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所有照片都是我自己当天拍摄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见到网上一些所谓故宫雪景的照片和视频是假的,除了有些在盗图,还有些压根就不是故宫的照片,有些是加了雪景滤镜。今年, 北京的初雪来得特别早。当天气预报11月7日周末可能降雪,故宫的门票就提前多日售罄了。作为北京人,想看故宫雪景也非常不易。首先, 北京的冬天下雪次数并不多,有的年份甚至不下雪。其次,好不容易盼到下雪,但不一定能有积雪,随下随化的小雪和雨夹雪,都无法形成雪景。最后,终于盼到了雪景,可赶上周一闭馆日,我们也进不了故宫。所以,在秋景未全褪去的时节下雪,至少五年难得一见。恰巧又是周末下雪,方便了大多数上班族。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天见到了雪后初霁的景象,可以说是十年难得一见的景色了。早晨看到下雪,匆匆出门。游客进故宫,必须从午门进。午门之后,就是宫城。当看到鸽子在午门广场成群结队在空中回旋飞翔,想到了宋徽宗的《瑞鹤图》。这哪是穿越到清朝,感觉像穿越了宋朝。以前总听说“推出午门斩首”,然后并不是在午门广场行刑,但是明代大臣的廷仗,是在午门广场执行。午门是明三暗五,中间开 三门 。从正门看是五个门,实际左右有两个掖门在燕翅楼,朝会的时候,左文右武从掖门走。皇帝进出可以走中间的门,皇后大婚可以从中门进,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从中门出一次。金水河像玉带一样蜿蜒穿过午门广场。金水河上一共有五座桥,有一种说法,五座桥像箭一样,象征着:仁、义、礼、智、信。金水河除了美观,也有实际功能:防火、排水等。而且作为古代建筑,附近有水系,建造的时候会方便运输。不仅 中国 如此, 欧洲 也这样, 科隆 大教堂、 米兰 大教堂等等都距离水系比较近。午门一左一右,各有一个角亭。午门之后,为太和门,太和门之后,为三大殿。太和门是重檐歇山式顶,坐落在三米高的须弥座上,门口一左一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狮子。太和殿广场,不仅记录明清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沧桑。抗日战争胜利,华北战区正式的受降仪式就是在这里举办。太和殿的房檐上挂着一排冰挂。我们也管这个叫冰溜子的。我记得小时候在北京见过,后来很少见到这么有规模的了。故宫文创出品的这套盲盒实在是太可爱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男性人物总是站不稳,女性人物的服饰下摆大,倒是可以稳稳地站着。青铜狮子蹲守在太和门广场,一直凝望着午门的方向。在故宫,可以充分体会 中国 的对称之美。午门西侧,贞度门和崇楼直接为皮库;午门右侧,昭德门和崇楼之间为毡库。太和门之后,当然就是紫禁城最重要、等级最高的建筑——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代永乐时期建成,名为奉天殿、嘉靖时期改成皇极殿,顺治时期才改成太和殿。太和殿前庄严的云龙阶石,有各种形态的龙,升龙、降龙、坐龙,都有的。弘义阁,也是在明代永乐时期就建造的建筑。与弘义阁的对面为体仁阁。太和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的须弥座上。须弥座起源于印度佛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须弥座应用于建筑也开始流行。三层须弥座是最高等级,象征着王土居中,而我记得韩国景福宫的主建筑坐落在二层须弥座上。在太和殿门口的铜鹤。这个铜鹤与铜龟象征着江山永固。据说这只铜鹤背后的盖子可以打开。铜鹤前面为嘉量,是古代的准量器,具有五种容量单位。太和殿另外一侧还有看时间的日晷。嘉量、日晷,都象征着权威。在太和殿前,往北能够望见景山万春亭,往南能够望见部分午门。在下雪天的日子里,这样的景象更加令人无限遐想,仿佛身在故宫,就能感受到全北京被大雪覆盖,惟余莽莽。太和殿的房顶也有整整齐齐的冰挂,难得可见。太和殿绘制着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画。太和殿的屋脊上有10只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龙的前面还有骑凤仙人。 太和殿的身后为中和殿和保和殿,同样坐落在三层须弥座上。人们常说的“三大殿”就是这三个殿,均为外朝建筑。在紫禁城的台基侧面有螭兽,冬天遇水结冰了,而在大雨天,龙吐水也是紫禁城的奇观之一。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指的在螭的肚子里能撑船。紫禁城里,处处都能体现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连建筑的窗户样式都分三六九等。三交六椀菱花,属于最高等级,只有太和殿几个高等级的建筑才使用。 从后右门继续往北走。站在后右门,稍稍往左看,依次是雨花阁、西北角楼,北海公园北塔。往前看,是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和辑芳亭。谁能想到呢,明代末年,崇祯皇帝就在这近在咫尺的景山自缢了。稍稍往右看,是东北角楼。前文说到云龙阶石,在紫禁城只有两处,一处是太和殿门口(前文所说),另一处是保和殿后面这块。太和殿门口那块实际是组合的,而且保和殿殿后这块是完整的。乾隆让人凿掉明朝的雕刻,又重新雕刻。现存的就200多吨,明朝时期,应该更巨大,从房山运送,可见修建紫禁城多不容易。保和殿正对着乾清门。从乾清门左侧,到隆宗门,有一处看上去不起眼,但曾经为权力中枢的军机处。故宫为了不破坏景观,座椅真不多,在乾清门前布置了一些。走到乾清门,我没有继续往北,而是向西转,出隆宗门去往十八槐的方向。因为上周来这里见到了闪耀的银杏和满树的柿子,想看看隔了一周是什么景象。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紫禁城的柿子树都太高了,怎么我肉眼可见都觉得个头不太大。宫内好几处柿子树,后文会继续说。上周满眼的金黄,这周树上孤零零的就剩这点了。而且没有掉的银杏都是还没来得及变色,就要枯萎的。掉落的银杏倒是满地都是,和雪夹在一起。 故宫有些非开放区域是办公场所,这里还有保安站岗。还是可可爱爱的故宫文创,坐在雪地中。下雪了,就带举着糖葫芦的格格出门,等天热了,我就带夏格格出门。树上结了一串串银杏果实。说实话,银杏虽好看,但气味实在难忍。冰挂和柿子,是今年限定版的故宫景色。故宫的御花园大名鼎鼎,而太皇太后、皇太后等游览礼佛的慈宁宫花园,名气就稍微小一些。上周来故宫,慈宁宫花园布置了各式各样的菊花,这周下雪,菊花也完了,都顶着一头雪。慈宁宫花园也有一棵银杏树,但不太好拍。有一片银杏叶恰好落在了栅栏上,印证这里曾经的秋景。慈宁宫花园中的临溪亭,成为这两年人像摄影的热门地点。但是有些商业拍摄占据这里太久,真挺碍事的。逛完慈宁宫花园,继续去慈宁宫。慈宁宫门口对面的墙根下,种了一排柿子树,每到秋天,果实累累。每逢春天,这里的杏树光彩夺目。寿康宫和慈宁宫挨着,在连续逛这两个宫的时候,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但如果站在景山上,可以明显的看到慈宁宫比寿康宫高很多,毕竟一个是重檐,一个但单檐。在宫内向外看柿子树。 从隆宗门回到中轴线,能够看到一个景点的场景,故宫古建和现在的中国尊。其实中国尊挺破坏古都风貌的。进内左门,往东六宫和后三宫的方向继续溜达,这一路,有好些摄友都在拍古建和冰柱,毕竟太稀有了。 对故宫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乾清宫有什么特别,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应该是家喻户晓吧,比“建极绥猷”的名气还大。冬至时节的正午十二点,阳光会照射在正大光明匾额上,不得不佩服紫禁城建造的精美。 我是左左右右来回走,又来到了景仁宫。景仁宫内有个小型展览,为故宫捐赠者的“景仁榜”。东六宫对明代的面貌保持得比较好。 景仁宫有一座石屏风,永寿宫也有一座,都是对称的。这座石屏风是元代大内遗留下来的。其实紫禁城内,有一些元代遗迹的,除了石屏,断虹桥也是。 我继续去延禧宫看那两棵柿子树。自从电视剧带火了这里,延禧宫就从冷清小院变成热门院落,现在平时的游客比几年前延禧宫办瓷器特展的时候游客还多。上周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游客把延禧宫门口围的水泄不通。墙上依然散落的银杏,是这里秋日盛景的纪念。进入后宫区域,有些屋檐和墙壁低很多,我们这种没有长焦的人士,也能距离近一些地拍到脊兽。一般来说,扒门缝真不是什么好行为,但是在故宫除外。在故宫,透过门缝向里张望那些未开放区域,俨然已经成为很多游客的乐趣。虽然很多地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有修复完成而不开放,但对于游客来说,总是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想这个天气,御花园肯定有可拍的,就没有多逗留在东六宫,直奔御花园了。 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相间,红墙金瓦,又覆盖了一层白雪,真是紫禁城特有的美。 在故宫,随处可见叠在一起的屋檐,是一道特有的风景。最平无奇的坤宁东院又火了,因为这里新开了咖啡厅,引得年轻人前来打卡。过了坤宁门,来到御花园,首先看到的是这颗连理树。形成的拱形门正好露出了铜炉。有些第一次来故宫的朋友看到御花园,都觉得难以置信。远近闻名的御花园怎么这么小呢,和想象差距有点大呀。御花园不大是真的,御花园的建筑和树木也着实有点多,显得更小。铜炉后,为天一门。“天一门”取自《易经》中的“天一生水”。进入天一门的是钦安殿。天一门和其他紫禁城建筑不太一样,为青砖建筑,有避火的意思。 天一门口,一左一右,各有一只獬豸。此时开始出太阳了,前文就说,下雪就已经难得,当天能够雪后放晴就更难得。摄友们都在拍这颗晶莹剔透水珠的松枝。御花园的西侧,有一座二层小楼,名为养性斋,不开放。我在一个与故宫有关的综艺节目中看到过内部,忘了具体节目名字了。溥仪的老师庄士敦曾在这里居住,溥仪也就在这里学习英语。养性斋门口还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 在通往御花园的墙边,摆放着太湖石。太湖石和园林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候可以看到,太阳出来了,再拍故宫就有光影感了,本来还想差不多就可以回家了呢,这下决定不走了,拍到闭馆!我想看看雪后太和殿,又往前朝走,紫禁城为前朝后寝。路过交泰殿和坤宁宫。坤宁宫为明代皇后的居所,清代帝后大婚的地点。著名的后宫不许的碑,曾经立在交泰殿。顺着东六宫往南走,路过坤宁门。这一路看着紫禁城的光影,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 内廷的后三宫之首为乾清宫。明清多数皇帝都居住在此,虽然雍正搬去了养心殿,但这里依然是名义上的寝宫。 乾清门虽然比太和门略低,但是非常精致,有华丽的影壁墙。在阳光的照射下,冰柱开始慢慢融化了。紫禁城的脊兽也有等级的变化,除了太和殿是十个,然后就九个、七个、五个、三个这样单数递减。冬日临近四点,太阳渐渐西落,也进入了紫禁城最佳拍摄时间之一。 上午拍过的太和殿牌匾和房檐、以及特有的十个神兽。下午在阳光的照射下,冰挂开始融化,变小了。 我又回到了太和殿前,终究温度有点高,积雪融化的速度有点快了。从太和殿正门看,房顶有些积雪,在蓝天的映照下,更加宏伟庄严。 太和门门口的那对狮子,脚踏绣球的是雄狮,脚踩幼狮的是雌狮。冬日的紫禁城,下午四点左右是一个黄金时刻,和玺彩画披上了一层光芒。当太阳继续西落,光线也逐渐黯淡,又继续往北出神武门。对,没错,我这一天在故宫来回走动。此刻的紫禁城,已经开始呈现出半明半暗的光影,阴影同时拉得长长的。前文所说的,太和殿门前的日晷。紫禁城的柱头也分好几种,太和殿周围的是雕龙柱头。刚好看到一只乌鸦(也可能是其他鸟类)落在了雕龙柱头上。太和殿后的中和殿和保和殿。我记得看过一个综艺,说紫禁城从空间距离来说,中心是哪?在地图上量,大概就是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间的地点。 匆匆忙忙来到御花园,淡季的故宫四点开始清场,四点半就闭馆了。御花园的西北角楼,玉翠亭。虽然小,但是精美。春日里,这里的杏花绽放。 在故宫的出口,很多游人在拍堆秀山和御景亭,更多的是对紫禁城的美景流连忘返吧。马上就要出神武门,游人竟然在把这里阻塞了,因为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摄景山的雪景。其实景山万春亭上,也有一众游人在拍的故宫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