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大利亚回来也就10来天,最开始的3天还很兴奋——身在帝都、心留在了澳大利亚的蓝天碧海。可惜之后几天加大班,工作一通狂轰滥炸后身心皆疲,度假的心远去了,游记也差点远去了。好在,看到同学的游记长而美,受了点激励。好吧,我努努力,记个流水账,抓住半个月前度假的尾巴…… 一、 晕头转向歌剧院 我们——三个70后,一个90后,两个00后一起进行的澳洲旅行。 北京飞悉尼中转广州,国际段双层的空客A380,春节前一周,基本客满。从出门算,18个小时加9000多公里的时空转换后,我们从帝都的冬天,抵达了南半球的夏天。落地第一件事是换装。厚重的冬装脱下来,轻薄的夏装穿上身,人有点发飘……累的。有个小插曲:我们在行李传送带附近换的装,看到同行一家换上家庭装T恤短打,忍不住拍了个照,结果5分钟不到一位工作人员过来通知我“No photos, you MUST delete it”,看着我把照片删除才走开…… 找我们的导游夏哥花了一点时间——功课没做到位,一开始没掌握如何用国内手机拨澳洲电话。11点从机场出发,夏哥直接带我们开始了游览(补充一句,后来才知道这样安排是因为澳洲所有酒店都是下午2点之后才入住的,想长途飞行后直接休息的,这点要提前准备)。第一站就是澳洲最著名地标——悉尼歌剧院。穿过长长的咖啡廊,我还有点恍惚,明明刚还在帝都,现在已沐浴着南半球的骄阳站到歌剧院脚下。歌剧院近看是淡米黄色的,夏哥介绍说是因为纯白会影响航空安全 。设计师与澳洲政府关系龌龊,一生未见其作品的八卦之前已经看过,不稀奇。稀奇的是,最终歌剧院完成,成本比当初的预算超出了100多倍。这个数字够劲爆,难怪当初设计师和业主关系会差到这个地步:) 夏哥简单给我们介绍了下高成本的原因:为了外观美丽,歌剧院没有一处空调室外机(想想美丽的悉尼歌剧院外面挂了很多空调室外机,寒),空调是特殊设计使用海水冷却的,所有设备在地下,因海水的腐蚀作用,每年需要大量检修和阳极保护措施。歌剧院的外观呈弧形,瓷砖的品质和弧度要求自然高 (贴一段度娘的话:悉尼歌剧院的顶面从建成以来从未进行过专业清洗,这些瓷砖只是靠接受雨雪的抚摸就能一直保持亮丽) 。歌剧院外的水泥地砖很巨大,仔细看并不是直接铺设而是四角铆钉固定,下方有龙骨,龙骨下面是各类管线。与这些工程细节的高成本相映成趣的是,当我们走进歌剧院的公共开放区域,我发现连廊和楼梯的墙面和顶面都是水泥,没有任何装饰。这些细节,看出的是澳洲人对高品质的要求和务实的态度。嗯,跟天朝人是不一样! 离开歌剧院,走入对面的皇家植物园,我才有点回神——太负盛名的地方威压也大。我很喜欢植物,第一次走进澳洲的植物园,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什么都新鲜:树不一样、鸟不一样、花也不一样。这种树冠巨大深绿形状优美的树,原来只在图片上见过,立在绿草之中,真是好看。这种树怎么没有树皮呢,国内的树不是树皮被剥了就会死吗?园子里的鸟太多了,就在你脚边上乱跑,夏哥提醒:别拿食物逗它们,真的会来抢,小心受伤;各种花的花型都好奇怪,好多以前从未见过。关键的关键,这里气氛轻松宁静,和帝都的植物园比看不出多少人工的痕迹。我终于放松在了南半球的树荫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