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广东 心悦之旅地球人都知道,广东简称“粤”,“粤”与“悦”谐音,对于旅游来说,其精神本质就是“悦”,从这个角度来讲,广东,就是为旅游而生的。事实上,广东本来就很美。广东位于“山海之间”,山水赋予了它别有韵味的自然。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是“丹霞地貌”的代名词,喀斯特地貌在鼎湖山等地也是随处可见。广东拥有全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广袤海岸八千里,东西十四城不同”,广东孕育了不少河流,其中广东的母亲河——珠江,可媲美多瑙河。广东的精彩不止于山水,更在于人文。人是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有各风情,各有各精彩,却都有着宽容大方、爱拼敢闯、胸有大海……,这些共同特质让广东人也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广东还是天下禅宗的发源地,由于达摩是第一个把印度佛教的禅宗传入广东,而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者慧能,是在广东剃发为僧的,广东也因此成为“佛系旅游”的热门去处。“食在广东”,在广东,唯有筷子停不下来;来广东不寻美食,绝对是旅程的一大遗憾。广东行不足,广东说不尽,悦游广东,乐活当下。有关行程安排仔细算来,从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已近两年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了,我大部分时间过着蜗居的生活,没有了出国旅行计划,并减少了昔日亲朋好友经常性的聚会。南京2021年的夏天更是封了城,这种牢笼般的生活令人无法忍受。于是和老公策划了这场跨年广东自驾之行,并完成了年初想去未果的心悦之旅。按地理位置,广东省大体分为粤北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部分,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广东行主要集中在粤北、粤东和大湾区的部分城市,其中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等热门城市属疫情风险去区,且我们曾走马观花过,所以并未列入这次的行程中。又因父母的加入,临行前老公对原先的线路进行了相应调整,主要从老人的身体方面考量,尽量做到“轻缓慢游”,让父母享受一段欢乐家庭时光的同时,陪着父母感受中国时代的发展。出发D1: 南京 — 抚州2021年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随着南京天气大幅降温,我们的岁末旅行如期启程了。坦克300车新入手已两个多月了,行驶里程数近1800公里,车辆磨合也是我适应、熟悉新车的过程,两个月的上下班代步,总体感觉蛮享受的,且挺带劲。这次广东自驾行将是坦克300的首次远行,在首秀中将好好展示一下它的“肌肉”,从此以后请叫我“坦克手”。跑高速,从前右腿要一直放在踏板上,不是踩油门就是准备刹车。可换了坦克车,刚上高速,我就启动了定速巡航功能,解放了双腿,身心顿时轻松了许多,不要太爽了!带着父母出行,除了安全第一外,“休闲游”成了我们这次自驾行的旅行主题。因此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提前在网上订好一路的酒店,而是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时候,根据当时我们所在的位置,手机查找附近合适的旅馆,再过去办理入住。于是,第一晚住宿在距离南京六百公里外的江西抚州南城国际宾馆。尝尝江西菜:老三样啤酒鸭、井冈山豆皮、粉蒸肉和上汤水饺。四道菜花费151元,价格不贵。粉蒸菜,算是江西特色菜之一。据传当年陈毅元帅来江西视察,招待菜就有粉蒸菜。不得不夸,老三样(南城店)的粉蒸肉真的是糯而清香,有肥有瘦,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绝绝子!饭后回酒店的路上,发现抚州有两大现象:1、居民楼家家窗户都安装了铁栅栏;2、妇女儿童喜欢穿着睡衣走大街。D2: 抚州 — 赣州行程的第二天,迎来了第一个景点——三僚山水文化景区,景区位于江西赣州兴国县梅窖镇境内。“世界风水文化在中国,中国风水文化在三僚”。这里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风水文化自此从宫廷走向民间。走进三僚,犹如走进了一座“易学博物馆”。三祖殿内,自左向右分别供奉着曾文辿、杨筠松、廖瑀三位风水大师,其中中间的杨筠松被海内外堪舆界尊为祖师。三位大师授徒传业,家承代代相传不绝,历朝国师辈出。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明师迭出,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享誉世界。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景区内至今保存了大量的风水作品,如龟蛇相会、曾氏砂手、蛇形祠、虎形墓、七星池等,是中国风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风水作品最为集中的古村落,对风水之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此一拜。说实话,我对风水之事并不感冒,只在景区内乱走一通,白费了50元一张门票。我最关心的是每天吃点啥好的,在赣州,老公带我们进了一家怀旧市井风主题餐厅。梦回旧时光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鱼头汤好吃又养生。糖醋里脊,酥脆的外壳味道酸酸甜甜,我喜欢。香芋蒸排骨,清淡软糯,可惜分量少了点,几筷子就没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逛逛夜赣州,同时感受赣州的人间烟火气。D3: 赣州江西老表的每日生活,都是从嗦粉开始的。“一天不嗦粉,走路都不稳”。江西人烫粉喜欢加辣椒油、花生米、酱料和香菜等各种调味料,爆辣咸香。而我就简单了,只放少许香菜,吃其本味。如果你以为江西早餐只有嗦粉,那就大错特错了。赣南宾馆每日的自助早餐花式品种不要太丰富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赣南宾馆,赣州的一家老牌酒店,据说以前是当地政府招待所。蛋酒酿、肉饼汤、烫粉、各式面点、点心和蔬菜,五花八门,令人回味无穷。赣州我曾来过,确切地说是路过此地。2013年春节自驾海南第一站就是赣州,不过当年急着赶路,只住了一晚,这趟便可慢慢欣赏它的美。赣州古城墙,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石墙,也是全国唯一保留的宋代砖石墙。城墙上,冷风吹,鼻涕长流,却抑制不住我愉悦的心情。章江水从宋代古城墙外缓缓流过古城墙附近聚集了不少景点,蒋经国旧居便是其中之一。走下城墙,打卡蒋经国旧居。蒋经国旧居,位于赣州老城区北部,系一幢砖木结构的俄式建筑。1939年6月至1945年2月,蒋经国在赣州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期间,偕夫人蒋方良、子女蒋孝文、蒋孝章居住于此。现旧居内主要陈列着蒋经国有关的文史资料和照片,蒋氏夫妇卧室、子女和保姆的寝室。旧居内有一块“有功文教”的木匾,是蒋经国先生书赠给江西安远县欧阳振先生的,欧阳振因为捐款一万元,修建了安远中学,蒋经国觉得他慷慨可风,所以就题写出了这块匾赠给他。赣州,蒋经国不能忘怀的地方。写到蒋经国在赣南的日子,不免要提及一个人:章亚若,这位女子可不简单,在认识蒋经国之前有段婚史且育有孩子,后不知是离了婚,还是抛夫弃子,独自跑到江西并结识了太子爷,担任蒋的秘书,继而衍变成情人,当了三儿,还不满意,痴心想转正。老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她生下双胞胎之后,突有一天赴宴回府后上吐下泻,去诊所看病,一针下去见了上帝,死因不明,至今成了一个迷。(蒋孝严为章亚若所生的孪生兄弟之一)古浮桥,连接着章江两端,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浮桥由一百多只小舟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每天定时开启,方便来往商船通行。赣州有条灶儿巷,曾是赣南最繁华的街道。巷子仅有两百多米,不过宋代便已存在。民间形容这里“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意思是这里结合了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活生生的赣南古民居博物馆。董府原是一个钱庄,里面布局是天井式建筑,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前几年,这幢建筑快要倒塌时,一个董氏居民把它买下来,按照原貌加以恢复。现已把它用作餐馆,做此赣南风味菜。义兴堂在古代是一个店铺,卖烟叶、烟丝,是烟馆。这幢建筑原来是个商会,由于古代赣州城的建筑是木制建筑,经常发生火灾,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店铺不被火灾损毁,就成立了一个民间保安水务总局,相当于现代的义务消防队。同样是仿古老街巷,比起南京的老门东,无论是规模,还是历史文化,灶儿巷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如同一个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相媲美,但想捕捉一些慵懒的玩法,灶儿巷倒是不错的选择。D4: 赣州 — 韶关认识一座城,我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一游,读读它的过去,看看它的现在,想想它的未来。赣州,江西的第二大城市,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穿过大厅,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多山多水的赣州是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世界橙乡,并享用“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盛誉。位于江西和广东交界处的梅关古驿道,地处交通要塞,风景独特雄奇,是一处集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度假型综合景区。原本这趟行程是有的,但考虑父母身体现状,梅关古驿道就只能在博物馆看看图片介绍了。走进一层“客家摇篮赣州”序厅,正对大门墙壁雕刻着一对客家母子的浮雕。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客家先民原是中原人,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历五次迁徙运动,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内外播散期。客家人迁徙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赣州境内丘陵起伏,地广人稀,土肥水美,适宜大批移民休养生息。这使赣州成为中原移民南迁的首选“宝地”。据文献资料记载,赣州从东晋始就有大批中原汉人迁入。据史料文献记载和研究者实地考察证明,赣州境内的客家人,30%是“老客”,70%是从闽粤等地回流的“新客”,这些闽粤客民后裔倒迁入赣州又以明清时期为多。按世系推演,孙中山是宁都客家始祖孙誗公的第三十五代裔孙。这么说来,孙中山先生也是客家人。参观完赣州博物馆,我们一行驾车离开赣南,进入粤北山区,当日下午到达韶关。韶关,广东的北大门,是我们南下广东的第一站。因坐拥独特的丹霞地貌,让韶关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丹霞山,原名“长老寨”,以“奇、雄、险、秀、幽、古、广”著称,为广东四大名山(鼎湖山、西樵山、罗浮山)之一,200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我们住宿在丹霞山脚下,离景区大门才300多米,放下行李,领着爸妈先到公园的展览馆踩个点。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景区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听馆内讲解员介绍,整个景区范围很大,每个景点相距几公里,全部玩下来运动量要爆表,带着老人不想玩命,预备明天挑选几个精华景点玩上一天。未曾想,唐代名相张九龄是韶关人,千古传颂之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为张九龄所作。前脚我们还在嗦粉,现要安利一下客家人的酿豆腐。韶关多客家人,客家人的酿豆腐不是普通的白豆腐,而是以油豆腐为酿包,塞了混以芋头、香菇等的肉丸,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筷子根本停不下来。豉汁蒸排骨,浓浓的豆豉汁包裹着嫩滑的小排,咸香,开胃。悦游广东D5:韶关淡季出游的好处多多:住宿景点价格优惠,出行从容。全家人早饭后驾车驶入景区,公园门可罗雀,连坐索道都空无一人。到达索道上站台,还要继续登山,往宝珠峰方向走,最后游走到海拔高度380米的“舵石朝曦”观景点。丹霞山主体山峰的形状仿如一艘巨轮,泊于锦江之畔。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像船舵一般,因此得名“舵石”。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这里应该金光璀璨,朝霞似锦,可惜天气不给力,重重浓雾弥漫着整座山谷。只能在“舵石”上打个卡。顺着景区导览路线,路过韶音亭。传说四千年前舜帝登山奏韶乐,命韶石之名,后建韶音亭。韶音台是俯瞰整座丹霞山风景区最好的观景台,碰上这个天气,看了个寂寞。“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霞为特色的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麗缓的红色砂砾岩构成。大约在七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盆地,后来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山地多次抬升、隆起,并经过长时间的流水下切侵蚀,逐渐形成现在所看到的红色山群奇观。丹霞山,不仅有雄壮伟岸的风采,还有着灵秀之动人,而丹霞山的灵秀主要秀在锦江。既然天色不佳,不如下山,沿着锦江栈道边散步,边欣赏沿江风景。栈道沿岩壁而建,平整蜿蜒,近看翠竹摇曳、江水碧绿,远看山峰耸立、奇形怪状。锦口岩寺,建造于百丈岩壁上的一座千年古刹,顶接海螺崖,下临锦江,广东地区著名的佛教女众道场,实际就是一座尼姑庵,据说有四十多位比丘尼在此修行和生活。丹霞山主峰景区分上、中、下三个景观层。下层以锦石岩最为著名,顺着石阶前往中层,中层为别传寺景层。别传禅寺,原来是南明遗民们避难的地方,乾隆四十年(1775年),澹归禅师的遗著被朝廷列为禁书,祸及别传禅寺,寺被改为十方常住,澹归弟子全都逐出别传寺,寺庙逐渐废毁。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李汉魂先生曾拨款重修并立有重修碑文。十年浩劫,使别传寺损毁殆尽,只有残存于山门石壁上刻的大字“丹霞”、“至此心隐心”、“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禅林第一”、“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等。1980年后,年逾古稀的本焕老和尚(现任广州光孝寺住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来到野草丛生的别传寺,面对一片残墙断壁,不觉潸然泪下,于是立下誓言,主持修复。经过多年努力,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僧舍、客房等。目前,别传寺佛事场馆仍在不断扩建之中。从别传寺右侧沿小道进入通天峡,登上“丹梯铁索”即到达上层风景区攀登丹梯铁索,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丹梯建立在湿滑的丹霞石壁之上,石壁陡峭,丹梯铁索面壁而建,几成直角,险峻无比。这是丹霞山最奇险处,看着这近乎80度陡峻阶梯,不少人望而生畏。站在丹梯之上,举目远眺,丹霞群峰环江而立。到达丹梯最上方的隘口,就可尽情领略上层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意境,俯瞰锦江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古诗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其秀丽之美不逊于桂林山水,来丹霞山游玩,有一个很特别的景观估计每位游客都不会错过,那就是"阳元石"。很多游客第一眼看到"阳元石"的时候,都表示"很害羞",因为这个外形实在太传神了,简直栩栩如生。30万年以前,由于风化作用,即从石墙上分离出来,形成了如今“阳元石”的形态,因此在地质学家眼里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石柱罢了。有阳就有阴,丹霞山又一奇特的造型地貌——阴元石,在长老峰下面,遮遮掩掩,藏在幽谷深处,形状酷似闺中的少女私处。我也是服了当地人,想象力丰富,将两个不相干的地貌景观硬扯在一起。半天的时间,结束了丹霞山主要景点的游览,在景区内的小饭馆我们每人来了碗牛腩粉。饭馆旁的土特产店吸引了老爹,进店便是客,买不买东西无所谓。瞧着老板挺热情,老爹忍不住买了些山货回车。告别了丹霞山,我们向坐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处的南华寺方向行驶。南华寺,人称“东粤第一宝刹”,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的出名,是由于唐朝六祖惠能(中国佛教禅宗里知名度最高的祖师)的到来。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了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将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惠可(禅宗二祖),直到传到五祖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而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于公元677年在南华寺创立了禅宗南宗,北宗不久渐趋衰落,南宗最终取得禅宗的正统地位,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禅宗创立之后,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影响也不断扩大,还传到了国外,从东亚、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家。如今,每年有大批国外的佛教信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寺院依山面水而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寺内院落宽敞,古树成林,环境幽静。南华寺共7进,即曹溪门、宝林门、天王宝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和祖殿。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举行宗教仪式的主要场所。灵照塔,佛教最早、最高的建筑,为阁楼式八角五层砖塔。初建时为木塔,因多次焚毁重建,至明成化年间改为砖塔。六祖惠能圆寂前,不吃不喝,打坐入定,使体内营养和水分逐渐耗尽,最终坐化圆寂,享年76岁。僧人们将遗体以夹纻法塑造成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六祖殿内,这尊真身像成为了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祖殿内部不向普通游客开放,只能在殿门口叩拜。六祖的真身高高的坐立在佛台上,玻璃罩罩着。历经劫难的真身,至今仍栩栩如生、容颜依旧,作为一尊在南方长住的真身舍利,能保存完好到如此地步确实不可思议。我们虽不是信徒,还是怀着敬畏的心情叩拜了一下。六祖惠能的碑像从南华寺出来,也差不多到了饭点。老公将车直接开到市区的韶关老字号茶楼——本岛(总店),这家茶楼可以菜单点菜也可以推车自助点餐。四个人点了六道吃食,猪肝粉肠粥、五香芋丝饼、水晶虾饺、香煎韭菜饺、鸳鸯窝贴饼和卤水拼盘。猪肝粉肠粥味道不错,其它居中水平,另卤水拼盘没有我们想要的拆烧,当场退掉,一顿算下来总计68元,东西实惠,性价比高。刚到广东第一天,就感受到广东人的生意精,大体体现在重规矩,以礼待人,对于我们外省人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永远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即使生意不成,也要仁义在。D6: 韶关 — 清远早上在酒店自助餐厅,一位大妈走时顺带了7、8个煮鸡蛋,被服务员看见了,服务员上前跟大妈讲:“你要吃饱、吃好啊!”大妈听了,臊得一句话没说,溜了。我们在旁边看了,对这位服务员的讲话水平无不叹服,真的是“四两拨千斤”。我们这一路南下,穿过皖南山区、赣南山区,这粤北大都也是山区,从韶关到清远的高速公路时不时地要通过隧道,对此,母亲笑着调侃:“我们快成了穿山豹了。”……湟川三峡,位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市,堪称一个小众秘境。它兼具了长江三峡的险峻气势,也拥有桂林山水的秀丽,只是藏在深山之中,许多人不知道,我们也是这次到连州旅行,才见到了湟川三峡奇妙的风景。连州,历史上曾是广东的省会,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之地。想当年刘禹锡在此担任刺史,见到连州风光旖旎,如诗如画,就留下了“剡溪若问连州事,唯有青山画不如”的佳句。湟川是连州的古称,流经这里的河流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支流,而湟川三峡就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和龙潭镇之间,全长有20多公里,其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仙女峡、楞伽峡和羊跳峡。想要欣赏湟川三峡的美景,是一定要坐船的,往返大约需要4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饱览这湟川三峡的美景。“山川美如画,人在画中行”,坐在船上,抬头欣赏两岸风光,低头看江水悠然远去,感受清爽自然的山风,心情无比惬意。游船先是经过仙女峡,仙女峡不仅江水清澈美丽,还有有数十段瀑布可供游玩,令人称赞。横跨在湟川三峡上的擎天玻璃桥,一个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桥身使用了千古流传的中国红,就像是隐藏在绿色山林中的“红色巨龙”。山影倒映,绿水清澈。第二站是楞枷峡,楞枷峡两岸旁的山都变得高耸起来,峡谷很深,湟川三峡的“险”就体现在这里。随着往里走的越来越深之后,就会发现水道在有些地方会逐渐变窄,但并不是会一直变得越来越窄,而是在某些转角处变窄后又会突然开阔,倒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了,这也不失为是游山玩水的一种乐趣了!最后一段是羊跳峡,意指山羊能从河这边跳到河那边,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其狭窄程度可以体会到了。江面在这里逐渐收窄,江水变得墨绿,峡壁上垂吊的钟乳石似乎伸手可及,让人切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魔幻。伫立船头,忽见摩崖巨壁镌刻着现代漫画家廖冰兄题写的“湟川三峡”大字。由于湟川三峡和瑶寨离得非常近,所以当地会有很多瑶族的居民,民族风味非常浓郁。湟川三峡游览后,顺道品尝一下当地的瑶家菜,也算不枉此行。“印象瑶乡”,顾名思义,全店瑶族元素,超有主题感的一家餐厅。服务员会善意地提醒客人点菜份量,店家别出心裁地使用机器人传菜,每道菜还用罩子罩好送到客人桌旁。胡椒猪肚鸡煲,它家的主打菜,谁知最令人失望,份量不少,但是鸡肉很柴,不像是走地鸡,老人根本啃不动,所以非常不推荐。本地菜干蒸排骨,菜干嚼着有树根的感觉,排骨倒是挺滑嫩,适宜下饭的一道菜。自磨黑豆腐,外焦里嫩,入口即化,推荐。半打糍粑,外表糯叽叽,内馅花生芝麻糖,好吃。饭后店堂还有歌舞秀,原以为是民族歌舞,可等来的,却是广场舞表演……D7: 清远论早餐的难吃,非清远住宿的酒店自助餐莫属,口味寡淡且没什么内容,想着要连吃两天,脑壳就疼。早饭草草了事,全家便驱车前往南岗千年瑶寨。清远市,又称“凤城”,是由于清远的版图像一只凤凰。清远是广东的西北重镇,也是过山瑶人主要集居地之一,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马路上,穿着民族服饰的瑶族同胞随处可见。南岗千年瑶寨,位于清远市连南县城西南27公里处,面积159亩,始建于宋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堪称世界建筑奇观,人类群居风水宝地,并纳入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瑶族最早居住于洞庭湖以北,后来,因战乱和受歧视而逐渐向湘粤桂三省边境处迁移,隋唐、宋朝时期,瑶族分多路逐渐向广东省内迁移,而明朝最盛。连南八排的瑶族据说是经过湖南道州、江华等地迁来的。南岗古寨建于海拔803米高的陡坡上,寨门和寨墙由巨大的石头筑成,不经允许,任何人都进不了山寨,有了寨门寨墙,还可以防卫土匪和官兵的侵犯。解放后寨门寨墙被毁坏了,这是后来修复的。古寨的房屋依山傍坡,密密匝匝,挤在一起。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同层的则以过道或走廊向连接,称为“瑶排”,而聚在一处的瑶排就形成了瑶寨。七十大几的老娘在老爸鼓励和搀扶下,一步一晃地也跟了上来。进寨不远,就到了寨子的中心地带——歌堂坪。这块不大的地坪,是南岗排瑶寨的中心,山寨的各种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勤劳智慧的瑶胞穿着传统瑶族服饰,千百年来就地取材,用石板铺路,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每一个地方,都流露出浓浓的历史文化。现居住在山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在元代,南岗排就建立了由“天长公、头目公、掌庙公、烧香公、放水公”和各姓老人组成的“瑶老制”组织,以神圣且严厉的习惯法来对山寨进行管理。瑶王,是南岗排瑶的最高首领,享有最高的声誉和威望。据史书记载,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号,在元朝至清道光十二年期间,其被称为“天长公”,清道光十二年以后,被称为“瑶长”或“瑶王”,南岗排的最后一代瑶王是邓尾八公。1950年10月,邓买八尾公被推选为广东省少数民族参观团的副团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是受极左路线影响,1958年10月,邓买八尾公因前瑶王身份被捕入狱,1959年死于狱中,享年58岁。瑶王屋,屋内陈设早已破烂不堪,但火炉堂内的烟熏肉还是看得人眼馋。古石棺遗址,是南岗排特有的葬礼。石棺葬是权力的象征,只有瑶王才能享有石棺安葬。摆在此处的是末代瑶王备用的石棺和附件。新中国成立后,瑶王思想进步,自愿不用石棺安葬,故此石棺在山寨保存了下来。因文革期间此石棺被红卫兵砸毁,如今能看到的只是部分残件。盘古王庙,建在古寨的“龙头”的位置,以祈祷祖先保佑全寨瑶民平平安安、丁财兴旺。古庙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一直香火旺盛。庙里供奉着盘古王和盘古王婆,盘古王手托月亮意为开天,盘古王婆手捧碗意为辟地,也就是世代相传,瑶经中所叙盘古王开天辟地、造人造地造五谷。每逢初一、十五,瑶族人都要来这上香烧纸、鸣炮祈福。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节还要举行盛大的“耍歌堂”来纪念盘古王,以此让瑶族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盘古王的功德。壮实的瑶家小二哥边看护着古庙,边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巷道内,静得出奇,基本见不到人影,听到的只是骡子踩在石板路上的清脆蹄声。这些年来。古寨里打造了很多精品瑶家民宿,可以住在这儿观看日出日落和瑶寨的全景。穿行在古老的房舍,行走在光溜溜的石板路上,竟有恍如隔世之感。逛完瑶寨,晚上我们来到这家“花花姨碌鹅”是清远的网红饭店,事实证明确实不错。素锦双丸,萝卜和芋头两种丸子,软软糯糯,对我的口味。“无鸡不成宴”,吃鸡,绝对是清远人离家后的一种美好记忆。清远人常食的白切鸡鸡皮脆香、鸡肉滑嫩,蘸上一点姜蓉葱碎、回味甘醇。金汤桑叶,鲜嫩的桑叶浸泡在汤汁中,清淡解腻。两位老人白天上下石阶体力消耗太大,晚上好好补了一下,任由时光从指尖悄然溜走。D8: 清远 — 肇庆与南北分界线秦岭,我国南方的另一条分界线——南岭,是个经常被忽视的地理学概念。南岭这边5座山岭都不算高,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但是却足以对冷空气南下起到明显的阻挡作用,因此南岭成为了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来到岭南地区,阳光明媚,温暖宜人,人不再冻手冻脚,行道树也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榕树。肇庆,古称“端州”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地处粤西的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肇庆人文荟萃,古迹林立,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鼎湖山,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我国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活的自然博物馆”之誉,也是肇庆的必游景点之一。鼎湖山的得名,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故名顶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 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为节省体力,拉着父母坐上观光车上山,乘车途经避暑山庄、宝鼎园、蝴蝶谷和庆云寺几个景点。我们一鼓作气坐到宝鼎园站,这里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肇庆九龙宝鼎,二是端溪龙皇砚。宝鼎园入口立着形体方正的端溪龙皇砚,这可是入过上海吉尼斯纪录的宝砚哦。整个端砚重达两吨,用一整块砚石雕刻而成,砚石上一共有108条栩栩如生的云龙和水龙,而大小不一的石眼,则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每条龙的口中,形成了一幅“百龙戏珠”的壮观场面。整个宝鼎园建筑古朴别致,充满中国古文化气息。宝鼎园内的九龙青铜宝鼎,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鼎”。整座宝鼎由青铜浇铸而成,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鼎身连续不断的环带纹饰,线条粗犷,具有西周时期鼎形制最为稳定雄健和质朴庄严的特点。许是新年的第一天,宝鼎四周人气最旺,游客们竞相将用红绸带包裹的小球奋力扔进鼎内,并默默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宝鼎园前面是鼎湖,也叫天湖,湖边遍布原始森林和茶园。这里原本是一个峡谷,后来才形成湖泊,湖水在森林和太阳光的多重作用下呈现出漂亮的翡翠绿颜色,从高处看就像镶嵌于高山峡谷的宝石。蝴蝶谷,距离宝鼎园不远,湖中心有个像心形的岛,养着许多蝴蝶,据说蝴蝶飞舞的场面十分壮观。鼎湖山自唐朝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高僧云集,前来朝拜、游历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庆云寺位于鼎湖山天溪景区的莲花峰,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始建于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原为莲花庵,后迎来了一位高僧和尚做主持,从此尼姑庵改为庆云寺。古寺依山而建,地分七级、堂列五层,坐西向东,甬道纵横。广东人信鬼神,且笃信程度在全国 数一数二,基本上是见庙就拜。裹蒸棕,肇庆的一张美食名片。走出鼎湖山公园,一路都是卖裹蒸棕的店铺。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棕,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个头是普通粽子的三四倍,一个人一顿根本消化不了,起码要三四人一起食。D9:肇庆英语单词“guava”译为番石榴,初见这单词时,我一脸蒙圈,想着“石榴就石榴呗,哪来的番石榴”?可在肇庆的大街小巷,番石榴随处都有卖的,本地人喜欢这水果。我有幸在酒店的早餐尝了一下番石榴,味道如梨,但多一点涩味,中间的籽软酸甜。除了鼎湖山,城区的七星岩景区是肇庆的另一值得打卡的地方。对很多肇庆人来说,七星岩就是小学秋游里的童年回忆,就如同玄武湖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七星岩,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形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而得名,享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境”等美誉。从公园的北门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羽松林。新年伊始,羽松林迎来了最美的季节。蔚为壮观的大片落羽松林沐浴在阳光下,沿小桥流水穿引于林间,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静静地矗立水中,冠盖茂盛,将冬日里的七星岩点缀得分外妖娆妩媚。穿过羽松林,登上桃花岛。北方的寒冬大雪纷飞之际,位于南方的广东却春暖花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桃花岛到七星岩中心区,必须要通过叠翠桥,叠翠桥上有叠翠亭。行走在中心区,边欣赏着湖光山色,边徜徉于七星岩摩岩石刻群中。七星岩摩岩石刻群,是蜚声中外的文化遗迹之一,包含了篆、隶、真、行、草各种书体,是一部中国的书法简史、一座书法艺术的诗博物馆,又是一轴记载肇庆1000多年历史的长卷。1000多年中,历代名人来此寄情泼墨、题咏记游不计其数。七星岩跟桂林山水有几分相像,都是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为主,但肇庆溶洞里的岩石千姿百态,景观奇特,令历代文人陶醉在此,留下了很多赞美溶洞的诗词,也因此多了几分人文气息。蓝天白云下,满目皆是青山碧水,景色入画。公园的一角,一群中老人正气定神闲地舞着太极剑。父亲指着路边的花草问道:“这是什么植物?以前没见过。”我手机查验,回应:“紫背万年青。”继续向前走,经过观鱼池,观鱼池内养有金鳞红色鲤。但凡有游人向池内投鱼食,锦鲤都生猛地扑了上来。风景区内既有湖泊纵横,又有滩涂湿地。在丹顶鹤自然放养区,丹顶鹤生活得怡然自乐。观赏翩翩起舞的丹顶鹤,那是另一种心醉。水月宫,景区最大的寺庙,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供奉“莫里之天”(观音菩萨)铜像。阆风岩与玉屏岩,是两座东西延伸相连的岩山,高约100米。登高望远,可以俯瞰周围的风景。岩山之巅,感觉到自己身处在一处精致的盆景之中。只不过这盆景被放大了,而你却在盆景中游玩。在阆峰岩与西面玉屏岩的鞍部上建有玉皇殿和十八奶娘庙。十八奶娘庙,庙小但内容多,居中的主神是金花娘娘,旁配祀花公和花婆。他们都是主司生育的神,也是专门保护孕妇、产妇和褓幼的神。据说,在十八奶娘庙里面求子非常灵验。通常一些女善信在旁边的玉皇殿祈福完成后,都会入十八奶娘庙为子孙求拜。心醉于景,神醉于美,不知不觉已近午后,游罢而归。肇庆还有个网红景点,名叫“梅庵”。梅庵,顾名思义,寺院栽有梅。传禅宗六祖惠能生性好梅。每到一地都以插梅为记。六祖归乡客居端州期间,寄寓城西一土冈之上,并在岗顶插梅,昭示他惜梅喻爱、以爱扬法的无限禅心。距今1026年的时候,六祖慧能的弟子智远和尚,感念先师,就在六祖慧能种梅的岗上建起了一座庵,取名梅庵,这里在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资料显示,梅庵面积有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主体建筑由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现存的山门上“梅庵”二字清晰可见,苍劲有力的楷体,白墙黑字,古色古香的山门。梅庵的山门前,仍保存有惠能当年所掘的那口井,被称为"六祖井",又称"六祖甘泉"。井深8米左右,水清澈,井旁有刻碑记述。这口开掘是在唐代,可以说是肇庆市区最古老的一口井,同时因为是六祖慧能所掘,其意义非凡。位于大雄宝殿后面的六祖殿,六祖像端坐在殿堂中部的佛龛内,金身铜面,光彩照人,正是“菩提无物还真本,明镜非台证色空”。梅庵内,我们还意外发现了一大奇观:高深莫测池。游客从远处看它,它不过是一方最为普通的水池,但是如果走进看,就会发现视觉效果是很不一样的。从水池的中间看所呈现的效果:中间看起来有点低,两头比较偏高;但是从其它角度看:则是远处高,近处看起来有点低。关于这个“高深莫测”池,在水池旁有一个文字介绍。原来在1995年时,梅庵维修的时候,在现在这个位置加建了消防水池,等完工之后,梅庵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水池就出现了“高深莫测”的神奇场景,纷纷称奇,他们把这个归于“缘”,这里也成为了梅庵的一道“奇观”景象。千年古庵面积不算大,但是里面的环境,却特别的清幽,并不像别的寺院那么熙熙攘攘的。但可惜的是,我们来时还没到梅花开放的季节,否则庵内梅花朵朵、梅香阵阵,那才是是名副其实的“梅庵”。自从带母亲去了港式茶餐厅后,她就对港式美味念念不忘。这不,老公领着我们找到一家茶餐厅。店内客人不多,可能是我们来的有点早,三个人要了西班牙海鲜饭、港式咖喱牛腩、鲜奶多士和芝士石斑鱼柳焗饭。总体感觉一般,鲜奶多士太过甜腻,连我这好甜口都接受不了。芝士石斑鱼柳焗饭D10:肇庆 — 江门江门,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江门的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就分布在江门开平市城乡之间。在广东省开平市内各地,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一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其中马降龙古村落、自力村碉楼群、立园和锦江里碉楼群最具有代表性。一早从肇庆驾车南下,至江门开平碉楼与村落景区已近中午。按照游览路线,我们第一个景点是锦江里,可到了大门口,被告知:今日里面因承办白事被包场了,不便参观。于是我们前往第二站——马降龙古村落。马降龙古村落建村于20世纪初,由永安、南安、庆临、河东和龙江五个自然村组成,主要由黄氏、关氏两大姓氏家族居住。因村落东面有一处形像骏马的马山,村落后又有一条形像蜈蚣的百足山,当地人以“百足为龙”,龙多兴风雨,村民希望以马来降住龙,保一方兴旺发达,故取村名“马降龙”。马降龙碉楼的兴建是因为当年土匪猖獗的特定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所致,这些多建于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碉楼,普遍为2—7层建筑物。楼高三层的庆临北门楼建于民国初期,守卫着村口。首层为入村门道,顶层为瞭望台,四面向外悬挑。四坡顶,外墙设有射击孔。位于村中间的法钦黄公祠是一座青砖灰瓦建筑,为纪念马降龙先辈所兴建。据村民介绍,在明朝后期,黄氏家族第十七世祖黄法钦由潭江西岸的厚山村迁来,成为最早的开发者。作为潭江东岸的冲积平原,马降龙村一带原本是河滩地,原名“丰岁蓢”,寓意岁岁丰收。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黄氏家族才繁衍成村,即今天的永安村。清朝光绪年间,黄氏家族又兴建了南安村。清朝光绪年间,关氏家族由赤坎祖居地迁来建村,马降龙村初具规模。马降龙村共有15座洋楼,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造型别致的碉楼掩映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天禄楼,是全村最大、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碉楼,是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楼高七层21米,第一至五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第六层为公共活动空间,顶层设有瞭望亭。这栋楼也具有防盗防水灾的功能。1963~1968年期间,开平连续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将村中民居淹没,全村人躲到天禄楼才得以避难。而骏庐和林庐是马降龙碉楼群有代表性的两座,也是唯一内部开放参观的两座。骏庐是旅居加拿大华侨关崇军于1936年建造的乡间别墅,楼高四层,外墙红褐色,门框、窗边到处都是雕花绘画,做工精细、美妙绝伦,窗套竖贯一楼和二楼,让整座楼宇更显格调高贵。走进碉楼内,一层大厅墙面上挂着楼主一家的肖像,左起为二夫人长子及其妻子、二夫人、楼主关崇骏、大夫人及其大夫人长子。碉楼内那些旧工具和老物件,则将人的思绪带回到百年前那段峥嵘岁月。登上骏庐,顿觉开阔,可以一览马降龙村全景。骏庐的后侧,就是昌庐。煲仔饭,差不多是每位来开平的吃货首选,而开平赤坎镇出品的煲仔饭最为地道。位于赤坎镇的关氏煲仔饭店主营柴火煲仔饭,腊肠饭、腊肉饭、腊鸭饭、鳝鱼饭、滑鸡饭、田鸡饭、牛肉饭、海鲜饭……但凡你想到的,这里应有尽有。我们到时正值正午开饭时间,店堂内吆喝声、招呼声不断,场面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明火一小锅一小锅煲出来的,原汁原味、香气扑鼻。排骨腊味煲仔饭,虽然看得油腻,但确实下饭,锅底的锅巴饭很有嚼劲。黄鳝牛肉煲,拇指宽的黄鳝肉和鲜嫩的牛肉片令人大快朵颐。关氏荔枝柴烧鹅,这个也是必点的。皮脆肉多汁,不过皮上有毛,有点膈应。在两广地区,一到夏季,天气就变得潮湿闷热,个人体感明显不适。应付这样的气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煲汤。土茯苓牛大力汤,在众多汤品中祛湿功效最好。汤鲜甜又清香,我连喝了三碗。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建于20世纪初,花费了四万大洋建成的花园别墅,可谓开平碉楼之翘楚。进入景区,游客最先步入的是碉楼博物馆,了解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美国人很富有,他们希望且欢迎中国人到那里去,那里的工资很高,房子宽敞……美国的钱多得很,任你花!”鸦片战争以后,清廷执政更加颓唐,开平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广告宣传下,许多人背乡离井,冒着生命危险,乘三支桅船远渡重洋维持生计,历经一辈甚至数辈人的艰难努力,逐渐积下了产业链。来到民国时期,战争更加频繁,匪首尤其猖狂,而开平因青山绿水相融,水陆交通便捷,侨眷、归侨日常生活较为宽裕,遂成匪徒四处抢掠的地方。一些侨民为了更好地确保妻子儿女安全性,资产不会受到损害,在返乡建新房子时,也完工了各种各样碉楼式的房屋。无碉不成村,开平的各个乡村分布着1833座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碉楼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等;按碉楼类型与功能分为更楼、居楼、众人楼。碉楼的室内布局奇特、功能齐全。开平碉楼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乡村工匠根据主顾提供的明信片、照片等外国建筑图案建起来的。可以现象,当时中国的工匠师傅技艺是多么高超!碉楼这种单体塔楼式建筑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在西方也有兴筑,葡萄牙里斯本港湾的特茹河中耸立的贝伦塔,便是一座典型的碉楼。云眉,建于1928年,共有五座,占据立园别墅花园的入口不远处的位置,是谢维立给儿子们建造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平侨乡一带的传统民居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云眉”二字取自父子辈分所得,五座房子占地面积、形状大小、建筑特色全部一样,表达了父亲对儿子们一视同仁的态度,二楼走廊相互连通,寄托了主人希望儿子们兄弟同心,手足相连的心愿。一位父亲对后代的殷切期盼,巧妙地融入到民居的建造中,想法和远见令人钦佩。整个立园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不但在建筑物构图独异,而种植花草树木也构思独特、新颖,各种名花异草、风景树等,应有尽有。立园碉楼微缩景观立园别墅区入口的牌楼,上面写着“赓华村”三字,这是从谢维立先生的曾祖父,谢氏二十四世祖谢赓华的名字命名的。.从正门内进,便进入别墅区。别墅区有前后两排房屋,别墅六幢、古式碉楼一幢。前排自左向右依次是泮立楼、炯庐、乐天楼和明庐,后排是晃庐、泮文楼和稳庐。除了唯一的碉楼乐天楼外,另外的六座庐的楼主都是谢氏的叔伯兄弟。有意思的是,尽管它们的建造年代有先有后,楼层有高有低,但长、宽和占地面积绝对一致,都是146平方米。谢维立,立园主人,旅美华侨富商。其父谢圣泮很早就在美国经营“至各堂”药材铺和“环球货品”商行,并在香港设立“佑和办庄”,经营出口贸易、货币兑换等。谢维立小时赴美读书,长大后也从商。1926年,年近40岁的谢维立携妻带子衣锦还乡,购地兴建立园。1936年,日寇侵华前夕,谢维立一家大小返回美国。1970年,谢维立在美国逝世,终年77岁。泮立楼建于1926年,一座三层半高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是谢维立先生与夫人的起居中心。楼名是园主谢维立和其父谢圣泮之名联珠而成。泮立楼楼高三层半,其外部黄漆绿瓦,飞檐斗拱,别具中国殿堂古风,欧美式窗户和罗马式立柱,尽显西洋风情。楼顶则是中国宫殿式绿色琉璃瓦重檐,壮观的龙脊,飘逸的檐角,栩栩如生的吻兽。顶部架空,成为实用的隔热层。泮立楼中的金漆木雕室内家用设施也是中西兼备洗手间的浴缸、马桶、水箱等卫浴设施均由外国引入,国内难得一见。谢维立的祖父谢日佑与妻子关氏,一共生育了七个子女,谢维立的父亲是七个孩子最大的,也是最有出息的。谢维立一生娶过四房老婆,大老婆是谢维立的同学,后因生的小儿子夭折造成精神失常。失意的主人雨中遇到第二个妻子,是位才女,俩人一见钟情(是不是很戏剧),可惜婚后不久难产去世。后面的第三位夫人厉害了,最初是管家的女儿,从小就仰慕园主,后来机缘巧合(作为二夫人丫鬟上位)嫁给了这位谢先生,并且一直活到了建国后,打理立园、移交托管事宜的就是这位照片上的这位夫人。至于四夫人,没有图片,原因是中途改嫁,提及很少。1999年,三夫人谢余瑶琼女士在美国委托开平市人民政府代管50年,市政府投资了1300多万对园区全身修葺,立园得以重放光彩(图为立园的地契)。晃庐,为园主的叔父谢圣相之子谢维晃的别墅,楼高两层。别墅区的后方是大花园,呈坐北向南的格局。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园”大牌坊和“本立道生”牌楼为轴心进行布局,园内曲径回廊,使整个花园连成一体。浓厚西洋情调和现代意识,在中国园林建筑中绝无仅有。花园当中有两座非常特别的建筑,名曰“鸟巢”和花藤亭。“鸟巢”的建筑顶部是仿古罗马式,中段采用的却是中式的剪纸通花圆案。花藤亭则是一座仿英式建筑,上圆下方,顶部造型据说模仿的是英女王的皇冠。这两座建筑合起来,还有另一重寓意,那就是“鸟语花香,花开富贵”。大花园牌坊,其实是立园当年的正门。牌坊上的“立园”二字,出自前清翰林、岭南四大家之一的吴道镕先生之笔。牌坊的前方是人工运河,岸边有一个私家码头。从乐天楼直通过来的地道出口,就隐蔽在码头的左右两侧。广东的建筑在屋前必有水塘,意味着有水即是财。当年谢维立先生斥巨资开建河道,河道环绕着别墅区与大小花园区。小运河长约20公里,宽约11米,而且与开平市潭江相连。出行不便就修条运河,这是何等的大手笔,家财万贯方能实现。大花园的西南角,以园主的乳名“毓培”命名的毓培别墅,是园主谢维立为纪念其二夫人谭玉英而建的一座碉楼式别墅,这座建筑可以说是立园的点睛之笔。这座别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层次感:从正面看只有两层半,从侧面看又有三层半,实际楼层则是四层半。毓培别墅内谢维立与二夫人谭玉英的肖像小花园区在别墅区之南,有小运河相隔,建“虹”桥相连。桥上建有一座坐西向东的造型格外别致的“晚香亭”。小花园布局别致,呈“川”字形设计,园内有“兀”形小运河和“玩水”、“观澜”、“挹翠”三亭,并遍种四时花果,绿树成荫。近百年的风雨吹过,立园还是那个立园,往事已如过往云烟。唯有这些绿色琉璃瓦下,糅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华丽别墅,在今天仍然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值得一提的是,谢家后来陆续移民去了美国,成为第二代华侨,形成了移民家族,目前谢氏家族在美国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三百多人。南楼,是开平的红色景点,也是唯一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的景点。抗战时期,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八天九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1983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南楼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平市人民政府筹资300多万元,在原址建成南楼纪念公园,增设纪念馆、雕像、牌楼等致。南楼雄峙于潭江之滨,与北楼隔河相对,都是钢筋水泥建造的古式楼。北靠公路,南临潭江之水,是三埠、赤水水陆交通要道,形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楼,一座弹痕累累的古式碉楼,于1913年集资兴建,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39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是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抗战时期,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八天九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进入楼内,沿着狭窄的梯级而上,楼层内的炮弹孔、弹痕更多,这些都是七烈士英勇抗日的见证。据史料记载,1945年7月21日,南楼狙击战的第三天,七烈士将此处的炮弹孔挖宽,并把被单扭成绳状,准备从此洞强行突围,但因力气耗尽无法实施,图为挖宽后的炮弹孔。旅行之此,渐入佳境。每天看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再拘泥于出行前设定好的行程,自得其乐,优哉游哉!D11:江门自力村,取“自食其力”之意,由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分别建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必游景点之一。寒冬时节,晨雾弥漫。将车停在自力村外的停车场,沿着稻田间的小路往村里走,迎面有一口荷塘,整个村落沉浸在雾气之中。自力村内现有63户人家,175人,但华侨、港澳同胞却有248人,其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侨汇是这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自力村有9座碉楼建筑、6座庐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其中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1948年。铭石楼,建于1925年,楼高六层,是自力村最精美的碉楼。楼主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经营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本地首富,后回家乡兴建了铭石楼(铭石楼的四楼还可以看到方润文的铜像,看上去温文尔雅)。首层厅堂悬挂着楼主和他的三位太太的照片,方左边是大太太吴氏,吴氏左边是二太太梁氏,香港人,方右边是三太太杨氏,来自美国的中法混血儿。铭石楼花了两年时间才最终修建完毕,不过碉楼建起来之后楼主却并没有在里面居住多久就又匆匆赶回美国打理生意,最终方润文在美国病逝,依他生前所嘱,子女将其遗体雇船运回自力村安葬,落叶归根。方家全家在1953年的一天突然离去,分别去了香港和美国。离开时,方家人走得匆忙而且悄无声息。主人离去时,还把门窗封得极为坚固,以至于半个世纪后,碉楼内的物件还都保持着原样。2005年7月的一天,方润文的两位孙女及他们的后代分别从美国、香港等地回到家乡。踏入久别的家门,看见被代管的老家被打理得有条不紊、窗明几净,使他们真正放下了“心头大石”。她们在托管合同签了字,由政府代管此楼。铭石楼五层的祖先台金色神龛夺目耀眼,神位上除供有观音等大神外,家族的神位是“河南堂历代祖先”说明他家祖居河南。五层前部乃一宽敞的柱廊,八根柱子为爱奥立克柱式,四周平台为变形的罗马栏杆。楼顶中央筑有一个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六根罗马柱托起了一座中国园林式的亭阁。铭石楼从一楼到五楼的每一扇窗户都很小,外有铁窗,内有铁栅栏的设计,有着极强的防卫性能。虽然有着极强的防卫属性,但是铭石楼也依然做了失守的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碉楼最终被敌人攻破了,楼里的人还可以从一楼半逃生窗出逃,不必被围困在楼中。逃生窗平时是锁着的,与其他窗户无异,但是遇危险的时候可以打开锁将铁栅栏提起,然后直接跳下或者用绳子爬下,得以逃出,算得上考虑周全了。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冬天,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上映,掀起全民热潮,一举斩获当年票房冠军。自力村是这部影片的外景地,铭石楼是黄四郎(周润发饰)的家,很多重要的剧情便是在这里上演。碉楼边,一位老伯蹲在墙根下抽着旱烟,舒坦、怡然。云开雾散,村庄又迎来了明媚的色彩。除了碉楼和庐式别墅,村子里还有“三间两廊”式普通民居77座。稍微讲究一点的人家会使用彩画和灰雕装饰在门斗、窗口和檐下的地方。和上面三个面积大且开发率高的马降龙、立园、自力村碉楼群不太一样,想要到达锦江里必须走一条比车宽不了多少的土路,穿过大小农田后只有孤零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土路我们来回走了两趟。今日总算没白跑,锦江里正常开放了。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米高。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三座碉楼,其中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美誉。瑞石楼,整个开平最高的碉楼,足有九层。瑞石楼的主人是旅美华侨黄璧秀先生,字瑞石,他于1923年回乡修建了这座碉楼。瑞石楼之所以被认为是开平最华丽气派的碉楼,不仅因为它是开平最高的碉楼,更因为在瑞石楼上集中了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从外观上看,瑞石楼是一幢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建筑的第一至五层,每层都用了不同的脚线,文艺复兴式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形也各自有别;第六层的柱廊用的是爱奥尼风格的石柱与拱券;第七层的平台带穹顶的角亭(燕子窝)是拜占庭风格;第八层有一座西式凉亭;第九层的穹窿顶是伊斯兰风格。每一层都各有特色,毫无重复,但整体又有一种奇异和谐的美感。由于黄璧秀先生的后人并没有将瑞石楼交由政府托管,所以单凭景区联票,是不能够进入瑞石楼里参观的。听工作人员讲,若黄家后人在家,游客可向其缴纳20元的登楼费上楼参观。但不知是什么原因,黄家后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来瑞石楼了,所以我们只能从外围观望了。结束碉楼的游览,驾车前往开平百合镇饺子一条街,品尝当地的百合饺子。百合饺子,由广东水晶饺子演变而来,用澄面和玉米淀粉按照1∶1 的比例调制水晶皮,包入由猪肉、马蹄、花生碎等调制的馅料,大小只有虾饺的1/3。开平百合镇一带的餐饮店都经营百合饺子,每家店的配方和馅料各有特点,可谓百花齐放。随便选了一家路边摊,我和老公俩人点了一笼百合饺子、一盘艾糍和一碗鲗鱼顶脑沙贝粥。小巧可爱、晶莹剔透的百合饺子皮薄如纸,甜鲜多汁。艾糍,虽然外表看起来灰黑带绿一团,但其独特的艾叶清香,软软的,黏黏的,让人一试难忘。鲗(zei)鱼,粤语方言,其实就是鲫鱼。这鲗鱼粥居然没有鱼刺,暖心暖胃。司徒美堂故居,是我们下午参观的景点。到了14:00开放时间,大门紧锁,住在附近的好心人让我们直接电话联系工作人员,这才得以进入。司徒美堂何许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黑帮老大”,其江湖地位远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人之上,他曾收美国总统罗斯福做小弟,与孙中山称兄道弟,被蒋介石和宋美龄奉为座上宾,就连杜月笙在他面前都只能算个毛头小子。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还曾亲自邀请他到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死后,周总理还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并将他葬入大名鼎鼎的八宝山。这位心系家国的江湖大佬14岁赴美,17岁加入洪门致公堂。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帮助筹款。组织安良堂,担任安良堂总理长达30年,致力保护华侨在居住国的权利,深得美洲华侨爱戴。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发动华侨筹资捐款,支持祖国抗战。建国后回国,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故居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廊二房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面阔三间,建筑面积八十几平方米,保存较好,司徒美堂1868年出生于此屋。1月4日,对于我来讲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的生日。由于我生日是在腊月,所以每每过生日总感觉世界是冰冷的,今年却不同,在温暖如春的广东过生日,非同寻常。有心的队友特意选了开平当地的网红小馆——竹味轩,庆祝我的生日。竹筒菜是竹味轩的特色。竹筒松茸蒸走地鸡,鸡肉滑嫩,松茸爽脆,力推。竹筒三腊蒸饭有腊鸭、腊肉和腊肠,米饭偏干。竹筒陈皮蒸番茄,番茄带着淡淡的陈皮清香,清爽解腻。蒜香煎烹黄花鱼,加了大蒜的黄花鱼不腥且入味。借着原盅炖汤,敬家人、敬自己、敬余生。D12:江门 — 中山南粤大地,名人辈出。美丽富饶的江门诞生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之称的梁启超。旅行的第12天,我们来到了江门市新会茶坑村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进行了实地的参观游览,对这位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有了深一层的了解。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是梁启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目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旧居,一部分是纪念馆。梁启超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一幢风格独特的岭南民居,青砖土瓦,古香古色,由居室、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图为梁家的会客厅)。以现代眼光看来,房屋布局、光线甚至通风都不佳,和想象中的名人故居更相去甚远。怡堂书室,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时期读书和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地方。清光绪十八年夏天,梁启超携同新婚妻子李蕙仙回乡,就居住在书室的偏房,长女梁思顺也出生于此。家塾的正厅墙面上部为梁氏祖先牌位,下部悬挂着“读圣贤书”、“立修齐志”的对联。梁启超祖父和父亲教书的仁堂,因地基松动暂停开放。故居的另一侧是梁启超纪念馆,于2001年建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更隐现天津饮冰室风格。纪念馆展厅分为两层,从七个部分展示梁启超波澜壮阔的一生。序厅中央是梁启超半身塑像,后面弧形照壁上镌刻着梁启超所著的《爱国歌四章》第一、二章全文。梁启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护国运动以后,梁启超深深地陷入北洋军阀的内部纷争之中。民国五年(1916年)北洋派系军阀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主持国务院事务,梁启超很快成为段祺瑞的支持者。(坐在书桌后为梁启超的高仿塑像)民国六年(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15日,段祺瑞政府被迫辞职,梁启超也递送了辞呈。从此以后,梁启超就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转而以主要的精力,来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了。梁启超的教育理念很超前,家庭教育更是独树一帜,他一门九子,个个知识渊博,出类拔萃,其中三个成为中科院院士。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1948年当选为中国第一届中国院士。梁思礼,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五岁丧父,中国导弹控制专家,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士。最后用客观的评价结束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的旅程。中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方。因中山紧邻江门,也因苏炳添(中山人)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爆火,为满足我对这座广式老城的好奇,老公欣然同意前往中山。可这一去,却平添了不少不确定性……D13: 中山 — 珠海 — 中山中山,最值得一去的自然是孙中山故居——一个最近距离接触伟人、理解伟人心路历程的地方。孙中山故居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无须购票,提前网上预约即可。孙中山故居,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居是孙中山兄长孙眉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而孙中山出世的租屋早已拆除。一道围墙环绕庭院;楼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楼房内部设计则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楼内不准拍照)。故居逛完,接着去孙中山纪念馆参观。1956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1996年,孙中山纪念馆进行重建,1999年11月12日,孙中山纪念馆落成并向公众开放。纪念馆内,通过实物及图文资料,集中展示了孙中山轰轰烈烈的生平事迹。走进纪念馆,大厅中央伫立着孙中山的青铜塑像。大厅的青天白日灯孙中山,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成长于普通人家的他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后,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图为年轻时的孙中山)。这是模拟孙中山行医的场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从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孙中山的亲属和后裔介绍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他白天务农,晚间则为人打更。母亲为杨太夫人。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位伟大的女性,伟人的身后更是有巾帼英雄们为他付出了挚爱和深情……卢慕贞,孙中山的原配夫人,一位思想传统的女性。后虽和孙离了婚,仍承担着侍奉公婆、养儿育女的责任,常年定居在澳门直到离世。陈粹芬,无名无分,跟随孙中山20年,照顾孙中山的饮食起居。孙中山功成名就之后,识大体的她主动选择退出,后一度定居南洋,直至应孙家邀请回国居住,并成了孙家的一份子。宋庆龄,孙中山晚年的伉俪,22岁嫁给孙,10年后孙中山病逝,孑然一身56年。1901年4月,孙中山从日本赴檀香山与家人团聚。图为孙中山与家人合影,中坐者为孙母杨氏,后排左起:侍女月红、孙眉夫人谭氏、孙眉养子、大哥孙眉、孙中山、卢慕贞、孙眉养女、侍女新兰,前排三小孩,左起:孙科、孙婉、孙娫。1912年5月27日,孙中山在翠亨家门前与亲人合影。前排左起:孙中山次女孙婉、秘书宋蔼龄、原配夫人卢慕贞、孙中山、大哥孙眉、孙眉夫人谭氏、卢博瑯、孙中山长女孙娫。在“江西、广东、安徽和湖南四省都督”照片前驻足,其中安徽都督柏文蔚,孙中山的战友,中国同盟会的成员。论及柏文蔚,他可是我舅妈的亲祖父啊,在南京灵谷寺,我见过他的蜡像,这次一睹真人照片,莫名地有点儿兴奋,回家就将其照片上传在家群里。翠亨村不仅是孙中山的诞生地,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杨殷烈士的故乡。虽然杨家家境殷实,但家里的钱财都用在了革命需要的刀刃上,杨家先后共有6位成员参加了抗战。走出翠亨村,我还沉浸在刚刚的参观之中,不禁在想:在一定程度上,今天的我们应该感谢广东人,感谢像孙中山、梁启超这些革命之士,看似文弱瘦小的身体内,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让中国免于四分五裂的境地……珠海离中山直线距离约30公里,因为下午中山这边也没什么特别安排,兴起之下,老公载上我们驶向珠海。小弗兰饭馆,开在珠海信息港,中午全家在此就餐,总体环境干净整洁,口味却村巷小店水平。一品牛杂煲,小弗兰的招牌菜,可惜老爹老妈的牙有点咬不动。红焖猪手煲,中规中矩,食之果腹。吃饱喝足,驾车驶过淇澳过海大桥至珠海淇澳岛南芒湾公园。滨海步道一旁是停车场,另一边就是大海。吹风、、观海、散步,心情舒畅!继续环岛行驶岛上有片红树林湿地,是目前珠海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可因湿地公园临时闭园,我们在公园门口吃了个闭门羹。全体悻悻地打道回府,路上一辆持“粤Z”黑牌(挂有“粤Z”黑牌的车,是可以往返于粤港或粤澳两地的)的车辆成功地抓住了我们的眼球。最近老妈迷上了港式茶餐,于是晚上我们来到了识都食饭公司,一家很港风的茶餐厅。经典丝袜奶茶,,浓浓的茶香带有奶味,不愧是店内的Top1。漏奶华,切开的瞬间非常治愈,流出的奶浆香甜解馋。滑蛋虾仁饭,鸡蛋嫩滑嫩滑的,配上酱料,绝对称得上是下饭神器。其它像浓番茄汤通粉、深海鱼饼和肠粉水平普通,不踩雷。貌似平静的一天,其实暗藏波涛汹涌,只是当时我们未预测到疫情发生的突然以及对人的心理影响……D14:中山 — 佛山(顺德区)来佛山之前,我们多少有些心理负担,据之前当地疫情通报,佛山发现已一例新冠阳性患者。但若不到佛山,我们岂不是枉来一趟广东嘛?由此,我们转换了思路,顺势改动了一下线路(肇庆—佛山—江门变成肇庆—江门—佛山)。待佛山警报一经解除,我立马查询、预订适合的酒店民宿,并起身前往佛山顺德区。顺德,准确地说是顺德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珠三角广府文化腹地,号称中国百强县的老大。顺德渔人码头,我们到达佛山的第一个打卡点,其前身是容桂镇食品进出口码头,是上世纪60年代顺德最辉煌的粮食贸易出口站,承担着向香港输送农产品的功能,2000年停运。街边壁画和街头涂鸦惟妙惟肖充满现代艺术风情的渔人码头在码头待了一个多小时,没什么可挖掘的场景,便前往我预订的民宿住宿。民宿位于佛山顺德大良镇的一座高层住宅内,地理位置理想,紧邻顺峰山公园,2室2厅挑高复式公寓,有免费停车场,满足我的所有需求。预订前,我私聊了房主并互加了微信,从标价的323元一晚杀到260,女老板同意在网上为我改价,付款成交。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以独特的菜式和韵味,吸引了八方来客。顺德地区的粤菜,可算是粤菜的扛把子。龙桥私厨,隐藏在巷子里的私房菜馆,听说掌厨是某个五星酒店退役的大厨,若真是那样,我们就赚啦。芥末虾球,龙桥私厨的人气王,入口的那一刻,真的神仙味道!新鲜爽嫩的大虾配上芥末味的沙拉酱简直无敌搭,再来一口清甜解腻的木瓜,还能延续多几秒的愉悦。蟹黄墨鱼饼,也是龙桥的推荐菜式,墨鱼饼鲜美弹牙,豇豆和蟹黄丰富了口感,一会儿就光了盘。雪松熏小排,排骨嫩到不用牙咬,带着松叶的焦香,唇齿留香。招牌捞鸡,手撕鸡加上柚子等配料,口感复合清新。上汤菜心苗,普普通通,菜心苗还算软嫩。西米杏仁露,龙桥自制的饭后甜点,小小的一杯,甜度刚好,冰凉清爽。D15 — D16:佛山(顺德区)“食在广州,厨出凤城”,来广东不寻美食,绝对是旅程中的一件遗憾事。而央视播放的《寻味顺德》纪录片,更是让顺德美食闻名四海,令人心生向往。顺德的美好,是从吃早茶开始的。大门公饭店,门前一排红灯笼,氛围感满满。黑金流沙包,一定要趁热吃,喜欢一口下去咸蛋黄流出的感觉。水晶香西饺,馅料有莲藕,有香菜,口感咸鲜,颜值也诱人。一品鲍鱼烧麦皇,卖相很棒,最炫的主角是干鲍鱼,肉质肥美,一口下去回味无穷。家乡薄撑,入口层次很丰富,表皮脆脆的,里面满满的椰丝花生馅,是糯米爱好者的大爱。精致的早茶,感觉自己每一款都想尝尝:脆皮糯米糕、梅菜叉烧肠粉、鱼香韭菜饺、生菜鱼片粥、健脾野米粥……顺峰山公园,顺德“新十景”之一,也是顺德本地人遛弯和晨跑的胜地。这个公园始建于1999年,经过三年才算竣工,到2004年对该公园又进行了修缮,整个公园建设耗资12亿多人民币,公园分东南西北几个门,面积有8200多亩的占地在大湾区排不上第一,但足够你逛上一整天。“青山、碧水、一寺、双塔”形成了顺峰山公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青山是指太平山和神步山,碧水是指青云湖和桂畔湖。在神步山上,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宝塔,叫作青云塔,太平塔,也称旧寨塔,和青云塔同是顺德历史最古老、内涵最丰富的双塔,顺德建县后四百多年的文化历史都可以从双塔展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江纵队,曾驻守太平塔,击败日寇、伪军和土匪千余名的联合窜犯。1959年有关部门立碑塔旁,记述这件事。我们登上太平山,凭吊太平塔,俯瞰山下的那一片繁华。一寺,是指紧挨公园的宝林寺,而位于顺峰山公园内的观音堂,属宝林寺下院。观音堂背山临水,构筑雅致,建筑均为仿明清建筑。观音宝殿前的两块“松鹤延年”和“龙凤呈祥”丹陛石。走出观音堂,只见亭台依水,流水潺潺。沿着8公里的环湖道路,一路领略山色水韵。青龙阁,采用传统的对称式结构,传统的金、碧、朱(黄绿红)色调,亭台楼阁、环台绕水、木柱梁檐、重檐翘角,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将岭南水乡的秀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你以为青龙阁是一座庙宇?其实是小历史档案馆,记载着顺德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感受湿地花海自然生态景区的宁静与祥和尽情享用园区的新鲜空气一睹背靠青云塔的孔子雕像,孔子雕像后是孔子庙——大成殿,是由邑彦何竹平先生捐资,于公元1988年重阳时节修建,两层金色琉璃瓦的屋檐,四柱左右对称式构建,显得庄重肃穆。面朝孔子雕像的青云广场最后来到公园的北入口,眼前的石牌坊是顺峰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享有中华第一牌坊的美誉,由两万余块天然石材镶嵌而成。牌坊北面中间写着“顺峰揽胜”四个字,整个牌坊采用三跨拱结构,重达1.4万吨。四基座上的16条浮龙挂落石柱凌空而下,每条石柱重达28吨。顺峰山公园附近有个农家乐,名为“顺德味道”。凉瓜排骨煲,一道广东省的传统名菜,下饭、好吃。蒜香边鱼,鱼皮微焦、鱼肉鲜嫩、蒜香扑鼻。柠香乳鸽,鸽皮很脆口,但口感偏咸,没吃到柠香。上汤豆苗很一般,皮蛋不够,味精补上。这“顺德味道”菜价虽接地气,但菜的品质在顺德完全不合格。顺德正宗美食大都深藏在隐匿的巷子里,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平靓正,名字很奇怪,正宗的粥底火锅店。与众不同的是这锅底,用大米熬的白粥做锅底,米粒已经完全被煮烂与粥水融为一体,调味料只有生抽、姜丝。食材主要是牛五花、猪杂、油条和蔬菜等,先荤再素的顺序涮火锅,最后食材的余味让整锅粥更加鲜美,可以感受一下粥的一级鲜。D17: 佛山(顺德区)据介绍,顺德的仙泉酒家茶点均价才9.9元,今早我们闻风而来,到这实现早茶自由。由于是老牌酒店,装修年代感爆棚。茶市火爆,基本坐满,食客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茶位费也不贵,一人5-8元,这儿的服务员加水特勤快的,这边客人刚喝完,那边就急忙续上。拿着点心卡点餐,想吃啥就向服务员要啥,盖了章拿走。凤爪,个头挺大,看得很入味的样子,无奈我对凤爪不感冒,一眼而过。在这儿,我人生第一次吃到鸡仔饼,南乳、蒜蓉和胡椒粉的复合味,遍布鸡仔饼的全身,咸甜适中,甘香、爽脆,解馋。软糯香甜的红豆糯米糕,吃一个好满足。叉烧包,外皮有点多,内馅味道尚在线。另加上鸡骨粥和香煎芋头糕,四个人总共花费100元,仙泉价格确实亲民。提到水乡,很多人都会想到“江南水乡”,那种“家家有流水、户户通廊桥”的柔情,的确是诗意江南最好的表现。不过,水乡并非是江南的专属,在广东省佛山市就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水乡,不仅有着优良的自然风景,而且也有着浓郁的历史底蕴,这便是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北端的逢简水乡。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逢简就已经是高度农耕文化发展程度,南宋以后更是中原人南迁避战乱的聚居地,同时逢简也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方之一。清朝中期因养蚕织丝业的兴盛而令逢简村逐渐繁荣,清朝末期最鼎盛的时候这条小小的水乡村落聚居的人口过万。古老的村落远离繁嚣,四面环水,水道曲折迂回不尽之感觉。不是江南,却有几分江南的韵味。随处可见的石桥有名无名,或高或低,分布在逢简村。这里的居民就大多姓逢和简,形成了逢村和简村两个村落,后来因为发展融合到了一起,便有了“逢简”之名。好玩的是,村落里面虽然诞生的时候是基于逢和简两个姓氏,但是村中最出名的却是刘氏,他的始祖叫刘应莘,官拜宋时雄州刺史,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据说还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氏的后人也没有“拉垮”,明代考取进士二人,中举人者八人,而在清代考取进士二人,中举人者十三人,数代人的努力让刘氏成为了整个村落里最大的姓氏,在明永乐年间还专门修建了刘氏大宗祠,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祠堂,也被称作“村根”。南宋时期,刘氏始祖迁居顺德逢简村,开基创业,繁衍生息。到明清时期,刘氏考中功名入仕为官的人很多,通过建祠堂、修族谱,显示刘家在顺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建于明永乐十三年的刘氏大宗祠坐北向南,三路三进四合院式结构。后座建筑比前座略高,形成“层层升高、青云直上”之寓意。郭氏祖祠,方方正正,外立面用红毛坭批荡,是当地比较罕见的装修。祠堂的面积相对挺小的,然而地上放置了许多竹编的渔具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些渔具手工工艺非常细致,拿起来结实且耐用。竹编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而这种工艺在顺德鱼米之乡,更得到了改良,在传统织法上加入了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这种工艺叫做经纬编织法。郭氏祖先以此技艺得以在逢简立足繁衍,如今很多工具似乎已无实际用处了。进士牌坊,位于逢简村的心脏地带,巍然霸气,铭记这里曾出过十三位进士,彰显逢简古村往昔的繁荣辉煌。村中还有间觉妙净院,旧称“胜乐庵”。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原为李姓祖屋,后毁。1986年至1990年,原地重建。庵堂共分三层楼,三楼为藏经阁,二楼为大雄宝殿,首层有西方三圣、祖师堂、客堂、住房、厨房、斋堂等。大殿外,香火鼎盛;大殿内,养得白白胖胖的小尼姑数着一张张“老人头”喜笑颜开。既然地处顺德,逢简水乡当然也少不了美食。进了村子便可以开动吃货模式。欢姐伦教糕创始于1855年,经历了4代传承至今,从一家小小的店做到现在在顺德连锁经营,还荣获了“广东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寻味顺德上榜品牌”等荣誉…..软软糯糯的伦教糕,白糖、黄糖任君选择,白糖的较清甜,黄糖的会更香甜一点,老少皆宜。除了粤菜,顺德的糖水铺也是绝绝子。双桥美食店,谢霆锋光顾过的小糖水铺,明星都来捧场,味道可想而知。据老板讲,芝麻糊都是石磨手工磨制的。三块钱一碗的芝麻糊,香滑之余,再加点花生碎,口感更上一层楼。2014年的时候路过顺德,第一次接触民信,也是第一次尝试广东的糖水铺,民信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还有这么好吃的甜品,双皮奶也从此成了我念念不忘的记忆。这次来到了顺德,我第一时间就从冲进了民信,除了双皮奶,如今民信添了很多新元素:炸牛奶、水牛奶、双皮奶慕斯……我一直以为民信是顺德糖水铺的No1,可在逢简村的周大娘牛乳店,立马打破了原有心中的执念。它家的双皮奶比较绵密,没那么甜,更胜民信一筹。桂花姜撞奶,甜辣香滑又暖胃,这顿以后,我就爱上了姜撞奶。晚上带着父母慕名去往号称是顺德传统口味的顶级煲仔饭——红星光发煲仔饭,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上层下层都坐满了人。窝蛋牛肉煲仔饭,牛肉软滑又不失韧性口感,酱汁入味,溏心窝蛋和米饭搅拌,超香滑。鳝鱼煲仔饭,鳝肉紧实弹牙,可惜米饭有点夹生,比不上江门关氏的煲仔饭,就不推荐了。可能我不喜欢吃锅巴,滑鸡煲仔饭也是鸡肉尚可,米饭偏硬。倒是它家的酿辣椒味道很棒,尖椒里面嵌的肉糜,香中带辣,超级下饭菜。D18: 佛山(顺德区)顺德,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号称中国百强县的老大。自古顺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重文崇学,书院、私塾分布城乡,而散发着缕缕书香的清晖园,不但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也曾经接待过邓小平、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其中郭沫若南下清晖园时,留下这样的句子:“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可谓道尽了清晖园清雅朴素,浑然天成的园林意境。清晖园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修缮于清朝。其名号取自南朝名诗人谢灵运的名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颂喻父母的养育恩德。公园起先是明朝万历年间状元黄士俊的家宅,后来黄家衰落,庭园荒废。黄士俊,明清时期顺德头号本土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后来清晖园被大良进士龙应时所购,修茸扩建,植花莳草。龙应时之子翰林龙廷槐于嘉庆五年辞官回乡,建园伺奉母亲,此后经历龙氏子孙几代人的修缮,清晖园渐成规模。作为岭南四大名园之首的清晖园,布局紧凑,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庭园空间主次分明,尽显了岭南庭院的精髓与江南园林的特色。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角壁裂池,整池用石块砌成,未用水泥、石灰边连接,但水流不向外漏,表现出工匠精湛的镶嵌工艺。池子里有八个陶器烧成的大红鲤鱼,围成一圈朝中心喷水,十分壮观。另外,八角壁裂池中的喷水龙,是七十年代制作的石湾陶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沿池廊直出即抵达船厅,也叫旱船、舫、不系舟,是中国园林模仿画舫的特有建筑,清晖园的船厅为二层楼屋,相传是模仿昔日珠江紫洞艇建成,为原园主千金居所,是清晖园的精萃所在。穿过船厅,深入到园内北边一侧,气势磅礴的“状元堂”流溢出万般为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痕迹。龙氏一族本是书香门第,因崇文重教的传统,在清晖园的真砚斋、阴惜书屋和笔生花馆可见一斑。龙氏一门也不负众望,出了六进士、十二举人。碧溪草堂,据传是清晖园最早建筑。早先应是龙氏供母之处,老人西去后,园主常用于待客的地方。草堂门为月洞形,外方内圆,古建筑叫“圆光罩”。竹子寓意多子多孙,竹报平安之意。圆指永恒不息,无始无终。房间空间比较小,这和故宫皇帝住的房间相仿,原因是在古时候流传一种说法,房子小藏风聚气,人气越高令自己越长寿。门两旁池板则由96个不同形象的木雕寿字组成,俗称“百寿图”。澄漪亭名为亭,实际上采用的却是典型的水榭做法:临水架起平台,平台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平台上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临水一面的八扇屏门一旦打开,亭外的景色尽览无遗,既可以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巅亭,是待客品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凤来峰,清晖园的最高峰,借“凤城”取名为“凤来峰”,高12.8米,以宋代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岗二千多吨筑就,是广东最大的花岗石山。造型夸张,气势雄伟。山间斜径盘饶,亭台峭然于峰,山洞钟乳倒挂。古榕凝势,飞瀑泻玉。清晖园的“春、夏、秋、冬”四座石山,其中“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造成的石笋,周围再种上竹树和灌木,突出奏纤弱和清秀的感觉。园内的套色玻璃门窗是万不可错过的内容,这是清晖园最大的特色,清晖园的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玻璃上有各种中国传统的字画和故事,路过拍到了一套清代的可观四季玻璃,不同角度看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听说,这种玻璃当时就非常珍贵,一来欧洲的玻璃很昂贵,其次是当时制造这种玻璃时会用到砒霜,会降低工匠的寿命,所以价格可谓是不菲哦。半月亭,实际上是个园门,做成半月亭式,亭角上还有精致的鎏金木雕装饰。惜阴书屋前的木刻浮雕《八仙过海》,刀工细致,玲珑可观。画面上不见八仙,只有他们的八件法器,被称为“暗八仙”。雕梁画柱、精致细节、不胜枚举。移步移景,步步惊艳。私宅中有山有水,足不出户,便可在自家园林中饮酒作诗、品茶弈棋、弹琴赏曲。不得不感叹,旧时有钱人家就是懂得享受,让人好生羡慕。乌龟、锦鲤、绿头鸭成群,水陆相参,浑然一体。清晖园,你无法忽略它穿透岁月长河带给你的别样美,那是一种与天地自然融合的美,让你不忍离去。在顺德,什么都可以停下,唯有嘴巴和筷子停不下来。肥光鱼生,这家更过分,在老小区的居民楼里,连招牌都没有,停车也麻烦,绕了小区两圈才找到泊车位。一鱼四吃,来这就是为了这个。鱼选用的是皖鱼(所谓皖鱼,实际就是草鱼),“四吃”指的是凉拌鱼皮、生鱼片、椒盐鱼骨和鱼头粥。小料一端上来,立马感觉自己没见过世面,不知怎么下筷子。店家解释这些全是生鱼片的蘸料,有花生、白芝麻、芋头丝、洋葱、柠檬叶、姜丝……依照“先食生、后食熟”的规矩,先将晶莹剔透的菊花生鱼片放碗内,倒一点花生油,再根据个人口味不同加小料,拌几下即可入嘴。和日料店的刺身相比,只赢不输。凉拌的鱼皮爽脆,毫无腥味,秒光的节奏,以致都来不及拍照。鱼骨中规中矩,不是很惊艳,算是小配角。最后上来的鱼头粥很绵稠,店里其它的菜式很少,就靠这锅粥填饱肚子了。油炸馄饨我在点单时,老公则忙着找车位。等菜中,一辆坦克车从窗前划过,开车的是位小女子。我楞了一下:怎么停个车,还要找女人帮忙……?随即我跑出门外,侦查了一番:哦,是我弄错了,不是我家的车,车牌是粤S“**”。吃饱饭,准备驾车离开时,看见前面划过的粤S“**”正好停在我们车旁边,巧了巧了,和我们的坦克一模一样,不仅颜色相同,连车胎都换了一样的AT胎,有缘千里来相会啊,O(∩_∩)O哈哈~D19:佛山(顺德区)龙的酒楼,名字相当霸气,据传是顺德粤菜排名数一数二的,但早茶口味个人觉得平淡无奇。开了多年的茶楼,装潢虽不时新,但还是能看出旧日的辉煌和考究。客人要拿着桌卡牌自助拿点心。陈皮牛肉球,里面加了马蹄、香葱和香菜,预期应该不错,但耐不住里面淀粉太多啦,影响了口感。糯米糕夹油角,第一次吃,外面是红糖发糕,里面是油角,糯糯叽叽,老妈爱的。若非要推荐的话,就是这碗艇仔粥,味道鲜美。先以为艇仔粥就是海鲜粥,实则艇仔粥的配料不光有海鲜(生鱼片、鱿鱼),还有瘦肉、油条丝、瑶柱、花生、葱花、蛋丝、浮皮、海蜇丝等,可谓“壕”粥啊!哦,龙的核桃包也还OK,面皮软弹。有淡淡的红糖香,内馅是牛奶+核桃,甜而不腻,好吃。香云纱,本名莨纱,因穿着在身上走动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又得名“响云纱”,渐渐演变成香云纱。这种丝织品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百年历史。在顺德香云纱博物馆可以了解手工制作香云纱的历史。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个博物馆基本处在半荒废的状态,现只有一个展厅,摆放着少量香云纱的半成品。薯莨,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茎粉碎后榨取的汁液为染纱提供颜色,是制作香云纱的必要条件之一。香云纱染整工艺流程包括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茛水、煮练、卷绸、过泥、洗涤、晒干、摊雾、拉幅、整装等十多道工序,前后历时15天。染整时,先将绸匹置于浓度最高的薯莨水中浸泡半天,用手不断翻动。随后在绸疋上淋酒、涂扫薯莨液6次,再置于封槽中用莨水浸泡20次,其间需在45°C~50°C莨水中煮练绸匹2次。过泥,为染整中最为关键的工序,须将灰黑色的纯净河泥搅成糊状,薄敷于经多次莨水浸泡的绸面,让薯茛中的单宁与河泥中的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将绸面染成黑、褐色,这一操作需在夜间进行,并于天亮前完成,以免因阳光照射染黑底面。过泥后,趁着有阳光的日子,早上将浸过的面料摊开在草地上,接受阳光的照射,傍晚时分,再将它们卷起收入库房,即完成香云纱染整技艺工艺流程。因为是植物染料,香云纱制作出的衣裳对身体没有一点负担,且香云纱的特点是越穿越舒服,了解了这些优点,对于顺德的香云纱斐誉海内外,我们也就不足为奇了。博物馆旁边的晒莨场有工人正在干着活,为了防止面料卷边,他们还会用竹竿将边缘部分压住。最后只能祈盼这波疫情能早点过去,大家重回正常生活,这香云纱博物馆一定能重新焕发出生机,那时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在顺德,每天我们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当地的骑警从我们身边酷炫划过。金榜街,名副其实的顺德大良第一牛乳美食街,欢记、芳姐、霞姐……通街都在卖双皮奶、姜撞奶。冲着央视节目来“欢记”觅食,双皮奶口感较流质,不够浓稠,期望值偏高了。金榜这儿,我第一推荐“文定”,店铺不大,装修有岭南建筑特色,有网红的味道。炒牛奶,顾名思义是炒着吃的牛奶,很考验厨师的技艺,因为牛奶高温炒制容易焦糊,一般甜品店看不到,文定却还在做。炒好的牛奶奶白奶白的,光亮润滑、奶香十足。继续踏上寻味的路上,这么粗壮的树干难得一见啊。阿多私房菜,一个深藏在农村豪华洋房里的土菜馆,却是上榜CCTV《寻味顺德》的宝藏餐厅。吃饭前,爹妈看了菜单价格,脸色都变了,嫌贵。但听说邻桌的食客专从广州开车寻味而来,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留了下来。点了它家主打菜市——桑拿胜瓜鲫鱼,一鱼两食。鱼片蒸熟,完全无骨超嫩滑,配菜胜瓜吸收了鱼肉汤汁的鲜味后清甜无比。剩下的鱼骨用豆豉焗煎,和原汁原味的桑拿鱼相比,逊色不少。怕老人吃不饱,又加了一道咕咾排骨,排骨肉质一般,但菠萝蛮解腻的。最后结账258元,价格还算亲民,终于得到老人的肯定。D20:佛山(顺德区)成立于1980年的顺德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通过收集、展示地方文物、古建筑、历史资料、艺术品等文化遗产来保存和宏扬顺德独特的地方文化。今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感受顺德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顺德博物馆里并没有收录太多古董,主要是展示顺德的人文风情。馆内设有"顺德人 顺德事"展厅和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两个常设展厅,"海外乡情展厅"、"明清家具展厅"、"馆藏文物展厅"、"李小龙展厅"、"馆藏书画展厅"、"粤剧曲艺展厅"六个专题展厅,以及能承办各类展览的临时展厅。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顺德人 顺德事"钩沉、突显顺德人低调稳健、精进奋发的文化特质。李小龙展厅展出李小龙的多幅照片及其相关用品,以其家族史、生平、武术和演艺等为线,详细叙述他与顺德的渊源及其一生。李小龙,祖籍顺德,父亲是广东一代红伶,娶了香港何东家的小姐,1940年在美国三蕃市生下了李小龙。李小龙自幼随父亲练习太极拳,中学时期,正式拜咏春拳宗师叶问为师。移居美国后,李小龙四处表演武术,并开班授徒,自创出一套武术新体系,也因此李小龙渐成一代武术宗师。跟随他习武的学生琳达,后来成了他老婆,并育有一子一女。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港猝然离世,匪夷所思的是他并非深夜死在自家中,而是倒在电影演员于佩家里。不过斯人已逝,我们不好妄加评论了。顺德是一个粤剧、曲艺之乡,顺德对粤剧的贡献可说是独一无二的。近代粤剧五大流源中,顺德独占属三,名伶辈出。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及欧美、东南亚、澳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地区上演一出又一出的名剧。粤剧花脸脸谱粤剧舞台服装来到顺德,一定要吃趟农家菜。禾盛农庄,一家稍不留神就会错过的农庄,主打特色是烧鹅。广东人爱吃鹅就如同南京人喜欢鸭子一般,每年约有1.2亿只鹅走进广东人的餐桌。禾盛招牌烧鹅色泽红润诱人、皮脆肉滑、肉汁浓香、口感厚实。吃农庄,就是要的实在感。这边最吸引我们的是炸大煎堆,用竹篮盛着,大若足球,色泽金黄,好看又抢眼。厨师小哥会过来帮忙用剪刀剪开,趁热吃酥脆弹牙,口感一流。凉瓜拆鱼羹,鱼蓉配上凉瓜粒做成羹,凉瓜微苦下火,加上鱼肉的鲜,味道超级搭。餐后,我独自一人前往宝林寺游览。宝林寺,顺德新十景之一。据说先有宝林后有顺德,始建于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南汉末期,宋代重修时扩大规模。元代高僧德钦在此潜修至圆寂,僧众在寺内建“肉身堂”安奉涂漆遗体。清康熙年间重修扩建后,易名“宝林寺”,取“净土七宝树林”之意。寺院于明山秀水之中,取"龙跃天门,虎卧凤阁"的山势。寺院于明山秀水之中,取"龙跃天门,虎卧凤阁"的山势。主体殿阁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古朴庄严。拾级而上,有山门(分列两旁有哼哈二将),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及‘风调雨顺’四大天王)、鼓楼、钟楼、九龙壁、斋堂、客堂、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佛,普贤、文殊两菩萨)、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碑廊、僧舍、藏经阁(供奉西方三圣)……罗汉堂,这里安放着神态各异的五百罗汉,由浙江东阳巧匠用原条樟木雕刻而成,全部贴金,每座高1.5米、一尊尊罗汉概括了人间世态,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宝林寺的最高处就是“万佛殿”了。进去之前,你必须脱鞋以礼方能入内参拜。只见里面灯火通透,金光闪闪,一万座佛,一万个像,有序的排列开来。当你绕场一圈下来,你会觉得身心整个被洗礼一番,似乎略有参悟。登临回首,人间繁华尽收眼底。D21: 佛山(顺德区)— 佛山(禅城区)顺德的最后一天,决定试试顺德人家食府的早茶。顺德人家食府,顺德的老牌酒楼,气派的宴会厅,能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步入晶光闪亮的大厅,人声鼎沸的阵势,自行找位入座。早茶种类繁多,挑了几样特色早点。芥辣焖猪手,一大口吃到有芥末味的猪手,瞬间通电穿透的惊觉,太过瘾了。绿茶红豆薄撑,每桌必点的甜点,外脆里嫩,红豆内馅绵软香甜。鲜竹牛肉球,手打软嫩顺滑的牛肉球夹杂着陈皮香,这道菜是大口吃肉的最好媒介。金蒜蒸排骨,排骨入味滑嫩,但是蒜味不足。蜜汁叉烧肠,肠粉皮太厚,不如别家的茶餐厅,感觉一般。顺德人家没吃过瘾,接着我们又大老远的打卡黄但记,不仅因为它是顺德老字号茶楼,还上了央视节目。店内环境不错,古色古香、典雅大气。陈村粉,黄但记的金字招牌。XO酱陈村粉又滑又Q,酱汁沁入特别香,连我老爸尝了都赞不绝口。广式菠萝包,外皮酥脆,里面塞的不是菠萝,而是咖喱牛肉,每一口都是极致享受。走的时候,还可以顺带一些黄但记的伴手礼。顺德美食的记忆,就是朴实无华、真材实料……这就是顺德菜的特色之处。除了美食,谈及顺德,不得不提家电行业,“中国家电看广东,广东家电看顺德”,数据会说话,目前顺德家电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拥有生产及配件类企业3000多家,汇聚了美的、格兰仕、万和等一大批知名的家电企业。“十四五”规划中,顺德提出,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小家电领域。顺德能否再造一个美的神话,我们将拭目以待。在顺德整整呆了一周时间,全家人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前往下一站佛山禅城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到了禅城区,办理酒店入住时,前台接待人员发现我们的手机行程中去过中山,不予接待,我们直接懵圈了,老公和我立马重新找酒店并现场确认能否入住,最终check in比华利酒店。幸好手机没有珠海的行迹,否则真的要抓瞎了!虚惊一场之后,在酒店稍作休息,下午驱车前往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又是一座宗教名山,山中有座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宝峰寺,是南粤四大名寺之一,与广州光孝寺、和我们之前去过的曲江南华寺、鼎湖庆云寺齐名,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一进寺院,首先映入眼帘就是广场上的四面佛。四面佛是佛教护法神之一的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的四面,分别代表着健康、财运、事业和爱情,善信常行礼拜、供养,逢愿必应,故民间尊称为“有求必应佛”。这尊四面佛是1994年中泰建交19周年之际,乃泰国王子捐赠并供奉于此。此尊佛承载着中泰人民的深厚友谊,是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的象征。在广场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药师海绘图。石雕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实属精品。宝峰寺自晋代到明代,虽然历经沧桑,仅存断墙残壁,如今经过修旧如新,大雄宝殿又对外开放了。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舍利塔,里面供奉着宝峰寺前任方丈又果老僧的灵骨,2010年圆寂后留下了6粒舍利子。再向上攀登,虽然有点累,但却是层层有不同的境界,景色也是非常奇妙。前面现出一个高大牌坊,上书"大慈大悲"四个大字。抬眼望去,远处的最高峰安坐一露天大佛,慈颜含笑,双目如星,身相庄严,气贯南天。这便是著名的观音菩萨座像,观音菩萨圣像,铜质,端坐在海拔292米的大仙峰顶,圣像高61.9米,如果一层楼高度为3米,那它相当于20层高的大楼了,据悉,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坐像。登上283级台阶,虽然气喘吁吁,但心情豁然开朗。观音像下,俯瞰山下,真有一种俯视芸芸众生的感觉!观音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室内观音殿,里面陈列着各种不同的观音像,分别寓意不同,供游客信众参与祈福互动。供奉这样的小观音金身价格都要从三千多到三万元不等。在宝峰寺游览一番后,我们继续坐着景区观光车兜兜转转来到西樵山的天湖公园,这里山灵水秀、美景入帘。西樵山上的桃花园,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观赏性桃园。我们来时,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满山红遍、争芳斗艳。炮仗花,一串串宛如过年的炮仗,红红火火的颜色给桃园又平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白天领略了西樵山的美景,晚上再尝一尝佛山汽锅鸡的美味。用蒸馒头的方法蒸鸡肉,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鲜美醇厚。D22:佛山(禅城区)被迫改住的比华利酒店倒是有一个便利之处:酒店楼下就是一家海鲜酒楼,昨晚光顾了它家的汽锅鸡,今早我们又赶来吃早茶。一大早过来,只见偌大的酒店大厅坐满了食客,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向服务员一打听:原来这里的茶位费包月有折扣,许多老人点上一壶茶加一碗面,也就八块钱,花个小钱能和老友们在茶馆海阔天空地泡上半天时间,神仙般的日子啊!看的老爸都开始羡慕了……鲜虾红米肠、京葱一口包、鲜虾炸春卷、自选粥及虾饺三拼,这么多的茶点合计才106,这接地气的酒楼,明日我们还会来的。梁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也是佛山旅游的必打卡点。至梁园正门前,青砖琉璃瓦,高墙之外,已显园子风光古香古色。步入园内,前一秒城市的喧嚣,隔世之感,由然而生。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陆续建成,历时五十余年,是佛山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梁园也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总体布局以宅第、祠堂与园林三者浑然一体,追求雅淡自然。其厅门均为屏风门,开敞通透。开门迎客,主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不言自明。刺史家庙,梁氏一门奉祀祖先的地方,其前身为梁九章兄弟为叔父梁蔼如建立的“梁青崖先生祠”和为父亲梁玉成建立的“梁家祠堂”(因梁九章曾在四川担任知州,而知州在清代有“刺史”的别称,故有“刺史家庙”之名)。园内亭廊桥榭、室阁轩庐,石山小径、小桥流水、奇花异草布局巧妙、层次分明。整个园林布局精妙,聚散得宜、优雅别致。行走其中,心旷神怡的感觉可谓扑面而来。园内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尽显设计者的用心。室内装饰雅致,极富岭南水乡特色。两个多小时的走马观花后,我们走出了梁园,继续佛山的游览。年已近,味已浓。佛山街头巷尾的商铺摊贩纷纷摆出珲春对联、灯笼等。而我,时隔近三十年,也将再次在广东感受别样的年味。雅园餐厅,店门前有点杂乱,但仍阻挡不了老街坊的热情,里面吃客满满的。菜单价格不算便宜,只是种类较多,可以随意选择。窝蛋牛肉煲仔饭,附带一份蔬菜,每桌必点的菜肴。看着自带灵魂的窝蛋,顿时食欲大增,牛肉滑嫩,鸡蛋搅拌后,饭香底焦,真的是好味道,不愧为老字号。餐厅外面有卖当地各种传统的糕点,琳琅满目,吃完饭我们顺手买了点沙琪玛、角仔等,满载而归。D23:佛山(禅城区)一早我们全家如约来到楼下的酒楼用餐,店堂内一如既往的食客满满。要了和昨儿不一样的餐点:上汤鲜肉净云吞、灌汤小笼包、虾饺皇、面酱蒸排骨、爆浆菠萝包和炸爪拼排骨。上汤鲜肉净云吞,广式的云吞颗颗饱满,馅料充足,汤底浓郁,吃得舒心。灌汤小笼包,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虾饺皇,虾肉新鲜,咬下去,很Q弹。爆浆菠萝包,我的最爱,口感蓬松柔软,美味不腻。面酱蒸排骨和炸爪拼排骨,汤汁浓郁,满口喷香。南风古灶,作为中国古老且至今仍在使用,沿用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柴烧龙窑,简直就是世界的活文物。进入正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景区内最核心的文物——两条仅存的古龙窑(南风灶和高灶)。依山而建,其身长234米,内长30米,犹如一条龙下降众,故其民则谓之“龙窑”。火神—南方火德星君,保佑陶灶平安的神灵。这是世界上十分罕见500多年窑火,游客走近之后,不仅可以看到窑洞里的神秘结构、观烧窑工序,幸运的话,还能碰上每个月两次的烧窑活动。在灶尾有一颗百年榕树,并没有受灶内生火高温影响,依然枝繁叶茂,当地有种说法:“摸摸榕树头,一世无忧愁”。作为南国陶都石湾的一景,南风古灶景区内有许多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景点,如高庙、林家厅、明清古建筑群等。由陶瓷旧工厂改建而成的陶瓷美术馆陈列着不少中国当代的陶艺精品。八仙过海园内还有不少宝藏小店,大部分都是这里的手艺匠人亲手制作的陶艺品,虽说不是出自大师之手,也是这趟旅途中不容错过的一环。D24: 佛山(禅城区)受上世纪九十年代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影响,提及佛山,我们会第一想到黄飞鸿和“佛山无影脚”。佛山,是黄飞鸿的家乡,也是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乡。天下武功出少林,南派武功出佛山,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要想了解佛山的武术和历史,禅城区的佛山祖庙一定不能错过。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始建,至清代初期,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25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从祖庙西门进入,最先看到的是双龙壁。佛山陶瓷在明清时期发展鼎盛,这块双龙壁就是佛山大型陶塑的佳作之一。双龙壁左侧仿古建筑的牌匾写着“叶问堂”,一代宗师叶问的纪念馆。叶问,广东佛山人,自幼天资聪颖,师从咏春拳宗师梁赞的首徒陈华顺学习咏春拳,技艺日渐精湛。1949年叶问赴港定居,设馆授徒,一直致力于咏春拳的推广与普及。他的嫡传和再传弟子遍布全世界,咏春拳也因此从佛山古镇走向了世界。黄飞鸿纪念馆在祖庙的最左侧,进馆了解一下佛山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黄飞鸿,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一位救死扶伤的医者,更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义士。李连杰演的的电影中,黄飞鸿有个后妈名为十三姨,影片中的十三姨是杜撰出来的,而真实的历史,十三姨原型其实是黄飞鸿的老婆。他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嫁夫随夫,曾跟随他学了一身武艺。黄飞鸿去世后,她先后创办了“黄飞鸿国术馆”和“黄飞鸿健身学院”,为振兴武术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纪念馆的东面为醒狮场,这里上、下午都有定时的武术和醒狮表演,还是蛮有看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别看这几个小朋友年纪不大,举手投足间,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狮子爬山”,演绎得惟妙惟肖,引得观众连连叫好,甚至不少人为了讨个好兆头,争相上前送红包。表演结束,我们继续沿着游览路线去往祖庙。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祖庙为一组南北向依纵轴线对称的建筑群体,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远远望去,祖庙三门壮丽威严、繁复美观。作为道教神庙,庙内供奉着北帝神,传说是北方水神,所有兴风作浪的虾兵蟹将都由他统管。由于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禅城人便将北帝请到禅城坐镇。广东人又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故而祭拜北帝就成珠三角地区的民俗文化,其中更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意愿。在祖庙的中轴线上,为酬神演戏而建的万福台。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昔日戏班每年组班一次外出四处乡演,为祈求平安,戏班的首演必选在祖庙内,可以说祖庙见证了粤剧在佛山的历史与发展。除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外,祖庙还有大量关于建筑历史、建筑装饰和庙内庙外琳琅满目的各类陈设品(图为模拟北帝出巡的场景)。“北方玄武 龟蛇星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天象,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而北方的玄武形态如龟蛇合体,镇北方,主风雨。唐五代后,玄武逐步摆脱龟蛇形象,步入真武大帝人格化尊神的塑造历程。君临餐饮,佛山的老字号,门面虽不大,但饭点时间是满座的。白切鸡,广东十大名菜之一,君临的白切鸡在佛山是算的上号的,鸡皮脆、鸡肉嫩,很爽口。酿鲮鱼,这可是一道非常特殊的菜式哦!央视曾专门介绍过,在佛山君临我们有幸一试。与其它的鱼类做法不同,广东厨师创造性地将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再将鱼肉剁碎加配料酿回鱼皮,回复其原形。既续鱼鲜爽之长,又避骨多。香酥芋蓉卷,也是招牌必点,外皮酥脆、芋头香绵软糯,入口即化。咕噜五柳蛋,咕噜肉肉质厚实、酸甜,味道浓郁,下饭一流。君临旁边的辉记甜品店,永远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醋猪脚,辉记的招牌必点,猪脚炖得软烂,姜的辣和醋的酸交融在一起,味道很奇妙,也很开胃。每顿都是大鱼大肉的,突然想来点清淡的,经过一番挑选后,晚饭我们吃了竹升面。竹升面是广东省的一种特色小吃,属于粤菜,因避讳粤语因“竿”字发音不吉利而改称“升”。竹升面是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鑫兴的上汤净面,有嚼劲,也挺弹牙,老广的味道。回旅店的路上,路过一花卉市场,结满果实的橘子树摆满了花市。广东人习惯过年买橘子树摆在家门口,寓意来年财源滚滚、大吉大利!D25: 佛山(禅城区)来佛山禅城区的第五天,该打卡的地方大都去过了,今日要领着父母二刷我们自认的一些好吃好玩的地方。早起先来到雅园餐厅, 不用多说,广东的粥是中国一绝,点的猪肝粥暖心暖胃,营养好喝。带有陈皮味的豉皇牛肉肠粉皮薄肉嫩,吃上一口,回味无穷。吃完饭擦擦嘴,走之前又在餐厅门前买了一份沙琪玛,带在路上当零食吃。想着父母前面还没有到过梁园,顺道将他们送进离雅园不远的梁园游玩。这世上有两个岭南,一个追着潮流向前,在灯红酒绿中轰然而起;一个驻足向后看,在青砖瓦墙里回溯千年的灿烂,当二者穿越百年时光在此相遇,碰撞出独一无二的人文和艺术之美。我们游走在华南文旅地标的领南天地,不仅能感受到城市的繁华,还能领略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优秀历史建筑。龙塘诗社,一栋两层高的西式主楼,一个百来平的青砖院落,还有棵见证过风雅颂在此发生的百年龙眼。据说是李众胜堂祖铺的嗮药场,后成为清代佛山本地文人以诗会友雅集的场所。在祖庙附近的巷子里,有间开在居民楼下的十少茶餐室,虽环境简陋,却有着TVB茶餐厅视觉效果,仿佛置身于香港街头。进门抬头就有菜单看,来这里的顾客吃的不仅仅是味道,还存着怀旧的念想。猪扒蛋菠萝包,下午茶必选,再搭配一杯丝袜奶茶,满足感爆灯。招牌丝袜奶茶,茶香浓郁,口感顺滑,真的好好喝。漏奶华,老妈的至爱,表面撒了阿华田粉,一刀切下去,奶油哗啦啦地流出,咬一口下去,满满的罪恶感。葱油鸡扒捞丁,鸡扒足足巴掌大,煎得焦香,一丁煮得刚刚好,不坨也不硬,整体感觉不油不腻。中午没吃过瘾,晚上我和老公二刷十少茶餐厅。招牌一口多士,裹蛋液烤的小吐司块,淋了炼乳香香甜甜,味道尚可,但比漏奶华甜腻,吃起来稍有艰难。酥皮蛋挞,挞皮酥软,内馅软滑清甜不腻,绝对OK!最后我们在辉记甜品店结束了一天的逛吃之旅,再次细品了醋猪脚和芝麻糊,它家的芝麻糊浓稠绵软还不齁甜,不愧是辉记的另一招牌。D26: 佛山(禅城区)—— 惠州今日我们要离开佛山了,走之前特意去了趟佛山专做竹升面的应记面家。金牌鲜虾云吞面,不愧是店里的招牌,面很有韧性且Q弹,云吞也极具优势,个头大外加肉质饱满,做的很是地道。云吞捞面,没有汤汁的捞面简单而不失灵魂,平淡中坚守着美味。千灯湖,作为佛山南海区地标景观,自1999年建成至今已有22年,并见证了桂城的发展变化。千灯湖湖岸线长约2.2千米,沿湖岸水深均为1米,中央最深处达2.8米,为全开敞式公园,由人工湖、大掩体、历史观测塔、水上茶亭、溪流、山上景观塔等组成。公园通过一系列巧妙组合和精巧排布形成湖光山色相辉映,并且以绿树、小亭、溪流点缀其间的休闲胜地。在清爽的微风里,在平静的湖边,一家人闲聊小叙,收获一份好心情。千灯湖附近有家开了三年多的私房菜馆,听说生意一直不错,饭点基本都要排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我们也跟着寻香走来。养生猪腰汤,几乎每桌必点的招牌菜。多种药材熬成的汤底中,加入了大块的新鲜猪腰,不骚不腥、爽脆厚实,冬天喝上这一碗热汤,绝对补气益肾。二娘自制叉烧,叉烧肥瘦相间,酱汁偏甜口,夹着铺在下面的酸菜一起吃,非常下饭。养生黑豆腐,豆腐嫩滑,咸香入味,还自带黑豆独特的豆汁味,养生好吃。上汤桑叶,清新的桑叶给浓郁的汤汁增加了独特的清甜口感。和我们江浙一带的螃蟹比起来,这里的螃蟹既不肥美也不新鲜,我就不推荐了。最后店家赠送了我们一份伦教糕,但肚子很撑很胀,只能打包带走了。瞧瞧今日的战果,除了伦教糕,其它的饭菜都被我们扫光光。吃饱喝足,驱车奔往下一站——惠州。D27: 惠州惠州,粤东的门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依山面海。关于罗浮山,也许最有名的是苏轼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寥寥数笔,却将罗浮山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因罗浮山方圆214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多达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所以我们不可能完整地游览整个罗浮山景区,只去了一小片区。这回我们凭经验办事,自以为是地将车导航到罗浮山游客中心,到了跟前才发现游客中心并未投用,且这里离景区还有好几公里,后在路边好心人的指引下,才找到景区正门。按疫情防控要求,景区大门按例又要查健康码和行程码,这一次直接将老公拦下,他手机里含有“中山”的行程,再三解释后,才通融放行。走进罗浮山,首先领略的是百莲湖的无穷魅力。步入其中,既有泉水潺潺、古木葱茏,也有鸟语花香、清幽雅致。罗浮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是道家修炼的神仙洞府。冲虚观,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已有1700年历史,被誉为“千年道观”。东晋时期,葛洪弃官,到此隐修,结庐炼丹,虽然古观之后经过多次重修扩建,但是有些传说中小部分遗迹还是留了下来,如洗药池和炼丹炉。防疫期间,冲虚观不对外开放,无法参观,有点小遗憾。在抗日战争时期,冲虚观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驻地,这给罗浮山的历史增添了光彩。东江枞队史记录了东江枞队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东江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了解了这段历史同时,也将我们带回到几十年前华南抗战的烽火岁月。从罗浮山南麓前往主峰飞云顶有两条路,一条是徒步登山路,另一条直接乘坐索道。欲穷千里目,考虑到两位老人的体能,乘坐索道登山是最佳选择。2022年1月16日罗浮山新索道刚刚正式运行,我们估计是乘坐全新索道饱览胜景的首批游客。新索道全长1537米,单程仅需五、六分钟,沿线一幅幅让人愉悦的秀美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现。到达索道上站之后,父母就此歇息,我们则沿着石阶继续登顶。从索道上站往上行约数百米,便到达一座形似雄鹰的巨岩。登高望远,山与云相连,让身心在白云之巅尽情放松。行走的力量在山脊中游走视觉的盛宴登山之路难于上青天,飞云顶攀爬通常来回需要四个多小时,由于时间不早了,我们决定不爬到山顶,中途下山返回,结束今日的旅程。晚上在酒店附近的小酒馆来上一顿,犒劳犒劳一下自己。叉烧酿蛋黄,这道菜必须夸一下,塞了咸蛋黄的叉烧中间有一朵金黄色的咸蛋芯,看上去比普通叉烧要养眼,肥瘦相间的叉烧肉外酥里嫩,和咸蛋浓郁、细、松、沙的口感融入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吃了一块还想再来一块。豉汁鹅,豉香浓郁,色泽油亮,鹅肉不柴不干,入口肥腴。煎酿蛋角煲,蛋角即蛋饺,象征着金元宝,财源滚滚,多多福气,多多财气!蛋角煲就是好意头的客家菜!一口下去肉香,蛋香都有,回味无穷。客家酿豆腐,又是一道经典的粤式客家菜,吃了一半才想起要拍照。D28: 惠州入住的罗浮山罗浮花园酒店自助早餐真的是差强人意,连个豆浆都没有,只是填饱肚子而已。由香港商人投资兴建的华南规模最大的道观——罗浮山黄龙观,号称是广东第一大观,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的西南麓。虽然开光时间不长,但有关黄龙洞的历史传说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东晋年间,葛洪在此建西庵堂;五代时,南汉王刘岩在此建天华宫;清代康熙年间,冲虚观道士张妙升到此开创了崂山派的独立道场并取名为黄龙观;“文革”期间,黄龙观殿宇尽;1993年,由香港青松观耗资五千多万元在原址重建。清早,我们直接将车开至山腰处的黄龙观景区门口,因疫情防控,大门紧锁,又吃了个闭门羹。折返回旅馆,父亲这回儿异常兴奋,因为他的老友一家今早要从广州开车到惠州来看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家人相会于惠州博罗县的龙华旭日古村。具有典型客家宗族聚居特色的旭日古村见证了老爸大学时代结下的深厚友情。饭点,老友之子领着我们到当地上了必吃榜的小云龙食家用餐,上菜速度很快,每道菜品都很有特色,值得打卡。招牌钵仔鸡,鸡是土鸡,肉质鲜嫩紧实,钵仔里全是金黄色的鸡油。福田菜心干蒸肉粒,迷之好吃的菜心干和肉沫一起蒸,超级下饭。铁盘桂鱼肚,鱼肚爽脆可口,酱汁也很浓郁,瞬间被扫光。时隔十几年,两家人久违聚会。席间,大家谈笑风生、频频举杯,话语间充满了亲情和友情……离别时,老爸恋恋不舍、老泪纵横,期待下一次的重逢!竹源煲仔饭占据了“惠州最好的煲仔饭”、“好吃至极”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很难不诱惑人啊。夜幕降临,我们为了惠州最好吃的煲仔饭,来到了竹源,在推荐率比较高的中选了自己爱吃的排骨煲仔饭、香菇滑鸡煲仔饭和肉饼饭,这里的煲仔饭锅巴贼香,老公甚至将锅吃了个底朝天。D29: 惠州笃记大酒楼,惠州当地的老字号酒楼,一进门,一股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传统的茶楼,口味还是过得去的,点了粥、潮州粉果、芒果布丁、猪脚醋和蛋挞等。潮州粉果,Q糯微透的薯粉皮略带嚼劲,包着香甜的蔬菜内馅,越吃越香。芒果布丁,口感滑嫩、入口即化,吃起来有淡淡的椰子味。猪脚醋,炖的软烂酸甜,开胃提神。吃罢饭,一家人来到惠州博物馆,里面人气不是很旺,却很值得一去。惠州市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承负着对惠州地区文物的考古发掘、测绘修缮、普查勘探、征集收藏、研究鉴定等责任,历年来经过广泛的征集收藏,馆藏文物已达8万余件。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级文物360余件。博物馆一至四楼共设10个陈列展厅,一楼有两个展厅,分别为珍贵文物展厅和文物精品展厅,珍贵文物展厅了展出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珍贵文物39件/套,其中陶瓷精品38件/套,国家一级文物1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昆山片玉莲花石磨。石磨为昆山玉质地,通体呈浅铁红色,形制与现代石磨相似,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墩为圆柱形,浮雕圆形方孔钱币状,作镶嵌推磨把手之用,阳刻“昆山片玉”四字楷书。其对称处浮雕覆式莲花作辅助推磨之用,下墩的外围设磨流,流口对称处浮雕着精美的莲叶纹。文物精品厅展出的文物精品以瓷器、玉器和金漆木雕为主。潮州金木雕与广州金木雕同属于“广东金木雕”,是以潮州、广州、惠州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广东金木雕始于唐宋而盛于明清,主要用于建筑、家具、神器装饰,也用于摆设的挂屏。它与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齐名,为我国古代三大木雕流派之一。清•缠枝花卉纹金木雕糖枋架,糖枋架是祭祀用具的一种,祭拜时放置供果的器物。此糖枋架是三门并立的牌坊形式,以花鸟、葡萄内容镶如架上,雕刻精致、豪华庄重。祭祀时置于神龛前的几案上,上面摆上米方糖(潮汕民间常见的一种食品)。祭祀活动结束后,将米方糖分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食用。清•通雕“喜鹊登梅”神龛楣,此木雕为多层镂空金漆通雕神龛局部构件,俗称“龛楣”。通雕“喜鹊登梅”,两边饰双凤,呈对称布局。凤含宝珠,展翅欲飞,梅树上花朵已然绽开,数只喜鹊或立于树梢或穿梭飞于花枝之间,亦动亦静,颇具意趣。雕刻技艺娴熟,富有立体感。清•通雕祥云麒麟金木雕板,此木雕为器物饰件,多层镂空金漆通雕,通常作为建筑物、家具及神器的装饰及构件。清•豆青釉里红桃型倒流壶,倒流壶的神奇之处在于从外部看不到注水的地方,只有壶嘴可以出水,它的秘密在于壶底,其原理是壶底中心有一孔洞,链接一根通心管,此管立在壶的内部中心,直至壶顶开口,注水时需将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倒流壶创烧于唐朝,流行于宋、辽时期,也是清代受追捧的壶式之一。倒装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春秋时代•武字铲币,铲币从青铜农具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明•鎏金四壁观音像,头戴五叶花冠,束腰,全跏跌于覆莲座,双手合掌,两两手上台置肩部,手心朝下,面向圆润,双目微合,双颊饱满,神态安详。造型端正,做工精细,造型优美。明•宣德铜炉,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且价格都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宣德炉,然而如果想从这里找到真宣德炉简直是大海捞针。惠州博物馆藏有的宣德铜炉简洁而含蓄,古朴而厚重,有着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惠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贤毕至,英才辈出。四楼《惠州历史名人馆》,陈列48位惠州历代名人塑像,其中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贬寓惠州两年又七个月,寓慧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劝说地方官吏为民办好事,推行新农具,建议减税等,并写下诗词160首,书信、文章400多篇,为惠州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粗略浏览完惠州博物馆,今儿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陪老爸见客。说来话长,若干年前,老爸资助了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6个农村小孩六年的上学学费,直至他们高中毕业……如今这帮孩子早已成家立业,却依旧和老爸保持着一定联系,其中六个小孩中的唯一女生就在广东的知名企业(比亚迪)上班。晚上和女生(因在国外公干,女生没出席)家人相聚在广窑记酒家,两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广窑记,惠州一家挺热门的酒店,主打客家菜。鲍鱼窑鸡,鸡肉皮香肉嫩、汁水满满,鲍鱼蛮有嚼劲的,听说配方还申请了专利,不愧为桌桌必点的招牌菜。三杯大肠,肉食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哦,光看图片就垂涎欲滴了,其口味自行脑补吧。咸蛋酿五花肉,肥美的五花肉香而不腻,搭配咸蛋黄,老人和孩子都喜欢。客家酿豆腐,传统的客家菜,外焦里嫩,馅料鲜香。豉汁蒸鸭嘴鱼,鱼肉鲜嫩,口感滑嫩,还没什么刺,推荐。竹香莲藕丸,肉丸嵌的是莲藕,而不是常见的马蹄,挺有特色的。客家糍粑,甜度适中,喜爱甜甜糯糯的我一连吃了两三个。D30:惠州对于老字号且口味不错的笃记酒楼,还有谁能拒绝呐?这不,我们又来啦!榴莲雪媚娘,入口冰凉,柔嫩细滑,榴莲味不重,喜欢。莲蓉煎堆,色泽金黄,莲蓉馅料香甜可口,好吃。香芋千层糕,糕体松软,粒粒芋头,层次丰富清晰,宜热食。提到“西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杭州西湖,不过位于惠州惠城区,也有个西湖景区,可以跟杭州西湖媲美。早在2007年杭州西湖风景区就被评定为国家5A级风景区,而惠州西湖在2018年也同样获此殊荣,让这一对儿“西湖”成为中国罕见的两个同名的5A级景区。并且,这两个西湖还都不要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惠州西湖面积辽阔,湖岸弯环曲折,湖上洲屿点缀、三面青山环抱。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堤桥如带,把湖面分割成五大部分,素有“五湖六桥八景”之称。五湖指形成西湖的5个湖区,即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及南湖,逛完所有的湖区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与杭州西湖的烟雨江南印象相比,惠州西湖显得更加清爽直白、端庄素雅,因而又有“浓抹杭州惠淡妆”之说。虽然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西湖四周已到处是高楼林立,但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宜人的风景。杭州西湖有雷峰塔,惠州西湖有泗洲塔。此为纪念泗洲大圣的佛教宝塔中国现存只有两座,其一位于河南,另外一座就在惠州西湖景区了。此塔始建于唐朝,不过原建筑在明朝的时候已不幸被毁坏,现在看到的是明万历年间复建的。外墙壁龛中原有各式的佛像雕塑,现已全部丢失,令人惋惜。漫步于惠州西湖,沿着清幽的陈公堤往里走,便会看见苍翠掩映中的丰湖书院。历史上,丰湖书院驰名岭南,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原市政府背后的银冈岭就创建有讲学的“聚贤堂”,10年后被改为“丰湖书院”。丰湖书院自始创后,其间命运多舛,时兴时废。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到今天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已焕然一新,现丰湖书院基本按历史恢复了仿古建筑并成为丰湖书院景点。丰湖书院的藏书数量最多时达10万册,在当时广东各大书院中首屈一指,成为我国最早兴办的学校图书馆之一。后因兵燹,丰湖书藏损失严重。在地方名士李岱青、黄树棠、张友仁的倡议下,1921年春,中山公园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二层,丰湖书藏剩书迁入,以“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命名,开启了惠州图书馆历史的新篇。今天位于丰湖书院第三进的藏书楼,古朴典雅,门前悬挂着赵朴初先生的联句“收藏胜似昆冈富,书卷长留天地间”。在惠州西湖旁的环城西路上,有一处古朴的石彻建筑,独耸于人群闹市之中,它就是——黄氏书室。书室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距今已有近180年历史,三进式明清祠堂建筑。历史上,黄氏是东江流域的名门大姓,据史料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归善县中举290人,其中黄姓中举18人,清末1人中恩进士。有的族人官至州同、州判、知县、县丞、教谕、千总。至近现代,则更是人才辈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基因,方才造就了这座黄氏家族的祠堂,后改为书室,现在也做为东江民俗文物馆使用。走进最后一进门,正中间的是孔子雕像,牌匾上写着“万世师表”,瞬间气氛变得严肃起来。两边挂着两组人物介绍,分别是寓居惠州历史人物和惠州本地名人大家。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因此客家菜在惠州非常红火,我们入乡随俗,每天也是一顿客家菜。西湖玩过,在附近找了家评价不错的客家饭店(昌茂客家情),总体感觉不功不过,性价比较高,四道菜总计一百来块钱。三杯鸭,本店招牌菜。浓稠赤酱,鸭肉皮薄肉厚,吃起来也较为紧致。特意为老爸老妈点了道家喻户晓的梅菜扣肉,梅菜吸油,香气浓郁;而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从味形上看,两者的搭配是那么的相得益彰。酿苦瓜,是一道名不虚传的客家美食,也是老公的最爱。猪肉馅填在苦瓜节里,猪肉的鲜香味和苦瓜的清苦味相辅相成,非常和谐地融合到一起。刚端上桌的酿豆腐还在砂锅里咕噜噜地抖动着,滋滋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它是客家必不可少的菜肴。朴素清雅的豆腐配上香浓可口的猪肉,既缓解了肉的油腻,又不觉得豆腐的寡淡,是客家人在传承古味上的创新。D31:惠州 —— 汕尾仟福粥店,打着卖粥的旗号,却卖着各式可口的茶点,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份不可多得的惊喜。说到粤式早茶文化里的“一盅两件”,饮茶必点虾饺。作为仟福粥店的招牌菜,这份功夫大虾饺可谓是男女老少通杀。一笼四个,四颗略透着粉色的水晶饺,隐约可以看到吹弹可破的虾肉。珍珠咸水角外壳呈橄榄形,外皮酥脆松化且略略有点珍珠泡,内陷儿猪肉、香菇等咸香逼人,吃完一个还想再吃一个。广东点心讲究精致、精细,这种内陷保留空气的咸水角除了比“糍粑状”的更加酥软酥脆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容易饱腹,食客可以品尝更多其它的美食!刚出炉的菠萝包外皮酥脆,内馅填有菠萝果肉,一口下去真的让人大呼过瘾。栗子南瓜糕,口感绵密,香甜软糯,吃的超级满足,强烈推荐。汕尾,处在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交汇处。在粤东三市(汕头、潮州、揭阳)看来,很难算得上潮汕地区的一份子,而在珠三角眼中,它又常被划入“粤东四市”。在大部分旅行者的潮汕之旅里,也不会出现汕尾的名字,然而我们从惠州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只为那被边缘化的汕尾。凤山祖庙旅游区,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是汕尾市著名的风景区,也是粤东地区百姓尤其是沿海渔民朝拜妈祖的地方。明朝中后期,在汕尾尚未形成渔港之前,在品清湖生产作业的渔船日益增多,为满足渔民和沿海居民信仰妈祖的习俗,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一些居民、渔民在品清湖畔凤山之麓建立了一座简易的竹棚小庙宇,供奉妈祖的香火日益鼎盛。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汕尾港得到巨大发展,出现了“商旅两集、舟楫如云”的兴旺景象,凤山祖庙也因此于乾隆七年(1742年)得以扩建。妈祖庙由正殿和天后阁(为妈祖庙后殿)组成,整座庙宇采用具有粤东建筑风格的三进两院布局,面阔三间,并融合了丰富多彩的岭南建筑艺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有数以千计的妈祖信众前来虔诚膜拜,香火旺盛。妈祖圣迹馆,是我国第一个介绍妈祖生平、传说、圣迹的艺术馆,全面介绍了妈祖被神话的演绎过程(图为妈祖收伏能观雨听风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神将的传说)。凤山之巅,高16.83米的妈祖石雕像由468块来自妈祖家乡(福建湄洲)的优质花岗石雕刻而成,是中国最大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中国著名文学家冰心为石像题写了“天后圣母”四个大字,凤山妈祖石像落成后,成为汕尾市区的标志性建筑。登临凤仪之台,瞻仰妈祖神采,近观古镇新姿,远眺浩瀚南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来到海滨城市,自然要尝一尝海鲜。玥海湾海鲜食府,位于金町湾内的一家海鲜大排档,从老板到伙计都是小年轻,个个喜欢穿着拖鞋在店内走来走去。我们四人团了它家的海鲜套餐,打打牙祭。酱爆鱿鱼筒,这里的鱿鱼仔很大个,厚实有嚼劲,吃得过瘾。白灼海虾,虾子不大,但很新鲜,盘光。本港虾饼, 这儿虾饼里的虾肉没有碎成虾泥 ,而是保留了颗粒感 ,与众不同。蒜蓉粉丝扇贝,扇贝鲜美入味,粉丝吸收了蒜蓉的香气和扇贝肉的汁水,清爽适口。葱姜炒花甲,不用担心吃到沙子,花甲肉连着壳,美味到舔壳。海胆炒饭,保留了海鲜原有味道的基础上,米饭粒粒分明,锅气十足,热气腾腾。晚上我们入住的保利金町湾海景公寓,房间面朝大海,设施齐全,有家的感觉,性价比还高,每间每晚只要72元,是我们这趟旅行最便宜的住宿地。D32: 汕尾 — 汕头一大早,金町湾的海滩人头攒动,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打捞海瓜子。就是用这种自制的工具耙一些小海货,然后卖给到市场、饭店或自用。作为粤东最后一片未经开发的纯净海域,金町湾拥有七公里原生沙滩,从这一头到那一头,走上一生又何妨。徜徉在沙滩上,眼前的景色无疑会将你融化在海的怀中,陶醉在物我两忘的境界里。这里还有一个海边浪漫婚礼教堂,远观近看都有点小阿那亚的意思。在周边的别墅度假酒店住着,听着海浪的拍打声,时不时看下窗外,望向远方,足以让生命的初心,有处安放。汕尾,我们没有过多停留。用过午餐,直接去往下一站——汕头。位于汕头市区十几公里的翠峰岩景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岩上古庙“圣母娘娘庙”,奉祀于岩上西华石室修真坐化的林九姨,民间素称其为“岩娘”,自古香火颇旺。相传,林九姨为成田乡人氏,原名林玉云,生于元延年间(1314~1320年)。降生时,异香满室。尔后素食至18岁,坚贞不屈不嫁,为抗婚携一犬一锅逃难至此,独处岩洞修真以济世之心,感动上苍,遂修真升化(其犬同化)。升化之后,降“瑞云”装点山峦,辟“龙泉井”滋润万物,显灵济世。人们感其功德,遂建庙奉祀,事闻朝廷,元帝敕封“翠峰岩林九姨娘娘”。至明初,降乩奉玉皇封九姨为“母后圣母”,遂称岩娘为“圣母娘娘”。现岩内西华石室有九姨泥塑坐像,保存完好。除了祈福上香,这里也成了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不少汕头本地人携家带口围坐在树荫处喝茶纳凉,谈笑声不绝于耳,十分惬意。“潮汕毒药“是指吃过的人都会爱上且无法自拔,犹如中毒,上头。来汕头的第一餐打卡誉有“潮汕毒药”之称的长平肥姐。长平肥姐的点菜区和用餐区是分开的,大部分菜肴是生猛海鲜,大大的价目表张贴在墙上,一目了然、童叟无欺。生腌拼盘是它家的特色,拼的是醉虾和虾菇,果然是“潮汕毒药”,冰冰凉凉、清甜爽口,吃的筷子停不下来。来潮汕地区还要来点卤水才正宗,卤水拼盘点了叉烧和肥肠,叉烧肉肥瘦相间,大肠没有异味,卤味十足,是下饭的利器。红烧鱼,做法简单,家常味道,胜在食材新鲜。金玉满堂水豆腐,豆腐滑嫩,和黄豆酱搭配,绝配。再来点甜甜糯糯的糕烧番薯芋,每一口都在我的心窝,超爱。四个人吃了267元,少拍了几道菜。临走时,服务员不忘和我们道别:“好吃常来”。走出饭店,旁边就是一家房产中介,瞅了瞅汕头的房价,大体还是可接受的。D33: 汕头来汕头须吃“粿”,街上有很多卖“粿”的小店。尝了才弄明白,潮汕地区所谓的“粿”其实就是河粉,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再按客人要求,加以肉片、猪肝、鸭血、蔬菜等配菜,早晨趁热吃上一碗,便成了汕头人生活中的小确幸。在汕头市榕江北岸的旧城区,从汕头西堤码头到外马路口的1公里路,云集着大量建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这就是汕头老城。马路边避雨的“骑楼”、鳞次栉比的店铺、略显芜杂的街道,以及门窗附近古朴的装饰花纹,都无不透露着汕头老城独特的历史风情。在这里,一切仿佛静止,一切都是曾经的老模样,这段区域的氛围和建筑风格,可以说是汕头城市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中可窥见汕头作为中国南方一个通商口岸,在近代两百年来的贸易往来密切和频繁的程度,称得上是一处颇为耐人寻味的地方。“先有小公园,再有汕头市。”汕头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说的就是汕头老街的小公园片区。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说:“城市的源头是一条街,最早的街后来就叫作老街。”汕头老街,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见证了汕头那段百年商埠最为传奇的岁月,记录了曾经的繁华与骚动。小公园的核心地标是始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外表呈八角状,这座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亭却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连接海内外的“神经元”。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顺着八角亭的八条柱子,八条骑楼老街呈扇形放射出去,条条道路通码头通海洋。徜徉一条条曾经繁华的街道,仔细看着街上的招牌,多么熟悉的字样啊,照相馆、面馆,药铺、发廊、邮局,走着走着,就像穿越到20世纪三十年代。眼前仿佛浮现出“小公园开埠区”里,华侨们从海外归来,千幢骑楼拔地而起,百年商埠迎来鼎盛时代。汕头,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的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我们走进汕头展览馆,感受这座城市的开放历史。汕头,中国开埠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它是全国著名侨乡、潮人故里,北回归线穿越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作为一个较早对外开放的南方港口城市,中西方文化交流活跃。1905年汕头埠就出现了电影放映,催生了一批如郑正秋、陈波儿、蔡楚生等影视人才,他们在上海制作的许多影片成为经典。1930年,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有一条途经广东的秘密交通线,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苏区的转移任务。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全程约为3000公里,战斗在白色恐怖中,却自始至终不受破坏,为中国革命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眼前这座3层楼高的骑楼式建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位于小公园开埠区海平路97号,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的闹市街区中一家公开经营的商铺——华富电料行。当时,它还有着另一重隐蔽的身份——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汕头被选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中转站,考虑了多方面的有利因素。首先,潮汕地区经过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洗礼,有相当好的革命基础。其次,当时汕头已发展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口岸,非常有利于通过开设商行、采购物资等方式进行地下交通线工作。为安全起见,防止暴露身份、情报泄密,当时“华富电料行”对外只做批发代销、不做零售,最大限度减少无关紧要人员出入商铺,目的是可以利用商店名义购买苏区急需的电器材料。据一位交通员回忆:二楼这间房当年被布置成洽谈买卖的接待厅,为了表现是来自上海的生意行家,还专门买了高档的酸枝桌椅。汕头交通站既是承上接下的中转站,又是内地交通的始发站。从建立至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前夕撤出,汕头交通站先后护送了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在内的200多位革命先驱经过潮汕、安全进入中央苏区,同时还圆满完成了输送资金、传递情报等光荣任务。发报机是敌人严禁运输的设备,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苦才把发报机运至中央苏区。潮汕人信神,所以走在汕头的街头,最不缺的就是庙,除了满眼的金碧辉煌外,精美的木雕、彩绘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大峰庙,用色大胆,仿佛屋顶都堆满了金银财宝。老妈宫,又称天后宫,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其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老妈宫粽球,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该小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位名叫张强德的师傅,特别擅长制作潮州小食,他带领其子张良杰在老妈宫附近制作粽球出卖。张强德去世后,张良杰继承父业,在老妈宫对面小巷内另开设了一间顺德号粽球店。因粽球质量好,且占有地利,生意日隆,顺德号的粽球也逐渐成为潮汕和海外潮人所喜爱。也因生意红火,店员对我们这些外地客态度略显怠慢,一副好货不愁卖的拽样。老妈宫粽球的馅料有咸、甜两种。煮熟的老妈宫粽球外观棱角分明,晶莹的米粒清晰润滑,十分惹人喜爱。而其口味更是香糯诱人,甜馅清甘可口,咸馅则咸中透香,油滑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猪肠胀糯米,潮汕地方民间传统小食。取猪大肠中段,用食盐、纯碱或淀粉反复搓洗至无异味,将糯米先浸软,与猪肉、香菇、虾、莲子等辅料拌匀,调入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品,然后填装入洗好的猪肠中。20元一份的猪胀肠糯米,味道类似吃粽子。汕头的饕餮美食醉天下,这家飘香小食店是当地的老字号,就在小公园标志性建筑旁边,很容易找到,属于集合的小吃店,各式各样的粿和小吃都能在店里吃到!无鸡不成宴,无粿不成席,粿品对于潮汕人来说,逢年过节必不可少。我个人对甜糯粘食一向是不抗拒的,栗子桃粿、白果甜汤,令我超满足。来到汕头,当然不能错过牛肉火锅,挑了上过综艺节目且被评为“火锅霸中霸”的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汕头总店。百闻不如一见,整个十字路口4个方向都是八合里海记的地盘,规模蔚为壮观。数了一下,有7位师傅同时在切肉,几乎片刻不停,才能供应得上店里和外卖的需求。牛肉的品质没的说,嫩滑鲜甜;手锤牛肉丸劲道弹牙,赞。D34: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8年建成开放,是汕头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同时也是我国“四大人工园林”之一。从中山桥进入公园,远远便可看到一座高高矗立、气势恢宏的牌楼,这是汕头中山公园的“三绝”之一。这座古色牌楼亭正面镶有"中山公园"四个浮雕金字,是谭延闓的手书。公园四面环水,其中汕头的主要河流韩江在公园北面,其他三边是人工河道,公园以3座桥梁和汕头市区连接。移步换景,湖、桥、亭互为景致,相映成趣。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湖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盎然。公园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大小11座凉亭,其中位于儿童游乐场的绳芝亭,于1931年建造,是一座高7米,六角直简钢筋水泥的西式凉亭,为缅怀汕头水电创始人高绳芝先生支持辛亥革命爱国义举和和兴办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而兴建的。离中公园西门比较近的忠义祠,是当年停放在老城抵抗日军牺牲军民的遗体之场所。日本投降后,当局通过市民捐款建立了忠烈祠,现已辟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展示着不少抗战时期的珍贵藏品,其中包括被掳劳工证件、抗战期间潮汕籍空军资料、日方在侵华期间发行的多期画报、潮汕地区出水日军、潮汕民间抗日所用的--等武器、军方及日军物资一批、华侨抗日爱国侨批一批,甚至笔录的亲闻日寇侵略罪行、官家小姐参加救护队所留的战地赠言本等藏品,已经超过350件,这些藏品均来自民间收藏家及相关慈善机构捐赠。汕头市博物馆,背靠中山公园西北角,观园赏景后,我们顺道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发展。博物馆于1960年建馆,2004年对外开放,1982年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亲为汕头市博物馆题写了馆名。汕头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展厅,肯定是南海遗珍,陈列展示的是南澳一号的出水文物(在南澳岛海域发现的沉船,因此命名南澳一号,主要的文物是明代的瓷器)。从明代南澳一号沉船上打捞上来的瓷器主要以漳州瓷,占陶瓷数量的79%,景德镇陶瓷占20%左右,还有少量的潮州瓷。明万历漳州窑•青花花卉纹大盘明万历漳州窑•青花云龙纹碗明万历漳州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木”字款盖盅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栅栏树石纹碟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杂宝纹盖盒各种各样的瓷器,色彩都保持完好,看起来挺鲜艳,不像是浸泡在海水中经过多年沉浮的文物。此外粤东藏珍展厅也展出了一些馆藏精品。明万历褐釉堆贴龙纹四系罐金漆木雕三羊开泰馔盒金漆木雕人物博古纹神椟整个珍藏馆走了一圈,继而得出两个浅显结论:一是汕头开埠以前,此地遗存下来的文物不多,精品更少;二是所谓珍品,大多不是本地的,很可能是汕头开埠之后,众多达官贵人从外地带回来的。游过汕头博物馆,中午我们迫不及待地体验一把潮汕老牌茶楼的风味。豆皮包肉,黄豆皮包裹着笋丁白菜肉馅,看起来浓油赤酱,实际入口并不油腻,回味无穷。丝瓜蒸虾滑,爽口弹牙的虾滑满铺在丝瓜上,搭配清新。不得不说,金凤的糕点都是我的菜,这款红豆糕入口软糯香甜,靓。还有酿豆腐包、蛋挞和七彩枣糕芋丝粿和菜饺点的所有茶点没有踩雷的,不愧是三十多年的老店,值得推荐。截止到今日,坦克伴随我们已跑了五千多公里,中控显示屏提示汽车要首次保养了,下午老公如约将坦克送到汕头当地的4S店进行首保。因坦克有十次免费保养机会,所以首保只须做个登记,并将车钥匙交给工作人员即可,当然车主也可以全程观摩保养过程。最后给坦克洗个澡,坦克走哪都是道风景线,洗过澡的坦克越看越喜欢。中午吃得过于丰盛,晚上带着父母在酒店附近的苍蝇小馆随便吃了点,填饱肚子而已。D35:汕头 — 潮州汕头旅行最后一日的早餐:油饼、姜撞奶、豆浆和虾饺,潮汕这边的豆浆喜欢放姜薯和鸡蛋,豆香、蛋香和姜薯的嫩滑融合在一起,简直是滋补的绝佳选择。龙湖古寨,潮州的一个古寨,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开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面积则为1.5平方公里,相当于20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的古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地处韩江中下游之滨,就在公路边。韩江,不仅是养育了粤东千千万万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母亲河、家乡河,也是条有文化、有故事的河。如今的古寨还保留着寨门与周围的一小段城墙。称寨不叫村,据说与抗倭有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筑寨自卫。龙湖古寨自北向南呈带状分布,街巷井然有序,贯穿南北的直街形似龙脊。两侧三街六巷横延,从门到街巷设计有致,布置明朗,俨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相似,故有潮州小城之称。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其中较出名的有“方伯第”、“进士第”、“探花府”、“绣衣第”、“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天后宫”等。史料记载,龙湖寨历代科举出身的进士、举人达53人,高居华南列村之首。方伯第,明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刘子兴故居,始建于明朝中期,三进二后包。由他的后裔,新加坡知名人士,侨领刘正兴先生重建于1923年。方伯第是二门制,一进大门为进士第显示主人学历,二进大门方伯第显示主人官阶,这在潮汕地区众多府第中较为少见。除了府第,龙湖最多的便是祠堂。这可能跟龙湖古寨姓氏多的缘故,中国的乡村多是同姓之人聚族而居,但龙湖古寨内历史上最多时却曾经多达72姓,就是现今古寨内依然有多达21姓,所以祠堂便也修的多,其中,当属“阿婆祠”最著名。阿婆祠,建于康熙年间,为明末清初龙湖巨贾黄作雨为其母所建的祠堂,是本地区唯一的女祠,坐西向东,二进二廊布局。除了阿婆祠,目前龙湖古寨现存的祠堂还有不少,像保存完好的许氏宗祠、是荷公祠、侗初师祠等。许氏宗祠,寨内最大的祠宇,由许氏三世祖(质翁公)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宗祠历史悠久,风貌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展示价值,许氏宗祠于2012年10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宗祠格局为潮州传统建筑四点金格局的扩大,分为四进布局。一进门楼连过厅,第二进“仿学宫大门”,第三进“明序堂”,第四进“著存堂”,格局方正对称,气势宏伟,雕梁画栋,既豪华又张扬。宗祠第三进“明序堂”,是处理族内事务的场所。第四进“著存堂”,是宗族进行祭祀的场所。寨内的四合院式民居也不少,许氏大厝(厝,方言指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建于清康熙年间。空荡荡的古厝已破败不堪,正在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里的现住居民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围着街道,讲述着一些琐碎的事情。春节近、年味浓,千年古寨也将呈现新气象,喜迎八方来客。我们一行四人游览完龙湖古寨,驱车半个多小时进入潮州市区,顺着秀美的韩江,直奔韩上楼吃茶点。步入酒楼大厅,立马被震慑到了,人声鼎沸啊!潮式蚝仔烙,这家的招牌菜,蚝仔肉质饱满,不过有点油,想体验潮州菜的可以尝试。豉汁排骨蒸饭,排骨轻轻一抿就脱骨,一口下去超级满足。广式烧味拼盘,脆皮乳猪皮脆不腻,叉烧焦嫩多汁,整体OK。酥皮椰皇焗雪蛤,造型感很强,酥皮软绵,入口即化,雪蛤微甜,奶香味十足。椰汁红豆糕,不单单有椰汁,还有点杏仁的味道,豆腐滑嫩的口感,好吃。D36:潮州来潮州游玩,住在潮州宾馆。酒店的自助早餐出乎意料的好,品种丰富,且有潮州当地特色。惠州有个西湖,潮州也有个西湖公园。作为粤东著名古典园林,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西湖古昔是韩江的支流,也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河,俗称“城壕池”。据载:“绵亘十余里”。到了唐代筑了北堤,才把它与韩江切断,成了宽阔长形的大湖。和建于近现代的公园大门不同,作为园门的象牙白色牌坊就足以见其历史。潮州西湖历史悠久,有人把西湖的简史概括为: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如今的西湖公园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它现在也是免费开放的,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寿安寺,依山而傍,宋初,这地方原是州学地址,后来州学搬进府城的金山,此处就成了净慧寺。在元朝时期被兵毁,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建,改名寿安寺。寿安岩,结构奇特,怪石重叠,像是一座大型园林盆景。岩上刻有寿安岩三字和一些记事石刻。在石壁上还刻有两行诗:“有客重来山柏翠,何人不及洞湖清”。普同塔,塔建于清代,为六角七层实心砖塔。此普同塔为纪念清初发生在潮州的二次战乱“屠城”死难者而立。塔前有对联“逝者如斯夫,掩之诚是也”以记之。南岩寺,乃莅潮观光朝圣、游人香客必到之地。1985年,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僧人释若勤发心重兴,向海外侨胞、十方善信募化,得香港林秀珍女士鼎力资助,重建大雄宝殿、山门、客堂、祖堂,复将岩洞加以整修,供奉观音菩萨圣像,重塑华严三圣、十八罗汉金身,暮鼓晨钟复响,梵音松涛同唱,十方香客云来。位于西湖湖畔的涵碧楼,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我军的指挥部,周恩来、周逸群曾驻扎于此,现楼中陈列着抗战时期的一些重要文物,被潮州市政府列为潮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波尔雕像,是1995年为纪念陈波儿从事革命文艺工作65周年而建的。高3米的汉白玉雕像,其后面还有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前面镌刻着著名艺术家夏衍的题词:“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同志不朽”。潮州西湖,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潮州古城中。如果想在潮州赏一处美景,寻一方清净,探一程古意,不妨来西湖转转。八月餐厅,大众点评搜到的这家,看着评分不错就来吃了。点了海鱼、鹅肉、豆腐和蔬菜汤,东西口味不错,价格合理(总计250元),大众消费。我和老公遛弯路过官塘陈记鱼生时,合议晚饭就在它家了。很不起眼的店,却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食材新鲜,鱼生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搭配辅料、秘制油碟食用,口感层次相当丰富。咸糕蟹粉,咸鲜冰凉,一口下去头脑顿时清醒了。D37:潮州早餐要吃好,一顿元气满满的自助早餐,开启我们美好的一天。提起潮州,就不得不提韩愈了,他在潮州虽然才七个多月,却将中原文化带到岭南,实行仁政、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州人为了感谢韩愈的功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韩文公祠,便是为了纪念韩愈而设,始建于宋,历代都有修葺,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专祠。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正门“韩文公祠”四字为1984年胡耀邦视察潮州时所题。进入景区后可以看到建筑沿着山势层层增高,主要建筑祠堂位于高处,祠堂现有三层殿阁。通往大殿的台阶刚好为51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韩愈在潮州任刺史的年龄刚好是51岁。走进祠堂内,通过一块块碑刻也能了解到这位大文豪的生平事迹。祠内环壁嵌有明清以来的碑刻40通,正座塑有韩愈坐像。从主祠出来,继续上山参观游览,后面还有天水园和侍郎阁。天水园,为纪念潮州俊彦赵德(号天水)而建。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韩愈称赞他“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尊孔氏,可以为师矣!”除了人文看点,韩文公祠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公祠最高处为侍郎阁(韩愈曾任刑部侍郎,人称“韩侍郎”),这里是俯瞰韩江的好地方,整个潮州古城的景色也可以尽收眼底。侍郎阁的一楼是韩愈纪念馆,馆内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了韩愈为国为民,勤劳节俭一生的功绩。景区新辟的“橡木园”左配“尧佐亭”、右配“允元亭”, 正中竹简状石雕幕墙镌刻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手书的鸿篇巨掣——王大宝《韩木赞》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相传祠中橡木是韩愈从中原带来并亲手栽植的。最早的橡木在清嘉庆年间已枯死,后人又从韩愈故乡河南寻来种子并开辟了橡木园,如今已枝叶繁茂,家有考生的当地人在考试之前总会来这里讨个好彩头。尧佐亭,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通判陈尧佐的倡导下建立韩祠。允元亭,宋朝丁允元官居太常寺卿,因朝中得罪权贵,被贬为潮州知军州事,治潮期间,他提出将城南韩文公之祠迁到笔架山,才有了现在的韩文公祠。在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济桥,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它与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赵县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名桥。从韩文公祠到广济桥,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这座位于古代闽粤交通要道的古桥,全长五百余米,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几经修复,于2003年按明代风格修复为如今模样,并成为潮汕地区著名的旅游地标建筑。。广济桥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具体来说,就是集梁桥和浮桥于一体:桥身的东段和西段是固定的梁桥,中段则是由十八艘梭船连在一起的浮桥。若江面有大船经过,十八艘梭船便会分离,以便让其通过。广济桥的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其中桥亭30个,桥亭都建在桥墩上,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态多种多样,空间大小不一。桥亭的设计匠心独运,既可以为桥梁和行人提供遮护,使桥身和过往行人少受日晒雨淋。同时也能增加桥身重量,增强桥身的稳定性,提高桥梁的抗风御潮功能,延长寿命。走在广济桥上,与其说是在渡河,更确切地说是在参观一个神奇的“水上之城”。桥亭上的一副副楹联,一块块牌匾,上面全是书法大师的手笔,处处尽显潮州人的文化底蕴。走到中段,桥亭戛然而止,18只红色木船并排连接,能开能合,这就是当地人口中"早上连通,傍晚拆"的浮桥,也是现实版的"过河拆桥"。随着城市的崛起,继广济桥之后,韩江之上又架起了几座新大桥。新大桥即便是被科技加持,但面对古人建此桥时的巧妙心思还是会自叹不如。潮汕牛肉火锅全国知名,而潮汕本地人吃牛肉火锅一定会去距离市区十多公里的官塘小镇。小镇马路两边开了多家大型牛肉火锅店,而官塘当地最有名的当属官塘兄弟牛肉店,在点评网上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每到了饭点座无虚席。因是潮州的人气餐厅,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来晚了会面临无肉可吃的局面。它家的牛肉分量大,食材新鲜外,且全是人工切肉,人工码盘。价格也很亲民,不管什么部位的牛肉,统统29元一盘,人均消费50元不到,超级划算。来到潮州,记得一定要来官塘吃一顿牛肉火锅,这会让旅行更完美。D38: 潮州早起,喝着咖啡,吃着早餐,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神庙多过米铺”,潮州人对于拜神有着特别的执着,烧香拜佛就像柴米油盐一样,是潮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来到潮州,走走古寺古庙,虔诚地点上三柱清香,也从这些寺庙中了解到这座古城的历史。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从建筑格局看,潮州开元寺和中原地区寺庙差别不大,坐北朝南,作为主体建筑的大雄宝殿伫立在中心位置,沿中轴线分布还有天王殿、大悲殿、藏经楼、观音钟楼等建筑。和中原寺庙庄严肃穆的感觉相比,开元寺更显斑斓华丽,也更多了几分气派,这大概要归功于潮汕地区特有的艺术装饰。今日恰逢除夕日,寺内在举行敲钟祈福、迎新春活动。潮州古城,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在一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生活史,从古城遗留的唐朝建筑来看,历史也有1600多年了。潮州的古城墙是著名的潮汕美景,同时也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的古城墙之一。在潮州古城纵横交错的老街巷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保存完好的古宅第,明清民国时期遗留下来木雕、彩绘、建筑构件,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而古城最宝贵之处,却在于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里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区,也是真真实实的居民区。难怪著名学者冯骥才在《潮汕观艺录》这么写道:“潮州老城保存得比较完整,两千多米的老城墙、墙门洞、老街、老树、老屋,叫我吃惊。城里边,还有潮州史上源头性的一座古寺——唐代的开元寺居然还在,古钟还能敲响……”与此同时,这里的商业文化也是十分活跃,茶楼、咖啡厅、纪念品商店、文化艺术馆等等应有尽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性的食物美景。在古城,有不少美食,走着走着发现了这家豆花店。鸭母捻,当地特色小吃,听得名字挺特别的,其实就是加长加厚版的汤圆。这家店的鸭母捻是花生馅的,搭配椰奶、西米露、芋头等,绝绝子。龟苓膏,真材实料,吃完口里回甘清热解毒。芒果豆花,以为吃不惯甜豆花,期望不高,没想到嫩滑的豆花,配上新鲜的芒果丁,味道出乎意料的香甜好吃。预订年夜饭在哪儿吃,是件让人犯愁的事情。一般酒店要么不做年夜饭,要么价格离谱且只适合家庭成员比较多的大家庭团圆……经过和潮州宾馆餐饮部负责人的多番协商,酒店同意帮我们策划一顿物美价廉、年味十足的迷你年夜饭。红红火火 • 白灼海虾蒸蒸日上 • 梅菜扣肉年年有余 • 清蒸石斑鱼,金玉满堂 • 南瓜煲甜甜蜜蜜 • 芋泥甜白果外加白切鸡和清炒蔬菜,菜式丰富又寓意吉祥,价格也适中(总共706元),全家人满意。席间还穿插有歌舞表演、招财送宝等节目,温暖而有仪式感。回程D39: 潮州 — 龙岩2022年2月1日,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大年初一,也是我们离开广东的日子。清早起床,心情好好,胃口棒棒,福运佳佳,新年好!广东之行,在潮州划上了句号,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之路,伴着濛濛细雨,路经福建龙岩。D40: 龙岩龙岩,我们全家曾在2012年秋福建自驾行时专程打卡过,所以这趟途径龙岩,已无意逛旅游景点,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吃货。胖姥姥餐厅,上菜快且分量大,服务热情,大众消费,四人才花了120元。番茄龙利鱼,用百搭的番茄来炖煮鱼肉,又嫩又鲜,入口微酸足以打开了胃,连汤一起喝下去,又饱腹又温暖。菠萝荔枝肉,肉色泽带红,质地酥脆,酸香味佳。干锅千叶豆腐,豆腐香嫩入味,QQ弹弹,左一片右一片,吃的停不下来。干煸四季豆,四季豆味道煸的很入味,也很嫩,下饭的神器。D41:龙岩 — 乐平乐平市,由江西景德镇代管的县级市,人口不超百万。在乐平高速出口处,可以免费做核酸检测。佳佳基大酒店,乐平当地的老牌饭店,主打地道的江西菜,过年期间餐厅生意火爆,上菜速度是真的慢,怕客人等着着急,先给每桌上份小零食,要价10元。其它菜品忘了拍照了,唯有这酒糟汤圆,糟香浓郁,软糯香甜,我认为是全场最佳。D42: 乐平 — 南京今日一路驾车,下午回到南京的家中,至此,历时42天的广东自驾之旅圆满结束,行程4798公里,途径江苏、江西、广东、福建4个省份。此行,我们游走了广东的11城。虽然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但多多少少地领略了南中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从视觉上感受国土之大、地域之广、风光之美;从认知上感受5000年文明的积淀之厚、文化之深,民风之淳。可以说,“阅读”了广东这一页,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对南中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