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背包十年》的小鹏曾说: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猫力乱步》的Molly曾说: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三十六码半的脚;《侣行》的张昕宇曾说:社会没有封闭我们,是我们禁锢了自己。我一直喜欢读这些人的书,看他们的视频,也曾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去看看这个世界。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去体验未曾体验过的美好吗?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而这些经历可以让短暂的一生少一些遗憾。曾受这些人的影响,通过自驾、徒步、搭车、骑行等等不同的方式踏足过除了宁夏之外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也涉足了37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本护照已经贴满退休了,可每到假期,我就开始脚底痒痒,不是有脚气,是真的想出去看看,我仍然对很多的未知充满期待。(伦敦考文特花园嬉笑玩耍的小孩子)喜欢旅行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当老师的职业病,这些孩子们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也需要扩充视野,去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精彩,知道他们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学会去热爱生活。讲到Excel的Column(表格的列),有的学生总是会把列(Column)和行(Row)搞反,所以我习惯性的会给他们讲解Column有柱子的意思,柱子立起来就像表格的列。之后,再顺便给他们普及一下希腊的柱式,从多立克式到柯林森式,除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之外,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外延,要不然以后出国看到欧美满大街这些的立柱时,只会说好精美哦。(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内部,高耸的立柱支撑着这座巴洛克式的教堂)所以,我习惯了用假期间歇性旅行,除了把自己的生活收拾地更有趣之外,还能积累很多见识,也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偶尔讲给孩子们听。当老师的见识和经历丰富了,才能告诉学生他们未来的可能性,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在精神和物质上过的富足。有时候讲企业组织架构的时候,因为曾经在PwC工作过,所以我们会普及四大审计师事务所的职位晋升和工资待遇。书本上的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永远不止于教材。(加德满都的街头装作苦行僧的乞丐)这些年,走过的城市、见过的风景逐渐多了起来。以前只顾着撒丫子玩,却忘了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所以,现在准备拾起很久以前的公众号,慢慢地开始收录曾经的经历。成年人对年龄的增长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我总害怕走的地方越来越多,时光已走远,记忆会忘却。所以干脆以此为阵地,开始回忆和记录自己的旅行生活。不过考虑到公众号文章可能连贯性有点差,而我写的这些经历又前前后后的有些关联,所以决定在穷游网和蚂蜂窝同期发布吧,最起码故事是连贯的。(越南会安古镇的一家灯笼店,男子正在做灯笼,女子跑过来看他)写些什么?这是我特别头疼的问题,因为我极其不擅长写攻略,哪一家餐厅的食材好,哪一个景点需要提前网上购门票,哪一段路会遇上小偷小摸,我都很难记录的准确,毕竟我只是一两次的路过,哪有那么多经验可以分享。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推荐了 意大利的科莫湖,我很喜欢那里的闲适,躺在湖边的院子里,可以眺望阿尔卑斯山下的一汪湖水,也可以欣赏着意大利式的园艺风格。但是在朋友的眼里,这里完全没有欧洲的惊艳与古老。所以我想写的更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路途故事。一次经历,可以让我像当地人一样去骑马套羊;一次旅行,可以让我见识到当地人的纯真善良;一次体验,可以让我感受大好山河的壮丽与秀美。(冬季的贝加尔湖畔,登高望远,人显得好渺小)到目前为止,这些文字总共有十一个章节,差不多写了三四十万字的草稿,涵盖了前四五个章节。看了看草拟的提纲,每个章节大概有三五十个故事。掐指一算,我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而这些文字都是我在路上的一些亲身经历,也算得上是我的前半生。第一个章节叫做《年少轻狂》,这是我人生中最疯狂的日子,上大学的时候和一群狐朋狗友去骑行川藏线。二十八天的旅程,我和相识或偶遇的骑友踏着单车,翻越山岭,走上高原。我们一起经历暴雨、冰雹,一起趟过泥泞、塌方,一起遭遇抢劫、伤亡。(理塘到巴塘的路上,毛垭大草原的早晨,为了躲避抢劫,疯狂的赶路)我们为了泡个路边的野温泉缓解疲惫,结果却误入了藏民的牛粪堆,搞得浑身湿臭、败兴而归;我们前几天才在海子山下被康巴汉子持刀抢劫,后几天却又跟另一堆藏民在云雾弥漫的乌拉山口的经幡下转山喝茶;(拉乌山口阴雨绵绵,偶遇转山的藏民,跟他们坐在一起,喝一口酥油茶,身体就暖和了)我们在新都桥遇到过手牵手徒步的情侣,听说他们要一起徒步两百多天到拉萨,感动得在路边吧哒吧哒掉眼泪;我们从怒江七十二拐下来后,看到骑摩托车掉到怒江里的藏民,不幸撞见了生离死别。对我来说,那是年少轻狂的日子,我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从平原到莽岭,从莽岭到雪地,短暂的川藏线骑行,结果惊艳了自己一生。(快到新都桥的时候偶遇徒步川藏线的情侣,他们背着大包,手牵着手前行)第二个章节《流浪流浪》,那似乎是我人生最高光也最黯淡的时候。我也没曾想到自己能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就拿到了The North Face去野行者计划的特等奖,2万块钱的旅行装备和5万块钱的奖金,让我这个当时月生活费1000块钱的在读大学生瞬间膨胀了。那个时候,我自拟旅行线路,混迹在东南亚、南亚和我们西藏。三个月的时间,流浪辗转,我由北向南纵穿了越南,见识了越南从婉约变得奔放,走在河内的小巷,看见穿上奥黛的越南女孩而感叹北方的保守传统,路过西贡的大街,发现成排的跑车展览而惊叹南部的西化前卫;为了省钱,我住在1美金一晚的柬埔寨青旅,没有被房间里来来往往的老鼠吓到,却被床上的臭虫咬得浑身是包,可依旧被吴哥窟的精美绝伦所震撼;(日出的时候,小吴哥前的水池上吴哥寺的倒影,恰逢有鱼儿呼吸,泛起漪涟)在泰国申请印度签证被拒,但是却被这里的夜市和节庆氛围所感染,跟着当地人一起去看跳舞、放天灯;不顾一切的在2013年的1月1日赶到珠峰大本营,向那时喜欢的女孩表白,意料之中的碰了一鼻子;(在清迈偶遇国王诞辰日,混在泰国人群里欣赏庆典,之后又溜去寺庙放天灯)心灰意冷地流浪到尼泊尔,在世界最美徒步线路之一的安纳普尔纳ABC路线上跟韩国小胖墩比拼脚力,以实力回应他的挑衅,在高海拔地区把他气得半死。那是流浪的一段时光,背着大包流窜在国内外,翻越高山,跨过大海,人生起起伏伏。(等风来,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起飞,沿着树梢,一路飞翔雪山)第三个章节暂且称为《英伦印记》,因为曾有幸在英国读书学习、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趁着伦敦开放日,溜进共济会伦敦共济会总堂,感叹这个神秘组织的强大。也在准备去唐宁街参观首相的官邸,结果遇到大批趁着开放日在门口示威人群;(英国人嗜酒如命,任何节日都可以被他们过成啤酒节)流连于V&A博物馆,自然与历史博物馆,欣赏了很多保存几百上千年的物件,也感叹这个曾野蛮掠夺全球的大英帝国的历史;我庆幸在这里认识一些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格林尼治 、牛津剑桥、 里士满公园体验英格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跟KCL的朋友们一起逛Southbank的圣诞集市)我们跟一些外国小伙伴打闹在一起,给他们做中国特色的Ants Climbing the Tree(蚂蚁上树),搞得他们真以为中国人要吃蚂蚁。后来他们也邀请到家里体验地道的南欧香肠和甜品,为了“中欧斗菜”的胜利,他们竟然给我们在菜里出了难题。 伦敦的生活太丰富,时时刻刻都有各种节庆,英国的日子太精彩,哪里都有留恋的风景人文。(新年大游行,很多来自英美的团队都盛装打扮,在伦敦大街上展示着自己的才艺)第四个章节是《云游欧罗巴》,这是在欧洲大陆撒欢的日子。在瑞士时,错过了少女峰上的雪地音乐节,却在半山腰上被当地人邀请着喝酒吃肉;站在布拉格的查理曼大桥时,恰逢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却突然发现一对情侣在桥上深情涌吻;(恰逢Grindelwald当地人在庆祝音乐节,就在雪山之下,被热情的当地人邀请喝酒跳舞)独自走在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广场,跟着广场喷泉旁的人一起打着节拍跳舞;穿着拖鞋误入里昂保罗博古斯的门店,却阴差阳错的因为有人退订,发现这个国宝级大厨的餐厅空出来了一个桌位置。 欧洲大陆的精彩很难描述,不过对于英国留学的人来说,我们真的只是想出去吃点正常的食物。(爱情海小镇米克诺斯的海边)第五章《勇闯印度》是我在北印四处漂泊的一个月,记录着我在那里努力活下去的经历。因路过一个水果摊,看到上面爬满几百只苍蝇,而对 印度 的饮食心生畏惧;沉浸在胡里节,去瓦拉纳希和当地人站街上,随着大喇叭的歌声一起撒粉、舞蹈,不料却被印度小哥撕烂了衣服;(印度胡里节,在瓦拉纳希的街头被印度小哥撕烂的白衣服)为了省钱,挤在印度的硬座火车上,却在狭窄的车厢里碰到了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的剑拔弩张;在泰姬陵外偶遇穆斯林的婚礼,被假主人盛情邀请,却在婚宴上又被新娘上小学的弟弟轰了出去,到最后再被新娘邀请了回来;( 印度的火车上弥漫着衰败陈旧的味道,一切都仿佛是回到上个世纪)在印巴边体验了看似严肃的边境降旗仪式,听着他们撕心裂肺的呐喊,可转头之间却又混到印度人群里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去印度需要勇气,在印度生存下来需要能力,但对我来说,这个脏乱的国度拥有绚烂的人文,依旧充满着吸引力。(偶然遇到一场印度的穆斯林婚礼,被冒充娘家人的厨师邀请参加婚宴,结果被轰了出来)第六章叫《探秘波斯》,这是印度的姐妹篇。机缘巧合之下,我与在印度认识的Julia走完这一程,这个神秘的国度跟我期待的一样,短短的三十天给了我一场最完美的旅行。我们在设拉子结识了一个当地的司机小哥,他带着我们去机场找丢失的背包,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客,哭着给我们送别;(设拉子著名的粉红清真寺,每天早晨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祈祷室)我们在伊斯法罕跟一家当地人坐在十三孔桥边的草地上喝下午茶,后来因为吃烤羊肉串被另一家人邀请到家里唱歌、跳舞、共进晚餐。我们探秘刺客城堡,找寻曾经闻名于世的暗杀组织遗迹。(做客伊朗人家,全家人都着盛装接待了我们)我们解锁德黑兰,在美领馆前感受这个国家曾经的巨变。对于热爱人文的我来说, 伊朗无疑是我最喜欢的国家,曾独自踏上旅程,其实只是为了找到旅途中的丝丝感动,而伊朗却刚好给了我对旅行的所有憧憬。(用无数小块的玻璃装饰的光明王之墓,一些伊斯兰士兵在这里祷告)第七章《车轮上行-欧洲》,再次来到欧洲,这里的人文和风景其实再来十次、百次都不嫌多。我们一家四口,二十多天的自驾游,我们走进捷克的人骨教堂,成堆的白骨让我们感受到黑死病给整个人类带来的灾难;( 捷克人骨教堂,目所能及的地方全是人骨,他们大都是黑死病时死去的人)我们步入奥地利的霍尔施塔特,高耸群峰下的一抹湖水旁安静的坐落着的城堡和小镇,这是难得的恬静与安详;我们在因特拉肯西侧的图恩湖边住了下来,跟当地人一起去欣赏着少女峰的日落,玩水嬉闹。(施华洛世奇水晶世界)欧洲有太多的人文和美景,每一次踏上欧洲的旅程都觉得时间匆匆,完全不够用。但是,每一次的欧洲之行却又收获满满。(霍尔施塔特小镇,依山傍水的当地人悠闲的生活着)第八章《车轮上行-美国》,从这里开始,我人生进入了新的篇章,那个可爱的姑娘进入了我的生活,曾经过的一塌糊涂的人生也被她点亮。老爸、老妈也想借着旅行的机会和她互相了解,我们开着车散漫地在美国西部闲逛。沿着洛杉矶一路向南,我们驰骋在一号公路上,在太平洋东岸的圣迭戈,趁着夕阳西下欣赏着黑色礁石上的海狮海豹;(圣迭戈海边石滩上睡觉的海狮海豹)行驶在66号公路,我们偶遇一个美国人开车跌落路基,被四脚朝天的汽车困在了车里,我们砸烂了挡风玻璃把他救了出来,不仅经历了美国警察询问,还意外地上了报纸;(奔向太平洋海岸的断崖去看日落,没想到误入了海边的墓地)我们穿梭在羚羊谷,被这个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刻画出来的地质地貌所震撼,也被这个印第安保留地景区的门票价格割的肉疼;我们贪便宜,不小心住在了 旧金山 的一个黑人区,夜色里紧张兮兮的去超市采购,看谁都像是对我们的钱包蠢蠢欲动。(鬼斧神工的羚羊谷)第九章《跳岛太平洋》,这是真正关乎爱情的旅行,也是我们#带上婚纱去世界的尽头#的开篇,我们陆陆续续在香港岛、普吉岛、巴厘岛等等地方留下了足迹。当海风吹拂着宿务这座海滨城市,在麦哲伦环游世界所留下的十字架前,朝圣依旧,在这里我给拍她下了第一套婚纱照;(宿务岛上,给她拍下的第一套婚纱照,兼任拍摄、打光、背包的我没法出镜)当浪花拍打着巴厘岛的Dreamland Beach,也拍走了我的眼镜,顶着八百度的近视,靠着她的指路,我们在夜里互相支持着,骑摩托车回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城市;(去往小岛的螃蟹船上,来帮父母干活的孩子们已经累得睡着了)当硝烟四起,硫磺弥漫,被摩托车支架掀开了大拇指甲盖的我,拼了老命去跟上夜爬Ijen火山的队伍,因为她已经被男向导牵着跑远了。流连太平洋边的岛屿,我们穿梭在热带雨林与Concrete Jungle(钢筋水泥的丛林)之间,在这里留下了属于我们的记忆。(夜里两三点去怕乱石嶙峋的Ijen火山,只为看一眼火山口蓝色的火焰)第十章《从太平洋到北冰洋》,我们乘坐16万吨的皇家加勒比光谱号,从中国香港到日本福冈,再回到上海。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飞到哈尔滨,坐着火车从东向西横穿欧亚大陆,开始了我们的“俄囧”。我们在亚洲最大的邮轮里看剧、冲浪,我们在世界最长的火车线路之一上啃着大列巴、吃着烤肠。(全亚洲最大的邮轮之一:皇家加勒比比光谱号进入了维多利亚港)(图片来自网络)在冬季的贝加尔湖畔,我们相互偎依,抱团取暖,在北冰洋的小镇捷里别卡尔,我们心向大海,等待极光。(结冰的贝加尔湖上)我们被伊尔库茨克特色的浆果味牛排所惊谔,也被圣彼得堡滴血教堂的穹顶所震撼。我们没曾想到自己能坐上巨型邮轮游弋在太平洋上,感受大自然的博大和人类的渺小;也不曾想到会坐着火车从亚洲穿越到了欧洲,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北冰洋边上的海滩因为洋流还没有结冰,被一只肥嘟嘟的二哈跟着一起等极光)第十一章为《大江南北》,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幸运,还没高中毕业,几乎就随着父母踏上过中国近三十个省,但是却仍想带着她再去看看。我们去重庆,点上最辣的火锅,配上唯怡豆奶,一口毛肚下肚,感叹着这就是江湖;我们去昆明,品尝口味丰富的米线,搭着鲜嫩的火腿,抿一口热汤,就是春城的味道;(从空中俯瞰大柴旦巨大的盐池,颜色漂亮极了,仿佛就在马尔代夫)我们去西藏,流窜在拉萨的老街,坐在挤满当地人的港琼,一壶甜茶,一碗藏面就打发了一个下午;我们去海西,坐在一望无际的盐田边,欣赏着大自然那难以捉摸的造化;(在重庆的一家别有风格的民宿给她拍的婚纱照)我们在内蒙,中国的冷极,访问鄂温克族的部落,跟这里打工的鹿群一起闲逛。中国的山河千变万化,踏上每一块土地都不乏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辛勤耕耘。(中国冷极,鄂温克族栖息地里,随处可见的驯鹿)人生何止十一个篇章,时间流转,在接下来日子里我们会继续走下去,也逐渐开始用文字和照片、视频记录着旅行中的经历。人生美好,总得留住这些瞬间,不过之后的文字都是旅途的故事,就不会这么文绉绉了,也没有那么多排比句。(曾经计划靠航空里程免费绕着南半球环游一周,如今里程已经攒够了,可却因为疫情搁置)虽然现在疫情不能出行,但是却依旧计划着我们之后的旅行,我们希望#带上婚纱去世界的尽头#,到世界的边边角角给她拍上一堆婚纱照。我们心里也积攒着那些值得去体验的目的地,期待着疫情过去的那天,我们去#间歇性环游世界#。《年少轻狂》这是间歇性环游世界的第一个章节,旅行经历拆分成了30篇小文章,这是一场探索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一次尝试,也是我自己开始真正走出去的开始。一粒种子欣赏过阿尔卑斯的雪,在雪山下跟一群瑞士土著在音乐节喝酒、跳舞;触摸过恒河的水,看过印度人在河边迎着晨光沐浴、烧尸;自驾过66号公路,体验过美国西部世界的星辰与大海。这些年,经历了很多故事与事故,在锡林郭勒的乃林河露营,晚上溜出帐篷外小解,望着漫天的星星与无际的草原,却发现被草原上的狼盯上了;在设拉子包车去波斯波利斯,被司机Mehrdad邀请到他家做客,这个波斯壮汉竟然在送别我们的时候哭了起来;在安纳普尔那徒步,鱼尾峰下负重14公斤,跟一个韩国小胖子比脚力,因为我心情不好故意把他气得咬牙切齿。(日落时的鱼尾峰,跟挑衅我的韩国人比脚力,负重14kg的情况下,超过了空手徒步的他)对我来说,旅行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路途上遇到的人,遇到的故事,看到的风景来年还有,经历的故事却一去不返。这些年走南闯北,有太多的经历值得收藏,但是每当跟朋友聊起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旅行,我总会说:川藏线骑行。(二郎山隧道口,大家难得的一次合影)忙了半年,终于可以闲下来好好地整理骑行川藏线的经历了。之前,我就写过一些川藏线的游记,有些故事写得过于粗略,总觉得那些文字没有把酸甜苦辣的骑行经历表达准确,想起来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可能是去了太多次高原,记忆力也大不如前。美好的故事值得自己珍藏,怕日子久了总会忘记些什么,所以还是希望能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拖延了很久,磨蹭了很久,抽时间慢慢地在完善着这路上一个个故事,争取能够还原属于自己的川藏线。(夜色里,这是到拉萨前的最后一块318国道界碑,一路上被晒黑我们只有打闪光灯才能看到)我们十一个人同行,其中不乏有几个伙伴是路上“捡来的”,大家对川藏线的体验天差地别。可能有人骑得快一点,已经在目的地尝着烧鸡,啃着烤肉了,个别队友却因为路上贪玩,在垭口前吃着冰雹,挨着冻雨。可能有人搔首弄姿的在雅鲁藏布江的木桥上拍照,享受着在路上的感觉,其他队友却遇到不怀好意的人在荒山野岭之地沿路堵截。有的队友为了许下的诺言,就连一公里都不愿意搭车,有的队友视骑行为体验,骑不动了就坐到下一个目的地再说。(雨季的时候,山上流下来的水流冲断了国路,我们得趟水而过)接下来的几十个故事都是我经历的川藏线,写下来记录这趟旅程,有时候有认知和经历的偏差,我也没有资格用自己的文字代表同行的这堆狐朋狗友的想法,这些文字是写给我自己的,但是也是写给你们的。(翻越东达山的那天,我跟在利云姐后面收尾,除了我之外,还有一条野狗)在这里感谢:阿涂、浩然、杰瑞、恬静、二哥、阿琦、吴斌(后来工作时,有个同事也叫这个名字,但还真不是一个人,我们队的吴斌要长得“抽象”很多)、老孔、多多、利云姐。这些关于川藏线的内容都是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希望十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聚在一起,骑单车也好,骑摩托也好,自驾车也好,甚至徒步都可以,我们能一起再走一遍这段美好的路程。(偶遇塌方,虽然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仍然不停的有石头从上面滚下来)也感谢在这一路遇到这么多善良的人们,目的地一致的骑行者,可能只是当天路程相同,我们也会彼此鼓励,聊着段子;热情好客的当地人,山顶之上,云雾之间,我们一起转山、喝茶;嘘寒问暖的自驾游客,恨不得把他们车上吃的喝的都塞给我们,给我们最新的路况信息。对于这条路上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相识并不相知,相遇但不再相逢,但是318上有你们不曾吝啬善意和人情味。(初稿写于2013年,整理于2020年)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修来世,只为保佑你的平安喜乐。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修来世,只为与你相见。我忘却了所有,抛弃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追求你的到来。-------仓央嘉措年少时的爱情总是炙热的,哪怕这份爱情只是单方面的。青涩的年纪,也总想表现得轰天裂地。那一年,为什么要骑车去西藏?那时的自己喜欢一个成都姑娘,憨憨的不敢表达,生怕说多了连朋友都做不成。所以就想到了从成都出发,骑到珠峰去给姑娘表白的主意。翻越十万大山,转山转水转佛塔,这可能是作为直男的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表达方式了。其实本不想写这一部分,但是它的确是我人生的一部分,那段经历也是自己的曾经。虽然轰轰烈烈,没有善终,甚至说连开始都没有,但是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更恰当地去对待进入我人生中的人。(2013年1月1号一大早,去往珠峰的路上)不过,骑行川藏线这样奇怪的主意却并不是突发奇想,有些事情,不知何时何地就在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它生根发芽,滋养繁息,等我们意识过来的时候,才发现有些想法早就在我们心里已经是参天大树。夸下要骑行去西藏的海口是在2004年,那年我才14岁,年幼无知却又什么都好奇。我爸带着我一起自驾游西藏,那个时候,我们开车走青藏线,从可可西里擦边而过,我从没见过这么美的风景,除了连绵的雪山,就是无际的草甸。不过对于我来说,这样的风景也是有代价的,由于高反,感觉有上千根铁针不停地扎我的头似的,脉搏每跳动一次,就被针扎一次。在高海拔地区,车上的空气还好一点,到车外更难受。记得那个时候,即便是去个洗手间,都是手扶着墙进去,又扶着墙出来,一副病怏怏的样子。(2004年,第一次跟家人朋友自驾去往西藏的路上)那年,青藏铁路还在修,入藏的人很少。我们的车行驶到唐古拉山山口的时候遇到一队骑友。那时,山口还飘着雨雪,他们穿的很少、很薄,瑟瑟发抖的凑在海拔碑那里拍照,皮肤已经晒得黢黑,嘴唇开裂,皮都翻了起来。对于我们这些开车都缺氧到死去活来的人来说,他们是另一个物种。在那时的川藏线上,看到他们跟看到藏羚羊差不多,完全是一种稀有物种。我们趁他们合影也凑了过去,他们也很热情的拉着我们一起拍照。(2004年时,在唐古拉山山口偶遇骑行者)对于小时候的那个我来说,骑行者才是真正的勇士,比有些花里胡哨的人可厉害多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里面有拉萨,就可以在雨里雪里一往无前。所以当时我就夸口说将来一定也要像他们那样骑车去拉萨。然而经历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折磨,“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折腾,到了大学反倒是又懒起来了。真正想起要去骑行是看到了下面的这段话:(再次踏入西藏的时候,我也是这身行装,过程艰辛,但美好的风景却铭刻心里)在这个物质膨胀的社会里,行者们放下沉重的包袱,背起远途的行囊,用足迹丈量生命的意义,让精神在路上探索,洗礼,臻至完美。或许你正忍受着精神的空虚和沉闷,或许你还没有勇气逃离这繁琐的生活,不如来一次灵魂的壮游,心在哪里,哪里就有风景。恰好当时电影《2012》正在热映,这段话的提醒,反倒让这颗种子冒了出来,加上其他刺激因素,所以当时就直接在网上发了个状态:快要2012年了,我们骑车去西藏吧,上船去!状态发出去之后,我才觉得,心里的这颗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到拉萨之后又去了纳木错,日落的时候就坐在湖边发呆)当时离出发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而我其实是平时连自行车都不怎么摸的人。当我跟家里说起想2012年暑假骑车去拉萨时,已经做好了被教训一顿的准备,结果没想到我爸特别支持,他从自己的零花钱里凑出一点,说是要赞助我一辆好一点的自行车。本以为要花一段时间去说服他们,没想到就这么成了。因为网上的那条状态,之后的几天陆陆续续收到几个初中、高中同学的信息。他们都拍着胸脯表示要去,其中不乏有女孩子。一开始,我以为他们跟我一样脑子发热,可我们经历暴雨、冰雹、抢劫、塌方,他们都没有退缩。2200多公里的路程,翻越12座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垭口,骑行24天,我们真正收获的东西远超过自己的想象。(骑行途中偶遇的藏族小姑娘,常年炽热的阳光已经把她的脸晒的脱皮发红了,但是这样的笑容却是骑行过程中很美好的一瞬间)生命应该充满喜怒哀乐,太平坦的一生往往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所缺憾,也少了一些更有深度的感知。你好,再见为了骑行川藏线,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除了拉练身体,增强体能,我们还学会了补胎、换刹车片等等,有了修车技术傍身,才有安全感。一年半的准备时间,除了偶尔的短线锻炼,我只组织了一次环香格里拉的长线,这趟路线其实也不长,是从丽江,经中甸,到稻城亚丁的。但是这彻底让我体会到了长途骑行的艰难。不过,我们并不准备放弃,跟队友聊起来的时候,大家总是说:话都说出去了,如果不去,岂不是打自己的脸,太疼!其实很多队友心里都扭着劲儿,这一趟我们非去不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并不苦短,反倒是无趣且冗长,没有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但人终归会有一些心愿,这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也没机会了。(青葱岁月,在昆明的山里骑行拉练)由于是骑行318国道,走川藏南线从成都到拉萨,在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所以队友们都需要按照集合的时间从全国各地出发,提前那么两三天到成都集合。那个时候,相对比较懒散的我还在西南边陲“颐养天年”,过着悠闲的日子。听说大家都已经放假准备出发了,我才收了收心,在昆明买了张火车票,准备上成都跟大家汇合了。(云南大学本部,跟舍友一起没事儿去拍照片,一直都喜欢昆明自由闲散的生活)自行车不能直接推着上火车,虽然各地政策落实的都不太一样,但是都必须拆装。扛着打包好的自行车往站台上走,十五公斤的单车和贼沉的单车驼包、背包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而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还要带着这些东西一路到拉萨,到珠峰。那时,就想着每天晚上一定要花点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样才能保证骑完。等在车上安顿下来,列车早就开动了。独自坐到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渐行渐远的昆明发呆。我和同行的初中、高中同学其实好几年都没见了,也不知道见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跟基友一起去罗平骑行,这里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数不清的喀斯特峰林)我高中是在成都上的,对于成都的热浪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而我的肠胃也为成都的火锅、炒菜腾空了位置。本来我以为成都会热得要死,特别是对于长期生活在昆明的我来说,成都的温度绝对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烤化了都有可能。所以我早就在一路的火车上做好了思想准备,结果到了成都,下了火车才发现成都也没比昆明热多少,也有可能是因为天还没亮透。不到半个小时前,我就在车上收到了老孔的短信,他和吴斌已经到青旅了。(罗平油菜花海)趁着天气凉快,站台也没人管,我干脆就在火车站台上把车组装好了。现在的自行车都有快拆,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组装好了车,我就按照地图骑车往锦里附近的那家青年旅舍赶了。一路上都是熟悉的街道名称,记忆中的早餐味儿,过马路的时候还看到了我们九中骚气的红色校服。成都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从小学读书伊始,我就四处漂泊,换了四五个城市,但却打心底里喜欢成都这座城。偶尔跟高中的同学聊天,说到将来老了就在成都西边的山里安度晚年,这些天天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城市里的家伙还都一脸嫌弃的回复我:成都哪有这么好?火车站离青旅不远,可能是因为湿度太大,气温也在慢慢升高,骑到青旅的时候已经浑身黏黏的了。我在前台拿了钥匙,进了房间,却发现里面却空无一人,但是看到下铺有托包之类的东西,估摸着这些可能就是老孔或者吴斌的行李吧。环顾一下,我没见到人,也不好意思去动他们的东西。心想他俩溜出去吃红油抄手、凉糕、锅盔、肥肠粉了吗?想到这里,我也得赶快收拾收拾了,在成都的每一顿饭都不能浪费,少吃一顿都吃亏。我火车上闷了一晚上,早上洗漱也不方便,所以行李稍微一整理,我拿着洗漱用品就去这层的公共浴室了。心想赶快洗完,然后换上一身便装去吃抄手。光速洗完,却发现忘了带换洗的衣服。我心里想:现在还很早,青旅很多人都还没起来,所以我打算趁着走廊没人,裹着毛巾、光着脚从浴室冲回房间。结果刚跑到走廊上,就看到有人从楼下上来了,仔细一瞧,这不是老孔吗?因为“衣冠不整”,一开始还没好意思打招呼,侧着头就想先跑回去穿衣服,结果老孔把我认出来了。他直接从楼下跑了上来,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当时我的一只手里面还掂着没洗的裤头,另一只手死死的捏着不大的浴巾,它虽然能勉强的遮挡下半身,但是也有点松松垮垮的。我慌张的根本不知道把手往哪里放,别说同性了,异性也没这么拥抱过。当时那种窘迫和不知所措至今还让记忆犹新,不过老孔倒也不介意,用力抓着我,毕竟七年没见了。我看了看,老孔旁边还站了一个家伙,一介绍,原来这就是吴斌。我心想:天呐,原来这个同学的同学长得这么戳,看来我这长相终于不用垫底了,心里也是小小的一乐。聊了几句之后,我按着毛巾,藏着掖着裤头,和他们一起回到了房间,大家东拉西扯地边聊边等人。(队友老孔在路上的样子,人已经逐渐晒黑)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老孔会来骑川藏线,印象中,他在初中时身体素质还行,但是想不到看上去无欲无求似的他,对于这种有挑战的事儿也那么感兴趣。后来,骑行的苦日子里我才发现了他的秘密,不过这却更加令我佩服他了。川藏线之后,至少有两个老大哥联系上我,让我代他们感谢老孔。他们说,老孔救了他们的命。我跟老孔聊起了二哥,虽然我们跟他也曾是校友,但是老孔未必认识。当时上学的时候我就觉得他骨骼精奇,毕竟只要还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做出来他干的那些糊涂事儿。他喜欢电器,所以他家里的电视机、冰箱都被他拆过,但是从来组装不回去;因为是我们是寄宿学校,有一次,老师决定带我们出去放风,他高兴地从二楼阳台直接跃身跳到一楼,动作虽然不优雅,但是在地上打滚向前的缓冲动作特别连贯,一看就是平时跳惯了。二哥快到的时候,我收到了他的一条短信:一会儿我们去买车吧。我和老孔、吴斌坐在床边一脸苦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一年多以前就开始锻炼了。老孔为了这趟川藏线,有时甚至一天要骑个两百公里。阿琦是发帖认识的网友,还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小娃,我没想到他最后真的跟我们来骑川藏线了。他的车尾插了一面小旗,上面写着“阳光小少年”,其实我们都觉得“风骚小少年”比较适合他,毕竟哪个队里有漂亮的姑娘,他就跟哪个队跑了。后来听说他自己骑察察线回来了,这可是最难的进藏线路之一。电话里他说,回来路上路况非常不好,有的地方甚至是是扛着车子在走,有时候一天只能前进十几公里。他还说有段路一直有狼跟着他,后来那几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准备着武器。而最近一次接到他的电话是川藏骑行结束好几年之后了,那个时候的我还在考驾照,考前听了他的故事激动得不得了,差点科三就挂掉了。他说他到土耳其了,记不太清他是不是说骑车去的,因为他一直在强调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女朋友,终于有人要他了。他们小两口就在土耳其那边卖起了面条。他是一个完全游离在所谓正统生活外的人,在他的人生里好像就没有任何的学业、事业规划,没考虑买车、买房、就业、生子的问题。后来,我见过很多人,按照主流社会的标准,很多人都比他过得成功,但是可能没几个人比他活得精彩吧。(自称阳光美少年的阿琦)阿琦是从广东过来的,路上拐到了两个也要骑川藏南线的娃:杰瑞和阿涂。他俩都是暨南大学的高材生,以前一起骑过桂林的线路,这次又相约川藏线。缘分可能是人生最惊艳的东西,自从杰瑞混到我们队之后,在川藏线上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阿涂成了我超级好的基友,在他那里看到了广东人的那种温和、坚毅。那几年,阿涂在我脑海里一直都是这样的光辉形象,后来我俩因为假期又凑到一起,就搭伴儿去爬牛背山,没想到当年在川藏线叱咤风云的我们变胖之后,爬了一半多就爬不动了,后来搭着摩托车才到山顶。坚毅这个词彻底在我俩的心中崩塌,可能这个词只属于我们的川藏线吧,当时在高尔寺山腰上大秀六块腹肌的人早已大腹便便。恬静是我成都高中的同学,一开始召集队友的时候她就联系过我,作为当年我们班的尖子生,在体育运动上从来没有冒过头,我一直认为她可能是我们这路最容易拖后腿的,没想到这个姑娘为了跟我们一起去骑行,假期都是从重庆骑车回成都。然而准备了很久的她,因为其她女队友的放弃,她成了我们队里唯一的女生。虽然相比其他父母来说,支持女孩子去骑川藏线都是很开明了,但是作为唯一的一个女生,和一群男生骑车去拉萨,父母总归觉得有点不方便。本来大家还在商量,实在不行就劝姑娘别去了。但是,当他们和恬静见面之后,这堆男娃儿们看到恬静长得如花似玉,他们都说无论如何都得把她带上。我调侃他们:“不要看到姑娘长得好看就妥协了啊,到时候骑不动了你们要负责的。”他们却强调:“你看到的是貌美如花,我们看到的是孔武有力。”恬静的父母希望同行最好再有一个女生,这样住宿才方便。为了给她的出行铺平道路,这些家伙们本来还说要享受骑行前的闲散时间,突然却又忙活了起来。那天下午我们只有一件重要的事:到附近所有的客栈去贴大纸条,诚招女队友。其实,我们在这川藏线这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女孩子,大都是偷偷跑出来的,找个借口就来骑行了,有的说是去实习,有的说是去支教。越是快接近拉萨,骑行队伍里的女生占比就越大,很多男孩子反倒是直接搭车走了。(完全没有想到高中的同学恬静会来骑行,队友们开始犯花痴了)趁着招队友的时间我们陪着二哥去附近的车行买车,同时也把我们自己的车调整到最佳状态。接着就是等新女队友的消息了,然而大字报已经贴出去一段时间了,眼看就要临近出发,还是招不到女队友,大家都急得跺脚,特别是个别男生,恨不得在路边绑一个女生一起去。我们正在青旅犯愁的时候吴斌冲了进来,高兴地大喊:“招到了!招到了!”有人撕了我们的“英雄帖”,利云姐正式入伙,说起利云姐,她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从外表上看,利云姐应该比我们大了一轮,之前在北京做设计师,后来因为觉得生活枯燥就毅然辞职,准备干一票大的,骑车去西藏。或许那时她所想的就像《背包十年》小鹏说的那样:“我旅行中很多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人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以前当过白领,每天出入城市里最好的写字楼,代步要搭的士,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衣。我的生活精致到每分每秒,而每分每秒都是无聊。”这也是许多年轻人的生活写照。其实我们并不是觉得生活无聊,而是说生活理应有更多的可能,工作能创造价值,也能找到自我的价值。但是生活不应该只有工作,从毕业到退休,我们可以尝试不一样的活法。骑行的事敲定之后,我就出来找高中的同学吃吃喝喝了。早就跟东哥说我们要从成都出发,所以也物色好吃饭的地方了,以前高中我俩就一个宿舍,记得汶川地震的那年,我一个外地学生没家可回,都是东哥一家收留我,隔三差五东哥的妈妈都会来学校给他送各种汤。阿姨从来都是做两份,一份给东哥,一份给我。所以每次回成都我都习惯了要去见见他们。东哥直接带我去吃脑花,对于外地人来说,成都脑花是体验项目,对于川渝的人来说其实都吃习惯了,再配上当地的唯怡豆奶,那份快乐简直上天了。我们坐着吃吃喝喝,摆摆龙门阵,消磨着时光,成都似乎等同于安逸,任何一点起伏都是菜里的麻辣鲜香引发的。(成都的脑花是很多人的噩梦,也是很多人的最爱)聊天的时候,东哥跟我说川西那一片还是有点不安全,前几天刚出了点事情。他总是有点婆婆妈妈的,高中的时候就那样。他劝我们多注意安全,实在不行就搭一段车。对于这种事情,无论东哥怎么形容,他都还是会加一句命要紧。东哥的爸爸曾经是藏区部队的医生,一些提醒并不是随口说说,但是我们总觉得既然决定去了,就一路走到底,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熬过去就行。晚上去见田领导,跟东哥一样,我们都是高中同学,他也叫来了他的两个朋友。其中周姐我们早就认识,去年经领导介绍,我们一起去甘南的孤儿小学支过教。另一个女孩儿,他们都叫她今今哥,因为今年她也要走川藏线,不过是搭车去。那些年因为《走吧,张小研》和《搭车去柏林》的影响,很多文青都选择了这种方式上路。后来我们跟今今哥还真的在鲁朗不期而遇,完全是一种意外,但是这样的相遇让我们更觉得缘分的美好。领导调侃我们应该把路线设置到欧洲,这样还可以去南锡给他请安,川藏线反倒是太危险了。玩笑说着说着就到夜里了,骑行的心一直都没有动摇,而第二天我们就要出发了。(跟成都的朋友聚会,每次来成都,他们都要从温江一路过来见面)你好!我的朋友们,五湖四海我们汇聚到一起,最终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经历风雨,也享受雨后的霓虹;再见!我的朋友们,成都这个我爱着的城市,这里有太多我在意的亲朋好友,以及我爱着的麻婆豆腐、老麻抄手、串串、夫妻肺片、钵钵鸡、冰粉以及凉糕...初来乍到在成都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把所有的琐碎事情都解决好了,买车、给车保养、再配点装备,一切看似都那么妥当。我们准备7月14号一大早从青旅出发,结果躺在床上,眼睛还没睁开就听到窗外有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吴斌郁闷地躺着嘟囔道:“还在下大雨。”大家还是照常吃饭,收拾东西,准备出发,毕竟七月份的川藏线上,这样的天气应该是家常便饭了。(出发当天早上下起了小雨,大家不得不把雨披准备好)等我们在楼下集结,正式要出发的时候雨又不下了,第一天就人品爆发。前两天在青旅认识的两个朋友借了两辆自行车来送我们,一直陪我们骑到了西三环。由于是第一天骑行,为了保存体力,所以大家骑得都不快。这一天155公里平路也相对很轻松,因为大多数人互相并不熟悉,所以这一天也成了我们相互磨合的时间。阿涂比较热情,一会儿在后面陪陪杰瑞,一会儿骑到我这里来跟我聊天。他说了很多关于他们桂林骑行的事情,当时在山里有队友走错了路,骑丢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我骑行的经历没那么多,所以跟他聊起了一个朋友骑滇藏线的经历。他是我的室友,跟他出去拉练基本是受罪,因为他骑得太快了,滇藏线上基本都是下午两三点就到目的地,而此时他的队友还在爬山。不过因为骑得快,大腿内侧第二天就流血了,长时间的摩擦让关键部位非常受伤。所以前几天好多队友还都尽量穿着屁股加厚的骑行裤,阿涂问我为啥不穿,我:“我屁股大,人体硅胶,纯天然的,没事。”我们边骑边笑,聊着自己的故事,大家骑行来回穿插着,互相打气。按照原计划,我们中午骑行到了邛崃,平平淡淡的骑了几十公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过大家早就饿得不行了,边骑边在物色路边的餐馆。可能是因为骑行太耗体力,老板上菜又慢,大家都跑到厨房去帮忙,我们自己张罗碗筷、添饭、端菜,倒是二哥一点都不客气,坐在那里先吃了起来,大家调侃他:一看就是身体虚,路上弄点腰子补一补。小店老板连上了几道菜,没有一盘撑过1分钟的,我们一阵风卷残云,盛菜的盘子差点都被舔干净了。(从满满的六道菜到空盘,只用了几分钟时间)骑行了一上午,饭后休息也变得惬意了许多。大家也都不急着走,我们支开板凳,都坐在餐厅门口发呆。我又跟大家说起了之前舍友大腿内侧出血的问题,大家都诡异的看着彼此奸笑,像是在等谁先出问题,大家看看笑话。吹牛、扯淡、摆龙门阵,毕竟,我们还没离开成都的管辖范围,那就以这种方式消磨一下饭后时光。(国道边的小饭馆成为了我们中午落脚的地方)二哥没有怎么参与我们的聊天,可能是骑得太累了。他一个人搬了三张凳子到门口,把它们横在一起,直接躺在上面睡觉了。估计老板要不是看我们点的菜多,早就拿锅铲来敲他了,但是他这样躺着老板是没法正常营业了。(二哥吃完饭,铺好三张凳子就在门口睡了起来)下午出发后我们要沿着318国道绕开邛崃主城继续往前骑,我带了一个笔记本,准备路过一个稍大的地方,就去当地的邮局盖邮戳,所以我在吃饭的时候就在暗示有没有人要陪我去,结果队里这堆家伙们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我这种闷骚文青的方式不太靠谱,早晚这个笔记本都会被丢掉。所以他们当时就直接先沿着主路走了,留我一个灰溜溜的进城去。盖完邮戳又拐回主路,一路狂奔去追大队伍。在追赶他们的路上遇到两只野狗在路边打架,我边骑边看热闹,毕竟今天平淡无奇,这可能是今天难得的大戏了。当我离他们越近的时候,越感觉他们叫的厉害,撕咬的凶残。一开始我还想看看热闹,见它们这么凶残,我还是本能的绕开着骑。结果就在此刻,正落下风的那只野狗转身向我扑来,我心想:天呐,你打不过那条肥狗,也不要来欺负我啊!当时,我还没愣过来就张着血盆大口扑到我面前了,看着它那横七竖八的狗牙向我咬过来,也不知道当时哪儿来的想法,我下意识的对着狗脸踹了一脚,然后直接的猛蹬脚踏,不停地把档位升高,头都不敢回,只听见两只野狗还在不停的叫。后来,我才发现驼包上被它咬出了牙齿印,上面依稀还能看到粘稠的口水。骑行第一天就被狗追了,而且还被吓得怂成这样,要是遇到藏地的狗,体型和凶残度完全高几个量级的藏獒,那岂不要命丧藏区了。记得2004年的时候,我们在西藏纳木错就被三只藏獒围住过,虽说当时是坐在车里,但是想起来都是阴影。在出发前其实我们是专门查过怎么对付路上的野狗的,但是真碰到了却又手足无所。追上大队伍之后,说起了刚才的经历,大家都建议我路边捡一根木棍子,绑到驮包上,遇到了恶狗,就拿出来吓吓它们。说归说,后来路上也没见到我们队伍里谁拿了根棍子,毕竟棍子不轻,大家都想少往自己驮包里面放东西,后面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每多一分重量,就多一分骑到崩溃的可能。所以路边石子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见到有攻击性的狗,大家就弯下腰,装成捡石子的样子,一般的狗都还是会下意识的躲开。(边骑边聊天,第一天的距离并不远,也没有那么多上坡路)回到了熟悉的队伍,瞬间有了安全感。其实我们的队伍很具有骑行川藏线的特色,典型的男多女少,7男2女,所以第一天就在磨合中产生了几对基友。对于之后平均海拔三千五的青藏高原,或许只有基情满满,才能支撑我们骑到拉萨。不过除了临时入伙的利云姐,我们大多数队友第一天的骑行都很平稳,没有什么波澜。利云姐可能一开始没有意识到长途骑行的困难,所以当天一直闷头在骑。时间越来越晚,身体也逐渐透支,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才说真的是骑不动了。大家都跑过去帮忙,我们惊讶的在利云姐的驼包里发现了几瓶1升左右的洗漱用品。看到这儿大家都笑了,后来三下五除二,我们把这些东西分装到自己的行李包,相对来说减轻了姐的压力,晚上到了住宿的地方,找个快递直接寄回去北京了。(路边318国道的路碑已经有一点川藏线的风格了,上面写着蓝莲花的歌词)老孔很热心,生怕谁掉了队,虽然他在我们队里算体力最好的队友之一,他还是一直骑在队伍的最后。眼看天色渐晚,因为怕到晚了不好找住宿,除了我跟老孔留下来陪利云姐,其他队友都直奔雅安了。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天一百多公里的路上海拔变化不大,虽说只是偶尔有上坡下坡,但还是非常的辛苦。每当利云姐停下来,老孔就陪着她,我顺便也停下来。老孔兜里习惯性的放着大白兔奶糖,每次停下来他就会给我和利云姐分一颗。到了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我们才顺利到达了雅安郊区。在四川,雅安的三雅特别有名:雅雨、雅鱼、雅女,对于骑行的我们来说,最不想遇到的就是雅雨,下雨天骑行是非常不爽的事情,有时候雨打到眼睛里,什么都看不清。而雅鱼这两年又炒作的很厉害,我们这趟近一个月的丐版骑行,大家基本上的预算都在三千以内,所以吃上一顿雅鱼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雅女嘛,早就有队友嚷嚷着要仔细看看了。据说当时某几个男队友,快到雅安的时候眼睛就尖起来了,锃亮锃亮的在黄昏发着光,打量着路边的种种。平时做攻略的时候,他们对于一个地方的路况、人文什么的都漠不关心。唯独雅女这一段介绍,估计看了一遍又一遍。(晚上落脚的小旅馆,一般对于骑行者来说都有优惠,大多是10到15块钱一张床位)恬静和杰瑞、阿琦足足比我们早到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早把住宿定好了,吃饭的餐馆也都物色好了。我们三个拖尾车到了之后,利云姐骑车骑得身体不舒服,决定不去吃饭了。我们把车往旅馆里一放,就跟着他们溜达着去下馆子了。骑了一天,突然从车上下来多走那么几步路,还是觉得有点不适应,跨下也有点难受。 其实,我们约的队友不多,而且大家骑行速度不一样,考虑到每天都要提前订到住宿的,特别是一些小兵站、道班或者小村落的接待量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到最后基本上都是分开骑行,骑得快的除了提前去订住宿和物色吃饭的地方,其他人轮流负责收尾,保证骑得慢的队友的安全。第一天我们配合的很默契,很多事情都不用安排,就有队友帮忙解决。其实到后来大家都适应了这骑行的节奏了,所以每天的分工都是主动承担。队伍里除了我跟二哥做事有点不靠谱之外,大家都还很配合团队的工作的。初来乍到的第一天,我们都在努力尝试着这种骑行的感觉,之后的一个月还有好多座四五千米的山口要爬,保存好体力,保证不受伤,不要被狗咬等等成了我们没上高原这几天最重要的事情,而二哥和吴斌早就在饭桌上“打闹”起来了,由于严重缺乏女队友,已经吃饱的他俩开始互相假装着喂饭了,打打闹闹的平复一下一路的疲惫。每周有时间就更新,未完待续也欢迎关注公众号:一米稍息慢慢听一米讲旅行故事,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