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 漫游天竺 之一:综述 神话故事西游记,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已经刻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丰富,逐渐明白了唐僧取经不是神话,而是确有其人其事,这就是唐朝高僧玄奘。前些年曾经想过:有机会也到他取经的地方去看看。在退休十多年后的今天变成了现实。从南印度到北印度,最后到了唐僧取经的比哈尔邦那烂陀(遗址)。一次旅游又是自由行,不容易啊!这得益于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富了,我们才有能力堂堂正正的走出国门周游世界,到异国他乡体验异域风情。 这次到印度旅行是今年春天的事,历时两个半月的自由行。 期间乘坐3次航班。往返航班和印度孟买到新德里的航班,机票合计5126元。乘坐了18程火车,其中电子车票13程、纸质车票5程(在印度车站购买)。行程7446公里(10010 Rs),绝大多数是空调软卧和空调硬卧(1A、2A、3A),车费共计1164元。男年满65岁、女年满58岁,购买Sleeper class (SL)等级的火车票,即无空调硬卧车厢,享受48%的优惠(支付票价的48%),印度人和外国游客都享受这一政策。在两个半月里,从南印度到北印度,走遍了27个城市,游览了36个景点,其中有13个世界文化遗产。拍摄了7000余幅照片,结交了国内的港澳台的和西方的需多朋友,写了6万多字的游记初稿。总支出1万5千元。我遇到过几个上海的旅游团,5天时间3个城市费用都是1万元整。相比之下,还是自由行最划算。 这次旅印的13程车票和1程机票,都是在家中用电脑操作购买的。事先要注册印度预订机票车票的网站Cleartrip,就像我们国家预订火车票12306网站一样。印度可以预定3个月的火车票,我们国家是2个月。费用在网上用信用卡支付,而且必须是印度认可的信用卡。然后根据印度发来的邮件(车票)打印出来,这就是电子车票。拿着它或者是手机上的电子邮件,到印度的火车站上车对号入座就行了。因为印度所有的火车站包括首都新德里都没有检票的。同样,酒店旅馆通过Booking预订。这点很重要,在印度入关填写入关卡时,酒店旅馆的信息是必填项目。纸质火车票,是在印度火车站外国人售票处购买。购买时,需在用英文和印地文印好的单子上,填写要求的内容。 印度和中国一样,一个大城市都有几个火车站。火车上从来不报站,也没有报站的,这对印度人来说习以为常。但是,对外国游客来说,到站与否是个大问题。比如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大小火车站有十个左右吧。没有报站的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利用Google离线地图。把要去的中央火车站输入进去,到站的时候它会自动提醒,所以不会下错站。 在印度旅行的两个半月里,每天我都选择几十幅照片,发送给我的亲属,让他们分享我印度自由行的见闻。这得要花多少钱啊?我带着iPhone 5S、iPad mini 2和一部小米手机。开通了联通的国际漫游,我向国内转发了30个汉字的信息,漫游收费69元,太黑了不敢用了。按照原计划,一到印度就购买了手机SIM卡,同时必须选择有WiFi的酒店。这样,发图片、通过QQ语音聊天功能打电话花钱了了。打电话有时我用Skype,打到美国1分钟收费4美分。 印度人民目前生活水平还不高,但是他们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的品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路走来,我把带去的50个中国结,赠送给他们。同时也配上一张中国结的英文说明: Chinese Knot I’m a tourist from Zibo City,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t’s a fate to meet you here. Send you a Chinese Knot as a gift. Long live Our frendship! Welcome to China in the future. 当他们一手拿着中国结,一手拿着这张说明的纸条,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我想,小小的中国结,从南天竺到北天竺,它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一颗真诚善良之心,送去了一份吉祥和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记得:当年曾经有一位中国老人,到过他们那个地方,并且送给了他们这个吉祥物。 下图是唐僧取经的印度比哈尔邦那烂陀遗址NALANDA 郅千里 2015年7月14日
准备工作向往意大利很多年了,但是由于荷包的原因,一直未成行。13年的时候看了Dan Brown的《Inferno》,然后又去了土耳其,就彻底勾起了我的各种念想。提前9个月看到折扣机票赶紧下手了,就把这心心念变成了现实的行程。买了机票以后,就开始做行程安排了,因为是第一次去意大利,又不想租车,我们就把行程着重放在了城市,方便出行。第一站必须是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怎能不第一个去看看呢。放慢脚步慢慢欣赏,是我们这次的主题,在意大利有14个白天的时间,行程是:佛罗伦萨(含锡耶纳)、五渔村、米兰、威尼斯和罗马,其中重点是佛罗伦萨和罗马。其实准备工作里面最最简单的就是安排行程和签证了,了解历史、如何丰富路途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是希望娱乐中有所了解,可以看看Dan Brown的《天使与魔鬼》《地狱》、顾爷或中野京子的书;如果是觉得看书比较累或者工作比较忙,可以选择蒋勋关于西洋美术史授课的音频;如果是纪录片爱好者,推荐PBS的《Empires The Medici: Godfather of the Renaissan》和BBC的《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Power of Art》;如果喜欢看书,那选择就很多了,有介绍博物馆的,有教导如何看画的,也有历史书,当然还要看看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缺了这两本书,教堂和博物馆的画作和雕塑就很难看懂了。(看的多,忘得快,最好还是要把资料准备准备随身带一部分,不然进了博物馆很可能还是一脸茫然)可以提前准备的:1. 预定火车票,意铁操作不复杂、也不太死机,买票还是很方便的,关键是提前买票可以省不少钱,往往能买到super economy。2. 喜欢听歌剧的,也可以提前订票,刚开售的时候位置比较好、选择也比较多。3. 博物馆也有不少需要提前预定的,比如梵蒂冈博物馆、《最后的晚餐》,虽然预定费不菲,但是比排长队、碰运气要靠谱。在佛罗伦萨如果有Firenze Card就不需要预定博物馆了,但是Roma Pass去博尔盖塞美术馆还是需要电话预约的(也可以网上预定啦)。Day 1-2: HKG → Rome → Firenze领主广场香港飞罗马大约13个钟头,上飞机就睡觉,没有特别在意起飞的时间,不够好像起飞是晚了点,落地也晚了点。十分认真专注于睡觉这件事情,晚餐完全不知道啥时候,早餐也就随意了个面包。入境的队伍比较长,立了一块牌子写着要准备住宿、保单等资料(没有入境卡),但是入境时并没有检查,直接盖章。入境以后就去取行李,但是因为Sally差点找不到行李,稍微耽误了点时间,还好有惊无险最后还是找到了。出来以后,我们顺着指示牌,往train的方向走,看到第一个自动售票机的时候就买了Leonard Express的车票,然后从旁边下楼去做火车。到车站有点距离,虽然在维修,但指示牌还是很清楚的。途中又遇见好几个售票机,都没有人排队,没必要在航站楼那边排长队买票的。上车前,一定要valid车票,不然就算白买了。火车大约30分钟到了Roma Termini,因为想在这里办手机卡,就没去买早饭,先去了二楼的Tim,取了号等了好久都没有办结的,就放弃了,把我们取的号给了后来来的小哥。然后去一楼的麦当劳买了个早餐带上火车吃。去佛罗伦萨的火车票是我们提前在意铁官网上预定好的economy票,很便宜。意大利的火车站大多有大大小小的屏幕显示车次所在站台,但经常提前十几二十分钟才能看到具体信息,有时候还会临时更改站台,一定要注意看,不然很容易错过火车。毕竟广播都是先意大利语,再英语,反应慢点就来不及了。我们在罗马和五渔村各遇到一次临时更改站台的情况。罗马的火车站人非常多,要注意安全,进站需要检票的。开始看到我们的车次信息时,一直显示在9站台,但是快到点了,原本停在那里的车还没有走,好多和我们持同样票的人都在四处观望,这时广播响了,就看到大家拉着箱子开始跑,我们就跟着走到了6站台,这时才听到英文广播。上车以后,我们没有看到行李的地方,然后就看着各种“大力士”都把箱子举过头顶,放在上面的置物架。惊呆了,我努力了半天将自己的箱子给举上去了,当时就感叹还好,箱子没放满,只有15公斤。但是Sally的箱子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放在我们两中间,夹缝中求个生存。另外,意铁还有个要吐槽的地方:和国内旧火车站一样,上下火车有个高度差,3级台阶,对于搬箱子的人来说真的是噩梦。后来发现,欧洲的火车大多是这个情况……从罗马到佛罗伦萨的快车,大约是一个半小时。出了车站,我们就在右手方看到个TIM,就先办了个电话卡,30欧,3g流量。不太喜欢带随身wifi,太占地方了,还要一直充电,太不方便了。办完卡,我们就走去酒店check in。佛罗伦萨主城区不大,大多是步行可以到达的地方。酒店是2点以后check in,到的时候只有打扫卫生的姑娘,我们又很累,还是想着先住下收拾收拾,就在沙发上等了近一个小时。意大利人可能比较自由吧,到点了,工作人员还是没来,只能打电话去催促了下。不过来了以后都超级热情,给我们介绍了酒店的各种设施,怎么用门卡啊什么的。进了房间休整了下,就出发去买Firenze Card。结果第一次参考穷游就被骗了,去了美第奇宫,售票地方是关门的,上面贴了个不靠谱的地图,跟着地图没找到地方,又求助了警察,最后我们是在维奇奥宫的售票处买到的卡。说到问Firenze Card,开始Sally按照英语的读音Florence,结果完全没人听得懂,我记得之前听蒋勋说起意大利人只听得懂“翡冷翠”的意大利发音,我就一直强调了“翡冷翠”card,结果一下子人家就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了。不得不说,徐志摩首译的“翡冷翠”真的音和意都到了,意大利语中Firenze是“百花之城”的意思。本来下午想去学院美术馆看大卫像的,但是想着第一天还是放松点,正好又看到对面的Rivoire(一家非常有名的咖啡馆),就愉快的决定先去喝杯咖啡、来个下午茶嘛。我们挑选了个面对领主广场的位置坐下,Waiter推荐的mokaccino相当好喝,混合了expresso、chocolate和latte的咖啡,另外点了个意面spaghetti味道也是不错的。吃完饭没多久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听着像什么庆典游行活动,大家都很兴奋的站起来看,特别是边上的美国人,好high的。队伍越来越近,人们穿着中世纪的衣服,举着旗子、木枪,还有敲鼓的。我们看边上美国人这么high,估计知道这是干嘛的,就去问,其中一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半天,没听懂具体的,大概意思就是庆祝一种酒来到佛罗伦萨600年。过了一会,一个很多酒罐子堆砌的车走了过去,上面写着“CHIANTI RUFINA”,我们就赶紧的baidu了一下,是意大利著名的葡萄酒(奇扬第)的一个产区鲁菲纳,属于奇扬第比较好的产区,海拔更高、气候更凉爽、种植更精细的葡萄园。看完庆典,考虑到要早点休息调时差,就放弃了学院美术馆,到处随意晃晃。我们走到了圣三一教堂,里面正好在举行婚礼,他们婚礼的速度好快,我们趁着他们走进去举行婚礼的时候研究了下门口的敞篷婚车,就突然看到大部队开始往外走了。继续向前走到Arno River的桥边,向东正好可以拍到老桥。夕阳西下,太阳正好照射在老桥和瓦萨里长廊,空中有几多云彩,漂亮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