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涉县——正定吃过早饭,重返娲皇宫。14公里路程已经是轻车熟路。民间传说中伏羲、女娲为华夏始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功莫大焉,且为上古传说,无从取证,因此全国有多处女娲遗迹或拜女娲遗迹。在网上粗粗一查便有:山东枣庄金陵山女娲庙、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女娲补天台、甘肃省秦安县女娲庙、秦安县郑川乡邢泉村娲乡神母宫、河南省西华县女娲城、河北涉县娲皇宫、湖北省竹山县女娲山、陕西省安康市女娲庙等,这里面有自称是女娲补天处、造人处、居住处、埋骨处等等不一而足。多建有宏大的庙宇、牌坊、石碑甚至还有山壁上做过旧的甲骨文岩画,近年又纷纷举办大型娲祖祭祀活动,以证实自己的正宗身份。但其中有底气自称“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的还当属河北涉县娲皇宫。当然这也不全是自吹,1990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作为往返国都邺城和晋阳之间的途中憩息之行宫。 文宣帝生性奢华,且 “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修建了宫室,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在其基础上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现今整个娲皇宫景区占地约76万平方米。当地将娲皇宫的特点总结为:1座吊楼(娲皇阁),2种宗教(佛与道),3个石窟(北齐娲皇阁底层石窟及“眼光”、“蚕姑”二窟),4组古建(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娲皇宫),5处刻经(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6部经文(《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诚经》、《佛说孟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7尊塑像,8大功绩,9根铁索(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用9根铁索与山体相连)。为节省体力,我们决定乘坐摆渡车到补天广场,再乘坐滑车上山,当然最后一段还是要靠自己爬的。补天广场面积很大,中央为太极图,阴阳鱼四周24条放射线分割出24节气。正面高高的石台上立有一尊9.9米高的女娲娘娘石像,像前香烟缭绕,后面是马鞍形的唐王山,倚山而建的娲皇阁在雾中若隐若现。只是石像并非传说中的人首蛇尾之形,而是云鬓高耸,环佩琳琅,衣袂飘飘的古代美女之像。大概每年郑重其事的祭祖大典上若要各位领导显要向一位半人半蛇的“始祖”行礼祭拜实是难以接受吧。照片描述:补天广场广场右侧是中皇山,左侧是补天湖。沿湖山脚下有三处古建筑群,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始建于清康熙41年(1702年),1938年曾被日寇焚烧;停骖宫俗称歇马殿,是一座行宫,也是山下供奉娲祖的正宫。始建于清康熙6年(1667年),就碑刻来看,至少在咸丰2年、光绪23年、民国5年、6年重修过。此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广生宫又称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民间求子之场所。广生宫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60年历史。明万历16年(1608年)被火烧毁,清康熙5年(1666年)重建,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 年)、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两次重修扩建。照片描述:朝元宫照片描述:停骖宫(歇马殿)照片描述:广生宫(子孙殿)照片描述:广生宫里有棵“树抱石”。照片描述:石碑上被写上了“公社好”,当年的古为今用。出广生宫便是上山的石阶“十八盘”,虽然名字吓人,但据说既不长也不陡,一般人20分钟就可走到上面的娲皇宫。如果坐缆车反而走得更远些,坐滑车最后也要爬七、八分钟的样子。不过我们仨不敢冒险,还是买了每人30元的滑车票坐上山了。照片描述:上山滑道照片描述:下山滑道娲皇阁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唐王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居中为娲皇阁,左右分立梳妆楼、迎爽楼;钟鼓二楼南北对峙,另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建筑。其中娲皇阁是主体建筑,总高23米,坐东面西,悬空而立,共四层。第一层是石窟拜殿,为原始洞窟,汉代在洞外始建神庙三楹,明代天启六年(1626)就楼基,凿条石,券宝顶,“倚崖凿险,杰构凌虚”,又建起三层阁楼,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九条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有“吊庙”、“活楼”之称,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底层石窟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是娲皇宫最早的建筑之一。照片描述:娲皇阁一层的石窟拜殿。照片描述:三层造化阁,求子的拜这里。照片描述:鼓楼娲皇宫的另一处参观重点即娲皇阁外山崖上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6部,字数多达13.7万,总面积165平方米,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也是娲皇宫最负盛名、最珍贵的文物。照片描述:北齐的摩崖刻经。照片描述:魏碑的祖宗。(网络照片)娲皇阁外的眼光洞、蚕姑洞和阁内拜殿三处石窟均凿于北齐,眼光、蚕姑两洞均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 — 559 年),面阔 2.6 米,进深 2.35 米,高 4 米,面积 6.11 平方米。两洞内原各有佛、菩萨石造像数尊,现均只余一尊。造像身后环壁刻有《十地经》。拜殿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 年),是最大的一处石窟。照片描述:眼光洞照片描述:洞内菩萨照片描述:蚕姑洞照片描述:洞内菩萨,身后环壁刻经清晰可见。“古中皇山”凿壁古碑位于山上牌坊外右侧山崖上,刻于北齐天保年间,通高 4.33 米,宽 1.33 米,依山镌刻,龟座、蛇身、龙头。照片描述:“古中皇山”凿壁古碑在娲皇阁登高望远,太行群山耸翠,漳水一带环绕,若晴日必是怡人美景。下山决定“安步当车”走下去,果然并不觉远,很快便回到了补天湖边。由于时间安排较紧张,娲皇宫内还有些不错的地方没有走到,如里面的石刻博物馆,藏有北齐以来的许多石刻艺术的精品,值得一看。摩崖刻经也未能细看……离开娲皇宫,回涉县吃午饭,此次总结经验只要了一荤一素两个菜,依旧大盘满满,依旧没有吃完,结账37元。下午到达正定。正定古称常山,是赵子龙老家。如今这里是今上的龙兴之地,估计各级财政对这里都有些倾斜,以前虽然来过,却印象不深。如今一眼看去,街道宽阔,建筑整齐,环境优美,商业繁华,市中心尤其是旅游景点周边建有许多大型的免费停车场,这个必须赞啊。整体感觉城市管理做的不错。在燕赵南大街附近找了家7日连锁酒店住下,这里距正定四塔、文庙、隆兴寺均在步行范围内。连日长途驾驶,YX累得连晚饭都没胃口吃,早早去休息了。我和灵灵歇了一会儿觉得还有力气去附近转转,顺便找点饭吃。出门后跟着导航先到了开元寺。正定的古迹大多是免费参观(不得不再赞一个),我们去时景点已到关门时间,但入园大门仍旧敞开着,也无工作人员把守,游人可随意入内参观。这一点令我们很是意外,因此过来时连相机都没背,只拿了个手机(真的缺少敬业精神啊),没想到国内也有这么开明的公园管理方式。照片描述:正定(古常山)子龙广场。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清代重建的正殿法船殿已经塌毁无存,残存的不过是一座钟楼和一座砖塔,还有近年发掘出来并在原址重新搭建起来的三门楼。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须弥塔初建于唐贞观十年,后代屡经毁建,现在所见是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后的模样,形制上虽仍保持一些原有风貌,但究其实际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塔的外观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因此有正定雁塔之称,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形象生动有趣。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铃。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照片描述:开元雁塔——须弥塔照片描述:托塔力士像唐开元二十六年,玄宗皇帝诏令天下诸州建立寺院,以年号名之。在这股风潮之中,有新建寺庙者,亦有因旧寺而更名者,因此也为今天各地留下了许多个重名的开元寺。正定的开元寺之所以闻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梁思成先生判断其钟楼的下层部分是唐代遗构,开元寺钟楼也就成了如今公认的所谓现存的四座半唐构(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五台南禅寺大殿,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山西芮城广仁庙正殿)中的那半座。梁思成先生在1933年发表的《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称开元寺钟楼“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 1989年对钟楼进行大修时,上层原有的清代修复时的木结构被拆除,代以今人臆造的所谓“唐代风格”。拆真古董,建假古董,以保护文化之名,行毁灭文化之实,令人扼腕痛惜。照片描述:半个唐构——钟楼。开元寺的三门楼为近年掘出并拼接建立起来的。其建成于武周如意年间,仔细观察仍能在石柱表面辨认出许多线刻的佛像和纹饰,以及供养人的题名。而出土石柱上镌刻的唐大历十二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不仅描述了三门楼的形制,即所谓“雕朱粉,镂文彩,基上为门,门上为楼”,还记载了开元寺的历史沿革、寺院形制,是了解开元寺的重要资料。照片描述:近年出土拼接的三门楼。原建筑完成于武周如意年间。2000年6月在正定城内府前街出土了一巨大赑屃(bìxì)及残碑基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此赑屃为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记功碑碑座。龙生九子,赑屃为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因此经常出现在石碑之下。安置在开元寺里的这座赑屃体型巨大,鼻孔类猪,龟首高昂,萌态可掬,据说是国内同类石刻中最大的一只。照片描述:国内已发现的最大赑屃。照片描述: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记功碑碑头从开元寺出来,灵灵发现前方有一处牌坊,其后还有一座城门楼,便匆匆赶了过去。及至近前,才发现牌坊上的匾额上书“燕赵文化一条街”。再看城楼似乎也是新的,遂失了兴趣,因为天色已暗,虽然看到不远有座很好看的塔尖,也没有再过去,而是抓紧转向,想趁着最后的天光看一眼天宁寺和凌霄塔。与开元寺一样,全国也有多处天宁寺。正定的天宁寺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原名大藏院,北宋赐额承天寺,政和年间始称天宁寺。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现独存凌霄塔。凌霄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宗年间,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木塔,高41米,是正定四塔中最高者(原塔高60余米,1980年代落架维修时降为41米)。塔身分九层,一至三层为砖仿木构,四至九层为木构。为国内除应县木塔外的半个木塔,故有俗称该塔为正定木塔。凌霄塔现为金代风格,此塔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塔心柱结构形式,自四层始塔正中设通天柱直至塔顶,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且为国内孤例。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这种塔心柱结构,“我国仅河北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结构形式,是极为珍贵的实例”。宋代高僧怀丙“抽梁换柱”巧修凌霄塔的故事曾广为流传。1982年2月,在勘察过程中于塔基下发现地宫。经清理,出土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宋祟宁二年(1103年)和金皇统六年(1146年)的两方刻有铭文的石舍利函上记载:该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宗(公元762—799年),至宋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修。为断定该塔创建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1988年凌霄塔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的园门也没有关闭,走进寺院,面积不大,旧日的殿堂都已不复存在,只有凌霄一塔孤立。 令人讶异的是我们在塔侧的围墙处看到一面卧碑,前面树立的导游牌上赫然写着“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殉难处”。细看得知,1937年9月9日,正定沦陷,城内一片混乱,不断地听到炮弹的轰炸声。日本军队到处寻找并逮捕妇女,城内人心慌慌,三、四天内约近万教民聚集到了主教府。 当日本人要他交出这里的妇女时,他严词拒绝了。10月9日晚7时左右,日军闯入挂着法国国旗的主教堂,带走了文致和主教和其他8名外籍神父,并在佛家净地的天宁寺凌霄塔下残忍地烧死了他们。他们分别是:荷兰籍的文致和主教,法籍夏露贤院长神父,奥籍的柴斯嘉神父,法籍负责教区总务的贝堂德神父,荷兰籍卫之纲神父,荷兰籍纪艾德辅理修士,波兰籍布林兹辅理修士,法籍罗比亚神父,还有一位捷克籍管风琴师毕司固比先生。他们以行动传播了福音,以生命传递了普惠的爱意。他们的身躯留在了中国的怀抱,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天宁寺院子里有一对石狮,生动可爱,但异于其他常见之形。双狮呈蹲踞状,前肢支撑,后肢弯曲,身背直挺,颌下饰须三缕,鬣毛成螺旋状卷曲至颈部,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石狮程式化的敦厚驯服,因此专家断定其为元代遗物。照片描述:元代石狮。走出天宁寺,已是华灯初上,找了一家烧饼店吃晚饭。两大碗甜糯香滑的红枣荷叶粥,一个夹满鸡肉的香酥烧饼,咸菜随意取用,两个人吃的很舒服,结账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