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待加入,敬请关注。:lol
1 先来转发一段来自当地官方网站的简介:详细的介绍请访问网站
一、政区概况
(一)地区位置
额济纳旗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理位置东经97°10' ~ 103°7',北纬39°52' ~ 42°47'。东与阿拉善右旗毗邻,西南与甘肃省酒泉市交界,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全长507.147公里。相对中心城镇达来呼布镇和东风镇。达来呼布镇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98公里,距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640公里。
(二)政区沿革
夏、商、周时属乌孙。秦朝为大月氏领地。西汉初年为匈奴牧地。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入居延收河西,史籍始见“居延”(匈奴语,意为天)。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 年),置居延都尉府,后又置“张掖居延属国”。汉献帝建安末,改立西海郡。唐代设安北都护府和宁寇军。西夏设黑水镇燕军司。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 1226年)春,归属蒙古帝国。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后,为漠北鞑靼领主牧地。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设置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民国初年,直属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由宁夏护军兼辖。1928年11月,隶属宁夏省政府管辖。 1949年9月27日,额济纳旗和平解放,初由甘肃省酒泉专署代管。1951年2月,复归宁夏省直辖。1954年11月,初由张掖专署代管,同年11月 30日,改隶酒泉专署。1956年6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1969年9月9日,划归甘肃省酒泉地区。1979年7月1日归属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隶属阿拉善盟。
(三)政区现状
2005年,额济纳旗辖3个苏木、2个镇、1个国营农场及13个嘎查、1个社区、 4个居民委员会、8个生产连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旗。总人口16874人。其中,男性8602人,女性8272人。非农牧业人口11286人。有蒙古、汉、回、满、藏、土家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88人,其中蒙古族4891人、回族190人、满族55人、藏族8 人、土家族16人,其他民族28人。旗境东西最长488.59公里,南北最宽处324.22公里。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0.147人。2005年,耕地总面积0.29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57公顷。宜耕地0.166万公顷,草场面积697.05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253.6万公顷,林地面积38.6738万公顷,戈壁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积1.55万平方公里。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一)地形地貌
地质上属于天山、阴山地槽。位于华北陆台海西褶皱带内蒙古地槽西部边缘。北接蒙古国阿尔泰地槽,西界与北山北部断块相连,东与东南为阿拉善活化台块,南与祁连山地槽北部连接。是一个介于阿拉善活化台块与北山断块带之间的呈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凹陷盆地。地形呈扇状,总势西南高,北边低,呈中间低平状。地域大部海拔高度1200~1400米之间,相对高度50~150米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低900米,最低点西居延海,海拔820米。主要山脉、山峰为马鬃山,海拔高度1600米。
(二)气候
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西、西南、北三面环山,属内陆干燥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温差较大,风沙多等气候特点。年均气温8.3℃,1月平均气温-11.6℃,极端低温-36.4℃,7月平均气温26.6℃,极端高温42.5℃,年日均气温8.6℃。无霜期天数最短179天,最长227天。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3月中旬 ~ 10月下旬。年均降水量37毫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03.0毫米,最小降水量7.0毫米。年均蒸发量3841.51 毫米,湿润度0.01毫米。常见天气现象多风。春、冬季各月发生较多,尤以春季为甚。年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44天。大风常伴随沙尘暴,年均沙尘暴次数 14次。
(三)水文
[水系] 地表水主要为黑河,古称弱水。为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季节性河流。因水道浅宽且多沙,当地人不惯造船,用皮筏摆渡,古人往往以为水弱不胜舟楫,故称“弱水”。黑河入境后称额济纳河,流程250多公里,河道平均宽150米左右,正常水位1.5米左右,平均流量200 ~ 300立方米/秒之间。额济纳河过狼心山分水闸后分为东、西河,进入额济纳三角洲又分支19条。境内河网总长度为647公里,流域面积7.07万平方公里,平均河网密度为0.0092公里/平方公里。地下水主要靠黑河补给,水力坡度在1/1000~1/2000之间。地下水位变化受入境水量制约而上升或回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49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3.39万立方米/年,占总补给量的75.5%。在可开采的资源中,适宜灌溉的淡水为3.23万立方米/年,占可开采资源95.3%。沿河地区潜水含水层为中更新统及全新统沉积层,潜水埋深1~3米,上部潜水单井最大涌水量大于500t/d,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3g/L,可作人畜饮水及灌溉草场用水。下部承压水最大单井涌水量大于 1000t /d,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0.6g/L,符合国家用水标准,开采深度100~150米,宜打深井。
[湖泊] 嘎顺淖尔(西居延海),蒙古语,意为“苦海子”。位于达来呼布镇西北52公里,西河集水地。原有水域面积60余平方公里。由于中游地区用水量增多,于 1961年干涸。湖水盐、碱等矿化度过高。水域附近5公里的泥滩不生草木,人畜难入。苏泊淖尔(东居延海),蒙古语,意为“水獭湖”。位于达来呼布镇北 40公里,是东居延海集水地。因河水锐减,面积萎缩到30平方公里左右。1973年、1980年和1986年间3次干涸,变成间歇性湖泊。湖泊水质清淡,有蓄水时,水深1 ~ 2米之间,1927年水深2.9米。湖周边牧草茂密 ,沿岸芦苇、水草连天。居延泽(金斯图淖尔或天鹅湖)位于达来呼布镇东30公里,临近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缘,是古弱水径流和现称班巴嘎日河水集水地。史前是西北大型内陆湖泊之一,位于三角洲下游,自古就是黑河末端集水区。汉至隋唐称居延泽,元代在居延泽西北出现嘎顺淖尔,明朝以后有苏泊淖尔,此后居延泽渐趋萎缩。丰水年份,水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左右。微型湖系有水时水域面积在0.5~12平方公里的间歇性小湖。分别是东风镇境内的沙日淖尔、希勃音淖尔、乌兰淖尔;达来呼布镇境内的毛胡日淖尔、亚布日音淖尔、昂茨音淖尔;赛汉陶来苏木境内的巴嘎淖尔。这些小湖巴嘎淖尔为咸水湖,其它系淡水湖。
[沼泽] 两大湖沼是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北麓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其间分布着数10处泉水小沼,湖中芦苇密布,湖周围梭梭林高大密集,是全旗最大的梭梭林地。此外还有分布在木吉湖和戈壁间的多处零星小泽,面积大小各异,小沼周围生长芦草、梭梭等。全旗共有湿地面积11.83万公顷。其中,苏泊淖尔为0.0356万公顷,温图高勒为2.570万公顷,古日乃为8.329万公顷,巴彦宝格德为0.314万公顷,吉日嘎郎图为0.580万公顷。因水量锐减,逐渐干涸。
(四)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额济纳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成矿条件比较优越。经过漫长地质演变及岩浆构造活动,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成矿地区有柳园 ~ 天仓铜、铅、锌成矿亚区;公婆泉 ~ 三道明水铜矿成矿亚区;三道明水 ~ 黑鹰山铁矿区;天鹅湖 ~ 古日乃湖盐、碱、硝矿带。矿床、矿点主要分布在黑鹰山、东七一山、老硐沟、梭梭井、甜水井、洗肠井、红柳大泉、西沙坡泉及古日乃、温图高勒等地。截止 2005年,共发现矿种50余种,矿床(点)270余处。其中,镁矿石品位19 ~ 24%,储量为48亿吨。铁矿石品位为45 ~ 50%,最高达65.29%。探明总储量1亿吨。铬矿石品位为35.9 ~ 55.98%。煤炭远景储量1.3亿吨以上。均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采选等特点。
[野生植物资源] 现有植物33科152种,大多数为饲用植物,还有一些具有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天然乔木有胡杨、沙枣,主要分布于沿河。灌木有红柳、梭梭、沙拐枣等。牧草有芨芨、苜蓿、骆驼刺、沙蓬、碱蓬、沙蒿、柠条、沙米等88种,优质牧草20余种。野生药材有甘草、苁蓉、锁阳、苦豆、麻黄等50余种,其中锁阳、苦豆籽畅销,肉苁蓉、紫花甘草驰名区内外。
[野生动物资源] 额济纳旗生态动物种群属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种群结构简单。境内现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野生动物4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野驴、野骆驼、盘羊、天鹅、雕等10余种。
(五)自然灾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