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和我们去百内找找虐呀……” 当我的风光狗小伙伴提议去百内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某年秋天戴着钢牙套还硬要配小清新白衬衣去看红叶的新罕布什尔白山(White Mountain, NH)。二话没说回了个“好!”,再一边想着美国东部的山连像样的雪场都造不起来怎么能虐到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国家/州立公园都hiking/ backpacking过的我呢,一边打开地图,才发现“百内(Torres del Paine)”静静地立在南半球靠近南极洲的峡湾里嘲笑我。“……打算去南美徒步W路线,也就4、5天75公里吧。”小伙伴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呵呵?! 尽管内心对“背十几公斤从北纬50度飞去南纬50度在不确定的天气情况下走4、5天”这个提议怂了一下,但毕竟每一个文艺女青年内心都住着一个万水千山走遍的三毛。南美洲那片神秘奔放粗糙的土地早就在三毛阿姨的笔下美上天了!于是提前大半年买好机票并开始幻想自己披着草泥马毛织的五彩poncho站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的雪山下——后来,我真的如愿在巴塔哥尼亚穿上了poncho;只是和想象中有那么,一点点,差别。-这是我想象中穿poncho的样子: -这是我在百内穿着rain poncho生无可恋的样子: 但这都是后话。 临近出发前一个月,我的风光狗小伙伴又来碎碎念了: “你觉得你会不会拖我们后腿呢?” 开玩笑?!我这每周两次健身房+热瑜伽,plank一口气5分钟不眨眼的爷怎么可能 拖后腿? “听说你连续跑一公里都会挂?” 戳到我痛处了呢……小时候被母上大人物极必反地坑过长跑之后,我就再也不愿意跑超过一公里的路程,并且一度认为自己是心肺功能半残废。此处引用我研究生导师的说法 “How parents communicate their expectations to their childre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long-term outcomes for students (Cawthon, S., 2015)”妈妈爸爸如何对孩子表达他们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哦朋友们。 “我们要每天背着十几公斤走二十来公里哦。” “走山路哦。” “你想不想每天爬出帐篷还能直立着看风景呀?” “你想不想从百内出来之后身心健全地吃智利美食呢?烤草泥马肉据说又香又嫩哦。南极帝王蟹剥起来会很费劲的呢。” “你如果怂了可没人帮你背包的哦。” “你可不能坑我们哦。” “……” 受不了小伙伴坚持不懈的碎碎念,善良如我为了不坑队友终于在出发前一个月开始了长跑训练,在出发去智利前的最好水平是10公里用时1小时16分钟。人生果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啊!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说得对,self-efficacy是治疗恐惧和心灵创伤的好帮手(某位朋友的博导大概要criticize我了?)!-背着十几公斤走了两天还在W路线上窜天猴的我,实力支持班杜拉理论: 南美洲最南边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仿佛有一双神秘的手在不断地向北半球的人们挥舞。Bruce Chatwin因着童年记忆里一块mylodon皮毛去了,去那里寻找他想象中的绿眼睛长毛獠牙怪;Paul Theroux 从波士顿一路南下坐着the old Patagonian Express(老巴塔哥尼亚快车)去了,用一季的时间穿越整个美洲大陆来到巴塔哥尼亚寒冷荒芜的心脏;三毛在智利却只待了圣地亚哥(Santiago),若她再向南一些来到巴塔哥尼亚地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前世的心湖:Lago Pehoe(Lago是西语里“湖”的意思),“那片草原和水啊,在明净的蓝天下,神秘的出现在眼前,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三毛,《银湖之滨——今生》)”。-Bruce Chatwin书里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地图:-正在穿越巴塔哥尼亚地区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本图来自维基百科):-我的风光狗小伙伴镜头下的Lago Pehoe: 现在,曾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的我们一行5人,在四月巴塔哥尼亚的初秋,踏上了智利百内的W路线,由东向西,在春雨、夏阳、秋风、冬雪、外加冰雹加量不加价的荒野里走了四天四夜。逗苍茫天地间自由奔跑的野生草泥马,饮崇山峻岭间汩汩流淌的冰川融水,被巴塔哥尼亚灰狐狸好奇地打量,在日落后的山林里迷过路,也被夜幕下突然从附近传来的puma(美洲狮)嚎叫声吓出了魂。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眠,好好地走每一步,这种单纯的生活状态大概是backpacking里我最爱的一部分。-在百内W路线上的我们。左侧是平静幽绿的Lago Nordenskjöld,右侧是未入镜的百内角峰:-抬头打量我们的野生草泥马(巴塔哥尼亚地区的草泥马品种叫Guanacos,极少能被驯化):-黎明前蹲在Las Torres del Paine(百内三塔)Mirador(“Mirador”是西语里观景处的意思)等日出,缩在巨石后冻成一团的我们:-日出的阳光洒在Las Torres del Paine上的一瞬间,黎明前的寒冷被驱散(智利1000比索面值的纸币背面图案便是此处):- 风和日利时的Los Cuernos del Paine(百内角峰)和Paine Grande(百内主峰群)倒映在Lago Pehoe湖面。我的风光狗小伙伴认为在W路线外的Lago Pehoe东南侧岸边是最佳拍摄点:-同行的洪兔兔镜头下W路线外的Lago Pehoe东南侧岸边枯树与跨越天际的银河:-闯入Campamento Torres营地的巴塔哥尼亚灰狐:-Refugio Los Cuernos营地的日出,染红了远处的Paine Grande:-路上偶遇了一群“四不像”Huemul(南美麋鹿),如今已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仅剩在阿根廷和智利交界处的几百头(原谅我当时以为它们是吃胖了的鹿 =。=):- Valle Francés(法国谷)路上的需要攀爬的scrambles,这里日落后极容易迷路。左侧是绵延的冰川,不时有大大小小的雪崩:- Valle Francés顶上恐高的杨法师夫妇与雪山:-Valle Francés谷底的Campamento Italiano营地附近日出:-阴天的Los Cuernos del Paine:- 烟灰色的Lago Grey(格雷湖)上漂着许多因冰川断裂形成的冰蓝色浮冰。湖本身也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正对的远方便是格雷冰川:- 阴天的Glaciar Grey(格雷冰川)一小隅:-从飞机上俯看Glaciar Grey:-W路线外的Salto Grande(大爆布),在层层叠叠的乌云之下咆哮: 时间如百内的冰川融水般流逝,脑海中有关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这片神秘土地的想象也一点点地具体起来。潮湿的土地,氤氲缭绕的苔原与表面平静的湖面,以及藏在丛森深处未知的危险。最后一天,赶在下雪前我们煮了此行最后一顿freeze dry food,与百内做了最后的深情告别: 我的风光狗小伙伴在W路线的最后一段问我: -“W路线其实挺好完成的吧?” -“好像就这么回事。”我帮他背着帐篷和三脚架回答。 -“那我们可以去爬非洲的乞力马扎罗了吗?!”呵呵。附1:给徒步新人的能提高幸福感的百内徒步物品准备建议附2:百内W路线四天徒步日志附3:后记附1:给徒步新人的百内徒步提高幸福感的物品准备建议 既然是徒步新人,那么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老手们弱很多。众所周知,智利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而百内国家公园又地处智利最南端的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雨多,风大,天气多变是这一地区的显著特点。这样的情况下,在打包时一定要注意衣物的防潮(特别是贴身内衣袜)。因为一路上空气湿度非常高,我们带的所有快干材料的毛巾衣物打湿后即使挂在树枝上一整夜也根本干不了。如果你想尽可能早上穿上干爽的袜子上路——那绝对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请一定把干净的内衣袜用重量轻密封性防水性好的袋子装好。此处推荐Ziploc bags,价格之于专业的户外防水内衣袋便宜许多并且质量经得起折腾回来之后扔掉也不可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能提高新手幸福感的不坑队友百内徒步的个人物品:-- 登山杖(在上山和下山时你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幸福感,一根健步如飞,两根可以上天);-- 水袋(因为公园内各种冰川融化形成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所以1L大小的水袋足够。我自己背的2L大小的,但每次补给一半就足够,装多了的话——那是活生生压在肩膀上的重量啊——中途某小伙伴就因为补充水袋太重走了几分钟便倒掉半袋水);-- Gore-Tex材料的外套裤子鞋子(前面提到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天气多变降水多,加上一路上冰川融化形成的溪流泥滩也多,需要作好一切防水准备避免身体因为浸水而失温);-- Emergency blanket(虽然它只是一块带反光面的像玻璃糖纸材料的塑料布,却可以有效地反射回身体散发的90%的热量,而且非常轻,叠起来也不到一个iPhone 5手机大小。如果你是风光狗又喜欢在零下的冰湖边蹲几个小时一边被冷风吹一边守日出,裹上这块塑料布一定能让你有活下去的勇气!如果遇上下雨赶路,还可以扎在头上做成防雨披风,醒目防水又保暖。推荐SOL Survival Blanket: 96 in. x 60 in, 可供shelter 1-2 adults,我们在Torres del Paine Mirador湖边等日出时最多裹了3人);-- 便携式手机充电器(20000mAh容量可勉强支持两部手机4天电量。如果不需要一路上用手机查看地图和攻略或者拍照可以不带;但是作为手机拍照党的我认为这块电池还是比单反器材轻不少的);-- 防晒霜(虽然也许连续几天都没机会洗脸,但女生每天出发前涂一层,回来之后一定不会后悔);-- ZPacks down sleeping bag(官网上要求提前6周订制,特点是超级轻打包之后超级小。我用的是30F/-1C degree,这个保暖值在秋天的百内足够用;小插曲是我订的时候离出发已经不足6周,和ZPacks商量之后他们保证在我出发之前做好并寄到,但条件是我得在Patagonia和我的睡袋合影一张发给他们);-- Therm-a-Rest sleeping pad(充气的sleeping pad特点是轻而且打包起来体积很小,我自己用的是Therm-a-Rest ProLite Plus Sleeping Pad,有self-inflation功能但还是需要自己吹气才够;有它和没有它的区别与睡床垫和直接睡地板一样,还有隔热保暖的作用。说不需要sleeping pad的同学,我赞你是勇士);-- 保暖针织帽(日出前或者日落后赶路很冷;风光狗守日出或者拍银河很冷;下雨下雪下冰雹很冷;除此之外,几天不能洗头的你也一定会发现戴帽子的别的好处);-- 头灯(日出前和日落后赶路会成为你的夜空中最亮的星;campsite晚上不会有灯,所以日落后扎营取水煮饭上厕所都需要它。切记在野外日落后的黑才是真的黑。为什么不用手电筒呢?多出一只手来做什么不好呢非要举电筒);-- 创可贴(这个应该是常备的First aid kit;因为一路上碎石子很多还有很多scrambles对于新手来说挺容易受伤,比如我自己就在第四天摔了一跤跌破了小腿,用水冲洗一下伤口贴上两张邦迪止住血继续上路一点儿不耽误行程);-- Mountain House Freeze Dried Food (简单说来就是做好的蔬菜肉饭面条通过冷冻方式使水分结冰从而脱水干燥;因为脱水的原因食物重量不到原来的20%,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加入热水泡10分便可获得一份如大学食堂平均水平的热饭/面条,又因为是热餐而且是由真正的蔬菜肉饭面条做成,相比Soylent和energy bar能在野外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Soylent(应我的风光狗小伙伴的强烈要求此处添加上。作为大名鼎鼎的代食物,Soylent具有能量密度高、营养配比完整、冷水冲泡无压力等优点。唯一的建议是,最好还是出发前先试尝一下它吧——我们的经验是接受它的可以一日三餐喝它无压力;不接受它的宁可就着冷水啃energy bar也不愿多喝一口);-- 卫生纸(新手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弱还体现在,你根本不会使用树叶代替厕纸对不对?一定要带上足够的卫生纸去智利哦!无论是在所谓发达国家的智利最繁华的城市圣地亚哥还是在以天地为四壁的野外,你都会体会到卫生纸的重要性。这一点,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习惯了的小伙伴们要切记);-- Pain killer(Advil或者Tylenol。在徒步开始的头两天如果半夜因为腿太酸痛而无法入眠(虽然白天那么累很少会出现睡不着的情况)可以来一片。我和小伙伴因为途中淋了雨而出现感冒的迹象,也是靠睡前一片Tylenol压下来的。我带的Tylenol,因为出发前家里正好有)- 我的风光狗小伙伴与Emergency blanket防雨披风:- 在Patagonia和ZPacks 睡袋合影的我: 除此之外,再推荐一些队友可共享的Camping物品,大家可以轮流背:-- MSR WindBurner stove system(小伙伴带的在风雨中也能生火烧水的小炉子,是freeze dried food的好伴侣;经过对比我们发现,特别是在有风的时候,它烧开等量水的时间只有用PocketRocket stove的一半。另外,记得带上一包安全火柴,不要相信钻木取火这种技能自己可以轻易掌握);-- Big Agnes Fly Creek UL2 tent(这是从2012年用到现在的三季帐篷,特点是又小又轻又防水,可睡两人——或者一个人加背包;一路上几乎在每一个campsite都见到用这款帐篷的backpackers,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百内的W路线因为每一个目标点清晰,分叉路少,一路上也不时能看到标注海拔和距离的路标,所以即使没有随身带官方地图也不容易迷路。除非路感极差,指南针海拔仪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必需品。如果同行有户外经验丰富的靠谱小伙伴(们),新手就更不用担心啦,好好跟着老手们学习生存技能不要坑队友就好! 最后,由于我是跟着几位“风光狗”小伙伴完成W路线的——为什么要强调“风光狗”呢?除了他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还因为这意味着他们20多公斤的背包里至少有10公斤是单反相机镜头电池三脚架。这又意味着,假如你只是纯粹的backpacker,那么多背几斤食物进山也不是不可能(专业backpacker提醒,多日徒步背包的重量以不超过自己体重的1/4为佳,1/3为上限),我们就在W路线中间的Refugio Los Cuernos营地里见到煮了一锅米饭配上自带的辣酱泡菜做紫菜包饭团的韩国背包客,还有熬番茄肉酱做意大利面的欧洲背包客。话虽如此,专业的backpacker还是反复强调:背包的重量越轻越好,食物的能量密度越高越好!附2:百内W路线四天徒步日志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百内W路线虽然是固定的,但对此行的感受却因为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而不尽一样;又因为此地天气变幻莫测,所以即使在同一地点,看到的景色也不尽相同。-地图里大红色线标出的便是官方的W路线: 由东向西,标致性的景观依次是:- Las Torres del Paine(“百内三塔”,智利1000比索面值的纸币背面图案便是此处。风光狗最理想的景色是三塔的金色日出,这需要在日出之前从三塔下的Campamento Torres出发在1公里行程中爬升400米并到达Mirador,还需要老天爷赏的好天气)- Los Cuernos del Paine(“百内角峰”,沿途一大半都是绕着它在走,能从多个角度观看它。但其实最佳的欣赏/拍摄点并不在徒步路线上,反而是在百内公园外的Lago Pehoe东南侧岸边)- Valle Francés(“法国谷”,这一条山谷路线是我个人感觉的W路线里最不好走的,scrambles多而且海拔上升快;但风景值得一看,一侧是绵延的冰川不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雪崩,另一侧是陡峭山峰景色不俗)- Paine Grande(“百内主峰群”,沿途的另一半是绕着它在走,天气好的时候同样能从多个角度观看它。和百内角峰一样,公园外的Lago Pehoe东南侧是它的最佳欣赏点)- Lago Grey(“格雷湖”,是由冰川融水形成湖,湖面上漂着很多冰川断裂形成的冰蓝色浮冰,在烟灰色的湖面上一块一块地漂浮着煞是好看)- Glaciar Grey(“格雷冰川”,属于南极洲的冰川,站在位于路之尽头的Mirador看对面的冰川时会有种来到世界尽头的感觉。在Refugio Grey附近有家叫BigFoot的tour agency提供5小时左右往返的冰川ice hike tour,价格还算合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不妨一试)4月9日,出发前一夜 为了先拍到百内角峰和主峰群的日出,我们在开始W路线的前一晚选择了扎营在位于Lago Pehoe东南边的Campamento Pehoe。这是一处开车可到的收费营地,收费每人每晚10000比索(是我们这几日camp过的最贵的营地)。因为交通方便,所以营地设施齐全,分布在树丛间的每个小campsite都有一个可挡风雨的木板蓬,公用卫生间里可洗热水澡并且有人按时打扫;但也因此吸引来了不少精力充沛的party animals,比如当晚我们的邻居在营地里开着广场舞伴奏般的音响开party一直到凌晨5点半!等小伙伴们踩好拍日出的点再扎好帐篷躺下时已经是当地时间凌晨2点多了。我的风光狗小伙伴们依然在清晨6点之前就起床跑去湖边守日出了,据说那天的日出非常炸裂,他们也如愿拍到了几张此行最好的照片。而这一夜并没有睡好的我,考虑到自己前一天20多小时的各种转机加飞行和时差的原因(西雅图和智利有4个小时时差),为了给之后的徒步蓄足精力我便放弃了这天的日出。4月10日,第一天 W路线有至东向西或至西向东两种走法。作为风光狗团队,我们选择了由东向西的路线——为了尽最大努力拍到日出时金色三塔的美景,我们计划如果第一天天气不给力便冒着无法完成W路线的风险继续留守三塔。结果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早晨10点左右我们从Campamento Pehoe出发沿Y-150转Y-156开了约50分钟的车,从Laguna Armaga入口进入百内公园,到达位于公园内的Hoteria Las Torres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沿途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野生草泥马(这里的草泥马品种是Guanacos,而非我们在北美洲常见的Llamas)在自由自在地吃草奔跑。自驾车可以停在Hoteria Las Torres的停车场,它是免费而且不限时的,并且紧挨着trailhead。就这样,我们停好车,在Hoteria的小卖部里补给了燃料气罐,背上背包,踏上了W之路。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位于百内三塔下的Campamento Torres。从Hoteria Las Torres trailhead到Campamento Torres 全程9公里,海拔上升约400米,约4小时完成。作为新手可能会对一开始的上坡感觉不适应,这时候请放慢脚步但保持匀速前进,而不是不断停下来休息,个人感觉每一次停下来卸包再上包的过程会消耗不少力气。我在开始的一小时里明显感觉吃力,然而接下来便越走越欢快,还接过了小伙伴的三脚架及帐篷(这位小伙伴背了一个三脚架、两个单反相机、四个镜头、一堆备用电池,然而两个相机分别在第二天和第三天死掉,最后成为压在他肩膀上的几公斤废铁)。傍晚5点左右我们到达了Campamento Torres,营地掩藏在树林间,被一条至上而下的小溪穿过。溪水便是营地的唯一水源,只能从里面取水饮用,严禁将污水倾倒回溪里。这是一处免费的营地,属于先到先得不能预订,入住前需要在管理员处登记每一个人的信息。我们还在帐篷附近见到两只呆萌的Patagonian fox(巴塔哥尼亚狐狸),它们似乎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一点儿也不怕人。为了第二天能早起去百内三塔Mirador守日出,我们早早地做好晚饭吃完天未黑便钻进帐篷睡觉了。4月11日,第二天 凌晨5点我们便从营出发前往三塔Mirador。如前面介绍的,这一段海拔上升快路线陡,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将除了摄影器材之外的物品都留在了营地。轻装上路的我们穿过树林踏过溪流一路手脚并用爬过scrambles。在夜幕的掩盖下悬崖峭壁都失去了它可怕的面目。中途停下来等一个掉队的小伙伴,关掉头灯一抬头,被跨越天际的银河惊艳了。6点多我们到达Mirador,此时银河还在头顶;天亮之际开始刮风,我们在一块大岩石后面躲着轮流裹在emergency blanket里互相取暖,终于在8点半等来了一个灿烂的金三塔!——尽管只持续了几分钟塔上便乌云密布了,但已足够我们拍下珍贵的金三塔照片。 天亮后下山,才发现这条路原来这么陡峭!路上一些裸露在外没有树林遮掩的溪水被寒风一吹都结了冰,不幸的我在下山的途中踩上冰面后滑了一跤,把左腿大腿外侧磕青一大块,导致当天左腿肌肉一发力便隐隐作痛——好在并不严重,几天走下来便活血化瘀了。迅速下山回到营地,赶在上午10点营地关闭前做好饭吃完再打包行李上路。这里介绍一下,W路线上免费的营地Campamento都是不允许连续扎营的,营地要求所有露营者必须在上午10点之前离开,而营地则在下午2点之后才重新开放。除此之外,免费的营地没有垃圾处理系统,严格要求露营者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最后一点,公园里近几年因为游客野外点火而引发的山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路上都可以看到成片的被火烧过的枯树林),所以严禁在野外任性生火;即使是在campsite,也只能在一个指定的做饭地点生火。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Refugio Los Cuernos。从我们第一天去Campamento Torres的原路下山,途经第一天经过的Refugio Chileno。我们惊喜地发现Chileno营地虽然是关闭的,但卫生间仍然开放,洗手池还能放出热水,于是愉快地刷了牙洗了脸有小伙伴还顺便洗了头。继续上路,在路上会看到一个牌子“Atajo a Cuernos”,意思是通向Refugio Los Cuernos的shortcut;顺着这个牌子指的方向去Refugio Los Cuernos,能节约1个多小时的路程。从Campamento Torres到Refugio Los Cuernos走shortcut全程约20公里,算是几天里单日行程最长的一段,但海拔起伏不大,难度不算大。我们原本计划多走5.5公里到法国谷下面的免费营地Campamento Italiano扎营,但因为某之前掉队的小伙伴开始持续掉队,所以大家商量之后决定在Refugio Los Cuernos结束本日行程。Cuernos是一个收费的营地,每人每夜7500比索。因为营地建在湖边有船可以运送物资,所以营地设施相对齐全。晚上8点之前营地的Cafeteria提供晚餐,16000比索每人(这个人均价格可以在Santiago市区吃一顿南极帝王蟹),我们那晚提供的是蔬菜浓汤,熏鱼肉土豆泥,外加甜到死的草莓罐头当甜点——其实所有的食物吃起来都像罐头食物。营地里并不太干净的公用卫生间有热水可以洗澡。然而因为营地的发电机极其不稳定,卫生间里所有的灯都不断地熄灭又点亮堪比日本恐怖片头,等我洗完澡双目已被闪瞎。值得一提的是,从Cuernos营地开始,因为越来越接近百内主峰和格雷冰川,会不断听到雪崩或者冰川断裂的声音,那种天地间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过来非常像打雷的声音。4月12日,第三天 清晨7点多,还在帐篷里便隐约看到外面红亮亮的一片。爬出帐篷果然见到日照雪山峰的壮阔美景。这也是最后一次在智利见到好天气了。红彤彤的阳光只持续了十几分钟便彻底躲进了乌云里。 为了弥补第二天少走的路,我们早早地出发了。从Refugio Los Cuernos到Campamento Italiano的5.5公里我们用了约两小时,这一路有好几处开阔地可以近距离看到百内角峰以及远处的主峰群,白雪堆积的山顶壮美无需多言。Campamento Italiano 和第一天扎营的Campamento Torres一样是免费的,也意味着同样不会有热水不会有垃圾处理系统以及需要自己去溪流取水,而且更糟糕的是这里的厕所是旱厕,风向稍不对便能闻到无比提神的气味。这个营地在法国谷山脚下,如果到达得早不想在此地扎营,可以将背包交给营地管理员之后轻装往返法国谷,再接着背上包去下一个营地(下一个营地Refugio Paine Grande距离此处7公里,海拔变化不到100米,体力好的情况下两个多小时可走到)。为什么要建议不带背包轻装前往法国谷呢?因为前面提到,这一段路是W路线上最不好走的,scrambles很多,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攀爬,并且山顶上的campsite并没有开放,所以天黑之后一定要下山。从Italiano营地往返法国谷的行程约11公里,海拔变化超过600米,我们即便是轻装往返,在下山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体量透支。根据之前的计划,我们当晚在Campamento Italiano扎营,于是放下背包扎好帐篷我便们轻装进入了法国谷。个人觉得法国谷最特别的景色当属两侧的冰川,行走过程中不断能听到天地间传来轰隆隆的巨响,运气好的话能目睹到山峰上的冰川断裂而引起的大雪崩——我们在下山的过程中就亲眼见到了三次小型的雪崩,每一次都让我们惊叹不已。 一路上走走停停拍照外加惊叹雪崩,让我们没能在天黑之前走出法国谷。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的一瞬间,我的视线缩小到了头灯所及范围。这时候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又因为scrambles上难以留下可追随的足印,所以极易迷路。好在法国谷很窄岔路不多,容易发现迷路,这时候最好退回到岔路口再重新观察脚印多的地方,如果运气好能找到被涂了一小块黄漆的石头或者树干,那是官方做的路标,一旦看到它便可以确信自己回到对的路上了。好不容易回到正确路上的我们,突然在黑暗中听到几声诡异的似狼非狼的野兽嚎叫(不确定是不是狼,因为Patagonia地区已知的大型肉食动物里面并没有狼;很有可能是Puma,然而我并没有听过Puma的叫声啊)。一开始以为是幻觉,但过了几分钟又从树林里传来几声更加清晰的嚎叫声——差点儿吓cry的我们立刻挤到一起(为了制造出我们体积庞大的错觉)开始一边走一边大声唱“五环之歌”。估计歌声太动听把野兽感动了,之后便没再听到可怕的嚎叫声。 终于战战兢兢回到营地,摸黑生火做饭。营地的几个德国背包客围着他们的气罐灯打起了扑克,看他们从包里拿出来记分的几张纸,这一路上应该打了不少轮。小伙伴的WindBurner stove很快就稳稳地烧起火了,而我们家的PocketRocket stove火被风一吹怎么都烧不开水;而且因为台面不平,PocketRocket stove上面支的小钛锅不知道怎么就倒了,把德国朋友的记分纸打了个透湿,估计他们也扫了兴,打完一局就走了。累了一天的我们此刻只想快些钻进帐篷舒舒服服地躺下。然而我并没有如愿。也不知道白天怎么的,我的帐篷扎在了一个小斜坡上——斜坡很不明显,直到躺下才发现脚那边比头这边低不少。因为睡袋和睡垫之间的摩擦力很小,所以睡着睡着我就滑到了帐篷的脚那头,于是悲剧的我迷迷糊糊地爬睡袋爬了一夜,做梦都在悬崖边上挂着——大家扎帐篷一定一定要找平地啊,或者中间较两端略底的凹地面都好。4月13日,第四天 今天的目的地是Refugio Grey,也是W路线的由东向西的终点,这个营地就在格雷冰川附近,从营地再向北走20分钟,便能走到位于路之尽头的Mirador——也就是我个人强烈感觉如世界尽头的地方。从Campamento Italiano出发,会先经过Refugio Paine Grande,这是W路线上最高级的一处campsite,有小卖店按时间开门卖各种高价食品(时间不到里面员工不会开门,举着钱都不开!),还有一个餐厅按时间供应高价的早中晚餐(时间不到人家不买饭给你吃,举着钱都不卖!)。这里也是W路线由西向东方向的起点,每天中午12点半会有一辆船划过Lago Pehoe到达此处,送来开始W路线的人们,再接走完成了W路线的人们。每天仅此一班船,错过就只能等第二天了(此处吐槽一下:智利人给我们的感觉真的超级不care挣钱啊,不光这景区各处生意都是到点就下班有钱也不卖给你,而且后来回到首都Santiago市区发现即使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周末下午3点多就关门了,周日更是因为宗教原因几乎什么店都不做生意)。Campamento Italiano到Refugio Paine Grande这一段长七公里,是非常轻松的2小时。在Refugio Paine Grande停下休整,我们买了一堆我平时很少碰的高热量垃圾食品,奶油巧克力甜甜圈薯片可乐——因为负重徒步每天消耗的能量很高(于我而言是平日工作时的两倍以上),所以这些平时的垃圾食品在此时并不可怕。然而我还是克制了一下,把可乐换成了纯牛奶。这样我也发现,大概因为牛奶是当地品牌,一公升纯牛奶的价格和一易拉罐可口可乐的在这里卖的价格是一样的2000比索,这个价格在美国超市里可以买一打12罐可乐了。就这样,我举着一公升牛奶配着大把的薯片开心地吃起来(智利的牛奶真心好喝)。 吃饱之后,我们再次上路。从Refugio Paine Grande前往Refugio Grey的路程长11公里,尽管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都接近海平面,但中间要翻过一座近300米的山坡,我们大约用了4个多小时才走完,感觉很累。随着海拔的上升,大约走1小时之后,视野突然开阔起来,格雷湖和远处的格雷冰川跃入眼前——烟灰色的湖面静静地漂着一块又一块冰蓝色的浮冰,而你看不见的湖面下也许藏着更多的秘密。开始下起小雨,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歌词。 这一路上,看着格雷冰川越来越近,冰川断裂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到后来迎面吹来的风都带着冰雪的寒意。赶在天黑前我们到达了Refugio Grey,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扎好营帐,我们便向北去Mirador看冰川啦。 天黑之后回到营地做饭,黑暗中突然发现旁边的山坡上有好几双反光的眼睛!把头灯开到最亮,发现是三只巴塔哥尼亚狐狸,其中一只在我们的灯光下瞬间爬到了树上。与我们相距不足5米,它们就那样呆呆地盯了我们好久,才转身消失在黑暗中。后来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帐篷外有爪子挠布料的动静,又接着听到金属盒子被拖动的声音,吓了一跳,赶紧从里面拍打帐篷弄出响声,把这不知道是什么的动物给吓跑了。好在Patagonia地区没有熊出没,不然这最后一夜得多刺激。4月14日,告别百内 天气越来越来越差,从半夜开始雨越下越大,一直到次日清晨也没有停的样子。为了能在12点之前走完11公里,翻过那座山,赶回Refugio Paine Grande坐唯一一船班离开,我们6点便起床,在帐篷里跪着打包好了所有东西,又在雨里收拾好帐篷,7点便在漆黑的风雨里出发了。因为没有时间生火做饭,便只能靠冰冷的冰川融水冲泡的Soylent和仅剩的两个energy bar充饥。中途也不敢长时间停下来休息,因为冰凉的雨水会令停止运动的身体很快失温。总之,这最后的4小时真是一脚水一脚泥,饥寒交迫,狼狈不堪。 终于,上午10点半左右,我们走出了trail,完成了W路线。在离开的船上,我听到旁边一个白人妹子一边兴奋地和朋友拍照,一边激动地说“I made it! I survived!”,我觉得这两句话也特别适合我。 一般来说,百内W路线之行到此就结束了,接下来大多数游客会选择直接坐大巴或者开车回Puerto Natales大吃一顿。然而我们毕竟是风光狗团队,还是继续留在了百内,希望当晚能回到Lago Pehoe东南侧拍到角峰或主峰群的日落,或者第二天大瀑布的日出。因此,我们又回到了第一晚扎营的Campamento Pehoe。只可惜百内的天气再也不如开始几天那么美好了——它终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在短短一天之内从下雨变成下冰雹,接着便开始下雪了。最后两天的天气诡异到一边不时出出太阳一边又鹅毛大雪,做这个地区的天气预报节目一定非常辛苦吧。附3:后记恶劣的天气从那天开始,一直陪伴着我们从Punta Arenas飞到了Santiago(由南向北也是跨了3000多公里啊)。而智利首都Santiago在下了一天一夜的雨之后,就在我们要返回美国那天,发洪水了。至于我们选择的United航空,是如何将我们原本18小时的回家之旅,人祸配天灾地变成了80小时,将是另一个故事了。【2016年5月2日,于西雅图家中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