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 八月中旬,辛苦工作了一段时间,突然想放松一下,出去走走,一下就选择了美国,想去看看美国著名的黄石公园及大峡谷。在单位请了假,参考某旅行社的行程,开始办理签证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10月下旬美国游。 签证材料的准备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好在穷游网上有许多攻略,找个详细的按步操作即可。经过约一周的准备,于8月23号完成材料递交并提交申请,面签的预约时间为9月15日上午10:00。照预约时间,一大早与妻到美领馆前排队,拿了个牌后坐电梯上楼,经过验证登记,安检,采集指纹等环节,终于忐忑不安的来到了签证官面前。签证官看上去是华裔人,先问到美的目的(旅游),又问我上什么课?(计算机类),接着问我有没有工作简历(赶紧拿出带有单位抬头的在职证明,此时就觉得材料不对),签证官看后不动声色拿过一张纸(211g表)在上勾着什么,写完后对妻说,你通过了,对我说,回去按表要求补充材料。 又是一阵忙碌,和儿子分工,写简历,把发表的论文找出翻译并将相关信息一一录入,搞了整整好几页纸。9月17日通过中信银行转交领事馆。接着就是等待。 在等待签证过程中,仔细研究了各旅行社美西游的行程,同时咨询在美同学,得知黄石公园11月初就要闭园,而各旅行社的行程安排也不对胃口。想想当年我的陶同学身无分文独闯美利坚,我现在的情况与之相比要好得多,故萌发美国自由行的念头。自由行困难必定很多,由于语言没过关,在当地如何解决吃饭,交通及住宿及与人交流问题都将摆到面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身安全,妻老是嘀咕:美国枪杀案不断发生,担心回不来。这些问题在征求各方意见时都在不同程度反映出来了。对这些问题我的看法是:由于在大城市中生活了很长时间,即使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只要有地图,就不怕找不到路,美国城市的交通应该会很方便,信息也很容易获得,在城市中行应该不是问题;我对吃饭没讲究,能填饱肚子即可;至于人身安全问题那只有自己多加注意,其他只能听天由命了。基于以上想法,决定到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等美国东部大城市去看看心目的大学、博物馆等,同时兼顾妻对自然风景的喜好,安排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游程。 9月26日,快递送来了护照,赶紧打开一看,签证拿到了。接下来就是通过携程订了10月20日上海直飞波士顿,11月1日华盛顿经西雅图到上海的机票。 在儿子的推荐下,开始在穷游网上制定美国游的行程,并通过BookIn订宾馆。穷游上的BookIn是个不错的网站(没有做广告的意思)它有google地图的链接,有空房间宾馆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参考陶同学的建议,宾馆都订在市中心,交通便利且安全系数高的位置。如:波士顿订的是”科普利广场波士顿公园酒店“,曼哈顿岛上最繁华地段华尔街附近的”希尔顿双树酒店“;华盛顿则是在离白宫不远的11街与L街WN交叉处的莫里森克拉克旅馆。当然安全系数高了,则宾馆的费用就大大超出了预算。 美国城市间的交通方式有四种:自驾、飞机、火车及长途大巴。 最自由、带劲的也是我最向往的就是自驾了。国内有许多人到美自驾游。咨询了同学、同事等有在美自驾经历的人,同时也了解了国内驾照公证办法及租车方法。正准备订车,美国的陶同学提示:由于中国没有参加国际驾照的联盟,国内驾照在国外不被认可,虽然各租车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可以租车给你,但上路后的行车由警察管理,美国各州的法律不同,各个州警察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自驾方式有较大风险。陶同学的建议使我放弃了自驾(毕竟第一次去美国,以安全、平安为第一要务)。 飞机当然不去坐,在火车和长途巴士之间,巴士(陶同学称平民的交通方式)以其便捷、廉价成为了首选(当然不安全因素就上升了)。美国有灰狗,megabus,luck等多个长途汽车公司,班次很多且可网上订票。但订票的费用是通过信用卡划转的,国内没有美国信用卡就无法订了(没订成功)。陶同学帮忙,在美很快订好了megabus波士顿到纽约及纽约到华盛顿的车票,并将订票单通过邮件发给了我,票价相当平民,共计$39.5,每人只有$19.25。 借助穷游网的平台,我开始制订了详细的自由行计划,并将宾馆地址、交通换乘方式、长途车上车地点等重要信息集中在一张A4纸上,以便随时查看,同时将护照、签证等各类重要文件及订单扫描复印多份,分放在邮箱和手机中及随身携带。 一切准备完毕,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陌生国度的未知,对旅途中会发生什么情况的担忧及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上帝保佑吧!二、波士顿行 2015.10.20(星期二),早上8点叫了辆出租到浦东机场T2航站楼,顺利通过安检,11:20登上了海南航空HU7961飞往波士顿的飞机,12:00飞机准时起飞。由于是旅游淡季,机上乘客不多,基本每人一排位子。飞机于当地时间10.20下午2:30准时到达波士顿爱德华·劳伦斯·洛根国际机场E号航站楼。 波士顿是1776年美国革命的发源地(波士顿倾茶事件),在波士顿美国人民打响了抵抗英帝国主义的第一枪,而且也因为拥有哈佛大学、大龙虾和Duck 大水车而闻名于美国,它是我们来美的第一站。 下了飞机,顺着人流往前走,机场有华人指引着我们在外国人入关检查处排队,并有华人担任美国移民局检查官员的翻译(看来中国人来往频繁且不会英文的人还蛮多)。入关排队约需20分钟,在等候入关时我心里把检查官可能会问的问题(比如:来美目的?行程,带多少现金。。。?)在脑子里过一遍,心想争取不用翻译。 轮到我们了,在与检察官交流中,开始还顺利,但检察官问我的出身地(where are you born?)我就是没懂,以为是在哪登机(board),回答:上海浦东机场(Shanghai PUDONG airport)。人家一看就知是不懂英文的,举手招来了翻译,后面一切都顺利了。 入关后心情大好,没想到也有踏上美利坚土地的一天。 按先前看好的路线应在机场坐地铁银线到South Station 换红线,坐2站后在Park St换绿线,再坐3站在Copley站下。 于是,在机场服务问询处问服务员小姐:where is the grey line?(紧张将银silver线讲错成灰线了),小姐摇摇头(怪不得人家听不懂)。自己觉得也不对,拿出手机打开字典,查到再问,小姐笑笑给我指了方向。 按小姐所指方向,出了机场很快找到了银线的站头,虽称地铁,在机场到South Station 段,银线运营的车辆是巴士。等了会,车来了,上车后也没人卖票,到前面请司机到站叫一声,同时也去看看怎么买票。车上没有卖票的,也没投币箱,自觉纳闷回到中门,嘀咕了一句“this bus is free?”同时看看周边乘客的反应。其中就有位老太太将食指放着嘴边向我做了一个不要声张的动作(猜想),心想美国也有逃票的(后来在一篇攻略中看到银线在该段是免费的)? 车到South Station ,按指示标记找到了地铁红线,在路人的帮助下,买了张地铁7日票($19),按事先做好的功课换绿线在Copley站下车,从地下来到地面方向感全无,在地图上预先看好的走法全对不上了,短短5分钟的路,问了好几个人,在 Trinity Place 街走了2个来回,花了近20分钟才找到 40 Trinity Place, 旅馆在街角处,店牌很小(普遍这样)。 办好入住手续,进房间发下行李。第一次来美国,可能是好奇加兴奋,虽然坐了十几小时的飞机,俩人都不感觉累。看还有时间还早(约4:30PM)商量一下决定到附近的商业街的保德信大厦Prudential Tower看看。 宾馆靠近Copley Square (科普利广场),街对面就是汉考克大厦(63层,John Hancock Tower), 她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她独特的镜面玻璃墙(又称玻璃大厦)与周围十九世纪的古老建筑群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画面。 宾馆离商业中心不远,可步行过去,途中穿过了一个Sparrow Park,它是一个开放的绿地,是为了纪念一位热心推广网球运动的非洲裔美国人Titus Sparrow。该公园边上还有一个工会联合卫理公会教堂。 Prudential Tower楼高229米,共52层。位于第50层的Prudential Skywalk是新英格兰地区唯一的360度环绕观景台,能够俯瞰整个波士顿地区的风景。Prudential Tower的楼下是商业中心,有一些专卖店和百货公司。 在商业中心逛了约30分钟,我们步行来到查尔斯河边,河对面就是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此时正是日落时分,金色的夕阳洒在河面上金光闪闪,河中白帆点点,河边许多热爱运动的年轻人在跑步,景色美不胜收。 天渐渐黑下来,我们离开查尔斯河。此时已饥肠辘辘,来到波士顿,大龙虾是不能不品尝的。根据网上游记,在谷歌地图的指引下找到了当地著名的的Legal Seafood西餐厅。餐厅内人不少,看样子很受欢迎,服务生指引我们坐下,给了张菜单,上面写啥都看不懂,赶紧发微信问国内儿子:龙虾(lobster)英文怎么说? 过会,来了另外一位服务员,问我们是否点菜?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就拿来了中文菜单(看来有不少中国人光顾)。我们点了一份烤红鳟鱼,2只生蚝,2份浓汤还有一只1.5磅的龙虾,加小费共计$95。饭后步行回到宾馆。 2015.10.21(星期三),一早起来,在饭店用早餐。早餐为自助,有各式面包、果酱、果汁和牛奶,牛奶是凉的,很不习惯;只好在热咖啡中多兑些奶凑合着。餐厅有位服务员是来自北京(能聊)的中国人,看样子是80-90年代到美的“洋插队”。妻和他聊了起来,特别讲到昨天吃龙虾,他介绍说:西餐中龙虾的做法单一,就是白水煮且价钱贵(怪不得要30几刀),美食还得到中国城,同样的价钱可买两只且椒盐和葱香两种口味。说得妻心里直痒痒,非要把中国城吃龙虾加入行程。 早饭后,按当日的计划是去哈佛和MAT。刚出宾馆,天就开始飘起了雨点,心想雨不会下大,就没回去拿伞。坐地铁到哈佛广场,出地铁来到地面,雨下的有点大。空气清新且湿润,雨中游哈佛另有韵味。 哈佛大学建于一六三六年, 是全美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学,以当时的查理斯执行长官约翰·哈佛的名字命名。现在,约翰·哈佛的坐像(不是他本人)还矗立在大学行政大楼前。 在哈佛,罗马风格的豪华主图书馆、圣洁安静刺破天空的白色教堂和充满巴罗克风格的华丽教学楼。我们参观了教堂,图书馆,科技中心等。 近中午,雨也停了。在MAT就没有多停留,坐上地铁就到中国城去了。 在中国城,找到宾馆华人推荐的饭馆(广东菜),点了龙虾两吃,再加一个豆腐鱼煲,两碗饭,外送酸辣汤。虽然离开中国没两天,但好像很长时间没吃中餐了,两人美美地、舒舒服服地吃了顿饭。饭后结账连小费共计$45。 下午的行程是走“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自由之路”是1951年由波士顿的一位知名记者威廉.斯科菲尔构想规划而成,他将波士顿全部16处历史文化遗迹像珍珠项链一般的串联起来,希望借此方式让所有人以步行的方式畅游波士顿城市风光,进一步了解美国历史起源。“自由之路”由红砖铺成的道路,起点始于美国最古老的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终点是邦克山纪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全程约2.5英里。 因为第二天就要离开波士顿,第二天的行程不易离宾馆太远,故“自由之路”的行程我们是从终点邦克山纪念碑开始的。 邦克山纪念碑是美国最早的纪念碑之一,邦克山战役是1775年6月17日在此发生了英军与北美殖民地民兵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冲突。 “ 自由之路”果然名不虚传,沿途有全球舰龄最大的现役海军舰艇宪法号铁甲舰(USS Constitution),建于1723年波士顿最古老的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等等,在自由之路上还保留了原来旧城区里的”台隔路“。走在上面别有一番感受。 近傍晚,我们来到了以美食闻名的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市场内小吃摊许多,虽然有点饿了,但里面的西方食品引不起食欲,在广场外的长条凳上休息了会,就坐地铁回宾馆了。 2015.10.22(星期四),早饭后继续完成“自由之路”的行程。今天的起点是波士顿公园(The Boston Common),这个号称全美最古老的公园,以前曾是人们放牧的地方,殖民地时期是驻守英军的营地,后来成为公众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这儿发表过演讲。时光荏苒,现在的波士顿公园是波士顿市民钟爱的休闲场所。沿着红砖指引的路上有金顶的马萨诸塞议会大厦(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建于1809年的公园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旧谷仓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和古旧的国王礼拜堂(King's Chapel)等著名景点。约10点我们就来到了昆西市场,自由之路虽走完了,但是波士顿各个历史文化遗迹里包含的故事还有待慢慢品味。 离退房时间还早,我们坐地铁来到了位於国会街附近港口旁的波士顿茶叶党船博物馆(Boston Tea Party Ship Museum)。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在1773年12月16日,因不满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当地居民塞缪尔·亚当斯率领60名自由之子化妆成印第安人潜入商船,把船上价值约1.5万英镑的342箱(约为18,000磅)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来对抗英国国会,最终引起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博物馆就建在当时装运茶叶船的复制品(比佛二号BeaverII)上,船上的物品和当年事件的一模一样。博物馆参观的人大多都是学生,带队老师在参观前先进行一番讲解,看得出是精心组织的,从中说明美国是很重视青少年教育的。 在博物馆周围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我们就匆匆离开,回到宾馆退房后,12:30就赶到South Station 。South Station 是大波士顿地区最大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交通枢纽。运营着Acela特快高速火车和东北部短途火车及主要城市间的长途汽车。长途汽车候车室距火车站约有几分钟路程,等候的旅客不多,老年人和黑人妇女居多,这也是BUS适合该人群的缘故吧。陶同学帮我订的是megabus的票:Reservation Number 19/20-4986-102215-M22R-1400-BOS-NEWDate: October 22, 2015From: Boston, MA, South Station-Gate 25 (2:00 PM);To: New York, NY, 7th Ave and 27th St (6:40 PM) ; Seat(s): 11, 12。在等车时,我们将一张地铁7日票(只用了3天)送给了车站的行李员,算是小费吧。 波士顿到纽约车程约4小时,高速公路两旁都是树木,路就像在原始深林中穿梭。由于正值深秋,一路上树叶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搅合在一起就像打翻了染缸,色彩斑斓,这在国内公路旁是少见的。一路上道路通畅,但进纽约市区就堵了(看来城市堵车全世界都一样),结果20:00左右才到目的地:7th Ave and 27th St。 我俩拖着行李沿着7th Ave 走到28th St,乘地铁1号(红线)到south Ferry,出地铁后步行不远就找到了我们订的宾馆Double Tree by Hilton NYC。 办好入住手续,联系到在美读书的史rl,她请我们在酒吧吃了饭,饭后将她送上地铁,回到宾馆近11点了。三、纽约行 2015.10.23(星期五),在穷游网的旅游锦囊中看到:纽约south Ferry有免费去往Staten Island的渡轮(工大王老师10月来美也坐过),在渡轮上可远看自由女神像,在旅游旺季时,要登上自由女神所在的爱丽斯岛要排很长的队,故遥望自由女神,是大部分游客的选择。 早起,吃点国内带的方便面(Double Tree为四星级饭店,但不提供免费早餐)就出发了。当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码头上等待渡船的乘客还是蛮多的,渡船约半小时一班,两条船对开,由于不是旅游旺季,船上游客不多,再加上早上的气温还是较凉的,大部分的乘客都在船舱里,只有5-6个外国游客在外看女神拍照。渡船上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女神,同时也可观赏到曼哈顿下城的风景,远眺布鲁克林大桥、韦拉札诺海峡大桥(Verrazano-Narrows Bridge)及新泽西的景色。尤其是海上有大小船只来回穿梭,空中有直升飞机巡逻的场面在国内是不常见的。 到了Staten Island上,我们又坐该班渡船回到了曼哈顿。接着我们沿着东河河边步行到布鲁克林大桥。 布鲁克林大桥1883年5月24日建成,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七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 走到桥面,眺望东河两岸风景照了几张照片后就下桥回到了曼哈顿。上午的游程是曼哈顿下城,从桥上下来后,我们又到了9.11遗迹,华尔街上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铜牛处参观。在9.11遗址处现正大兴土木,有一幢建筑的造型独特,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鹰,可能表示美国的鹰派作风?附近还有一些“黄牛”在推销9.11事件发生前后的画册。 在铜牛处,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争前恐后在牛头拍照,但也有些年轻人对牛屁股感兴趣。 中午在华尔街附近吃了点piza,就坐车去有名第五大道,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是曼哈顿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北抵第138街。大道两旁商铺林立,橱窗内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但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圣帕特里克 大教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是整个美国最大的一座哥特式风格装饰的天主教教堂,有着超过130年的历史,也是如今纽约大主教的所在地。传说是当年梵帝冈大主教到美国讲经布道的地方。进入其中,瞬间就会被教堂内部空间感所震撼到,用气势恢宏来形容毫不夸张,顶部是看似线条繁复的穹顶,极其漂亮。过道两边精美的雕塑及彩色玻璃似乎在讲述一个个圣经故事。虽然不信天主教但我们还是在椅子上安静地坐了下来,一方面休息另一方面也感受一下主的聆讯。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位于曼哈顿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穷游锦囊里介绍博物馆每周五16:00-20:00是免费参观时段(UNIQLO赞助,成人票 25$)。约3:00我们就到达了博物馆,大厅里确实等候的人很多。近4:00了大厅里仍无排队领票的迹象,上前打听才知排队是在54街,赶紧过去,队已排得很长接近第五大道了,我们在队的后半部插了进去(很不好意思的),队虽长但发票的速度也很快,不一会就领到票,办好了寄存进馆参观。MOMA中的展品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拥有馆藏个人作品超过15万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梵高:《星月夜》、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达利:《记忆的永恒》、莫奈:《睡莲》、马谛斯:《舞》、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塞尚《沐浴者》、卡萝:《断发的自画像》等,还有不少美国现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由于对艺术一窍不通,尤其对现代艺术更没感觉,在博物馆匆匆走了一圈就出来了。回到宾馆已近6:30,在外走了一天疲惫至极,再也不想动了,我们决定在楼下的西餐厅解决晚饭问题。餐厅环境不错,灯光昏暗,人不多也很安静。服务员招呼坐下,端来两杯水(冷的),问有热水吗?服务员无奈的摇摇头,菜单拿来没有一个看得明白的,服务员问什么也没听懂,最后只能要一份fish,一份chicken。服务员又问了些什么,估计是怎么做法吧,但看我们茫然的样子也就不说什么了。不一会菜端上来了,chicken就是三块鸡胸脯肉,白蹋蹋的,味道有点酸溜溜的,实在不太习惯。 2015.10.24(星期六), 今天的行程是曼哈顿的中城区,十月下旬的纽约已有一丝寒意,早上刚过8点,就来到了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一大道,东四十二街),由于是周六休息日的关系,马路上的行人很少,在这块占地7公顷的联合国总部里几乎看不到人,大楼前160根用于悬挂会员国国旗的旗杆空空荡荡,门口警卫森严,偶尔有人进出。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角度拍了几张照,就坐M42路车到达中城的中心。 在第5大街,42街附近的游览景点有1913年2月2日正式启用的中央火车站,在外观上与国内火车站的布局完全不同,它建在市中心,与周边一些政府办公楼、酒店浑然一体,没有国内火车站的站前广场,走进车站就像进一个商店一样。车站大厅是售票和候车,站台在地下,分上下两层,上层有66轨,31個站台;下层有57轨,17個站台;每天平均有550多列火车、21万名上下班旅客从这里经过。纽约中央火车站是纽约的重要历史地标,曾出现在众多电影中,故它也是一座公共艺术馆,值得慢慢的品味。参观过中央火车站后,我们又步行来到位于南北向,从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东西向,从48街到51街的洛克菲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洛克菲勒中心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其中最大的是GE电器大楼,高259米,共69层。在大楼下有一个露天溜冰场,几个年轻人和儿童在嬉戏。在附近发现还有个乐高的专卖店,使劲推门,才发现门锁着,要到10:30才开门,只得作罢,离开去纽约另一标志点---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位于第六大道,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会处,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走近时报广场,四周全是色彩绚烂的霓虹灯和街头艺人,随时播放着新闻,歌曲MV,电视节目的大屏幕。在大楼的广告牌上有“新华通信社”的广告;有一堆人聚集在一块大屏幕下寻找自己的影像,当看到自己是就欢呼怪叫;还有的扮成卡通形象招揽外国人合影,这是个挺热闹的场所,比较适合年轻人。 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帝国大厦,在去帝国大厦的途中,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幢非常有气派的建筑,走近看原来是有100年历史的纽约邮政总局(The James A. Farley Post Office Building)。里面大厅宽敞,由于受互联网冲击,办邮政业务的人不多。为了留念,在邮局里买了两版forever stamps,邮票上没有面值,当时还不知forever stamps的意思,回国后问美国同学才知是美国航空平信票,无论何时邮费如何变化,都可使用。在邮政局还想寄张明信片回中国,但邮局里竟然没有卖的,结果还是到马路对面的小超市里买了到再回邮局买张邮票。看来国有企业不善经营是通病。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播出,为帝国大厦顶楼平台观光做足了广告,也是我们纽约行的重要节目之一。每人花了$37 坐电梯来到了第86层的观光平台,从高空看曼哈顿又有另外一番的景色,当天天气有些阴,能见度不是很好,否则可以看到自由女神。 观光平台上风大有点凉,我们转了一圈,四面拍了照就下来了。 来美前,在网上预订了26-27号从纽约出发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旅游,同时订了27号回来的住宿酒店(旅游集散点附近,蓝月精品酒店)。旅游发车和到达点在中国城附近的 大街上。为了熟悉线路,趁时间尚早,就去踩点。地铁出来,步行穿过中国城。纽约的中国城看上去比较凌乱,脏兮兮的,建筑也很破旧,广场上有人在下棋,跳广场舞,拉琴等,商店摆摊的形式也与国内相同,总要占点人行道。在这个区域内除了路名是英文,其他都是熟悉的和环境,不懂英文完全可以自在的生活。与波士顿的中国城不同,纽约中国城没看到有牌楼,但在广场中央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塑像。 穿过中国城找到了旅游订单上标明的发车点,发车点旁是一个市民活动广场,广场边有一些供市民休息的长条椅,我们坐下休息,同时电话与旅行社确认发车地点和时间。一切OK后就去实地走一下27号准备入住的酒店,以熟悉路线。宾馆离广场不远,拐过两条街就到了。宾馆门面不大,也么有特别醒目的招牌,只有走到跟前才能看到。进去和服务员说明情况,准备明天(25号)将行李寄托在宾馆,27号回来后直接来入住了,请求得到服务员的认可后,我们离开了。 途中,偶尔发现公交车M15线可直达现住的宾馆,回去时就在该车站候车。不一会车来了,我们上车并按习惯拿出metrocar准备刷卡,但车上的刷卡器似乎被封掉了,黑人司机叽哩哇啦讲了一通,一点也没听懂,还以为是卡不能用,我们正准备下车,司机看我们是外国人,讲啥也没用,友好的示意让我们坐下。我连声shank you,坐下后,环视了一下车厢,车厢里空空荡荡,只有两位老太太。老太太看我们是外国人,就和我们聊天,在聊的过程中听懂了,原来刷卡机在站台上,要在站台上刷完卡再上车,这样可以减少停车时间(早上我们坐42路车是在车上刷卡的,不同线路不同操作方式叫我们外国人那里搞得清楚)。M15路终点是south Ferry,下车后再次向司机表示了感谢。 回到宾馆一切放松,一天各项活动都很顺利,要办的事都办好了,还发现了明天去寄存行李旅馆的M15线,相比坐地铁可少走好多路。故心情很好,拿手机准备看看微信。但翻遍所有的包和衣兜,发现手机不见了。来美前,经姚同学介绍买了张电话及流量卡,手机是在美与同学联络的手段;手机上的google地图导航也帮助我们少走不少冤枉路,手机丢失将给我们后面的行程带来极大的不便。手机丢了还能找回来?一般是不可能的,但不去找有实在不甘心。我赶紧穿上衣服,重新坐M15线又回到了先前休息打电话的市民广场。这时天黑透了,广场运动的人都散了,几位老人坐在几张椅子上,我看到我们原先坐过的椅子上个老外,走过去看看,也不知该怎么问,他也没任何反应,另外张椅子上有两位华人在聊天,心想问问他们看是否有人捡到过手机,刚开口叫了一声“老先生”,其中一位赶紧摆摆手说不知道,拒绝交流。无奈只好失落的回宾馆了。回到宾馆向妻说了寻找过程,妻问是否到蓝月精品酒店去找过?我说在那没用过手机,不会丢在那吧?嘴上说着心里有点后悔,都到那了,死马当活马医也该去问问。 手机丢了,一天的好心情顿时没了,但饭还是要吃的。正吃着饭(国内带的米,自己做的)房间里的电话响了,是华盛顿的陈同学的电话,我问他是怎么找的我的?他说只要知道住那个宾馆就找得到,我赶紧跟他说我手机丢了,以后只能晚上通过宾馆电话联系了。另外,抱着一线希望,叫他电话到蓝月精品酒店问问,手机是否落在那了。不一会,陈同学来电告知手机及充电器确实在蓝月精品酒店里,他已关照服务员保管好,我可当晚或明早去取。手机失而复得,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感谢陈同学及时来电,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一个小插曲。 2015.10.25(星期日),早上7:00不到(外面天还没亮透)就起来了,将二日游不用的行李整理进箱子,吃了点泡面,拖着两个箱子就出发了。还是坐M15线先到蓝月精品酒店将行李寄存并拿回手机,为了表示感谢,送给了酒店一套中国传统图案的书签。 今天的行程是曼哈顿的上城区,看地铁图坐车到第88街(中央公园的西侧)。中央公园号称纽约的“后花园”,占地843英亩(约5000多亩),是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它不仅是纽约市民的休闲地,更是世界各地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胜地。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bert Vaux两位风景园林设计师设计建设。我们由西向东沿着湖边慢慢散着步,深秋的早上,气温有点低,游人不多,公园的景色不错,一些爱好运动的人士在湖边的沙土地跑步。 穿过公园就到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它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它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我们兴冲冲登上大楼前的台阶,接受安检,却被告之食物不能带入(前一天,为了准备在博物馆呆一天,特地买了美国长条汉堡),在边上休息区吃完后,进入大厅买了票($25+$7音频导览器)跟着人群入馆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厅实在是大,共有3层,展厅一间套一间,有希腊、罗马、古埃及、印度、中国、非洲等国和地区的艺术品,也有古代、中世纪、19世纪、20世纪欧洲绘画和雕塑等。由于每一件展品都是国宝级的,刚进馆时,确实有点激动,想把每一件宝贝都仔细看,后来只能挑导览器有介绍的看。有个展厅是中国苏州的园林,假山、亭阁、长廊也在世界顶级博物馆里。 看展览是个体力活,从上午10:30进博物馆就不停地走,看到有坐处,坐下就不想起来。近中午时分,妻在一处画廊前的椅子上休息时,我抓紧到周围房间看看,看了一个又一个,约20分钟后回到原地,妻不见了!这下着急了,这么大的博物馆怎么找?妻不懂外语怎么回宾馆?后悔离开时没关照一声,...。情急之下看到咨询台边坐在一位像亚洲裔的工作人员,厚着脸上去求助。用半生不熟的英语打了个招呼后,我说" i lost my wife" ,问他是否看到?是否可广播找人(还当在国内),那位工作人员回答说,不能。他问了我妻的体貌特征,我将在馆内刚为妻拍的照片给他看,他肯定的说,约半小时前,这个人确实在这里转了一圈就走了。他叫我到出口大厅等,我寻思不行,一则妻回来找怎么办?(在哪失散就在那等)再者她不知我在出口处等,我岂不得等到闭馆?那我今天不就白来了吗?。就此我和那位工作人员说,我不能走,就在原地等妻来找我,你是否可以告知你的同事,有谁看到妻到这里来找我吧。那位工作人员很负责,他说我去找找看吧,并用手机拍了我的影像。过了一段时间他回来了,摇头说博物馆太大,且人员是流动的,实在无能为力。对他的帮助我心怀感激,也不能有太多的要求。看在此已等了30分钟,估计妻也不会回到此地,也许在流动中会碰到,故此我放弃了守株待兔方式。我向他表示感谢,开始继续参观,但心思不一样了,边看边留意找人。说来也巧,在参观了印度馆后没多一会就碰到妻了。高兴之余还带着妻再回到失散的地方去见那位帮助过的好心人,向他表示感谢。遗憾的是他不在那了。有了这次经历,我俩做了约定:分开时必须约定等待地点,不见不散。 原打算把每件藏品都拍照,然而展览馆实在太大,藏品实在太多,时间也不允许,最后只能走走拍拍,走马看花式地匆匆看看,很快就到闭馆时间了,。 出馆后又饿又累(只在进馆时吃了点东西),在乘地铁途中路过一个点心店,听说纽约的奇士蛋糕有名,故进去品尝了一下,顺便为明天的旅行买了一个大面包。 四、游览尼亚加拉瀑布 2015.10.26(星期一), 早起,在宾馆用完餐(泡面),办理了退房,按事先踩好点的路线坐M15线来到旅游车发车点。有不少身穿印有旅行社字样统一服装的导游,看样子这里是个旅游发车的集散地。找到了我们团带队的导游小姐,她为我们编了组,安排了座位。不一会游客陆续来到,约二分之一是华人,其余的看上去像巴基斯坦人或阿拉伯人(妇女穿着拖到地的大裙子,男的带个小白圆帽),也有几个东欧人,整个团就是一个联合国军。约8:30开始发车,在新泽西点接客后,仅在中午停车约1小时吃饭,方便,一路不停地朝前开。大约下午3:30到达了在圣劳伦斯河与安大略湖交界处的千岛湖(美国也有千岛湖)。这个千岛湖由1864个小岛组成,我们乘坐千岛游船欣赏这个美丽的湖景及富豪私人岛屿上的宅院。十月底确实是很好的旅游季节(除了有点冷,要带足衣服),清澈湛蓝的湖水与岛上的树木色彩缤纷及西洋城堡式的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在湖上转了约一小时,回到岸上继续赶路,途中在一个中国人开的自助餐馆($17/位)用晚餐后,于20:00左右到酒店休息。(美国乡下酒店房间好大(与城市相比)两个大床睡着舒服。 2015.10.27(星期二), 早上5点多就起床,吃了点干粮,6点半就上车出发了,先来到漩涡公园。尼亚加拉漩涡大约形成于4200年前,大量水流沿着尼亚加拉峡谷向北急速(9每秒30英尺约9米)流动至与尼亚加拉峡谷几乎垂直相交的圣·大卫峡谷(Saint David's Buried Gorge )时,流速的水流突然改变方向,剧烈撞击击两侧岩壁,创造出了这个巨大的、如翠绿明珠一般美丽的尼亚加拉漩涡。尼亚加拉漩涡深125英尺,听导游说曾有人想徒手游过大漩涡,但没有成功的记录。在大漩涡停留不到半小时(到了开车的时间,有个阿拉伯人没到,导游找了一圈没找到,就甩客开车走了,真厉害)就去一个战争古堡。古堡位于尼亚加拉河进入伊利湖的口上,是深入美国五湖及内陆的重要咽喉要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1687年,法国总督Denonville侯爵,重建了堡垒,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在1754到1763年之间,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堡垒曾是法国印第安人战争(又称为尼亚加拉堡战役)主要战场之一。战争中印第安人和法国人结盟,所以被称为法国印第安人战争,最后以英国人攻占蒙特利尔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并于1759年7月英国人占领了城堡。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以后,根据“巴黎条约”,城堡划归美国。但是英国人继续实际控制堡垒达13年之久,直到1796年的“杰伊条约”之后,美国军队才正式接管堡垒。 古堡共有三层,里外用花岗石头砌筑。内有教堂、食堂、水井、宿舍、仑库、炮楼等设施。外围有护城河和碉楼,摆放着一些火炮,易守难攻,古堡历史上曾多次受到过围攻,但从未打下来过,足见其建造之巧妙与坚固。 古堡参观约一小时,就去尼亚加拉大瀑布,赶乘坐10:30的观瀑船“雾之少女号”。 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尼亚加拉河上,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平均流量约5720m³/s,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由3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坚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纱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其形如马蹄; 美利坚瀑布在美国境内,由山羊岛隔开;新娘面纱瀑布,也在美国境内,由月亮岛隔开了其他两瀑布。事实上,在美国境内看到的只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侧面,而在加拿大可以一览全貌。 我们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 长驱直入到达马蹄型瀑布和美利坚瀑布下面,浩大的瀑布以每分钟400万立方米的流量倾泻而下,溅起无数细珠碎玉,这种零距离的接触虽然刺激,但并不能观赏瀑布美景的。在美国一侧修了个观景台,从高处更能让您感受尼亚加拉瀑布的壮观。 结束了著名尼亚加拉瀑布游览的行程,12:00点大巴返回,约7:00到达纽约发车点,下车后找了家中国餐馆要了份牛肉盖浇饭($5含小费),舒舒服服吃完饭散步回到旅店休息。 五、游华盛顿 2015.10.28(星期三)。今天行程是美国的最后一战--华盛顿,陶同学订的megabus车票信息如下:Reservation Number: 15/16-9682-102815-M21R-1000-NEW-WASDate: October 28, 2015From: New York, NY, 34th St b/t 11th Ave and 12th Ave (10:00 AM)To: Washington, DC, Union Station. (2:35 PM) Seat(s): 11, 12 ,Passengers: 2Price: $22.00 (inclusive of reserved seat price: $2.00) 纽约有2个比较大的火车站,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 ral Terminal)和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 Station)。也有两个主要长途汽车站:港务局汽车站(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和华盛顿桥巴士站(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Bus Station)。港务局车站是与纽约市以外全国各大城市联系的长途巴士总站,华盛顿桥巴士站是纽约区开往外州的中途巴士。而megabus的候车地点却不在这两个车站内,而在34街和11、12大道交界处。查看地铁线路图及相关旅游资料,经过34街最西面的地铁蓝线(A、C、E)在8大道,离11大道还隔3个街区,路程不远也不近。正考虑下地铁后是步行还是换乘公交时,在google地图上看到地铁七号线(紫线)的延伸段已画到34街11大道。该段地铁是否开通需得到确认,找到了地铁公司的电话,早饭前向前台服务员(前台及餐厅服务就一个人)说明情况,请他帮忙电话确认一下,美国人乐意助人,尽管他很忙,还是帮我打了电话(赞一个)。得到了已通车的答复,早饭后,我们拖着行李由橙线换紫线顺利到达了34街11大道。34街11大道地铁站是新修的,看样子启用没多长时间,好多当地人还都不知。宽敞明亮的站台及现代化的设施与其他车站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约9:00我们上到地面,边走边问很快找到了megabus的候车点。在megabus候车点,有一些人在此候车,人行道上有到达目的地的牌子,指示着人们排队。找到去华盛顿的排队队伍,在队尾等候。不一会,来了个人说着什么,前面的人都往前走,上了车。我们也赶紧跟上,把行李送到行李员手里,并把订票打印件给他看。他说着什么(没听懂),看他的样子在说我们不是这辆车,但我还是跟他说我们去华盛顿,叫他把行李装上。看他把行李装上行李箱,我们上车按订票座位坐下。我再次到司机处确认这趟是开往华盛顿的班车,放心的等待开车。不一会车开了,看表才9:30,开始以为车子在腾挪地方,心想其他乘客怎么知道车子腾挪到哪了?后来车上高架,又觉得美国bus就是牛,时间不到就开,后到的乘客怎么办?突然间我明白了,我们乘得是9:30的班次,这就不难解释行李员的举动了。 车上人不多,空位子不少,车开后我们看第一排没人,就换到了视线极佳且座位宽敞第一排。开车不久,天就下雨(据陈同学说是受墨西哥湾台风影响当天华盛顿DC地区有雨,但明天天晴),一路顺利,不知不觉中,于下午2:00左右到达了华盛顿Union Station。在Union Station就可换乘地铁红线,根据刘同学事先向宾馆的咨询,我们在metro center站下了车。出站后,看路牌是11街G街(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将全市划分为西北区、东北区、西南区和东南区4个扇形区。街道以国会大厦作为各条街道编号的依据点。在国会大厦以西和以东,凡是南北走向的街道,都以阿拉伯数字命名,如第1街、第2街、第3街……在国会大厦以南和以北,只要是东西走向的街,都以英文字母排列顺序确定街名,如D街、E街、F街……凡是呈辐射状的斜向大街,则以最先加入联邦的13州州名命名,如宾夕法尼亚大街、康涅狄格大街等)。 离我们订的Morrison Clark Inn莫里森克拉克旅馆(11街与L街WN)还有5-6个街区。搞清了方向,在细雨中我们拖着行李一边走一边欣赏华盛顿的街景。华盛顿的街道干净,大街上人不多,人们的穿着也比较正式(与纽约相比)。走了约20分钟,就来到了L街,不像国内的宾馆都有一个很大的招牌,老远就能看到,美国宾馆的牌子通常较小,有的宾馆建筑外形及门面像民居或小店一样,不走到跟前无法判断。我们在街口左顾右看找了一阵,终于在马路对面看到了酒店的牌子。酒店门口有7-8级台阶,推门进去,黑人侍者有礼貌的打着招呼“hello!welcome”过来要帮我们拿行李,我们赶紧“shank you!my self”(不知如何付小费,且不习惯被服务)。在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前台小姐要扣$300,我问为什么?她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没听懂,后来他在纸上写房费多少再加一项,感觉收的是定金(前面几家没收过),由于听不懂,就叫他写下来,回到房间,查字典果然是定金。办好入住手续,放好行李我们就冒雨步行到了白宫前。白宫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1792年始建,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被英军焚毁。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白宫的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免费开放,但需向国会议员预约。 白宫虽然对外开放,但临近的街区都被封锁,游客只能隔着很远遥望白宫。在白宫前拍了张照片后,穿过宪法大道,来到了二战纪念碑。 1993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决定建造二战纪念碑。而于2001年9月才动工兴建(效率也够低的),于2004年4月底完工。 整个纪念碑呈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湖,左右两旁56根花岗岩柱子,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纪念碑的南北两个方向都建有一个拱形塔楼,塔楼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在弯曲的“自由墙”上刻有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都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在碑四周的墙上镶嵌着表现美国在二战中参加的著名战役的浮雕。我们沿着国家广场向西走,在广场的西端是林肯纪念堂。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是一座于1914年-1922年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建筑,是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在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 华盛顿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处开放型国家公园。该广场由数片绿地组成,一直从林肯纪念堂延伸到国会大厦,是美国举行庆典、仪式的地方。国家广场东西约3公里,广场四周分布着很多美国标志性建筑物纪念碑,比如白宫、议会山、华盛顿纪念塔、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联邦火车站、杰斐逊纪念馆、罗斯福纪念馆等,是美国文化与历史融合最完美的地方。 虽然当天下着小雨,但在林肯纪念堂和白宫上空还是有飞机在频繁地起飞或降落。在国家首都中心上空允许民用飞行器在如此低的空域飞行实在不可想象尤其美国的反恐形势还是蛮严峻的。回国后查百度:华盛顿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位于波托马克河南岸,离白宫只有约5公里,距国会大厦0.8公里,飞机起落时可以鸟瞰城内著名的几大景点。 除了民用航空外,在国家广场的西端上空还不停地有直升飞机在低空巡航执勤,直升飞机特有的轰鸣声确实有一种震撼力。 在广场的西端还有韩战纪念碑和越战纪念墙。这两场战争都与中国有关系,我们从小就受到“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教育,来美国了倒是想看看美国是怎样评价这两场战争的。 朝鲜战争老兵(阵亡将士)纪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是于1995年为纪念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和联合国士兵而建,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墙前有个韩国学生访问团在此献的花圈。这座墙的尽头上刻有“freedom is not free“。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其中置于雕塑群的正前方一块上面着: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他们并不了解的国家和并素不相识的人民。 从这些碑文中就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及美国人对那场战争的理解吧! 越战纪念碑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设计者是著名的林徽因的侄女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是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在1959年至1975年间,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57000多名死者的名字。 当天,因下雨,游客不多,但还是有人在碑前寻找着什么,可能是在寻找亲人或是认识的人的姓名,有的地方还放着鲜花或其他的祭品。 在越战纪念碑的附近还有两个雕塑,一个是纪念碑对面的三个士兵的雕像(据说是当年纪念碑设计方案的第二名),三个士兵一脸恍惚,似乎是刚从战场上吃了败仗下来,或是向逝去的战友行注目礼。另一个是女战士雕像,两个女战士可能是卫生兵,正在救治一名伤者,反映着当时战争的残酷。 晚上回到宾馆,发现房间似乎有人进来过,这在国内是不可能的(除非早上例行的整理房间),带着疑问到前台去咨询,前台小姐说:这是旅店的正常服务(服务也太周到了,还没过夜呢,也不知服务了啥?),若不需要可挂出免打搅牌子,无语。 2015.10.29(星期四)。早上起来天气放晴,蓝天白云十分清爽,气温也降了不少,有了一点深秋的寒意。今天的行程是国家广场的周边的博物馆,第一站来到了 国会山。美国的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 国会大厦全长233米,共3层,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是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 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由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现在国会大厦又在进行大修了,外面搭着脚手架。 国会大厦参观免费(在华盛顿,几乎所有博物馆和一些纪念场所都是免费的),在大厦东侧的下通道入口处排队进入,进口处有十分严格的安检,食品及水不能带入(为了参观博物馆,我们前一天晚上特地准备了中午的干粮,早上还烧了热水带着,在排队时,就有工作人员告知,当时我们还舍不得,轮到检查时,主动告诉检查人员双肩包里有面包和水,问能否带入?回答当然是“否”。我们只好出来在一旁上使劲吃面包,使劲喝水,吃不下就只好扔进垃圾桶)。通过安检来到了大厅,我们不知从哪参观起,楼上楼下先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一楼厅中。这里是游客中心,通过一些牌子,看样子是把不同参观目的(通过预约)的游客引导到不同区域排队。询问了了工作人员,他把我们引导到了一个队中(没有预约,看样子外国人居多)。首先安排看一个约10分钟介绍美国的影片,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还是能从影像中看出影片是在介绍和灌输美国的立国之本---民主、自由、人权等。看完影片后,游客以约20人分成若干个小团,每个团有一个讲解员并每人发了个耳麦。刚开始以为是导览器,还问了句是否有chinese,后来讲解员调音时才知是为了避免相互干扰降低噪声,每个团都通过一个无线网络来听讲解员介绍。讲解员把我们带到了 国会大厦最引人注目的中央圆形大厅。 圆形大厅内部空间高旷宏敞,金碧辉煌,直径约30米,高55米。四周墙壁上挂着巨大的油画,展现了美国的发展史。仰望圆穹顶上,由于维修,整个穹顶都被白布遮挡,只露出中间一小块。回来后查百度,才知天顶画绘着“华盛顿之神",在这位开国总统的两边,是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中央圆形大厅共有94尊铜像和石雕像,其原形都是各个领域的一代英才。可惜内部正在装修,都是脚手架。虽然影响欣赏,但还是相当的富丽堂皇。讲解员带着参观完圆形大厅后就结束了,我们又看了图片展览约11点离开了国会大厦,离开时正好看到议员们(不知是众议院还是参议院)散会后从台阶上下来,其中有一位议员被邀请与学生们合影,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离开国会大厦后,沿着国家广场南端往西走,路过一个大楼,门口有块牌子,上面写着开放的时间及参观者入口的方向,以为是什么博物馆,就走进去看看。里面的布局不像是博物馆,房间门都关着,倒像是办公室。此时已是11:30pm,可能是吃饭时间,走廊上人来人往。由于不敢(不好意思)问人,看见一门口有块牌子上写着“welcome”,就推门看看,里面有位坐在接待台边的小姑娘笑嘻嘻跟我打招呼,一看不对劲赶紧出来了。晚上,通过微信将此事告知在美同学,才知这是美国众议院的办公大楼,相当于中国的人大。他们还调侃我:没有中国人大的介绍信私闯美国人大有刺探军情的嫌疑。虽然我们误打误撞走错了门,但欣赏美相关办公机构的开放程度(门口有安检)。 从办公大楼出来向西走不远,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博物馆于1976年7月开馆,展览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的各展厅陈列着在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最有名的是“阿波罗”11号登月返回舱、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二战中被缴获的希特勒的秘密武器—V-2飞弹实物,也矗立在展厅中的显赫位置。博物馆的布展也很有特色,形形色色的飞行器或悬吊在大厅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宽敞大厅的地面上。这里有中国古代的风筝和火箭的模型;蒙特哥菲尔兄弟飞越巴黎上空的热气球复制品;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展览馆馆内陈列品没有“请勿动手”的标牌,还有好多可供观众尤其是儿童动手操作的模型,其中美国“阿波罗”和苏联“联盟”号飞船实现对接的空间轨道站模型(高15米,内径7米,分为上下两层),观众可沿舷梯进舱看到装有各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及宇航员生活区域。所以这个博物馆不仅收藏还有科普功能,深受儿童欢迎。 约13:00从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北门出来,广场的对面就是美国国家艺术馆。 在广场上还有数个法轮功的追随者在地上摊着法轮功的宣传材料,看到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游客就极力推销,但市场不大。 美国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是一座隶属于美国政府由史密斯协会管理的艺术博物馆。 艺术馆分为东馆和西馆,两栋建筑物靠地下通道相通。西馆由建筑师约翰·卢梭·派普(John Russell Pope)所设计,外形为古罗马式结构,1941年3月17日正式开放。东馆建筑由建筑师贝聿铭所设计,是一幢具有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1978年开放,1999年还增设了一个开放式雕塑公园。 我们进馆时已约下午2时,走了一个上午又饿又累,好在博物馆里有餐厅,我们就先去解决肚子问题,同时也休息一下。艺术博物馆里有个自助餐厅,客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取食物,我们各自挑选了面包及几样小菜来到收银台前,只见收银小姐将端盘放到电子秤上,我们才知是按食品的重量收费(第一次见),几个小菜加杯饮料约20几个刀还是蛮贵的(地段不同嘛,在餐厅就餐的游客不多,看得出来主要是外国游客,日本等)。饭后我们继续参观,华盛顿艺术博物馆面积没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但收藏了从欧洲中世纪到现代,从美国殖民时代到现代各个时期的重要油画、雕塑、版画和素描等4万多件藏品,其中包括达·芬奇、拉斐尔、马奈、莫奈、凡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还是时间和体力关系,我们也只能走马看花般得浏览一遍。参观完西馆后,我们接着去东馆。连接东西馆的地下通道是一段人行电梯,整个通道被装饰成时空隧道,头上LED似繁星点点,人站在电梯上运动就像在穿越时空,极具现代感。从艺术馆出来向西走经过开放式雕塑公园就是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开馆于1910。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品极为丰富,多达一亿二千万件,有恐龙化石、模型,有各种珍稀矿物、火星陨石、宝石等,有保存完好的珍贵的古今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昆虫和海洋生物等等的标本等,还有美国的印地安文物和人类最早的历史和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等等,包罗万象藏品全面反映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面貌和演化。我们的参观从第一层的中央圆形大厅中央的一个挺着长鼻子的非洲丛林巨型大象标本开始,在这一层中还有动物和植物化石厅、海洋展厅、世界鸟类等展厅。博物馆实在太大,一层还没看完就已经又累又饿了,坐下来看了一段人类进化的短片就不想站起来了。 因为还想晚上看看国会山的夜景,我们得找个地方吃饭,在看地图上找到华盛顿的中国城,距离也不远,就到中国城找了家小饭店要了碗牛腩面。7$汤浓料足很对胃口。饭后体力有所恢复,天也暗了下来,我们又漫步回到了国家广场。下图是中国城附近街道边的一座雕像,还没找到出处。此时夜灯绽放,国会山被灯光照射得金碧辉煌,更显得雄伟。 位于白宫正南、国家广场中心,高约169米的华盛顿纪念碑下的草坪上许多年轻人在踢着夜光球嬉戏。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而建,纪念碑于1884年落成,是美国最著名的纪念碑和地标建筑之一。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送的,位于第十层内壁的汉字碑文上刻着“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纪念碑常规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游人可从内部登上纪念碑顶部,鸟瞰华盛顿。我们到时已关闭,围着纪念碑转了一圈就离开了回旅馆了。 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555 11th Street Northwest Washington, DC 20004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1908年设立以来,运用最新的谍报工具调查案件,解决无数疑悬案而为人所知,电影、电视节目中也经常会出现联邦调查局的情景,其内部并不对外开放。 2015.10.30(星期五)今天准备游览华盛顿的潮汐湖。早晨起来在宾馆吃完早饭就出发了。华盛顿秋天的早上有点凉,街道人们都急匆匆地赶路上班。作为异国游客,我们边走边欣赏着市景,当路过一个店铺门口时,看见有人在用水冲洗地面(可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原本很干净的人行道经过冲洗后根本就没有扬尘,有效地减少了PM2.5。再注意观察,沿街大楼的外墙墙角都预留了连接橡胶管的出水口,方便打扫卫生。(可见美国人对环境的重视及做事讲究细节) 穿过国家广场来到广场的南端,这里是大片的绿地上种植了成片茂密的变色的大树(不知何名)。正值秋天,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地呈现出由绿到黄,由黄到红,由浅到深的色彩,真是美极了! 在茂密树林的深处,还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沉淀, 哥伦比亚特区战争纪念馆就是其中之一。 哥伦比亚特区战争纪念馆,也称为一战纪念馆(World War I Memorial)是为了纪念在一战中失去了生命的499位哥伦比亚特区公民,及在战争中曾做出过贡献的26000位华盛顿公民。哥伦比亚特区战争纪念馆建筑风格简朴,整体呈白色,在绿色的植被中显得平静庄严。 穿过独立大道来到了潮汐湖畔,潮汐湖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西南面,是一处人工湖。潮汐湖很大,四周布满了各个景点,在北面可见华盛顿纪念碑和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我们从北面逆时针沿湖散步,首先来到的是马丁路德金的纪念碑。 马丁·路德·金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在上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各种宣传媒体都在声援美国黑人的反对种族歧视运动,作为美国反对种族歧视的黑人领袖在中国是很有名的。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最终为美国黑人追求平等权利献出了生命。高9米的纪念碑于2011年建成。 这座雕塑就是在《我有一个梦想》启发下命名为“希望之石”的,纪念碑上的马丁·路德·金笔直地站立着,双臂交叉,表情凝重,表明他在思考着希望。回来查资料得知纪念碑还是由中国雕塑家雷宜锌雕刻的。 再往前走,来到了湖的西面,这里有为了纪念著名的美国的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罗斯福纪念公园。公园1959年建成,整个公园以罗斯福总统在任的四个时期分为四个区域,以罗斯福家乡的新英格兰草原岗石作为全区空间围塑的元素,体现简洁坚硬有力的质感,以表现罗斯福的魄力与坚毅个性 。 第一区,以从岩石顶上倾泻而下的水瀑,象征罗斯福就任时所表露的那种乐观主义与振奋人心的惊人活力 。 二区─经济恐慌进入第二区是以当时大片的失业人口与难民在领取食物排队的模样的雕像表现当时全球经济大恐慌所带来的失业、贫穷、社会无助与金融危机等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柱式的图腾与墙面的青石浮雕,表现前人齐心为度过经济萧条,各行各业艰困打拼的百态。三区─二次大战,是以崩乱的花岩石零散置于两旁,有如被炸毁墙面乱石一样,象征二次大战带给人民的惨状 。四区─和平富足,以舒适的弧形广场空间作开放辽阔的效果,表现历经经济恐慌与二次大战的浩劫后,战后建设全面复苏,一片欣欣向荣、和谐太平的的景象。 在潮汐湖周围栽种了千棵日本樱花树,每年4月樱花开放,湖边还有一座1957年日本横滨市长赠送给华盛顿的礼物-日本17世纪的佛塔。 再往南走就是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4.13-1826.7.4),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纪念堂于1938年开工,至1943年落成。这座纪念堂,是按杰弗逊喜爱的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游览完潮汐湖顺着湖边又来到了林肯纪念堂,站在林肯纪念堂的平台上,可见一座大桥--阿灵顿大桥横跨波托马克河,查看地图,河的对岸就是阿灵顿国家公墓。 阿灵顿大桥于1926年开工,1932年1月建成通车。桥面双向六车道,把城内的主要交通干线宪法大道、独立大道和城外的几条高速公路连接起来,是进出城的重要通道。纪念桥是一座新古典样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拱桥,外墙饰面为北卡花岗岩。桥头的雕塑,分别是表示”英勇”和”牺牲”的骑士。 穿过大桥,跨过公路就是阿灵顿公墓长长的入口道,道很长约500米,绿线地铁在此有车站。在道的两边有美国历次战争中士兵的雕像。阿灵顿国家公墓建于1864年,总占地面积612英亩(约2.48平方公里),以阿灵顿山岗为中心,墓园分布于斜坡和平地,由陆军部管理,并规定只有美国荣誉奖章获得者、为国殉职的现役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联邦政府担任过高级职务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才有资格在此安葬。其中著名人士有第一次界大战美军总司令约翰·潘兴将军(1860~1948年),美国前国务卿、曾任驻中国国民党政府特使的乔治·马歇尔将军(1880~1959年),还有中国人所熟知的肯尼迪总统及家人。 除杰出人物外,大部分墓碑下是在美国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官兵。公墓内还有一座死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的无名战士墓,墓地上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这里雇有哨兵全天候看管。除此之外,公墓内还有一些军事纪念碑,包括位于无名战士墓后的圆形剧场纪念碑,南北战争同盟纪念碑,以及1898年在哈瓦那港沉没的缅因号战舰上的桅杆。所以漫步于阿灵顿坡地上的石阶,就像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着一个个美国的故事。 虽然这里是公墓,但它像公园那样美丽和宁静,到处是绿草,四周是树木。 我们参观的当天,恰巧在公墓中正在为某个人物举办葬礼,葬礼仪式颇具规模,不仅鸣放礼炮,还有专门的仪仗队和军乐队。我们坐在不太远的路边边休息边看着仪式的进行,也体验了一把不同的葬礼文化,同时也感慨若国内举办这种规模的仪式,恐怕会封园了吧。 阿灵顿公墓实在太大,我们也实在走不动了, 只好遗憾地放弃许多想看的纪念碑,留点为下次旅行的借口吧。 约下午3:00,我们离开公墓后就按事先约定联系陈同学,然后坐地铁去他家。出站后他在地铁口等着,先带我们去逛商店,然后叫上陈夫人和公子在一起吃了美国特色的烤肉。陈公子是在美国出生的,正在上高中,性格开朗。听说正在学汉语,我就送了一套国内带去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有京剧脸谱、青花瓷花瓶图案)的书签。饭后陈同学把我们送上地铁。 2015.10.31(星期六)根据在美同学的安排,今天由刘同学带我们去购物。早饭后,坐地铁红线到刘同学家,刘同学及先生已在地铁口等着。先带我们去一处outlet。原以为购物很快,但妻考虑很多,家里各位兄弟姐妹都不落下,东兜兜,西逛逛,又买衣服又买鞋,还有名牌小包包。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约四点,因还要去Costco超市,不得不离开了。刘同学及先生开车带我们到超市后又买了鱼肝油,蔓越莓干,果酱等,塞了满满一大箱。 刘同学及先生放弃休息,陪了我们一整天(不好意思)。超市出来后,请我们吃了晚餐后,又热情请我们到他家去坐坐。刘同学家住一个小楼,周围环境幽静。他们夫妇实在能干,整个地下室都是自己买装修材料,自己分割,自己铺地板。看到他们在异国他乡勤俭持家,奋斗打拼实在值得佩服,值得国内人学习。与刘同学一家聊得愉快,近10:00才依依不舍离开,他们又开车把我们送回宾馆。 10.31号是欧美国家的鬼节即万圣节前夜,别称“万圣夜”。在西方万圣节是个大节日,在波士顿时,就看到路边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南瓜等,在纽约还看到有户门口扎着白色的纸带,当时还以为该户发生了何事?在刘同学送我们回宾馆路上看到大街上一群群青年男女们结队。刘同学说他们会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把自己化装成各种模样去参加晚上的化装游行和舞会,尽情狂欢直到深夜。而儿童们则晚饭后,他们成群结队随便到各家串门,主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点心糖果之类拿出来,慷慨的招待他们。回来后,在百度上查到,鬼节的来源是:在罗马帝国西征以前,在英伦三岛和法国等地生息繁衍的凯尔特人相信在每年10月31日这一天,死人的灵魂就要从坟墓里钻出来。因此在这天晚上要制作美味佳肴,等待死去的亲人的鬼魂前来看望享用,同时又在旷野的上燃起篝火,用明亮温暖的火焰招来善鬼,驱走恶魔。“鬼节”的标志是“南瓜灯”,家家户户门口放上一盏“南瓜灯”,据说可以吓唬魔鬼,使他们不敢进门。制作“南瓜灯”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只要将南瓜的顶部切掉,掏空瓜瓤,在瓜面上镂空雕出眼、鼻、嘴、耳,瓜内点上蜡烛就成了。 六、回程之旅 2015.11.1(星期日)今天是结束美国之行回国的日子。预定的机票信息为:2015-11-01 18:50 AS729华盛顿(杜勒斯) 2015-11-01 21:55西雅图(塔克马),2015-11-02 11:00 HU7956西雅图(塔克马),2015-11-03 16:30 上海(浦东)。事先约好,今天陈同学将开车来宾馆接。早上起来,饭后就收拾东西,由于东西买得多,两个大箱子塞得满满的。我们早早地整理好行李,到前台办理退房并把行李拖到路边。在等车过程中,看到街中心绿地中有座雕像,用手机拍下,回来在微信群中求解。结果上海姚同学百度查到是:塞缪尔·龚帕斯Samuel Gompers(1850-1924) 美国工会运动的右翼首脑。生于英国伦敦东区的犹太家庭。1863年移居美国纽约,继操父业当制雪茄烟工人。1877年组织雪茄烟业工人工会。1881年参加组织“美国和加拿大有组织的行业和工会联合会”;1886年该联合会改组为“美国劳工联合会”后,长期任主席。领导工人为增加工资、缩短工作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而斗争[1] 。 10:00陈同学开车把我们接到在他家,在他家先借了个行李箱,把我们的行李重新调整了一下,保证每个箱子都不超重(23P),然后在他家坐了会就请我们吃墨西哥餐,饭后就带我们去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弗吉尼亚州分馆——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该馆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尚蒂伊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南面。因为乌德沃尔哈齐中心2003年才建成,离市中心较远(华盛顿西边50公里,博物馆地址为14390 Air and Space Museum Parkway, Chantilly, Virginia 20151。公交可乘坐Bus 983到达。博物馆停车场收取15刀停车费。免费参观。),相对于华盛顿的“哥哥”显得低调得多,知道的人要少很多。原刘同学先生昨天就想带我们去,但购物时间来不及只得作罢,但她告诉我值得一看,故请陈同学带我们去,且该馆离我们离开的机场不远,也顺路吧。 博物馆是由匈牙利移民,国际租赁金融公司的合作创立者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捐赠给史密森尼协会,由于展馆更为宽敞(有71000平方米),因此展出的航空航天器都是华盛顿分馆无法存放的大型实物原件,这里有名的展品有:发现号航天飞机 能如此近距离看到航天飞机实物,心情还是蛮激动的。自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揭开了世界航天史上新的一页。从上世纪80-90年代至本世纪初,美国研制过5种型号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陈同学说,航天飞机的可靠性(安全系数)是蛮低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其表面由一块块耐高温材料覆盖上去的(近距离看得很清楚,有上万块),只要其中有一块脱落就会造成机毁人亡。在航天飞机服役30年中的近90次飞行中共发生了两次事故,分别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哥伦比亚号事故。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日晨5时57分 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宣告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终结。 下图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伊诺拉盖伊号B-29轰炸机(Boeing B-29 Strategic Bomber),绰号:超级空中堡垒Superfortress,它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是二次大战时期各国空军中最大也是最先进的飞机,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1945年8月,B-29轰炸机向小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促使小日本投降。 下图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的著名SR-71间谍飞机—黑鸟,该机采用了大量当时的先进技术,以低可侦测性技术设计,能以3马赫的高速躲避敌机与防空导弹。在越战和朝鲜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架SR-71曾被击落过。 下图细长尖头的就是由法国宇航和英国飞机公司联合研制的中程超音速客机—协和号客机(Concorde),飞机能够在15000米的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1976年1月21日投入商业飞行,英法两国共生产20架。但该机耗油量大及载客量低造成经济性差且起落时噪音太大,于2003年10月24日,协和式飞机执行了最后一次飞行,全部退役。 下图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联合战斗机"(JSF)X-35B,它可完成了短距起飞/垂直着陆(STOVL)和超音速飞行。
边上是该机转向推进系统,在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时,发动机喷嘴可旋转90度向下,产生升力。该机目前还没正式服役,听说可能要流产了,但能将如此先进的飞机实物在大众面前展示,也是够开放的。 除了各式各样的飞机以外,还有众多型号的导弹 除了西方研制的飞行器外,博物馆内还收集了苏式战机,其中一架还涂有中国空军标识,参观时在想美国是怎样得到这架飞机的?俘获?但仔细看其标识喷涂得很山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不仅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好的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最多、最全的航空航天器材设备,同时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从事航空技术、空间作战及行星科学等相关研究的中心。 这是不是当年飞虎队的主要装备—Hawk-81A2(P-40c)飞机吗?它是太平洋战争初中期美国陆军的主力战机。 博物馆离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很近,可见机场的导航塔台。 下午约4:30离,我们离开博物馆,陈同学把我们送到杜勒斯机场出发口,与陈同学依依不舍话别,老同学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我们拖着行李找到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值机台,由于要在西雅图转机,在办理值机时我与值机小姐反复确认我们的行李是否能直接托运到上海?(因陈同学事先电话咨询过航空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可以一次直接托运到上海)值机小姐明确告诉我,在转机时必须提出行李出机场。值机时,值机小姐看我是外国人还特地关照去登机口的路线(服务周到)。通过安检后,坐机场地铁顺利找到航站楼及登机口。飞机准时起飞,原以为晚七点航班应该会供应盒饭,登机后看到座位上有张食品价格表,心里寻思机上餐可能要收费。飞机起飞后,大妈级的空妈来来回回不断送饮料,就是不送饭,我以为饮料是免费的,就要了一罐啤酒,结果要了7刀,且必须刷卡。飞机飞行了约5小时到达西雅图塔克马,由于时差,当地时间是晚10点多。由于下一航班是第二天,在国内规划行程时没订宾馆,提出行李后就在机场休息区找个空位子靠着休息。期间陈同学来电询问行李托运事宜,还特地关照看看行李里面东西是否丢失。经陈同学提醒,我发现原扎箱子的绳子没了。开箱一看,绳子被剪成一段段放在箱子里,里面还有一张美国移民局检查行李的告知书。看来美国对外国人的的安检还是蛮严的,或我的行李中有什么物品会激活安检设备?不得而知。2015.11.2(星期一),在机场的长凳上熬了一夜。早上约七点各航空公司开始值机,该段是海南HU7956航班,在值机台前又看到中国人,说说中国话真的很亲切的(虽然出去的时间不长)。当时我还特地问行李为何不能联运,航空公司小姐告诉我,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联运的,只是上一航班到达时间太晚,下一航段航空公司都已下班,故无法交接(是理由吗?如确实这样,看来航空行李的管理还较落后)。办好值机,将行李托运掉,顺利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厅后身心顿感轻松,整个游美行程到此时可以说圆满。在机场内找了个地方吃了早饭(饿过了,不觉得饿了),给在美同学意义电话致谢后,就静静地等待飞机起飞。飞机很空,一人可占一排座位。经过12小时的飞行,飞机与2015-11-03 16:30到达了 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儿子下班开车来机场接,7:30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