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场因梦而生的建筑朝圣之旅这两天在上海坐地铁时,看到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展览信息。女朋友问我:“你二月份自己一人背包去日本,‘见’的就是这个男人?”我答:“咳咳,什么叫‘见’的是这个男人,我是去‘朝圣’他的建筑作品!”“你又不学建筑,怎么会心血来潮去日本看建筑大师的作品?”女友追问。这,真是个好问题。回答得不好,说不定被误会我去干了什么坏事(虽然我常干啊),然后惨遭爆头。第一次认识安藤忠雄先生的大名,是很多年前看到他的“光之教堂”。即便不太懂建筑,那一眼也让我灵魂出窍:这是天外飞仙一般的神迹。世间怎能有此神人,构思出如此巧妙绝伦的十字架设计?!那一刻,就彻底记住了安藤忠雄的名字。细读一下他的简历,则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从小家境清贫,在高中毕业时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然后利用打拳击和开货车赚来的钱,花了十年时间在日本、欧洲和世界各地穷游,学习和参观各地建筑。最后他选择建筑作为终生职业,自学成才,终于又花了十年多的时间踏入建筑设计行业,开设自己的建筑工作室。1995年,安藤忠雄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顶级荣誉普利兹克奖的人物,他也因为独特的建筑风格被人称为“清水混凝土大师”。从一名三流的拳击选手,到通过自学最后成为日本建筑界的扛旗人物,这份牛气哄哄的人生简历背后,恐怕有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辛劳和奋斗。我不是一个追星的人,对于再喜欢的歌手,也很难会有冲动务必要去听TA的演唱会。所以从未想过,会跟安藤忠雄先生或者他那些奇妙的建筑杰作结缘。2017年的2月,我发现自己的日本签证快到期,不能浪费,那就自己去一趟日本吧。去哪?挠破了头,没想法没思路。结果当晚做了一场梦,梦里竟然发现自己坐在光之教堂里,泪流满面地听着管风琴在弹奏一首首悠扬动听的颂歌……睁眼醒来,吓了一跳,但也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为何不去日本看看安藤忠雄先生的作品?搜索一番,发现生于大阪的安藤忠雄在关西地区留下了大量精彩的作品。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时间档期,安排了一个5天左右背包行程,从大阪到京都,从京都去神户,再从神户到淡路岛,每到一处,就去看看他在当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顺便去一趟我没去过的奈良,那里虽然没有安藤先生的作品,却有对他建筑灵感影响巨大的建筑,还可以逗逗小鹿嘛……当这个由梦而生的想法竟然真的化作我纸上的行程单时,内心非常雀跃——我这个连建筑爱好者都谈不上的家伙,竟然会做出如此一次看似神经且后果不明的旅行规划?但我喜欢这样的冲动。冲动是魔鬼,而这一刻我将跟随魔鬼的脚步,摩擦摩擦。我也喜欢这样鲜明的主题之行,它让人感觉是一次有目的的寻宝,而我相信,世上除了那些专业的建筑师或爱好者,估计普通人不可能像我这样去寻找安藤忠雄大师的“宝藏”吧?咳咳,我根据自己的线路,立马拉了一张具体的游览计划,相当饱满丰富,是这样的:- 大阪:住吉的长屋(安藤老师第一个成功作品),司马辽太郎纪念馆,三得利美术馆天保山,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 奈良:东大寺,顺便逗逗小鹿- 京都: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The Times I,大山崎山荘美术馆- 茨木:光之教堂(安藤老师最著名的作品)- 神户:六甲山风之教堂(安藤老师三大教堂名作之一),兵库县立美术馆- 淡路岛:本福寺水御堂,淡路梦舞台于是,在依旧微寒的晚冬初春时节,我背上已经很多年没用过的大背包,出发了。为什么没有拉行李箱,而是背包,主要是考量到我基本每天住宿的地点都不同,一天换一个地,背包估计更方便行动,拖着箱子会累赘。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啊!当然我也不会告诉你:什么叫做变化永远比计划快啊……终于在春日丘找到“光之教堂”,然而发生的事情让人意想不到……大山崎山荘美术馆,安藤先生只是对其做了一些改建,所占比例很小,没啥特别看头。但我却在此意外邂逅三幅莫奈的《睡莲》……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完全就是为了展示名画(仿制品)而建的“混凝土画廊”,虽然小,却处处凸显安藤先生的建筑理念。兵库县立美术馆是我此行中看到的规模和尺寸最大的安藤先生的作品。这座位于淡路岛、建于1991年的本福寺水御堂相当不容易抵达,但却成为震撼我心灵的地方,让我愿意为它歌颂几千几万次也不为过。位于淡路岛的梦舞台是一个类似人民广场的超大型……爬楼梯锻炼身体累死人的绝佳场所,差点挂在这里。司马辽太郎记念馆,看到了生平见过的最美丽壮观的书架之一。只可惜馆内不允许拍照……而我还在淡路岛托托海风酒店度过了一晚非常……僻静骇人的夜。这里无疑是欣赏濑户内海静美之景的好地方。鬼使神差的巧合是——这酒店竟然是安藤忠雄先生设计的!只是,住这个酒店,差点让我迷失在淡路岛黑漆漆的夜里……又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故事,容我下面慢慢叙来。还有夜景超美的六甲山,这里有安藤先生的风之教堂,只可惜……以及我恰好在奈良邂逅的一年一度的“灯光节”。还特地去观瞻了鉴真大师当年六渡日本、最终成功抵达后所建的唐招提寺,一座具有唐代遗风的建筑,也是鉴真大师初心永存的见证。好,请容许我将记忆的大门彻底打开,让这趟奇葩的建筑追“星”旅途的所见所闻,尽情地将你们团团拥抱。同时,这一路,我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自己对一些建筑的肤浅理解,请专业的建筑人士高抬贵手,不要怼,咱们好好说话不要动刀子。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和两万册藏书运气好,我凑上了某航司从浦东飞大阪的特价机票,往返含税1200。按照我的计划,大阪城的安藤作品会作为返程前最后一站再来逛逛。初抵大阪是晚上9点多,连市区都懒得进,直接在东大阪找个地方住下,打算第二天一早先去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看一眼,然后就奔赴下一站奈良。恕我才疏学浅,不认识司马辽太郎先生(1923-1996)。若不是因为安藤忠雄,估计我一辈子也不会有认识他的机会。他是战后日本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波澜壮阔的写作风格与惯常写“私小说”风格的日本作家不同,擅长用批判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和现实,尤其是撰写了大量关于日本战国时代、幕府末年以及明治维新初年这三个时期的历史小说,深受读者喜爱。1993年(他七十岁)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三年后辞世。同年,司马辽太郎纪念财团成立,计划在司马辽太郎先生的故居这里兴建一座纪念馆,以承袭传播老先生的精神。安藤忠雄接下了这个任务。从近铁奈良线的河内小阪站出来,车站南边远远看到一个巨大的门拱,上面书写着纪念馆的大名。别急,这还真的不是纪念馆,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招牌,但也可见周边居民对此馆的重视和尊重。穿过这个巨大的门拱招牌,一下就没入了典型的日本城郊的小巷弄堂里。寻寻常常的街头巷尾,雨后的一抹深绿从院落周围串出来,洋溢着初春的气息。还有小而精致的神社在社区里出现,不见香火,也未见人影,一切都安静得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周围唯一的“声音”,估计是见面停下来打招呼寒暄的老居民,以及飞过头顶、隐隐约约的飞机轰鸣。我相信谷歌地图不会坑我。但好奇心也被吊到了嗓子:在这样的居民区里,安藤忠雄先生会如何设计这所纪念馆?九曲十八弯之后,纪念馆大门终于印入眼帘,还有那显著的黄色油菜花矗立在大门两侧。周遭树木繁密,一抬眼竟看不清纪念馆的模样。正当我准备上前时,发现最苦逼的来了:今天竟然是闭馆休息日!What?我不敢相信眼睛,而我之前查询的某论坛攻略上面明明写的休息日不是日本人习惯的“周一闭馆日”啊!我重新再翻一次攻略,靠,绝对就是写错了!坑叔啊!!!含泪离开,因为我还背着将近20公斤的背包,傻帽了,早知道将背包锁在火车站的locker里……但倔犟的梁叔岂能就此放弃!所以下面你看到的内容,都是我最后返回大阪后第二次前来参观的内容。买票,从三个魁梧的日本看门老大爷身边溜进大门,我一下置身于油菜花的庭院里。植物园吗?不是不是。这里是司马辽太郎住宅的庭院,先生一生挚爱油菜花(不知道他是否知道这在中国也代表“有才华”啊,哈哈),后来日本还根据他忌辰设立“油菜花节”,籍此惦念司马辽太郎先生。一位穿着油菜花颜色工作服的老大爷是园丁,在仔细查验花卉植物的状况,当我经过时,他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否在说“先生啊,又有一个人来拜会你了。”庭院的右侧,是司马辽太郎先生生前的旧居,目前依旧是他家人居住。当然不能过去叨扰,也没敢拍照。顺着小径继续往前,一幢弧形建筑从树木的掩映当中露出,那就是纪念馆了吧?感觉并不高大,甚至也不壮观,反倒像是躲藏在山中隐居的神秘之所。心里开始略有些激动:因为这将是我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安藤忠雄建筑。眼前这条弧形的狭长玻璃走道,就是纪念馆核心区的入口。这条狭长、高挑的玻璃走廊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略带神秘,让人意欲加快步伐一睹究竟。后来几日我参观了安藤先生数座建筑后,方醒悟到,这种利用长通道引领众人进入建筑的方式,其实是他特意创造的仪式感,一种从外部世界进入他所创造世界的仪式。左侧是全玻璃透明的设计,能将庭院的苍翠和花色尽收眼底;而右侧则是一堵厚实高大、毫无门窗的混凝土石墙——这是我继悉尼歌剧院之后,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使用和处理混凝土墙面。但悉尼歌剧院是因为当时没钱继续完善细节的修建,而这里,却是安藤先生的代表性手法:巨大的混凝土面积,极其平整光滑,但却不添加任何墙面的装饰,混凝土土灰土灰的颜色和真实的质感完全裸露在眼前——这就是其“清水混凝土诗人”的核心要义——展现材质和素材的生命感,所以天然去雕饰。要是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些混凝土墙面的处理方式都是通过高超的木模工艺和精确的施工保养过程来完成。而墙面上还规规矩矩地留下了很多小洞,这些是施工时候安藤先生刻意保留的孔洞,让整个墙面更加真实粗犷。基本上这么说吧,在日本一旦你看到这样的墙面,99%是安藤忠雄的作品。或者,是向他致敬的建筑师。而对于这种大面积的封闭的墙面,也是安藤先生惯用的手法。对他而言,“一片封闭的墙体并不是仅仅是防御性的,它是入侵性的,表现着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强烈意愿。同时,它提供了一个私密生活在内部得以展开的场所。”只是这一次,安藤先生用混凝土保护的私密世界,是司马辽太郎先生那孜孜不倦的一生,那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空间,以及让所有人惊叹的2万册藏书。(请原谅馆内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拍摄,所以下面的书架图片也是源自日本网站的报道)纪念馆内采取下沉的设计,因此外部看起来馆子高度不高,实际上内部挑高巨大。第一眼看到这两面高达11米的书柜,让人头晕目眩,我总觉得不可能只有11米这么矮。微有哈利波特里的魔幻场景感!这3400多个330mm*330mm的书格,容纳了司马辽太郎生前两万多册藏书,更是他渊博学识的极致象征。这样的书架设计,才衬托得起司马辽太郎这样的大才子和著名作家的身份,让人感受到他广博深厚的精神力量。我站在这所书房的中央,抬头仰望,感觉时光在此静止和凝固,那些书籍,是活生生的人生,也是沉甸甸的历史。穷我一生,估计也读不完这两万册书籍吧?而这个书架的尽头有一大块深浅不一的磨砂玻璃,光线从此处撒入房间,随着一日和四季的变换而光影幻变,唯独这个书房内书香依旧,司马辽太郎的精神永存。有容乃大,司马辽太郎的精神世界很牛,但用这样的方式去呈现的安藤忠雄先生,也很牛。书架边下的桌子上,还有留言本。各国语言留下的感受和体验,抒发了人们对此馆、对主人的深切缅怀和敬意。我也屏息坐下,认真留下了自己的感言。馆内还有介绍司马辽太郎先生的空间,以及书店和咖啡馆。每年还有多场纪念活动、书会和音乐会,成为司马辽太郎先生留给世人又一个重要遗产之一。我在此觅得一本厚厚的安藤忠雄作品全集,将它带回了国,籍此纪念我这次的出行(话说最后离开大阪回国时,特地买了一个新的红色行李箱来装一路买的纪念品和杂物)。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其实是我此行看到的最后一个安藤作品。所以其实它的风格我已经了然于心,入木三分般深刻。看不到头的长走道引领人们进入安藤创造的立体空间,然后封闭的高墙是住宅内的人和外部世界的分隔和联系,再加上不加修饰的混凝土墙面营造的简洁和朴素感,这些要素在我参观的大部分安藤忠雄早期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痕迹。一旦你熟悉了他的这个手法,在他建筑里奔走就忽然像有了一幅眼镜或指南针,你会迫不及待去在每一个建筑里寻找类似的蛛丝马迹。不过,也可能它们是我见过的最性冷淡的建筑之一,所以印象是难以磨灭的。这恐怕也是有人不喜欢安藤忠雄建筑的一个原因,认为其缺乏温度感,太冰冷,太素净,没有人烟的气息。对我个人而言,这温度感对我影响不大,尤其是我后来还在他的一个设计作品里住了一夜。(附送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的基本参观信息)官网:http://www.shibazaidan.or.jp/奈良,我打开的方式好像既对又不对我之前从未去过奈良,去过的人说,奈良没什么看头,就是逗逗小鹿,逛一下春日大社,早去傍晚前离开足矣。因此我对奈良并没有做任何的攻略,简单而至,随遇而安。但是,我懒,想在奈良多休息一晚才走,于是鬼使神差预订了一晚住宿。这个决定,最终有惊喜啊,也有惊吓。奈良公园里的小鹿,你们估计很熟悉了,反正再次告诫没去过的人,别被它们纯真的样子欺骗了~~~真的为了抢你手上吃的能把你拱到天上去。关键是,我手上啥吃的都没有,也被拱到了天上!被三只鹿追着我围剿的画面,我真的不想再尝试!还遇上了春日大社里的一场日本传统婚礼春日大社里的油灯我预订的酒店,据说是奈良公园里唯一的一家民宿,位于半山腰。穿过奈良公园,爬到快到半山腰的地方,就找到了它的影子,安静地坐落在一小排商店附近。住这里最大的优势,独享整个奈良公园的后山啊,在这里想怎么看鹿就怎么看鹿。说是民宿,但更像高级版的青年旅社,洗手间卫生间都是共享的,还有一个lounge和厨房也是共用,只是房间各人归各人。前台接待人是一位还在读大学的小弟,来这里就是打个兼职。我卸下背包行李之后,前往附近的东大寺参观。寺庙和神社是日本游览时很常见的景点,但我来这座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的东大寺,绝对不是为了来拥挤的人潮中凑热闹。当年安藤忠雄先生年轻时,就很喜欢来东大寺观摩学习这座古建筑,它的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还有它正门屋顶的木结构设计也据说是古代建筑的精品,据说安藤忠雄特喜欢带着自己工作室的年轻设计师来这里画大门。结果我到的时候,大门包裹起来在修缮。偶滴个神啊,我这真是什么运气。要我跟其他香客和游客去挤大殿,是不可能滴,我瘦骨头容易咯着别人。摊开地图,看了看奈良市内的其他几个景点,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作为中国人,我要去奈良市区西南角,去看看唐招提寺。中国人应该来打卡的唐招提寺建于759年的唐招提寺被誉为最具中国唐代遗风的日本寺庙,因为它是由大名鼎鼎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所建。作为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鉴真的故事远远比其他名声更伟大和传奇。为了传道授业,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六渡日本,最后东渡成功时已经66岁高龄,且双目已失明。其志之坚,其心之诚,恐怕才是打动世人的原因。从市区坐公交车抵达此处,游人稀疏,我就喜欢这样空荡荡的感觉。这里头的金堂、讲堂、经藏、宝藏、礼堂以及鼓楼等建筑都保存良好,被誉为国宝级的建筑。其中中央的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但我抵达时不可入内,也就错过了看到鉴真大师坐像的机会。主殿群后有一条小路拐向右方,徐步而入,看到一个高林耸立的院落。院中矗立密密麻麻又直又高的不知名树木,树下长着厚厚的绿苔,仿佛这里已经好几百年无人来打扰。空山鸟飞绝,不知道为何,当时我就想到这样的一句诗词。而我就觉得,即便我什么堂什么殿都没进去看着,心里也有一份对自己的交代,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感叹:鉴真是多么值得让国人骄傲。从唐招提寺出来,我发现自己相机电池没电了,掏备用电池的时候忽然发现:靠,备用电池好像丢在中国没带出来。三根黑线爬上我额头,一身冷汗狂飙。接下去还有那么多天,我一块电池可熬不住每天的拍摄量啊!唯一的方法,赶紧在当地买一块。艰难地搜索一番,才搜到距离我四五公里之外有市内唯一的一家卖我相机电池的店。但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抵达那里。额,那唯一可用的……只有双腿!!!万万没想到在奈良的这个下午,我还参观了一番奈良的乡村美景,看着好几个骑车的美女从我身边擦身而去,我竟然都没有将她们拦下来问路……信谷歌,得永生,估计还能永葆单身……皇天不负有心人,谷歌没坑我,目的地的确是一家超大型的相机和打印器材店,里头正好有我的单反电池卖……稀里糊涂撞上一年一度的“瑠璃绘”回奈良城中心的路上,看到一则广告,不明就里,似乎是说有一场什么“瑠璃绘”的活动,很漂亮的模样——什么意思?进城天色已黑,走回我住宿的路上,必经奈良公园。一瞧,哎呀呀,原来撞上大事了,这个“瑠璃绘”是奈良城一年一度的灯光节!他们将奈良公园和春日大社等地方都挂上霓虹灯,漫山遍野,举目望去都是星星点点,犹如银河集体落入地面。灯光节主场地需购买门票入内,不能用脚架。然后左拍右拍上拍下拍之后,我发现无美女可拍,还发现饥肠开始辘辘,于是撤,赶紧回酒店先放下了器材,从前台借了一台单车,骑车下山来找吃的。这一路骑车溜下山真的好舒服,毫不废劲,畅快淋漓,差点还刹不住车给冲沟里去了!在奈良国家博物馆对面有一家不知道吃啥的小饭店,门外排起长长的队伍,咦,一看就是网红店的节奏啊。排队的人除了游客,还有大量日本当地人,嗯,看来还行,不是专坑游客的店。我停好单车,不管三七二十一它吃什么,也排起了队……约莫40分钟过去后,我在快饿死的边缘,吃上了一顿可口的鳗鱼蒸饭套餐(2000日元)……这味道虽好,但这份量……真不够我这瘦骨头吃。作为米饭的强烈粉丝,我呼吁老板应该要照顾一下我等人的胃口大小,适当增加大份量的选择。吃完,兴高采烈地准备骑车回酒店,反正市区也没啥可逛,然后我就傻眼了:尼玛之前下山骑车当然是一路畅快淋漓,而现在回程是要骑车上山!!!想死。骑回去之后,更是接近于死。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静赏安藤的光影切割哲学翌日,挥别奈良,两腿酸麻,直奔京都。京都虽来过两次,却每次都匆匆而过,从未将这座古城的全貌收入眼底,它在我心里的印象一直是残缺的拼图。这一次,我猜也同样如此,毕竟我的目标仅仅在于那些安藤先生的建筑。199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上,展出了四幅陶板画,均为名作的仿真复刻,分别为莫奈的《睡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结果这四幅陶板画一炮而火,大受好评。【知识点又来了:这些陶板画的制作方式,基本就是将原画放大临摹在陶板上烧制而成,再将烧成的陶板拼合起来,形成巨大画卷。画作的颜色可以历久弥新,不易褪变。我们国内这样的作品以晚清民国时期的江西景德镇珠山八友作品最为有名。】博览会结束,这些陶板画何去何从?最后四幅作品都被赠予京都府。大家又临摹了四幅新作品,包括修拉的《大碗岛的礼拜天下午》、雷诺瓦的《两姐妹(阳台上)》、梵高的《星空下的丝柏路》和鸟羽僧正的《鸟兽人物戏画》,最后委托安藤忠雄设计一座画庭专门呈放这八幅陶板作品。此为这间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的来历也。1994年建成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室外美术馆、唯一一个展出陶板画的美术馆。从地铁站一出来,就能看到通道里有去往画庭的指示牌。一辆贩卖日式热狗的老车停在画庭大门外,估计交过保护费了吧,哈哈。画庭入口处有一小屋,一位阿姨端坐其中,给我卖票(100日元)、发了一张介绍的小纸头。站在外围看过去的第一眼,嘿这混凝土的处理手法,不用问,就是安藤忠雄签名一般的风格。但好像这地方看起来不怎么样,大门外,看不出里头是否别有洞天。而且,一开始还真的不知道它是室外开放式的设计。入口处有平面图和剖面图,我先看看,看我看不看得懂。从空中俯瞰,这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布局,主体建筑像一个圆规展开了两条长腿,中间加了一把尺子和方形的橡皮擦……请见谅我的想象力只能有这么点水平;剖面图一看,可以看出这又是一个有地面下沉部分的建筑,如此一来,有大概两层半到三层的高度。想象了一下,如此的结构,莫非这里头用的是回廊的形式?容我慢慢走走。入口通道左侧的水池里,看到了第一幅陶板名画——莫奈的《睡莲》。长条的陶板放置在浅浅的水中,仿佛睡莲正浮于水池当中,意境贴合得极为巧妙。睡莲的右侧又是一条长长的通道,引领观者进入安藤的混凝土世界里,是不是开始熟悉了?继续往前走,会看到横竖共有三道巨大的柱墙在庭院上空交汇。一开始,我觉得这三道柱墙貌似不经意存在,但是不是有点多余,好像遮蔽了天空的存在。但继续往下走,才回神发现,刚才的三道交汇的柱墙,事实上将整个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了立体分割。走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它们,发现其像是门洞,又仿佛是画框,随着太阳的高低变换,空间里会因它们生出了更多天然的“光影画框”。长长的主轴通道右侧墙壁上,是鸟羽僧正的《鸟兽人物戏画》图。该画创作于日本平安至镰仓时代,被认为是日本漫画的起源,原画现收藏于京都高山寺。走到直道尽头,一个U型折返,又是一条向下的长直道缓坡。墙壁一侧的依旧还是《年兽人物戏画》。但你有没有发现,这时候看向直道远方,就能看到重重叠叠不同的立体“画框”出现在眼前。忽然之间,光影成方或成块,有棱也有角,你是不是开始跟我一样,好奇这个空间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安藤先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给予单纯的几何形式以迷宫般的表现,创造一种同时具有抽象性和具象性的建筑。是不是有点意思了?沿斜坡向下走,左侧的水池联结着一个水壁。水流像瀑布一样汩汩地从石壁上流出。水池边上的石墙设计了两个正正方方的窗户,透过巨大窗户看到的是外部的树木。这一刻,感觉身处在一个巨大的居室当中。向下的斜坡直道结束,再次U型折返,转个弯儿就来到了下一层。咱们大中华的《清明上河图》放置在内侧墙壁,外侧一端则挂着《最后的晚餐》。继续前往最底层,则会看到最大的一幅陶板画,《最后的审判》。14.3米宽、13.09米高,蔚为壮观,以至于不管在庭院里的哪一层,都能轻易发现它的踪影。而在走向出口的坡道旁,水池边上依次放置了三幅陶板画,分别是《大碗岛的礼拜天下午》、《两姐妹(阳台上)》和《星空下的丝柏的路》。这个时候能更清晰看到墙上方形开洞,以及空中交汇的柱墙在陶板画上留下了重叠的空间,让视角不再单一,也增加了画面的变化感。事实上,看完所有的画,即可沿着直道离场。但我不甘心啊,远道而来的我,怎么也得多泡泡,多找些角度来审视一番。于是我又返回到起点,重新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发掘这座画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空间演变之法。越看,越被这空间的百转千回所迷惑,所佩服。后来回国后我仔细研读了一些书籍,才理解这样的空间曲折变化,其实是承继了日本传统回游式庭院设计的精髓。站在出口,再回望这里,你会发现它的外表低调得如同不起眼的街边一角。谁能料到里头却别有洞天?这就是安藤忠雄的厉害之处,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与封闭的空间,里头清风徐阳,天际的阴晴风云,都成为画庭的天然装饰。也许陶板画会因此受到一定的“摧残”,但这也是不得不迁就的小遗憾。四周是朴实无华的混凝土墙面,还有微微流动的水流,结合在一起,动静之间营造出可以静观艺术珍品的绝佳空间。难怪有评论家评述安藤作品时,会认为他的建筑在城市中对外是自闭的姿态,对内则是一番天地。要我说,安藤先生真是一个光线切割的大师。下次再去,我一定摆好机位,拍个一天一夜的延时,看看世界到了这里,日月星辰会如何轮转与变迁。陶板名画庭地址:京都市営地下鉄北山駅下车即可抵达。官网:http://kyoto-toban-hp.or.jp/The Times,安藤在商业城项目上“遗憾”The Times I&II,据说是安藤在京都做的第一个商场设计项目。去之前看网上的图,并没有太多出彩之处,去到现场,的确,惊喜感不足。商场附近挨着京都的运河,高濑川。这座城市本就是水系纵横繁茂的古城,而高濑川附近拥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很多老宅子老街坊都在周边,熙熙攘攘。说到老宅子,京都这里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风格为“京町家”,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京町家为木质房屋,外形细长,被称为“鳗の寝床”,如同中国老北京的胡同建筑、广州的西关骑楼一样,紧紧相邻,比如在衹园附近就能看到大量这样的町家建筑。安藤先生设计The Times I&II商城时,也是充分考虑了如何在拥挤的街道里,安插现代的商城,同时自己的风格尽量不跟街区的传统风格产生太大的矛盾和排斥。所以他借鉴了京町家的很多理念和空间布局之法,只是将其放大,用混凝土的方式进化和演绎。但因为临街的一些限制,他特地将商场主要入口编排在临水的侧面,需要行人通过楼梯从主街道走下来(见下图的楼梯)商场内的布局,又见熟悉的安藤式迷宫变化,垂直和水平的空间递进,扭转,上下穿插,像是一座立体的迷宫。但这样的结构空间下,逛商场变成了一件不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显得麻烦。这恐怕也是目前The Times I & II两期商城入住商户乏善的一个原因。尽管安藤先生极力在此延续了京都本地的建筑风格,还与周边街区环境融为一体,但却就是吸引不了消费人流。我在楼下的铭牌上,看到目前入驻的商家数量,实在可怜。所以说,有时候并非每一个作品都能算得上成功,并非事事都能如意啊,安藤先生,对吧。但从建筑本身的样貌来看,我没猜出它竟然是1983年的作品,先生的建筑意识在那时候还是蛮超越的。最后,个人建议可以不用来此观瞻了,地址我也不附上了。转身要走时,看到隔壁有一个特小的寺庙,瑞泉寺。原来是吊唁丰臣秀吉侄子丰成秀次而建的。事实上我在京都的参观就到此为止,没有再看更多的安藤建筑。而京都也是我第一次在日本住胶囊旅馆,它像是入住人数更多的青年旅馆。后来我在大阪也住了同类型的胶囊旅馆,相比之下,京都的这家条件设施和管理都很值得推荐,有汤泡,价格才120人民币上下。单身或者朋友结伴出行的,可以试试。这家旅馆对面有一家超大的唱片、书籍专卖店,也有很多稀奇古怪的zakker货品,我只遗憾自己背包,不便携带,于是忍住了剁手的心。大山崎山庄美术馆翌日,背包继续启程,今日腿不酸。搭乘JR京都线往神户方向行进,途中会参观两处安藤先生的作品,第一站是位于山崎火车站旁的大山崎山庄美术馆。照例来科普一下这座美术馆哈。大山崎山庄美术馆最初是关西昭和时代实业家加贺正太郎先生的私人住宅。加贺正太郎先生逝世后,山庄几经易手,也逐渐失修荒废。但外界友人和社区居民都一直期待能修复该址,于是与加贺正太郎私交甚好的朝日啤酒的第一代社长山本为三郎接手,出资修复,并委由建筑师安藤忠雄先生为它修建别馆,1996年作为美术馆,这里焕发新生,对外开放。但安藤为了不破坏山庄的整体风格,将新的别馆大部分建筑建在地下,因而我认为从建筑的规模上来看,并没有尽显安藤先生的实力。普通的建筑爱好者并不会将此地作为必看的安藤作品。而我去看它,完全是因为:顺路啊。反正我这一路,基本都没攻略,只有地图上的一个个目的地和订好的酒店(下次背包可以试试连酒店都不订)。去到哪,看到什么,纯看人品和老天爷的安排。是不是很赞?(报告!发现一列画着snoopy的火车)从山崎站下车后,我并不知道美术馆提供了穿梭巴士。我自己循着手机导航,腿着上山。山崎这里是一个小村庄,周边房屋住宅并不繁华。倒是一台骚绿骚绿的老款911很抢眼。这里正好位于木津、宇治和桂三条河流的交会点,据说当年游学英国温莎堡的加贺正太郎先生常常回忆泰晤士河,所以将山庄挑选在此。当你看到下面的蓝色指示牌,证明:你要开始爬行一段非常非常长的山坡了!我背着全副武装(汗,我怎么又没有将背包存在JR站啊,傻帽again),腿到一半时已经想放弃的节奏!这是长坂坡吧,5555。当你看到下面写着“大山崎山庄”的拱洞时,恭喜你……你还有好几百米可以继续腿!而梁叔已经在哭泣……抵达一处像入口的休息站,必须在此存包,还可以买一罐饮料缓解刚才的疲累。然后继续往前,在一片葱葱郁郁的绿色当中,逐渐露出了山庄的容颜。眼前的这座建筑,就是大山崎山庄的本馆,背后是大天王山。整个山庄占地5500平米,不过大部分区域是栽满花草的庭院,据说随着四季变迁,庭院内景观各异,春粉夏绿秋红冬白,好生漂亮。我抵达的时候,庭园中微有玉兰的香气,垂枝樱、八重樱、御衣黄等品种的樱花树开始露出微微的粉红之意,在等待接踵而来的盛开季节。sorry,我到早了一点点。据我观察,来到此处参观的多为日本当地人。反正我待的时间里,未见任何一个外国游客。馆内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拍摄,而我也无心观赏里头为数不多的藏品,而是到处寻找安藤先生的痕迹。终于在主馆旁看到了一排混凝土通道。这条通道从主馆的“山手馆”伸出来,通向埋在地下的“地中馆”,两者都是安藤先生的设计。我推门进入“地中馆”,它相当于就是一间地下画廊,除了熟悉的打着规整孔洞的清水混凝土,也看不出其他的特别之处。然后里头稍一转身,就面对一个空旷的房间,半圆形的空间里,啥都没有,除了墙上的几幅画。然后我就疯了……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大幅的《睡莲》真迹。而且里头不仅有一幅,共有三幅莫奈的《睡莲》。我这才相信,网上说日本人收了巨多的莫奈《睡莲》,是真的。(馆内严禁拍摄,这是我从官网下载的)估计是考虑到不少人此刻的激动和震撼,房间里摆放了唯一一张小长椅,就在大幅《睡莲》的正对面,以便大家头晕目眩时需要坐下。当我盯着《睡莲》一直盯到池塘里的睡莲开始摇曳时,我觉得,嗯,该离开了,否则继续下去得有幻觉了。离开的时候,在前台买了一张明信片,寄给了我朋友圈里唯一一位画画的鱼老师。但是鱼老师最终也没告诉我她收到没有。桑心啊。告诉你们,下山的时候,我等到了穿梭巴士……(下图:是美术馆回火车站方向的穿梭巴士时间表)地址:JR京都线、阪急京都线“大山崎站”下车,然后走路15-20分钟或者搭乘穿梭巴士上山官网:http://www.asahibeer-oyamazaki.com/ (内含shutter bus的运行时间)此行最重要的参观点,光之教堂,然而……离开大山崎山庄,下一站就是我此行最关键的参观点:光之教堂。道理你们懂的,我在序言里已经介绍过了。“光之教堂”的正式名字是茨木春日丘教会。搭乘JR东海道本线,在茨木站下车后,我在附近的巴士总站找了一圈,转乘近铁巴士前往春日丘公园站。我发现一路上自己的回头率还蛮高的,奇怪,我这样背包在日本旅行的人,不应该是少数啊。春日丘公园站下车后,旁边是一个巨大的操场。一群孩子在操场上狂奔嬉闹。操场的一边站着几位家长,在低声闲聊。一幅休闲安逸的日本乡下生活画。车站对面的电线杆上,刷了一个醒目的教堂方向的指示牌。跟着它走即可,没几步路,就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混凝土物体。5555,就是你,就是你!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认识安藤忠雄!也不会有此行!赶紧绕到入口处,然而一看,傻眼了。竟然!不开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山长水远,我觉得自己就是为了见它而来。结果竟然遭遇不开门的噩梦!这就是不做攻略的待遇吗?老天爷你怎么能如此对待我!!(一把声音在天上飘着:活该)我赶紧按照纸上的指示,去官网查预约的方式和时间。结果从我抵达的时间起,接下去一个月内都没有可预约的空档期了,约满!WTF!!!我抹了一把冷汗。心想,还有一招可以使。因为我听到教堂内隐约传来钢琴或者管风琴的声音。那就是证明有人在。我决定赖在门口坐着,等到有人出来的时候,我死皮赖脸地央求别人给我进去看一眼,看一眼就好,不拍照都没事!打定主意之后,我开始了静坐工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没有任何一个人出现……我已经开始打瞌睡了……然后这是里头的另外一个建筑里,走出来一个男人。看样子他要出门,然后他看见了坐在地上的我。我赶紧站起来,按照之前在脑海里彩排过的凄惨话术恳求了一番。男人听完摇头,摆手,说:不行,今天不开放,你请回吧,不能坐在我们门口。我觉得那一刻我就差没用“哭”这一招了。然后,男人走了,留下我一个人继续在原地。阳光炽烈,空气中没有风声,里头的钢琴声依旧隐约地奏响着。周围再也没有任何人出现。我依稀想起了梦里的自己,坐在光之教堂里,泪流满面地听着管风琴在弹奏一首首悠扬动听的颂歌……WTF,这梦里的场景唯一的区别是:我此刻坐在教堂外听着悠扬的音乐……为了不违法,也擅闯私人领域,我的静坐宣告失败告终。后来我朋友圈里深圳一朋友也来了此处,没有预约,当天也不开放。她只是跟管理员说自己远道而来就看一眼就好。管理员让她进去看了……怎么能如此重色轻粉?!不说了,预约参观链接在此:http://ibaraki-kasugaoka-church.jp/e-forvisitors.html我去哭一会。六甲山的风之教堂,你在哪带着说不出的失望和遗憾,我继续前行。这条背包的路,恍然像是人生的路,多少惊喜或者多少遗憾,都是正常。位于神户市的六甲山也是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周边的人将它当做是游玩神户的一个亮点,因为站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神户港的夜色。而我来此地,唯一目的是寻找安藤忠雄设计的三大教堂之一的“风之教堂”。鉴于“光之教堂”刚刚让我失落了一番,我对“风之教堂”志在必得。普通游客登顶这931米高的六甲山,可以搭乘下图所示的登山小火车。六甲山山顶目前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包含六甲高山植物园、自然体感展望台、音乐盒博物馆等,算是著名观光景点——但是,这个山顶,非常之大,每个景点之间尤其是从西边到东边,距离不短,因此山顶提供了巴士(非免费)。只是巴士的运行时间我觉得频次太低了。而且冬天的这个季节,晚上7点多就尾班车了。也对,景点其实关门时间更早。讷,下面就是山顶的大致景点分布图。说实在的,这些景点的可看程度……在这个冬末初春的时候,一般般咧。除了八音盒博物馆我抵达时已经关门,我无法评述。而我询问了一圈,都没人能准确告诉我“风之教堂”的位置。汗!几经打听,有人指着东南方向的山腰说了一句,那边似乎有个教堂,但已经关闭了。我导航上查了查,擦,没找到路……我猜,“光之教堂”的噩运,继续延续到了“风之教堂”啊~天色已晚,日薄西山,寒气逼人,路边竟然还有残雪。面对此等光景,失望+饥寒交迫的我,已无力去找寻了,只能看看明早是否有希望。而此刻,我在山顶最东边的景点,山顶上唯一一家酒店叫六甲山酒店,在山顶偏西的地方,我就住那。从最东到最西,高高低低圈圈绕绕,走路没有一个多小时估计是不行的。而我看了看环山公交的时间表,只能呵呵了……对面的相反方向,一位日本婆婆也坐着在等车,她拿着手机在大声唱着日本歌,悠然自得地打发等车的时间。但我可熬不住等一小时啊。等还是自己走,走还是继续等,这是个问题……于是在日薄西山、寒气逼人、路边竟然还有残雪的光景里,我决定,奶奶个熊的,沿着山路腿回去。山上唯一的一个咖啡餐吧,是在靠近登山火车终点站的位置。我腿了大概40多分钟,腿都快断了,然后抵达了这里。此时太阳已经正儿八经准备抛弃白天,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日落时分的神户港全景。最后一趟的下山小火车就要发车,看完日落的游客稀稀落落地跟车而去,整个山顶沉寂下来。我则赶紧选择在咖啡厅里点了一个意粉,和一个牛奶冰淇淋,然后急急忙忙冲向公交站,因为此时还有当日最后一班环山顶公交,它会经过我酒店门口。否则我得继续自己腿20-30分钟回酒店。酒店的屋顶可以继续观赏神户夜景,网上说这里是“1000万美元金不换的夜景”,过于浮夸了,说这话的人是不是没听过世界四大夜景之说?神户港湾之上,能看到一小片微弱的星空。天气太冷,我按了几下快门,就撤回酒店。顶层餐厅隔着玻璃也能看到夜景。我点了一杯水,不想喝酒。这种时候,特别想念远方的人。第二天起床后继续研究如何去“风之教堂”,但我最终发现没有太好的门路和方向。于是懒劲上来,放弃。六甲山景区官网:https://www.rokkosan.com/ 兵库县立美术馆从六甲山下来,我先经过火车站将大小背包给存了,仅仅挂着相机继续前进去海岸边的兵库县里美术馆。1995年阪神地震撼动了附近一大片地区,灾后重建工程里,政府提出了修建兵库县里美术馆和神户水滨广场的计划,以此振奋民心。安藤忠雄接下了这两个任务,但这两个项目的业主和建设时间都不同,只是位置相邻。安藤为了将先建的美术馆和后建的水滨广场统一起来,付出了不少精力说服业主同意他的方案。最后,才能看到如今的模样。美术馆以北,是城市繁华的主路,车来车往。从北面的火车站走过来的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美术馆的北侧。这是我一路上看到的最大规模的安藤作品了,墙面的混凝土用法,也不是最最传统的清水混凝土的方式。而正是因为北门靠近主路,所以安藤在设计是特地将入口收缩进去,形成了一个缓冲区。我则没有那么老实从北部主门进入,而是看到左侧有一条长长的坡道,看不到头。嘿嘿,安藤先生,还是改不掉的习惯啊。我心甘情愿地被这条长道引导着,走着走着,就绕到了美术馆的南侧,也就是临海的一侧。这个方向,终于看清楚美术馆是三座平行长方体玻璃建筑+一个巨大的石壁基座组成。南侧还有一个巨大的女孩雕像,没搞懂她的来历。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步向另一个方向的水滨广场。这就是美术馆的巨大石壁基座,以及上面平行规整的三个玻璃箱体。沿着楼梯重新回到建筑的中心,这才看清楚玻璃箱体的模样。巨大的透明玻璃从屋顶一直延续到地面。建筑的外部就能感觉到有明显的错层。这是靠西的两个玻璃箱体之间的“屋顶”——其实应该算室外平台。两张长椅远远相对,休息也罢,吸烟也罢,这里有足够的发呆空间。坐在这里,心绪一下就平和起来,身体和精神都无比放松。而两座玻璃箱体中间,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内向螺旋楼梯,造型别致,让人印象深刻。从这里可以连接上下楼层,我就是从这里进入下面的主厅入口的。进入玻璃箱体——也就是展厅——后,能清晰看到建筑内核还是安藤先生签名式的清水混凝土样式,它保护着展厅的空间;而最外层通透的玻璃,将阳光、海岸、绿树等外部景观都释放了进来,站在巨大的走廊即可感受到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联结感。这也算是一种空间变化的过渡吧。安藤先生对此就表示过玻璃的外壳可以让混凝土的内核变得柔和,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我坐在走廊里,花了些时间,看着太阳缓步移动,墙壁上巨大的玻璃框阴影也在壮观地移动和变形,感觉安藤老师又在给我示范如何把玩光影的游戏——是不是想起了陶板名画庭?展厅内部有一个巨大的之字形楼梯,你可以据此通达不同楼层。或者选择电梯也行。只是在这样的步行梯的吸引下,必须腿着上去啊,因为还想看看每一层能看到的景象变化。一座好的建筑,就好比一座山,不同角度都自有不同的风韵。展厅的面积和层高都很好,至于展品的具体信息和内容,请原谅我并没有费心去了解,仅仅走个马,观个花。毕竟要搞懂那些日语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闲逛着闲逛着,我到达了最低的一层,结果发现这边是一个关于安藤忠雄先生的特展区域。里头展示了先生一些代表作的设计草图和模型。看,下图就是这个县里美术馆和旁边水滨广场的模型。给大家特写一下美术馆的模型。然后,然后,我就看到那个让我梦里梦外都情绪复杂的“光之教堂”的模型了。好吧,尽管我跟它缘悭一面,但还是需要跟大家说说这个教堂为何让我如此着迷,这真的非常非常重要,请认真听我说:这个教堂主体建筑其实算是一个长方体的混凝土空间,没有任何外在的窗户,封闭、黑暗,在冰冷而质朴的混凝土的包围之下,显得压抑和沉重,甚至想象一下,会略带不安,这似乎暗喻的是基督教信徒们在遇到主和耶稣之前的懵懂蒙昧之态。而传统教堂里的十字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安藤在墙上开凿的巨大十字型开口。它成为了这个黑暗和封闭的空间与外部光源的唯一通道,不仅仅在视觉上完成了十字架的设定,而且在宗教内涵和精神意义上都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因为有了十字架的光,所以你们啊,那些一直在黑暗和封闭的浑沌世界里毫无方向、一直在寻找解脱的人,终于获得了照耀人生的光明和希望……你们说,这是不是世间最为牛逼的教堂设计?在最简约的形态下,饱含了如此的深意,怎么能不让人激动万分泪流满面?我并不是宗教信徒,但依旧为此深深折服。这些年旅途也近20个国家,看过无数不同类型的教堂,但我还是觉得这个看起来朴素简陋的“光之教堂”,是最独一无二的。安藤先生也不是基督教信徒,却能有此哲思,我的赞美之词已经穷尽了。你能理解为什么这是他的成名代表作了吧?还有,这个光十字架,方位面向南。做礼拜的时间一般是早上,所以这个光十字基本上可以确保在做礼拜的时间里都有足够的“亮度”,随着太阳的角度变化,十字架也会位移和变动,一边做礼拜,一边还能欣赏这场光影秀,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当然,这个教堂内如果仅仅依靠十字架采光,是不足够的。所以你看下图,教堂右侧有一个斜插的巨大直板薄墙,它将光线柔和的反射渗透进教堂内;同时其实屋顶和立墙之间也设置了缝隙来透光,只是我这里没有图片可以显示那个效果。懂得了“光之教堂”的意义,我觉得“清水混凝土诗人”来称呼安藤先生不够贴切。他应该是“光的诗人”。他的思维,估计并不是如何设计一栋建筑,而是如何用一个容器或工具,将“光”有意义地呈现给大家。我以为,我不会再遇到能与之比肩的宗教性建筑了。结果,呵呵,呵呵,TNND两天之后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安藤啊,安藤……最后我还去了水滨广场逛了一圈,那就是一个巨大的供人民休闲放松的广场。其中还有一个小型的半圆形露天剧场,可以在此举办音乐会和公开的活动。离开神户,我的下一站,是我之前从未听过的淡路岛。淡路岛托托海风酒店淡路岛究竟在哪?讷,你看看下面这块红色的区域。它是一个位于濑户内海的独立岛屿,跟南北陆地的联结就靠两座大桥。对于这个完全陌生闻所未闻的地方,我的记事本里就写着两个名字:淡路梦舞台,本福寺水御堂。前者似乎更多地被报道过,而后者的报道和描述相对很稀少。我的计划是,从兵库县立美术馆出来后,当天先入住淡路岛中间一家评分较高的酒店——托托海风酒店——第二天一早再将梦舞台和本福寺水御堂一扫而光。这就是我的此行参观的最后一个计划和任务。但是,连谷歌都没有显示如何搭乘公交系统抵达我要入住的托托海风酒店,只是显示了搭乘一趟大巴。嘿,真有意思。火车山阳本线,在舞子站下车,然后需要走到明石海峡大桥上的长途公交停靠站等车。说老实,这时候相当折磨我,因为这个长途大巴停靠站并没有清晰的指示,我根本不知道靠站的大巴究竟是不是我要搭乘的那台,只能频频向停车的大巴司机举着手机要去的站名问询。终于等到我要上的大巴,坐下,窗外是跨海大桥和濑户内海的景色。很快就开始忐忑,因为我发现手机GPS导航有点迟滞,无法实时显示我的位移。我盯着手机导航,然后在一个觉得距离托托海风酒店似乎最近的车站下了车。说是说最近,但距离酒店还有八九公里。真的是鬼使神差,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并不是最近的车站,但这个下车的地点是淡路市政厅的附近,却是这附近唯一一处有出租车停靠的地方。一下大巴,就正好有一台出租车在旁等候,我查了查,除了出租,毫无他法可以去酒店,于是上车。司机用蹩脚的英文对我说:you, lucky, here usually no taxi waiting.我自然点头称是是是,阿里嘎多,我是个lucky boy。车子拐进了乡村老林里,然后盘旋上山,我心想日本应该不会有夺命出租这部电影吧?左拐右拐之后,黑色老皇冠停下来,司机说:Here。一看大门,我呆了:这,这,这,这是栋安藤先生的建筑吧?啊!这TMD的根本假不了,这就是安藤忠雄标志性的建筑!而我竟然鬼使神差地订了一个他设计的酒店!而我还毫不知情!!!看来惊喜总在最后出场啊。激动地进去check-in,前台说您没有预订在我们这里就餐,所以没有晚餐噢。我说那附近如何吃晚餐。前台问我是自己开车来的吗?我说打车。前台哥哥微有难色,说,那你只能打车去山下最近的厚滨海水浴场,那里有几家吃饭的餐厅,我可以为你订车的。行,我打算先看看这栋建筑,然后再去吃饭。下面跟我走走,看看这栋安藤忠雄的酒店!透过巨大的方形窗户好比是画框,能看到外部美丽的景色。在酒店多个地方都能看出这样特意设计的“画框”。大堂下来的长梯和大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关于安藤忠雄的书籍。看来大家都用他作为金字招牌揽客啊。从大堂去客房区要走过这道室外的天桥,然后再搭乘电梯下去楼下的客房。这是站在天桥上回看大堂的那栋楼。大堂的那栋楼里还包含了餐厅、泳池等公共设施。这就是在下面的餐厅外所拍摄的建筑外形。这样一来基本能理解为何安藤设计了如此的结构,因为酒店的建造位置并非完全平整的地势,而是倾斜的山坡。所以他利用了这样的结构营造出不同高度的楼层,并且巧妙分隔了客房区和公共区。餐厅的尽头是泳池。但冬天不开放。站在泳池边上,眺望出去看到的濑户内海景色。远处海平线尽头微微的山带,就是对岸的泉南市和俎石山了吧。虽然这里正好面朝东边,无法看到日落,但依旧静谧美好。远方有山,有海,可能也有天涯的尽头,而不管如何,在路上就好。在路上,就能抵达那未知的远方啊……看着下面的画面,我还想起安藤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我知道如此的氛围,是可以让人沉溺下去,无法自拔的。于是我逼自己去前台订车,因为解决肚子问题,是此刻的大事。很快又一台黑色老皇冠到了,上车后指着地图告诉司机我要去这里。OK,OK,司机娴熟地开着皇冠下山,穿过乡村狭窄的山路,来到了5公里外的那个据说是附近唯一能在这个时间找到饭吃的厚滨海水浴场。这附近沿着滨海的主路,大概有那么几百米的距离是有建筑和住宅的,再远一点就是一片山林和看不到尽头的暮色。主路上除了往来的车辆,并无什么行人。我转了一圈,商店都不多,都关门了,便利店也是木有的。发现只有两家吃饭的店,一家位于某酒店内,写着什么超级海鲜;另一家在路对面,是一家拉面馆。我选了经济实惠的后者。店内一个客人也没有,only me。拉面在门口机器上买单,出了小票后拿给厨房的厨师。厨师加帮工,倒有三人。等我吃完结束时,来了一对本地人夫妻。我擦擦嘴,开始考虑如何回酒店的问题,于是问厨师小哥们,附近哪里能叫到taxi?他们连连摆手摇头,说没有taxi。我一愣。心想不可能吧?但是他们坚持说没有taxi,然后继续埋头在一团团的蒸汽里煮面。我再一愣,擦!我,我,我,奶奶个熊的,不会要腿着爬5公里山路回酒店吧?你们猜我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奶奶个熊的我真的是腿着爬5公里山路回酒店的!而且关键是,山里信号不好,GPS根本无法定位我清晰的位置。还有更重要的是:山路是没有路灯的!!!下面这盏灯,是我进山前最后的一盏路灯,它后面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就是我要进发的方向!!!啊啊啊啊!!!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走完那段路的!你可能奇怪,拿出手机一路打灯就可以啦。但是让我用亲身体验告诉你,在漆黑一片的山路上是根本不敢一直打着灯的,因为手机电筒光很散,照射范围不大,而要是一直开着那灯你根本就无法看到四周黑暗区域的任何动静。也就是你在明,未知的东西在暗,那种感觉特别恐慌。所以我大部分时间是关闭了手机电筒光,然后尽量让眼睛适应周围的黑暗。只有十分需要看路的时候才亮一下手机电筒。而很快一个残酷打击又袭来,我手机在寒冷的夜里没电关机了。我嘞了个去。接下去,我只能凭借脑海里最后留下的地图印象,摸黑往高处走。遇到好几个岔路口,都让我万分犹豫踌躇啊,最后都是赌命似的赌了一条路。这5公里,漫长惊骇得如同一生。当看到带有灯光的建筑增多,知道总算要抵达了,5555。前台已经没有人,整个酒店也空空荡荡的。不知道为何,脑海里蹦出来一个想法:这里很适合写一部杀人的小说啊!酒店有免费可泡的汤,于是换上浴袍前往。整个过程,都没有遇到一个人,感觉泡了个私汤,还蒸了一个私桑拿。回房间的路上,脑海里停不住地在构思那个杀人小说的开头……这里一切都挺好,海景美得要死,就是空无一人,颇为瘆人,容易胡思乱想……下回要是我想写恐怖小说了,一定第一时间来这里躺两个月,啥都不用干估计灵感就突突地涌现啊。本福寺水御堂,瞠目结舌的杰作翌日,本想看看日出,但层云笼罩,于是继续睡了个懒觉才起来收拾出发。从酒店到本福寺水御堂的交通方式同样不容易,先是taxi到昨晚吃拉面的地点,那里有一趟公交车路线能抵达本福寺附近。公交车的时间表,我昨晚已经特地提前看过,大概是两个小时一班车的节奏,错过了,那可惨了。我跟着google map,在一个村落模样的地方下了车。然后跟着地图,继续腿着往村庄深处走去。路上毫无标识,到底这是不是正确的路,毫无头绪。只是没有其他选择。躲在这么一处穷乡僻野的建筑?忽然之间我不抱任何希望,毕竟只是一座寺庙,寺庙是最传统的,能玩出什么花样?还需要再向上爬点坡。幸亏爬山的坡道不算特别长,几分钟时间就穿过小村落。再抬眼时,竹林里长出一大片石铺就的区域,碎石上迎面立着一整块安藤忠雄签名式的混凝土围墙。只是这块围墙被风雨洗刷得更加斑驳不一。围墙右侧,能看到一个红色的鸟居;左侧,一条粗糙的混凝小径通向围墙的一道门。直觉告诉我,左边。绕过这道3米高的直墙和另一道弧形围墙的屏障后,就会进入了本福寺水御堂的入口—— 一个混凝土材质的椭圆形莲花池。啊,不好意思,我来的这个季节莲花影子都没有。后来买了一张明信片,才看到这座莲花池漂浮着莲叶时候应有的样子。莲花池的右下角,看见一个像倒三角形的红色区域吗?这是个什么东西,我待会告诉你。大门入口似乎就是这个莲花池中央的通道,一道通向地下的楼梯摆在面前。我的疑问油然而生:日本大部分我见过的寺庙,都是木质结构的。至少寺庙的模样,都应该像我上文在奈良看的唐招提寺那样,高高在上,有着类似的殿堂、门窗、亭榭、游廊等等……而且,佛教在内的多数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佛主或神的接近。而这座寺庙竟然是一个埋在地下的混凝土寺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座本福寺1989年为了扩建,委托安藤忠雄设计一座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佛教建筑。那时候,安藤先生的光之教堂刚落成,体现出他对于宗教意义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洞察,估计这是本福寺找到他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堂我能理解,毕竟安藤先生花了十年时间周游欧洲,他不可能不了解基督教对于欧洲的意义。但这一次,安藤先生能用自己的理念驾驭佛教建筑吗?当安藤提出了修建地下佛堂的方案,遭到所有人都反对:佛堂怎么能够往地下走?这不是侮辱佛主吗?安藤解释说,莲花池静谧圣洁,体现佛教“步步生莲”本意,在莲花池的包围中慢慢拾阶而下,进入庙宇﹐其实有洗涤心灵的含义,也是重回佛教原点之意。人世间所有的人,通过这样一个从地表走向地下的黑暗通道,就像是我们回到一个封闭的内在空间,思考人性 ,然后回归内心的过程。人总是要落到最低落、最黑暗的时候,才会有超脱生死的顿悟。这番说法一出,寺院住持恳求安藤先生赶紧施工,实现这个伟大的设想。此刻,我也迫切想走下这道楼梯。莲池之下,石屎之中,是否真的能顿悟人生?沿着楼梯走到底,光线从明到暗。右侧严禁进入,是员工通道。左侧,为进入佛堂的路线。门口摆着一个小桌子,桌上放一盒子,写着自觉供奉400日元香油钱。旁边就是进入佛堂的通道。原来这地下还有一层4米高的弧形围墙,这次则是红色木质结构,造型像是一块块长长的木板围成的木桶。通道入口写着“土足严禁”,还放着一个鞋拔,要脱鞋进入吧。若不是安装了地灯,通道里视线会更加昏暗模糊。但红色的光线已经跟外头的世界截然不同。弧形通道看不到尽头,又是一种安藤签名式的“通道诱惑”,它在预热我的情绪,勾起我的好奇,让人禁不住想象黑暗的尽头是什么在等待。沿着通道走下去,当我觉得走到最黑暗的地方,再迈两步,就会发现眼前又越来越亮,然后右侧就出现了圆形的大殿,红光扑面而来。这圆形大殿象征生生世世﹐循环不息的轮回,而大殿的方框屏风则悉数采用日本传统建筑里的方柱造型。佛祖像背后是通过窗棂射入大殿的光线,整个空间就此被红光笼罩,恍如佛光四射,令人震撼。我磕头,许愿。更多的规矩不太懂,于是只好安静观察大殿的细节。大殿里有护身符和经书之类的物品可请,写上了数额,自觉投放。请了四本经书随身带走。从大殿出来,继续往前走,就会绕道大殿的后部。这时候,就会看到大殿红光四射的光源从何而来。原来最外层的混凝土围墙开了一个大口,还记得我上面明信片里提到的那个右下角的红色区域吗?那就是下面这个开口所处的位置。窗棂外面就是采光井,光线由此被引入地下,再透过红色的窗棂,化为照亮大殿的佛光。这想法和操作,是不是妙到毫颠?走到这里,已经内心激动得走不动了,盘腿坐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人生。在这静到深处之时,是广阔的虚无,是见过天见过地然后见自己。通过这样如凤凰涅槃般的红色,再走出来的时候,抬头一看楼梯之上,狭窄的混凝土世界顶上是一片天空在等待自己——那是新的天地在接纳自己的重生。我的天啊,一下明白了:这一进一出﹐意味着当我们从烦嚣乱世踏入地下,深入到最黑暗的低处,才能明了贪嗔痴的虚幻,见心见性,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方可能重见天日。放下,净化,死亡和重生,这就是本福寺水御堂全部的意义。(不过我这重生之后的天空忽然就乌云密布,过了一会还下起了雨,看来重生之后前途依旧堪忧啊,哈哈哈哈!)我以为“光之教堂”已经是安藤先生带给我们最极致的宗教体验,不可能还有能比肩它的宗教建筑出现。结果,安藤先生用这座寺庙再次告诉我一件事:永远不要用世俗的眼光预测他的极限。淡路岛梦舞台离开本福寺是蛮痛苦的一件事,因为它的氛围能把人牢牢地困住。而即便我后来最后一站去的是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为2000年国际园艺园博会设计的会场——其实我已经看不进去任何新的建筑了。梦舞台这个季节无花,也看不出其能有任何超越其他建筑的深意,我还是更喜欢安藤的宗教建筑,体现了大师超乎寻常的哲思和造诣。所以原谅我对于梦舞台不多做介绍,只是提示一下:梦舞台要爬完所有楼梯走到顶,那是相当相当考验腿力的。还有,从梦舞台要坐车返回舞子火车站,请到westin威斯汀酒店门外的站牌候车,谷歌地图对这个车站的准确位置根本无法提供支持,害人啊。结语回到大阪后,我放弃了其他的参观计划,只是在人头涌涌的街头闲逛。数日的建筑朝圣之行后,有种天上数日、人间数年的远离感。参观安藤先生的建筑,不知道为何发现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和拉扯感,一旦你熟悉了那个空间和独特的内部“世界”,你回到外界时,则需要感官上的适应和调整。我感觉,那是因为那些建筑都会让人思考的缘故。重回人间,此间光景恍如隔世啊。不少人去日本旅行时,可能花过时间去安藤忠雄先生的“光之教堂”、北海道的“水之教堂”这几个著名的作品前驻足打卡。但我猜想,应该没人像我这样,围绕着他在关西地区的建筑作品,策划了一趟和安藤忠雄先生作品的“约会之旅”。这段说走就走的任性之旅,全凭运气使然,最后却独特得像一颗独特永恒的星星,每当我回望自己走过的那么多国家和旅途时,它都在记忆的银河里摇曳生辉,闪闪发光。很多人都只懂得用“清水混凝土诗人”来形容他,因为大家没有亲自到他的建筑前参悟过。但他远远不是这个头衔所束缚的人,他是“光的诗人”,他有着永远出奇制胜的思路,材质只是一个肤浅的方面,最终他只是“利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式,就改变了光的形式,为个体建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这是普利兹克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我想起安藤先生说的:在我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非科班出身的三流拳击手,最终做成了他喜欢的职业,并且达到如此高度,真是人生的幸福啊。而我背着包,在自己裸辞后就完成的这趟旅途,也算是2017年最值得铭记和幸福的事情之一了。愿2018年大家都拥有更美好幸福深刻的旅途!/完/【欢迎勾搭,一起玩,一起摄】微信公众号:荒梁 / 微博:荒梁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