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88
0
6
作者:无忧扁舟子
Day14, ‘20 7/26 長崎
从和平公园北部“誓愿之区”下来,过一条马路就是原子弹爆炸的中心~“祈祷之区”。
松山町171番地是个恬静的空间,这里曾是长崎富豪“高見和平”的网球场(这个富豪既不“高見”、也没“和平”🤭)。
左边那个黑色花岗石柱建于1968年,石柱下是“原爆殉難者名奉安箱”,里面有全部的死难者名簿,对在灾难中罹难的每一位死难者都不忘记才是“以人为本”的平等和尊重,“胖子”就在那儿上空503米处爆炸的。
据推测,原子弹爆炸瞬间温度可达几百万度,万分之一秒后形成30万度的火球,1秒后膨胀到半径約240米,到达地表約3,000~4,000度。
一眨眼,地上的树林也全部被吹倒、烧光,有“70年寸草不生”一说,岂知,一个月后30多种植物的嫩芽破土而出,生命的倔强超越死亡。而今,曾经的凄惨之地外圈围绕着茂密的樱花树,年年的缤纷落樱抚慰着地下的亡灵。
经过很多年的调查统计,原爆資料保存委員会于1950年发表報告:死者73,884人,重軽傷者74,909人,推定当时长崎市人口21万人左右。半径4公里内房屋被摧毁而受害18,409户/120,820人、占长崎市内总戸数の約36%。
在原爆中心地碑一侧,我还看到了立有基督圣徒塑像的残垣断壁,这是从500米外被摧毁的“浦上天主教堂”遗迹中移存过来留作纪念的。
原子弹爆炸时,主任祭司西田三郎和助理祭司玉屋房吉正领着几十位信徒在教堂里做弥撒,庆祝圣母升天节,在刹那间的天炎地火中,他们都随着圣母上了天堂…
自16世纪以来,基督教就开始在长崎北部地区传播。即使17世纪开始颁布“禁教令”至19世纪后半叶废止为止的250年间,当地也是著名的“潜伏基督徒”的中心。
“禁教令”废止后,浦上地区于1879年始建小教堂,1895年开始修建大教堂,1914年正式建成,1925年双塔也完成,以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教堂而闻名。
长崎原子弹爆炸时,当地15,000多名基督徒中约有10,000人遇难。
現在長崎県仍有大约61,000名基督徒,占日本全国信徒的14%,从喧嚣的闹市到偏静的海岛,130所基督教会遍布全県,高高的十字架俨然成为长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被摧毁的浦上大教堂也浴火重生,现在的信徒达7000多人,建筑物、信徒数依然是日本最多的。
这座纪念雕像是長崎出身的雕刻家富永直樹在长崎原爆50周年之际制作的,为了永远铭记和悼念1945年8月9日11時2分死在原子弹爆炸中的亡灵,其中约70%是无辜的儿童、妇女和老人。
制作者用抱在手中的孩子来象征日本、用慈母的身姿来象征世界各国,意喻在全世界的支持下有了和平的日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去往第三区~“学习之区—長崎原爆資料館”前,霏霏细雨终于停了。
我回头又望了一眼爆炸中心这个“祈祷之区”,发现跟在后面的那对夫妇在黑色“殉難者名奉安箱”前拍照,那个小男孩拿着个笔记本在抄录着什么。
但愿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记住曾经悲惨的过去、永远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如资料馆入口的这句话:“但愿长崎是最后一个原子弹爆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