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顺德七天纪实对于 广州 即熟悉又陌生,最早知道这个城市还是小时候看过的一部老电影《羊城暗哨》,才知道广州有羊城、穗城、花城之称,还有小时侯那一听就流口水的广东点心,印象更深的还是那些点心渣滓。至于什么时候有的广州,不知道,查查资料是始建于公元前214年,算算也有两千两百多年了。《史记》、《汉书》中称广东为“南越(粤)”,所以广东有“粤”这个简称。南越这片热土一直没有来过,丁酉(you有)年秋偷闲去了一趟。沙面西洋百年风雨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公共交通一定没有问题,出机场选择地铁可以到广州的大部分地方,地铁上广播有普通话和方言,广东方言为粤语,我们来到黄沙站,这里是广州最古老的街区,荔湾,俗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我们选择的民宿就在这里,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出来转转。穿过了马路跨过一座桥便来到一个小岛,这是广州最有名的沙面,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这地方真是小,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可这里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 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教堂就有两座:始建于1861年的英租界基督教堂,沙面堂,另一座是兴建于1889年的露德圣母堂,这是一座小型天主教堂,位于法租界内,是仿哥特式的。这也体会到欧洲这两大教派水火不相容,尽管他们的老祖宗是一个,他们还是各修各的庙,各拜各的神。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体。其中包括太古洋行(英)、美孚洋行(美)、三菱洋行(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这些至今还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大鳄。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旗昌洋行(英),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英国雪厂又称HK牛奶公司制冰厂,位于沙面北街29号、31号,建于20世纪初,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前部为办公住宅,还有半地下室,后部为厂房,现还保存天台和屋顶水池;苏联领事馆位于沙面大街68号,英国维多利亚风格。楼高三层,整栋建筑外立面除了,挑檐、栏杆、女儿墙外都用高质量清水红砖装饰,不加油漆,水泥石灰勾缝,故有沙面"西红楼"之称。为什么小小的沙面聚集了如此多的外事机构,其历史源于中国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十年里,只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地通商,并由这个半官商性质的组织十三行商人负责,负责承保缴纳外商船货关税,转达官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并受理约束外商。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中英之间签订了《南京条约》,广州成为近代中国首先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这样洋行就多了起来。在沙面白鹅潭的岸边,面对珠江漫步,不远处发现两门炮,这是清中叶在这里设立西固炮台,是捍卫广州城的。1963年沙面进行基建修整时,挖出了这两门城防炮,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在佛山铸造,重六千斤(炮身上有铭文)。骑共享单车逛最方便,正好我的共享单车是包月卡,随便骑不计次数。不知不觉就来到上下九步行街,在上下九步行街每一条巷都有着传说和历史,在下九路至今仍有"文澜巷",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这里是广州“老字号”最集中的商业街,有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皇上皇、平安大戏院等“老字号”。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原字号,叫“葡萄居”。经营姑苏式清茶细点,生意很好。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葡萄居”,在此重新建 店。更名“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主要经营名茶、茶点、茶食及酒菜餐饮。莲香楼:开业于1889年的莲香楼,坐落于广州市城西,“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乃是出自清末南海翰林大学士陈如岳之手迹。专营糕点美食,馅料纯正、制作精良,走时一定要带点回去。走路逛街真是体力活,累了饿了想坐下来吃点东西,在西关这一带就有"百步之内必有小食"的说法,在数以百计的西关小食中,公认是名牌的有20多种,其中有10种还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在这里还愁没有好吃的,南信这家甜品的名气非常大,双皮奶是招牌先来点个尝尝,伍湛记来个及第粥垫垫底,最后在胜利饭店解决晚饭,葱油鸡、烤乳鸽随便一点就多了,酒足饭饱后出来天完全黑了,但这里的夜生活刚刚开始,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皇上皇的霓虹灯遥相呼应,街道两旁各色商店灯火通明,人群摩肩擦踵,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南信甜品专家的"南信姜撞奶",欧成记面食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粥品的"伍湛记及第粥",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的豉油牛肉肠等等,现在只能看着,吃不下了,想想我们早上还在北京首都机场,现在已经在羊城这里灯红酒绿流连忘返。西关建筑岭南文化提到广州 ,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早茶”。早茶不仅是广东人的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状态。一壶热茶、几份点心,吃一个上午也不出奇。我们也要体验一下这种生活,目标泮溪酒家。沿着龙津西路一路上古色古香的骑楼茶楼建筑组成整条街独特的风格,这就是岭南建筑文化特有的产物。西关,是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外国商人来华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为贸易的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就是“十三行”。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通广州为港口,后来沙面成为英、法的租界,地处荔湾区(西关),清朝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所以这里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吸引着八方俊杰、九州商贾,沿途发现不少有特色的地方,只是当前目标是泮溪酒家,其他回头慢慢去逛。过了一座小桥便发现了泮溪酒家(创办于1947年),龙津西路151号,这里曾是一千多年前南汉皇帝刘长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傍身于荔湾区泮塘湖畔这家园林酒家的环境想想都舒坦,进门以后一直往里走,看到停靠在湖边的一只游船就是“泮溪画舫”了,这里是景观最好的座位。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茶位费,在山水园林的环境里吃上几笼茶点,喝上一口普洱 ,悠哉游哉。泮塘还盛产五种水生植物,即莲藕、菱角、茭笋、马蹄、茨菇,俗称“泮塘五秀”,故有“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吟咏。许多当地的老年人也都在这里吃早茶,看到对面的有一位老太太,点上两样点心,掏出自带一套杯碗餐具,冲上一壶热茶,用头遍洗茶的热水把自己带来的杯碗餐具都冲一遍,然后再注入开水,给自己沏上一杯,慢慢品着,静静的等着自己的早点。我们俩还是眼大肚子小,看什么都好,蒜香蒸排骨、鲜虾王蒸烧麦、脆皮红米肠、荔湾艇仔粥、秘制金沙包、鸡丝炸春卷都是不错的,随便一点就是七、八样,看样子又多了,只好打包了,中午饭都有了。离开泮溪酒家,骑上共享单车来到中山七路,这里便是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清代中叶以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又是祭祖的宗祠。该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宗亲合资兴建的,以其精湛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在它的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绘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雕刻技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书院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其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wǔ]巧妙地联接起来。特别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广罗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所以广州将民间艺术博物馆也设置这里。陈家祠堂100多年来,历尽劫难。其中最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那时陈家祠曾遭受驻兵扎营的破坏。第二次是在1966年7、8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感叹完陈家祠那些精美艺术品,一点也不亚于欧洲建筑外墙上的各种雕塑。骑着单车回来时来到仁威祖庙,这是始建于宋代皇佑四年,经过明清历代维修扩建,大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简称真武帝、玄武帝。石柱、石狮是庙宇的特有装饰物,这对蟠龙石柱顶上各雄踞一只瑞狮,它昂头挺胸,威武雄壮,石柱上雕刻两条戏珠的蛟龙,上下翻飞于祥云之间,栩栩如生、气势不凡。记得早上沿途发现不少有特色的地方,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团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还有永庆坊、李小龙祖屋、八和会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特别是201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改造帮助老街区焕发新生,引进了不少时尚元素。在西关这一带原来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现在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有票友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粤剧艺术博物馆还介绍了粤剧的发展历史。溜溜逛了一天,傍晚我们逛到国强粥粉面店,品尝广东最有特色、随处不在的肠粉。在 广州 各色肠粉数不胜数,其中银记肠粉、国强粥粉面店都很有特色,在西关老字号新联肠粉店我还驻足观看了好一会, 广州肠粉是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因形似猪肠),以薄韧香滑著称。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外皮是由大米(南方的籼米)磨成米浆后,再将米浆滔到白布上摊开,分别在肠粉中选放入牛肉、鸡蛋、猪肉、鱼片、叉烧、油条等主料, 再适当地配以韭黄、香菇、海带、银耳和生菜等其他配料,即可制成不同口味的肠粉,又或者什么都不放,制成的便是素斋肠,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蒸熟(旺火蒸约2~3分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淋上豉油即可。穗城传说时代新标又是一天的开始,早上来到宝华面店,吸取以往的经验,今天只要了店里点击量最高的鲜虾云吞面和牛肚面。每只云吞里面都是一只整虾仁,十分厚道,面条是 广州 的竹升面,有弹性,比较劲道。所谓“竹升面”,是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竹竿碾压着面团的过程很具有观赏性,竹竿一头要箍在大案板的一侧,师傅要骑坐在竹竿另一头,用脚一蹬一蹬,一边压打一边移动,让面团受力均匀。和面的时候,都不会加水,而是用鸭蛋, 用鸭蛋打出来的面既爽口而且充满了蛋香味道。广州地铁就是方便,没费劲儿就到了广东省博物馆。这是2010年新建成的,老馆建于1959年现在为广州 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广东省博物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我们参观了南粤古驿道展览。南粤古驿道,是指古代广东区域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是广东地区与国内国外各区域开展商贸与文化交流的 通道,厚重的历史之路、繁荣的文化之路,浓缩着广东地区文明发展的辉煌过去。还有广州市的传说,大约在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衔稻穗,降临广州,仙人把优良的稻穗赠给人们,并祝愿这一地区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于此。从此,承仙之愿,稻穗飘香,年年丰收,广州便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穗城”、“羊城”名称的由来。广东省博物馆前面超大广场的一头就是广州市新地标,广州塔昵称小蛮腰,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它的外框筒由24根钢柱和46个钢椭圆环交叉构成,形成镂空、开放的独特美体,它仿佛在三维空间中扭转变换,中间最细部分直径只有30多米,所以才有小蛮腰的昵称。中午吃饭的时间点已经过了,但在广州想吃好吃的还真不是难事,不过这要算下午茶了。点都德,广东话谐音“点都得”,意思就是怎么样都可以。第一代点都德在1933年就开了,八十几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开开关关。2013年,点都德的第三代人才又把老茶楼开起来,其中金牌虾饺皇、蜜汁叉烧包制作工艺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金牌鲜虾饺皇、百合酱蒸凤爪、蜜汁叉烧包、腊味排骨饭、皮蛋瘦肉粥,芫茜牛肉肠都很好吃,我们在离开广州前还不忘再去吃一回(这是后话)。下午茶之后我们没坐地铁走地上交通,乘公交车途经农讲所旧址,这里原为明代修建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现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晚上我们又回到宝华路上这里有一家壹心鸡(清平鸡),“清平鸡”曾经位列广东十大名鸡之首,在几年前随着清平饭店的结业而淡出了大家的视线。清平饭店创建于1964年,是一家以专营各款鸡肴起家的大型国有饮食企业。供应的品种有白切鸡、油葱鸡、隔水蒸鸡、一鸡三味等等。顾客走进清平饭店,吃的都是鸡,故有"清平鸡"之称。我们也来一只白切鸡尝尝,饭后共享单车回住处。追根溯源寻味顺德泮溪酒家的早茶给我们的印象太好了,这天不知不觉又来到此,这次我们只点了三、四样,看看菜单上还有不少让人垂涎三尺的东西,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只好忍痛割爱了。广东美食之所以好吃,不光食材新鲜,当然还要有好手艺,这都源于一个地方----顺德,"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大良别称)",这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广府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顺德美食之风,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中,鼎盛于民初,辉煌于当下。顺德美食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改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所以来了广州不去顺德,岂不枉来,我们在网上预先定好的车,我们决定到顺德走一趟,顺德距广州也不远,四、五十公里。在前往顺德时途径沙湾古镇,我们顺便探访一下。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有留耕堂、李忠简祠、“文学流风”牌坊等明清时期岭南特色古建筑祠堂、庙宇、商业遗址、民居遗址都保存完好, 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在此长盛不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在都在提倡发展经济,所以这里商业气氛很浓,只不过目前是淡季有许多空的摊位,有许多新盖的仿古建筑,看起来很新不像是古镇。车马劳顿一天,中午又没好好吃饭,傍晚来的顺德安顿好住处,便来到大良镇,这几天在广州吃的太丰富了,今天想清淡一点,我们选了毋米粥。源自于顺德的毋米粥,倡导的是健康饮食理念,说是粥,可内容太丰富了,经过多个小时的静心熬制,使米粥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淀粉层,营养丰富。毋米粥的意思就是“有米不见米,只取米精华”。用毋米粥来烫食更是一绝,它不仅烫海鲜没有腥味,而且烫肉类是不宜老的越烫越嫩。有别于清水锅和火锅,因为粥的密度大,可以充分锁住食物的养分和水分,所以烫什么都既鲜又嫩。来毋米粥就餐,又有喝三碗粥之说,粥前的第一碗粥是养胃粥,可以滋补养胃,餐中的第二碗粥是鲜味粥,可增进食欲,餐后的第三碗粥是营养粥之前烫的肉类、海鲜、菇类、蔬菜的营养都在这第三碗粥里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越喝越健康。休整一晚精神充沛,今天来逛逛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清晖园与佛山梁园、 番禺余荫山房、 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一早我们来到清晖园旁边的佛山香云轩饭店,这里有停车场还可以吃早茶。早茶嘛,入座后先选茶,服务员帮忙把茶醒好后,就可以点餐了,虾饺、黄金流沙包、豉油凤爪、伦教糕。又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清晖园其布局既能吸取 苏州 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 顺德 “清晖园”有详尽描述。园林经龙氏数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艺筑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园内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惜阴书屋、竹苑、笔生花馆、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读云轩、留芬阁等,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 江南 园林的特色。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园内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尚存,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连忘返。园内叠石假山, 曲水流觞,曲径回廊,景趣盎然。银杏千秋,百龄龙眼,玉棠春瑞,沙柳飘扬。闲步曲桥喜看金鲤碧波嬉戏;好赏绿树时花扑面。园内保存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清晖园出来我们在有名的华盖街上闲逛,由于早上吃的挺好,中午都不饿,我们在仁信牛奶老铺吃了点小吃。仁信牛奶老铺(顺德大良华盖街)的创始人是董洁文老奶奶,她是董孝华先生(民信老铺)的女儿,从小就随父养牛,一生与牛奶打交道,是大良双皮奶的活招牌。所谓"双皮",是因为在制作时选用优质水牛鲜奶加热后分置小碗中,放凉后,碗面便结起一层奶皮,再在奶皮上戳一小孔把鲜奶倒出,混以适量鲜鸡蛋白,再从小孔注入碗中隔水炖熟,碗中鲜奶又形成另一层皮,故为"双皮奶"。下午我们参观了香云纱博物馆, 顺德伦教地区是香云纱这个产品染整技艺的传承地,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晒莨染整工艺以香云纱染整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云纱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制成的白胚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含有宁胶与单宁酸)多次浸泡、晒涂于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后用伦教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香云纱,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国王、王后及王室成员。2011年 中国 IT领袖峰会指定"天意莨绸"的红黑两色香云纱时装为峰会礼服。香云纱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30度以下或冷水手洗,只能用拎洗法清洗。香云纱最怕折压、绞拧,也不能用揉搓法洗涤,不能用肥皂或碱性洗涤剂,也可适量加入"金纺"洗液,对较脏的部位洗涤时,用毛巾蘸冷水或用软毛刷对较脏的部位轻轻刷洗,然后用冷水拎投清洗,洗后要带水挂起淋水阴干即可。服装不穿时不宜放樟脑丸,否则容易脆化。晚上广东中山的老同学约我们吃饭,选择了小榄镇小榄公酒家的天天渔村是一家不错的粤菜馆,这是它发家的总店。顺德到小榄19公里,小榄到中山20多公里,正好是中间地带。 小榄镇 ,隶属于中山市,位于区域商贸中心,国家级重点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 中国 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这个小镇别看小,可富有了,是 " 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 中国电子行业产业基地"、" 中国花木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在去小榄前绕路专程去了趟网红店大头华烧鹅店,特意去买了点还有他家的叉烧肉和烧鹅,我广东中山的老同学尝了也说不错,口感很好名不虚传。这次广东之行只安排了广州和顺德两地,时间也不富裕,我广东的同学说可惜了,下回再来广东可以选择高铁到中山,晚上8:00北京西,第二天早上7:00到中山,车上睡一觉,早上起来玩一整天,以中山为中心,租个车周边肇庆、开平、佛山、顺德、番禺都可以玩,最后广州飞回去。转眼我们已经五天了,早先看的《寻味顺德》中“伍湛记”及第粥(又名状元粥)已有5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为顺德人伍湛。及第粥最初的用料是猪肉丸、牛膀和猪粉肠,分别谐指状元、榜眼和探花。“伍湛记”还有招牌小吃-德昌楼的咸煎饼。还有发现了“黄但记”就在佛山陈村,我们也专程去吃了早茶,发现了原来“黄但记”不止是卖陈村粉的老店,而且还是一家传承近百年的顺德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餐饮老字号之一。陈村粉的烹制方法已衍生出四十多种,陈村粉不是黄但记的唯一特色,近百年积累的传统底蕴以及对顺德美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传承创新,使秘制白切鹅、秘制白切鸡、秘制咸柠檬蒸鱼、和味龙虱等菜式从传统的顺德名菜创新制演变为新特色。吃完我们驱车回广州,到了广州市也就用不着车了也就还了,核算下了一天的车费要两百多。千年古道穿越今昔接下来就是安顿住处,是网上预先定好北京路附近的微家(团一大地铁站),下午我们照旧是共享单车来到天字号码头,码头形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270余年,原先这里只能停靠官船,民船不得停靠,所以才有了“天字号码头”之称。当年林则徐、孙中山在此登岸,备受民众欢迎。珠江夜游在广州是非常有名的,坐船在水面上荡一荡,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感受广州的繁华,想想就惬意。广州珠江夜游天字码头资讯:天字号游船1层:欣欣票价38元起,特惠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不占座位免票(至少一名成人陪同)。珠江明珠号:第一班19:00、第二班20:05 ;天字号:第一班18:50、19:50; 信息时报号18:40、花城明珠号19:15。离开天字号码头骑车向西远处高耸的建筑那就是石室教堂,又叫做圣心教堂,是清朝时期兴建,为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石构哥特式建筑。在这繁荣的现代都市里,耸立着这么一座教堂,着实让人感到一些意外和新鲜。站在教堂外面,望着整座建筑,我们感觉就像在欧洲 一样,石室圣心大教堂(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 中国工匠建造而成,有着"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教堂属"哥特"式建筑。石室中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最引人注目,正面、东面、西面各有直径7米的石室彩色玻璃窗,用深红、深蓝、紫黄等玻璃镶嵌。这些彩色玻璃窗历经百年,这些玻璃窗上所绘的是圣经故事。教堂上的大钟,每天早上9时到晚上10时,逢正点报时,大钟都会自动敲响,声音可传到几公里外。 下午茶我们在江对岸的啫8吃的煲仔饭。因为我们住在北京路附近,所以回来时我们逛了广州另一条著名的步行街北京路商业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位于广州市中心,该街区是广州城建之始的所在地,是广州有史以来最繁华的商业区。其中的“千年古道遗址”更是北京路的一大特色。透过玻璃钢,我们可以看到自南汉以来共五朝11层的路面和宋代拱北楼基址。看着这些古老的文物,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走在先人曾经走过的路上,我们和他们是如此的接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购物商场、文娱设施、餐馆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都市的特色。那些老字号这里也都有,像莲香楼、皇上皇等。说起皇上皇还有个故事: 广州沦陷初期,一个叫谢昌的年青人为了生计做一些腊味咸鱼、茶叶、沙榄等挑担生意。谢昌有一兄弟叫谢柏,经营一家腊味行,名为“八佰载太上皇”其经营的腊味行每到秋冬季节经常人头攒动,日进斗金。谢昌顿悟到自己必须这样做才能有所作为,也可免去终日奔波劳苦,于是他每天都会到这个门店在门外观察、学习,渐渐熟悉了运作方法,回家后反复调试腌制配方。并将亲手配制的将腊味分给左邻右舍,均得到好评。于是也开了一间铺面,起名为“东昌腊味店”,谢昌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超过太上皇,改店名,索性“皇上皇”吧!1943年,东昌腊味店改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同时提高产品档次,造势宣传,广而告之,皇上皇在大街小巷被男女老少广为传唱。沿袭至今的老字号肯定不错,所以 广州的腊味一定要带回去。晚上我们在潮发牛肉店吃的晚餐。最后一天,下午就要离开广州了,发现广州好玩的、好吃的还很多,出来玩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早上我们还是共享单车专程又来到点都德,享受广州的早茶。中午退房地铁到广州机场,下午:飞机 广州 —— 北京 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