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问弘忍,为什么学佛不在城邑聚落,要在山居,他回答说:
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读了波特的《禅的行囊》以后,就有跟着他去寻访一下禅宗的各大道场,愕然发现10多年前描写大兴土木的禅院现在越发的大兴土木。三祖寺--安徽省潜山市三祖,僧璨大师。 据史料记载,僧璨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 1982年在杭州出土一块铭文砖,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592年)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 道信为记。 ”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应当是可信的。 僧璨出家后,逢周武灭佛,他就隐居在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内),“往来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山门处就是一个很有气势的大牌坊,旁边有两个灵动十足的麒麟坐骑。过了牌坊门是一个水池,水池边上的小狮子的雕像颇有好玩之处。三祖寺是要收费的,虽不多,10元而已,在接下来的寺庙之旅中也属罕见。寺庙是唐风建筑,门口是一对白色狮子。一般看到寺庙前的狮子都是写实派的,这版狮子有点儿抽象,萌萌哒也挺可爱。正门进入以后是弥勒佛像,背后有3个萌娃笑呵呵的,三祖寺的整体感觉就是萌萌哒,随处可见的小沙弥石头像,有禅定的,有布施的,想起经常有人对禅修和禅宗不分的错觉。大雄宝殿中规中矩,后面的祖师殿里放了之前宋仁宗时期的佛祖指舍利,说是2017年翻修的时候从地宫中挖出来的,我们拾阶而上到上面的祖师殿时刚好遇到开门,瞻仰了一番,舍利是在一层层盒子中套到一起的,现在放在堂前的桌子上也不知道真假。有点能理解为啥佛舍要修的金光万丈,对于我们这些俗人来说,还是会以色着相。三祖寺旁边还有一个摩崖石刻,上面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来的书法什么的,也是10元门票,没事儿可以溜达玩。二祖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司空山二祖慧可(487~593),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人。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得达摩衣钵真传。二祖活到了107岁,后因其他的僧人妒忌陷害被斩首于邺城。到二祖寺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近暮色,车在盘山路上弯来拐去不少时间,终于看到了司空山崖下的二祖寺。二祖寺前面部分还在大修特修,直接开车到了大雄宝殿的前面,背后就是司空山,加上暮色沉沉,整个场景极为静。正巧遇到寺里在做什么活动,一群僧尼聚到一起,喃喃的念经声时不时配上一记木鱼敲击。俗世中也有事务繁忙,佛门中一样的有修行精进。四祖寺--湖南省黄梅县双峰山四祖道信大师,生于陈国太建十二年(隋朝开皇前一年,公元五八○年),师俗姓司马,世居河内,后迁徙至蕲州广济县。在魏晋南北朝历史里,随着政变复杂,王朝更迭,地域分合,世态纷乱无常,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成长。 虽说南朝佛教发展隆盛,据史书上记载:陈代有寺院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万二千人,文武百官及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但是当时许多道场景象式微,僧团规矩荡然无存,僧众们奔波忙碌也仅是为求三餐温饱,说不上了脱生死的修行,更谈不上弘法利生的度众愿行。四祖,道信大师,自幼欣慕佛法的道理,生而超异常人,对佛法信解表现,更是犹如宿世薰习。隋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道信大师年仅十四岁,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 三祖说道:“什么绑缚了你?” 道信大师回答:“没有人绑缚我。” 祖曰:“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 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胁不至席六十年。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说偈道:“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大师,接引群品,广开禅门,是为禅宗四祖。四祖寺前有一座古桥为灵润桥,一座始建于大元至正十年的单孔风雨廊桥,665年来傲立在破额山前的石鱼矶上。站在这古香古色的灵润桥上,廊屋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墙壁绘有各种花鸟图案,内有粗壮树木做成的长凳。俯首桥下,芳草萋萋,溪水无言,岩石石刻醒目。信步走下桥来,在桥拱的石刻上得知:大元至正十年十一月,由当代住持庭柏禅师募缘修建而成。桥上还有一个小哥在吹萨克斯风,正是喜欢的天龙八部插曲,爱江山也爱美人。大好江山沉心修佛也不易呢。四祖寺后还有芦花庵、老祖寺、观音岩等地方,一个山林中倒是有一堆的寺庙和道观。特别震撼的是后山的山腰里还在修建的寺庙建筑,看起来像是大型游戏的建模现场。佛舍万千方见佛法万千。五祖寺---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五祖寺其实离四祖寺很近,也无怪乎有说法“天下禅尽出自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有传弘忍大师前世为栽松道人,因年岁过大道信大师觉其不适合修佛法,因此重新转世为小童开始学佛法为弘忍,五祖忍得法于道信之后,先后住双峰山和东山寺两地数十年,足不下山,唐高宗曾两次遣使请他到京城,都被他婉拒。高宗仰其德,慕其名,乃送衣、药到山上供养。手下有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惠能、智诜、老安、法如等,其中,又以惠能最为出色。据《楞伽师资记》记载,弘忍禅师入寂于唐高宗咸亨五年(674)二月,春秋七十四。入灭前,他将祖衣传付给六祖惠能大师。五祖寺的大雄宝殿很有西域风情。五祖寺中还有很多六祖的痕迹,特别是六祖殿前有一颗参天大树,很有在树下精修就可成道之感。后山的石屋里有真身像,通天门的后面翠竹一簇簇甚是喜人。五祖寺的斋饭特别好吃,30元吃到撑肚子。白菜甜,板栗糯,算是吃过这么多的寺里最好吃的素餐。海会寺---太湖县新城东北10公里的白云山南麓寺前的匾额“海会寺”为当代“佛爷”赵朴初所书,遒劲飘逸,视之令人忘倦。海会寺建于唐代,自那时以来,灯传不绝,为淮西名刹,盛称“圣众会合之座”。海会寺呈阶梯形建有下、中、上三殿。下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青砖木架小灰瓦结构;殿中四根两人合抱粗的圆形木柱,一字排列,支梁托架,柱础石质鼓形,刻有图案,地面为方砖相嵌而成。上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廊沿、台阶用石块砌成,廊柱木质圆形,柱础为不规整方石,殿面有五间,用青砖砌隔。上殿两端廊门下,又各成直角建起相对回廊式房屋。中殿于“文革”期间被拆毁,90年代初寺内尼姑四处筹集资金将它重建,后于1994年竣工。中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黄瓦红墙,飞檐翘角,庄重肃穆,素雅古朴。内有8根大柱托梁,供奉三尊大佛、四大天王、观音、文殊、普贤等神像。1999年又建成地藏殿。四殿相依,蔚为壮观。中殿与下殿之间靠西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枝作龙势,叶呈剑状,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铁画”。据说曹洞宗是从这里香火续传。这一场寻禅之旅下来,禅宗从二祖到五祖的传承路线了然于胸,很多路还是得自己走走才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