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早上先去游览韩城古城,然后走洽川沿黄公路,几十公里的黄河湿地风景美不胜收。中午11时半到大荔县丰图义仓,西安忙碌的懒虫特意驱车150多公里到这里和我们偶遇,还请我们吃当地特色的午歺,让我们深感互助游朋友的情意重。午饭后和忙碌的懒虫分别,继续下一个去处一一潼关,下午5时半再到函谷关。晚宿三门峡市陕州。韩城老城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全国范围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保留着唐,宋,元,明,清五代建筑,其中有16处元代建筑。古城街区,南北贯通的大街为主街道,呈龙形,长达千米,略有弯曲,如同龙身横卧。东西南北四关,有纵横交错,曲直有序,四通八达的大小巷道72条。主街道沿街两侧为明清建筑的古式店铺,多为两层楼房,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金字坡顶,前铺后宅, 上库下店, 是典型的北方古城风貌。古城四合院民居整片集中保护较完好。南北贯通的大街两侧多为明清建筑,这些古式店铺多为两层楼房,上仓库下店铺,前门面后住宅。建筑形制多为砖木结构,墙青砖顶灰瓦,金字坡屋顶。门口左右对联,上挂横匾,呈现典型的北方建筑风貌。文庙外有木结构牌坊两座。东坊上书有“德配天地”,西坊上书“道贯古今”。由“贤关”、 “圣域”两门入庙,门口竖有“文武百官军民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石,南边墙雕有体态生动、凌空欲飞、琉璃放彩的5条龙,其形象之逼真、工艺精美。两边有鲤鱼嬉浪砖雕,风急浪高,鲤鱼腾跃,这飞龙跃鱼,寓有英才辈出之意,同时也暗示着一旦金榜题名, 如鲤鱼跃过龙门,可飞黄腾达、前程无量。唐代著名诗仙李白用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描述黄河。黄河水通过禹口冲出晋陕大峡谷,浩浩荡荡地向南奔流,来到大荔县东部形成10多公里宽阔的黄河湿地。我们从韩城到丰义仓的沿黄观光途中,经过大荔县40多公里长的黄河湿地风情走廊,只见荷塘湖泊、野鸭飞鸟、牛羊成群。好一派和谐的自然风光,使黄河岸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义仓是旧时各地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隋唐已有。丰图义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驰名全国,是中国现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丰图义仓依山就势而建,分内、外城,是一座军防城堡式粮仓。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高出地面30多米。西城门顶及城角有角堡,西城墙外有护城河,具有防御功能。仓基土层干燥,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只开东仓门和西仓门两个城门。城墙内有58个独立的仓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回廊道,既具有防雨、防潮,又兼有储粮的功能。内城中心几千平方米的空地可晾晒粮食。边上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在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曾遭遇大旱,宰相阎敬铭在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关中百姓于水火饥荒。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当时用来计量的各种形状的计量斗。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据《水经注》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因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是扼守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清朝乾隆皇帝曾游历至此,感慨潼关之险峻,于是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但现在的潼关是新建的,当地政府正大规模,大面积地重建配套吃、住、行、娱、玩的设施。景区不收门票,我们开车进去转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出来了。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其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在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时期,其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据说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由于到这里已近下午6时,半小时后景区就关门了,听景区服务员说游览一圈最少要1小时半,所以只在门口拍了张照片就离开。驱车赶到陕州住宿。7月20日行程272公里。韩城一(72公里/京昆线/X305)洽川一(50公里/沿黄公路)丰图义仓一(46公里/沿黄公路/连天线)潼关一(79公里/连天线)函谷关一(25公里/三灵快速)陕州如果喜欢文章,就为我点个赞要是感觉有趣,就分享给朋友想看更多游记,就加关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