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游完蜀国,我将理想由“想做一只猪”修改为“要做一只熊猫”,虽说它俩生活程序相同,吃饱睡睡醒吃,但,生活质量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残羹剩饭加激素,一个是最爱吃的娕竹笋;结局也截然相反,一只是待宰掉成为盘中餐物,一只安享晚年立碑撰文。 进入四川盆地以后,满眼绿色映入眼帘,云雾缭绕盘在青山,山顶时而显露出庐山真面目,时而像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遮遮掩掩看不真切。经过24小时的软卧旅程,饥肠辘辘的我和老公,终于在晚餐时到达成都。放下行囊,我俩便飞赴赶往重庆江北毛肚火锅,与九寨来的佳和张家界来的唐会其时合。
同一个城市的朋友,几个月也难得一见,却飞来千里之外的蓉城,在一起腻歪了三天。奇妙的相见,快乐的旅程。重庆江北毛肚火锅,味道很重庆,麻辣味十足!
在成都喝到一种当地的饮品“唯怡”,凉冰冰的原味豆奶,配上麻辣十足的重庆火锅,绝对是天生一对! 慵懒的人们,早上睡到自然醒时,已近11点,约好的中午会合,一起吃午饭。向人民公园方向行进的途中,找食吃。已近下午2点,没有找到心仪的饭店,也不想随便糊弄有限的胃,便先去公园的鹤鸣茶社喝茶去。
雨中的公园里,行人很少,凉爽、幽静。
掏耳朵每人20元,飄雪及素毛峰一杯10元,自助免费续杯。
好好享受,难得的清净时光吧!
鹤鸣隔壁就是钟水饺,点了钟水饺与担担面,先垫垫。
成都平安桥天主堂位于平安桥街29号。1897年由法国籍骆书雅主教修建,历时7年竣工。平安桥天主堂包括大小经堂、圣母无染原罪堂、主教公署。教堂成“十”字型,主教府成“束”字型,整个建筑群成“悚”字型,造成别致,古朴典雅。圣母无染原罪堂能容千余人,小经堂专供主教、神父祭献。四周走廊宽敞相通,108根楠木廊柱气势恢宏,三道院内花园把主教堂和圣母无染原罪堂分成格式廊庭。四周两层104套房间,分隔成客厅、餐厅、办公区、宿舍。整个建筑的梁、柱、门窗、地板全部采用从邛崃山脉采运来的楠木,用材考究,十分珍贵。百年来,平安桥天主堂虽经历了战乱和风雨侵蚀,仍保留了原有风貌。成都西御河沿街店赫赫有名的“宋鸡片”,果然没有让一众口水横流的饿鬼们失望。在我们坐定,菜上齐后来了一位买拌鸡片的阿姨,对我们说“这个巴适”,听到此话,我差点将口中的鸡汤捞饭给喷出来。我以为她说我吃的捞饭一份80,妈呀,吓死我了。其实捞饭是20元,但拌鸡片等一众菜品都不便宜,每样都在50元以上左右一斤,拌鸡片最贵,80元一斤,这一餐下午茶花去大洋87。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游人如织的宽窄巷子,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商业气息浓重,古老的文化并不对外开放。一所所饭店、一家家茶坊、一个个商店占据着每座四合院儿,不掏腰包,大门对你是紧闭着的。巷子口,开来两辆军照小轿车,下来老老少少一堆,一中年男对一司机模样的人“说拿两瓶茅台”,豪气四射。茅台是军供,不管你信不信,我信!巷子里的私房馆子,每位几佰元人民的币,不是平常人吃的得起的,我连扒门缝看看的勇气都没有,部队的人就是不一样,像赴战场,不畏荷包!
第二天虽说“余秋雨”先生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但对于刚从张家界、九寨归来的唐和佳,已无任何吸引力可言,因此我们决定只拜拜水,道就不问了。半小时一趟,票价15元,车程40分钟,干净舒适的城际动车是我们此行的不二选择。都江堰火车站只有两个售票窗口,但是自动售票机有4台,付款菜单分现金与转帐两种方式,科技产品处处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便捷高效。
到达都江堰已近九点,几个吃货所想所做的事是先找食儿吃,再看奇观。穿过南桥,是一条小吃街,甜水面、担担面、牛肉面、红油云吞,每样都品尝下下,结论是景点的食物差强人意。桥头一挑担子卖的豆花,一小小碗,5元,味道尚可。炸土豆饼、手工糖人味道也一般般。
都江堰景区内已有了一队队的旅行团,我们走了偏道,沿途游人很少,风景也不错。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岷江风光,无限好!
都江堰主要景点游览完毕,全部旅行团都纷纷撤离,他们哪知道,景区内好看的景点不是只有都江堰主体工程。还有松茂古道,曾经连通都江堰和西蜀各地,全长320公里的茶马古道。虽说如今只剩下二王庙到玉垒山的一小段,但这条苍翠的林荫小道,行人寥寥,走起来很舒服。踏在古人走过的青石板上,浮想联翩,仿佛可以看到满头大汗、背着竹篓、修坝的农民在穿梭,可以感受到当年修坝时齐聚一心的凝结力,还能看到李冰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穿过索桥看罢真人秀来到安澜索桥博物馆。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附近的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此桥毁于明末,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听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上横铺木板,竹缆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二王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二王庙的高处,是拍摄的绝佳位置。古栈道沿途的风景。
在一处分叉口,栅栏挡住了去路。这时,好奇心起了祟。于是,我和唐爬栅栏,钻树桩去一探究竟,顺着缓坡上爬,泥巴路蜿蜒辗转,一块施工围栏挡住去路,无路可走。上网查阅资料得知,路的尽头是傅仇墓。墓,小小一方,洁然静卧,被四围茂盛的绿树垂荫掩映。这里背倚山岩,幽静中,偶有小鸟啁啾,不远处岷江的涛声亦急亦缓地传来。站在这里如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天地之中,那高耸的大树仿佛在与天穹对话。一块2米长、1米宽的白色大理石下长眠着一位诗人——傅仇。石碑上,清晰地刻着一行字:“我走了,我还是一棵树。”可惜,我没看到“森林诗人”傅仇墓。看到这块大石头,才能贴切的感受到地震的可怕。离震中17.5公里远的地儿,都能晃下这么大的石头好多块,震中的毁坏该是多么可怕。大自然的灾难,人力无法抗拒。先从自我做起,“爱护大自然”。你爱它,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