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中心三都县地处黔南州东南部,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雷公山、月亮山”腹地。2020年数据显示,三都县总人口276,347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97.3%,其中水族255,721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水族拥有自己的文字--“水书”,即便水族人通晓本民族语言,会用“水书”写作的却寥寥无几。有识之士创办“水书”学习班,满10人即开班,免费授课】一、三都县历史民国1941年“三合县”和“都江县”合并为“三都县”(治“三合镇”)。“都江县”被撤销后,原治所“都江镇”被完整保留下来,有幸成为当今贵州省保留最完整古城墙的两座古城之一,我们称之为“都江厅古城”——城墙长约1.85公里;另一座古城是剑河县柳霁古城(地点:剑河县南加镇柳基村)——清代行使分县职能,石城墙长约1.9公里,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五座炮台。都江厅古城拥有几近完整的古城墙,并留存当今贵州省唯一清代官衙--都匀通判署。都江厅古城,始建于清代雍正1731年,时为夯土城;雍正1733年,改建石城,次年竣工,为山城防御建筑典型代表。都江厅城墙是清代贵州省“改土归流”后设置的“新疆六厅”之一,其余“五厅”分别是:1)台拱厅,镇远同知分驻;2)清江厅,镇远府东南60里,与台拱厅东部边界接壤;3)八寨厅,都匀东南90里,理苗同知驻地;4)丹江厅,都匀通判分驻;5)古州厅,黎平同知分驻。这五个“厅”的古城墙均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行政归属方面,清代雍正1731年都江厅归都匀府管辖。军事辖区方面,清代雍正1732年(清代名臣)鄂尔泰奏请在上江村置一协,设副将一员,兵部商议后同意设副将驻扎上江(听古州镇指挥),即“上江协”(治所在都江厅古城),驻兵2200名,分为左右营,筑城塞--地处柳江东岸,地势险要,历代驻重兵。注:1)镇、协,清代军事单位,“镇”约为“师”,“协”约为“旅”,如上述的古州师、黎平旅。2)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改土归流”任务最重,清廷任命鄂尔泰为三省总督后,他立即全面了解三省特点及土司情况,他对土司用兵,政策性极强,轻重缓急,把握得当。长寨地区各处土司态度都很凶横,官兵所到,土司皆挟众反抗。鄂尔泰命总兵挥师挺进,攻陷一个个塞垒,坚决平定敢于反抗的大小土司,很快便征服了永宁(泸西县)、永安(通江县)、安顺等1398座寨子和广顺、定番(惠水县)、镇宁等680余座寨子,战果辉煌。二、少数民族情况之所以在贵州各府之下再设“六厅”,因所在区域苗民犷悍(粗野强悍),战力强,清代统称“黑苗”,需驻重兵悍将治理,长期处于战时状态。而贵州西部战力最强的当属彝族部落,善于畜牧与养马,当地盛产乌蒙马和水西马。清代的“苗民”是对苗族、水族和部分与之地域相近的侗族、瑶族的泛称:按地理特征,住在山里的称“山苗”、“高坡苗”,住在河边的称“洞苗”;按教化情况,受土司管辖的部落为“熟苗”,不受征调、纳租且自我求生的为“生苗”。苗民不怕纯粹的汉族武装,他们清楚了解汉族部队的弱点与缺陷。若遇规模化起义,汉族王朝常征调临近省份如湖南、广西的土家族、苗族、壮族等部落武装参与征讨,少数民族对待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相近的其他民族是比较熟悉的,加上中央政府的装备、粮饷、兵源等资源加持,只靠小农经济支撑的部落武装无法与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抗。三、古城游历经与同伴实地踏勘(如下图),确认古城四座主城门均在(城楼建筑不存),历史学家认为的“小南门”在当地人口中称为“小西门”,因其紧邻大西门(广泽门),沿都柳江乘船抵达都江厅古城的民众需在水师营下船,安检后由小西门进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三都县城中心到都江镇的运输路线以水路为唯一通道。当我将古城照片展现在一位熟人面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即便土生土长此地,仍然没人告诉他古城存在的事实。可见,都江厅古城的知名度实在很低,而我对它的最初认知则来源于清代官员巡察贵州吏治时写的一本游记。还有一本书很出名:清代康熙年田雯著作的《黔书》,于嘉庆年出版,贵州古代地方志类的宝藏级丛书。1、北门--演武门古城文保碑立在城门口,省级文保单位。前些年对其修缮过,它是古城唯一被修缮的城门,可能它仍然承担着古城日常进出通道的功能,考虑行人安全吧。刚进北门,右侧有一木制房屋,即为滕久寿将军故居,他是抗日英雄(1899-1932),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时任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于1932年2月4日战死于“一·二八淞沪抗战”。滕久寿将军故居旁是岔路口,左边为通往镇中心、小学的水泥路,右边为古城古道,石板路犹存,直至大榕树前的两侧房屋基本废弃,曾经这里是热闹嘈杂的商铺,如今清冷破败的没了人气。一处大宅院仅剩正门残留的石阶宣示着曾经的荣耀(下图),里面已是野草丛生、建筑全无。上图这段石板路走到底,又遇三岔路口,全部改成了水泥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都是石板路呢,想想那种情景就感觉很美。若是骑车,水泥路肯定会比石板路更舒适。岔路口左边走,不远处出现一栋古民居,很普通的清末建筑(房主为杨氏),倒是屋檐下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尽管被涂抹了一部分,仍然保留了抗战时期印迹:“为了迅速打垮日本狗强盗,保障世界和平,在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和中国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下图地点:上江村四组23号。2、西门--广泽门继续往前走,左手边出现一座土地庙,道路在此分岔,右手边进入小道,很快西门便映入眼帘(下图),往下进入西门券的道路究竟是谁设计修建的?非常湿滑,路面布满湿润苔藓,即便我穿着徒步鞋,仍需很小心。西门外的小道已湮没在蒿草中(看着跟没路一样),各种生活垃圾来此倾倒,甚至还有两个破旧沙发椅被放在了门券里,大概是想在子夜时分让游魂野鬼来此休息吧。古城门及城墙保存的比较好,可能少有人通过此处吧,站在城头基座上,如百年前一样的稳固、平整。3、小西门经过之前的就地询问,一位带孙儿的大娘清楚指明小西门位置且告知保存完好,这让我们很是激动。在西门(广泽门)左边可见一条石板小道向下延伸,视野相当好,俯视都柳江。猜测旁边的小路通往小西门,下去看看。城墙可见射击窗和垛口。站在城墙内侧廊道上,可见绕城而过的国道G321/356。小西门设计的入口与防御功能显然比其他四座主城门更精巧、坚固,受规格影响,门券高度较主城门低矮,但进入门券后道路立刻收窄变陡,可能是考虑敌人若攻破城门,可由高处以长矛穿刺和射箭袭击。在上图的门洞外侧有两道石墙,猜测是将进攻门洞和城墙的敌人队伍分隔开,方便夹击,使之不易呼应。石墙最外侧的左侧(上图泥土左边)是一陷坑,实测超过1.5米,可能是曾经城墙的壕沟仅剩的一段,行走时需小心。恐怕小西门城墙是都江厅保存最完好的了,恰恰这段常被路过行人忽略,从外观上着实像废弃庄园的外墙。小西门城墙向西门(广泽门)方向蜿蜒向上,左下方的国道标志格外显眼(显示为“都匀方向”)。4、南门--兴隆门一座左右城墙均圮/毁的城门,城门能保存到现在真是个奇迹,当地人对古迹应是相当重视的。5、万人坟都江厅古城有两座“万人坟”,下图为城南的一座,另有一座在城北(今不存)。清代咸丰1855年6月,三都县罗光明率众起义,攻克都江厅、八寨厅等处,与何德顺、潘名杰、潘新简等人率领的起义军会合,一起加入了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转战都匀、独山县、榕江县等地。【摘自百度百科:1858年,苗族张秀眉领导的起义军起义军控制了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长期与号军、侗族等起义军相互应援,联合作战。1862年(清同治元年)春,起义部队东路军攻入湖南晃州(今新晃)、沅州(今芷江)境内。清军急防晃州,又调兵船扼沅水。东路军复撤贵州境内。1866年初,清政府派湘军2万人分三路援黔。起义军以“深入疾归”战法,再次攻入湖南境内,袭扰湘军后方,迫使湘军回救,疲于奔命。1867年,清政府令川、滇、湘三省增兵援黔,采取“先教(即号军)后苗”的战略方针,集中力量先对付号军。1872年4月,起义军在乌鸦坡(今雷山、凯里之间)战败,全军覆没。注:号军是黔东北以宗教为信仰的起义军,类似白莲教。】同治1872年,文芳藩出任都江通判,次年与“上江协”(上文提过)副将张梁、上江街绅士李莲率众合力将双方阵亡将士与遇难百姓合葬,于城北广泽门与城南兴隆门各设一处“万人坟”。1981年9月27日,城南“万人坟”定为三都县级文保单位;城北“万人坟”失去踪影,原址纳入扩建后的都江镇新城区,据说这座新城区仿古建设耗资20亿元(不知是否属实)。1981年三都县文保碑在“万人坟”改建后被毁弃搁置路边,景象着实惨。6、都江厅通判署地点:三都县都江镇小学贵州唯一一座留存至今的官衙,保持原样,主体结构未修缮。下图为俯视图,正中的那座古建筑便是通判署。疫情期间,进入小学需出示健康码、戴口罩。为确保口罩干净,保安给我们新的口罩。通判署格外典雅,门口石狮初以为是古代工艺,直至看见底部落款确认是现代制作,三都县古代工艺传承的真好。在观赏通判署古建筑时,热心教员给我们展示了内部清代遗迹的横梁,其上写着:“大清光绪元年岁次乙亥阳月上院”,并画有太极图。注:“阳月”即“农历十月”,古人认为农历十月纯阴,没有一点阳气,因此命名“阳月”。其他人从都江小学正门出去,我与一名善攀爬的同伴穿过操场,从小学后门出去寻找东门(凯旋门)路径,试了三条路,每走起初一小段便遭遇密集蒿草,难以拨开前行,且有的地方深达1.5米以上(登山杖测深度),担心走错路后无法返回或跌入深坑。准备放弃了,再遇某村民,随口问起东门位置,便将我俩带至他家三层屋顶,手指方位,说是沿着下图小道前行,不要随道路右转,而是拨开蒿草笔直前行。蒿草实在太密,下次斩除蒿草再探访。随后根据数据、资料分析,绘制出“都江厅古城”方位图(下图):东门(凯旋门)的城门高度小于其他三座主城门,但同样坚固,看蒿草生长情况,估计从古城居住区、种植区通往东门的小道不是现代使用的道路,可以定义为纯粹的“古道”。从东门可见苗族、水族混住的怎雷寨(分为上中下三个寨子),而且东门所处古城最高处,东门与怎雷寨之间是一条很宽的山谷,猜测东门的设置很可能是在这个视野极佳之地观察怎雷寨一侧的人流动向,也方便向其派遣探子。若有时间,推荐去怎雷寨玩玩,若走得快,又不流年忘返,需时3-4小时。自然风光和日落时分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