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时候运气很好地签到了日本5年多次往返签,于是在决定暑假旅行计划的时候,想着不如就计划一次夏天的日本行。已经是第四次去日本,想选一个稍微冷门点的地区,避开暑假的中国游客大军,也正因为想选冷门目的地,不太容易约得到朋友同行,我也不愿意和旅行价值观、审美观不一样的人勉强凑在一起,所以决定来一次20代最后的独自旅行。鉴于本人的话痨风格,以下将会是一篇非常琐碎的旅行碎碎念。目的地选择关西、广岛和濑户内海,主要因为看到JR出了关西广岛五日周游券,包含山阳新干线的大阪-广岛,感觉还挺划算,也很方便;宫岛的水中大鸟居和丰岛、直岛一直都很想去,顺便就把JR周游券和我行程方向顺路的地方都计划进去了。关于住宿和交通,机票是用家人的国航积分兑换的,也省了一些钱,不过独自旅行,住宿没有人share,为了安全起见,我住的基本都是酒店,这部分预算有点高。酒店我喜欢通过booking预订,可以不用提前付款,免费取消的时间期限也很长。旅行十天,我买了两张JR关西广岛周游券,没有像有的网友一样去仔细核算买周游券是否能坐回本,我考虑的是拿着周游券很方便,能省去一路买票的时间,关西广岛地区,周游券涵盖范围内的所有新干线自由席、JR、快速线(包括京都到关西机场)、宫岛轮渡都能坐,进站直接刷票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同时,我还买了一张ICOCA,行前在淘宝买的(也是图方便、不想到机场耽误时间),搭乘市内的地铁、巴士、电车就用IC卡,便利店也能用,充值很方便。一张JR周游券,一张ICOCA卡,几乎就解决了我所有交通问题(除了在濑户内海的岛上巴士需要单独投币之外)。手机上下一个叫JORUDAN换乘案内的app,从哪儿到哪儿输进去一查,线路、时刻、月台番号全部都出来了,超级方便,有了这些信息,进了车站就不会被复杂的车次信息搞晕。出行前没有刻意去查夏天的各个烟火祭时间,心想夏天这么多烟火祭,我总能碰上一个吧。但结果我就是这么没有烟火运,完美错过了大阪、高松的烟火祭。反倒是撞上了日本的盂兰盆节休假,到处都很多游客。大阪 DAY 18月6日到达大阪,得知5号才刚刚举行了大阪淀川烟火大会,绝望。不过第三次来大阪了,这次只把大阪当一个中转,准备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去广岛。酒店选在本町,离市中心和新大阪站都不远。预订的时候,看评价说酒店出地铁站就是,但我后来发现评价说离地铁近不近都不准,因为要看是离哪条线路的几号出口。本町地铁站有三条地铁线,偏偏我要坐的御筋堂线走到酒店最近的出口要走很远,在地下走穿另外两条地铁站,上来还没有电梯。还好我只住了一晚,那几趟走得生无可恋。酒店非常小,算是我在日本住过最窄的房间,但想想这个价格也能接受。刚到那天,刚好有个朋友也在大阪旅行,一下飞机到酒店放了行李就赶去和她吃大阪烧,选的是评分还蛮高的きじ,在梅田蓝天大厦负一楼,从梅田下了地铁还要走十分钟。8月是日本非常闷热的时候,我刚刚从新西兰冰天雪地中旅行回来,一下子到了潮湿炎热的关西,真是分分钟想躺回空调房里。那天刚下飞机,还没缓过劲,在炎热中走到梅田蓝天大厦已经是一身的汗,看到店外排起的长队,瞬间不想吃了。还好朋友比我先到,已经排得很前面了,老板会提前把菜单拿出来让排在前面的人先点菜,节约时间,我请老板推荐三个人吃的大阪烧,他推荐了一个海鲜混合、一个猪肉、一个荞麦面,味道嘛……就是能够想象的淀粉食物酱油味,我想它之所以人气旺,大概是店面很老,很日式风,很怀旧。貌似中国的网站上把这家店的名字写成是英语的kiji,但实际店铺招牌是日语平假名,导致中国游客不好找。我朋友在负一楼找了几圈说找不到随便排了一家,我去了才跟她说排对了就是这里,后来也有中国人跑来探头探脑,我说你们要找kiji吗,就是这里……晚上回酒店,看到台风的新闻,说第二天就要登陆,我无比担心之后每天都是下雨,像我十年前第一次来日本遇到台风一样。7号早上6点起来,想起酒店含早餐,就下去吃了个早饭,500人民币一晚的酒店,自助早餐居然还很丰盛,食材也很新鲜。吃完早饭,我就退房赶往新大阪站。买JR关西广岛周游券的时候,最担心它包含新干线的哪些车次,因为山阳新干线有NOZOMI,SAKURA等等几种车型,网上评论都不一样,有很多人说不能坐NOZOMI号。不过这次实践证明,它什么都能坐,不管什么车型,1-3号车厢通常是自由席,刷票进站后,按照月台上贴的标识,找到1-3号车厢排队上车就可以。我乘坐早上8:18的NOZOMI号新干线,新大阪出发,9:41就到了广岛,早上人也少,自由席空位很多。离开大阪往西走,就离开了中国和韩国游客,之后的旅行基本只遇见欧洲游客和日本本地游客。常年旅行的经验告诉我,中国游客和韩国游客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旅行体验的舒适度。广岛 DAY 2广岛车站出来,发现在下雨,果然是台风影响。时间还早,我想走路去酒店,顺便看看广岛城市的早餐,就在便利店买了把伞,拖着箱子在雨里走了20多分钟。对广岛的第一印象是低调安静,大概日本除了东京、大阪、京都这样的大型旅游城市,中小型城市都是这样,没有庞大的建筑群,楼房与楼房之间隔着适当的距离,街道也不是特别宽,街区没有一丝压迫感,城市规划有种从容的感觉。早上的城市,街上行人很少,车辆也不多,偶尔遇见两个工地施工的人,看见我都很和善地鞠躬请小心通过。我把行李寄存在酒店之后,雨越下越大,我决定先找个室内的景点躲躲雨,于是往酒店附近的广岛县立美术馆走,走到一半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一,美术馆一般都会闭馆,但下着雨也不好去逛其他地方,只好硬着头皮先去看看。结果因为放假调休的原因,这个星期一美术馆居然开馆,也是我运气好。广岛县立美术馆没什么名气,比起一个展览空间,它更像是一个给县民提供的美术体验空间。里面收藏了包括达利在内的一些国内外艺术家的画、艺术装置,也有当地出土的一些珍品,每个展厅外面都摆了很多展品的介绍,基本重要作品都各自有一一对应的一张小卡片,介绍作者和作品信息,使用的语句和词汇都不深,想必是也适合小朋友阅读,供大家拿回家学习。展厅外面还有互动区域,有一些对展品解读的提问,请大家写下回答贴在墙上之类的,一楼还有图书馆,提供艺术相关的书籍、画册。当天馆里参观的游客只有我和一对法国情侣,其他都是广岛市民带着小孩过来边玩边学。逛完美术馆,从后门出去就是缩景园,买美术馆和缩景园的通票,上面有二维码,在后门的扫码器上扫一下门票,就可以进到缩景园。这时天也意外地放晴了,缩景园里阵阵蝉鸣,阳光开始从树缝里漏下来,突然就有种“29岁在日本的夏天开始了”的感觉。缩景园本身非常小巧玲珑,没有太多惊艳的景观,原来是1620年为广岛藩主浅野家族修建的别墅,据说是仿西湖而建,聚集了许多著名风景点的微缩景观,1940年被指定为国家名胜,但毁于1945年原爆,后重建。里面有一块地纪念原爆死难者,因为当时原爆过后,广岛城成了人间地狱,到处是死伤者,医院接纳能力有限,大家只好就近安置伤员,缩景园当时也是安置点之一。眼看天也晴了,我从缩景园出来,徒步25分钟左右,就走到了原爆圆顶馆。正好是72年前的前一天,1945年8月6日早上8:15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被投放在广岛上空。原爆圆顶馆原来是广岛县产业奖励所,正好处在原子弹爆炸中心,虽然被焚毁,但它却是爆炸中心唯一没有倒塌的建筑,作为原爆的纪念物,它保留了爆炸后的原貌,不断提醒后人战争的恐怖和残酷。这一天前来参观的游客很多,来祭拜死难者的本地人,或是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外国人,大家都在原爆圆顶馆面前都很安静沉默,这座残破的建筑有种很大的震慑力,以前总觉得文章里读到“无声地诉说”这种表述很不真实,但站在原爆屋面前,真的感觉可以听到那种关于战争、关于原爆的“无声地诉说”。那天下午天空非常晴,但蓝天下的原爆圆顶馆就是一种深沉的黑白色,乌鸦的叫声和建筑上面的伤痕,把72年前那个残酷早晨的悲剧很真实地摆在了你面前。当然,进了和平纪念馆,对于原爆的历史就更是了解得清晰深刻,“原爆”就不只是历史书上的一句话,而是由无数生命的逝去组成的创伤。今天的广岛这座城市,就是在这样的一片战争废墟中重建重生起来。纪念馆里那天人很多,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大家一定也是抱着不同的心情在认识和纪念原爆,作为中国人,情绪非常复杂了,面对死难者,本能地还是会惋惜和痛心,但如果没有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抗日战争也不会结束,我丝毫不质疑这场原爆的正当性。广岛因为原爆,成了反战反核的先锋,也把自己过去收到的创伤充分展现给了全世界的人,但是在成为原爆受害者之前,日本先是这场战争的加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广岛投下原子弹的就是日本自己,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造成的伤害和广岛在原爆中受到的伤害一样,都是日本需要直面切反省的历史。暴走了一整天,回到酒店已经无力吃晚餐,发现酒店有免费的公众汤池可以泡澡,于是去前台询问。把房卡寄存在前台后,拿了女浴室的钥匙,进到浴室有储物柜,锁好贵重物品,拿了毛巾进入浴池,地方虽然不大,但傍晚时间只有我一个人,也很清静。日本大众浴池是汤池和淋浴在一起,大的浴巾不能带进场,只能带小毛巾。入浴之前必须先洗净身体,因为地方小,淋浴处有张小凳子,坐着洗,毕竟站起来会把水溅到别人身上嘛。洗完后进池子泡一会儿,再到旁边桑拿房蒸几分钟,一天的疲劳也就消除了。宫岛、尾道 DAY 3宫岛的水中大鸟居,是我此行的重要景点之一。但鸟居只有涨潮的时候才会呈现出在水里的壮观景象,所以行前我专门到宫岛的官网上查询了当日的涨潮时间,是早上9点55分,于是把去宫岛的行程放在了上午。第二天一早,我就出门坐有轨电车去广岛JR站。广岛市内最方便的大众交通工具就是有轨电车,统一价格180日元,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下车时往司机旁边的投币机里投币。如果刷IC卡,就上车的时候在后门的刷卡机上刷一次,下车再在前门的刷卡机上刷一次。广岛JR站乘坐到宫岛口的JR,约30分钟,从宫岛口JR站出来沿地下通道一直走,不到5分钟就能到轮渡口,轮渡有两种,一种好像是持宫岛通票可以搭乘,另一种就是JR轮渡。我拿的是JR PASS,所以跟着指示牌,到右边的轮渡口,不用检票直接排队等船。上船后,跟着有经验的日本游客,站在船前行方向右边,能更好地远眺大鸟居。船开的时候正好开始涨潮,开了不到十分钟,远远就看到前方水中间有个红色的点,大家开始疯狂拍照,很快就到了宫岛。宫岛码头拿到免费的手绘地图,岛上景点一目了然,我按照自己计划的时间,大致选了几个点,就赶紧跟着人潮往严岛神社的方向走。出码头往右,走约10分钟就是严岛神社,一路上很多鹿,但宫岛的鹿和奈良的鹿不同,不能喂,而且它们很懒,一般不搭理路人,但如果你去逗它们或者不小心露出了食物,它们就会瞬间很凶地过来抢,所以安静拍照就好。对于我这个日本历史迷来说,严岛也是1555年毛利元就和陶晴贤的严岛海战之地,看到介绍这段历史的牌子,独自兴奋了一阵。快到严岛神社门口之前几百米,是看大鸟居的最佳位置,这时潮水正好涨到最高位,火红的鸟居在碧海蓝天中显得更加神圣美妙。忽然听见一阵鼓声,就看到一艘船载着一群身穿红白相间传统服饰的男人,头戴头巾,打着鼓唱着调,一路从神社朝鸟居驶过来,神社那边也人声沸腾,呼应着船组的鼓声,像是一个祭祀。很快又来了第二艘船,它们相继划到大鸟居下方,高唱不知道是什么的调调,然后穿过鸟居下方又回到神社的方向。我跟着人群进入神社,才知道这天8月8日,是严岛神社御船组的管弦祭,是日本三大船祭神仪式之一,平清盛在建造严岛神社时将当时在船上弹奏和欣赏管弦乐的习俗引入神社祭祀,以抚慰神灵。刚刚看到的船上,载着神灵,众人演奏着管弦乐,在海中举行祭神仪式。神社里的人们有的也附和着船上管线组的器乐节奏一起哼唱,一时气氛特别热烈,浓浓的夏日祭祀感。船上奏乐环节结束后,船上的祭祀人员开始慢慢回到神社正殿里,继续下一个祭祀环节。涨潮时候的严岛神社也是浮在海上,仙气十足,走在神社的回廊上也觉得特别轻盈,红色的廊柱和青山绿水互相映衬,在阳光下特别精致。严岛神社196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神社大部分建筑建于12世纪,风格华丽建筑风格庄严华丽,布局考究,20多栋建筑物以红色的回廊连接,将正殿围在当中,红柱、白壁的神殿与高山大海融为一体,被称为日本的三景之一。严岛神社的建筑式样缘于小岛神圣的地位,因为普通人不得踏上岛屿,必须乘船经由海内的大鸟居进入神社。不过在涨潮时间之外,神社和鸟居下面的海水都会退去,只剩下淤泥,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走到鸟居下面。严岛神社出来之后,沿着路牌往弥山方向走十分钟,就到了大圣院。大圣院是一座真言宗思源,里面到处都是各式佛像、天狗,还有一处洞穴,里面是四国八十八寺庙的佛像。虽然寺庙在弥山脚下,但爬上寺庙也能远眺濑户内海。大圣院逛完,已经是中午,热得生无可恋,只想赶紧下山去吃饭,经过寺庙门口时,发现旁边有一间小巧玲珑的六角茶房,有夏日限定的冷乌冬面。虽然屋子里没有空调,但木造凉亭四面通风,坐在里面吹着风扇吃着冷乌冬面,也是满满的夏日感。吃完午饭,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继续上弥山。弥山和严岛神社一样,都是世界遗产,乘坐缆车上山,下了缆车貌似还要走30分钟,可以俯瞰整个宫岛。因为下午还计划要去尾道,加上天气实在太热,不想耗费过多体力,于是果断放弃,选择了去千层阁。千层阁在严岛神社北边的小山顶上,由丰臣秀吉于1587年建造,大殿由结实的木柱和横梁构成,天花板上悬挂着许多画作。现在的千层阁是个巨大的开放空间,游客可以坐在这个古老的空间里,一边近距离接触几百年前的建筑,一边吹着濑户内海的凉风远眺严岛神社和大鸟居。门票只需要100日元,却是非常宁静惬意的体验。宫岛以水中大鸟居和严岛神社闻名,但这个小岛本身也很有魅力,处处都是老房子,以及悠闲的鹿,不小心走到没有人的小巷子里,随时都有种穿越回几百年前的错觉。穿过商店街表参道,里面排满了纪念品商店和餐馆,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勺子(不太懂点在哪里),也因为有这个勺子,宫岛的纪念品很多都是以勺子为原形,比如祈福勺,正值夏季甲子园比赛,“目标全国大会”也是很有日本夏日青春感。等我乘船离开宫岛时,再远眺大鸟居,它下面的海水已经退去,剩下淤泥,游客们都徒步走到鸟居下面拍照。没有海水衬托的严岛神社和大鸟居,只能留给游客无数想象了。从宫岛坐JR回到广岛,再搭乘山阳新干线往新大阪方向,到三原下车,转JR到尾道,已经是下午三点过。从广岛到尾道,新干线转JR可以在三原中转,也可以在福山,根据列车时刻而定。路上钻了几个隧道就开始下雨,还有些担心,结果一到尾道天又放晴。尾道是一座广岛东南边的海港城镇,靠山面海,通往山顶的路上遍布许多寺庙和文艺的巷道。我来尾道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里两位老人的家就在尾道。偏爱昭和风格的我,自然想到这个充满昭和风貌的小山城随便逛一逛。尾道也是岛波海道的起点,跨海公路桥从尾道跨越濑户内海并通往死过,可以骑单车沿岛波海道环濑户内海,沿途游览小岛。从尾道JR站拿了地图,上面建议了一条寺庙巡游徒步线,我本来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就先跟着寺庙巡游线走。走着走着就觉得路越来越窄,本来就人烟稀少的尾道,游客也不多,女生一个人走在这种阴森的小路上内心也是有点害怕,于是果断放弃这条路线,走回往千光寺的正路上。毕竟是座小山城,一路都是陡坡往上爬,36、7度的高温天气,爬到一半非常崩溃。可是一个回头看见濑户内海,又觉得心情舒畅。也可以选择乘坐缆车直接上山顶,不过就会错过路上这些美妙的小巷子。尾道因为城市依山面海,层次错落的老建筑、蜿蜒起伏的山路、时隐时现的濑户内海……这种不宏伟壮观却日常精巧的景致,吸引了许多画家和学画的人前来写生,山坡上遍布许多写生观景点。尾道也因为有许多流浪猫狗出名,在山路上散步的时候很容易偶遇慵懒的猫咪们,还专门有一条猫之细道。我到尾道的这天,实在太热,猫咪们几乎都没有在路上行动,全部趴在地上酣睡。走到千光寺远眺了濑户内海,我也就没有再继续爬到山顶的千光寺公园,也放弃了去美术馆,而是慢慢晃悠下山,准备回广岛。我旅行的风格向来是,比起去到某一个明确的景点打卡,更喜欢把时光浪费在路上四处闲晃。尾道真是一座出奇清静的小城,车少人少,就连商店街也冷冷清清。我穿过马路,走进小巷,感觉自己是乱入了这个小城被时光定格的一个日常下午。后来的几天旅行我发现,我喜欢的这种日本小城镇的安静时光,基本上离开东京、大阪和京都这样的热闹旅游城市之后,在随便一个城镇都能遇到。从尾道回广岛,我先做JR山阳本线从尾道到福山,再转新干线到广岛。新干线的自由席一般从十点开始就很拥挤,不早点到月台上排队的话,很难找到座位。我几乎坐短途的新干线都没找到过位子,全程站着……回到广岛,天色渐暗,还有一点点晚霞没有散去,最喜欢这种临暗时候城市的样子了,全是散发疲倦和回到下班状态的人群,拖着散漫的身影走着回家路。想着马上要离开广岛了,还是有点不舍,这个战后重生的城市充满一种温和的包容感,大概是经过死亡的城市更尊重生命。夜幕降临之后的广岛也没有喧嚣,霓虹灯亮得有点孤寂,我从广岛JR站跟着下班人群走回酒店,感受一天的炎热随着临暗的到来也渐渐散去,空气里面有白天的兴奋正在慢慢蒸发成倦意的味道,走到便利店买了两罐冰啤酒和一袋毛豆当作晚餐,心想这就是濑户内海百无聊赖的夏天呢。冈山 姬路 仓敷 DAY 4是的,一个人的旅行很容易不小心把日程变得很紧凑。原计划一天之内只去姬路城和仓敷,结果早上从广岛到冈山新干线才35分钟,8点过一点我就已经到了冈山,把行李寄存到酒店之后,就立刻决定先去冈山后乐园逛一圈。从广岛到冈山,外国游客瞬间又少了许多。我选择在冈山住两天,因为这个冷门城市住宿会稍微便宜一些,而从冈山到姬路、冈山到宇野港坐船上岛也都很方便,况且冈山是桃太郎的故乡,拥有日本三大庭院之一的后乐园。从冈山站到后乐园,可以做巴士直达,也可以坐有轨电车到城下站然后步行10分钟。因为还早,我决定坐有轨电车。冈山有轨电车也可以刷ICOCA卡,后门上车刷一下,前门下车再刷一次就好了。城下站下了电车,穿过地下通道,沿着路牌走十分钟,过了一个桥就是后乐园。后乐园于1700年由大名池田纲政下令修建,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的水灾和40年代的空袭中遭受破坏,但依然保持着当时的大部分风貌,从1884年起开始对公众开放。后乐园内大部分地方是广阔的草坪,零星散布着一些池塘、茶舍及其它江户时代的建筑,还有一片茶园,和几片梅花、樱花和枫树林。两年前,我去了同样是日本三大庭院之一的金泽兼六园,和园林景致迂回精巧的兼六园不同,后乐园是大气宽阔的风格,所有布景都一览无余,而且能将四季不同的风景鲜明地展现出来。当然夏天在园里毫无遮拦地走着有些晒,不过春天或是秋天来赏樱、看枫的话,景色应该会非常漂亮。因为我是在早上9点以前就入园,后乐园里几乎就只有我一个游客和一大群园林养护工人,有种私家园林的清静感。等我10点半离开后乐园的时候,游客才渐渐多了起来,热闹的气氛中,后乐园更像一个开阔的大公园。离开后乐园,天气又开始热起来,这一天全日本各地出现罕见高温,大概到了38度,酷暑中我也不想徒步走去电车站,出了后乐园,走到马路上,右边就是公车站,等了一会儿,坐巴士回到JR站,换乘新干线到了姬路。姬路是一个小站,并不是每一辆新干线都经停,所以一定要查好时间,否则错过一辆,就要等很久。我就是因为错过了一辆新干线,在冈山站多等了40分钟。到姬路已经是正午,姬路站一下车就能远远看见雪白的姬路城。沿着姬路站前的主干道一直走8-10分钟就是姬路城的正门,买姬路城和好古园的连票有优惠,不过我后来也没有时间去逛好古园。姬路城门口有投币式储物柜,那天实在太热,我就把背着的大包存在储物柜里,只背随身小包进去逛。事实证明我是英明的,姬路城里面很大,有许多爬坡上坎的路,进了天守阁也是一直在爬很陡的阶梯,背大包很不方便。姬路城被称为日本第一名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最早建成于1346年,现存的大部分建筑是1580年由丰臣秀吉下令修建之后,在后来30年里由池田辉政改造扩建。和日本现存的大部分其他城堡不同,姬路城不是现代用混凝土重修,而是保存早起建造解构的城堡,主体天守阁地上6层、地下1层,共7层,由于外表覆盖有光泽的白色灰浆,又被称为白鹭城。姬路城周围被护城河和防御性城墙包围,城墙上有用于射击的矩形、三角形和圆形射击孔。天守阁的城墙上也有孔和石落,如果敌人逼近天守阁,守城士兵可以通过孔和石落向敌人泼洒滚烫的水和油,或是投击石块。天守阁里面也处处可见放置兵器的兵器架,还有供忍者藏身的暗格。继池田辉政后掌管姬路城的是德川家四大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长男本多忠政。本多忠政的长男忠刻在大阪夏之阵后迎娶了德川家康的孙女千姬,千姬原本是丰臣秀吉儿子丰臣秀赖的正室,大阪夏之阵时,德川家军队攻入大阪城,千姬被救出,丰臣秀赖和母亲茶茶被逼自杀。千姬出嫁本多家时,幕府将军家给了她十万石陪嫁费,本多忠政就这十万石为儿子和儿媳妇修建了姬路城的三丸和西丸,三丸现在已经没有了,变成市民草坪公园,西丸还剩下千姬侍女们居住的渡橹和千姬的化妆室。前两次来日本都想来姬路城,但刚好遇到姬路城为期五年的修缮。这一次如愿以偿,战国历史迷亲临姬路城,十分满足。姬路城的内部建筑结构非常精密,相信学建筑的同学来参观会更有感触。逛姬路城这天真是热到连姬路城的安全防灾中心都一直在广播,说天气格外炎热,请大家一定注意防暑,多喝水。这么热的天,我从姬路城回到酒店办理好入住,真心就想躺着不起了,但也实在不想放弃仓敷,于是下午3点过就从冈山出发,坐十几分钟JR到了仓敷。仓敷坐落在冈山西南一条古老的运河河畔,最有名的是它古建筑群密集且复古氛围浓郁的美观地区。出了仓敷JR站,沿路牌往美观地区走10分钟,就到了运河边。这里原来有一些储存稻米的仓库,后来改建成了博物馆,以前仓敷纺绩株式会社所有者大原孙三郎收集了大量欧洲艺术品,于1930年建立了大原美术馆,是美观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景点。运河两岸种着柳树,河边是黑白相间的大宅,乍得一看有点苏州的感觉。我没有去任何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而是在美观地区的街上闲逛,感受老时光。仓敷地区不大,运河沿岸一条路,靠鹤形山公园那边一条路,基本就集中了大部分的老宅子和有味道的窄巷子。要比较的话,仓敷美观地区有点像放大版的金泽东茶屋,都是成排成片的老房屋,留下过去商业繁盛的印迹。虽然有一些商业气息,但这些贩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商店和食肆也并没有过分商业化而破坏这一片宁静的怀旧氛围,反而让仓敷地区更生动起来。走累了,我就在河边一家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子点了份刨冰,一边欣赏运河边来往游客的惬意身影,一边查明天去岛上的船车时刻表。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去爬爬鹤形山公园,逛一下古宅。仓敷美观地区的清静和平缓,完全抚平了我一天暴晒和暴走的浮躁情绪,也算是给紧凑的一天降了个温。丰岛 DAY 5到濑户内海跳岛旅行,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虽然今年没有濑户内海艺术祭,但几个小岛上的常设艺术馆和小岛风情本身也很吸引人。行前初步定了三个要去的岛:丰岛、直岛和犬岛。原本计划把大本营放在高松,每天坐船往返,但在订酒店的时候发现,因为撞上盂兰盆节和德岛阿波舞祭,高松的酒店几乎被订满了,剩下的还很贵,于是改变计划,决定以冈山为定点去丰岛,再在直岛住一晚。所以在冈山的第二天行程就是丰岛一日游。在Benesse House的官网上可以查到濑户内海艺术岛屿的所有轮渡航线和时刻表,以及岛上交通的时刻表,由于船和巴士的时刻都是固定的,班次并不是很多,所以建议行前把基本计划时间表做好,以免错过车次、船次。我就是在行前先在网上把所有时刻表pdf下载好,配合《小岛旅行》这本书,选择好要去的点,把大致的行程时间表列出来,便于充分利用时间去到所有想去的地方。基本上从高松出发前往几个岛的船是最多的,但宇野港离丰岛近,轮渡也很方便。冈山到宇野,乘坐JR约1个小时,宇野JR站旁边就是宇野港。根据我的计划,坐早上11:35的船从宇野港出发,12:00到丰岛家浦港,下午再乘16:20的船从丰岛家浦返回,16:50到宇野港。因为丰岛上巴士较少,我想去的心脏音馆也没有巴士,所以我打算租电动自行车环岛。刚上岛的那一刻真的是感觉自己被放回自然了,大海蓝天之中,安静的小岛上几乎没什么人,就是老房子、树林、蝉叫声,拍了几张照发给朋友们,大家都说这就是农村嘛。是的,丰岛就是这么大自然和不加修饰,乡间纯朴的夏日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回到童年的感觉,很开心。家浦港出来就有租自行车的地方,但因为港口旁边不远就是横尾馆,我想先徒步逛逛再回来租车。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太错误,等我逛完横尾馆回到港口,刚好又来了一班轮渡,下来的游客瞬间就把自行车租完了……总之,我先徒步到了横尾馆。横尾馆是由艺术家横尾忠则设计完成,将一栋古老的房子改建成艺术展厅,屋子中庭是一个传统的日式庭院,石头被漆成了红色,建筑主体分为“仓”、“母屋”和“纳屋”三个部分,旧屋改造也打破了色彩和空间的组合,让老屋子延伸出更多的层次和想象。从横尾馆出来一路慢悠悠闲晃回家浦港准备租车的时候才发现车都租完了。只好按照地图上画的,走回主路去找另一家租车行,最后用贵了一倍的2000日元租到了电动自行车。租车行小姐姐非常热心的告诉我怎么骑、哪里有景点、停车停哪里,还建议我可以环岛一圈,不会很久。后来也是事实证明我听了她环岛一圈的建议,把自己逼得半死。在亲眼看到电动自行车以前,我一直以为就是电瓶车,还有点担心安全性。不过实际上电动自行车只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了一块小电瓶,车把手上可以调三个档位,给自行车增加适当的助推力,不会像电瓶车那么强劲,但能帮助省不少力。骑上单车时,已经中午,我决定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先去海之餐厅吃午饭,再骑往丰岛美术馆。在小岛的山路上骑单车,真是非常夏日又青春的事情,吹着濑户内海的风,在阳光和树影之中穿梭,跟随山路起伏,眼前一会儿是老房子的屋顶,一会儿是海岸线。海之餐厅,在家浦港往唐柜港的海边上,房子本身很简单,很直接地将濑户内海的水天一色美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面前,又简单又美好。午餐提供两个menu,一个是海鲜鱼料理,一个是赞岐牛肉料理,我去的时候鱼料理卖完了,就配着无敌海景吃了一份牛肉套餐,感觉大海比食物更能填饱肚子呢。吃完午饭出来,补了补防晒霜,继续上路。在山海之间的公路上乘着风骑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岛之食堂等几个景点,不过当天这几个地方都没有开门,我也就只是下车去巷子里逛了逛,就回到路上继续前往唐柜港。非常理解为什么有的朋友说比起安藤忠雄和草间弥生加持的直岛,更喜欢丰岛。我也是觉得丰岛美得更广阔和自然,这个小岛更好地把岛上原始的土地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藏于天海之间的岛上一草一木一屋本身就是最本能的艺术品。骑着骑着,眼前出现这个直通向大海的陡坡时,我就知道丰岛美术馆到了。一鼓作气乘着单车冲下陡坡的时候,内心5岁的灵魂就跑出来了,不由自主地在风里一边冲下坡一边笑。丰岛美术馆是建筑师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内藤礼的作品,2010年底开幕。这座藏在丰岛山间的艺术馆,只有一个单一空间,里面除了地上分散滚动的小水珠和天顶上开着的两个洞之外,什么都没有。尽管去之前通过文字和图片大致了解了丰岛美术馆是什么,但所有纸面上的了解都比不上亲身进入空间后的感受更加震撼和感动。进入丰岛美术馆的购票入口之后,需要再绕过一条途径小树林、远眺濑户内海的蜿蜒小道,才能逼近馆口,工作人员过来请拖鞋,然后提示进去之后保持安静、不要发出太大声响,不能拍照,还给了我一个塑料口袋装好相机。我小心翼翼进入这个空间,一秒钟就惊呆。这个有点像蛋壳内部的庞大空间(其实从面积看也并不是真的很庞大),看似空空荡荡,进入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零星躺在地上的参观者,连呼吸的声音都被放到了最低。靠近入口处的天顶上是稍小一点的洞,面向树林,蝉鸣声和树叶沙沙声很清晰,另一端稍大一些的天窗朝向大海,天光更多地从这里射进来,透过天窗,外面蓝天里流动的白云离自己特别近。地上有很多水珠,静止或者受地面倾斜重力影响而缓慢流动,这大概是这个空间里最灵动的存在。人呢,都找了自己喜欢的位子坐下或躺下,把身体放松、感官打开,融进这片空间的自然节奏中。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因为再微小的声响在这个空间里都会被放大成强烈的回声。好吧,问题就来了,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我们要看什么?但,丰岛美术馆并不是一个让我们看什么的地方,而是让我们用全身心去感受什么的地方。在这个纯净、纯粹的空间里面,只有天光、微风、空气、水滴以及大自然最亲切的声音,还有放空之后的我们的身体、感官,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回到自己最基本的感知,去感受光、风,去体会水滴流动带来的时间流逝,去倾听自然的声响和自己的呼吸节奏融为一体,去找回生命的基本跳动。我在里面待了一个小时,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但那一个小时的呼吸却异常饱满有力,让我感觉生命被换新了一次一样,无比元气。从丰岛美术馆往唐柜港的路,全是急下坡的转弯山路,骑得我胆战心惊,很怕刹车一个断裂我就直接冲进濑户内海。经过唐柜港,再一路往海滩边骑,路的尽头就是心脏音馆。这个心脏音馆是一个心跳声档案馆,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2万多的人类心跳声。在黑暗的心跳室里,一盏昏黄的灯随着心跳的节奏一闪一灭,置身其中感觉自己进入了陌生人的身体,和她/他的心跳一起共振,感觉很奇妙。我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这里录下自己的心跳声。1540日元,是注册费。注册之后,工作人员会让你进入旁人的私人录音室,有一台电脑和一个像是听诊器的东西,现在电脑上录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可以留言,然后把听诊器放在心脏上,录40秒心跳声。录音期间不能乱动,否则会录入杂音。我就是因为略紧张,录了三次才勉强成功,但最后几秒也因为深呼吸了一下,心跳声突然变急促……录完之后,工作人员会让你在一个本子上自己的心跳声编号后面签名,我看了一下自己是25635号。然后自己的心跳声CD也很快就制作好,包装得蛮精致的送给自己。工作人员还很贴心地让我再一次进入黑暗的心跳室,说这次会放我自己的心跳声。我进去之后,果然心跳室旁边心跳声信息的显示屏上就出现我自己刚刚录入的信息,全黑的空间里响起了巨大的自己心跳声,最后那几下急促的音非常明显……这样我就算把自己20代最后的心跳声留在了濑户内海的小岛角落里,也是很有纪念意义。档案馆旁边还有几台电脑,可以去输入录音信息,搜索别人的心跳声来听。录完心跳声,已经过了下午3点半,我赶紧往回骑。回到丰岛美术馆的上坡路也是骑得生不如死。不久就遇到分岔路,一边是从来的路再逆时针方向原路返回家浦港,另一边是按照租车行小姐姐说的从甲生地区环岛一周回到家浦港。我看了看,环岛这边的距离好像也只远了一点点,那就走走未到过的路吧。殊不知,甲生这边全是翻山路,而且以丧心病狂的上坡路为主,也完全没有任何游客和来往车辆,我硬是一个人在荒山野岭中翻山回到了家浦港。虽然一路上自然风光真的很美,远眺高松方向,濑户内海上有很多小岛,景致壮美,但盛夏午后的高温和暴晒下,我骑着小单车翻山已经是蹬到没有停下来欣赏风景的心情,况且还分分钟担心赶不上四点过的船要等到六点过。最后也是在我风一般的飞速中,在开船前5分钟回到了港口。在回宇野的船上,感觉大家都是一副全力在烈日中蹬了一天自行车后的疲惫样子,可是又很满足。直岛 DAY 6到直岛这天,原计划是从冈山坐快速JR到高松,从高松港上岛,但前一天去宇野港坐船到丰岛时,发现宇野港到直岛宫浦港的船也不少,而且从冈山到宇野港也很方便,于是一早起来,决定直接从宇野过去直岛。宇野港到直岛宫浦港轮渡只需20分钟,下船后码头边就是岛上巴士站,因为遇到夏休假,为了更好地接待上岛游客,直岛巴士增开了不少临时车,直接从宫浦港到本村农协前(家计划项目),再到终点站。直岛巴士不能刷卡,只能投币,一次110日元。我在直岛预订的是民宿Bamboo Village的女生四人间,从巴士农协站下来,往家计划南寺方向走,过了南寺,横穿公路,往前再走100米左右就看到路牌指着Bamboo Village往左。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评论说这家民宿前面有个很陡的坡,但实际到了也是被坡的陡度吓到,根本超过45度好吗……我把行李拖上这个坡就感觉这一天可以结束了。Bamboo Village在本村港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可以俯瞰本村地区。民宿本身不大,但布置很温馨,有3-4间房,外面是一个公共客厅,有三间浴室,两个洗手间,其中有女生专用的洗手间和浴室。我住的女生四人间最靠近玄关,里面是两个木质上下铺,有沙发和电视,设施还算齐全,也很干净。原本以为早上不能入住,只能放行李,结果到的时候,工作人员小弟正在打扫卫生,就让我办理了入住。选好了床位,放下行李,我就回到本村准备先逛6个家计划项目。直岛虽然在濑户内海的艺术岛屿中最有名气,但其实面积只有丰岛的一半不到,主要有宫浦地区、本村地区和地中美术馆区域。从宫浦地区到本村地区有岛上巴士,巴士终点站可以无缝换乘Benesse House的免费接驳车,前往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和Benesse House,旅游淡季前往需要查好时刻表,旺季就不用担心,因为有很多临时增开的车,或者就租一辆电动自行车。我去的时候遇到放假,能找到的几家租车行都关了门,只好全程依靠岛上巴士。本村地区的6个家计划和安藤忠雄馆都很集中,可以徒步前往。这个过去只有小渔村的岛屿,随着人口渐渐减少,在逐渐衰败,只剩下残破空荡的老屋子,Benesse株式会社在20世纪90年代选中直岛开始Benesse艺术项目,引入世界知名建筑师、艺术家的作品,把直岛打造成了汇集一流建筑和艺术品的艺术岛屿。家计划就是这些艺术项目之一,通过旧屋改造,呈现出富有创意的空间概念或是艺术装置。在任何一个家计划的馆都能买到家计划通票,我第一站去南寺,在南寺买的票。鉴于家计划项目的主旨都不在于展览什么给观众看,而是把观众放进这些设计空间中自己去感受什么,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对家计划的内容作细节剧透了。只想说,在陈旧的空间中,通过创意重新解构和定义空间,让参观者置身其中去重新发掘自身、也探索老屋的生命力,是一件超越了艺术展览本身的伟大项目。顺便一提,直岛的岛民也加入了一项类似民间艺术计划,就是将直岛本地制作的手工扎染门帘挂在自家屋前展示来自直岛的手工艺术。所以处处可以看到又文艺又古风的门帘随风飘荡,夏日感扑面而来。中午按照地图推荐,选择了本村地区的玄米心食。餐厅内部装饰充满昭和风味,几乎每一个日本美眉进来都要大呼すごい。餐厅都是素食,选用当即最新鲜质朴的食材,一碗糙米饭,一碗味增汤,一块手工豆腐和一碟朴素的蔬菜,让湿热的夏天瞬间清爽起来,午餐时间也变得温柔。坐在榻榻米座位上,旁边是古朴的老式风扇,吹来凉风也吹来榻榻米的味道,就是童年夏天外婆家的气味,超级怀念。就着这股怀旧的味道,饭后点了一份豆乳冰淇淋,把夏意执行到底。饭后走到农协巴士站前等巴士,等到一辆挤满了人的巴士,司机也很绝望,一直让大家往里再挤一挤。到了终点站,很快Benesse的接驳车就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两辆,想必也是考虑到了节假日客流量大。我直接坐到了接驳车最后一站地中美术馆。人多的时候,美术馆为了限流,会给游客发放购票号码券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下一轮购票开放时间,等到购票时间到,才能去买票。购票口买了票,再沿公路旁的小花园走5分钟,就正式进馆。作为一个安藤忠雄迷,来朝圣地中美术馆已经在脑海中计划了无数次,终于站在馆里,忍不住一直伸手去触摸清水混凝土的外墙,才有种自己不是在梦中的现实感。据说因为地中美术馆所在地山区属于濑户内海国家公园,有很多设计限制,所以安藤忠雄干脆把空间向下延伸,在地中构建出一个奇妙的空间。刚拿到美术馆地图时,有点晕,看上去太像一个地下迷宫,展厅其实只有三个,但是空间层层叠叠,曲折蜿蜒,从地上看又只有几个几何形状的屋顶。但实际进入其中走上一圈,就会发现空间的动线其实非常清晰,不仅清晰,而且每一个转弯都会延伸出一个意外的更开阔的视野,虽然是“地中”美术馆,却没有压迫感。作为一个纯文科的建筑外行,我欣赏建筑的角度也仅限于这个空间和自然的融合会带给空间中的人和自然怎样的连接。喜欢安藤忠雄的建筑,恰好是因为他的设计总能巧妙的将自然元素引入建筑结构中,让天光等自然基本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地中美术馆就是这样,在每个空间部分都巧妙的引进自然光,让回廊、天井、展厅在每天不同时候都因为天色变化而有着不同的光线,进而展现建筑不同的美。最感动的展厅是莫奈的睡莲,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莫奈的睡莲真是没少看,但是在自然光下静静欣赏睡莲是第一次。睡莲的展厅,地面和墙体全是白色,一走进去就能通过狭窄的入口窥见雪白墙上的巨幅睡莲,自然而然有种圣洁感。展厅天花板通过四周一圈的镂空,让自然光倾泻在四面墙体上,睡莲画作的色彩也会随着天光产生不同的变化,可是说是每一分钟都是不一样的睡莲。詹姆斯·特勒尔的Open field和Open Sky两个空间,分别是人工切割的空间和LED光、人工切割的空间和自然光,让人身在其中通过自己的位置移动来感知光线和空间变化。另外沃尔特·德·玛利亚的装置艺术,名字不记得了,是一个巨大的阶梯式展厅中间一个黑色球体。好笑的是,在排队进入时,后面三个日本男生在那儿说“这里面是看什么”“不就是看《Gantz》吗”……我进去一看那个黑色球,果然怎么看怎么像Gantz,然后旁边的其他日本游客也在说“好像Gantz”……好吧,这个展厅我算是被带偏了。从地中美术馆到李禹焕美术馆,在幽静的山路上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这里也是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在馆口遇到两个四川妈妈带着小朋友,本来听到乡音还蛮亲切,结果那两个妈妈很冷漠地跟小朋友说,这里面就是看几块石头,没什么看头。呃……李禹焕是韩国画家,作品中都透着“物派”艺术精神,强调在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下的物品和空间的关系,以及以此产生的“场”的变化。当然,那位妈妈说的也没错,里面都是石头,石头与铁板,空间中的石头,石头与影子……只是当你走进那个空间,还是会感觉到物品所在的空间产生的变化。美术馆外的这个《柱之广场》,据说一般人看到这根柱子不会有太大感觉,但学过建筑、土木的人看到这根18.5米高的极细六角水泥柱会觉得害怕或敬畏,因为这根柱体的制作与施工对于水泥材质的工艺极限是一种挑战。我步行到Benesse House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一点晚了,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每一件作品,只对美术馆院子里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照片印象很深,照片中黑白的海天之间一气呵成的水平线,与视线远处的濑户内海连成了一片,有种景与景跨越空间融合在一起的奇妙感受。美术馆的纪念品商店里有非常多草间弥生直岛限定商品,看到限定就迈不动脚步的人不知不觉买了一堆……来到美术馆户外的海滩边,还有一些艺术装置,穿过Benesse的酒店(至少提前半年预订才能订到……),很快就能看到传说中的草间弥生黄南瓜。看到黄南瓜的一瞬间,内心真的要惊呼起来:大南瓜,原来你就是大南瓜本人!在濑户内海的这个角落,黄色大南瓜静静呆立,默默有种违和感,却很快又觉得这种蠢萌的存在和濑户内海莫名合为了一体。南瓜前随时都排着游客等待拍照,可是,我当然不愿意让自己打破南瓜和大海的美妙平衡感,我只需要记住眼前南瓜的奇幻存在就好。回到宫浦港的7-11买邮票,顺便去到港口边看了看赤南瓜和直岛小提琴。赤南瓜内部是可以进去的,许多游客在里面进进出出,加上港口的人群、车船喧嚣,果然就没有黄南瓜的奇妙感。直岛小提琴也因为里面爬满了熊孩子,而失去了它的优雅感。看来下次还是要选择在宫浦港住一晚,才能看到晚上人潮散去之后的安静景象。话说在7-11买邮票的时候,很多人在买吃的,我因为大概找了几家本村地区的餐厅,就不打算在便利店买晚餐,买完邮票就坐巴士回到了本村地区。但事实再次证明我失策了,人烟稀少的本村地区原本餐厅就不多,大部分餐厅还只卖午餐时段,仅剩的几家也因为节假日休息不营业。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本村几条街上找了一圈之后,碰到一位骑车老爷爷,他看我一脸无赖,问我在找吃的吗,我说我找了几家都关门了,他指了指旁边的cafe说我推荐这里,我说……这里只买中午……他说那你去旁边那条街嘛,我说我都找完了,然后他就笑呵呵地走了……我也累得不想再坐车回宫浦7-11,于是决定饿一晚。回到民宿,趁着大家都还没回来赶紧洗澡洗头,敷了面膜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在计划第二天犬岛旅行的时候,突然想起昨天在丰岛看到的岛上风景和我很爱的日剧《为了N》前几集很像,于是在网上随便搜了搜这部剧的外景地,恍然发现居然是在小豆岛拍摄,而且剧中那个著名的樱花亭也在小豆岛。原本想着小豆岛这么大,一天怎么够,后来向同屋也是独自旅行的上海女生打听了一下,她告诉我一天时间够玩,我当下就丧心病狂地决定,犬岛不去了,我要去小豆岛看成濑和杉下的秘密基地樱花亭。小豆岛 DAY 7我这个决定有多么丧心病狂呢?按照原计划,我只需要把行李寄存在直岛码头,去犬岛轻松逛一圈回直岛,取了行李到高松就可以。但现在改了行程,直岛没有直接到小豆岛的船,我只能从直岛到高松,从高松坐船去小豆岛。于是这一天,我5点半就起床,做第一班岛上巴士到宫浦港,再坐第一班船到高松,在高松码头的船运大厦找到投币式储物柜,寄放好行李(却忘了寄放雨伞),再从高松码头坐船到小豆岛土庄港。高松到土庄港轮渡1小时,高速船35分钟。小豆岛是濑户内海第二大的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盛产橄榄和酱油。最有名的景点是一条天使散步道,连接本岛和海中的小岛,这条道只有退潮的时候才会露出来,很多情侣一起去走,单身的我自然也就不打算去。另外有日本三大溪谷美景之一的寒霞溪。我看了看岛上巴士的时刻表,要在配合岛上巴士时间的前提下去完主要景点,一天之内是不可能。租自行车的话,小豆岛面积这么大,烈日下骑山路,光是一个丰岛我就骑得生无可恋了。大部分游客到小豆岛深度游,都是自驾,开车坐轮渡过来,或是岛上租车,一日游的游客通常都是选择一两个点游玩。我想,既然我来小豆岛的主要任务是去找《为了N》的外景地,那就顺便再多逛一个土庄町的世界最窄海峡和橄榄公园吧。小豆岛果然面积和直岛、丰岛完全,巴士一、两站的距离,徒步就非常吃力。我在土庄町看了土渊海峡,又逛了逛迷路之町,不小心就错过了原本要搭乘的巴士,不得已多等了一个小时。再等来的车又无比拥挤,无法再载人,司机大叔下来鞠躬道歉,说今天游人很多,公司马上增开临时车,请大家再等等。巴士从土庄经过池田港,大概十几分钟就到了橄榄园。橄榄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魔女宅急便》真人版电影拍摄地,白色大风车。公园可以免费借出扫帚,给大家骑着扫帚在风车前拍照……我真是不懂这个点,但是白色风车前就真的全部都是骑着扫帚的大人小孩甚至狗。橄榄园里有一个博物馆,展示小豆岛橄榄种植的历史,纪念品店卖很多橄榄制品,餐厅有橄榄油冰淇淋,大家排着长队购买。橄榄园山下的海滩很热闹,旁边搭起来的简易食肆,有种《summer nude》既视感。我看了一眼停车场内的车牌,横滨、品川、京都……不愧是盂兰盆节,大家从全国各地开着车来小岛旅行。离开橄榄园,坐车回到池田港,准备转巴士,按照之前在微博上搜到的一篇攻略指示,坐巴士到国民宿舍前,再上山去城山樱公园。可是等我到了池田港发现,要坐的巴士还要等近1个小时,我看了看巴士线路,从池田港到国民宿舍前貌似也没几个站,心想那就边走边逛慢慢走过去吧。后来证明这是一个无比错误的决定。从池田港往国民宿舍走,一开始在池田町,路还算平,安静的民宅区虽然没有人,但也有来往车辆,走了不久还发现了《为了N》里一开始成濑跳海的那个防波堤。可是过了这个防波堤之后,行人走的路就没有了,只剩下机动车的山路。我只好贴着公路边的护栏开始爬山。烈日下爬了差不多十分钟,呼啸而过的车辆应该也很诧异为什么有步行的人在这里出现,在进入隧道前看见了国民宿舍前的巴士站牌。我看了一眼时刻表,下一辆回程的车要等一个多小时快两小时,好吧,先上山再说。我又沿着盘山公路走了快十分钟,走到了国民宿舍,看见了城山樱公园的指示牌和地图,可是这个时候我发现,这个山上真的一个游客都没有……我看了一眼略显阴森的进山路,有一点犹豫,但好不容易来了小豆岛,只为看一眼那个亭子,而且又从池田港走了那么远上山,也是不想放弃。于是我果断朝山里走。进入城山樱公园的路还是好走的,但是,真的完全没有其他人,独自走着心里还是有点发慌,也不知道那个亭子在多远的地方,只好加快脚步。走了一阵上坡下坡,两旁都是樱花树,大概春天樱花开的时候这里会非常漂亮,游人也很多。平整的路面大概走了十分钟,路的尽头出现了这块路牌,左转。实际走下来感觉不止200米……因为路非常烂。然后就开始走这种烂路,整座山依然感觉只有我一个人,内心是拒绝的,想起某个同样前来朝圣的网友说,走在去樱花亭的路上,心里不由冒出希美的台词,不要低头,要往上走……好吧,我也算是体会了希美每次走去亭子时候的绝望心情。烂路也走完了,路边赫然出现最后一块指路牌。再往前几十米,左边突然就出现了传说中的樱花亭。是的,实际这里除了亭子,什么都没有,也更没有自动贩卖机,所以剧组是很拼的,搬上来了摄影器材,还搬上来了自动贩卖机。从亭子眺望池田港和濑户内海,真的非常美。可是,荒山野岭的,我也实在不想坐在亭子里吹风了,于是起身下山。下山的时候心情没那么紧张了,才发现站在国民宿舍山头看出去的濑户内海也很美。原路返回国民宿舍前巴士站,发现巴士还要等四十分钟……我心想反正都走了那么远了,那就干脆走回池田港吧……直到走进池田港的咖啡厅坐下喝完一杯冰水,我才捡回半条命。要知道八月的濑户内海有多闷热和多暴晒……我远眺了一下,才发现自己徒步走到的国民宿舍山顶已经是距离池田港(左边剪头再往左几百米)最远的一个山头(右边山头),而城山樱花亭又在旁边这个山腰上(中间剪头)。所以,准备去小豆岛朝圣樱花亭的朋友,最好结伴前去,并且一定要坐巴士,不要全程步行……回到高松港,已经饿得再次生无可恋。取了行李,想着酒店好像不远,那就走路去吧,一个不小心又走了1.5公里……还好酒店就在商店街的旁边,离中央公园也不远,香川县的手打乌冬很有名,我搜了搜附近有一家排名不错的店,于是到房间放下行李就准备去吃晚餐。高松的酒店真是惊喜,是我来了这么多天第一次住到房间窗外有实景而不是对面建筑外墙view,而且因为订的时候房间不够,居然订了一间双床房,空间也很大。不过想了想,这个价格在高松的确也算贵了。炎热的夏天晚上,当然要喝一杯冰啤酒才能缓解疲劳。我点了一杯生啤,一边喝一边等手打乌冬,差不多等了十分钟,乌冬面才上来。为了避开天天闻到的日式酱油,我选择了夏季绿咖喱手打乌冬面,还好咖喱味不浓,和蔬菜搭配在一起,反而有种清爽的感觉,手打乌冬面比一般的乌冬面条稍微粗一些,非常有嚼劲很弹牙的同时,也松软,平衡感很不错。晚上从商店街散步回酒店,遇见很多穿着浴衣的男孩女孩,盂兰盆节期间大家都爱穿着浴衣上街,享受夏日祭典的感觉,满满的青春感。之前本来还在抱怨8月的日本太热了,每天都要带着毛巾出门不停擦汗,防晒霜也是两天喷完一瓶,心累。可是朋友说,就是要尽情晒过太阳流过汗才算夏天啊,顶着烈日看过的风景,才是盛夏的濑户内海。嗯,炙热的盛夏和温柔的濑户内海,才是记忆深刻的20代最后的夏天。高松 京都 DAY 8还没有看过高松的样子,就要离开,有点不甘心。于是要离开的这天早上,又起了个大早,7点半就把行李寄放到前台,出发去栗林公园。从酒店步行到栗林公园1.5km,我选择从中央公园旁边的中央通走过去,不知道是因为时间太早还是因为放假,街上真是一个人都没有,空空荡荡的高松市让我产生一种进入被隔离城市的幻觉。中央公园旁边的百十四银行本店,是日本知名雕刻家庭流政之设计,建筑外观像是自己长出了一层锈绿色的皮肤。走了二十分钟,就看到了绿树掩映的栗林公园。栗林公园约从日本元龟(1570~1572年)、天正(1573~1591年)之间开始兴建,据文献记载,公园之所以名『栗林』,源于早年这里曾是一大片栗子树林,最初当地的富豪佐藤氏在今日公园的西南角小普陀附近修筑私人庭园,然後当时的高松藩主生驹高俊公又以紫云山为背景,紧接著从南湖地区动工,19年後,被封为藩主的松平赖重在此继续扩大庭园的规模。最後历经5代藩主100多年後,才慢慢打造成今日的模样。过去,这里一直都是松平家族的私人庭园,直到明治4年(1871年)废藩时庭园被收为国有,四年後成立县立公园对外开放,一般人才有机会入内参观。栗林公园的游玩路线有两条,分别是南园巡游线(1.5小时)和北园巡游线(1小时)。南园比较大,有池塘、茶亭、假山和拱桥等丰富的人造园林景观,北园主要是成片的树林,更自然生态一些,春天赏花不错。南园还有船游项目。我进入公园的时间比较早,几乎还没有什么游客,于是从南园巡游路线开始逛。栗林公园里的松树很有名,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我前几天刚好去了后乐园,就有明显的比较。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栗林公园,因为园景更富有层次,动线更多,而且每一条动线走出去,周围延伸出的景色都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片园景,又是不同的感受。大概是因为背靠紫云山,给园林增添了更自然的风景。相比之下,后乐园就显得平淡无奇。如果让我来评选,大概栗林公园能成功挤掉后乐园,跻身日本三大名园。蓝天、青山和绿水,在夏日里感觉分外清凉。日本园林在造园上借鉴了中国园林的风格,但和中国园林又不同。中国的园林擅长曲径通幽,营造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但日本园林有时候反而很干脆地把整个园子的视野打通,让你一眼望穿所有景致,却又通过池塘的倒影、树林的分配和造型,使开阔的景色被分割成颇有层次感的几个部分,整个视线望出去,线条十分流畅,再仔细看,局部又很精致。栗林公园中有不少古建筑,包括赞崎民艺博物馆等用于展览的空间,也有像掬月亭这样保留过去韵味的茶室。掬月亭建于17世纪,是过去藩主用于招待客人们品茶的茶室,一半建在地上,一半浮在池中,非常精美。不过进入掬月亭需要单独购票,票价包含一碗茶和茶点,可以选择抹茶或是煎茶。我花700日元进入掬月亭,选择了冷的抹茶。穿着和服的小姐姐请我到茶室里选个自己喜欢的位置,我进去之后,里面已经有几位日本游客在品茶,我就选了边上能看见紫云山的位子。茶室四面通风,榻榻米也很凉爽,本来走得又热又累,一坐进茶室就感觉凉快。喝完茶,突然就来了一个上海旅行团,叽叽喳喳打破了公园的宁静。我起身走进茶室里面的那一间大屋子,视野正对池塘,是过去藩主请客饮茶的房间。也只有身在这样的美景中,把心情平静下来,才能品出茶的美好吧。逛完南园,我又绕去北园。北园有一道门靠近地铁栗林公园北站,不过从高松站坐地铁过来反而有些绕,一般都是步行或巴士更方便。北园就基本上都是树林了,可以想象春天花开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美。不过夏天也可以赏荷花,北园有一片荷花池,在阳光下特别元气的样子。从北园出来,栗林公园正门旁边有一家纪念品商店,买的都是高松市乃至香川县的当地特产或是手工制品,品种很多,价格也不贵,还蛮值得细细逛一逛。离开栗林公园,回酒店取行李的路上,我顺便去看了看香川县厅,毕竟作为伪建筑迷,当然不能错过丹下健三的作品。县厅平日是向公众开放的,据说里面的设计风格也很俏皮可爱,不过我去的那天因为是休假,只能透过玻璃各种偷窥。丹下健三的作品都有种特别立派的凝重感,之前去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也是他的设计。绕回中央公园,这几日晚上中央公园有夏日祭典活动,所以搭了很多棚架,白天空空荡荡显得有点颓废。回到酒店取了行李,从商店街慢慢走去高松火车站,乘坐JR快线由高松到冈山,再从冈山转新干线。从高松到冈山要过濑户内海,在濑户内海大桥上眺望海内各个小岛,也算是向濑户内海告别了。虽然又热又晒又冷清,但我真的太爱岛上虚度时光的盛夏了,充满童年怀旧的味道。到了冈山,换乘新干线,同样也是去等自由席。我今天的目的地是京都,要注意的是,从冈山到京都其实新干线可以直达。但是由于我用的是关西广岛铁路周游券,这张JR PASS只能乘坐山阳新干线的车次,而从新大阪到京都的新干线已经是属于东海岛新干线了,我不能坐,所以我必须从冈山乘坐新干线到新大阪,再从新大阪转乘普通JR线到京都。这个关西广岛铁路周游券看似有点复杂,但其实票上的说明和地图都很清楚,只要仔细阅读,研究好了线路图,就不会坐错。实在搞不懂的时候还可以问车站工作人员。我拿着PASS从冈山出JR站的时候,就发生了刷不了票的情况,因为高松到冈山那个快线叫Marine Liner,我就担心是不是不属于JR PASS可以坐的范围,立刻去问车站工作人员,结果工作人员让我放心从旁边的通道直接出站就好。到了新大阪,我跟着换乘案内的app很顺利地找到了去京都的月台。这几天是夏季甲子园比赛季,大阪站人很多,还专门立了指示牌,说到甲子园那站人流太多,建议大家绕行。本来以为可以很顺利坐上新大阪到京都的JR快速线,结果原定车次的时间都过了,一直没有车来,我抬头看时刻牌,真的新快速的车次都没有了,仔细听广播才知道,琵琶湖方向的轨道发生什么人身事故,往京都的车辆都延误……好吧,我心想反正快速也等不来,那我就坐个慢车一站一站摇着去京都好了,反正也不远,于是就上了一辆普通车。坐了没两站,听到广播说好像快速列车恢复了,下一站到1号月台可换乘。我立刻就拖着箱子下车换了快速线。到京都的时候已经下午快三点,我在京都站坐地铁到了乌丸四条,出来没多远就是酒店。同样是大和鲁内酒店,京都的这家比高松的那家房间就小多了。原本在京都订的东山地铁站旁的airbnb,可是出发前发生福建女教师的事件后,家人也就不准我住那种不太有安全保障的民宿,于是临时改订酒店。酒店在乌丸四条,离京都站和离河源町都不远,比较方便。匆匆放下行李,我就准备去逛逛平安神宫。平安神宫有名的大概就是那个无敌巨大的钢筋混泥土鸟居吧,可是我仅仅是因为那段时间非常爱堂本刚的平安神宫live,一个不太狂热的迷妹想去踩踩神宫的地而已。结果去到神宫门前才发现,我十年前第一次跟旅行团来日本的时候,就来过平安神宫了,也难怪,这种不要门票的景点当然是旅行社必到之处。进去之后果然发现几大车的中国旅行团,还有大妈在正殿里泰然自若的拍照,被工作人员不停阻止说这里不能拍照。平安神宫是在1895年为纪念平安迁都京都1100周年而建的,本身历史不长,建筑也都是复制品,因为神宫面积大,环境宽敞,所以每年10月22日京都最盛大的活动之一时代祭会在这里举办。连演唱会都能开,也能看出场子不小……逛了一圈神宫,后苑要单独买票没有去,我眼看差不多也接近傍晚了,就开始往鸭川三角洲的方向走。本来想着慢慢步行逛过去,走了一阵觉得不能再虐待自己的腿脚了,走到神宫丸太町的京阪电车站,坐了一站到出町柳。从车站出口一上来就是鸭川三角洲。到京都要看热门景点和满大街cosplay和服的外国游客呢,就去清水寺、二年坂那一圈,要看京都人的日常,当然要来鸭川三角洲。这片鸭川上的小公园,是市民休息戏水的场所,也适合发呆。在鸭川三角洲,河中有石块,可以从两岸走到河中间,直接下水也可以,水很浅。鸭川从京都穿城而过,在三条河源町、四条河源町也会看到很多游人坐在鸭川边上聊天休息。不过在离景区中心稍远的鸭川三角洲,这里靠近左京区,游客减少,京都本地人居多,来这里踩水乘凉的更多是当地居民,浓浓的日常感。我最喜欢的NHK纪录72小时小短片,做过一期鸭川三角洲,在这里定点拍摄72小时,采访来到这里的人,他们为什么来三角洲,他们有什么烦恼。像《左京都男子休日》这本书里说的一样,“你的日常是我远道而来的风景”,这一个傍晚,在夕阳中和我一起来鸭川三角洲享受夏日余温的人们,都是京都日常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角色。这样一想,每一个和我在鸭川上擦肩而过的人都不再是一晃而过的陌生人,而是让我充满好奇的生动在地人。他们闯进了我的风景,我也乱入了他们的日常。在鸭川三角洲的这种喧闹和在游客拥挤的景点听到的喧闹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声音都是日常的琐碎汇集出来的鲜活感,混在黄昏的光线里面,和鸭川水流一起组成了这个普通夏日的闲散时刻。中午一直在赶路,没来得及吃午饭,五点过肚子就饿了,于是坐京阪电车回到四条,在网上搜到一家名代猪排Katsukura的三条本店,在三条河源町附近,跟着导航找过去,真的藏太深,我从门口来回走了两次才找到。没想到这么隐蔽的店,里面6点左右就已经差不多坐满了,而且目测本地人居多。还好我一个人,店员很快就给我安排了一个类似吧台的位子。我点了一份鹿儿岛黑毛猪炸猪排和一杯Highball,很快店员就给我上道具了。我一看,难道要让我从手动磨芝麻开始吗?是的,还给我附了一份说明。磨好芝麻,旁边有三罐酱料,分别是猪排和白菜丝的蘸酱,自己取用。猪排端上来之后,店员专门说,味增汤和白菜丝是可以免费续的喔。嗯……不要问我味道,我真的是对食物不会挑剔也不会评论的人,只要不是卖相太丑和味道太差的食物,我吃起来都觉得好吃而且分辨不出差别……只觉得,这个猪排真的外酥内嫩呢。后来陆续也有外国游客来,大概是因为这家在Trip Advisor上评价还不错。吃完饭,跟着京都的夜幕慢慢走回酒店,不禁感慨不愧是旅游城市,这一晚上见到的人比我之前几天见到的总人数还多呢。瞬间就怀念岛上清清静静没有人的时候。宇治 京都 DAY 9前几天每日暴走3万多步,到了第九天就感觉小腿胫骨简直酸痛到抬不起来。第三次来京都了,感觉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到,所以抓紧时间决定去一趟宇治,一是想吃吃抹茶(虽然我这个味觉也吃不了什么好东西),二是正好在看《源氏物语》,想去宇治逛源氏物语博物馆。京都到宇治很近,JR十几分钟,照例又是早起,既然要去京都站的方向,顺便先走去看看三十三间堂。三十三间堂是日本天台宗寺院,以供奉了一千尊观音雕像而闻名,同时它又是日本最长的木造建筑之一,长度达60米,因建筑物内有33个以梁柱隔开的空间而得名。殿内的许多雕像都是国宝,数量众多很是壮观,据说这里祛头痛很灵,可以拜拜。我主要还是喜欢它的建筑,很简洁却有气势,木结构很精妙,抗震很好。三十三间堂对面是京都国立博物馆,我没有时间,所以没有进去逛,直接在三十三间堂门口坐巴士到京都站,乘JR到宇治。到宇治的这条线途径伏见稻荷神社,过了那一站,车内的外国游客就全部走光了,我心想宇治难道就这么冷门吗……可能是日本本国游客喜爱的景点吧。从宇治车站出来,跟着人群走,刚到中村藤吉本店门口,就看到才十点过居然就排起了长队。内心瞬间就对今天是否还要吃抹茶产生了一丝动摇。总之,先按计划穿过宇治桥,去河对面的宇治上神社和源氏物语博物馆。在宇治桥头,有一尊紫式部的塑像,旁边有说明,《源氏物语》后十帖的故事就在宇治展开。(可我根本还没有看到那么后面……)从宇治车站到宇治上神社,大概不行十五分钟,快到宇治上神社的时候会先经过一个宇治神社,游客还比宇治上神社多一些,不过宇治上神社才是世界文化遗产。宇治上神社修建于平安时代后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内部的国宝级本殿与平等院凤凰堂几乎是同一时期的神社建筑,即为11世纪中期左右兴建,直到明治时期,与邻近的宇治神社合称为“离宫上社”。宇治上神社不大,不仅小巧,而且还很朴素,没有一点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芒。神社的本殿,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筑,被列为日本的国宝。宇治上神社祭奉应神天皇和俩位皇太子,宇治上神社内还有一眼泉水,名为桐原水,是古传宇治七眼名水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的一眼古名泉,至今泉水仍源源不断地喷涌。神社内建于镰仓时代的“拜殿”也是日本重要文物。看完宇治上神社,再往里走5分钟就是源氏物语博物馆,原本周一闭馆,但恰好也是因为盂兰盆节休假,当天开馆。馆内展出了小说中提到的平安时代贵族的服饰、游戏道具、寝殿构造等等,还有一个小型放映厅,滚动播放《桥姬》和《浮舟》,馆内可以租借中文解说器。不过我既然也没看完小说,想着下次再来慢慢研究。原路返回宇治桥,过了桥左边热闹的商店街就是通往平等院的路。我走了两部突然发现中村藤吉在这边还有一家平等院分店,抱着侥幸心理过去瞧了瞧,这边排队的人没有本店的多,貌似还可以试一把。店门口有一个本子,自行登记姓名和人数,一页大概有二、三十号,每写满一页,店员就会过来撕走等着叫好,本子上面有一块牌子,写着现在是第几号,从现在开始排号需要等多久。我登记在第48号,目前是18号。不确定30号会排多久,我等了几分钟,发现有过了号的顾客回来,店员会帮他们安排在下面两号,不会从头重新排。于是我就干脆先跑去逛平等院。从朴素的宇治上神社一下来到华丽的平等院,感觉落差很大,也太华美了吧。红色的凤凰堂浮在碧绿的睡眠上,比起实实在在的建筑,更像是一个精雕玉琢的模型雕塑。走到池边,正好遇到一只鹤,悠闲地在散着步,美呆了。平等院是平安时代池泉舟游式的寺院园林,日本早期木构建筑,据说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极致具体实现,古刹的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面对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弥陀如来”与51尊“云中供养菩萨像”得名的“阿弥陀堂”,后因“阿弥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飞的禽鸟,在中堂脊沿更有两只尊贵象征的金铜凤凰像,遂在江户时代,更名为“凤凰堂”。进入凤凰堂需要另外购票,因为有人数限制,所以还需要排队。我因为还等着回去中村腾吉吃抹茶,看见排队的人太多了,也就没有进去。回到中村藤吉店,很快就叫到了我的号,给我安排了一张靠窗的位子,可以看到宇治川的河景。点了一份夏日的抹茶荞麦面单品和一份宇治金时刨冰,如果只想吃他家的抹茶冰淇淋的话,可以在外面门店上买了带走,不用排队进店来吃。抹茶荞麦面的口感吃起比普通荞麦面稍微顺滑一些,但并没有很明显的抹茶味,只是少了一些干涩的感觉,面条和豆腐皮、鲣鱼花、白萝卜丝搭配出很清爽的口味,连我这种平时不喜欢吃葱的人,都把这里面的葱吃干净了。因为是夏季的季节料理,所以味道也非常清淡,容易入口,素食也很好消化,吃不吃得饱先不说,至少很健康。宇治金时刨冰真的是非常大一碗,应该是两人份吧,我一个人也只好硬着头皮吃。日式刨冰的颗粒都很粗,并没有在追求入口即化的绵绵冰质感,就是要让你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粗暴的冰凉。一大碗冰上面顶了一块牛奶冰淇淋,下面藏了几个糯米丸子和一颗玫瑰状的红豆沙,旁边放了抹茶汁和焦糖汁,店员说请自己淋上去。抹茶汁非常浓郁粘稠,想想自己平时在市面上吃的那种浅绿色的抹茶不知道被稀释了多少。至于味道嘛……抹茶的苦涩和焦糖的清甜非常搭,吃起来味道很温柔的感觉,刚开始因为冰实在太大,很担心会塌下来,吃得小心翼翼,后来慢慢把冰淇淋和下面的冰搅拌在一起之后,味道更丰富。不过真的非常大一碗……从宇治返回京都的时候已经快到下午两点,我提着买的几瓶抹茶酒,本来向先回酒店放下重物休息一会,到了京都站走错了出口,耽误了一些时间,干脆就提着酒、负重去逛银阁寺吧。在京都站外面的巴士站,找到了开往银阁寺前的巴士,车门都关了,司机看到我跑过去又给我开门。京都的公交线路虽然分布很细很方便,但真的开得太慢了,而且红绿灯很密集,街道窄又容易堵车,看着不远的地方,摇摇晃晃要坐很久。可是地铁线也不是很方便,看来下次来京都还是需要租一辆自行车。银阁寺在左京区,始建于1482年,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用于躲避内战的雅致寓所,虽然名气不如金阁寺,但庭院小巧别致,东求堂保留了过去的原貌。银阁寺庭院的枯山水“银沙滩”也很有名,用砂砾划出的波纹,表现出了日本禅文化中至美又至衰的精神。足利将军也曾真的想用银箔装饰整个建筑外壁,像金阁寺贴满金箔一样,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足利义政去世后,这里才被改为寺庙。银阁寺庭院不大,但步道一直通往山上树林,森林向游客开放了山脚下的一部分,可以沿着步道走到山腰上俯瞰银阁寺和左京区。这里的森林据说也是京都市内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我不太同意有的人说去了金阁寺就不用去银阁寺的话。银阁寺虽小,但却并不寒酸,反而是淡雅。想到足利义政将军一生,虽然是个失败的统治者,却因为爱好艺术而兴起了东山文化,早年抑制大名、希望亲政的野心被打碎之后,战乱之中也只能躲在自己建造的庭院中渐渐衰弱。大概每当夜幕降临,银白色的月光洒在观音殿和银沙滩上时,将军眼见一片凄美的惨白色调,心中也会感到不甘和无奈吧。银阁寺外是赏樱名所哲学之道,夏天走着难免有些平淡无奇,看着小道两旁的樱花树,想象春天这里一定落樱缤纷,非常美。既然都来到了左京区,受了《左京都男子休日》这本书的影响,很想去坐一坐叡山电车,近距离参与左京区的日常,再到一乘寺站去逛逛惠文社书店。在哲学之道上走了一段之后,我折返回到银阁寺前,往西走到白川通的十字路口,坐巴士到一乘寺附近。远离景区的巴士瞬间没有那么拥挤,左京区是文教区,有很多学校,车上几乎都是学生,我默默感觉自己也融进了京都的生活两秒钟。下了巴士,朝叡山电车一乘寺站方向走,快到傍晚的路上几乎没有人,店铺也大多因为休假而关着门,街区一片寂静。路过一个不太大的社区蔬食店,里面有几个居民在买菜,门外四个停车位,一位老爷爷用非常标准的姿势在给进出的车辆指挥,真是一生悬命在做好每一秒的工作。叡山电车是从出町柳站开出的一条贯穿左京区的路面电车,大概是这个平静的街区里最有生命力的事物。在寻找惠文社的路上,遇到各种骑着单车的人经过我,大概是去买晚餐的食材之类的。还开着门营业的商店,除了蔬食店,就只剩下一家面包店和一家毛线店,虽然客人很少,也依然亮着温馨的灯,散发出一种在社区里温柔存在的感觉。开一家融入社区,不张扬却有风格的小店,真的是一件太棒的事情了。走着走着,有个女生在我前面对着面前的店面拍照,果然,惠文社到了。在这栋有点老旧的楼房下面,惠文社顶着彩色手绘的招牌,店里透出暗黄的光线,门外停了几辆自行车。简直是一个安安静静选书的好地方。惠文社被评为京都最美的书店,在左京区这样一个稍微偏离市中心的地方,因为坚持自己挑选书籍和文创商品的好品味,还经常会举办各种展览、活动,所以颇受欢迎,大概能算得上改变街区的独立小店的经典典范了。进入书店,里面客人不多,不够宽敞的空间里陈列了非常拥挤的书籍和文创商品,装潢复古,地板和书架都透出一种有历史感的厚重劲。门上贴了一个小标识,说如果要拍照请先询问店员。我小声问收银台的店员,可以拍照吗,他挤出一丝略无奈的勉强表情,说如果你只拍一点点的话……店员的为难感和书店里安静不可打扰的气氛,让我的确也不太好意思各种猛拍,于是只随便按了几张。对于从小喜欢逛书店的人来说,什么样的书店能够让我静得下心来去慢慢挑书?一定不是那种灯光明亮,书架高大整齐,书籍按一种方式并按大小顺序整理放置的店,把书籍放置得很隆重正式,本身就已经打消了我想要通过随意翻看而投入一场阅读的念头。惠文社的光线和装饰,更像是一个“社区里的书房”一样的阅读空间,比起买书,大概挑起你的阅读兴趣、引导你的选书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在书店里遇到两个台湾游客,应该也是看了和我同一本书,跑来一乘寺感受左京区的日常氛围。惠文社里除了书和文创商品,也卖一些杂货,比如厨房用具,还有文具。隔壁的文具店也是同样的风格,复古又安宁。文具店非常好逛,各种设计古怪的书签、本子之类的,我恨不得全部搬回家。店员同样也是只准我拍一点点照。非常喜欢社区里有风格的各种小店,它们的存在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让整个街区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回到一乘寺站,坐叡山电车到出町柳再转京阪电车回到三条河原町附近,打算在商店街上吃了晚饭再顺便逛一逛。三条和四条之间的寺町通上有密密麻麻的商店和餐厅,前一天吃了炸猪排从寺町通走回酒店的时候,经过了一家天妇罗店,门口很多人在排队,心想如果今天这家店人少的话就去吃天妇罗。大概因为时间还不到6点,餐厅都还不挤,我走进店里,吧台最角落刚好有一个空位子。这家卖的是天丼,就是天妇罗盖饭。我点了一份夏季蔬菜天丼和一杯生啤,厨房里的大厨马上就忙碌起来。天丼端上来的时候真实非常大一堆,大碗上还插着个小碗,但其实分量并不多,天妇罗蔬菜有茄子、南瓜、四季豆、芦笋、大虾和玉米,但每一种都只有一根、一片、一只、一块……下面是用酱油调味过的米饭,桌上还有酱油和胡椒,觉得味道淡的话可以自己加。虽然是油炸食物,但天妇罗吃起来却不油腻,外面裹的淀粉之类的也不太厚,一口要下去依然吃得到蔬菜的清香和清爽。吃到一半的时候我回头发现隔着玻璃门窗,店外已经有非常多的人在等位子了,于是抓紧时间吃完给大家腾位子。寺町通上有几家大的药妆店,感觉价格偏差都不小,比如这一家眼药水便宜,但别的东西就贵一些,很难找到一家大部分价格都偏低的。我对购物也没有什么欲望,随便晃了一圈就回酒店了。京都 DAY 10最后一天,因为是下午6点的飞机,打算中午坐HARUKA快线到关西机场,上午还可以再逛一逛。当然又是早起,7点过就收拾好行李寄存到前台,准备趁早上人少,去逛高台寺。在京都的两天,不想去拥挤的地方,所以故意避开了清水寺和二年坂三年坂那一片穿和服的外国人扎堆的景区。但是由于最近太迷日本战国史,怎么都想去逛一下高台寺,还有前两次来没有注意到的宁宁之道。早上下着雨,巴士居然还有些挤,从乌丸四条坐巴士到祗园,下来之后从八坂神社往清水寺方向走,很快就是宁宁之道。清晨下着雨的石板路非常安静,神社外面的灯笼都被穿上了雨衣,莫名感到湿漉漉的温柔感。大阪夏之阵,德川家康攻入大阪城,结束了丰臣秀吉政权,丰臣二代秀赖和母亲茶茶被迫自杀,丰臣家也几乎都被处死,只有北政所宁宁因为手下有众多丰臣家的武将,在大阪东夏之阵中帮助德川家康攻城,德川家康对宁宁依然十分敬重,让她可以安度晚年。9点过到高台寺,发现10点才开门,突然想起之前网上大家推荐的% Arabica咖啡店在这附近有一家,于是跟着导航走过去,果然很近,而且也因为还早,居然人很少。% Arabica咖啡在京都有两家,一号店就是八坂塔下面这家,另外一家稍微大一些,在岚山。店里只卖三种咖啡,意式浓缩、拿铁和美式。咖啡店装修的非常简洁,白色外墙,透明玻璃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吧台旁边有一条连在一起的长桌,缩短客人和店员之间的距离,人多的时候会非常热闹吧。店里采光也非常好,就是一种明亮通透的感觉,加上咖啡选择也不多,特别风格简洁、个性鲜明的咖啡店。重点是,咖啡师非常帅……我点了一杯热拿铁,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拿铁。很多地方的拿铁把握不好比例,咖啡和牛奶的香味互相牵制住,只留下咖啡的涩和牛奶的油气,更多的时候喝到的拿铁都是一种很淡的、极其敷衍的味道,但是%家的拿铁,那个咖啡的香气非常浓郁,奶香也在,互相都没有被掩盖,反而搭配得刚刚好,让拿铁的味道在口中慢慢散发开来,越品越浓。旁边有个开放的小空间,堆放了很多咖啡豆,是磨豆的地方,也对外出售。两个咖啡师就在那儿说,这次进的咖啡豆是哪里和哪里的,香气特点是什么,要怎么烘焙比较好……想到自己喝到的咖啡是这么用心做出来的,也有点感动。等我坐在店里喝完这杯拿铁,客人就渐渐多起来,点餐的人排到了店外,不愧是人气咖啡。据说岚山店更大,装潢风格更有特色,下次时间更多的话,还是要去岚山再朝个朝个圣。喝完咖啡,回高台寺的路上顺便去石塀小路怀了个旧,上次和闺蜜来的时候,在石塀小路被陌生大叔抓住,硬是给我们俩拍了一堆合照。走回高台寺,刚好开门。高台寺是丰臣秀吉死后,宁宁为他而建,晚年的宁宁每天就是走过宁宁之道到高台寺诵经祈福。高台寺的介绍手册上小小的一行字写着:宁宁和丰臣秀吉之寺。都说丰臣秀吉虽然后宫三千,但最宠爱还是茶茶。可是依然没有人可以忽视丰臣秀吉和宁宁相濡以沫的感情,毕竟是宁宁是陪着丰臣秀吉从一介无名小卒爬上了太政太阁之位,也难怪大河剧里都会把丰臣秀吉对宁宁的感情写成超越了夫妻的精神依靠。高台寺里除了方丈殿,还有供奉丰臣秀吉和宁宁灵位的地方,寺庙的庭院比想象中的大,也比想象中的别致。来逛高台寺的人非常少,大概也只有喜欢历史的人才会抱着朝拜的心情来参观宁宁和丰臣秀吉之寺吧。高台寺的门票包含了外面的一个掌美术馆,我突然想起两年前和闺蜜来的时候,买了通票却只逛了掌美术馆没有逛高台寺就走了,这次时间有限,我也就没再去掌美术馆,里面还是有不少很精美的展品。原计划是从高台寺出来后,坐巴士去下鸭神社。结果再次想吐槽京都的巴士非常慢,一两站的距离都要开非常久,我等车就花了20分钟,等到了出町柳要转巴士,又找不到要坐的那辆车的车站,和两个印度游客走了一阵之后,我眼看就要到11点半了,计划12点半必须回酒店,不然赶不上13点过的机场快线,行程中还有champions和beams两家店要逛,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去下鸭神社的计划。从出町柳坐电车回三条河原町,在去champions的路上顺便看了一眼本能寺,也算了个心愿。没有进去参观,一是因为没有时间了,二是因为当初的寺庙在本能寺之变中都被烧毁了,我只能在这个现在被商业街包围的低调寺庙门口缅怀一代枭雄织田信长。匆匆忙忙到champions买了T恤,再冲到beams逛了一圈,我就紧赶慢赶地回酒店取行李。想早一点去机场,主要考虑到不想把路上的时间留太紧,万一有个什么变化就会耽误赶飞机,而且想着机场还可以逛逛。从京都站坐HARUKA快线直达关西国际机场,需要1小时20分钟,我在月台的便当铺用剩下的880元硬币买了个便当,付钱的时候把一把大小不同的硬币递给便当阿姨,阿姨数完之后说,哇好厉害、刚刚好诶……因为我就是按照这个数量选的价格刚好的便当啊~到关西机场的时候,距离开始办check-in还有差不多1个小时,我就到楼下的商店区逛了逛,机场的muji to go虽然小,但是东西还蛮多,不过药妆店就贵了。我慢慢地逛了会儿书店,上去准备check-in的时候发现队伍已经排得非常长。机场地勤让大家都尽量在机器上先把登机牌换好,再到柜台托运行李。我是在来机场的路上,用手机在线check-in先选好了座位完成了check-in手续。不过关西机场这边不能随便给换紧急出口旁边的位置,要加钱,好像35美元吧。我在别的机场换紧急出口的位子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对于恐飞的人来说,紧急出口旁边的位置真是唯一的心理安慰,可是要加钱我也就算了,反正飞机起飞后紧急出口位置如果没有人的话,也就自己默默换过去了……最后再说一下机场免税店用支付宝都可以打8.5折,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日本也是势头不小,想想中国游客的购买力真是可怕,多少人提着电饭煲上飞机啊……难怪日本节目里说,中国很多游客来日本就干两件事:看富士山和买电饭煲。过了海关之后,在众多奢侈品免税店旁边赫然有一家还不小的优衣库,虽然优衣库的价格和国内也差不多,不过支付宝8.5折,还是可以逛一逛,我就以购入一条优衣库的裙子结束了一个人的日本关西濑户内海10日行。在三十岁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把自己一个人丢去濑户内海,远离了拥挤的游客和喧嚣的闹市,只有大海、蝉鸣和老屋子的时间平静得无比美好,有一种平淡的日子也在闪闪发光的感觉。是的,之后的人生一定也会充满许多个“无法再顺利走下去”的瞬间,但是这个夏天吹过的风、晒过的阳光、被拉长的呼吸都会是重新撑起生活的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