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程的取舍因为某些个人原因,一直拖了好几年,京都的秋日之旅才最终成行。提前6个多月定了机票和酒店,依然非常热门,价格昂贵。因为只有四天半的行程,而京都大大小小的景点举不胜举,所以只能做一些艰难的取舍。京都最热门的是每年4月的樱花季和11月底到12月中的赏枫季。本人喜爱历史、建筑、艺术,所以在做行程规划中比较偏重建筑古迹、寺庙庭院,当然也包括自然风光。安排了一天在岚山和嵯峨野,特别是天龙寺和常寂光寺是必到的;半天在宇治因为要去平等院;一个晚上去看夜枫;另外的时间则安排市区的一些景点。出行前也看了许多攻略,其中有意避开周末去热门的景点,也避开一些觉得没有特别兴趣的网红景点,比如伏见稻荷大社、金阁寺等等。琉璃光院是京都秋季最网红的景点,因为路程较远,也怕人太多体验不好,所以也未列入行程中。本来还打算把西芳寺和桂离宫纳入本次行程,但无奈前者需要通过明信片预约而最终通过淘宝买家预约没有成功;后者又因为需要网站上提前预约,一开票就一抢而空。所以导致最终的行程里没能安排上这两处,有些遗憾。好在这两处并非只是在赏枫时节才值得去,可以留到下次樱花季再去。机票酒店当地交通吃饭买的国航浦东机场来回大阪关西的票,到大阪是中午12点半,然后机场坐JR,到京都大概是下午3点。回来是下午4点大阪关西起飞的飞机,所以差不多中午12点从京都坐JR出发。这样总共可以玩的时间是3个整天,加2个半天。酒店订的是七条的Glad One, 干净精致,可以预定泡汤,价格是700人民币一个晚上。从JR京都站步行大概20分钟,酒店步行5分钟有公交站,去任何地方都挺方便。酒店有日式早饭提供,另付60元一人一天。当地的交通我们基本是步行,公交车和火车为主,没买每日卡,因为一天也坐不了几次,规划的好的话,景点之间可以步行,沿途风景很美。淘宝上买了5天的手机流量卡,全程Google Map查询导航,十分方便。对吃东西比较随便,不喜欢旅游的时候特地做攻略查美食,觉得这样很浪费旅行的时间。所以一般都是路边随便找些店,拉面、定食就搞定了。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就吃随身带的干粮。所以这里就不做京都美食的介绍了,而且京都的食物消费很贵,性价比不高。好了,把所谓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终于可以按照行程来好好游玩,那么让我们从这里说起......京都和长安都说要看唐朝的胜景要去京都,这句话对也不对。京都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是京都府各县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京都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当时被称作平安京,意即和平与安定之都。长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京都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建筑遗迹和传统文化。据资料记载,京都是仿照唐朝的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而建造的,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城北为皇城和宫城,城南为外郭城。外郭城又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称长安(右京),东侧称洛阳(左京),后因右京低洼潮湿被废弃,左京渐渐发展壮大,人们也习惯住在左京,故日本京都亦别称“洛阳”。在日文中,表达“赴京都”有个专门的词汇,汉字写作“上洛”。京都古地图虽然曾经发生过几次宫廷变乱,对于平安京的皇族来说平安京倒也算得上是平安。平安时代以中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霓虹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在镰仓幕府时期,日本实质上的政治中心虽然移至镰仓,京都仍然是最大都市和天皇的居住地。1338年,随着室町幕府的成立,日本进入室町时代,京都也再次成为日本政治的中心。室町时代也是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两大传统文化的勃兴时期,京都的寺院数在这一时期大幅增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金阁寺和银阁寺。在1467年至1477年之间,京都是应仁之乱的主战场,市区几乎完全被毁。之后京都在市民的努力下开始逐渐复兴。贵族势力的上京和市民势力的下京区隔更加明显,两者均由土垒包围且中间只有室町小路一条道路连接。1568年,织田信长的军队进入京都。织田信长之后,实现统一日本大业的是丰臣秀吉。秀吉对京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其主要内容包括修建聚乐第,将其作为秀吉统治京都的据点。进入17世纪后,德川家康取代丰臣家,成为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家康将幕府设在江户,但京都仍然是日本的国都所在地。1788年,京都市内发生天明大火,是为京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火灾,市区几乎完全被毁。之后,京都很快实现复兴。位于众多街道交汇点的京都是当时日本全国的商业物流中心之一,众多豪商巨贾聚集于此。江户时代的京都和大坂、江户并称为“ 三都 ”,是代表日本的大都市。1868年,日本的首都从京都迁移至东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较少遭到美军空袭轰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数仍然拥有丰富的战前建筑的城市之一。如今的京都市区图第一日:禅暮枫影迟行程:东本愿寺 -- 禅林寺永观堂夜枫<东本愿寺>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傍晚,游客较少。门前有一条步道,百年银杏树下已经积满了黄叶。东本愿寺为佛教净土宗大谷派总寺院,位于京都下京区,最早建于17世纪初。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把原来的本愿寺一分为二而建立。如今的寺院,是遭到火焚之后于明治二十八年重建的。大师堂相当于中国佛寺的大雄宝殿,南北76米,东西58米,高度仅次于奈良的东大寺,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木建筑之一。因为临近闭寺,所以未入内参观。<禅林寺永观堂>永观堂乃日本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本山。平安时代初期,弘法大师弟子真绍僧都(797~837)创建禅林寺,为文人藤原关雄的别墅。后因永观律师(1033~1111)入主该寺,遂改称永观堂。宽阔的院内,释迦堂、开山堂、御影堂以回廊相连。寺中供奉的最有名的宝物为国家级重要文化财产——阿弥陀佛立像。它与一般寺庙中正面垂目的标准像不同,向左侧回首,似有所瞩望,被称为“回首阿弥陀”。此中有一段传说:永保二年(1082)二月十五日做早课时,永观律师正一心一意在殿中念佛绕行,阿弥陀佛突然从法座降下,现身在前引领永观。永观不觉惊呆停步,阿弥陀佛于是左顾招呼永观。这一形态即为永观堂独特的阿弥陀佛像之蓝本。每年11月中旬,满山红叶和红叶掩映下的殿堂、寺塔和倒映在池水中的红叶倒影,给人以一种难以描述的东方寺院美。因而永观堂又有“红叶永观堂”的别称。永观堂虽然距离市区较远,但是去看夜枫的人还是很多,差不多拍了30分钟的队才进去,而且不小的寺院中挤满了本地人和游客,观枫体验并不好。夜枫非常难拍,寺院内光线较暗,加上人流多,很难停下来好好取景拍摄。此外最佳的取景点是在池塘的桥上,可以拍摄到枫叶的倒影,但是考虑到安全,工作人员示意不能再桥上停留拍照。只能在网上找一张公关照来示意。此外,除了夜枫,如果时间充裕白天也可以再来参观一次,有不一样的体验。第二日:朝露岚霞羞嵯峨第二天将行程全部都安排在了岚山和嵯峨野。这里是赏枫和赏樱的胜地,位于京都市区以西,自平安以来就是许多贵族的别庄所在地,其名称经常出现在历史故事与古典文学作品之中。由于桂川河岸在每年春季与秋季都有大面积的野生樱花与枫林可观赏,因此长期以来也是观光旅游的热门点之一。除了自然景观外,岚山地区也是很多日本知名古刹神社的所在地,是多位古代日本天皇的安葬之处,因此前来此地参拜庙宇神社也是游客主要的观光重点之一。由于景点很多也很密集,基本上的行程都跟着以下这本攻略的地图来进行。上午岚山:法轮寺 -- 渡月桥 -- 野宫神社 -- 天龙寺下午嵯峨野:常寂光寺 -- 落柿舍 -- 二尊院 -- 祇王寺 -- 化野念仙寺 -- 爱宫神社<法轮寺>从阪急岚山站下车后,先去了比较冷门的寺院法轮寺。这个寺院建于公元713年,原名葛井寺。由僧人行基所修建,这座寺院是京都13座佛教寺庙之一。登顶后能看到岚山附近的景致,宁静优美。<渡月桥>整个岚山地区是以横跨桂川的渡月桥作为中心,这条桥的命名起源于龟山上皇的一句“似满月过桥般”的诗作而得名,虽然外观上渡月桥有着木桥般的造型,但今日的渡月桥实际上是座钢筋混凝土构造、能够让汽车行走其上的现代化桥梁,只是采用复古的木制护栏以配合周遭的景致。在渡月桥附近的桂川河段习惯上又被称为大堰川。过了渡月桥沿着大堰川向西走,这里是整个岚山和嵯峨野地区商业气氛最浓的地方,路边有许多咖啡馆(比如网红%Arabica)、餐厅和名宿。游客偏多,我也就速速地往山上走了。在龟山公园的山顶,可以登高一览岚山附近山上的各色树叶,想象见倾时应该是令人惊艳的。我去的时候还差一点。<野宫神社>野宫神社是被送到伊势神宫侍奉的皇女为了斋戒沐浴而住过的遗址,现在遗留着三座祠堂,中央祭祀着天照大神,左右分别祭祀着爱宕和松尾神。野宫神社最有名的各个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前来祭拜求学业进步,学业顺利。野宫神社附近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神社顺道路过一片竹林,竹子高高在上,微风吹过竹叶摆动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特别适合夏天来这里散步。据说电影卧虎藏龙曾经在这片竹林里取景。<天龙寺>在岚山和嵯峨野诸多的神社庙宇之中,地位最重要的应属名列世界遗产名单的天龙寺。天龙寺原址曾是平安时代承和14年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开创的檀林寺,到天延3年兼明亲王曾在此修建宫殿和池庭。进入镰仓时代,建长6年后嵯峨天皇在此兴建离宫龟山殿,并建了净金刚院作为佛寺,时离宫内的池泉园还可舟游,后醍醐天皇在此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亲政后请梦窗国师入主南禅寺,足利尊氏夺取天下之后,1339年聘请梦窗国师在此开创天龙寺,为后醍醐天皇超度亡灵。从此,天龙寺自成一派,成为该派的大本山,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自创立以来,天龙寺遭火8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明治时期,寺园因历史悠久和名师设计而被列国日本特别史迹名胜。为了筹建天龙寺,足利幕府向当时的中国宋朝派遣贸易船天龙寺船,重新开启了和中国的贸易。梦窗疏石是镰仓到南北朝时期的禅宗名僧,被第七代天皇赐予国师称号,后醍醐天皇和足利尊氏都皈依其门下。以疏石为始祖的梦窗派禅师受到皇室和幕府的推崇,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不仅在水墨画、书法等艺术领域有非常高的成就。梦窗疏石不仅是得道高僧,更是一个造园名家,尤其在表现禅思想的枯山水造园方面造诣颇深。他的设计大胆、富有创意,留下了不少庭园和大自然完美融合的佳作。他亲手设计并主持建造了京都的西芳寺和镰仓的瑞泉寺,天龙寺是其晚年集大成之作,对后世造园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天龙寺内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筑是位于中心的大方丈室,主祀释迦如来。大方丈背后广阔的曹源池,名称源于禅师在造园时池里出现了一块刻有“曹源一滴”的石碑,遂起名曹源池。天龙寺经历了八次战火洗礼,唯有这曹源池一直保留至今。曹源池是以岚山,龟山,小仓山等为借景,融合了大和绘图的传统文化和宋元画风禅文化的池泉回游式庭园。从大方丈向曹源池方向放眼眺望, 远处是一组粗犷古朴的石头组成的龙门瀑。依山而下的石块组合仿若瀑布倾泻而下,在倾入池中处铺巨石,再配上鲤鱼石,表现鲤鱼跃龙门的意境。此手法对金阁寺的造园有极大影响,也是枯山水庭园的造园模本。虽说现在是干枯瀑布,但是可以推测当初石头组合背后涌出的地下水分成三段倾泻而下,经面前的小石桥底下流入曹源池内。建于1899年的库里玄关处立着前管长平田精耕的达摩图。现在法堂内屋顶上的云龙图,由日本画家加山又造于1997年所画。巨大的云龙图绘在159块板上,形成一个直径九米的大圆。中间的五爪巨龙双目炯炯有神,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不可侵犯的威光。除了东西主轴线上的法堂殿、大方丈殿及曹源池庭园之外,从东面大门出来后,还有轴线上两旁的若干小禅院:松岩寺、慈济院、弘源寺、三秀院、永明院、等观院、寿宁院、妙智院等值的观赏参拜。虽然天龙寺内的景观并不以红色见长,但是在这条轴线上的枫叶景色倒是分外迷人。<常寂光寺>从天龙寺出来差不多就是一个上午的行程,简单料理午饭之后下午的第一站是颇具盛名的常寂光寺。常寂光寺位于右京区小苍山山腹的日莲宗寺庙,寺庙本身名气并不算大。但是以多宝塔和赏红叶闻名,是岚山首屈一指的红叶名胜,在每年评选的赏枫圣地之中都名列前茅。因此每到这个季节,游客摩肩接踵。从平安时代开始,嵯峨野作为皇族、贵族的离宫、山庄的风景胜地而闻名。后嵯峨上皇将吉野的樱花移植到岚山,岚山是樱花的名胜地,小仓山作为红叶和鹿的名胜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常寂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庆长年间(1596~1614),大本山本圀寺第16代主持日禛上人创立。他得到了小早川秀秋公的帮助,原本伏见桃山城客殿被照搬到了这里并成为了主殿。仁王门在元和二年(1616年)迁移到大本山本圀寺主殿南门。寺庙中据说藏有从高仓天皇降赐的车琴,以捐赠的方式留在了这里,但这件宝物并不对公众展示。此外常寂光寺内,有一个被称为日本著名诗人-藤原定家小仓山庄遗址的地方在仁王门北侧。另外,后世复原后的山庄的基础石迹位于多宝塔的西南上方,现在建有时雨亭遗址的石碑。到明治时代为止,在多宝塔北侧的墓地里有前中书兼明亲王的墓碑。在多宝塔的西侧,有木下长啸子的歌冢。常寂光寺基本是一个半山腰爬坡的地形,一路蜿蜒登山,红色的种植排布很有讲究。密集之处有一种红瀑压顶的震撼感,疏离处又可以让人对着一两株姿态婀娜的枫观赏许久。此外,绿植、苔藓、银杏恰到好处的点缀其间,使得各种颜色互相交融映衬,加上光影的点缀,产生无比美妙的斑斓效果,可以用如梦如幻来形容也不为过。<二尊院>从常寂光寺出来向西北主道走5分钟就是二尊院了。所供奉本尊为释迦、弥陀二尊,故称二尊院。承和(834~847)年中,嵯峨天皇于小仓山山麓建华台寺及二尊教院,后来堂宇荒废,源空至此结草庵,其弟子正信房湛空再建堂舍,未几,成为天台、真言、律、净土兼学的道场。宽喜三年(1231)十月,土御门天皇驾崩,遗骨葬在该山。应仁年间(1467~1468)遇兵火,诸堂被烧毁。永正、享禄年间(1504~1531),第十六世向诸国劝募,期再兴堂宇,后得三条西实隆的援助,重建本堂、方丈室等。现存的本堂系永正十八年(1521)所建,挂有后柏原、后奈良两天皇所赐的匾额。明治维新以后,为天台宗延历寺所辖。寺中的堂塔,除了本堂之外,另有安置法然上人画像的足曳堂,以及嵯峨、土御门、御嵯峨三天皇的御塔,与法然上人庙等。此外,寺中藏有不少佛像、绘画等珍贵文物,并有源空所写的‘七个条起请文’。<祗王寺>祗王寺是曾在著名古籍《平家物语》中登场的尼姑庵。在被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枫树围绕的草庵中,传说居住着一位深受武将所爱,名为白拍子的舞女。后来由于武将变心,白拍子伤心之下离开都城,来到这里出家了。这悲伤的故事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祇王寺以青苔著名,绿色的大片青苔和翠绿的枫叶包围住整个空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副叹为观止的画。祇王寺面积不大,但是那种脱离现实的奇妙气氛,真的让人觉得时间仿佛停在了这一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