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3
14554
22
14
作者:笛子ld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晨,夾子從上海經昆明轉機飛加德滿都。此時距我們二零一一年十月二日晚的分別,剛好整整一百七十天。有人可以手拉手,走過大街小巷,真好。他說那種感覺,像是分開了很久,卻又像沒有分開過。這是我們一起旅行的第二個國家,終極目的地,是世界第一山脈喜馬拉雅在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地區。在加都宅了二十三天的我,終於踏上的是另外一個極端。徒步,十五天,從海拔二千八到五千四。從不自虐的我在出發前才後知後覺這不是穿著裙子壓馬路,而是背包在高海拔地區長時間爬山。然而無知即無畏。雖然我除了在加都買的一雙二手登山鞋之外沒有任何稍微專業一點的設備,我倆亦是沒向導沒背夫沒詳細攻略甚至連地圖也不曾有,但是一路上都還是義無返顧直愣愣地不斷向前挺進著。開玩笑地說:就算穿著裙子褲襪,我還是活著走下了喜馬拉雅。謝謝你因為心心念念了好久而毅然做下了走向喜馬拉雅的決定,讓我第一次徒步便體驗到種種震撼;謝謝你一路等待總爬不動想要偷懶拖後腿的我,在每次迷路時候有敏銳的直覺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謝謝你用對手中相機和眼前風景的無限熱愛,記錄下這些不斷流逝著卻可以帶走我呼吸的美麗時光;謝謝一路相伴有你,如此,一直一直走下去...徒步地圖及行程Day1 Lukla—MonjoDay2 Monjo—Namche BazarDay3 Namche—Phortse TengaDay4 Phortse TengaDay5 Phortse Tenga—PangbocheDay6 Pangboche—DingbocheDay7 DingbocheDay8 Dingboche—LobocheDay9 Loboche—Gorak Shep(Kala Patthar)Day10 Gorak Shep—DughlaDay11 Dughla—Cho La Pass—DragnagDay12 Dragnag—GokyoDay13 Gokyo—DoleDay14 Dole—JorsaleDay15 Jorsale—Lukla閱讀每天的徒步日記可直接點擊鏈接進入:Day1 飛越喜馬拉雅Day2 夏爾巴背夫Day3 一腳夢幻,一腳夢靨Day5 原生之境,化外之美Day6 冷美人之約Day8 自在遠行客,歌與天地人Day9 我不喜歡爬山,可還在一直向前Day10 有迷失,也有希望Day11 穿越有驚無險的死亡Day12 史前大冰川Day13 今日各種美好Day14 是愛情和生活,讓我們用心Day15 從冬天走到春天PHOTO BY 夾子Day1 飛越喜馬拉雅2012.3.25. 加德滿都—Lukla—Monjo 晴轉陰五點起床,簡單洗漱后,背起昨晚已經收拾妥當的行囊。與同行已久的姐妹相擁而別。她此去伊朗,再繼續一路走下去,再見時恐怕至少也要半年之後了。直接打車去到機場。幾經手續安檢和等待,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小飛機。兩行六列十二座,駕駛員和操作處在眼所能及的機頭,沒有任何隔離。所有遊客的行李均被堆在機尾,空姐坐于其旁。除此之外,再無任何額外設備。因為飛機實在嬌小,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穩定性極差。喜馬拉雅上空,氣流變化多端,小飛機便隨之抖動。這一抖不要緊,卻是不間斷地發作甚至有時持續不停,於是伴著胃裡的翻江倒海極度難受腹痛想吐,我雙手死死捏住衣角祈求能速得些解脫,如此忍耐大半個小時,已是臉色蒼白周身發冷。所謂還未到得喜馬拉雅,便輸下這第一陣,想來即是此般感受。可是夾子卻是歡喜異常。小飛機已是罕見,更不用說飛越喜馬拉雅如此獨特的風光。似乎除了我,幾乎蠻機艙的人都拿出了長槍短炮奮力地向窗外拍去。而我只能靠著忍住疼痛之餘的力氣側頭外視。正值日出時分,群山在雲海之下,已有了些色彩。有時山高些,飛得低些,竟似乎從山尖頭掠過,看得清山石山色種種。只可惜,於我,少了份欣賞的興致。終於到得Lukla機場,這個傳說中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當我還沒有回過神來下細看時,夾子已表示有些瞠目結舌。原來所謂的機場跑道是一段不長的斜坡,而它的一端是懸崖,另一端則是一堵牆壁。飛機起飛沿斜坡加速前行,當快要沖到最前端懸崖盡頭時便立時騰空而起。飛機降落,借斜坡減速,當快要撞到最里端的那堵牆時便迅速靈巧地轉彎停穩。看到此時,我的腦海里竟出現小飛機一下子射出去便沖下了懸崖,或者一下子沖回來便撞上了牆壁的場景。心裡一緊,便只求當回得Lukla,請保佑我們能安全飛回加都,哪怕肚裡再翻江倒海,也是無所謂了。果然我還是見識短淺,鼠目寸光,經不得大陣仗啊。隨便找了家吃過早飯,休息了些時間。再背包上路,便是徒步的正式開始了。尼泊爾徒步發展得算是比較成熟的。每日在力所能及的時間範圍內,總會有村落供徒步者吃飯歇息。所以只要稍微計劃好時間,就很難會出現錯過宿頭的情況。進山后雖有幾條溝可以選擇,但是路都比較明晰,較少岔路,到重要村落的路口也會有一些標示。況且現在又快進入徒步旺季,一路也能間或越到些同上山或者已下山的人,可以打聽情況,計算腳程。這也是我們膽敢沒嚮導也不細做攻略就跑上山來的小小倚仗之一。來之前便被夾子鼓吹到EBC(Everest Base Camp 珠峰大本營)是一條休閒路線。許多老頭兒老太太都會成群結隊相伴而來。我還真信了。後來看來要不就是我太弱,要不就是那些老年黃金組太過強悍。反正我覺著唯一兩處休閒只能是,其一風光的確大好且變化多端,讓人絕不生厭。其二便是山裡一到下午兩三點便會逐漸開始起霧,即使上午再豔陽高照到了下午也會變得陰沉且寒冷,所以一般徒步都會在兩三點鐘結束,之後便可隨意休息。只是就算這樣那也是每天六七八個小時的跋涉。還好第一天是一個緩衝,只用從起點Lukla走到距它最近的第二個村子Monjo。此時海拔才兩千多三千米,山林很是茂密,一路水聲滔滔,向著我們的方向奔湧而下。開始一直沒有找到狀態的我,突然在半路似被打過雞血般地發起狂來。一口氣邊走邊跟夾子講了長長長長的地震故事,對著山林水流前方道路唱奇奇怪怪的歌,大笑大叫。可能是在加都宅了太久的我,需要個出口大肆發洩一番了。又或許是在這日頭下爬山,太累太熱,一口悶氣堵在胸口急需抒發。於是始終是又叫又跳。此刻,想必即使勞累,我也還未嘗體會到自虐的苦頭。所以還拿著十二分的精力大把大把地灑在路上,看看何能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