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560
4
16
作者:罗嘎嘎
我很爱西藏 ,我很爱藏地山川。当睡眼惺忪,微风吹动经幡的声音伴着阵阵酥油茶香扑面而来,能不爱吗?当夜幕降临,和朝圣者一同漫步于八廓街暖黄的灯光中,能不爱吗?当拨开云雾,远望连绵不断的雪峰屹立天际,能不爱吗?当舟车劳顿,终见圣湖透彻的一片蓝,能不爱吗?当驰骋荒野,与生机勃勃的高原生灵们为伴,能不爱吗?……如果爱一定要有理由的话,这些瞬间都是理由。又是一次机缘巧合2018年去尼泊尔之前,卧室墙上贴的一篇旅游剪报落到了我的脸上,拿起来看正是一篇《爱上尼泊尔,从这里开始》。这次出发前,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无意间在茶几压箱底的位置,翻出来一本2013年6月的《环球人文地理》,这期主题就是“找到天路,进藏六大线”,整本书几乎八成的篇幅都在描写这个内容,这算机缘巧合吧!其实11年前就到过西藏了,那时候刚刚高中毕业,第一次踏入高原一路懵逼,没有发生难忘的事,但后劲很足,从此之后,雪山、佛寺、经幡、圣湖的色彩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年也曾多次前往川西、青海、云南藏区,藏地高原的一切,与我而言非常亲切。西藏,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说,都是必须要自驾一次的,这是个很隆重很有仪式感的朝圣计划,期待了多年终于得以实现,我终于再一次走到了西藏,也走到了“西藏的西藏”。序|22天,寻秘无尽之境无尽,为无穷、无止境。雪山的白之无尽、湖水的蓝之无尽、信仰之无尽、生命之无尽、爱之无尽……从川藏南线进藏,一路西行,于阿里折返转而沿青藏线北上,途径四条主要进藏国道:318、219、317、109,途径或翻越6条山脉:横断、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唐古拉、昆仑,路线全长近1万公里,共22天,大多数海拔4000+,从行程码上看,我们已经走遍了西藏所有的行政区。从川西“老友”贡嘎、雅拉开始,便时刻与雪山圣湖为伴。在色季拉山枯坐4小时,只为完成南迦巴瓦完美的初见面。一路朝圣珠峰一线的多座8000+及7000+雪峰,感叹世界第一高峰竟近在眼前。到达“世界中心”冈仁波齐,完成30岁之前的小心愿。还有纳木错旁的念青唐古拉,浪漫的山要配浪漫的湖。流连于圣湖与阿里的“一措再措”,纳木错、羊卓雍措、玛旁雍错、当惹雍错、普莫雍错、色林错、班公措……和天空一起构成了专属这片土地的高原蓝。藏地的夜晚也满是惊喜,4000米海拔之上的天空,有触手可及的银河。与羌塘、可可西里两大无人区零距离,偶遇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藏狐、高原兔、鼠兔、牦牛、藏羊、斑头雁、黑颈鹤...…嗨,你们好呀!11年的追随,终凝结成留在日光之城的印迹。太多惊喜,太多感动,珍藏于此。当然,也有遗憾。藏地山川,期待下次重聚!【Chapter 1.川藏南线】川藏南线,就是“此生必驾318”的318国道了,前身为“康藏公路”,通车第二年,西康省被撤销,于是公路之名便改为“川藏公路”,分南北两线,南线就是318,从雅安持续向西,翻越进藏第一关的折多山,然后在 雅江 横跨大江,在理塘翻越高山,再越过金沙江进入西藏,这条公路沿途风光密集,声名远播,在这里,可以遇到来自各个省市牌照的各种车辆,热闹至极。01|西出折多,又见贡嘎曾经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是第一关卡,自二郎山打通隧道之后,现在是折多山才是进藏第一关了。折多山观雪台上有个标志性的高大石碑,写着“西出折多”四个大字,象征着折多山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经过康定,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西”:一路向西。“出”:走出平原,正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青藏高原。我在之前的游记里也不少提及折多山,每次到甘孜的必经之路,无论路过多少次,看到这四个字,还是很兴奋,藏地高原,我又回来了!那天天气不太好,康定还在下着小雨,看着不像是要停的样子,折多山观雪台也是一片浓雾,不过到了新都桥,天气竟然变成多云了,即将日落,着急忙慌地上了鱼子西,想要碰碰运气。鱼子西的第一眼,夕阳刚好映红了雅拉雪山,云雾很给面子,给留了一个尖。转头看向贡嘎,多云的天气还能看见主峰,也挺神奇,明明之前那么多次光顾,都躲躲藏藏,默默许愿,之后旅程中的雪山,也都请向此时的 贡嘎 和雅拉一样,拨开云雾,我们坦诚相见吧!天色渐晚,夕阳的方向已经是一片火红,奈何云层太厚,已经无法把贡嘎染红。晚安,贡嘎,晚安,雅拉!02|雅江还有个“康巴汉子村”?其实我们本没有机会踏入叫做“康巴汉子村”的这片秘境,但旅途的快乐就在于总有奇遇。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正行驶在318国道雅江到理塘段,刚路过了下图漂亮的云海……突然前方车辆来了个刹车,哦豁,堵车了……一打听,是一位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的大卡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低!头!捡!东!西!好在呢,车虽然翻了,人没事,苦了318上的大家,车横在马路中间,车上的金属材料散落一地,不仅要等待吊车前来救援躺倒的大卡车,还得等路政清障,318堵车是常事,本来没太当回事,但一位颇有经验的货车司机说:这得等到下午咯!我一听,人都麻了…不过好心的这位大叔继续用不那么标准的汉语告诉我们,还有一条路可以到理塘,不过大车去不了,小车可以走,好走呢!摇手一指:康巴汉子村!康巴汉子村,是在雅江到理塘 段一条岔路进去,路修的还不错,看样子是要打造度假区的,去康巴汉子村这条路,构造很像稍微低配版的伊犁琼库什台,植被很好,有高原草场,还有原始森林,路上完全没车。到了康巴汉子村之后,路就很迷惑了,小度小德均摸不着头脑,又常常没信号。按照卫星地图摸的路太远感觉不像,好在我们胆子大,靠着方向感还有一张嘴一路问路,语言不通就手舞足蹈,终究是走走停停找到了去理塘的路。下图就是康巴汉子村,丁真火了之后,是不是想着康巴汉子都帅啊?是的,没错!随便找人问路,都能拉着帅哥,只可惜没顾得上拍照…康巴汉子村旁边,就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雅江郭沙寺,寺庙规模还挺大的。我们到的时候是中午,遇上几波喇嘛从大殿走出来,可能是到了午休时间?翻过大山,终于更接近理塘,在山顶野餐了一下。这条路极其冷门,虽不好找,但沿途会路过零星的几个小村庄,有的语言不通只能靠手舞足蹈和意识沟通…总之还是能问到路。有件趣事,中途遇到一个康巴帅哥,汉语不太好,我们问前面一直是水泥路吗,然后指了指地下的路,他说不,泥路,泥路。我们问:是有烂路吗?他说:不不,泥路泥路,我们:噢,那就是有烂路。后来我们才懂了他说的是沥青路…03|仓央嘉措的浪漫理塘理塘海拔4000左右,被称为“世界高城”,离天空很近,城中处处都是“天空之城”的标识。这座城不只有丁真和他的朋友们,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仓央嘉措。公元十八世纪,仓央嘉措曾在情诗《仙鹤》中写到: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我不会远走高飞理塘转转就回现在这首诗已经被谱成曲,传唱至今。此外,仓央嘉措的七绝诗里面也有一句: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理塘跟仓央嘉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文化也大多和他相关。理塘的景点基本上都在勒通古镇里面,“勒通”是“理塘”的藏语发音,“勒”意为青铜,“通”意为草原,意思是平坦如铜镜的草原。勒通古镇是由老城区改造而来,中心地带就是仁康古屋,很多人在进藏之前就会先来仁康古屋朝拜。除了仁康古屋,勒通古镇还集合了318记忆博物馆、朝圣微博物馆、仓央嘉措微博物馆、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藏戏微博物馆、康巴人微博物馆、黑陶和编制微博物馆、石刻微博物馆、藏医藏香微博物馆,古镇虽小,但却能塞得下这么多博物馆,可见打造旅游区的决心。以上信息都来自古镇的宣传资料,我没全部找着,主要就逛了仓央嘉措博物馆,毕竟噱头是:丁真在这里上过班…微博物馆还是比想象中大一点,有两层,密集的摆放了很多展品,布置很有新意,20块钱的门票是值得的。我们问门口售票的藏族小哥丁真还来吗,他腼腆的回应:他现在不来了…可以理解,通告缠身,怕是没这个闲工夫来这儿上班了哈哈哈哈。整个勒通古镇·千户藏寨街区内,氛围很好,很明显是老城区翻新过,但不死板,随处都有小心思,这就是仓央嘉措的浪漫理塘。在藏区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中有理塘长青寺,下有安多塔尔寺”的说法,所以理塘的这个长青春科尔寺也不能错过,断句是这样的:长青/春科尔/寺,“长青”的意思是弥勒佛(未来佛),寺名有妙谛永存的寓意。那段时间寺庙在大规模整修,进不去。于是只能打卡后山了。综艺《恰好是少年》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三人就来了这个后山。山不高,但因为是在4000米高原,所以显得不太好上去,山上可以看理塘全景,天气好的话还可以看个日落。山上没人,待着也很舒服,可以清楚的看见临近街道的大家都在做什么,偶尔会路过骑着摩托从寺庙出发上街的喇嘛,偶尔又会路过牛羊……04|雨雪交加也不缺少惊喜的318从理塘西城门出城,就开始乌云压顶了。这一路遇到了不少骑行、摩旅、徒步的勇士们,在这种雨雪天气,更加敬佩。《这里是中国2》里关于川藏线的描述里,有一张非常漂亮的占了2个p的航拍照片,是毛垭大草原。本来这次来想拍同款,无奈雨雪来了。本来很仙很美的姊妹湖,也因为天气泡汤,即使大雾散去,没有蓝天,拍照也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经过巴塘之后,过了金沙江大桥就正式进藏了,进藏刚开始的路很不好走,从峡谷低点到翻越几千海拔的大山,云雾中的觉巴山,显得更难以逾越,山脚下就是奔腾的澜沧江,有的地方路很窄,大车转弯都需要特别关照,从高处向下看,仿佛快要掉入万丈深渊。一天的雨雪并不都是阴霾的,之后的东达山,就充满了惊喜。到了东达山垭口,又是另一番景象,远处已经放晴,积雪和山间的白雾仿佛仙境。05|9月的然乌湖,不拍湖都挺好看的如果说进藏后的第一个挑战是觉巴山,那第二个挑战就是怒江72拐了,从高处观景台俯瞰觉得真漂亮,但当走在这条路上时,就顿感怀疑人生,弯道多到要么晕车要么昏昏欲睡,大车在这里拐弯相当难,堵车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经历了可能不止72拐的怒江72拐,318就下降到与怒江肩并肩了,左边是偶尔有落石的山崖,右边是奔腾的怒江,谨慎且迅速地通过这危险路段。过了怒江 ,到了八宿 ,视野变得明朗起来,雪山、海子、青稞田……9月中旬,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一片忙碌的藏式田园景象。之前做过来古冰川和米堆冰川的功课,都说这季节的冰川无法靠近不好看,于是决定不去,唯独漏了然乌湖,可能是对这个素来有“川藏线最美湖泊”的地方太有信心,万万没想到……借用我爸的一句话:第一次见高原湖泊还有这种颜色的……然乌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湖,它其实是一个堰塞湖,所以它的状态会因为季节和雨量而改变,3-5月最美,湖水清澈,看着呈浅蓝色,到了夏季雨季,河里泥沙增多冲到了然乌湖里,就变成了这个鬼样子,直到11月才会又变成浅蓝色。村民们正在收割青稞。来古冰川看样子正在建设景区,上图中那个山形状的白色装置就是景区大门的门头了,旁边的小房子都是景区外面的配套设施,目前还没有完善,私家车还可以开进去直到来古冰川临时收费的地方,进去之后还是在上然乌的区域,快到日落了,阳光没有照到湖面,看不出泥浆的颜色,湖水终于变得好看了。06|在鲁朗小镇感受林芝的安逸过了然乌就是波密县了,正式进入林芝地区,林芝地区海拔较低,被印度洋暖流覆盖,气候宜人,植被茂盛,素有“藏地小江南”的美誉,如果不是一路都在偶遇雪山,这里的景色恐怕很难跟青藏高原联系在一起。路上遇到了跟我们差不多一个路线的精装拖拉机,毫不意外正在直播,大家都有一颗直播进藏的心,除了我。在这里,我们也遇到了本次旅程第一波磕长头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补给车,先将车开到前面的路边停好,然后走回到出发的地方,一路磕长头到停车的地方,再前进一段距离,再回来,再磕头,这样反复,保证从出发地到朝圣终点的每一寸都不漏掉。近年来,磕长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之前就听说了鲁朗小镇,以为是个平平无奇的村庄,结果人家是个国际旅游度假区,318会直接经过这里,改良藏式的房屋、花田密布,度假酒店、餐饮店还有艺术馆一应俱全,房屋之后是湖泊,湖泊之后是草甸、森林、雪山,好一幅“藏地江南”的美丽画卷。这里的藏式房屋建的很有艺术感,小镇不需要门票,也好停车,路过进来拍拍照也好。这里的特色美食是石锅鸡,有时间倒是可以多留一会儿尝尝鲜。07|枯坐4小时,南迦巴瓦的第一面在到达林芝市区之前,要翻越一个叫做色季拉山口的地方,这个色季拉山口也是老网红了,因为这里是观看南迦巴瓦峰以及 日照 金山(南迦巴瓦日落)最好的地方之一,完全无遮挡的那种。本来早上晴空万里,但一到中午就起云,这就是高原。我们刚到山口的时候,南迦巴瓦是这样的:南迦巴瓦被称为“羞女峰”,十人九不遇,一个月中至少有20天是连雪山脚都看不到的,就是因为她身在水汽充足的 林芝 地区。那天下午,色季拉山口卖零食的小贩说:神奇啊,之前已经连续四天日照金山了,每天下午都是这样的,一会儿云就开了,今天上午都是全露出来的!是这句话给了我希望,我是第一次来南迦巴瓦,如果这么容易就看见,不就显得太不珍贵了吗。等啊等,等来了绝望的一刻,下雪了……一坨大大的乌云从我们头顶缓缓的飘向了南迦巴瓦……时间已经逼近日落。那个小贩又说:前几天这个时间已经露出来了……绝望,这仿佛回到了今年2月份在梅里的时候,前几天大家都看见梅里了,就我到的时候没了……那么南迦巴瓦会像梅里一样到最后一刻亮相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最擅长的,就是枯坐。日落时分,南迦巴瓦依然没有出来,但我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乌云已经被吹散了,说明有风!夕阳的金黄色已经褪去,对面的云层还在一点点一点点的挪动着。在天快黑还没有完全黑的时候,南迦巴瓦终于出来了!枯坐4个小时,终于等来了南迦巴瓦峰!这4个小时,我p完了一整天的照片;找朋友聊了天;看见隔壁车的大叔在后备箱睡着又起来又睡着;隔壁的隔壁车的大胃年轻人一共买了肉串、肉饼、青稞饼多种食物;穿着红红绿绿的大妈们在“此生必驾318色季拉山口”牌牌那儿下车,对着只有个山脚的南迦巴瓦欢呼3声:好漂亮啊!……虽然没看到南迦巴瓦的金山,但跟月亮一起出来的她,同样美绝!此时此刻,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感谢南迦巴瓦,这是我们的初见面。【Chapter 2.拉萨日夜】第一次到拉萨 ,是2010年8月7日的下午,站在飞机的廊桥上,看见天蓝的这么不真实,这是拉萨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二次到拉萨 ,转眼已是2021年9月21日,时间过的好快。拉萨的天气不错,街道比以前更拥挤了,车和人都多了不少,街道的布局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但当布达拉宫出现在眼前时,嗯,布达拉宫是不会变的,这还是那个拉萨。08|360°布达拉宫到了拉萨,一定要做的事,就是登上药王山观景台,拍一张布达拉宫的标准角度照,然后合影,这个事儿,我11年前也干了。我之前转过一篇文章,叫做《布达拉宫门口的石板从没干过》,大家对拍布达拉宫是有执念的,不仅要拍好布宫本宫,还得拍倒影,如何简单的达成呢,那就是在布宫广场上倒一滩水,然后趴在地上,完成…这次我也看到了好多这么拍的人,不过总感觉怪怪的…其实动一动你的双腿,来到南山公园,不也有美得很的倒影可以拍吗。南山公园的湖里还有锦鲤,看到一条巨大的金色的,赐予我好运吧!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拍摄水与布达拉宫,位于布达拉宫背后的拉鲁湿地,不过我们到的那天水上有波纹,拍不出倒影,湖边有市民在发呆。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的另一个方向:北京东路,北京东路和林廓东路交叉口的天桥上,夕阳正好逆光,布达拉宫整个被笼罩在光辉当中,按下快门,这是我本次旅程最爱的一张氛围照。凌驾于城市烟火之上的布达拉宫,宏伟、庄严、肃穆,这是拉萨人的精神象征。拉萨市二环以内,没有任何建筑高于布达拉宫,走在二环内的各处,抬头望向布宫的方向,它始终在那里。天色渐晚,布达拉宫亮起了灯,紧接着,街道也开灯了,拉萨的夜,正式拉开序幕……现在的布宫广场已经没有多年前的万人锅庄了,但也依旧热闹,更多的是在这里拍照的、发呆的人。那天是中秋,一轮圆月悬挂在布达拉宫东侧的街道上方。下穿道的流浪歌手唱着熟悉的旋律,这首歌叫《天空之城》。09|八廓街光影,精神藏人的变身八廓街围绕着大昭寺,是比在布达拉宫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地方。以前的八廓街,小贩云集,兜售各种不知真假的藏饰。如今的八廓街,大多数商铺都被摄影工作室占据,街上游走的除了信众和游客,便是想要给路过的长头发姑娘编辫子的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在八廓街逛了3遍,被问了不下20次:美女,要编辫子吗?直到我自己编了一头辫子出门,才停止。既是自称精神藏人,我也不脱俗的早就想拍藏服写真了,八廓街上很多工作室可以选择,我找了一家感觉风格最好的,化妆师小姐姐是个藏族人,长得漂亮身材好,对于藏妆拿捏到位,编辫子也很有一手,不到一小时,刷刷刷的就把我变成了藏女,摄影师小哥是广东人,很有个性,在最开始发来的注意事项里就写了卖作品不卖服务,不好惹,但接触起来其实挺有趣的。工作室里放着一张人文片,没记错的话是老奶奶和狗的互动,很温馨,据说是他的获奖作品。成片如下,很喜欢这种胶片质感的,至于像不像本地人,路过的藏族阿婆说不像…哈哈哈哈哈入夜的八廓街,亮起了暖黄的灯光,行人比白天少了很多,拍摄夜景的摄影师依然在忙碌着,跟着转经的信众一起漫步,吹着凉爽的晚风,好舒服啊。10|扎叶巴寺,崖壁上的信仰从拉萨市区出发半个多小时车程,经过老林拉公路,抵达达孜县境内的拉日宁布山间,可以看到有一座建在崖壁上的寺庙:扎叶巴寺。近年来被各个博主尊为 拉萨 周边拍照打卡圣地。其实不止外观独特,其内在也是可以好好感受一下的。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当年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现在扎叶巴寺被誉为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进到殿内就可以看到崖壁,寺庙的房屋就像盖子一样扣在了山洞之上。扎叶巴寺每天都有很多信众前来添酥油、供灯、煨桑、朝拜祈福,香火一直很旺。寺庙里的酣睡的狗子。顺时针顺着阶梯绕寺庙一周,可以进到修行洞里供灯祈福,其中一些修行洞非常出名:松赞干布修行的法王洞、莲花生修行的月亮洞,还有拉隆洞、祖师洞等等,是拉萨的灵地。11|色拉寺的学术氛围色拉寺,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这座寺庙在游客群体中是很出名的,原因是每天下午3点准时开始的:辩经。色拉寺就在拉萨城里,到这儿一点都不麻烦,自驾好停车,公交也可以,好几路公交在这里设置了起/终点站。沿着色拉寺正大门一直上坡就能看到辩经场了,每周一到五下午3点,此地准时开门,喇嘛们依次入场,拿起坐垫,找好位置,辩经开始。辩经场有一条成文的规定:不许拍照(手机除外),所以辩经的照片都是我拿手机拍的了,现在的手机功能比较“贴心”,自动帮僧人们美了颜…何为辩经?其实就是个按照佛法里学到的知识、逻辑推理方式,辩论教义,是喇嘛们学习之路的必经方式,在辩论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佛学讲求的就是顿悟嘛。僧人们进阶考试里也少不了辩经的形式。想要更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去找一些纪录片看看。虽然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啥,但看表情、肢体语言还是能明白各自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挺有趣的。色拉寺有一座大殿、三个扎仓(研究佛学学科的学院)、三十三个康村(扎仓之下,依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算是很大的寺庙了。僧人们的居所,窗台上放了好多花,还挺懂得享受生活。色拉寺门口有很多小型茶馆,老拉萨人的日常最少不了的就是泡茶馆了,一壶甜茶、一碟炸土豆,最多再加一碗藏面,贼舒服。感受这种安逸不一定要去那种很有名的大茶馆,色拉寺门口的小茶馆就还不错,是经过拉萨朋友认证过的好味道。藏面是牛肉汤煮青稞面,真是好吃,写到这里,口水滴答。据说每个茶馆做出来的藏面带有自己的个性,味道还不太一样。12|拉萨的朋友们在拉萨待了两天半,逛街逛寺庙,还有一项议程就是见见拉萨的朋友们。第一场面基:海锋,网名海风,恣意潇洒的海风。我以前的同事,也是一个有藏地情怀的人,自从2015年到这边来玩了之后,就留在了这儿,目前经营一家叫松小赞的精品民宿,同时还兼顾其他几间民宿的运营。好几年没见了,晒黑是一定的,活脱脱的本地人模样。在八廓街他朋友开的茶馆里叙旧聊天,还是甜茶和土豆陪伴,话题从以前认识的那些人到西藏的雪山圣湖,再到…近两年旅游确实不好做的悲伤话题…入行多年,聊起生意来头头是道,我也受益颇深。海风人很不错,看到这篇游记的朋友们,有机会都可以去拉萨认识一下他~感谢重逢,祝海风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 这是海风第二场面基:旺丹,是我在西藏的一部纪录片里认识的,将拉萨的街舞事业发扬光大的有志青年, 西藏TNT街舞团队队长……还有多重厉害身份。在北京念完大学后回到拉萨,有主业的工作,副业也一直坚持在做跟街舞有关的文艺事业,朋友圈的日常生活多姿多彩,不过因为渐少的运动量,体型逐渐走样,已经不是纪录片里的帅小伙了哈哈哈~行程狗(我)和加班狗(他)的短暂聚会在一小时内就结束了,不管怎样,风里雨里重庆等你,四川话说得这么溜,吃个烧烤都要向老板强调味道重一点的人,不多到重庆来转转没道理啊~一张曾经和现在的对比图,希望他看到了不要怒砸手机...感恩相识,期待下次面基~还有因为时间紧确实没见到的朋友,重庆与拉萨的距离是3个小时的飞机、35小时的火车、2300公里的自驾,说远,我们都是大西南,说近,还是挺远的,能见面的机会不多,网络一线牵,珍惜能成为朋友的缘分~立一个flag吧,等拉萨通地铁了,我会在(在那之前会不会去其实也不一定)。【Chapter 3.山南的蓝】拉萨之行还算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修整之后,旅程继续。从拉萨出发,又开始与自然为伴了,山南因羊湖闻名,湖泊、雪山、冰川一样都不少,对于拉萨人以及将拉萨作为主要落脚点的游人们来说,山南是一个首选的周边度假地。13|羊湖日托寺的偶遇通常走羊湖都是往西边绕,但我们想要去看看那座“孤独寺庙”日托寺,于是就只能走东边的环线,这条路一言难尽,又远,炮弹坑又多,还有土路,但美景值得。翻过了这座山,羊湖就近在眼前了。日托寺有700多年历史了,体积很小,有的人或许去过羊湖很多次,但仍不知道有这么一座寺庙,羊湖的一大圈我都走过了,我敢说,日托寺绝对是羊湖最美的地方。说它是孤独寺庙,还有一个原因,传说这个寺庙只有1个僧人,这次去问了,现在有5个了。游客每天都很多,即使不是节假日,每到下午,半岛外的平坝上都会停满车,日托寺也不再孤独了。我们到的时候是上午,人还不多,停好车,放无人机上天拍拍照,这时候,一位身穿摩旅服装的大哥走过来看着我的屏幕,问我:航拍好看吗,好看的话我也来放一放。这位就是摩旅刘哥,也是重庆人,从重庆骑摩托来到这儿,摩托车和这身行头都是为了这趟旅程新购置的,他前一天就到这里了,在日托寺露了个营,通过他,我们又认识了当地藏族小哥扎西,因为扎西早上送了他一个青稞饼,聊着聊着就熟络了。扎西20岁,本职是在八廓街做生意,这段时间是回家帮忙收青稞,他说他们收的青稞好几年都吃不完。扎西跟我们很合的来,索性当起了导游,抄近路、介绍寺庙,还教我本地人的祈福方式。扎西还说,日托寺湖对面山里有个两百人的村庄,出行只能坐船到日托寺这边来,再通过公路出去。日托寺的偶遇非常愉快。下面这个是最美厕所,没想到吧,露天的,抬头就是羊湖,这要是上厕所的时候,一架无人机飞过来……寺庙中有僧舍,还有正在建的客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建好之后,日托寺也可以供过路者居住了,但房量相当有限。羊湖的蓝,很像绸缎。跟刘哥和扎西告别,我们继续踏上旅程。又偶遇了几波动物朋友,藏原羚和长得很好看的牦牛,还有斑头雁。14|普莫雍错,变成蓝冰之前西藏有很多“措”,但能称为“雍措”的只有六个,山南就占了三个:羊卓雍措、普莫雍错、拿日雍措,“雍”有绿松石的意思,“雍措”可以理解为碧玉似的湖,这跟湖水的颜色有一定的关系,但毋庸置疑的是“雍措”在藏人心中都是很崇高神圣的。普莫雍错旁边有库拉岗日为首的一线雪山,特别美。普莫雍错位置比较掉角,来这里的游客并不多,近年来逐渐变火是因为冬天冰封之后的蓝冰,以及周边的40冰川。冰封后的普莫雍错,走在冰面,有种踩在贝加尔湖上的错觉,所以这里也有“中国贝加尔湖”的称号。普莫雍错中央有湖心岛,纪录片《第三极》里介绍说,冬天冰封之后,附近的村庄推瓦村的村民会把羊群经过冰封的湖面赶到湖心岛上吃草,这个画面我记得很清楚,有机会一定要来看一次。那天的库拉岗日被云层遮了个严实,因为我们还要赶路到日喀则,所以没有时间枯坐等待了,库拉岗日成为了本次行程唯一一座被放弃了的雪山……【Chapter 4.仰望日喀则】从山南到日喀则 ,平均海拔渐渐爬升,这里是世界级高峰的聚集地,这里也是我们走进阿里的大门,这里还有值得仰望的信仰中心扎什伦布寺、萨迦寺……15|扎什伦布寺的美学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内的尼色日山下,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与拉萨的“三大寺”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四大寺”,是格鲁派政令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地位摆在这儿。不过扎寺更吸引我的不是它信仰的高度,而是随处可见的“美学”。扎什伦布寺是我在目前逛过的西藏寺庙中最喜欢的一座了,它宏伟大气又温和内敛,可以感受庞大的藏式建筑群,同时也可以穿梭于各个巷子,与忙碌的僧人、漫步的信众、慵懒的猫等等日常的细节不期而遇,依山而建,有简约的红的白的墙,每个角落都是美学。扎寺的各个巷子很有特色,房屋比较拥挤,墙大多很高,时不时的就会遇到僧人从拐角走来,这里更适合跟信众们一起慢慢逛慢慢感受。如果想要朝拜,有强巴佛殿、历代班禅灵塔殿、度母殿等等,扎寺里还有别的藏地寺庙不多见的汉佛堂,叫甲纳拉康,保存着历代皇帝赠送班禅的诸多礼品,现在都是文物。跟着信众们沿着转经路走到寺庙的后侧,地势比较高,可以俯瞰日喀则市全景。如果想要撸猫,白塔和转经筒是寺猫们长待的地方,至少有3只,它们会在转经筒或者白塔上眯着眼睛晒太阳。扎什伦布寺门口有一个广场,阴凉处是磕长头者们集中的区域,他们身后是跳广场舞的大部队,我妈说:诶,他们跳的舞跟我们跳的一样!16|加乌拉山口一次集齐5座高峰路过了318国道最大的整数里程碑之后,距离珠峰就不远了。珠峰国家公园的大门建的非常大气,连地上的此生必驾318的图案都是彩色的,网红理塘都没有的待遇,这一路来我还是第一次见。珠峰的门票很贵,人要收费,车要收费,上大本营的观光巴士依然要收费,我们三个人合计1000元,这么贵的门票,如果因为天气原因没看见珠峰,可能要遗憾到抑郁,这是我刚到加乌拉山口时的想法。加乌拉山口海拔5200+,是远近闻名的世界级高峰观景平台,可以同时看见5座8000+雪山,从左至右依次是马卡鲁峰、洛子峰、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此外,还有7000+的雪山40多座,天气好的时候非常壮观。此时此刻的云层直接给高峰们都扣上了帽子,第一次来,找不到方向,只好拿出我的“百科全书”挨着看这些山峰分别在哪儿。接下来,就又是新一轮的枯坐了。死盯着珠峰的方向,山体每露出来一点点都让我们兴奋。没等多久,最左边的马卡鲁峰就全部出来了,这给了我们希望。隔壁车是从拉萨来的藏族朋友,跟我一样,时不时从车里钻出来望一望拍一拍,眼里充满着期待。合计坐等了两个半小时,抬眼一看珠峰已经出来了,没有南迦巴瓦那天的这么多坎坷,很难想象世界第一高峰就在我眼前了,这么近,仿佛触手可及。山口上的长枪短炮纷纷架了起来,隔壁的另外一辆车已经开始高歌,唱的是粤语歌,他们是从广东来的。嗨,珠峰,我们的初见面!心情大好,意境不意境都无所谓了,合影先安排上。虽然在此前没亲眼见过,但珠峰就跟南迦巴瓦、贡嘎一样,形状早已经刻在我的脑瓜里,就等着云开雾散,让眼里的它与记忆里的容貌重合,这一刻的感觉,是没法用语言形容的。那一天,5座8000+以上的雪山都被我收入眼中。马卡鲁峰:洛子峰、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山口的另一边,一直在下着雨,还好不是雪山这边下雨……感恩!但也有不完美,本来想看珠峰日落的,刚好有一坨云飞来挡住了,然后听说在珠峰大本营看见日落了,所以这坨云只是在大本营和加乌拉山口之间,只挡住了我们…吐槽:加乌拉山口骑摩托拉客+卖经幡的小贩真的太烦人了,一直缠着游客用非常油腻的手段营销,影响秩序,希望景区管理可以重视一下。17|我终于到了珠峰大本营!曾经觉得,珠峰大本营是多么的遥不可及、高不可及,5200米海拔决定了它地理的高度,攀登珠峰的勇者们决定了它信仰的高度,前一天在加乌拉山口远远的看见珠峰,已经觉得难以置信,此时此刻,珠峰更近在咫尺,这就是世界第一高峰,那么近的就在我眼前了…当然,珠峰大本营之旅也不是完全顺利的,早上刚上来的时候也啥也看不见,依然枯坐了快两个小时才出来,我之前发的珠峰攻略笔记,就是那时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着写出来的。珠峰大本营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走到的距离珠峰最近的地方了,这也是原来的大本营所在的位置,现在登山的那个大本营已经上移了。这里有一些帐篷酒店可供住宿(冬季除外),条件有限,更多的是服务想在珠峰看星空的群体。大本营巨冷,虽然出太阳了,依然挡不住呼呼吹的刺骨风。帽子都不行,像我一样加个围巾裹头,温暖有特色。这里有几个碑可以打卡,即使排队都必须要安排上的游客照:我们没有住在大本营,而是选择了山下的巴松村,巴松村也是在景区内,比定日县城方便,住宿费用并没有很高,能洗个舒服澡,吃个舒服饭,条件还不错,酒店门口就能搭车上大本营。从大本营下来后,发现其实巴松村也能看见珠峰。18|佩枯措与希夏邦马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是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的老幺,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高峰。在希夏邦马峰下,有一片珠峰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佩枯措,它俩是绝配。资料显示,佩枯措周边有很多野生动物资源,不过这次我们一只也没看着。早上上大本营起的太早了,我的造型也就随机安排了。湖边没看见野生动物,但在去佩枯措的路上,还是碰到了岩羊。我们一路绕到了极其冷门的一条路上,正对佩枯措和希夏邦马峰的位置,这里有一个还没建好的观景台,看来也是要打造旅游公路的,路况其实很不错,还没车。山峰没等多久就出来了,我们继续等待,等待日落的金山。【Chapter 5.这就是阿里】阿里有一句谚语:“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大的敌人,才会前来探望我们。”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深处荒野之中,既荒野,又文明。阿里拥有庞大的古老建筑遗址、古老的岩画、古老的宗教仪式……这些都是松赞干布建立吐蕃之前的文明:象雄文明。要先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阿里。阿里是苯教的发源地,象雄的信仰基础就是雍仲本教(苯教),亦是西藏文化的奠基者,神山圣湖的自然崇拜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除开宗教影响之外,象雄对藏医和藏文也有深远的影响,有研究称藏文也是从象雄的马尔文改良而成。吐蕃建立之后,这里也曾是吐蕃王室后裔所建立的古格王国中心。如今象雄和古格都已远去,今天的阿里,依然是信仰的中心和自然资源的王国,这里拥有中国视宁度最好的星空,拥有独特的动植物,还有淳朴的居民……19|冈仁波齐,在世界中心呼唤……进入阿里地区之后,公路就从318变为219了,219也是新藏线,是新疆喀纳斯到广西东兴的一条边境公路,219还有一个名字叫“叶孜线”,指的是老219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碑,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2140公里碑。阿里南线,大多数时候都在219上行驶。阿里的路虽然偶尔也要翻山,但跟318比,已经可以算是一片坦途。阿里大部分区域都很平坦宽阔,牛羊很多,野生动物也多。路遇沼泽地中的黑颈鹤。从萨嘎出发大半天之后,翻越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山口,冈仁波齐就在眼前了,它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只有六千多,跟与它平行而立的喜马拉雅山脉相比,真算不了什么,不过它的名气不在海拔,而是四大教认为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冈”,意为雪或雪山,“仁波齐”即“仁波切”,是活佛,高僧大德的意思,冈仁波齐就是“神灵之山”。2014年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转山人数超过30万,也是从那年开始,冈仁波齐开始被大众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转山之路,我朋友圈里就有人转过山或正在转山。转山的人越来越多,也养活了山脚下的巴嘎乡,这个城镇里,大多数人做的都是转山和旅游的生意。冈仁波齐下有三个湖泊:玛旁雍错、拉昂错、古加错,其中玛旁雍错最为出名,它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对面是与冈仁波齐平行而立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山峰: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那天下午被云层遮住了。转到玛旁雍错的另一边,湖水又呈现出另一种状态,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天空,仿佛天空之境。想要让玛旁雍错和冈仁波齐同框,需要走上玛旁雍错的转湖路,到湖的南边,目前转湖路还没有修好,还是灰尘巨大的土路,走起来比较困难。途中路遇藏野驴,跟湖水、草地在一起,颜色煞是好看。走到刚好可以看见冈仁波齐的地方,我们就没有再前进了,神山圣湖的组合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双手合十,对望祈福,祈祷一切都好。玛旁雍错边有特别多的高原兔,它们的毛色与地面无异,只要不动,是发现不了它们的。玛旁雍错隔壁是被称为“鬼湖”的拉昂错,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水微咸,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是“鬼湖”之名的由来吧。网上有人为了制造神秘感,宣称鬼湖无风起浪,到达之前我还真信了,结果人家有风都没啥浪,一片祥和,我还神经兮兮的继续找鬼湖的诡秘之处,突然看见鬼湖上起了一层“白雾”,兴奋了一阵,还在猜测是不是有地热,结果后来想通了,是湖边车辆掀起的沙尘吹到湖中央去了……鬼湖南端的一个山头上可以看冈仁波齐的日落,就在路边也很好到达,那天傍晚的枯坐是最愉快的,等着冈仁波齐变暗变黄变红,等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进入梦乡。转头看,纳木那尼也全都露出来了,近在咫尺,夕阳西下,也有了金山的样子。20|札达深处,古格王都清晨出发,晨光中的纳木那尼和冈仁波齐都美得不像话,告别它们,踏上通往札达的旅途。札达是阿里南线的最远端,我认识它,完全是因为《这里是中国 》这本书里的这张超长的照片,看第一眼,我就震惊了,中国竟有这种地方吗?!虽然早已在书里、纪录片里、朋友圈里看过札达土林,但当我亲眼所见之时,依然被震撼到了。规模之大,镜头装不下。观景台上,当我正在惊呼美哉的时候,一只小狗狗摇着尾巴朝我走来,它的主人看来是从聊城开三轮进藏的朋友,此时此刻,主人正在车上酣睡,小狗狗独自在旁边玩。逗了一会儿狗,跟它告别,我们便继续往土林深处去了。札达土林的深处象泉河南岸山上,曾是吐蕃后裔所建立的古格王国中心,现仅存遗址。21|绕道霞义沟?别考虑直接去!札达县城就位于土林深处,我们在县城里吃了个下午饭,老板也是重庆人,听我们说了接下来要赶往狮泉河镇的行程后,强烈推荐我们绕道去霞义沟逛一逛。霞义沟,也是土林地貌,土林形状更独特更密集,可以身处土林之中,我之前考虑过,但因为算了下路程太远,所以没有放进行程,我们回应热情的餐厅老板:那我们考虑一下吧!老板回答:不用考虑,直接去!好吧,那就去吧。霞义沟,确实在沟里。从札达县出发途径了非常壮观的土林地貌,转而爬升就上了山,放眼一望,以为土林已经结束了,结果又下降到了一个沟里,这里的土林如笋一般立在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霞义沟,我们又遇上了一只狗狗,它一直跟着我们移动,我们停下拍照的时候,它就趴在旁边的阴凉处睡觉,我们一动它也动,不知道我身上是有什么神奇的吸引力,把车里的零食给它吃,它还挑食。我们离开,它就没出来了,它为什么一直守在这个距离城镇这么远、人烟稀少的地方呢,是有什么故事吗?或者只是跟着游客进来,就再没出去过了……22|旅程最远端:班公湖班公湖,因为地理位置的特别,常常出现在新闻里。东西走向,造型狭长,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到这里之前,我想象中的它是冷清的,少有人前往。实际上的它,游人如织、野生动物聚集,甚至还建起了度假酒店,还有水上游船……走 阿里 环线的人们都会来这里转转,见一见新闻热门,还有走 新藏线 进藏的,会直接经过这里。好一副热闹景象!湖边有很多鱼鸥,游客们正拿着面包给它们喂食,这让我想起了昆明滇池,不过这不是红嘴鸥,它们只是近亲,长得特别像。班公湖的周边比较荒芜,略有几座有雪的山峰,跟阿里其他众多湖泊比,并不惊艳,但它拥有丰富的水鸟和鱼类资源,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岛上水鸟众多,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据说岛上的土地都会被鸟粪铺满。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靠近边缘的地方有湿地,鸟类更多,密密麻麻,我们还遇到了黑颈鹤。日土县去往班公湖的必经之路上,会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像一个停车区的景点:日土岩画,在岩石上刻凿而成,有狩猎、宗教祭礼、放牧、耕种,还有动物、人物等,画风原始可爱,需要睁大双眼好好找。通过日土岩画可以研究象雄文明,岩画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离开狮泉河镇,正式踏入了阿里北线的旅程,国道219继续向着新疆的方向去了,我们则踏上了317,317是川藏北线 ,我这才知道这条路竟然一直延伸到了阿里,别此生必驾318了,我现在觉得317美多了,在这儿开车是一种享受。23|羌塘腹地,一措再措阿里改则县 ,其广告语是“羌塘腹地,红色改则”,证明已经深处羌塘自然保护区中了。羌塘很大,占据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面积59.7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羌塘无人区也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行政归属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我对于羌塘的初印象,始于电影《七十七天》,电影再现了杨柳松77天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的真实故事,虽然这部电影大多数场景不是在羌塘拍的,但也从另外的角度呈现了羌塘之美,这片“北方的空地”让人心驰神往又心生敬畏。能走到羌塘边缘,也是我想了很久很久终于实现的愿望。羌塘有草原、有雪山、有湿地,还有数不清的海子,游人们戏称这里为“一措再措”。早上从革吉出发向改则前进,路过的第一个海子是“聂耳措”,在聂耳措边,我们遇到了19岁的白玛和他的朋友,他们正在放牛,看见我们在附近拍照就好奇的靠过来了,白玛很放的开,笑的特别灿烂,他的朋友就很害羞,到最后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父母在外地打工,留他们在家里守着7头牦牛,告别了我们之后,他们继续骑着摩托车放牛去了,这是他们的日常。越深入藏北,遇上的动物就越多,不仅有牧民的牛羊,还有诸多野生动物,最多的就是藏野驴和藏原羚了。藏野驴有白色的肚皮,经常站着不动“发呆”,藏原羚拥有桃心形的白色屁股,特别可爱。这个湖的名字叫“别若则错”,就在317路边,少有游客光顾,从这个湖开始,我妈的热情就被点燃了,每路过一个湖就开始静坐,然后拍摄小视频传到家族群,一边拍一边热情的介绍,好像亲戚朋友们看了这么多天朋友圈还没烦一样……这里是改则县的达热村,这儿有三个湖分别是吉多措、达绕错、物玛措。这三个湖航拍巨好看!这是我们偶遇的惊喜。改则附近,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湖,叫洞措,车可以开到湖边,超多水鸟。湖边的草地有很多小虫,人一走过去就一窝蜂的飞出来,吓我一跳,但是虫子不咬人,它们是作为水鸟的食物存在的…这次只走了大北线,阿里还有一条中北线据说更美,下面那座雪山就是位于中北线的措勤县,那儿也有很多湖泊,比较有名的有扎日南木措、达瓦措……【Chapter 6.藏北那曲】那曲,也是藏北高原上的向往之地,这里有神山萨普,有圣湖纳木错最美的北岸圣象天门、苯教最大的圣湖当惹雍错、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错,还有广阔的藏北草原。这里是西藏的北大门,同样还是属于羌塘自然保护区内。24|当惹雍错,你太美!317本不会经过当惹雍错,它位于阿里中北线上,但名气实在太大,所以绕路都要进去看一看。去当惹雍错的路以前听说都是烂路不好走,所以早早的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现实令我们惊喜,省道205路况好得很,车又少,从尼玛县到文布南村再到当惹雍错沿湖都没有烂路。沿途会经过一个大湖:当穹错。当穹错边有一个临湖的村庄,村口设有检查站,这个检查站特别简陋,就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人。远处有一群当地人站在路中央聊着什么,我们问这个工作人员那些人在干嘛,他很开心的回答:噢,他们是在选值班室的位置呢!从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的喜悦,值班室建好后,终于不用再“风吹日晒”了。从当穹错路过不久,当惹雍错就到了,当惹雍错是苯教最大的圣湖、中国第二深的湖,也是一个拥有“雍错”之名的湖泊。虽然行政区划已经在那曲,但这里曾是古象雄的中心,考古工作者在当惹雍错附近发现了古老的农耕文明,这跟现在的游牧形式完全不同,可能因为地壳抬升,气候变冷,农耕文明才消失,当惹雍错的考古发现也为象雄文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雪山、草甸、湛蓝的湖水,当惹雍错美的大气,这次绕路不虚此行。省道205沿湖而行,路上依然无车。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只狗子,跟了我们一路,我投喂了不少零食,可能是知道这里常有游客来,所以蹲守在此,最后被我的无人机吓到50米开外躲起来了。夜幕降临,从当惹雍错返程,晚上会住在湖畔的文布南村,这个村庄因为常有游客光顾已经很有名气,住的地方也多,但因为基建不行条件还是很有限。湖边偶遇了藏原羚、高原兔,这里的兔兔总是成对出现。晚上的文布南村云已经散了,这边光污染很少,所以我们决定出门拍个星空,弥补在阿里的遗憾。将车开到村外湖边的位置,关灯,抬头望,银河肉眼可见,上一次看到这样的清晰的银河还是6年前在茶卡盐湖,不过都没此刻清晰。次日清晨,我们早早的出发了,守了一会儿当惹雍错的日出,看着朝阳一点点把对面的雪山染红,我们告别了当惹雍错,继续出发。25|西藏第一大湖泊色林错从尼玛出发,在去色林错的途中,又路过了不少措,很多湖泊在地图上都看不到名字,可能也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一路有名字的,我记得就是恰规错和扎根藏布了,“藏布”不是湖,意思是河流,扎根藏布是流向色林错的一条内流河,但河面比较宽大的时候看着也跟湖无异,水依旧蓝的绿的很好看。湖水边常有动物出没,在这里,我们终于遇到了本次行程中第一波藏羚羊(下图)。行程走到这里,我已经快要“措”到麻木,当我们抵达鼎鼎有名的色林错的时候,倦意袭来,可能也是因为那天下午云层比较厚,湖水并没有呈现最佳的状态,也没有提起兴趣,在湖边休息了一阵,还下起了雨。色林错的位置靠近班戈和那曲了,是周边游可以到达的地方,游客多了起来,所以这里也开始有修围栏收“买路钱”的现象了,不过还好色林错足够大,还是能找到未被管辖的安静区域。26|纳木措北岸,一座圣象天门早上一上路就碰到了惊喜,之前看到照片就觉得丑萌的藏狐,我居然亲眼所见了!其实它如果一直在草地里,我们是发现不了的,这不就是机缘巧合,他刚好在我们车前过了个马路…去纳木错北岸的途中,路过了巴木错。巴木错也是很美的,但只可惜离纳木错太近,被第一圣湖给比下去了。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首,湖水湛蓝,在我看来胜于其他我所见过的所有湖泊,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得到“雍措”的名字,纳木错边是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念青唐古拉峰就在北岸圣象天门对面,圣象天门可以算得上是纳木错最漂亮的地方了。可到达圣象天门的路却十分坎坷。圣象天门不属于纳木错扎西半岛那边的那个景区,是单独独立出来的,目前还没有建设完善,从北岸景区大门到圣象天门需要行驶单边50公里往返100公里的搓衣板+炮弹坑的土路,非常折磨人,圣象天门门票需要提前一周左右预约,可以选择自驾或者乘坐北岸交通车进去,我当时预约的时候被告知自驾的票已经没了,所以买的交通车的票,还好坐了交通车…这往返3个小时的颠簸,我差点震荡了…如果是自己的车,那减震弹簧可能要殒命于此,不殒命也要折寿。自驾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停在湖边的任何位置休息、拍照,时间可控。交通车就没有那么自由,比较像跟团。不过算了一下各方面成本,还是交通车划算。景区都开放这么久了,还是希望路快点修好吧。纳木错的湖边有这么大一个大象形状的石头,真的很神奇,景色确实壮观。湖水的蓝绿相间、对岸的一整排雪山,这就是第一圣湖的魅力了。我以前去的扎西半岛绝对没这儿漂亮。圣象天门最经典的拍摄角度还是要从上面的山坡向下看,两个月亮湾,圣象巨石就在中央。山坡需要徒步,路程虽不长,但这里是将近5000海拔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得花大力气才能上去。山顶比较危险,拉了不少经幡作为安全警戒线,但也还是需要时刻注意脚下,避免掉下山崖。从圣象天门出来,我们就准备往那曲去了,那曲市是我们青藏线返程的起点站。途中路过了一个因为天气不怎么好湖水颜色也不怎么好的蓬错,湖边有个小道,我跟我妈下车散步,我爸在车上睡觉。本次西藏之旅到了尾声,出了那曲,就要跟西藏说再见了。拿出手机跟西藏的朋友们发了信息,纷纷告别,期待下一次友好会晤。最经典的照片之一:斑头雁水上漂,它可能刚降落…黑颈鹤:各种水鸟:大鵟:【Chapter 7.青藏公路】去年8月去青海海西 的时候,走了一段青藏线可可西里段,对于青藏线的印象还不错,配套设施好、不堵车、虽然冻土但路也还行……这次走了个那曲到格尔木的全程,发现以前的我实在是太傻太天真了。肩负着80%进藏物资运输的青藏公路,经过的10辆车有9辆都是重型大卡车,这条公路北起青海西宁 ,途径格尔木,南抵西藏拉萨 ,沿途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脉,是109国道的一部分。精髓就在唐古拉段,那简直可以用无穷无尽的颠簸实验来形容,冻土真没办法。而且这么繁忙的道路还常常因为道路养护一管制就是六七个小时,我可以理解但依然无语,走上了这条路,那就是“不归路”。非必要,自驾游还是别来了,最多走个格尔木到可可西里一日游往返感受一下即可,那段路好走。青藏公路,迟早也要退出历史舞台,沿几乎相同的路线抵达拉萨的京藏高速,目前只剩格尔木至那曲这一段最艰难的还没修通了,以后,我们将在这里看见三条道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京藏高速齐头并进,三个时代的工程奇迹,三个鲜明的时代印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再来的,走高速。27|唐古拉山,长江之源从那曲出来不久就见识了恶劣的天气,远处乌云压顶还在不停的闪电,到了安多县,果然刚刚大雪过境,还下了冰雹,这是青藏线给我们的初考验。地面都是冰雪,挂四驱缓慢挪动,这时候不能踩刹车,一踩就开始侧滑。一会儿滑一会儿颠的,我们就出了西藏。“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山是西藏的北大门,过了这里,会有一个大门形状的建筑写着“西藏北大门”,出了北大门,导航就提示我们到达青海省了。唐古拉是长江的发源地,在青海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路途中依然能看到不少可爱的野生动物,在雪地里更生动了,最常见的是藏原羚、藏野驴和打洞的鼠兔。白雪中的青藏线很美,远处是青藏铁路桥。青藏公路一直都与青藏铁路并驾齐驱,偶尔能遇上路过的火车,有客运列车,也有货运列车。青藏线上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铁棍子,德马高速上也有,这是啥呢?这是为了缓解冻土问题想出的办法,只要是冻土路段都有,这些铁棍子里装的是液化氮,为的是让公路的温度保持在一定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长江源”这个碑位于有“长江源头第一镇”之称的唐古拉山镇,这里是青藏线中途的一个比较大的落脚点、补给点,小镇就在沱沱河边,这里有沱沱河火车站、长江1号邮局、长江源头第一桥等标志物,比较有纪念意义。28|天下第一道班,天路生命守护站“天下第一道班”是我们在唐古拉山口前路过的,专门独立出来介绍是因为他们值得。最开始了解他们也是在纪录片里,这是一个位于海拔5200米以上的生命守护站,他们就是青藏公路109道班,位于唐古拉山,海拔高度为5231米,建于1954年。“天下第一道班”是1990年国家交通部颁予的荣誉称号。对他们的介绍,有一整段话我稍微缩减了一下搬运了过来,摘自西藏日报:「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整条青藏公路最高的路段,也是整条公路中自然环境最严酷、工作条件最艰苦的地方。这里终年坚冰积雪,年平均气温-8℃,最低时达到-40℃,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刮8级以上大风,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5%,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109道班自1954年成立以来,工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子承父业、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他们几乎都患有高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肺气肿等4种以上的疾病。但工人们在道班安家扎根,树立了“养路为业、道班为家、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主人翁精神。1983年4月,唐古拉山顶突降暴雪,40多辆汽车被困,道班上的20多名工人顶着凌厉的风雪在山顶昼夜苦战。公路通了,工人们的手套却和皮肉冻在一起,他们只能用刀子一片一片割下来,鲜血淋漓。像这样的事例,109道班的工人们经历的太多太多。他们战风雪、斗严寒,使青藏公路唐古拉山30公里国道年年保畅通。当许多人乘车能一次安全顺利地通过唐古拉山,便可引为一生的骄傲。而109道班的养路工人们却长年累月地工作、生活在那里,在生命的禁区里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109道班不仅护路还救助遇险的各类人员,徒步、骑行和自驾的游客甚至磕长头的朝圣者、灾区群众,都是109道班救助的对象。有人说,唐古拉山上有多少雪花,109国道职工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在“天下第一道班”的大门口有一间板房,这里是免费的茶水室,有茶水、氧气,可供过路者休息,墙面都是路过这里的人们留下的印记,纪念走过青藏线,纪念路过了天下第一道班。很多文字,都让人泪目。天下第一道班,感谢你们,祝你们平安。29|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比去年多好多!青藏线的第二天,因为道路养护,我们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堵了7个小时车,中间经历了晴天、阴天、雪天、晴天,那天的快乐是之后可可西里的动物们给的。这次经过可可西里,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藏羚羊比去年多了好多。众所周知,今年有个大新闻:藏羚羊降级了。我国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保护级别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可喜可贺!因为堵车耽误了太多时间,路过可可西里段精华景色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些风景在去年8月青海那一篇里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Chapter 8.还有这些路过】过了格尔木,就踏上京藏高速、德马高速开始返程了,路遇京藏高速某服务区里的待组装风车叶片,好家伙,竟然这么大。德马高速是青海德令哈到四川阿坝马尔康高速公路,目前仅修通了德令哈到久治县,这是一条伟大的公路,它是目前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德马高速上的“雪山一号隧道”施工最高海拔达4800多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隧道!公路大部分处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中,风景绝美。这次来,比去年更美,因为山上下雪了。德马高速每过一小段就有停车港湾,可以停车休息拍照。今年的德马对比去年有两个进步:第一个就是大多数路面都平整了,再也不会刚提速就要刹车。第二个进步是服务区基本上都可以用了,除了个别加不了油,但至少解决了上厕所的问题。也有一个跟去年比变差了的地方,那就是雪山一号隧道外头的那段路烂了好多,冻土的确是没办法,又经历了一个冬天了,路面冻成了波浪,开车的感受很像…蹦床、海洋球,懂我的意思吗。冬给措纳湖是必须会路过的,比去年更漂亮了,岸边有雪,周围的山都下了雪,特别梦幻。再见冬给措纳湖,再见藏地山川!【整体行程】行程表如下,有些比较细枝末节的行程我就没列进去了,海拔为到当地的实际测量海拔(看不清的话点击放大看):这张地图的行程不是完全准确,因为微调过行程,但整体形状是这样的,实际行程以表格为准。【关于高反】我没有高反,可能灵魂里就是个高原生物吧,啊哈哈哈~但我依然可以给到一些建议:1、其实高反跟身体健康与否没有太大关系,没上过高原就担心自己有高反那就大可不必了,只有上去了才知道。放慢动作,保持愉悦,不用紧张,这就是个身体适应过程。2、我妈曾经有点高反,就是头痛,这次她提前一周服用了红景天,然后就完全没事了,证明红景天还是有用的,至少对她有用。3、我这次还遇到了一个游客,一个广东的年轻人,他说他之前上高原会有很强烈的高反,但这次在珠峰大本营住了一晚都没事,原因是他到了拉萨就开始休息,休息了好几天,让身体适应,慢慢的也就没事了。4、海拔高的地区很多酒店也都有制氧设备,有的免费有的付费,实在担心的话,可以定这种酒店。无阿里不西藏,希望你们都能走到那儿。【其他Tips】1、有关游玩攻略:这篇游记太长了,所以所有有关购票、预约、路怎么走等等这样的游玩攻略,我都没有放进来,攻略的部分我会在笔记里持续更新,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看一下或者直接问我也行。2、保湿:一定要强调保湿这件事,带上加湿器,有的酒店会提供,但不是全部。拉萨我遇到最干的时候是19%的空气湿度,整条路线最干的是革吉11%的湿度,到了冬天会更干。皮肤、鼻腔、口腔,皮肤带高保湿霜,同时做好防晒;如果跟我一样鼻子干了要流血的,红霉素眼膏便宜好用,严重的可以用一小坨医用棉球蘸点药放在鼻子里,再用鼻腔喷雾喷湿棉球,前提是要保持鼻腔的通畅呼吸,一次只能一边鼻子,每天不定时对着加湿器或者开水的蒸汽呼吸,一次2-3分钟。记住,一定要多喝水!3、温度:高原地区白天太阳底下热,没太阳的话比较凉,吹风下雨就冷了,早晚比较冷。高原虽然温度比较低,但不会像南方多地一样冻骨头,打个比方, 重庆 5度的时候我穿羽绒服都嫌冷, 阿里 5度的时候我还在穿针织毛衣,我手套带去了都没用。所以气温仅供参考,秋天到 西藏 ,别被气温吓到了。4、汽车:走这个路线,最好还是SUV以上,有几段路需要特别注意:318国道芒康到林芝这一大段常常有烂路,羊湖日托寺那段路比较烂,青藏公路巨烂无比,德马高速有烂路,这几段路对底盘低的车很不友好。全程最好走的路:阿里北线。5、加油:全程都很好加油,不用担心,每天出发前让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看看总公里数,然后搜一下沿途加油站,做到心里有数。我们每天出发会保证油箱几乎满的。另外,阿里的油价比较高,92号汽油都是九块多,做预算的时候注意一下。6、关于吃:不要担心吃不惯,在西藏最多的就是四川人,随时随地都有川菜吃,西藏朋友原话:在西藏,川菜最好吃。7、边防证(边境管理区通行证):行程中普莫雍错( 山南浪卡子县)需要、珠峰线定日需要、阿里地区需要,在办理边防证的时候写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即可,最好是出发前提前在户籍派出所办好,一会儿就办好了,不排队,不要钱。8、整体费用:全程吃的不错,除了一些偏远的地方吃了自热米饭,大多数时候吃的川菜,西藏的物价比较高,三个人一顿很普通的炒菜基本上都要100+;然后酒店,选的都是当地比较好的,有的小县城选的都是当地最好的,一家三口基本上定的都是三人间。这次共22天,所有费用加一起,人均7000,自驾费用还是算很低了。附丨进藏前,推荐看看这些纪录片和书籍【纪录片】1、《第三极》每一集都有动人的点,几十个故事串起来讲述西藏的自然、动物、人文,比较全面。是一部可以安安静静又心潮澎湃看完的纪录片。“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有了善念的陪伴,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2、《极地》通过生活在极地高原的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讲述这片土地,平凡中的感动,片中的生活细节都跟这片高原息息相关,温情、可爱、动人,整部片子节奏很轻松。3、《西藏的西藏》推荐对阿里象雄、苯教感兴趣的朋友看,按照历史发展和递进的关系来讲,比较系统的象雄、苯教文化扫盲。4、《路见西藏》这部纪录片是以公路出发,讲述藏区人民与公路的故事,讲到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中尼公路……这部片不重风光,画面没有那么精致,但重在从普通人生活出发引申的民族和历史意义。5、《西藏》这部纪录片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华诞的献礼片,主要用档案记录的方式讲述西藏解放前后的历史事件,穿插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影像。档案的记录方式就是悬念感比较强,所以看着也不会无聊。【书籍】《这里是中国》1、2第一册里面主要讲了阿里和可可西里;第二册有一个章节就是进藏5条路,写的很专业、详细,值得一看。如果对宗教比较感兴趣,《西藏生死书》、《人间是剧场》等著作也可以看看。-THE END-时间只负责流动,却无法带走那些你执意要留下的东西。这次旅程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每一个瞬间,都将刻进心中,永远珍藏。这就是我爱的西藏,我爱的藏地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