是蟹滝。高约2米,宽约1米,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矮的一个瀑布,不好意思我真的无法称之为瀑布...在日本,瀑布那么好叫的吗?除了吐槽之外,蟹滝有意思的一点是岸边全是“叠石头”,应该是游客留下的,大概是附近有栗子树,好几个石碓顶部都顶着一个带毛刺的栗子,也算是非常会就地取材了。最后两个瀑布,与前面五个不是顺行连接的,有独立的入口,下去观赏再原路返回。猪汁?第六滝:出合滝。高约2米,宽约2米,因为在这里有两股湍急的水流交汇合二为一,瀑布便由此得名。在这里交汇的两个瀑布,是从落差较大的玄武岩间流下的,所以交汇时冲撞出的力度与水花就格外大,因为空气大量汇入,淡青色河水让人印象深刻,溅起的水花泡沫持续了老远。从出合滝原路返回后,完全进入了山间小路,路边零星点缀着几个店铺。七滝茶屋,这里限定的草莓冰激凌非常有名,但对于我而言这种平凡的食物它高度再高也就在那了,再怎样好吃也是完完全全可以想象得到的味道,作罢。下面这家厉害了,是《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来过的点,卖的应该都是跟芥根相关的食品,门口的水池里常年泡着几个芥根,看了下价格,告辞了。我们跟着路标继续找七滝的最后一站:大滝。第七滝:大滝。大滝的入口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六个瀑布,更像是某个乡间温泉旅馆的后门,高约30米,宽约7米,这是在河津七大瀑布中,拥有最高高度的瀑布,同时也是伊豆最大级,甚至比更出名的净莲瀑布还要高上几米。我们沿着下坡小路走下来,远远看到了巨大的瀑布,也是因为瀑布较大我们没办法近距离的观赏,只能在悬空的观景台远距离的感受下。这里果不其然还真就是某个温泉旅馆的后门,一对对的小情侣穿着浴衣陆续从观景台走下木阶,木阶底部是瀑布下方的平地,聪明的旅店经营者把这里开发成了露天的温泉池,虽说日本的露天温泉大部分都是裸浴,但可能是考虑到大山里的隐蔽性不好,旅客们都是穿着泳衣下水泡汤的,这一点跟国内很是相似哈。大滝最独特的一点是它的源头并非地表溪水汇集而成,而是直接从山林深处的石头缝里流出,从满是垂直树立着的玄武岩壁上飞流直下,砸在下方池中,峭壁上的树木很是幽深静谧,中和掉了一部分瀑布的噪音。要知道现在可是11月啊,这要是夏季,满山绿树攀壁而生,可还了得!我们所站的观景台,边上还有一道门,告示上写着只有戴着腕带的客人才能进入,其实就是说下面的浴池是私人浴池了。距离瀑布更近的地方,是一处较低的阳台,旅客们要是觉得泡汤不够过瘾,还可以上那里更近地观赏瀑布。那么近的距离,应该会很吵。在瀑布边上泡汤,不晓得聊天听不听得到。我们在河津七滝的bus站等回去河津站的bus,回程的路上趁着天色还没黑,再给环形桥留几张影。河津车站,角落里再一次被我们发现了男女主人公的雕像,于是续写《调戏系列2》,真的只能说:年级越大,脸皮越厚。《伊豆的舞女》人形牌。这个点儿车站基本没什么人了,天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下来。终于到了伊东,果不其然门面担当灯笼墙亮了起来。先不着急回旅馆,我们在伊东站前买了特产的柚子硬糖跟特饮后,直奔旅馆正对面呼声很高的一家鳗鱼饭餐馆,彼时真的已经饿扁了,以至于都已经吃起了才想起拍照。韦多要了白烧,我因为口重惯常要了蒲烧,鳗鱼跟米饭是分开盛放的,隔壁桌级别更高的套餐才是往常见的那种一起放在盒子里的。其实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厉害之处,就是普通的鳗鱼饭,只记得米饭貌似很好吃。柚子硬糖,很80年代古早味的感觉哈。回到了旅馆,前台接待换成了一位瘦高的意大利男生,跟我们年级相仿,特别特别喜欢跟旅客social,未来的几天每次碰面都要尬聊一会儿。等做完checkin手续,就带着我们有条不紊的介绍旅馆的各处设施与注意事项,我们也终于入住了属于我们的河景间。太兴奋了!我在地上打了一会儿滚儿才开始收拾行李。房间很大,是我六次旅日以来住过的最大一间,说是能住下五人诚不欺我,除了中间正式的房间,进门处有一个独立的玄关跟二进门,内有分体冰箱,阳台是全景落地玻璃门,门外临河有一条窄窄的“花园”,甚至还备了拖鞋在外面,花园里有日式典型的松树、石井,以及这个季节基本不可能开花的紫阳花。时间不早,韦多去前台租了一套浴衣(为了省行李的地儿不带睡衣也是够拼),我俩便携手去公共温泉赤裸相见了。浴汤在半地下,有点闷,水是咸的,真·天然·温泉,我俩太弱鸡,下去煮了20分钟就上来了。回来开了两瓶含酒精的特产饮料,把第二天修善寺的行程与出发时间对的清清楚楚,红着两张大脸梦会周公去了。PS:特产饮料太令人失望了,果然不能被颜值欺骗啊。Day2-24日:修善寺一天,满足之外,还吃了做功课不到位的亏一夜无梦,神清气爽。但外面一早就在下雨,哎...前一天晚上查行程,去修善寺有两种交通方式:方案一:伊东线上行到热海-换东海岛本线到三岛-换伊豆箱根铁道骏豆线(这么长有事吗?)下行到修善寺站-换bus到修善寺温泉下车,车程2小时。方案二:伊东巴士站到修善寺站,下车换另一趟bus再到修善寺站,车程1个多小时。相比方案一的绕大圈,我们肯定选方案二啊,但方案二的bus上午只有两趟,8点跟11点多的,我们不想处于被动只能硬着头皮早起赶8点那趟,由于前一天在河津七滝太怂,两条腿的酸痛在第二条有了更明显的体现。下面这辆就是我们去修善寺要乘坐的bus了,有点可爱。去修善寺的bus要走一个多小时,一路上七拐八拐,颈椎好痛。我们在修善寺电车站下车,换乘另一趟公交,晃到神经就快要崩溃,修善寺终于到啦!下车的位置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商业小镇气息,在这里基本不用看地图,跟着人群走就是了。路遇一家很有调调的微型咖啡馆,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店主穿着帆布围裙戴着贝雷帽,认真地做手冲。往修善寺中心区域移动的第一站:日枝神社。日枝神社:目测是一座很小的神社,正门鸟居临街而建,拾级而上,游客不多,因为早上刚刚下过雨,通往主殿一路上的植被一片油润。据说日枝神社以“神木”著称,神社中不乏树龄达到800年的老树,实地走近观看,实在是惊人,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个季节还能看到紫阳花(虽然萎靡着)实属难得,要知道这可是11月下旬了,在此感慨神奇的海洋性气候。照片上看已经很夸张了,但这种体会必须要身临其境。从树根处向上延伸的青苔,满满的都是生命爬过的痕迹。日枝神社的绘马,是花朵型的。攀上石阶,唯一的建筑也就是本殿映入眼帘。攀上日枝神社的阶梯就能看到25米高的巨栎,石阶之上是树龄800年的夫妇杉,两棵树根部相连,2米的树腰处被注连结和围,人们在这里祈求子孙繁荣。鸟鸣中的小小神社,一草一木一石之间都漂浮着灵气。枯萎的杉叶。神社的紧里头,是一个孤零零的石碑,没有任何说明,大概是神社建造者的纪念碑。门口这对穿着和服的男女说来有点意思,从神社出来的路上,我被女孩拦住帮忙拍张合照,俩人并肩站立并不亲密,但显然又是暧昧中未挑明的关系,我及其三八滴叫男生搂着女生,俩人居然还害羞,青春呐!修禅寺:从日枝神社出来也就50米便是赫赫有名的修禅寺。门口的枫叶不算茂盛,但却红得过火。此处插播tips:修禅寺,正式名称是“福地山修禅萬安禅寺,始建于公元807年,是伊豆名寺,历史千年,环境幽静整洁,近边有修竹成林,夏天去时顿感清凉,寺前连着温泉街,对面桥下就是独钴汤泉念。官网地址:http://shuzenji-temple.com/index.html再见刚才的和服couple,真是狗粮一直吃,一吃吃一路!寺的对面是虎溪桥,桥下溪流中间高地上有一个突兀的小亭子,那就是修善寺的发源地“独钴之汤”所在,隐约有人在...泡脚...发掘人是谁呢?居然是唐玄奘的徒弟,《妖猫传》里的那位不务正业的和尚,法号“空海”的弘法大师,也确实是把“不务正业”贯彻到底了。修禅寺里到处都是小地藏,阴雨天里红色围嘴儿格外醒目,饱和度直接爆了。因为修善寺的特殊地理条件,不同于一般的寺院神社,寺内的手水舍都是温泉汤。又见一块“百度石”,记得第一回来日本,在奈良公园也见到过一块,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进这家公司,四年过去了,我也在百度工作了四年,看来也是缘分啊。摄影技术真的是没话说的烂,对焦都对不上,但还是很喜欢这张的构图。随已经是深秋,但拜海洋性气候所赐,就眼前寺院里这片景象,谁能跟深秋联想到一起。主殿前的献灯是绿色的,这倒是头一回见,远看以为是一层青苔,走近才发觉外层有一层草绿色的彩釉,蛮特别。我们在主殿门前转悠,就听寺内的工作人员举着喇叭叽里咕噜说着啥,原来我们运气好,适逢每年秋季仅有两周的庭院公开:2019年11月21日(木)~12月2日(月)这可以说是我们这整趟旅行的高光时刻之一。入口位于主殿的“腋下”区域,需要弯腰低头进入,门票200日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比一切纪念品跟景点都更珍贵。庭院从小洞弯腰进去,豁然开朗,庭院面积虽不开阔,但纵向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整体印象嘛,虽说这么形容可能欠妥,但我还是觉得很像日式风格的苏州园林。庭院中心是一个小池塘,池水没有很清澈,但不妨碍里边养着肥硕的锦鲤。池塘被一个“小山头”半包围着,池中的流水就是从“山”里流进来的。庭院里的游客还真是多,大概是因为一年只能赶这两周的热闹,实属难得。我们从池塘正面绕过,一路向上攀登。来往日本几次,每次都能在各个庭院中看到这种高傲的植物,叶子厚实,边缘有锯齿状褶皱,木质茎长得又高又直,大部分仅在顶端长叶结果(所以我觉得它自带高傲属性),且果子只长在叶片下方,像一串灯笼,在雨天里更显得艳丽。回来查了下,这种植物叫朱砂根,是一种在日本常见的灌木,这回我记住它名字了。池塘一侧的阶梯旁是连续的一段矮墙,我俩好奇过去扒墙头一看,我去这不是刚才的日枝神社么!!!居然紧挨着相邻。韦多说当时在日枝神社就看到墙那边人影绰绰,以为是附近的居民,没想到就是修禅寺的游客。这里能看出,“上山”的路是曲曲折折蜿蜒而上的,但跟苏州园林相比缓和很多,苏州园林实在是太强大。总是看到朱砂根,但奇怪的是日本的朱砂根真的都是顶端长叶结果,在淘宝搜都是中段也有长叶结果,好几棵一起栽到大陶盆里,还绑上丝带,简直土到掉渣,我原本还想买一盆呢,看到照片直接放弃。我觉得可能是地域的区别,在品种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站在石阶的最顶端向下看,院子基本上全部被植被覆盖,池塘面积显得更小了。逮到两位小哥,对着池塘边的青苔拍特写。从终点绕回来的时候,看到了鬼上身的日本游客,真的毫无包袱,所有人围着圈看她踩着石头走到小湖中央开始做广播体操,都在咔嚓咔嚓拍照,但她就那么无所谓地自娱自乐,内心真强大。我们在这么小的一个庭院停留了大概有一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出来,门口的老爷子闲云野鹤般地靠着献灯放空,天突然就放晴了。正是接近正午时分,太阳直射,温度飙升,一些不在乎形象的大叔们更是直接原地宽衣解带。伊豆的天气真是太莫测了。宝物馆门前,左边是鯱(五刷日本介绍过),右边大概是麒麟。对于馆内宝物我是没什么兴趣,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大概也只是看个稀罕。眼珠子里长草的“鯱”兽。阳光正好,红叶当红,东厂公来一张。西厂公这张看起来有一米八...回到门口,路遇一只金毛宝宝,这大概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最圆润的金毛了,浑身的毛毛好像修剪过,把主人衬得消瘦干枯。修禅寺门口的商铺前,巧遇伊藤园在做活动,免费送茶,一看日期,快过期了...穿过虎溪桥,对面是环形的一个小广场:独钴之汤公园。在靠近溪流的栏杆处设有长椅,长椅延长处一处足汤,相对独钴之汤备受关注的小亭子这里人比较少,害羞的游客可以直接在这里一边对着溪流赏景一边泡脚。小广场上,两个娃娃正在给某某温泉神的头顶浇水。在这里,所有户外的用水全部都是冒着热气的温泉汤,有的甚至都烫手,真是一大奇观。此时已过正午,距离早上的饭团我俩早就饿扁了,于是在大众点评上找了修禅寺边上一家中华料理,小小店铺只有7、8张小桌子,营业的是两位年迈的老人,完全不会说英语中文,我俩拿着英文菜单(实际证明,还不如日本菜单)连蒙带猜着把餐点了,韦多要了一晚拉面(好像是),我要了一晚云吞面,太饿了以至于完全没想起来要拍个照。酒足饭饱,我俩合计了下后面的路程,决定先去南边的指月殿,然后从西边穿过竹林小径,回到独钴之汤。指月殿-源赖家之墓-十三士之墓:指月殿,迷你的很,总共也就只有面前孤零零一座突兀的主殿。指月殿,由在此死于非命的镰仓幕府二代将军赖家的母亲北条政子所建,为死去的爱子祈求冥福,是伊豆最古老的木制建筑。其中“指月”是经书的意思,目前仅存8卷。正殿主佛像为释迦如来佛祖坐像,此佛像的特点是本应空手的如来佛右手中却持有一支莲花(这是什么叙述方式...)。佛像不敢拍,么得照片。源赖家之墓,就在指月殿斜后方。18岁的赖家继承其父赖朝之业成为了镰仓幕府第二代将军。他全力投身于幕府的建设中,但最终败北,在位仅6年就被流放至修善寺。(我觉得还挺好的,每天泡泡温泉安心做一只社畜不好么?)流放中被其祖父北条时政在沐浴时策划暗杀(那看来还是别泡了...)这里就是他的墓。旁边那个莲花形的石头因为没有中文跟英文的说明,猜测是一个许愿或者赐福的装置,我去抬了一下,轻轻松松,韦多也抬了一下,弱鸡般吃力。源赖家家臣十三士之墓:赖家遭到暗杀后第六天,赖家的家臣们曾企图谋反,后因失败而被杀,相传此墓就是十三位家臣之墓。与赖家同生共死的这些家臣的名字却一直无人知晓,该墓本位于此地以东200米的山麓下,因遭台风于平成17年(2005年)迁移至此。竹林小径:我们在修善寺的行走路线基本基本是个环线,尽可能不走回头路,出了指月殿跟着清晰的路牌就来到了竹林小径。2016年去过京都岚山嵯峨野竹林,遮天蔽日很是壮观,所以对修善寺的竹林充满了期待。对,就是照片里这样,就......这样,就这么短。小径正中央位置有一个枯竹排成的“圆饼”,躺在上面放飞一下,还挺爽的。日本家庭真的喜欢带着狗子出来玩,比中国大妈更甚,似乎是把狗子当成真正的宝宝,经常能看到推着婴儿车里探出来一只狗头。枫桥。到这里,竹林小径也就结束了。修善寺范围内基本上逛得差不多了,我们准备动身去最后的一个大站:虹之乡。然而我们貌似走了一条过于偏远的路线,像是深入了修善寺乡间深处,一路上么个人,冷清的很。但是居然让我从后面绕到了新井旅馆。这里的美,完全无法从照片体现,门口的庭院,是财力雄厚的旅馆才置得起的。更厉害的是透过旅馆大堂玻璃能看到在旅馆内部还有一个面积更大的庭院,好像还有溪流穿过。我俩鬼鬼祟祟的门口转来转去,最后引出来一位穿着和服的“大堂经理”,实在不好意思提出进去逛一逛的要求,就讪讪离开了。因为我们一路上是从新井旅馆后方走过来的, 看大概的外部格局基本上能看出整体旅馆的内部空间非常大,最里侧应该直接毗邻枫桥那边的溪流。飞猪上查了下,4000软妹币起,🙂小路尽头是猿之手汤,再出去直接连接独钴之汤,我们这是兜了一大圈又回来了。根据说明,这里应该是修善寺最早的温泉汤了,摸上去并不怎么热,但几步之遥的独钴之汤,可就不是这般“温柔”了。独钴之汤:游客还挺多,但也不至于要排队等。我们下去的时候一圈就只剩几个地势不太好的位置了,我俩狼狈的褪了大腿袜(对,专门买的,为了修善寺这天泡脚好穿脱。)巨烫!烫到不知道怎么下脚,烫到当场蜕皮,烫到怀疑人生。韦多帮我从另一个角度拍了腿,水上水下直接两个颜色,但因为腿实在是太粗了,就不在这里现眼了。下边是我俩公认的最理想的泡脚位置,可大家都不傻,高地早就被占了。小亭子上缘的暖帘都是枫叶风格的,细节满分。泡完脚,我们再尴尬滴隔着裤子穿回大腿袜,麻着双腿出了小亭子。跟着导航绕回修禅寺门前,时间尚早(我们那会儿实在是太天真了)我们在商店街小逛了以下。这家温泉馒头真的是阔气,头一回遇到试吃品是整个一颗馒头的,味道还好,没有寻常温泉馒头甜死人的内馅。韦多终于按耐不住买了一个芥末味儿的冰淇淋,毕竟伊豆盛产芥根,过了这个村,不知道下个店还能不能遇到。没想到芥根是老板现磨然后放上去的,混合冰淇淋以后,居然......还挺搭。只是韦多吃东西太慢,加上口味特殊,前前后后举了大概半年。伊豆盛产的作物,除了芥根,大概就是柑橘类的水果了,在伊豆的这几天,不论乡间还是住宅总能看见柚子树,就算是无人看管也能结满整树的饱满果子,生存能力一级棒。我们跟着导航走,在这里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低估了从修善寺步行到虹之乡的距离,更低估了一路上的地势条件,单纯的想要省掉繁琐的巴士环节,然后就一根筋地开始了我们越来越后悔的与时间&体力的赛跑(攀爬)。虹之乡:我要在脑门上写一个大大的“悔”字。路线一路向上蜿蜒,最开始的一路上都是独栋的家宅,窄窄的马路两侧就是河道,没有特意留出步行的小道(大概觉得步行上去是脑残吧),时不时就有巴士紧贴着我们蜿蜒而上,韦多举着她的甜筒,我看着手里的导航,眼前发黑,但其实最开始的这段路,呵呵,还算是美好的。然后越往上走就越来越不对了,导航写的没错,但是怎么道路两侧的景色越来越原始了呢?再不是之前的小树小草的可爱模样,而是水流湍急、树林疯长,再也看不到房屋,到处都结着大大的蛛网,尤其是树枝越过我们头顶上方的地方需要格外小心,虽然蜘蛛很大但其实很难辨认。我走在韦多前面,她说我走着走着突然弯腰低头,她都会给吓个半死。再后来我们走到一个平行的岔路口,方向一致但一个上坡一个下坡,导航也有点飘忽,我俩将信将疑滴跟着前面两个当地人选了向上的路线,走了几百米突然前面两个人又折返了回来,改道向下的路线,我俩就慌了!错了么?错了吧?下面的对么?不知道?然后我俩也跟着心虚的下来了,我现在回想起当时的自己,由于一路都是向上的缓坡,已是满身大汗、气喘如牛,但周身又阴风阵阵,太阳穴隐隐作痛,当下是真的很怕感冒。在下面的岔路走了几步以后又感觉不对,导航再次发生了偏移,遂又决定维持原判走上面...你看,时间它就是在这原地碾烟头的时候悄无声息遛走了。后来才知道,下面那条路通往的是修善寺梅林的步行路线,感恩最后选择了一条对的路。天光已暗,枫叶当红,从上面看下去这条小路格外的有意境。出发的时候我记得导航写着步行要三十分钟,等到我们走过三十分钟的时候终于看到了路标,但并不是终点(微笑),前方的道路已经趋于平缓,当时我还在想,应该是快到了,终于不用上坡了(太单纯,微笑)。修善寺梅园的顶部入口。对,没错,又是上坡(微笑)。在经历了体能与心情的起起伏伏后,终于看到了曙光,正门到,彼时阳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隐了去。欧式古典音乐响起,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就算已经是这个时间了,排队买票的游客依旧不在少数,韦多排队去买票,我则去探清回程各段交通节点的末班车时间。虹之乡正门前就是巴士站,站牌上清晰的写着枫叶季期间(11/16~12/1)增加了来往班次,到修善寺电车站的末班车是8点发车。但由于我们到了修善寺还要换乘另一辆巴士回伊东,而最晚的一班是18:35,这就意味着我们最晚要在17:33的时候坐上虹之乡门口的bus,时间非常紧张啊。但所幸受季节限制,虹之乡里花海都是关着的,夕阳园区不是我们感兴趣的重点,且我们重点要去的日本庭院则是开放的,相信时间将将够用。虹之乡官网:https://www.nijinosato.com/门票成人1200日元一张。入院后先经过的是英国村:一片西洋风格小镇,有泰迪熊博物馆、小货车博物馆、小酒吧、罗慕尼火车站等等,说实在的对于年轻情侣约会,或者带小孩来度个周末逛一逛还可以,我们两个走马观花一趟下来,还是觉得太低幼了。走到铁道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已经过了小货车运营时间,小货车可以横贯整个虹之乡把我们从东头的英国村送到西头的加拿大村,其实并不感兴趣,只是错过了小货车的乘坐体验,稍微有点可惜。我们从英国村穿过铁道,就是伊豆之村的入口了。瞧!前方那飞奔的焦糖色女子~伊豆之村小小的一片,首先是几家很古早味的小吃摊,有烤年糕、章鱼小丸子、大排档等等,好像也是刚刚从我们来的这个时间点开始热闹起来的。小食摊后面是一片平坦的花园,从这里开始入目可见零零散散的枫叶了,数量虽然不多,但在灯光的渲染下,倒也红的热烈。公园中间是一个地势略低的空地,能看到一个刚搭好的舞台,相机没电了,手机拍出来渣,真是穷途末路了...伊豆之村的尽头,是日本庭院的入口,也是我们来虹之乡最重要也是最期待的一处。入口处的门叫做菖蒲门,扯了块红布挂了俩灯笼,居然连块匾都没有。菖蒲门后面是高度密集的枫叶林了,层层叠叠的枫叶呈现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出了稍稍偏棕的熟透的红,还有橘色、中黄色,甚至还没开始变色的绿叶,入目可真的是绚丽啊,随着傍晚的微风静静滴沙沙作响,不知道如果是大白天看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呐。相机手机双挂,我尚且还可以闭上眼睛回忆,你们就只能脑补喽。日本庭院中心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回来复习资料才知道这还算不上湖,而是叫做菖蒲之池),湖中间还有个小岛,湖边有幻彩的灯光打向小岛,我们刚来那会儿是绿色,后来就蓝色紫色玫红色什么丑来什么,这点我是真的忍不住吐槽,你们大和民族在美学上的克制力呢,都被狗吃了么...虽然白天是下了会儿小雨,但傍晚是真的挺美的,晚霞都出来作陪了。池上有座木桥,全是人啊,我们好不容易在另一边的桥头找到一处不用跟人挤着拍照的位置。后来跟韦多回忆这张照片,她说我当时照相总是瞪眼,然后我就给她演示了下什么是真正的瞪眼...我给她拍的多好!后面的取景多好!!!以为季节原因,我们只能游览整个日本庭院不到一半的面积,剩余西边是紫阳花、紫藤花、寒霏樱和石楠花花园,以及我很想去的夏目簌石的纪念馆。但是!花期不对,时间也过了纪念馆开放的时间,我俩只能眼巴巴滴看着16:00后禁止通行的标识怅然若失。这个时间,整个虹之乡的人都跑来了日本庭院,大爷大妈、小情侣甚至带着狗子们挤得哪哪都是。回来以后我一直在想,虹之乡这个地方如果是春天来,大概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吧,加上在修善寺慢慢转悠,应该是要在修善寺找间温泉旅馆来一次一泊二食,就完美了。这算是一次小小的遗憾吧。因为返程要严格遵循时间,不然就回不去了,所以回去的路上我们脚程飞快。回去的路上,伊豆之村的小舞台上果然有独唱演出,时隔太久,隐约记得好像是巴萨诺瓦风格的吟唱。后来跟韦多一起回忆,虽然完全想不起曲风曲调,但依稀知道当时的感觉,一致认为真的很好听。小吃摊生意更加火爆了,旁边有很多人都在等位。来不及坐的小火车,拜拜~焦虑爆棚的我们(主要是我)一路返回一路看表,终于在还有10分钟的时候回到了门口的巴士站,没人,再次check了时间表,没毛病,安心等着。可这一等可了不得,印象里从来不晚点的日本交通,在等了十多分钟后依然没来,我心里小鼓越打越欢实。重点是所有排在我们后面的乘客没有一个去查时刻表,完全是看到我们在等就自动排在了后面。于是在我越来越质疑自己的时候,巴士它终于出现了,落座的那一刻我俩都喘了口粗气。别看伊豆这么小个地方,我们早出早归不作妖,但每天依旧要被状况之外的交通情况搞到神经崩溃。这时,年轻的我们并不知道,明天才是最刺激的(苦笑)。到修善寺车站了,下车第一件事:找回伊东的站牌!还好距离末班车还有20多分钟。看下面的时刻表末班车是7:20哦,这算是很优秀的巴士了,没给你末班模板6:30就已经要烧高香了。By the way,等车的途中我俩去7-11充饥,看到了木村新剧的文件夹,买两盒香口糖就能get,回程路上开心的合不拢腿。回到旅馆,跟老外依旧商业互捧般尬聊几句,就钻进了温泉。伊豆的温泉,赛高!!!!!!!!!!!!!!!!!!!!!!!!!!!!!红着两张温泉脸,我们开了一瓶伊豆特产,虽然意料之内的不好喝(我照旧把瓶子背了回来),但生活教会我们要保持微笑。顺第二天的行程,成为了我们每天晚上入睡前最重要、最认真,也最具仪式感的一件事儿。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城琦海岸、仙人掌动物园,中间的午餐想要专门去备屋咖啡馆,如果时间富裕(呵呵怎么可能...)还可以补充池田美术馆,另外如果路过大室山发现没有变成大屎山,那就顺路上去一趟(因为季节原因,我们猜测当时的大室山应该是被枯草覆盖,抹茶布丁会呈现出一盆倒扣大便的形态)。第二天的全部行程都集中在伊豆高原区域内,伟大的旅伴韦多同学一时兴起查了东海巴士官网,居然查到了能覆盖第二天全部行程的乘车券!!!!!!!!东海巴士官网:http://www.tokaibus.jp/乘车券一日有效,成人1500日元一张,合人民币100块,针对伊豆交通情况来说真的非常划算了。但对应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乘车券,之间并不能通用(这点真的很贱,如果想要物尽其用,那就意味着你这天要在很集中的一个地区玩耍)。我们锁定伊豆高原区域,能够覆盖下面紫色那张图中展示的全部地点。查了下购买信息,可以去伊东车站前的案内所买,也可以去7-11内凭护照买,我俩一合计,估计没时间去找案内所,7-11倒是每天都光顾,还能体验下在便利店机器设备上购买非实体产品,猎奇心理又犯了。于是焦虑的我查好所有线路与花费时间,定好闹钟,乖乖睡了去,也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Day3-25日:在城琦海岸与仙人掌动物园释放天性,在“国歌之路”感受焦虑与恐惧起了个大早,怀着忐忑的心奔赴7-11,前台的小哥是一个英文单词儿都不会啊,把我们带到一台打印机前就是一通骚操作,折腾半天才打出个单子来,然后再在前台一通扫码操作,两张票才到我们手里。我们来到前一天的公交站,旁边一个不起眼临建的小白房子就是站前案内所,我们从那里拿到了东海巴士伊豆高原地区的时刻表,工作人员是个亲切的大叔,仔细的问我们的行程计划,帮我们看好合适的坐车时间并用红笔写在时刻表上,全程不急不躁,特别让人安心。距离发车还有十大几分钟,我们靠在车站先匆匆塞了早饭。看!这就是我们要坐的车,车身上全是仙人掌动物园的各路明星,尤其水豚,超级可爱呀~也许真的是高原的原因,一路上颠簸的厉害,窗外景色逐渐荒凉,也离海边越来越近,最终在终点伊豆海洋公园站停了下来,从这里通往城琦海岸。城琦海岸从这里开始,我们就一头钻进了海边的森林。这个...这个...这个没人管的林子里真的是乱,身前身后的同行者都是大叔大妈,这段路程毫无美感可言。走了没多远,就遇到临海的一处缺口,这还没到城琦海岸呢,我俩就跟没见过海的土鳖一样兴奋到不行。“哇,浪的声音好大啊!”“好蓝啊!怎么可以这么蓝这么清?!为什么在这么犄角旮旯的地方连一丢丢垃圾都没有!”“你别再往前走了我害怕!”“你小心你手机啊,掉下去了可就捡不回来了!”天啊,我们可是30岁+的资深少女了,怎么会看上去如此无知…继续往前走不到一公里就遇到第一个岔口,其实两条路都通往门胁塔跟城琦海岸,只不过一条路靠海边一条路走林间,没悬念我们一定是选靠海的那条路啊。靠海的这一边,路面软软的,应该是预先铺了一层软性地垫,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完全不突兀,还蛮人性的。一路上的树干上都有人工钉在上面的标签与编号,环卫工作很到位。我们在这里遇到一个更大的缺口,算是第一个视野较为开阔的岩石了,沿海的岩石都非常干净且干燥,纹理也好看(其实有点像毛孔很细的搓脚石),夹缝中嵌着零星的绿色植物,我们在上面艰难的爬行,半天都没有见到一丝灰尘与虫子。就是越往前走越怕,倒不是真的危险或者陡峭,纯是心理上的恐惧。别看韦多体型迷你,往前窜可没有再怕的。上面这个石洞是我们在附近的一座木桥下发现的, 木桥远远瞧着很不起眼,我俩其实也是随意过去走一下,然后才发现了这个洞。怎么说呢,这个洞距离下方海面的距离,肉眼看上去至少上百米的距离,惊得我俩不行,但很可惜,这张照片却完全不能复现出来这种高度差。沿着海边继续磕磕绊绊走了至少一刻钟吧,终于到了门胁灯塔,这个位置从地图上看,是突出海岸线的一个尖角,向大海探出了,灯塔的前方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岩石海岸,视野非常棒。然后我们又开始攀爬了......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最远的、探出海岸线的礁石上,也有不少玩心大的爬上去耍,反正我是不敢的。Look!跳海最佳位置!门胁灯塔建在地基较高的位置,外形跟我们以前电影里常见的那种圆顶塔式灯塔区别还是挺大的,建外外立面的小瓷砖,emmm....怎么说呢,有点像厕所。意外的是,跟干爽的户外不同,灯塔内部的楼梯间居然潮湿的很,上行跟下行是走两个不同的楼梯,我们上去的时候刚好遇到两个下来的游客,走了一半他们才发现走错了楼梯,又折了回去。灯塔不算高,顶部是一个360度玻璃窗组成的环形房间,为了安全起见玻璃窗全部被上了锁,可能是年代久远加上维护较少,嵌丝玻璃多少还附着着油污,拍照基本是废了,远眺一下还是可以的。窗户上缘还设置了远景的参照图,视野内的所有景色都有标注,也算是有心了。这就是我们刚才放飞自我的那块岩石。这是我躲过钳丝网拍下的一张被油污糊了眼的大屎山(大室山),果真是在这个季节不需要去了。灯塔脚下的商店有卖抹茶甜筒,从海洋公园过来的路上就见一众游客人手一个擦肩而过,我!怎!么!可!能!错!过!啊~天堂!吃着甜筒继续开路,感觉海更蓝了呢~前面不远处就是吊桥了,长度并不长,但走上去是真的晃,桥下就是海水。我真的是太怂了,完全不敢松开韦多,更没有力气举起相机拍照,从头到尾腿都是软的,后半截我简直是硬撑着走完的,我明知道掉不下去的,怎么还能够这么怂???过来以后我真的就不敢再上前了,为了留两张照片也只敢站在边边上拍完赶紧闪人,但实在是太害怕导致表情管理彻底失败,照片也是废了......吊桥之后,应该就到了城琦海岸之行的终点,终于看到一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游客大部分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我俩坐在他们之间,画风稍微有那么点不协调,哈哈。过了吊桥往下走,是一片通向低处的、比较碎的岩石,韦多胆子大,跑回去吊桥上拍照,我说我就守在吊桥底下拍拍就好。这片石头还是挺难爬的,但可以从桥边直接蹭到桥底,正下方就是湛蓝的海水。我总觉得城琦海岸这边的海水跟别处的不大一样,从没见过这种颜色的海水,印象中大多海水的颜色要更冷更偏群青,眼下的海水好像更熟更偏普兰,但同时又通透得出类拔萃,很可惜的是照片却完全无法记录下这种视觉感受。石头缝里钻进的阳光,照亮了一小片苔藓。时间真的不太够了,但我俩完全属于那种一边觉得必需要返程了一边又控制不住地往更远的地方走。想起拍下面这几张照片的时候,我还能回忆起来腿软的那种感觉,是韦多架着胆子往前探、我在后面拽着才拍成的。海浪就拍在脚下,往前一步就是断崖。恰逢这个时候太阳就在头顶正上方,整个海面波光粼粼,对面的伊豆群岛也清晰可见。要不是接下来还要去动物园,城琦海岸真的可以呆上大半天,这么好的天气一点也不冷,特别适合带个便当啦,在喝喝咖啡晒晒太阳吹吹海风,真的是非常舒服。前面我应该也说过,霓虹金真的非常喜欢带着狗子出游,毕竟也是环境干净外加素质高,重点是没有城管到处抓狗。我们来伊豆第三天了,不管是修善寺还是虹之乡或者城琦海岸,到处都能看着狗主人带着自家狗子出来散心拍照,当然,情不情愿、配不配合就另当别论了。通过上面的隐藏台阶,是可以逐步向下走近海边礁石的。能看到下边那只被主人托着的狗子么,全程被lou着,我觉得它应该不太愿意出来玩这一趟。城琦海岸到这里,基本上最漂亮的景色就都已经收录眼底了,但是在喜欢这里也要离开了。我俩四下观察了一下,没找到任何公交车站/电车方向的路标,地图也不是很准,懵逼了一小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稳妥方案;沿路返回。只不过这次返回我们并没有完完全全原路,而是选择了跟来时沿海路线平行的林间路,也勉强算是不走回头路吧。我也很感恩往返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毕竟我是不愿意再走一次吊桥的。林间路没有铺设地垫,泥泞的很,林间小路都是些相对矮小的灌木和藤蔓,长得也是杂乱无章。我们原路返回到了最初的停车场,找到了开往仙人掌动物园方向的站牌。因为在城琦海岸停留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原计划,仙人掌动物园的闭馆时间对我们眼下的情况来说并不松快,所以我们决定暂时先将午饭搁置,先去动物园喽。仙人掌动物园来来来,仙人掌动物园官网来一发:http://izushaboten.com/仙人掌动物园是Monica推荐给我们的,光听名字还很纳闷谁要去看仙人掌啊,稍微一查才知道也算是伊豆的一个著名地标了,动物明星就是传说中脾气巨好、跟谁都处得来的那位芳名在外的水豚。然后我们来的时候正巧,在11月23日到来年4月5日之间都有水豚露天风吕展出。要泡小半年的澡,还得被人瞅着,想想做明星其实也挺痛苦的。从城琦海洋公园坐巴士到仙人掌动物园要近一个小时,因为全程都在伊豆高原所以一路上照旧都是颠簸,不过跟前两天不同,道路两边除了风景还有店铺、住宅等建筑,内陆果然是比海边更有人气儿。路遇一家“爱犬之站”,看上去像是可以带狗子进去的餐厅,有点羡慕有这样的店,不知道国内什么时候能实现。伊豆高原站到了,这里有一处隈研吾设计的“悬浮”餐厅,可俯瞰伊豆半岛悬崖上的相模湾。韦多一直在耳边叨叨“我们去吃一顿吧!我们去吃吧!”但动物园下午关门时间早,真的没有多余时间让我们中途停留了。我觉得伊豆,我不会只来这一次的。我在网上找了两张内部照片,感觉晚上看更美一些。餐厅停车场偶遇一辆青蛙小巴,我看不少乘客都在拍,青蛙小巴的胖司机就坐在驾驶位洋洋得意。在巴士稳定上坡的某个转角,意外的发现了我们计划中准备去的备屋咖啡厅,只是这个时候我们还不确定能不能有机会回来。经过了漫长的路程,我们终于到站了,没想到对面就是大室山的入口,不出所料,这个季节“抹茶布丁”真的变成了“大屎山”,但依旧有零星的游客上去。就站在山脚下近身感受,大室山真的超级迷你,这要是放国内应该只能称作一个山包,整齐倒是还蛮整齐的。对面的仙人掌动物园外观呈现一种幼儿园的低幼画风,从门口的布置来看也确实园如其名,栽满了各种叫不上名来的巨大仙人掌仙人球。进门是一个迎宾的小前台,我隐约记得是位彬彬有礼的欧吉桑,让我们领取了DM单并明确告知闭园时间及门口巴士停运时间后,居然领着我们出了后门,带我们上了一辆小巴,然后往后山方向开了大概才2分钟的车程,下车才是动物园的正门。从这里开始,由另一位热情洋溢的女接待员接待了我们,我们付款领票,才真正开始游园。可能是位于高原的原因,抬眼就能感受云雾缭绕,还蛮仙境的。迎接我们的第一波动物,居然是一笼子的绿鹦鹉,喂食器里是空的,后来才明白,原来是要花钱买饵料。回头看了一眼,立马精神了,丁满!!!狐獴这种小动物好奇心特别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冷,都躲在木箱子里面“晒灯”,但同时又好奇心很重的扒着门框远远瞅着我俩,很像是村门口听八卦的王大妈。我俩都是第一次看狐獴实物。就觉得…还挺贱挺猥琐的……再往里走走,遇到一个隔了两层矮门的开放区,两层门设计应该也是为了防止动物跑出来,这就说明里面的动物肯定是散养的了。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到了水豚!怎么说呢,没我想象中可爱,之前被包装成很好相处的性格可能是因为实在是太佛系了,无欲无求任人拿捏的样子。不论你怎么摸、怎么撸,它都跟那趴着晒指甲。这块空地不只住着水豚,还有火鸡(为什么是火鸡?),以及另一种像兔子又像袋鼠的长腿(后来查到叫兔豚鼠),我不是很看得懂。土拨鼠特别呆,就知道刨坑,每一只都在奋力挖土,也不知道在挖啥。因为园区内的人行道大部分都是水泥地,潜意识里觉得动物们都是圈养的,但走着走着就发现身边时不时蹿出这种黄色的小猴子,很迷你,身体也就只有20+公分长,后来还出现了散养的孔雀,就从我们身边悠闲走过,有一种突破次元壁一般的恍惚。人工湖中间的小岛,居民是黑关狐猴。看!随处可见的小猴纸,完全不怕人,回来查了下,叫松鼠猴。羊驼的品种好神奇,有的就长得很小只圆滚滚,有的就真的尖嘴猴腮。我怕被吐口水,没敢靠太近。野猪!豪猪!又是羊驼!以及跟羊驼在一起美爆到失焦的韦多。这个小棚子貌似是定时有鲸头鹳、火烈鸟、犀鸟等鸟类的表演,但我们时间不匹配,而且我真的很怕鲸头鹳,体型跟长相都太惊悚了,我不想看,也不敢搜照片。我们拦住一个饲养员,问了下水豚露天风吕怎么走,还是要先把最值得看的看了。穿过这片长廊的时候,可以看到大屎山全貌。看!就这么大点。园内散养最多的应该就是小猴子了,可能是因为太活泼了,还贴出来告示让游客小心小猴子抢包包抢食物,我想起了奈良的鹿,咬人顶人踢人撞人无恶不作。然后园内最吵的就是金刚鹦鹉,真的!烦死了!它们有一座假山,按照花色三五成群均匀散落在假山的每一个角落,就是一座巨大的噪音制造机,隔着500米都能被烦到的那种。鹦鹉山的隔壁就是水豚风吕,公园还为明星单独制作了一个合照板。但!我俩都觉得这根本不像水豚......那既然来都来的,我们还是找路人帮忙拍了一张。要说水豚戴着仙人掌的变装头饰我们勉强能理解这是为了扣题,但实在是不懂为啥仙人掌头饰上还要放两张脸...呐~重头戏水豚风吕到了!孔雀A:今儿它们泡什么味儿的澡啊?孔雀B:呐你看!今天25号,原汤无添加。旁边还有个“菜单”,会详细展示风吕期间每天都是什么汤,但是我们非常不幸运,来的这天碰巧是“原汤”,只要是提前一天或者晚来一天,都有“加料”。看到没,下面牌子上写着,世界上最大的老鼠,其实不告诉我比较好......做水豚真的太爽了,天然温泉免费泡啊,我们人类只有自己掏钱住温泉酒店的份儿。其实水豚真的挺懒的,泡在水里不怎么动,水面上飘着白烟儿,热到受不了的时候也会爬上案,比如下面那只。另外......据我们观察到的......水豚会若无其事的直接便便在水里......然后便便会自行集中起来,漂浮在水面上......别问我们怎么知道的,我们目睹了全过程......来,全过程:公园有心了,不止准备了上面照片中用来拍照的高台,还有可以拍照的公用的扇子,没把扇子上都是不同的图案,不重样儿~水豚风吕面积不大,我们在这里过足了瘾,就接着开拓周边的放养区。袋鼠被集中在一个山洞里,但其实只有园区的大门口和里面一截隧道像是山洞,但里面出了山洞,就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放养区。这里有三种不同品种的袋鼠(并不是能够分清~)、黑天鹅、鸭子、脸长得像老鼠但是却跟袋鼠一样有袋且跳着走的小东西,还有一堆辨认不清的禽类......天啊我的生物知识好匮乏。下面这一堆,就统称为“大ne”吧。这个就是:脸长得像老鼠但是却跟袋鼠一样有袋且跳着走的小东西......它这个坐姿很别致啊,后腿夹着的是它的尾巴,可能...可能在做瑜伽吧...噢!噢!噢!重头戏来了!在下面这三只袋鼠中,发生了一段不可描述的故事,我们录像还“不小心”全录了进去,以及我在一旁爆粗的话。为了以后再看游记好回忆,我把视频也放上来吧。(纠结了很久,真的是老脸都不要了......)来,视频,自己品:不结合上面的视频,毛茸茸的小袋鼠还是挺可爱的。脚趾长得好特别。我随身还带着上官从澳洲带给我的环保袋,巧了哈~我试图(注意是试图)把驻足岸边的鸭子踹下去,被韦多抓了现行。看!园区内的卫生间都是水豚。出了袋鼠区,绕过水豚风吕,往上坡走一段,就是小熊猫馆了。这个馆里虽不是放养,但依旧是双层门,中间夹着消毒区,可以简单滴做个手消。你看,日本人就是擅长利用空间,外面看是小熊猫馆,但里面除了小熊猫还有猫头鹰跟南豿,另外还有两只你根本想不明白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的守宫。它们身上的斑点特别规则且密集,浅色这只还在蜕皮,凑近看差点就让我享年33岁。房间有三个大的分区,都被一人高的玻璃墙分隔开了,其中两个分区是小熊猫,另一个是南豿。不知是不是小熊猫们被这种圈养的方式涣散了心性,不论待在树上还是呆在地上,就一直两点一线来回的走,精神状态看着有点魔障吓人。但偶尔停下来趴在树干上,还是可爱的。小脸儿长得是真精致啊。另外这一只爬上了最高的树枝,也不知道在看哪里,就盯着,然后...流口水...南豿是我第一次见的动物,浣熊科(神奇的是长得最像浣熊的小熊猫并不是浣熊科,而是小熊猫科),英文学名是South American Coati,应该是南美特有物种了。小木屋里有它专门的介绍,动物园里的破坏王。我们在一边逗小浣熊的时候,就听到这边南豿的区域总能传来厮打的声音,就特别闹特别不让人省心的那种,感觉不太适合群居。全都扒着玻璃等着游客投喂,但真正买饲料的几乎没有。然后还有一只猫头鹰,我尽可能离近了看,身上的毛是真的蓬松,感觉把手指插进去能整个没过。但旁边牌子上画着不让触摸,且我也并没有那个胆儿。小熊猫馆外面,这个羊...恕我直言...是真的丑...再继续往前走,是几个花房,特别的是这些花房大部分都是地下或者半地下的,只露出玻璃花房的尖顶在地面以上。也是后来看地图才发现,这些花房在地下大都是互通的,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在地底下走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不见天日的隧道,但期间时不时就能遇到一个露着天光的玻璃花房。喏,又见“大屎山”。地图上说,这个馆叫做:森林中的仙人掌馆。对多肉初级饲养者的我们来说,十分羡慕了!所有种类都枝繁叶茂,仙人掌都要上了天了。我最喜欢的熊掌!养的特别的好!想偷!啊~毛茸茸的,好想跟它们握手。但仙人掌馆可不是单纯的仙人掌馆哦,跟着顺路方向走,我们来到了丛林仙人掌博物馆。不知道为何取这样的名字,但这里不再是单纯的仙人掌跟多肉了,而是动植物交错展示。可能是为了防止动物丢失或者走失,在几个不同的区域做做了铁网门的隔离。入眼第一只动物,是一个迷你到不行的小猫头鹰(还是隼?分不清...)特别迷你,大概也就跟男生拳头那么大点,隔着玻璃只能远远调戏。植物的部分真的说得上是jungle了,密度湿度都分厂高,我唯一叫得上来名的只有昙花跟仙客来了。其中有的散养区是鸟类(主要是猫头鹰)跟植物共生,牌子上有标出当下这个空间里有哪些鸟,但我们一路上真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愣没找到一只,估计都藏起来了,鸟屎倒是真不少。在从其中一个玻璃花房(马达加斯加馆)通往另一个花房(墨西哥馆)的隧道中,安置着耳廓狐跟小爪水獭,这条隧道简直是整个动物园的可爱制高点!耳廓狐太可爱了!非常活泼好动,小只又轻盈,小脸儿贼精致,就特别想抓来一只按在怀里rua。但因为实在是太好动了,再加上窜来窜去动作又快,在光线昏暗的隧道里时分难抓拍(隧道比笼子里暗很多很多)。还有小爪水獭!嘤嘤嘤的太可爱了!也是一级难抓拍。玻璃窗上有投食用的管道,还可以哄骗小水獭来跟你握手。小爪水獭的特点就是指甲几乎没有,所有手指呈现很圆润的形状,搭在我们手上凉凉的、肉嘟嘟的,巨巨巨可爱!!!这个猪一样的叫南美貘。我见到了活的犰狳,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吉祥物,遇到危险时会把自己蜷成一个球(我也可以)。它的隔壁是一个成年的食蚁兽,虽然我也是第一次见活的食蚁兽,因为体积比较庞大不是很美观,我们看了看就没拍。到达墨西哥馆(玻璃花房的名字)的门口,偶遇一个饲养员小哥在看护一直小食蚁兽喝酸奶!小食蚁兽!喝酸奶啊!爱可爱了!我上前问了下小哥可不可以拍照,小哥应了下就立刻闪开了,但我是想拍他俩一起的合照啊,因为食蚁兽宝宝实在是太小了,需要来个人衬托下才能看到对比。妈呀太可爱了!毛茸茸的又想rua了!来看下仙人掌的实际比例。基本上逛到这里,身边就再没有其他游客跟员工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多肉爱好者的天堂,居然还能做成画上墙。出了仙人掌温室,走廊尽头就是礼品店了,来之前我就知道肯定少不了消费一波。本想着买水豚的周边,奈何水豚毛绒真的做的很不像,大部分礼品单价还相当贵。最终挑了几个冰箱贴跟钥匙链,自己留了下面这三样。再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才只有4点多哦。我们从礼品店出来一路小跑会大门口的路上,就再也没有见过一个人了,不论是游客还是工作人员,连最开始在前台接待我们的大叔也都原地消失了,那个时候我真觉得我俩像两个弃儿......我们担心赶不上最近一趟的巴士,一路竞走,毕竟错过就要等一小时......就这么紧张,也不忘再拍一下二逼狐獴里面晒灯的那位,真的好像郭德纲在桑拿。好不容易赶到了巴士站,一个人影都没有。如果是我做计划,那一定是打最安全的牌,直接坐车回伊东的旅馆,结束一天的战斗,但庆幸的是当下有韦多的执着,她查了备屋咖啡厅的营业时间,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只要踩着点上车、踩着点吃了晚饭最后再踩着点上了回伊东的末班车,每个环节不掉链子,那完全是没问题的。我俩索性就咬咬牙,冒险一回。我们仔细核对了巴士时刻表,距离备屋最近的车站是理想乡,我们乘5点整的巴士经过两站地5:06就能到,备屋6:30闭店(对!你没看错,晚餐六点半闭店,微笑脸),我们吃一个多小时,然后出发到另一个车站:伊豆ぐらんぱる公園,坐6:43的末班车回伊东。一切看上去都是这么完美。备屋咖啡厅到啦!这家店很特别,咖啡用的都是自家烘焙的咖啡豆不说,整个店面更像是一个咖啡杯博物馆。店里除了我俩,就只有一桌客人。我点了一个炖牛肉套餐,韦多点了个炖牛舌套餐,套餐里都包含了咖啡跟主食面包,应该算是一顿比较好的晚餐了。备餐的时间比较长,店里也没什么人,我俩经过允许后就大喇喇滴拍起来了。店内基本上是黑白配,地面、餐桌餐椅,还有书架与置物柜全部是融为一体的黑色,整个墙面与顶部则是白色。除了出售自己烘焙的咖啡豆,还有茶叶、蜂蜜跟巧克力制品,貌似部分咖啡杯也是出售的。咖啡厅除了正门,里面还有个侧门,侧门外有一个内院,铺着整整齐齐的小白砖(跟我家好像),从简单陈设上来看,夏天的时候应该是有开放室外餐桌的。接下来是咖啡杯鉴赏时间:这一排柜子里的餐具应该是可以客用的,重复率相当高。除了这里的,剩余陈列的都是藏品,每一只都有自己的身份卡。这一排应该非常珍贵,平放在带玻璃的展示柜中。这种杯子我觉得也没人会真的用,只能作为收藏,毕竟沟沟壑壑这么多,它用完了也不好洗。这是全馆我最喜欢的一套,这个颜色简直了!法国产,但感觉还有点东方韵味。这一大套也相当贵气,应该是全馆最大的一个套装,一共六副杯盘。店内陈设用的台灯也都很好看,且基本都是一个套系的,复古又优雅。上餐了,我们也饿惨了。中间配了几粒巧克力豆,咬开才发现,中间是用咖啡豆替代了传统的大杏仁,这点还蛮特别的。餐具应该都是随机配的,我跟韦多点的咖啡一样,但杯子是不同的。卖相怎么说呢,老抽肯定没少放,但味道没有想象中那么咸,肉炖的相当软烂,但并没有散,一块是一块的。配餐的厚吐司也好香啊~我平时吃饭速度快,为了不辜负这顿饭可以放慢了速度。before:after:相当满足,今天没有遗憾了!时间其实还有富余,我们稍作休息,就从侧门离开了。非黑即白,小院子蛮漂亮的。看到这个窗口才知道,白天的时候原来还有外卖奶油甜筒,可惜我们没机会了~顺着阶梯走到底,是他们自己的烘焙室。接下来是今天最后一个小高潮:韦多查好了去伊豆ぐらんぱる公園车站的路线,根据导航显示需要走一条乡间小路到达,没想到是直接穿到了一条漆黑的住宅区,全程没有路灯,只能靠每家每户自己装在院里子作为小夜灯用的那一点点光来照路。乡下的夜晚非常安静,也完全没有人影,什么昆虫鸟叫在这种环境中都被肾上腺素放大了很多倍。但最惊悚的是在我们左拐右拐以后,接近终点的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下坡弯道,因为直接穿过小树林,连刚才那种夜灯都没有,我俩打开手机的灯,但在这种环境下平时觉得刺眼的灯光现在也只能照清脚下一米的距离,以及彼此惊恐的下半张脸......我提议唱国歌,现在想想实在是好笑,干唱只有27秒,我们用腾格尔唱腔延长到了40秒,唱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支撑着我们走完全程,直至眼前出现点点灯光,感觉自己得救了......照着导航我们来到了一个特别阴森恐怖的神社前,这里就是伊豆ぐらんぱる公園站。但看到站牌时刻表的时候瞬间傻眼,这车每天只有早上7点多跟8点多有班次!晴天霹雳!反复核对了googlemap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后在周边反复确认了很多遍,是这个位置这个站牌没有错,但我们地处乡下,往来的车辆全然没有出租车的影子,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希冀,望着车来的方向,等着6:43分的到来。每一秒都是煎熬,每一秒都在祈祷,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望眼欲穿......是的,最终车来了,它还欠我们一个解释,但我们不需要了,我们要赶紧回家。上车后的半小时,我觉得自己都是恍惚的,太刺激了......夜探K's House我们在东海馆下车,彼时也不过7点冒点头。来伊豆三天了,每天回到伊东就是转进旅馆泡温泉,还没有好好游览下周围的环境,今天可能是刺激受大了,需要散个步缓一缓。我们决定以旅馆后面的松川河作为目标走上一圈。才知道,晚上的东海馆,原来还有灯光秀(真没必要)。之前说过,东海馆跟K's House是连体婴,但东海馆的阁楼是四角方正的,K's House的阁楼却是圆顶的,随即我俩商定,以防明后两天没机会了,所以一会儿回去,要上顶楼探一探这百年的建筑。我们从另个方向进来旅馆,地上这个没见过的马葫芦(日语井盖的发音也是马葫芦)居然是城琦海岸,如果不是今天去了,兴许还认不出呢。趁着人难得的少,我们把整个旅馆上上下下都摸了一遍,全程静悄悄的,有点猎奇的意味。冲着玄关位置的是一个三进的休息区,两边是合式的榻榻米,其中一件因为有暖桌所以长期被我们的欧美游客们霸占着,中间是正常高度的书桌,各种旅游信息一应俱全。我们的公用厨房,入住的第一天就被带着培训了一轮,什么咖啡机不能随时用,杯子要自己洗干净擦干放好,放在冰箱里的东西要做标签(我们是独立房间所以有自己的冰箱),垃圾如何分类。等,条条框框相当多且复杂,但被这么管理着感觉又很好。再往里走一间是热饭区,各种厨具餐具也是一应俱全,在这种被高度管理的旅馆住宿,反而没有因为这些是公共用具而觉得不干净,澡堂也是,卫生间也是,用的都非常舒心,这个世界果然需要被管理,更离不开强迫症。还有公共信息区,会介绍各种交通工具及伊豆的旅游信息。这个是员工板,左下角这位Jacopo(至今不知道怎么读,感觉很像英文的Jacob)就是经常跟我们搭话的那位,经鉴定他不太上相。右手边第一个洞是个装饰,第二个洞是单人女卫生间,特别干净,我一直纳闷这么多天来为什么我什么时候去它都空着,今天探完店以后才知道,一层除了公共休息室以外只有两个大的房间,我们占其一,另外一间房后面两天才有人住进来。一层的休息室真的不要太多,一般都是一进二、一进三的套件,榻榻米为主。有的房间有电视、有的房间有电脑、有的房间有书,利用率极高,有好几个晚上我都怀疑楼上那些住床位的不回去睡觉,直接在休息区的暖桌下睡了。在下面这张照片里,一个猪一样的当地游客横躺在榻榻米上,正旁若无人滴享受着一个人的《死亡笔记》。二楼一上来就看到了小浴室,空间更私密更可爱,也只够两个人泡(严重怀疑一男一女是泡不下的,但三个韦多也许可以),后来我去问了Jacopo,他说只要里面没人也可以用,只不过里面的水比楼下的公共温泉更烫一些,需要我们小心。非常复古的马赛克盥洗台,看着腰疼。然后在二楼靠近街道的那一面,我们发现了一个巨长的大开间,门口写着宴会厅,么得人,我俩当下甩了拖鞋就往里滚。爽呦~爽得找不着北喽~爽得跳起大舞喽~爽得跳舞还要亮相哦~随手一个cos哦~三楼四楼整体都差不多,都是一部分床位加一部分单间,我俩蹑手蹑脚,东瞧瞧西看看,快乐滴不得了。终于要去顶楼了,越往上走,越是能听见呜呜的风声,因为老建筑都是木框窗户,风打在玻璃上,咣咣的噪音还挺大。喏,对面是青海馆的阁楼。我们准备最后一天离开伊豆前,去探一探青海馆。从阁楼下来的时候遇到一位工作人员,我问她这旅馆有多大年纪了,她说有上百年了,最早是在飞鸟时代建的。如果以后有朋友问我推荐伊东的旅馆,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K's House。Jacopo没骗我们,小浴池烫死人了!没法下脚,我们把淋浴喷头开到冷水塞进水下灌了好久才敢坐进去。我感觉高温温泉泡久了会产生一种类似喝醉的效果,韦多每次泡小浴池都跟喝大了似的哼哼唧唧、胡言乱语,但我就还挺正常的(自我感觉)。睡前最后一个功课,依旧是串明天的行程,热海的一天计划了三个地点:MOA美术馆-起云阁-来宫神社(如果有时间的话)-热海LUSCA,但鉴于天气预报降温+有雨,我们就决定且看且决定吧。Day4-26日:热海MOA美术馆之行天亮了,伊豆大降温了,半夜就听见外面狂风大作,早晨出门差点被冻傻。虽然前面几天偶尔也有下雨,但绝不是大降温,我已经在毛衣里加了优衣库extra,阔腿裤里加了厚的打底裤,依旧禁不住打寒颤。所以路上我俩达成一致:除了MOA美术馆必去,剩下的起云阁跟来宫神社真的随缘吧,总不能硬扛着这鬼天气也要千里送命吧。路线前一天晚上已经查好,我们从伊东车站出发,向北走伊东线过五站就能到达热海,热海出站就有巴士直达MOA美术馆,所以第一站的行程会比较顺畅。照旧在7-11买了早餐,小岩井喝过很多次了,我明明记得之前喝的还行啊,怎么这回觉得翻车了呢,一股子速溶的味道,拉黑了。路过一个名字有点奇葩的地方:网代。窗外的风景跟我们来伊东时一毛一样,只是今天天气不好,天空更阴沉了。到啦!车站跟Lusca是一体的,适逢商场三周年纪念,据说很多商家都有活动,我们准备离开热海之前来吃吃喝喝一番。出站对面就是MOA美术馆的大广告牌,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在热海境内看到不少美术馆的宣传广告,看来这美术馆可以算是热海最引以为傲的存在了。巴士车站体量不小,非常醒目,跟着路标就能看到。我们来到8号站牌前,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队,全是上了年纪的长辈。看到没,这就是日本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日本人把知识与眼界的扩充当做一种日常,与年级无关,但在中国,大部分长辈们认为花钱看展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在旅日经历中明显感受到的区别。这趟巴士是转通美术馆的,所以能够看到班次非常多,由衷希望伊豆的全部东海巴士都能学习下,这样我的焦虑感会少很多。老年班车哈哈哈哈,我俩真的是车上唯二的年轻人。一路上坡弯路,没过多久就到了,车窗外能看到也有人选择徒步上来,想起跟我们虹之乡那天的情况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热海MOA美术馆到啦!MOA美术馆建在一片宽阔的山腰上,周围都是樱花树,可我们来的时节不对口啥也看不到,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此处插播一个tip:官网:http://www.moaart.or.jp/MOA美术馆作为静冈县热海市的一家私立美术馆,在1982年由冈田茂吉(同时也是箱根美术馆的创立者)成立,前身是热海美术馆,2017改建后重新开展,有常设展跟更替展,展示的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日本和东亚艺术作品。除此之外馆内还设有多家咖啡厅与餐厅,有日法融合的Au Mirador(日本人真的对法餐有执念)、开在日式庭院中的花之茶屋、一白庵、二条新町荞麦面坊、只卖咖啡跟并欺凌的the café这五家店。单门票是1600日元,另售含一白庵茶点的套票也只要2000日元,那必须选后者,还支持微信支付。入口大堂是完全对称的设计,在前台验票后领了资料就可以上滚梯了。-----------------------------------------------分割一下---------------------------------------------------------------------------------------------分割一下----------------------------------------------从入口开始需要经过好几层滚梯才能到达美术馆本馆,每一层滚梯的灯光还都不一样。大概是到了第三层滚梯顶部,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有着“万花筒”灯光的空间,回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依田满与百合子共同制作的投影作品《万華镜》,投影每分钟都在变化着灯光色彩与图案,我在这没人的空间又翩翩起舞了呢。视频来一发:这里经过最后一个大电梯通道,工作人员引导我们走边上的自动门。回来以后我跟韦多可是研究了半天这个路线是怎么回事儿,其实进门后的四层电梯通道整体为美术馆的底部入口,本馆主要在1F、2F,1F有三个展厅+创立者部屋+礼品店,向内连接着日式庭院,2F有三个展厅+能乐堂+黄金茶屋,再往上走,是位于3F的另外一个入口,而朝海的观景台则是由1F、2F及通往3F的几组阶梯贯通。观展的路线有点像逛宜家,首先我们跟着电梯通道来到2F展览的正式入口,在依次参观完三个展厅后(能乐堂跟黄金茶屋直接被我们忽略掉了,我完全没有印象,是我的锅),导视系统会把我们引到1F的另外三个展厅,然后是创立者部屋跟礼品店,最后是日式庭院,回程的路线则是回到美术馆室内来,穿过整个宽敞明亮的开放咖啡厅,再通过四组电梯通道原路离开。逛得时候不觉得,回来以后为了理清美术馆结构路线可真的是失忆又烧脑,我觉得他们的平面图做的不咋地,应该画成地铁里面那种立体的就好理解了。别看就这么一小节长廊,特别有感觉。我们这一路过来,虽然还没有正式到达本馆跟内部的庭院,就已经觉得这美术馆豪华万分了,真的是必须拥有非常雄厚的财力,以及足够的决心,才能达到这种一分一毫皆精致的程度。我看过大大小小很多展览,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里都是顶端了,所以2000日元的门票加茶点,我觉得是根本守不住这些运营成本的。待后面看完展览内容,游览过内部庭院跟山腰上的观景台后,真的由衷感谢那些有情怀的富豪,把资源都用在建美术馆上,质量还如此之高,令人敬佩。韩国大林美术馆也是很不错,近几年国内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希望早日能在国内看到水平相当的策展。通过这段短短的滚梯,右手边就是本馆了,左手边出去则是户外的观景台。我觉得就算不看展览,只单纯看看美术馆建筑及其内部的装潢,就足以惊叹了,真的是极高的品味了。好的策展环境与观展氛围会提升展览本身的气质,也能无形的带给展品更多的尊敬,并教会观展人心怀更多的敬畏。大落地窗外是观景台,能看到相模湾的海景。本馆正在展出的是《仁清 金与银》。仁清全名是野々村仁清,是17世纪江户时代“京烧”之祖,MOA美术馆中收藏的色絵藤花文茶壶是仁清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里面这个竹门,它可是自动门哦,进去就是第一个展厅了。因为展厅大部分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下面这张展厅照我是从官方扒来的。展品90%也是不允许拍照,但国宝及有一些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允许拍照的。特别值得一说的,为了让参观者更好的近距离鉴赏展品,这里的玻璃全部为大尺寸低反射高透玻璃,不得不说效果真的非常出众,低反射效果太棒了,所有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拍照也不用躲反光找角度。但副作用也是有的,我脑袋撞了玻璃一次,韦多撞了好几次,连粉底都上去了,然后我们在观展期间也经常听到身边时不时的“duang”一声巨响,一时间所有人忍俊不禁,管理员一脸无奈滴拿着玻璃水跟抹布来擦,我觉得这事儿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真的低反射高透玻璃一生推,真的想让所有美术馆统一都给换了,我回国以后看的第一个展是穆夏的展,灾难现场。接下来的照片,是我们尽力拍下来的仅有的允许拍摄的展品。这对儿杯子就是本次展览海报上的主角之一,也是馆藏重要文物《色绘金银菱文茶碗》,金银呼应了展览的名字《仁清 金与银》,也是仁清的代表作之一。拿回来的资料都是日文看得大概但是写不明白,回来查了些资料:茶碗内壁通体黑釉,外壁施白釉,并在两只茶碗的上半部分别以金彩和银彩绘菱形色块,口沿施一道红彩,下半部分则以金、赤、绿彩绘出莲瓣纹,空白处填以黑彩地。此对茶碗装饰考究,色彩华丽,应是入得茶席的名贵茶碗。在我看来,这对儿茶碗的特别之处不只是金银釉彩及烧纸的特殊工艺,还有放在那个时代来看都极为时髦的图案,好前卫啊!这杯子要是直接做成骨瓷的,搁我们家茶几上都不会违和。全幅屏风《洛中洛外图屏风》,以云层之上的视角,描绘了17世纪江户时代京都鸟瞰的十八处古刹,整幅屏风金碧辉煌,每处古刹都从云层的缝隙间透出来,因为古代没有飞机所以整幅作品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尺寸、距离无法拿捏准确但重在氛围。与众不同的是,画幅内容非常平均平衡、毫无偏袒,我要是设计部我一定把它制作成书皮、本子、包装纸相关的周边,太合适了。看到这儿我腰板突然挺得老直了,一个一个指给韦多看,老子去过这里、去过那里、来过这边、还有那边,对照着标注小图看了下,我去过其中十处地方了。但说实在的,这么大幅的屏风,要安排十八处风景的绘制,那每一处的特点与标志都需要刻意夸张跟放大才能轻易被辨认,我每次去日本回来都会写游记,对我去过的地方我基本是十拿九稳,但这屏风我不看标注图是真的认不出来。这可能是这个屏风唯一的遗憾吧,当然,这只是我的视角、我的见解。国宝来了!MOA拥有三件馆藏国宝,其中一件就是这件《色绘藤花文茶壶》。樱花、紫藤花、山茶花、紫阳花是我印象中比较能够代表日本,或者说最频繁出现、最常被引用、最常被作为景色的花种。仁清好像也很中意紫藤,除了下面这件镇店之宝水壶之外,还有配套的茶碗,藤花主题的屏风展出,我觉得我没猜错。这件展品非常珍贵,也得到了一间独立房间的展示,别无他物。实际上还要说的是,整个展馆的打光都很讲究,不是用了灯箱,就是用了其他方式做了处理,总之出来的都是柔光。第二个屏风《柳桥图屏风》,记忆点最深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屏风右上部的“月亮”,是用金属盘状的材质附着上去的,另一个是桥下的蛇笼,除了纹样写实,还做了浮起的质感。虽然这幅屏风金箔比例非常大,但结合了很多特殊工艺上来,整体质感就丰富了起来,这一招其实放在现在的平面印刷设计上已经是很常见了。来~来跟较小的韦多同学做个尺寸对比。来了~我最喜欢的小鸭子来了!这件实物只有大概6cm的长度,是鸭子形状的香盒(装香粉、香料用的容器),虽然它既不是国宝也不是重要文物,但大概是因为外形实在是太可爱,被当做了重要的周边原型进行开发,后面有看到钥匙链、本子、贴纸等多样纪念品,我跟韦多就都买了,俨然是一匹IP黑马(不!人家是鸭子!)。隔壁是一水的香盒,这个是《色绘熨斗香合》。(我没写错字,日文里就是“香合”哦)隔壁一片相似的小扇子、小菊花香盒。接下来拿官方的图来补一下由于我的过失没能参观到的能乐堂和黄金茶室。能乐堂:是一种观景式舞台,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MOA是有定期演出的,我对这个能乐堂完全没有印象了,韦多说当时走到这附近她是被我拉走的,因为我说时间紧张不要其他看有的没的东西......想穿越回去打死自己。黄金茶室:能乐馆对面的房间里展示了复刻的丰成秀吉为向天皇献茶命人制作的黄金茶室,将桃山时代的审美直观的展现出来。这里也是被我们完全忽略的地方,茶室不能近距离观察,只能隔着栏杆瞅,因为看过了太多日本金箔艺术品或建筑,所以错过了也没有很遗憾。跟着指示从2F来到1F,这个楼梯看实物会更漂亮。1F第一个展厅是山本博司的摄影展,只有一个小型展厅,数张朦胧的海景图。展览的最末尾,是《创立者 罔田茂吉的部屋》,重点介绍美术馆建立者的平生及部分书法作品。断手的地方来了,gift shop。礼品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价格高、质量高、艺术观赏性高的器具、用品及展品仿品,另一类是买回去玩的轻量展品主题周边。铸铁的锅垫,买不起,打扰了。银杏造型的清酒杯,买不起,打扰了。还有这个藤花碗仿品,跟那个茶壶是一套,价格也有3k多日元,惹不起惹不起。藏有《老鼠娶亲》故事的手帕,韦多不提醒我,我都没注意到。仿制的镇馆之宝《色绘金银菱文重茶碗》跟知名IP小鸭子香盒,质感一级棒。就真的!别小看仿品,真品是无价之宝,仿品你也买不起。梅花的银饰,实在是有点贵,来来回回看了半天都没舍得下手。仿品的这个《色绘藤花文茶壶》也是出售的,不得不说仿品也做的相当神还原了,只不过质感上缺少了真品冰裂纹,木有了岁月的痕迹与韵味。收银台处有一个小号的正方形屏风,这倒是本次展览中未出现的作品,但眼前的这个应该是可出售的仿品。为了不吓到自己,并没有凑上去看价格。礼品店的内容,当不然仅限于美术馆内的作品周边,呐~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放在全日本所有的礼品店里都是合理的。这张不是电子印刷品哦,是真的版画印刷品。最后我带回来了三样文创纪念品:《红白梅图屏风》的三层文件夹、印有《色绘藤花文茶壶》图案的丝巾(其实是纯棉的,质感不太好,但图案实在是太喜欢了),以及我最喜欢的小鸭子香盒做的手机链。走出礼品店,外侧就是庭院的部分了,我俩借了把伞,闯进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啊~竹林穿过这个门,才算进入了日式庭院。一遇到日式庭院,拍照动作就停不下来,虽然阴天下雨,但依然不减红叶魅力。这里是花之茶屋。这里是我们要去的一白庵。进门就有着和服的女侍引导我们选甜品,因为羊羹是季节限定,所以我选了抹茶来搭配“花”,韦多则pick了“寿”。接着我们就收到两张对应的餐券。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算来的比较早的,最前面的长桌只被占了一条,我俩就踏实坐这里休息。和服姐姐真的非常敬业,丝毫不会因为客人多游客多而有所敷衍,每一个侍茶的动作都标准严谨,这样一来客人也会恭恭敬敬地品尝,这种互相认真对待的感觉特别好。我们的和果子上了,我不爱吃羊羹,因为大部分羊羹都会过分的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香气与味道,但由于这款羊羹是枫叶主题的季节限定,还是要体验一次的。韦多的“茯苓夹饼”套餐。抹茶上来了,特别欣喜的是茶碗统一用的都是仁清的仿品,我们不久前还在美术馆里隔着玻璃欣赏仁清的色绘枫叶流水图茶碗(我自己编的名儿),此时就手捧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茶碗在喝抹茶,这一点我觉得特别用心,体验非常奇妙。院里的里侧有一条捷径通往对面的小路,小路从里到外分别是吃荞麦面的二条新町、光琳屋敷和花之茶屋。这个挂着户隐神社牌子的挂件不知道是什么,有点像刷锅用的......光琳屋敷:据说是根据江户时代琳派代表艺术家尾形光琳在京都的宅院所复刻来的,其代表作《红白梅图屏风》(国宝,未展出)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庭院深深。这么岁月静好的一个房间,居然是厨房。内部的院子也被维护的很好,细砂铺开的地面给人很安逸的感觉。下面是被房间围起来的内院,院子里苔藓、植被、枫叶跟石板路面构成的画面特别和谐平静,我们被阻隔在篱笆外面,要把镜头塞进篱笆才得以记录下这个画面。MOA美术馆太爱了。小路尽头的人们都在二条新町外等着吃热腾腾的荞麦面,诶不对,荞麦面是冷的......花之茶屋,后来看官方,应该是一家调调很不错的日料店。呐~MOA的一程到此就结束了,我们穿回这道门,原路返回。看,欢乐的我!MOA美术馆的所有内容都已经看了个遍,非常的满足,是时候离开了。一楼靠近落地窗的店是只卖咖啡跟冰激凌的the café,黑色的店面白色的桌椅也是极致的极简了。官方宣称采用的特殊奶源挤出后3小时内进行低温杀菌处理,脂肪仅为4.5%(一般为8~12%)blahblahblah,我是真的很想吃一个抹茶冰激凌,但是热海的温度它不允许啊......热海一点都不热啊......它应该叫冷海啊......咖啡厅是全开放型的,临窗的view也非常棒。我们找到原路返回的路线,穿过长廊直接切入观景台。落地窗很厉害哦,一楼二楼同时能都看到,一楼就是刚才咖啡厅那里。相模湾中的初岛与大岛。山脚下都是樱花树,配上这阴雨中的海景,在这个季节里真是秃得悲从中来。雕像《王与王妃》我们沿着来时的原路返回到入口,返回热海站的巴士已经到了,时间拿捏得刚刚好。巴士上的图案是热海著名的三岛大桥,这景点听上去太直男了。热海Lusca我们已经决定放弃原计划的起云阁跟来宫神社了,这天实在是太冷了,所以直接回热海站,逛一下Lusca,再帮韦多实现一次金目鲷,玩够了吃够了回伊东也会很从容方便。可能是因为三周年,商场一层特别热闹,全部是一个挨一个的摊位,除了案内所几乎全是食品特产:以金目鲷为首的海产品、寿司、大福、温泉馒头、果子点心、蛋糕甜品。但是你知道吧,人往往在选择过多的时候丧失选择能力,然后啥都买不上,就像是不带着目标去逛淘宝的我一样。但是我记得之前做功课说热海特产章鱼棒一定要来一个,当时这家店真的都是排队买这个的,我们两个都买了,奶酪的也不错,平均360一个不算便宜,在国内我是肯定不买。其实当下吃真没觉得有啥特别,但回国后却又总是回味,人就是贱啊。二楼一半是药妆店,另一半是特产(零食、饰品方向)。这可能是我们本次唯一逛药妆的机会,我俩还是按着头皮硬是在一个东西并不全价格也不实惠的小店搞了一个小时,另外特产区也买了点礼物带给北京的朋友,多多少少也算是销金一波。我们看到这个软糖盒子都没忍住,过来吃过以后,果然不出所料的失望呢。最绝的是我没抗住伊豆的特产饮料,包装设计实在是太唬人了,虽然难喝的一逼但为了满足自己收藏的小心思还是背了这套吉祥三宝回来,中间那瓶橘子汁是前一天泡完温泉后干掉的,emmmm难喝呢。然后又在三楼角落里的百元店,发现了曼秀雷敦的山寨,曼秀雷敦都能有山寨。逛差不多我俩准备去站前商店街觅食,但伊豆人民的作息真的是太养生了,短短一条小街一边逛一边关,最后还是得返回Lusca吃饭。各种鱼干,品种类型远远多于下面这张照片,右上角是金目鲷鱼干,外星来的。花火大会跟《金色夜叉》的人形板,还有旁边的手汤。我们在商店街转了也就半小时,看,已经没人了。特产芥根口味的kitkat、伊豆橘子味的果子、金目鲷制成的各种酱料配菜。我们也就看看,知道买了就是上当。返回Lusca的时候大部分商店已经关门了,只有个别几家餐厅还在营业,我们选了一家以金目鲷为特色的餐厅,开始选秀。看!盯着大众点评踌躇中的韦多。来海边,我一般是不会避开海鲜丼的。我点了个套餐,韦多整了个红烧金目鲷套餐,另外加了个炸牡蛎,炸牡蛎2015年第一次来日本的时候在东京skytree下面的牡蛎工厂吃过一次,很是怀念。上全了拍一张,有点壮观哈,尤其海鲜丼超大碗,我吃得特别特别顶。一大大qi嘛~~~~~~~丝~金目鲷被红烧了以后完全没有了生前那么唬人,有点接近我做的鲷鱼烧了。至于味道嘛,就是比较新鲜的红烧蒜瓣肉,么得什么特殊。before:after:吃完天都黑了,我们打道回府回到伊东,在热海冻了一天了却依旧要在7-11不要命的挑战人体极限,韦多搞了根纯巧克力棒,我搞了根咖啡冰棒。下面那个黑色包装的black!记住了!70元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见到了都给我买它!给!我!买!咖啡的可以略过了。还有这个晶莹剔透的盐味荔枝水,味道不及颜值的一半。热海的流水账终于洋洋洒洒地下完了,明天就是我们将要离开的日子。回程依旧是羽田走,所以基本的规划是:不需要早起,因为隔壁东海馆10点才开门可以参观,结束后回旅馆办checkout,拖着行李顺路去汤之花通最后逛一逛,再伊东站坐车回东京。东京半天的规划也很清晰:直奔两国站看展,一个是墨田北斋美术馆的葛饰北斋作品展,另一个是江户东京博物馆的浮世绘展,两个馆距离很近,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安排,结束后直奔羽田。很简单、很干脆,但也会是非常鸡飞狗跳的一天。三楼小浴池泡泡温泉,行李收拾收拾,睡了。Day5-27日:告别东海馆,告别要命的电车连锁效应,告别北斋的浪花虽说最后这一天不需要早起,但我们也不能太过分。在这里住了四天,从没有好好享受过旅馆里的公共资源,比如打开朝向河边的后门,好好看看我们的小院儿,再打一杯咖啡,坐在没人的暖桌里吃个不慌不忙的早餐,慢慢悠悠地度过一个湿润的上午。这个季节,11月底的深秋,还有紫阳花,神奇。在后面参观完东海馆以后,我们才发现每个房间右后侧的这个窗户都是不同的,一般跟房间的名字会有点关系。河面上漂来一只...鸭子?在这个小院儿,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颗七拐八扭的松树,虽然它不是我最爱的罗汉松,但整个重心都朝河中央趴过去的造型扭得真心好看,深得我心。我俩把前一天晚上买的饭团在厨房加热了,又打了两杯咖啡,一起端进暖桌房,太惬意了。毫不夸张的说,我现在闭上眼睛,依旧能够非常清晰的回味出当时的感受,包括暖桌下的温度、咖啡的香气、门外从未停歇的河水声、榻榻米的竹香、还有从窗户吹进来的,带着雨水味道的潮湿空气。这会儿的我以同样的姿势坐在自家客厅的软垫上,回忆当时的感受,突然好感动啊......人生第一次坐暖桌,以前只有羡慕小丸子的份儿,原来暖桌桌板下面有个小太阳,屁股底下又铺着电热毯,在上下夹击下竟生出岁月静好的感受,怪不得都说暖桌是消磨斗志的存在,尤其在这种天气,这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不知道是哪波客人把暖桌or电热毯温度开太高,一直有一种烤糊的味道散不开。天啊我也好想搞个暖桌,估计一冬天都会睡在里面不出来。哎呀,开心,由衷的开心。公共休息区这结构也是神了,空间即通畅开阔,利用率也很高。有公用电脑的休息室。这里就是一楼公共温泉的入口,先上半层,再下一层,浴池在半地下。大浴池总的来说能够满足泡温泉的基本需要了,但相比后面两天的小温泉,还是缺少了点趣味。前台留照,各种平台评分都巨高,利索应当的。最后请店员帮我们合了张影,如果以后还有机会住在伊东,我还会选择这里。今天的伊东温度也降了下来,店员索性把这个暖炉又搬了出来。每天都从门口进进出出,从没发现脚边有这么一个冒着热气的迷你汤,天然资源过剩所以就随意造,但在我们眼里简直是挥霍啊。出门走了五步,抬脚就进了隔壁东海馆。东海馆此处插播一则tip:东海馆,原是温泉旅馆,现在是个小博物馆,是伊东的代表性建筑和代表性旅游地。东海馆后方紧邻松川河(就是每天我们一睁眼就能看到的那条河),河流上有“温泉桥”和“大川桥”两座桥(就是我们从备屋咖啡馆回来那天夜游路过的),东海馆就位于这两座桥之间的河沿上,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木结构建筑。创建于1928年,经过多次的扩建修缮,于1997年停止营业,现在以珍贵的传统日本式建筑、伊东市的文化遗产身份对外开放,馆内还展出了当时的历史资料。虽然主要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但依然保留着公共浴池的功能,除固定公休日以外每天都有固定的温泉开放时间,男女轮流。东海馆进门能看到格局跟我们旅馆完全一致,左手边一位阿姨坐镇在前台,我由于来的早,几乎看不到别的游客,可以不受打扰滴慢慢看。我们换了鞋、各交了200元参观费,开始探索之旅。与旅馆不同的是,东海馆进门正对的是一个天井,天井内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泡在下面池水里(天井里居然有水池!),还中着棕竹,最厉害的是还有一座小小的木桥。管理员特别热情,说可以打开门感受下。呦呵!德川家康用过的西洋钟表。小小的博物馆里到处都贴着了“顺路”,俨然是个成熟的景点了。这里专门设了一间屋子展示了东海馆修葺的状态,内部结构如何进行加固,曾经扩建及修缮中的记录,以及替换下来的结构材料。接下来就是一个接一个房间的参观。一楼的房间跟我们在K's house住的那间很像,都是后方紧挨松川河有一个“小院”,只不过不需要为住客隐私安全考虑,小院整体连成一整条,不需要隔断。几乎每间房都有自己的主题与名字,不外乎都跟植物相关:葵之间、莲之间、兰之间之类的。东海馆整体面积比K's house大一些,连天井都有两个,后面这个显然比进门的那个天井更接地气一些,里面的植物貌似种了很多年头了,可以直接通到顶层外面去。呐~这间房间的窗户是富士山主题。基本上每个房间都是周正的布局,有“阳台”及“小院”。牡丹之间,进门的“小玄关”很可爱,好像踩在河流中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一样。看着像渔网,但其实也是富士山,窗棂上的雕花可以有多重刻画风格。二楼除了意料之内的房展的展示,还增加了三浦按针的生平介绍及资料展示。那具体三浦按针是谁呢,此处需要插播一则小tip:三浦按针,英国航海家,原名William Adams,是第一位来到日本的英国人,到达日本的时候已经基本穷途末路了,但是一番嘴炮下来成功圈粉了德川家康,然后直接做了他的外交顾问。后来关原之战德川成为最大赢家,William又帮助德川家康发展了造船业,获封了日本第一位外籍武士,赏了三浦郡逸见村一块250石(基本是最高武士待遇了)的领地,并赐名:三浦按针(三浦是郡名,按针是指南针,也指航海员)。至于为什么跟伊东有关系,其实仅仅是因为三浦按针过世以后,日本民众为他在平户(他真正去世的地方)跟伊东分别立了两个“按针冢”,每年都有举行“按针祭”来纪念他。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特别没意义……小小的脑袋充满了大大的问号……《一休哥》漫风人形牌,感觉讲的是一个八卦故事。二楼:伊东温泉真的还算是盛名在外,尤其是有川端康成这样级别的文人墨客历史加身,简直就像镀了一层金似的。转到二层的另一个方向,这里有一间面积很大的房间用来展示重罔建治的雕塑作品,这位雕塑家的著名作品就包含伊东海边三浦按针的巨型木雕。个人风格非常出挑哈。走廊上还放置着伊东历史上著名的产业—椿油(山茶花的油),的一些制作工具与历史记录。老木头上沉淀的是浓浓的时间痕迹。真的,东海馆的主题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这个房间展示的居然是除魔面具,这都不需要妖怪本尊出现吧,驱魔还是招魔啊?面具质感做的太突出了,吓都吓死了。我们迫不及待先上了位于四楼的阁楼。四楼:阁楼东海馆阁楼跟K‘s house阁楼面积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圆顶一个方顶这边还能看到从一层天井长出来的树,排水系统问号再次加大。玩了这么多天了,要说伊豆的美景,远处那些云雾缭绕的远山最值得拥有姓名。伊东的小生活伴随着这细水长流,真好啊~傻叉二人照:然后才反过来参观三楼。三楼:三楼了不得了,原来跟K‘s house的二楼一样,在贴近小路的那边是打通的两个大广间,两端的位置陈列着一些人偶,日本的人偶大家都懂的,略瘆。因为完全没有游客我们在这里耍的很开心,就差翻跟头了。我们从东边大广间跨进西边大广间的时候没吓死。为!什!么!要!在!拐!角!的!地!方!放!了!这!么!一!堆!真!人!大!的!白!脸!艺!伎!人!偶!!!MD!吓!死!老!子!了!又一次表演。表演得多了,已经懒得做海报了。西边大广间居然有一个舞台,布置的还挺像回事儿的,我上演了海豹表演。韦多则扮演了我的一只套娃。时间差不多了,原计划一个小时的参观也意料之内地被我们拖成一个半小时。我们回到一楼,最后再参观了下位于前台正对面的一间“历史陈列室”。纪念品其实没什么可买的,但是我俩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特别古早味儿的扭蛋机,看韦多这拍照的神技术。然后…我扭到了这个:三浦按针小别针儿,感觉比扭蛋机还要古早味儿。一楼门口针对的天井后面,还有一大间像是宴会厅的地方,应该是需要特别预约才能开放使用的。到此为止,东海馆的全部对我们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后会有期。啊对了,这就是我们第一天来的时候,对面的鳗鱼馆子,我觉得其实挺一般。去伊东站,可以顺便再走一趟汤之花通,韦多还惦记着去之前那个高级海产店买一些鱼干。但!我们走的时候都接近11点了,并没有开门,神奇么?小鱼干再见。不管路过多少次,有没有下雨,这个小院子依旧美丽的很。Wow~真的还有在营业的椿油店啊,门口的手汤也是精致的山茶花,这种小地方的无名小店,也能做到如此精致的营业,我觉得用中国人的思维,真的很难理解也很难办到。最后一次路过石舟庵,韦多进去买点手信,好像就是他们招牌的橘子果子。石舟庵的抹茶冰糕真的是意料之外的不错啊~可惜下着雨又拖着行李举着伞,来不了了~还有每次路过汤之花通都惦记的那个迷你咖啡馆,这次路过猛然间才发现,这不备屋么?!这不就是我们在伊豆高原去过的备屋么?!近在咫尺就有个分店啊!生生被我们忽略了很多次!当时还说要抽一天上午来吃brunch呢(但是每天都早起出发根本没那个机会)。我真的是焦虑症爆棚,算好了时间赶当天第二趟黑船电车,催着没吃早饭的韦多一路叨逼叨,最后时间其实很充裕的,我们还逮到了第一节车厢的“阶梯教室“座位,开心的不得了,虽然坐在里边感觉没有外面看上去高低落差那么大。前面隔着半截的玻璃门就是驾驶室,前面视野特别好,一路山洞也特别多,我俩一前一后举着手机拍了一路。韦多的隔壁是一位困到暴毙的小哥儿,她跟我说,只要录像的时候钻山洞,玻璃门右下角就会倒映出一张熟睡的脸,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请看视频(请注意屏幕右下角昏睡的小哥哥):“阶梯教室“的玻璃窗比后面车厢的玻璃面积更大,沿路风景看得很爽,虽然下着雨不见阳光,多多少少有点阴郁。到热海了,最后拍一拍跟我们有过两段缘分的黑船电车。然后我们要在这里换乘去东京市内的车。本来前一天晚上查好了回程的路线,避开了昂贵的新干线,一路上要换乘好几次。但好巧不巧,从我们到达热海开始,后续所有的路线都陆续通知了“大面积延迟“,所以原计划的路线变了又变,我就有点乱了,索性出站去人工售票处问清楚直接买票。看到没,美丽的伊豆半岛全是老头老太太,真的是老龄化出其严重的地方。工作人员在了解我们的目的地后,直接打印了两张大票给我,价格明明跟我原计划的高性价比路线一样,但为啥车票长得跟新干线一样啊,且终点写的是山手线内而不是二国站,这点我至今没搞明白,反正稀里糊涂坐过来了。东京车站内的mini版7-11店面虽小,五脏俱全,光巧克力都是在伊东见都没见过的花样,我们在这里仓促滴解决了午饭,每天都是各种饭团,还好我俩都不是死讲究的人,在便利店里也能找到廉价食物带来的快落,而且我觉得日本的三家便利店真的非常厉害,能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各有建树,比如seven的三明治、全家的饭团、罗森的甜品,每家的研发都能力求在相对低廉的价格基础上研发出更高品质的味道,我觉得特别值得尊敬。所以每次去日本冲进便利店,都能令我兴奋,六年来,一直都是这样。逮到电梯间小镜子,来一发游客照,其实那会儿都累死了。哇!到二国了,下车在站台就看到了江户东京博物馆,远远的长得跟高达似的。心里非常沉重啊,闭馆太早,二者不可兼得,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只去墨田北斋美术馆,不得不放弃这里。伊东跟东京距离还是太远了。跟着导航与路标走了很久啊,在一个非常偏僻且不起眼的路口,赫然就是美术馆了。墨田北斋美术馆地方不大,但毕竟是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又是世界级大师葛饰北斋的作品美术馆,总觉得在选址上守着这么个位置实在是有点委屈它了。入口在一个很狭窄的缝缝里,我俩拖着箱子刚刚进入,工作人员就上前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寄存,然后就免费给我放在后面了,太暖了吧!纪念门票来一发,1200一张,回来以后才发现,我俩票面上的画居然不一样。记得2015年霓虹端午那次去skytree,我们四个每个人票面上的照片也都不一样,不禁感叹霓虹金的细致啊。前台的小姐姐告诉我们可以先乘电梯到三层,先看位于三层的特展,然后再看4层的常设展。展厅外面的公共休息区,这里的作品好像都只是印刷品,外面的这层玻璃让我十分想念热海的MOA美术馆。正式进展厅前,有一片休息区在放纪录片,讲述的是《须佐之男命厄神退治之图》这张作品的复原工作记录。其实当时看纪录片看得模模糊糊的,一直以为原作就是黑白或者没来得及上色,纪录片里只是后人结合北斋的作画风格进行了修复及上色。回来还是查了点资料才知道并不是修复啊!原作是北斋老爷子86岁(牛逼牛逼)时的作品,也是其最大的一幅作品,长约三米,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毁于火灾,只留下黑白照片,影片讲述日本匠人采用传统技法与最新科技还原画作。顿时觉得还原者应该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还原吧,连参考都没得可参考的。这里插播一个tip,讲一下我们能了解到的北斋吧:葛饰北斋,1760年出生于现在日本东京的墨田区,也就是我们来的这个美术馆的所在区,本名叫中岛时太郎。小的时候处于生活所迫的原因去学习了木雕(哇塞这真的是为他后期成为版画大师奠定了重要基础),19岁那年才拜师正式学习浮世绘,最早随大流儿画美女,50岁左右的时候才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逐渐转向风景画,也是那个时候正式更名“葛饰北斋”。但让北斋真正扬名立万的《富岳三十六景》是在他70岁以后才创作出来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神奈川冲浪里》(我拥有最多的周边)和《凯风快晴》(我们管它叫做红富士)。这里额外说一嘴,那个时候的浮世绘,多是“锦绘”—多色木制版画印刷。因为有严格说明不允许拍照,我们也确实听话的很,我只能靠我那卑微的记忆力大概说说了:三楼只有一个大的展厅,为近期的特展:《北斋视觉·小布施北斋馆名品展》,我尝试问了下工作人员小布施是个啥,实在是语言不通我就放弃了,回来以后查资料才知道小布施町是个地名,位于长野县,北斋晚年都在那里度过的,所以小布施有一个葛饰北斋美术馆,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是从那边请过来的,算是联合开展吧。特展内容包含了北斋一生中尝试的各种类型的作品,有“肉笔画”(其实就是手绘,非版画印刷)、“摺物”(特指小巧精致的浮世绘,一般由私人客户专门定制,这个词我跟韦多在现场研究了好久…)、“版画”(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就属于这个类型)以及“版本”(简易版画编辑成册、书)。进门处,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竖向肉笔画《富士越龙》,跟我们印象中艳丽多彩的浮世绘不同,这是一幅黑白水墨肉笔,北斋在画完这幅画后的三个月就去世了,这是北斋留给世人的最后的作品。临终前的北斋,在浮世绘上的成就已经渐渐被后来居上的歌川广重超越(这里说的成就并不是终身影响,而是当时的作品质量与产出数量,毕竟歌川广重正值青壮,北斋已经九十岁了),北斋因为身体原因也逐渐力不从心,所以画面从里到外都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哀伤、阴郁的氛围,也代表着北斋当时的心境吧。因为北斋一生极为高产,排满了除了整个三层的大展厅跟四层的另一个小型特展厅,特展作品排列密度挺小的,我们两个撅着屁股看得很满足。早期确实画了不少美人图,都是长脸、高发际线、眯缝眼、小嘴儿,姿态慵懒并弓着富贵包,貌似那个时期绘画上美人都以这种姿态为没美,我们两个颈椎病深度患者看了表示不太舒服。特展的所有内容里面,《富岳三十六景》果然是看得最爽的,整个系列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共计46幅作品,一般俗称初版的36景为“表富士”,追加的10景为“里富士”。 葛饰北斋神在哪里呢?不只是对人物动势动态的准确把握,还在于整个画面的平衡与视角的特殊性,特展特别用心的给每张作品都做了标注,我们俩才能发现这些很厉害的点。我不是专家,但作为设计出身也经历了画画的这条路,所以看了北斋的画还是有一些想法有感而发,我尽量把自己能吸收到的一些感动转化出来。为了说明葛饰北斋这些厉害的点,我从网上扒一些照片辅助说明下:1.擅于运用几何形来平衡画面的重心:北斋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设计师,他擅于运用几何关系来平衡画面的重心,并控制画面的层次结构,创造更有趣的视角。虽然,他的透视......很多都是错的......《江都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図》🔽画面中有很多三角结构,这些角度大多都是北斋为了让画面视角更独特去刻意优化、设计的。你也可以说他很写实,工人在修葺房顶,站在房檐上的工人把稻草向上抛给站在屋顶的工人,发力的方向、角度都非常传神,虽然是静态的图像,但你就是能看出来人物的动势来,看得出来是谁把稻草扔给谁,很神奇吧。《深川万年桥下》🔽注解中说《甲州石班沢》🔽这张图里的三角结构,也不言而喻了。再就是这幅享誉世界的《神奈川冲浪里》🔽很早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幅画。说让老爷子扬名万里的这幅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同类型题材的内容创作,累积数年经验,从构图、视角、用色、浪花的细节风格都尝试了很多个版本,再加上吸收了西方艺术的启发并运用了欧洲进口的普鲁士蓝(在当时的日本很少见,应该挺贵),才有了现在我们眼前这样高对比度、高精致度及磅礴气势的《神奈川冲浪里》。按照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跟知识背景,老爷子肯定是不知道什么几何啊、函数啊这些现代数学知识,所以在作画中都是下意识考虑的这些所谓构图关系,respect!2.通过人物的动态,引到画外人看向画中核心:下面的两幅作品,你会发现,你的眼睛会跟着画中人物的目光看向富士山,这大概就是葛饰北斋在画中引导行为的体现。《御厩川岸より两国桥夕阳见》🔽《五百罗汉寺荣螺堂》🔽3.夸张的色彩去渲染不同时间下的景色差异性傍晚时分,夕阳与晚霞照射下的富士山,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富士山的常规印象吧。我管这幅叫《红富士》。《凯风快晴》🔽4.夸张的视角去突出画面层次:北斋的创作不是很受现实规律左右,很是勇于突破常规。像下面这幅就是典型的用夸张的视角去突出画面层次。《东都浅草本愿寺》🔽论谁都知道,按照那个时代的建筑水平,本愿寺它再高,站在它的顶部,也不可能穿透云层,更不可能远眺富士山。5.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打破常规,不断吸收、学习的心:《甲州三坂水面》🔽富士山的倒影不合理吧,北斋常常用打破常规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倒影的角度并非镜像倒影,而是将富士山旋转了180度平衡了画面,同时在富士山景色处理上也刻意颠倒了季节变成了雪山,玩的就是刺激。这是我们在这位七旬老人笔下,感受到的一颗鲜活的、激进的、叛逆的灵魂。《山下白雨》🔽这幅也很有意思,描绘了夏日骤雨的前一瞬间,雷电过后,富士山即将被乌云笼罩的景象。右下角的雷电,我跟韦多都觉得说它像雷电实在是sorry,但我们也可以当做这是北斋又一次的创新或尝试。北斋墨田美术馆的logo,就是提取自这个雷电的形态。另外有一张作品,没有被收录在《富岳三十六景》中,那张作品在远景的处理上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渲染方法,说实话确实不太合适,不伦不类的,但洽洽代表了葛饰北斋一直在探索,并不因为自己已经是个老头子了就变得随遇而安,而是一直在创作在前进,确实牛逼。葛饰北斋的作品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浮世绘的最高水平,他一生都在吸收学习,同时也影响着一大批西方的画家,梵高有一段时期的作品,都显露着浮世绘对他的影响。企划展中,除了最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以外,单独辟出了展厅中间的区域,作为《日新除魔》系列作品的展示区。Google上能搜到一些资料。据介绍上说,北斋晚年膝下有一个无药可救、不学无术的孙子,天天气的他老人家高血压(这句话是我瞎掰的),北斋自我麻痹觉得是孙子中邪了,就每天画一张“小狮子除魔做法”的搞笑肉笔漫画,希望能帮小孙子除邪,老人家真的是一把年纪了还如此辛苦...不容易不容易啊......北斋就这么坚持每天画一张,画完却随意扔出窗外,同为画家的三闺女阿荣每天还得给他捡回来好好收着,就这么捡回了现存的200多张......也是不容易不容易......三楼的企划展看完,我们顺着楼梯来到四层,这里有两个小型的展厅,分别是企划展的另一部分,和常设展展厅。企划展四楼的这部分,大部分我记不太清了,好像大多是类型特殊一些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北斋晚年在小布施町为祭祀活动的彩车绘制的天顶(东瀛版米开朗基罗?)一共就两辆彩车两组彩绘,其中浪花组作品是《男浪》《女浪》,神话组作品是《凤》《龙》,但本次作品也是从小布施町的北斋馆借过来的展品,只展出了《男浪》跟《凤》,依旧是不让拍照,所以我只能网上巴拉点素材过来。常设展:浪花来啦!常设展不同于企划展,整体是黑色的展示环境,感官注意力会更聚焦。常设展是将北斋从出生到去世的几十年,按照他平生的几个大事记或者成就阶梯作为分隔标准,拆成了几个阶段,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这幅名字记不住了,但是能记得画作描述的是日本那个时代妓院里的场景,细节故事老多了。韦多小百科在这里又告诉我,那时候妓院里要供神龛,是因为妓女们堕胎的太多,要多拜拜抵消冤孽。浮世绘经历了三个风格时期,早期是黑色线稿的“墨摺绘”,中期发展为红色的“红摺绘”,最后才在色彩丰富的“锦绘”时期进入全盛。现在流传下来的《神奈川冲浪里》都是简化后的版本,制版已经被压缩至三个为一套,据说原始版本要更精致复杂,只不过我们都无缘开眼了。看到下面这张美人图时,韦多小百科指出,那个时代女性以黑牙为美,女性在成人礼,结婚之时都会将牙齿涂画成黑色。这不仅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女性美的一种展示......不┓( ´∀` )┏懂。下面这张《新板浮绘三芝居颜见世大入之图》,简单说就是粉丝见面会,画中那些大型木板就是类似演唱会上粉丝手中的应援牌。展厅中间,展柜里都是北斋的一些本子。下面这张是北斋为《百物语》这个系列所创的几幅作品之一《百物语之小幡小平次》所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幡小平次是日本1688-1758年的一个三流歌舞伎演员,被妻子及其情人所谋害。为了复仇,他再次回到他们的房间,当妻子与她的情人躺在有帷帐的床上时,他把帷帐拉开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北斋在创作时,刻意将主人公的形象搞成这般“半腐烂状”,加深了故事的恐怖氛围,这幅画我真的印象非常深刻。最得意的时代来了!锦辉的时代----《富岳三十六景》高产到感人......在常设展接近尾声的地方,出现一个小房间。妈呀!真人大小的蜡像啊!还tm是能动的!而且甩杜莎夫人N条街,北斋脸上的老年斑跟皱纹都逼真到不行,像手这种细节非常多,且最容易露馅的局部都做到了极致。真的!真的!真的!非常接近真人的质感。看照片能体会到我说的逼真感么!太震惊了!有趣的是,北斋假人正在画的是《日新除魔》系列,俨然一副被孙子逼疯的精神状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录像吧,可惜没录下来阿荣(猜的,可能是)磕烟杆的部分,只录下来北斋动笔的动作。仔细看,虽然有点瘆人...到此为止,墨田北斋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就都看完了,出口外的自动贩卖机都是美术馆定制款。当然,买纪念品是我俩的保留曲目,我们拼尽了全力在闭馆前仅剩的一点点时间里,买下了一切我们觉得值得带回的东西:1.北斋的两张3D明信片,其中有《诸国名瀑布·和州吉野义经马洗泷》跟《百物语之小幡小平次》。尤其是后面这张,动态被重新创作过,动起来的妖怪更生动,深得我心。2.《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的文件夹3.依旧是《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的冰箱贴4.北斋系列的一件短袖T恤,款式嘛过于直男,我觉得如果我减不到110斤的话,就只能当睡衣穿了......另外,美术馆放出了令和次年的展览预告:北斋师弟对决。但就从本次企划展中展出的部分北斋徒弟作品就不难得知,北斋必胜。冬天的傍晚,已经是华灯初上了。美术馆后方是一个迷你小公园,就是日剧中常常看到的女主男主经常荡秋千互诉衷肠的地方,只不过此时此刻荡秋千的是我跟韦多......emmmmm一点都不浪漫......看吧,就算是出了美术馆,但还有整个墨田区把北斋奉为最值得炫耀的资本,用力宣传着。无处不是北斋的痕迹。在日本这五天的行程就都结束了,我们要乘电车去机场了,路上正好路过原本计划中的另一个美术馆--江户东京博物馆,“高达”一般的外形跟体量,离近了看比当初在地铁站里看到的时候感觉很震撼。其实早在国内的时候我就一直很期待正在展出的《大浮世绘》展览,可惜啊......真希望时间可以翻倍啊!回程路上有点小坎坷,到滨松町换乘的时候死活找不到路了,我跑了很远才找了一个小姐姐问路。小姐姐看不懂中文也说不明白英语,但得知我要去机场后就问我知不知道“毛闹里”,然后给我指了一条隐藏在旮旯里的小路,原来“monorail”是从滨松町开往羽田机场的单轨电车......行吧,我在焦急问路,韦多在一旁拍照,也算是让我跟东京塔合照一张,如果当初我转过脸来,你们会看到一张焦虑到扭曲变形的花脸🙂。上了单轨电车以后,就简单多了,直接乘坐到TI(这里的I不是123的1,是International的首字母I,也就是航站楼-国际线这一站,上次我跟小莹来东京那次就下错了站,跑去了第一航站楼,一个人影都没有)。因为我们的航班是凌晨2点才起飞,checkin跟托运行李最多提前三小时才能开始,我俩不仅不能过关去免税店扫荡,还只能在机场干耗着,并拖着沉重的行李干耗着......下面这个板板,像极了北斋作品里那个“应援牌”。机场里餐厅挺多的,但选择过多的负面影响就是选择困难,我俩好不容易选了家西餐坐定,我的身后就是北斋的著名三连,这就是猿粪啊!第一盘上来的沙拉三分钟内就消失了,后面上来的意面也根本顾不上拍,真的是饿坏了。伊藤园24小时营业,也是我们最后一次消费抹茶的机会了,时间教会我们要珍惜。7-11对面的扭蛋墙,种类多到数不清,但我依然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仰卧赤柴”,伐开心。终于熬到了过关,免税店除了Tiat24小时营业,剩余店铺全部关门!!!偶遇的浪花巧克力,我也只能隔着玻璃窗望眼欲穿了。终于熬到了登机,日本的最后一眼,我们下次见。写在最后我终于实现了枫叶季的愿望,虽然不是我最爱的京都,但是伊豆也给了我不一样的、宁静的体验。五天的行程,掰着手指五秒钟就数完了,但游记我却是实实在在拖了快五个月,从来没这样过,心中羞愧难当,但好在最终洋洋洒洒全都记录了下来。就像我最开始写的,伊豆很好,很慢,你可以把一整天的时间用在城琦海岸的阳光下。伊豆也可以很快,你要焦虑着、飞奔着、催促着,去赶通往下一目的地的巴士。这一次的旅行我们没有很贪心,定的地方也不多,踏踏实实地把我们的规划踩实。伊豆给我的印象,是慢慢的稳稳的。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来一趟的电车不着急,路边烤金目鲷饭团的欧巴酱不着急,车站案内所里给我们细致讲解的公务员也不着急,好像除了我们自己谁都不着急。时隔快五个月了,但闭上眼我好像还能看到河津七滝绿油油的森林,旅馆房间里响彻整夜的流水声跟清晨起床冻鼻子的清寒气温,每晚都不曾遗漏的盐度很高且滚烫的温泉,日枝神社我俩合抱不住的巨杉,修禅寺美得不像话的庭院跟独钴之汤烫脚的温度,虹之乡里像火一样热烈的红叶,还有城琦海岸刺眼的阳光跟颜色特别的海水,仙人掌动物园里佛系的水豚、神经质的水獭跟灵动的阔耳狐,备屋咖啡厅略重口的烩牛肉,甚至还有那条漆黑漆黑的“国歌之路”,还有MOA美术馆数不清的宝藏跟Lusca的章鱼奶酪棒,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是春天,我们应该还会去樱花大道看河津樱;换了是夏天,我们应该会坐缆车上到大室山顶部兜上一圈,也可能回去西海岸的土肥耍上一天;如果是冬天……冬天我们估计哪都不会去了,把便利店里所有感兴趣的零食全买回来,就待在旅馆的被炉下,然后打一整天的瞌睡。回忆真美好啊,虽然我絮絮叨叨的风格死活就是改不了,但我可已把过往记得无比清晰,把快乐无限延长。伊豆,我一定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