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
44989
38
568
作者:金属莱茵
写在前面的话每个人写游记都会有自己的偏好,有些人喜欢事无巨细的规划,有些人喜欢天马行空的畅想,还有些人就喜欢写到哪算哪(比如我)。对于想从本篇游记套些干货的小伙伴来说,恐怕要令你们失望了,因为关于具体怎么走啊(四个轮子+两条腿)、住哪家酒店啊、每天吃什么啊,本篇基本上是不涉及的。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都帮你们限定好了,那且不是剥夺了你们寻找快乐的自由嘛。我所写的,是这段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是旅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尽可能客观的反馈,希望能帮助诸位有缘人,如果有朝一日你们踏上相似的旅程,在身临其境看到这些景物时,能够对背后的故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把这篇游记当成是你们旅行途中的小贴士吧(省却你们百度的时间了),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出行小贴士A.关于签证:除北上广外,杭州也有签证中心受理赴欧洲签证,地址在钱江路1366号华润大厦A座,地铁1号线直达很方便。签证所需的申请材料会因不同条件略有差别,一般需要特别准备的主要包括:1. 从中国出发的往返机票订单复印件。2. 银行活期存折或活期银行卡(信用卡除外)最近三到六个月的进出账单原件。3. 覆盖出行所在申根国家所有时间的行程单(中英文),需明确标注停留的日期、国家、城市、参观景点等具体内容,可附加提供交通方式的预订单。4. 覆盖在申根区整个停留时间的酒店订单复印件。注:如去多个国家,则以在当地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作为办理申根签证的目的地。B.关于货币:匈牙利使用的货币是匈牙利福林,奥地利和荷兰使用欧元,捷克使用捷克克朗。由于福林和克朗在国内兑换相当麻烦,几乎不可能换得到,当地人又偏向于使用本国货币,建议在出行前准备一定的欧元,在当地的货币兑换点兑换。兑换时注意每家的汇率是不一样的,尽可能选择最优惠的价格兑换。人民币在上述国家的大多数兑换点也可兑换。C.关于交通:1.国内直飞中欧的航班很少,大多数需要去荷兰阿姆斯特丹转机,转机时间超过20小时是家常便饭。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就很重要。阿姆斯特丹机场离市区很近,交通便利,时间宽裕可以考虑来一次荷兰一日游。2.在欧洲旅行,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如火车、大巴(班次多但是速度慢),但是最便利和最美好的体验还是自驾。3.海外租车自驾推荐租租车、携程等资历较好的第三方平台,相比国外车行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全面的服务,尤其是保险。(国外车行一般提供的基础保险设置有起赔额,如2000欧元以内需由驾驶者自行承担)D.关于语言:捷克,匈牙利,奥地利三国语言各不相同,和当地人用英语沟通并不一定能交流顺畅,请提前做好功课。(奥地利英语普及率最高,匈牙利次之,捷克最低)E.关于安全:防盗抢、防盗抢、防盗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几个国家的热门景点附近小偷遍地,我们这次出行就在维也纳被偷了钱包。除了看好自己的随身包外,重要的证件和物品不要放在一个包里,护照身份证等要有拍照或复印件备份,以防被盗或丢失。出门在外尽可能组队同行,不要在人少的地方或夜间独行。F.其他:欧洲酒店不提供洗漱用具,请随身带好牙刷牙膏毛巾等用品。欧洲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如需酒店或餐馆提供热水是需要额外付费的。建议携带小型烧水壶。最后,记得带上方便面,你绝对会用的到。去欧洲看看,是大多数人心中一个魂牵梦萦的心结。我对欧洲的记忆还停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冷峻深邃的景致上。然而那毕竟是北欧,孕育了西方经典文明的老欧洲才是我心中的理想圣地。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演绎着无数文明与艺术的兴衰和更迭,呈现出与中华文明所截然不同的、同样摄人心魄的壮美篇章。机缘巧合下,中欧这片古老而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映入我的眼帘。9天三国的行程,浅尝即止,远谈不上感悟,只能粗疏的将所见所闻做一个简单的汇总。有惊喜,也有遗憾,期待着这次的旅程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探索的启蒙。更重要的是,回忆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吧。多瑙河畔姊妹花在19世纪末的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横贯中欧腹地、领土包括了今天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资源、人口与版图都高居欧洲大陆第三的奥匈帝国横空出世。在这里,人们能欣赏到巍峨旖旎的自然风光、富丽堂皇的宫殿、雄伟壮丽的教堂和古堡、以及久负盛名的音乐和建筑。成立于1867年的奥匈帝国,其前身是奥地利帝国,其国土面积之大、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於俄罗斯帝国;人口总数之多、稍逊於俄罗斯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位於欧洲第三;与此同时,奥匈帝国的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的工艺之高、排位世界第四,仅在德意志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之後;其资源总储备量和动员总兵力之雄厚、亦是欧洲第二,只少於俄罗斯帝国;而奥匈帝国的农产品产量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位居全欧之冠;最後,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之先进、更是遥遥领先其馀列强,雄踞世界第一。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二元帝国之一,匈牙利则一直是奥匈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奥地利,同时这也是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匈牙利(匈牙利语:Magyarország)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与奥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部是喀尔巴阡山。著名的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把匈牙利截成东、西两部分。匈牙利资源贫乏,但山河秀美,建筑壮丽,是一个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资料记载,公元九世纪马扎尔人来到匈牙利,于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1526年解体,1541年一分为三,1699年起全境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1867年与奥地利帝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独立,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49年8月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89年改名匈牙利共和国,后加入欧盟和北约。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王国和奥匈帝国不仅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概念,而且在匈牙利人心中引起的民族情绪也是不同的。匈牙利人觉得自己在奥匈帝国中其实是“寄人篱下”的被压迫民族。所以,“匈牙利王国”能够引起民族自豪感,而“奥匈帝国”则会引起被压迫的感觉。在11和12世纪的时候,匈牙利王国曾经非常强大,疆域涵盖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的很多领土,但是后来却衰弱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13世纪时,匈牙利国王在社会压力下颁布了“黄金诏书”,限制国王的权力。使中央政府虚弱,无钱无力经营国防,匈牙利王国逐渐衰败,最后被外敌击垮瓜分。匈牙利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国度,有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有茜茜公主的十年爱恋,有裴多菲吟诵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这里,有浪漫的童话,也有英雄的史诗,甚至还有吸血鬼题材作品。我们前去观光的,是首都布达佩斯,关于这个城市的命名,其实很有讲究。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古城,匈牙利的首都,该国主要的政治、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位于国境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早先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右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 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一条缓缓流淌的蓝色多瑙河,连接着布达老城和活力涌现的佩斯新城,让这个独一无二的双子城,尽显沉稳安宁和浪漫典雅的双重气质。布达有皇宫、贵族的府邸集聚,被称为是“优雅的王子”,而佩斯是平民商业区,则被喻为“邻家女孩”,至今都是当地最为宜居的城市。关于布达佩斯,还有一则趣闻:1950年,陈佩斯的父亲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在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演出《白毛女》。此时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也许是为了纪念这次访问演出,亦或是惊艳于布达佩斯的美,陈强就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又过了几年,二儿子出生了,顺其自然的也就叫了“陈佩斯”。布达佩斯的景点分布相对集中,我们这次打算先行观赏城中的制高点,也就是布达王宫所在地。其中第一处景点就是著名的渔人堡。渔人堡位于布达佩斯著名的城堡山上,它与历代匈牙利王举行加冕仪式的马加什教堂和茜茜公主等皇室名流曾经居住过的古王宫,共同构成城堡山上的三大历史名胜,成为布达佩斯这座历史名城“活的博物馆”。这座兼具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建筑是最佳的观景台,多瑙河中的玛格丽特岛、城堡山南部的盖勒特丘陵以及不夜城布达佩斯的全部悉数尽收眼底。由于当天天气阴沉,未能欣赏到美丽的多瑙河美景,实在是一大遗憾。沿着城堡石阶上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匈牙利国王圣·伊斯特万一世雕像。伊斯特万一世(I. (Szent) István,约970年至975年之间—1038年8月15日),匈牙利阿尔帕德王朝大公(997年—1001年)和第一位国王(1001年起)、匈牙利国父。英语称圣斯蒂芬一世,在他统治时期,马扎尔人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向封建国家的转变。其在1083年即已被宣布为圣人。他的大髦和剑,以及加冕时的誓词,都一直是匈牙利国王加冕仪式上必不可少的内容。渔人堡修建于1895年至1902年,出自设计师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之手。原来渔人堡所在的这块地域曾是一个鱼市,渔人堡也本是渔民们为保护自身利益所建的防御工事,但是却经不起凶猛的二战炮火的摧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渔人堡几近毁灭,一直到1947年至1948年之间,负责修复工程的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才将渔人堡昔日的风采“妙手回春”。渔人堡由白色的石灰岩筑成,远远望去像极了童话里的城堡。整个渔人堡建筑有7座尖塔式的碉堡,它们象征着匈牙利早期的7个部落。别致的塔尖、童话般的拱廊、古朴的石雕、深幽的回廊,共同构成了渔人堡别致的景观,这里是人们茶余饭后散步和幽会的最佳场所。伊斯特万一世雕像正前方,即是马加什教堂。原本是布达圣母教会,正式名称为圣母教堂。后因匈牙利国王马加什在此举行婚礼而改名,也是匈牙利国王加冕之处。1867年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分別在此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这座教堂不仅是几个加冕仪式的地点,也是婚礼殿堂之所在。例如1916年的最后一位哈布斯堡君主卡尔一世,以及马加什一世两次举行婚礼的地点。教堂顶上有一只衔着戒指的乌鸦造型的雕塑,传说,马加什国王在执政期间曾有人想用毒戒指暗算他,可这枚毒戒指被飞来的乌鸦叼走。从那以后,乌鸦在匈牙利就成了吉祥的象征。这座教堂也是所谓圣母显灵的地点。1686年,在奥地利、波兰、威尼斯、俄国之间建立的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围困布达期间,教堂的一面墙壁倒塌,隐藏在墙后的一尊圣母像出现在正在祈祷的穆斯林面前,使土耳其军队的士气崩溃,而城市就在同一天被收复。16世纪匈牙利被土耳其占领期间,是该教堂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绝大多数教会珍品运往普雷斯堡(布拉迪斯拉发)。1541年,布达佩斯被奥斯曼帝国攻陷,这座教堂改为该城的主要清真寺,装饰墙壁的华丽壁画均被清除。在1686年赶走土耳其人后,直到19世纪末期,建筑师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才将这座建筑才恢复了昔日的辉煌。教堂不仅恢复到原来的13世纪的风格,许多早期原始的哥特式元素也被发现。另外也增加了建筑师自己的新图案(如钻石图案瓦和滴水嘴尖顶),完成后曾引起很大争议。然而今天,舒勒克的修复已成为布达佩斯的市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教堂外三位一体广场上的纪念柱,是18世纪这里的旧城居民为了纪念黑死病(鼠疫)的消除而设立的。这在欧洲许多城市都能看见类似的纪念柱。1347年于意大利最先爆发的这场瘟疫,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夺去了大约五千万欧洲人的生命。据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15世纪中期,欧洲再次爆发全面性的黑死病,而且此后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后来这场瘟疫为什么会消失,至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穿过马加什教堂旁的小小街道,沿着山坡前行,前方是布达王宫所在地。布达王宫(Budavári palota) 是贝拉四世于13世纪时下令在多瑙河右岸所建,以防止蒙古入侵。建成之后匈牙利的历代国王都居住在此。在15世纪马提亚斯国王统治匈牙利时期,王宫的建筑艺术达到颠峰,扩建为新巴洛克式建筑群。有哥特式大殿、斯蒂芬塔、王宫小教堂等,为15世纪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后来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侵略与黑死病的盛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布达王宫几乎被世人遗忘。土耳其占领布达期间长期失修;十八世纪开始部份重建,十九世纪中期起,得到修复及扩建,成为新巴洛克式建筑。后来又于二次大战时被毁坏,战后成立特别复兴委员会重建布达王宫。王宫在1950年重新修复,但已丧失象征性的政治地位。王宫广场上一座匈牙利卫士的雕像。铁丝网后是原布达王宫的遗址,现在只剩一片断壁残垣。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历经数次烧毁、被炸、重建,最终能成为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可以说是命运坎坷。拥有860间宫舍的王宫建筑群,恢弘的规模在当时的欧洲也算数一数二。王宫遗址旁是匈牙利政府总统府,很难想象曾经辉煌的昔日帝国首府之一,如今政府的办公地点就在这么一个毫不气派的小小建筑里。今日匈牙利卫兵的传统穿着,还保留有一战时期的制服特点。和许多国家卫兵不同的是,他们佩戴有墨镜,不知道这是为了装酷还是有其他什么典故。匈牙利早在2004年12月取消了义务兵役制,截至目前匈军队总人数为2.8万。回想帝国鼎盛时期威震欧洲的匈牙利军队,如今的匈牙利军队已经算相当袖珍的一支军事力量了。修缮中的王宫遗址围墙上的装饰画,形象的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匈牙利骑兵的造型。历史上经典的匈牙利骑士是以轻骑兵的形象著称于世的。作为欧洲的门户,一支支游牧民族从这里进入欧洲腹地,匈奴、安瓦尔、马扎尔、鞑靼,每个种族都在这里留下优秀的战士和作战技巧。匈牙利的历史学家在整理古代宫廷纪录时,曾发现一张有趣的清单,上面罗列着十五世纪后半期,匈牙利国王马希亚斯一世科维努斯(Matthias I Corvinus 1458-1490)的雇佣军名单。里面提到一种轻装骑兵,装备长矛、剑、合成弓,坐在东方风格的马鞍上(继承自安瓦尔人),穿着文艺复兴时代色彩绚丽的外套,高冠上插着羽毛,左手持泪滴型的盾牌,这种军人被称作Hassar。这个词源于拉丁文cursarius,意为入侵者或袭击者(Raider),尤指巴尔干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盗,不过更多军事或历史丛书(尤其是拿破仑时代)将它翻译为骠骑兵。早期的骠骑兵多是军队和社会的精英,他们对自己的武力有着天生的自豪感,哪怕身处绝境也不屈服。在著名的莫哈赤战役中,4万英勇的匈牙利骑兵面对数倍于己的土耳其人,顽强奋战到最后一刻,虽然最终失败,但仍予敌极大杀伤,在帝国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此役匈牙利国王路易二世战死,匈军大败,匈牙利从此失去独立地位,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直至17世纪。王宫御花园前的骑士雕像,为1686年解放布达时的奥匈帝国军事司令欧根亲王。欧根有许多耀眼的头衔:奥地利人的民族英雄、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哈布斯堡王朝的伟大将领之一,名满天下的常胜将军,土耳其人和法国人的克星,奥匈帝国军界第一人,法国皇帝拿破仑则认为他是值得自己效仿的七大前辈名将之一。一连串的头衔和称谓着实让人有点发懵:一个奥地利人,怎么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元帅,还被匈牙利人竖起雕像在自家王宫的后花园里(匈牙利一直和奥地利不对付)纪念?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他的光辉事迹还是留到维也纳再说。王宫广场上的皇宫门前竖立着古匈牙利人的神鸟“图茹尔鸟”雕像 ,神鸟展翅高飞,双脚紧紧抓着一把“阿提拉之剑”。据说公元9世纪时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儿人游牧部落从乌拉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他们跟随这只持剑神鹰在欧洲大地上游荡。神鹰将其宝剑(雕像中双爪紧握)丢在了多瑙河畔的这片水草丰茂的盆地,于是他们便定居于此,诞生了今天的匈牙利。该雕像是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人迁居此地1000周年而建。从王宫的后花园的步道向下看,可以看到一座横跨在多瑙河上的铁桥,这便是著名的塞切尼链桥。连接布达和佩斯的桥梁有9座之多,然而其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桥当属塞切尼链桥(széchenyi chain bridge)。它也是布达佩斯横跨多瑙河的第一座桥。塞切尼链桥始建于1839年,1849年正式完工。链桥的名字“塞切尼”是取名于该桥的主要资助者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istván szécheny)。二战期间,德军将大桥炸毁,我们今天所见的大桥是二战结束后重建的。1820年12月,匈牙利贵族、年轻的轻骑兵军官伊斯特万·塞切尼伯爵忽然得到父亲在维也纳病危的消息,遂准备立即出发去看望父亲,可是多瑙河上的浮冰挡住了去路。无论他怎么着急也无法过去。等到浮冰融化,浮桥可以使用,伯爵终于渡过多瑙河赶赴维也纳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最终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于是,愤怒而遗憾的伯爵决心要在多瑙河上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桥梁。赛切尼发誓:“如果有谁能在布达和佩斯之间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桥梁,我将捐献出全年的薪水!”他付诸行动,捐献出自己的全年薪水作为建桥基金,并组建成立了匈牙利科学院,开始着手造桥的准备工作。他多次到欧洲寻访,考察各种不同的桥梁,最终由英国工程师威廉·提尔尼(william tierney)设计完成。经过十年的建造,大桥终于建成。这是一座以链索为骨架的三孔铁桥,长380米,宽15.7米,两座桥墩之间相距203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竣工之日,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为了纪念塞切尼伯爵的贡献,大桥被命名为“塞切尼链子桥”。链桥是多瑙河上华彩动人的乐章。放眼望去,矗立在两岸的桥头堡是两座高大雄伟的石砌凯旋门,拱门雕饰精美、缘线层叠,配以稳重的基座,显现出古典欧洲的王者之风。桥头两边各雄踞一座巨大的石狮,如守护神般日夜护卫着大桥。雄狮翘首远望,气宇轩昂,象征着匈牙利人民不屈的历史胆魄。巨大的钢索从桥头堡引出,悬拉起舒展的桥面,勾勒出遒劲的曲线轮廓,刚中带柔,如同一座巨大的艺术雕塑。它与布达的宫殿、佩斯的商埠匹配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关于塞切尼链桥一对狮子桥墩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据说这对狮子雕塑被安置到链桥两端后被发现狮子口中并没有舌头,其实,狮子口中是有舌头的,只是不太容易被看见。过了塞切尼链桥,沿着多瑙河畔步行一会,费伦茨·戴阿克的雕像便映入眼帘。费伦茨·戴阿克(Ferenc Deák)又译迪克,人称“智者”的匈牙利政治家、改革运动领袖。1803年10月17日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舍伊特尔(今属斯洛文尼亚)一贵族家庭。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父亲弗朗西斯·戴阿克为当地的警察局长,母亲伊丽莎白·希布里克在分娩时去世。早年在农村学校读书,后在杰尔人文和法律学院攻法律。毕业后在布达佩斯皇家塔布兰纳尔律师所任见习检察官。之后担任佐洛州行政机关的律师。费伦茨·戴阿克生平最大的功绩,当属迫使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最终接受了他一再提出的匈牙利方面的条件,即1867年达成了建立二元制奥匈帝国的《奥匈协约》,为匈牙利确立了独立于奥地利帝国的政治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生性淡泊,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终身未婚。1876年1月29日在佩斯去世,享年72岁。以他名字命名的费伦茨 戴阿克广场,至今仍是布达佩斯商业与交通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从桥头回望王宫,可以看到一条观光轨道,如果不想爬山的话,乘坐观光缆车也可以直达王宫。多瑙河边的一座别致的小雕像,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合影。这是雕塑家László Marton根据他大女儿带来的灵感创作的小公主雕像作品,原作收藏于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在塞切尼链桥和伊丽莎白桥之间的绿地上,有一座著名的雕像,他就是《自由与爱情》的作者:裴多菲。雕像周围散落着民众自发献上的花束和纪念卡,可见他在匈牙利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裴多菲少时生活艰苦,成年后又目睹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爆发,欧洲大地汹涌蓬勃的民族自决之革命洪流也深刻的影响了他。从此他走上了革命之路,先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诗篇。在战火纷飞的1949年,裴多菲成为一名少校军官,他写诗同时又直接拿起武器参加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裴多菲一生众多的作品中,《自由与爱情》一诗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1929年由“文联五烈士”之一的中国著名诗人殷夫翻译,译文如下: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殷夫的译诗,考虑到中国律诗的特点,把每一句都译成五言,且有韵脚,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最为人们所熟悉。不过,这种译法对原诗的面貌作了较大的改动。 后来,著名翻译家孙用曾对《自由与爱情》进行了重新翻译。译诗刊登在1957年第2期的《读书月报》上: “自由,爱情! 我要的就是这两样。 为了爱情, 我牺牲我的生命; 为了自由, 我又将爱情牺牲。” 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兴万生,曾翻译出版了《裴多菲抒情诗选》一书,他将这首小诗又作了如下的诠释: “自由与爱情! 我都为之倾心。 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 为了自由, 我宁愿牺牲爱情。”(裴多菲与妻子森德莱·尤丽亚)裴多菲早年情路坎坷,直到1846年秋天,他在艾尔多特的一个舞会上结识了森德莱·尤丽亚,他日后的妻子。二人一见倾心,结为伉俪,虽然此举遭到了尤丽亚父亲——一位顽固守旧的庄园主的坚决反对。1849年,裴多菲消失在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时年26岁,身后留下妻子和一岁半的幼子。关于诗人的下落,一般都采用1849年7月31日同沙俄军队的战斗中牺牲这样一个高大上的说法。然而一直以来,也有人表示当时裴多菲并未战亡,而是被俄国人俘虏后流放至西伯利亚。因为有人曾经在战俘营里看到过诗人。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被采信。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大量历史档案的逐步开放,有人在1849年俄国俘获的战俘名单中查到了裴多菲的名字,并有资料记载他被流放到贝加尔湖附近。又有一位名叫维若基尔的前苏联老人表示,其在年幼时曾听长辈说过,村中墓地里“埋着一位名叫彼得罗维奇的外国革命者,是个诗人”。这个名字,恰好与裴多菲·山道尔的原名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符合。(1989年7月,一支匈牙利远征队在苏联治下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巴尔古津宣布发现了裴多菲的墓,并掘出遗骨)匈牙利裴多菲委员会于1989年组建了一支由多国专家参加的国际考察队,赴西伯利亚寻找裴多菲下落。结果在村民中,也考证到了“这里埋葬着一位匈牙利诗人”的说法。1989年7月17日,在挖出一个墓中的头骨时,考察队中的匈牙利人类学专家基塞伊教授一眼就断定它可能是裴多菲的遗骸。要确定身份,必须借助DNA检测,可是裴多菲的直系亲属都已不在人世,最终辗转曲折,凭着裴多菲姨妈的第N代的后嗣两份血样和一块100多年前的腿骨,在位于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中国专家的帮助下(世界上大多数的实验室均无法检测),得出最终结论:“检验结果提示送检腿骨与血样间具有较近的生物学关系,在客观上支撑该腿骨极可能为裴多菲本人的这一事实。从DNA证据的角度一定程度地支撑了1989年考察队挖掘遗骨时,匈、苏、美人类学家以及文字记载资料的考证结果。”至此,裴多菲的结局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他当了俄国人的俘虏,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还和当地一个女子再婚,在这里了却余生。裴多菲委员会主席莫尔毛伊·费伦茨在得知鉴定结果后,连夜赶赴上海来取鉴定报告。对中国科学家的辛劳和水准大加赞赏。在他看来,虽然裴多菲民族英雄的光环似乎暗淡了些,但是,还历史一个真相,却是无比珍贵的。告别裴多菲,沿着佩斯的步行街闲逛,发现很多商场门前的广场上都开设有露天集市,一看才知道,原来赶上复活节临近,大家都在采买复活节的小礼品,当做节日助兴之用,街道上弥漫着节日的气息。1894年开始营业的布达佩斯纽约咖啡馆(Cafe NewYork)因其内部如同皇宫般的装饰风格而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咖啡馆”(没有之一),也是我们此行布达佩斯歇脚打卡的必到门店。咖啡厅门口排起长队,除了本地人外,更多的是为了一睹咖啡厅芳容,而特意从全世界各地赶来的游客。门口手举火炬的魔鬼雕塑、深褐色的实木大门、意式水晶葡萄吊灯以及出自名画家洛茨.卡罗伊之手的壁画,令这座最美豪华咖啡馆实至名归。据说在开业当天,咖啡馆的主人就把大门钥匙扔进了多瑙河里,向顾客们表示了他永不关店的决心。还有一个“夸张”的传说,当时从欧洲寄出的信,若上面写着“纽约”,邮递员都不会把信送往美国,而是直接送达这里。咖啡厅长久以来一直会向那些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提供免费的纸笔,而艺术家们则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全都留在了这座如同艺术宫殿般辉煌的咖啡馆。在安德拉什锦大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宏达的广场:布达佩斯英雄广场。英雄广场(Heroes'Square)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中心广场,是一个融合了历史、艺术和政治的胜迹。广场是1896 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 年而兴建,1929 年完工。整个建筑群壮丽宏伟,象征着几经战争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英雄广场,现在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胜地。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时,都要在英雄广场举行盛大的仪式。广场上的千年纪念碑是一座新巴洛克式的圆柱形石碑,高36 米,顶端是一尊天使铜雕,长着双翅。一手高举十字架,一手高举焊接在一起的两个王冠,表明匈牙利人取得了建国的定居权。碑座上有7 位部落首领的雕像,他们全身披挂,骑着高头大马,手执兵刃,威武雄壮。因为今日匈牙利人最早起源于古代亚洲的几支游牧部落,从公元5 世纪中叶开始,他们逐渐西迁,以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在首领阿尔帕德的率领下,7个部落来到今天的多瑙河和蒂萨河一带定居,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因而具有3000 多年历史的匈牙利族到欧洲定居只有1000 多年时间。在纪念碑前,还有一方象征性棺枢,是用47 吨重的白色巨石制成。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人民为纪念历代民族英雄而建的,棺盖上的浮雕大字为:“为了我国人民的自由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大天使加百列雕像。加百列(嘉百列)本为炽天使,身份显赫而高贵,为大天使长,位列天堂重要的警卫长职位,担任整个天界的警戒工作,又成为炽天使的最佳后备人选,传信为其主要职能。传说末日审判的号角就是由他吹响的。他被认为象征”智慧“。马扎尔七部落领袖群像。群雕中的七 位勇士就是当年的部落首领:阿尔帕德、埃勒德、胡鲍、陶什、孔德、翁德、泰泰尼。在雕塑侧面镌刻着“896~1896 年”的字样。匈牙利国名的含义有“十个部落”的意思,这十个部落一般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七个马扎尔部落和三个哈扎尔部落组成的。而哈扎尔人,也就是可萨人的另一种翻译。可萨人的祖先在拜占庭的史料中叫萨比尔人(sabir),历史上萨比尔人的后裔哈扎尔人被西突厥征服,所以哈扎人也被认为是突厥后裔。这里要稍微提一下不少人认识中匈牙利人是突厥人后裔的误区,泛突厥主义者喜欢把匈牙利的十个部落和西突厥传统的“十姓”故意混淆,造成匈牙利也是突厥的假象。实际上,西突厥的十姓部落,是其立国根本,不可轻授。在唐朝痛击西突厥的时代,“十姓之地”也就是新疆的代称,十姓可汗就是西突厥法定的可汗,而这十姓是没有可萨人的,因为可萨人是被西突厥征服,而不是跟随阿史那家族建立西突厥的元勋部落,通俗点说就是血统不纯的杂牌。可能是因为历史上突厥威震天下,给欧洲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噩梦,匈牙利十部落建国传说中多少借鉴了点突厥的十姓之说,而不代表匈牙利人就是突厥人。这也正是纪念碑上只体现了七大马扎尔部落领袖的原因。纪念碑的正对面,是布达佩斯国立美术馆,也是匈牙利国立美术博物馆,欧洲重要的美术馆之一, 藏有13-20世纪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油画2000多件、素描1000多件,还有古希腊、罗马、欧洲的历史文物和雕塑珍品。有意思的是,虽说是匈牙利的国立美术馆,这里的主要收藏却都是欧洲其他国家的绘画作品,欧洲名家作品有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波提切利、提香、委拉斯贵兹、哥雅、格列柯、门采尔、德拉克罗瓦、马奈、莫奈、高庚、塞尚、贝尼尼、乔尔乔涅、夏尔丹、柯罗、库尔贝、雷诺阿的作品。可惜这次因为时间紧张,就没进去看。穿过英雄广场后边的马路,就来到了绿草如茵的城市公园,在城市公园中有一座被湖水环绕的古堡,它就是沃伊达奇城堡。这座城堡修建于1896年至1908年间,是布达佩斯一座20世纪早期,同时也是一座融合了多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城堡。最初由纸板和木材建造。1904至1908年期间则用石头和砖块重建。城堡内有21座建筑,囊括了匈牙利建国千年所使用过的各种建筑风格: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和罗马式。匈牙利皇家建筑博物馆于1907年落户于这座城堡之中并开始对外开放,博物馆一直延续开放至今,现在是匈牙利农业博物馆,可以参观并了解到关于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匈牙利造酒业的知识。转场前往下一站途中路遇匈牙利国会大厦。该大厦于1896年开工,到1904年完工启用,历时8年,楼高96米(约32层楼的高度)。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奢侈的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而且当时已经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设备等,可想当时的奢华程度了。国会大厦位于科苏特(Kossuth lajos square)广场,面向多瑙河,建筑式样模仿了伦敦国会大厦,由建筑师Imre steindi所设计,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当时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样貌。与布达佩斯如今现存的大多其他建筑古迹相似,国会大厦也诞生在奥匈帝国的鼎盛时期。布达佩斯这个城市从此变成了匈牙利的象征,它开始与维也纳、巴黎、柏林一样,成为欧洲最有代表性的中心之一。匈牙利人突然觉得从未如此急迫地需要一个象征民主权利的立法议会机构,一来是彰显匈牙利的国家威严,二来是与双子城维也纳在规模等级上相媲美,再者就是与河对岸象征古老王权的布达皇宫争取平等的地位,虽然从实用意义来看,或许并不需要如此大规模的议会建筑。这座耸立在多瑙河畔的庞然巨物,不止占地宽阔,同时也顶起了布达佩斯的天际——它与同高为96米的圣伊斯特万大教堂一并成为全城最高的建筑。从公元896年匈牙利建国到1896年建造国会大厦,跨越过整整一千年。96这个数字对匈牙利人意义非凡,它之于国会大厦,不仅仅体现在它的高度上,还象征性地运用在从大厦正门到中央穹顶大厅的96级台阶上。为了踏上这96级漫长的台阶,匈牙利人迂回曲折,曾经奋斗过整整一个千年。如此恢弘的建筑,因为时间关系,也没能进去参观,实在是此行一大遗憾了。在当地好友的盛邀下,我们沿多瑙河南下,赶在夕阳西下之前去往一个名为”圣安德烈“(Szentendre)的小镇。没想到这原本计划外的安排,让我们收获了意外的美景。圣安德烈小镇位于距布达佩斯20公里的多瑙河畔,是一座幽静安详的匈牙利古镇。中国人还给小镇起了一个好记的名字“山丹丹”,据说是当地开中餐厅的华人起的。圣安德烈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耶酥升天后,他曾到巴尔干半岛和俄国南部传教,后在希腊殉教,是巴尔干人崇拜的圣灵。1690年,6000多名塞尔维亚难民流落到这个小镇,他们听说小镇名叫“圣安德烈”,就认为他们与这里有缘,于是就在小镇定居下来,并将塞尔维亚文化和东正教带到了小镇上。19世纪末,小镇上云集了多名流浪艺术家,有画家、雕塑家、工匠等等,给这里带来不少艺术气息。现在,小镇上还能看到不少画廊、手工艺品作坊。小镇中心广场上由商人募捐建造的东正教双十字架,建于1763年。说起瓷器,一般都会想到中国景德镇,然而欧洲也是有许多著名的瓷器品牌。茜茜公主曾经非常喜欢两个瓷器品牌,一个是Royal Vienna维也纳瓷,另一个就是同属奥匈帝国的匈牙利国宝瓷器Herend 海兰德。海兰德创建于1826年,是至今依然活跃的欧洲著名瓷器公司。最初成立的时候海兰德做的是陶器,到1840年左右开始做瓷器。 海兰德的瓷和梅森,维也纳一样都是硬瓷。而且完全手绘。这家瓷器店收集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海兰德风格。圣安德烈是一个美丽安静的小镇,不需要事先做非常详细的旅行计划,因为只要漫步在小巧可爱的石头街道上,就很惬意了。如果不开车,可以选择乘坐郊区延长线HEV 5就可以到达,当然下车之后进入小镇还需要一点距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返回布达,去盖勒特山顶的布达佩斯要塞观赏夜景。沿着山路缓步而上,从这里居高临下,是俯瞰整个城市美景的绝佳场所。冒着凌冽的寒风,在山顶上饱览了一众夜景,却不小心把相机给摔裂了,果然看美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真是多么痛的领悟啊。山顶要塞的尽头可以看到与要塞连为一体的自由女神雕像。白天从伊丽莎白桥仰望山顶,雕像格外显眼。布达佩斯要塞由哈布斯堡王朝建于1851年。海拔235米,长220米,宽60米,高4米,建立之初拥有60门加农炮。它的一生见证了无数场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二战时期的布达佩斯围城战。至今都能在要塞的墙体上看到大片的弹痕。这场二战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堪比斯大林格勒和柏林,双方付出了40多万的伤亡,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平民,而这场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1944年,时任匈牙利的统治者,海军上将霍尔蒂摄政王已经看清德国江河日下的形势,准备单独和盟军、苏军讲和,但以西方为首的同盟国为了保证诺曼底登陆的成功,让西线足够多的德军东调以减轻进攻压力(同时消耗迟滞苏联的攻势),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方面有意无意地泄露了匈牙利和盟军进行密谈的消息,最终导致在霍尔蒂宣布停战声明的同时,德军采取行动逼迫霍尔蒂逃亡,并扶植了匈牙利法西斯政党箭十字党组成亲德傀儡政府,从而将匈牙利牢牢的捆在了纳粹德国的战车上,不可避免的向毁灭的深渊驶去。匈牙利自由女神像位于多瑙河畔的盖勒特山丘约140米高处,在山顶的布达佩斯要塞的一侧。 雕像的主体是一位站立的少女昂首高挚着一片大大的棕榈叶,雕像连同石制基柱高40米,其中雕像高14米。主雕像下边两侧还分别各有一个雕像,一边是举着火炬奔跑的男子,一边是与一只七头猛龙搏斗的勇士。雕像基台上镶的文字意思是“纪念所有为匈牙利的独立、自由和福祉献身的人们”。雕像最初的情况和用意与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其中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1945年1月,苏军经过血战,攻克了布达佩斯。当时的布达佩斯民族委员会决定建筑一座纪念碑,纪念为解放布达佩斯牺牲的苏联红军。负责监督战后匈牙利事务的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指定匈牙利雕塑家基什法鲁迪完成纪念碑工作,他还强制要求将地点选定在盖勒特山顶,并将原定的8至10米高的方案改为至少35米。1947年4月4日,这座纪念碑在苏军解放匈牙利全境两周年纪念日揭幕,而正式名称为“解放纪念碑”,基柱台正面镶着一颗五星,上面的文字则为“感激的匈牙利人民纪念解放者苏联英雄”,侧面则刻着解放布达佩斯的战斗中阵亡苏军的名字。少女手中棕榈叶象征着和平,火炬奔跑的男子的寓意是向往光明,七头猛龙则代表法西斯,人们在与它搏斗。而在这最初的纪念碑中,紧靠主雕像前面的下方,还有一个胸前挎着冲锋枪、右手举着一面旗帜的苏军士兵的4米高雕像。1956年爆发反苏的匈牙利事件中,苏军士兵的雕像被群众捣毁,事件后则重新进行修复。1990年匈牙利发生变革后,五星标志和苏军士兵的雕像都在清除之列,而主雕像何去何从则经过了一番争议。1993年,经布达佩斯城市保护委员会和匈牙利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认定,将这一纪念碑赋予了新的含义,将它更名为“自由纪念碑”,并重新确定了纪念铭文。与纽约的那座著名雕像一样,中文中也称布达佩斯的这座雕像为“自由女神”。1971年至1995年间通用的匈牙利十福林硬币上,也使用这个雕塑的形象。=================================================至此,我们在匈牙利的行程全部结束,这走马观花的短短的一天留下了太多的收获,也留下了不少遗憾。美丽的匈牙利还有许多未知的美好,等待我们去探寻和体会。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行囊,从布达佩斯驱车前往下一站: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强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1278年开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1699年获得匈牙利统治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帝国瓦解,1918年11月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我们这次要去的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其作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美名更是享誉全球。沿着M1高速公路前行即可到达匈奥边境。欧洲的高速公路基本不设收费站,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上面开车就免费了。驾驶者需要自行购买高速票(这点在奥地利和捷克也是一样),购买后贴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处,以备警察抽查。如抱有侥幸心理逃票,一但被查,将处以200欧左右的罚款。上图左侧蓝色为捷克高速票,右侧红色为奥地利高速票。高速票一般为10天有效,加油站便利店有售。行至匈奥边境,前方这小小的一个棚子就是两国国境了。由于同处欧盟生根区,过境并不需要特别的手续,警察挥挥手就让过了,车都不用停。虽然这次在维也纳的时间相对宽裕,但为了保证后续行程的自由度,哪怕时间已近黄昏,我们还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进入奥地利就直奔地理位置较远的美泉宫而去。三月底这段时间,中欧的天气一天多变,早上在匈牙利还是晴空万里,一进入奥地利就阴雨连绵,气温降至5度左右,冷风刮的人身上跟结冰了一样,非常难受。本以为顶着这样的阴风惨雨,临近闭馆时间,天又快黑了,应该没什么人,结果刚到美泉宫就发现,宫门前人头攒动,还有不少是来买明天的票的(省的排队,美泉宫很大,全部玩一圈需要花3小时以上)让我们啧啧称奇。大名鼎鼎的美泉宫(德语:Schloss Schönbrunn ,又音译作申布伦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也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美泉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4世纪初开始这个地区称为卡特尔堡(Katterburg),是克劳斯特诺伊堡(Klosterneuburg)的属地,经营一座磨坊和一家葡萄酿酒厂。1548年起成为维也纳市长的办公地,直到156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1564年至1576年在位)买下了这块地,包括一座房子、一座磨坊、一间畜舍和一座休闲果园,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此君在位期间,以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漫长战争而“名垂青史”。传说1612年他狩猎至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德语:Schönen Brunnen)。马蒂亚斯的继任者经常以次地作为夏季狩猎之地,并建造夏季寝宫。1683年土耳其人进攻维也纳,将夏季寝宫毁坏。1696年,神圣罗马帝国御用建筑师约翰·伯恩哈德·菲舍尔·冯·埃拉赫奉命在毁坏的夏季寝宫之上建造皇宫,建成后来美泉宫的主体。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此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我们今天所见的美泉宫,要归功于玛丽娅·特蕾西娅在位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造,1743年至1763年间工程由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早期古典主义建筑师尼古劳斯·冯·帕卡西(Nikolaus Franz Leonhard von Pacassi,1716年3月5日—1790年11月11日)负责(他同时也是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改建者),狩猎皇宫被改建和扩建成一座奢华的皇家寝宫,可以容纳超过一千人居住,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美泉宫的大部分内装饰来自这个时代,它采用的是洛可可艺术,这在奥地利极其罕见。(1745年至1765年在位)和来自洛林的艺术家们则致力于皇家花园的扩建,他们将花园的林荫路设计成星状,各条林荫路在美泉宫中心的中轴交汇,巴洛克艺术的花园代表了皇家由内向外的统治。1752年爱好自然科学的弗朗茨一世在皇宫旁建造了美泉动物园,第二年又在花园西侧建造了荷兰式的植物园,19世纪被改成英国式。皇宫花园中的雕塑大部分是德国艺术家威廉·拜尔(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Beyer,1725年12月27日—1796年3月23日)的作品,他们出自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古罗马历史,最主要的作品是大花坛中的雕塑。美泉宫皇家花园的扩建在玛丽娅·特蕾西娅生命的最后一年——1780年终于完工,除了几个皇家专用花园外,大部分花园在已向公众开放。在花园的尽头,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美丽的喷泉——海神喷泉。天公不作美,季节也不对,雨越下越大,宫门前所有的花卉都被移除,让位于复活节集市。。。完全看不出应有的景致,唯一能看出的是,美泉宫真的是很大。。。匆忙拍两张照片闪人。具有1440个房间的巨大宫殿的外观还是很气派的,这里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霍夫堡皇宫是冬宫)。由于内部严禁拍照,关于这座伟大宫殿的传奇故事,只能通过文字来简单叙述下了。提到美泉宫,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大名鼎鼎的女人的故事:一个是美泉宫的建造者、18世纪执政40年的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雷西娅”;另一个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美人茜茜公主,也就是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根妮——奥匈帝国的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这里先简单介绍下这两个女人背后的家族,即哈布斯堡王朝,这个在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鹰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第二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由于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这么一个可称之为辉煌一时的王朝,最初也是靠着中世纪欧洲屡试不爽的联姻手段发迹而来的。1273年鲁道夫·冯·哈布斯堡当选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之前,这个家族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当时教皇格列高利十世为避免帝国王位大空带来的混乱局面,要求一众大小诸侯推举当时毫不起眼的鲁道夫伯爵为罗马王,意图立他为傀儡以便操控。谁知其貌不扬却极具城府的鲁道夫将联姻大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的六个女儿都许配给了各国的选帝侯或名门望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岳父” ,鲁道夫也从过去的默默无闻一跃完成了国王的逆袭。 在他身后,整个家族历经700年的发展,无不是通过联姻(几乎都是近亲结婚,导致其后裔受累于严重的遗传病困扰,这也为该家族日后衰败埋下了伏笔)实现的。“让别人去打仗,你,结婚去吧!战神马尔斯给别人的东西,爱神维纳斯也可以给你。” 这句欧洲谚语亦可称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家训。永远的茜茜公主在哈布斯堡王朝漫长的历史中,出过许多有名的皇后,其中只有一位皇后能得到后世如此多的关注和喜爱,她就是茜茜公主,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始终为人所痴迷(主要原因还是颜值高)。(画家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所作茜茜公主画像)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根妮,1837年出生在德国慕尼黑,是巴伐利亚王室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一员,因她的德语名字拼写为“Sisi”, 家人与朋友便昵称她为茜茜,这也是她在的德语里的昵称。茜茜公主是不折不扣的美人,在美泉宫的其中一个房间,陈列着一个纯白色的体重秤,为了保持体重,她每天称重,经常减肥,她身高1.72米,体重长年保持45公斤,从她的雕像、照片、服饰都可以感觉得到她纤细的腰肢,这与她日复一日节食和保持体操、骑马等运动不无关系。很多照片都展示了茜茜公主那美丽浓密的长发,茜茜极为重视自己的长发,据说她每天都会花费2-3小时的时间护理她的头发,有专门的发型师跟随她去往任何地方。甚至当她的发型师请假时,她都不愿意见人。她还使用大量美容秘方,尽管如此,她始终拒绝浓妆艳抹,所以哪怕穿越了几个世纪,茜茜公主看起来依旧清新脱俗,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年轻的弗朗茨和茜茜)关于皇帝弗朗茨一世和茜茜公主之间的故事,始终是后世热议的焦点,唯一可以达成共识的看法是,茜茜从没有真正爱过她的丈夫,哪怕年轻的弗朗茨从第一次见面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人的相遇更像是一场美丽而错误的邂逅。平心而论,弗朗茨算得上是19世纪的欧洲第一高富帅,体态修长且长相英俊,仪态得体的他只要穿上那一身庄重却又不失简约的军装,无疑就能立刻成为欧洲所有宫廷少女的梦中情人。即使是最仇恨皇帝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弗朗茨无愧为一个真正的欧洲贵族。他恪守古风做事严谨,崇尚斯巴达式的锻炼,洗冷水澡睡行军床,美泉宫皇帝寝室装修简朴,皇帝去世时就是睡在那张窄小的硬板行军床上。弗朗茨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常常超过12小时,堪称奥匈帝国最模范公务员。律己甚严的皇帝几乎不给自己什么享乐的时光,仿佛他在奥尔米茨加冕时举起的并不是权利的手杖而是沉甸甸的手铐,将这位18岁的热血青年和帝国日渐残破衰败的躯体牢牢结合在了一起。而这一切,恰恰是天性活泼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茜茜所无法忍受的。弗朗茨的一生堪称悲剧,当他结束68年的统治生涯时,一切都恍然如梦,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最爱的妻子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儿子年纪轻轻就自杀,选定的继承人又被塞尔维亚黑手党谋害,他为此发动的报复性战争使数千万人倒在血海中,也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最终解体。(年轻时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姐妹,海伦(左)和茜茜,右图为海伦结婚时的装扮)1853年的奥地利帝国有一件头等大事,23岁的帝国皇帝弗兰茨急需迎娶一位皇后,用一场盛大的皇家婚礼将这个早已分裂的帝国重新黏合在一起无疑是极为明智且重要的。皇太后索菲对此早已有了打算。她心目中的完美人选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是哈布斯堡的老朋友,茜茜的姐姐,来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海伦·卡洛琳·特蕾莎(爱称奈奈)。与少不经事的茜茜不同的是,温柔娴淑的海伦一直暗自憧憬着她的皇帝表哥,几乎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认为有了她的陪伴皇帝肯定能更好地执掌奥地利帝国这条大船。母亲露多薇卡觉得要是仅和海伦两个人前往适龄婚嫁的皇帝寓所(巴登伊舍尔行宫)那也未免有些不得体统。带上海伦的妹妹茜茜,然后谎称这次只不过是带着两个女儿坐一次远足则无疑要合理的多,毕竟15岁的茜茜只不过是个黄毛小丫头而已,她又能有什么威胁呢。然而命运跟众人开了个玩笑,就在弗朗茨已经做好了屈从的准备,身着极普通的连衣裙,冒冒失失闯进来的茜茜宛如丘比特之箭,瞬间将皇帝的心门射穿,无法自拔地成了爱情的奴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遭遇订婚失败的打击,妹妹成为情敌,但是两姐妹关系一直融洽。1858年海伦与图恩和塔克西家族的世袭王子马克西米利安结婚,也是公爵家五姐妹之中唯一一个拥有美满幸福婚姻的女儿。(安德拉希-茜茜的绯闻男友(左)、茜茜(右))1854年的4月24日,面色红润、双唇紧闭的巴伐利亚公主在一片欢呼和喧闹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哈布斯堡王朝的心脏维也纳。盛大的婚礼冲淡了王室与人民之间的敌意,获得了所有人的祝福。荣登伊丽莎白皇后之位的茜茜起初也勇敢的接受了自己的责任,直到这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巴伐利亚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生活的茜茜,越来越无法忍受森严的宫规戒律和日渐繁琐的外交活动;因家族不够显赫而备受维也纳王室轻慢;丈夫始终忙于公务而无暇关心她;遗传下来的精神不稳定也越来越明显。在被婆婆索菲剥夺了2个孩子的抚养权后更使得矛盾彻底爆发。年轻的伊丽莎白皇后终于忍受不住了,她开始想尽办法地离开维也纳,一年之中有大多数时间在外游历,和丈夫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虽然深爱着妻子,但性格刻板不拘言笑的弗朗茨始终无法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被工作搞的焦头烂额的他很快就只能将精力放在帝国而不是他的皇后身上。皇帝夫妇不和的裂痕是在弗朗茨的手足无措中展开的,也将在另外一个人的手中慢慢破裂。(茜茜公主加冕匈牙利王后,画面右侧身着黄衣右手高举礼帽者是与王后关系甚密的安德拉希伯爵)1866年1月,匈牙利决定派遣安德拉希伯爵——前往维也纳,请求奥地利的皇帝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治权。久洛·安德拉希(Graf Andrassy)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前绞刑犯,出生于一个匈牙利贵族家庭,自1845年开始参加匈牙利爱国运动,曾是匈牙利反哈布斯堡的起义运动中的一个营长。在起义失败之后,不得不流亡巴黎,并被缺席审判死刑。到了1857年,奥地利皇帝的大赦天下让安德拉希重新回到了祖国,参加了一个致力于在奥地利帝国的框架内保护匈牙利利益的温和性政党,并很快成为了该党的副主席。当安德拉希身穿绣金外套,肩披虎皮披风出现在维也纳皇宫时,深居皇宫锁于笼中的伊丽莎白皇后这会正处在郁郁寡欢中。对于急需试出皇帝底线的安德拉希来说,还有谁比茜茜更能担当这一重任呢?风度翩翩的匈牙利伯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令忧郁貌美的年轻皇后爱上了他,并且爱屋及乌地关注起匈牙利的命运来。美丽的皇后与匈牙利魅力非凡的伯爵做了第一次深谈,伊丽莎白皇后说道:“你看,假如皇帝在意大利遇到麻烦,我会很痛苦,假如同样的事发生在匈牙利,对我来说则是致命的。”最终在他的游说下,茜茜软硬兼施,不惜以威胁的手段逼迫自己的丈夫同意匈牙利的自治。当时正值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虎视眈眈,弗朗茨皇帝意识到需要安抚匈牙利,他终于和安德拉希坐到了谈判桌前。这时的茜茜成了两个情敌之间的调停人 。1867年,根据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奥匈帝国建立。在6月8日这一天,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象征着匈牙利王后的王冠戴在了茜茜的头上。王后和皇后,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受尽维也纳皇室抨击的茜茜终于将自己和匈牙利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王后在匈牙利国会的致辞将全场推向高潮:“愿全能的上帝给予你们最优厚的赐福”。茜茜流利而充满感情的匈牙利语在国会上空回荡,在场的观众被她深深打动,据一位议员回忆:“泪水顺着大家的脸颊留下来。”直到今天,许多匈牙利人仍然深深的爱戴着茜茜,只肯承认茜茜曾是他们的女王。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是安德拉希伯爵在奥匈帝国历史上留下最出彩的一刻,这一年大病初愈的茜茜重返匈牙利时却发现安德拉希已经不常伴她左右了。这位野心勃勃的伯爵大人现在要效忠的对象是他的新主人,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双重国王弗郎茨·约瑟夫一世。曾经的情敌结为牢固的同盟,皇帝将与情敌共存,受此打击的皇后则远遁国外,多么讽刺的一幕。茜茜一生有过4个孩子,长女索菲2岁时便夭折,二女吉塞拉和四女玛丽长大成人后嫁人生子各安一方,三子鲁道夫却成了茜茜心中永远的痛。1889年,一生与母亲关系淡漠的30岁的奥地利太子鲁道夫与他的情人一起自杀,茜茜受此打击从此陷入忧郁症,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茜茜的一生始终在别人身上找错,因此这次她也将她唯一的儿子的死归罪于她的丈夫。从此以后她只穿黑衣服,打着一把皮制阳伞,用一把棕色扇子遮住面孔,以悲伤的圣母形象昭示天下。(茜茜去世的前一天,摄于瑞士泰里特(左一),据说是她生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1898年9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伊丽莎白女王和斯塔瑞伯爵夫人沿着日内瓦湖边的勃朗峰滨湖路步行,准备登上日内瓦号轮船前往蒙特勒,被意大利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卢伊季·卢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中心脏。卢切尼事后说:“我只想要杀死一名皇室成员,不在意是什么人”。锥子又尖又细,被击中的茜茜甚至都没有什么痛感。她从地上爬起来,分别用德语、英语、法语向周围人的帮助表示感谢,随后自己登船,结果在登船后就倒了下去。直到除去紧身衣,周围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终因流血过多身亡,时年60岁。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出了什么事?”她的死讯传到维也纳,弗朗茨正坐在他的书房内,想要给他的妻子再写一封信。经历丧子之痛的皇帝不得不再一次承受丧妻之痛,余下的20年对于他来说已经再无意义,这个世界终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值得纪念的东西。纵观茜茜的一生,始终活的像一个孩子,那些成年人的义务和约束仿佛是强加在她身上的枷锁一样,令她不堪忍受向往逃离。她无法掌握自己的新生活,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皇帝的妻子还是年轻的母亲。这样的茜茜注定成为自己郁郁寡欢的人生中的悲剧角色。第二天雨过天晴,我们的思绪重返几个世纪之后,开始认真的欣赏今天的维也纳。维也纳的内城并不大,景点也相对集中,鉴于市区停车艰难,我们计划全程步行和依靠公共交通完成。第一站先从维也纳市政厅开始,上图地铁站U2线可直达。维也纳地铁和国内不同的是,不以颜色区分线路,只要车头的标牌和路线对上即可。站后便是市政厅的后门,这里是机关办公室所在地。维也纳市政厅是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 用来代替Wipplingerstrasse大街的老市政厅。这是一座新哥德式风格的建筑。1883年,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凡史密德(Architekt Friedrich von Schmidt)接受了皇帝法兰兹约瑟夫一世的委任,完成了市政厅的建设。维也纳市政厅在市政厅广场的东侧,正面看去跃入眼帘的是5座尖塔,中间的一座直入云端,两翼的4座不足其半,却高出一字拉开的3、4层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层次十分鲜明而壮观。大厅正中的高塔98米,是维也纳的吉祥物。相传,当时的非教堂建筑不能超过100米,市政厅塔楼的建造计划遂遭到教会的反对。于是设计者冯.施密特就将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却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铁人”,显示了人们向旧势力的挑战,教会对此也无可奈何。市政厅是1873年建设完工的,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其拱廊、凉廊、阳台、尖头窗、豪华的雕刻都体现了新哥特式的典型风格。市政厅和欧洲大部分城市相同,以哥特式风格设计建筑,不过因为建筑时间是公元十九世纪,它是维也纳严谨的历史主义风格和哥特式风格最完美的结合,以此亦称为新哥特式。市政厅是环形大道艺术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和建筑杰作之一。在市政厅广场对面,是一座造型古朴的白色建筑,这是著名的城堡剧院。维也纳号称音乐与戏剧的圣殿,其剧院分布在维也纳各地,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城堡剧院。城堡剧院的德语是德语地区最标准的,有许多世界级的演员在此担任客籍演出,而能够晋身于城堡剧院演出,就是对其艺术表现最高的评价了。城堡剧院原是特瑞莎女皇于1741年所建,由哈森瑙尔(Hasenauer)和山柏(Semper)负责设计。原址在圣米歇尔广场,1888年后,改建为现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并挤身为环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城堡剧院位于市政厅的正对面,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阳神阿波罗与悲剧中的缪斯」。剧院对面是维也纳人民广场,是一座被众多著名建筑多包围的闹中取静的绝佳休闲场所。人民广场的外侧,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奥地利议会大厦。坐落在维也纳的奥地利议会大厦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1873年,著名建筑师特奥费尔·翰森授命建造这座议会大厦。为了象征民主来自于希腊,建筑师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立面采用古希腊的科林特式柱头,三角檐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议会大厦前的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征着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每年的10月26日是奥地利国庆日。这一天,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举行传统的国防军展示活动。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大厦及政府各部也对普通公民开放,人们可以自由地走进这些部门参观并与总统、总理及各部部长握手、交谈。奥地利议会大厦门前的雅典娜雕像。她是古希腊神话中智慧、战争和军事谋略的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同时也是技术、工艺的女神。据说她传授纺织、园艺和陶艺等技艺,以及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给人类。此外她还是航海、农业和医疗的保护神。法律、秩序的女神,并创立了人类的第一座法庭。议会大厦的雕塑古朴有力。议会大厦旁的第一共和国纪念碑(Republik denkmal zur Erinnerung An Die Gruendung Der 1.Republik),碑文是:der erinnerung an die errichtung der republik am 12 november 1918(纪念建立共和国 1918年11月12日) ,这个日子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终结,国家政体成为共和国。碑中是三个头像,为建立第一共和国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亚克布·劳易曼(Jakob Reumann),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维也纳市长;维克托·阿特勒(Victor Adler),《工人报》主编; 费尔南多·汉努施(Ferdinand Hanusch),共和国政府秘书长。维也纳的有轨电车也是很方便的公共交通,慢悠悠的带你转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有时间,一定要体验一下。如需前往议会大厦,乘有轨电车1、2、D、J在Stadiongasse下车即可。在玛丽娅·特蕾莎广场,有两两相望的艺术史博物馆和自然史博物馆,其中以自然博物馆更为著名。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德语: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缩写KHM Wien)是奥地利著名美术馆,下辖8座分馆。主馆舍位于维也纳环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与霍夫堡皇宫相对,由统治欧洲近7个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兴建。在其中除了一睹皇室珍藏,还可以领略奥匈帝国盛期的余晖。另有7处分馆位于维也纳及因斯布鲁克。如今,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全世界第四大艺术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哈布斯堡王朝数百年来收集的欧洲珍品。卢本斯、伦勃朗、丢勒、拉斐尔、提香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更使这座艺术博物馆的名声倍增。一代女皇特蕾莎(气势非凡的女皇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在美泉宫说完茜茜,现在来说一说她的前辈,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玛丽娅·特蕾西娅(德语:Maria Theresia;全名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又译玛利亚·特蕾莎,在她的那个年代,奥匈还未合并,奥地利帝国地位远高于匈牙利,她自然是奥地利大公和国母,同时也是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此弗朗茨非奥匈帝国的弗朗茨)的妻子。玛丽娅出生在奥地利的霍夫堡皇宫,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年轻的玛利亚和弗郎茨·斯蒂芬(右))和茜茜公主不同的是,玛丽娅·特蕾西娅本人的婚姻是以爱情而不单是政治利益做基础的,即自由恋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特蕾西娅19岁嫁给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在此之前,15岁起就生活在奥地利皇宫的弗朗茨,以英俊的相貌、贵重的人品使哈布斯堡家族的女继承人爱慕倾心。为了延续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统,她和丈夫协定他们的后代姓“哈布斯堡—洛林”。弗朗茨·斯蒂芬为了奥地利,为了未婚妻,放弃自己家族领地洛林,而到遥远的北意大利继承绝嗣的美第奇家族的领地,托斯卡纳大公国。为了爱情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使查理六世皇帝和玛丽娅·特蕾西娅公主备受感动。关于玛利亚和她的丈夫有一则趣闻:一次皇帝和女王微服出行,女王口渴了,皇帝非常骑士的自告奋勇翻越篱笆墙去为女王摘了几串葡萄,但他们被园丁发现了,身上又没带现金,就告知真实的身份,愤怒的园丁根本不信,大嚷:你是罗马皇帝,我还是中国的国王呢。把他们夫妇关进了地窖。晚上才被卫兵解救出来。乐不可支的女王后来在这里立了一块牌子以纪念这次冒险。上面写着,罗马皇帝犯了侵犯私人财产罪,匈牙利女王是他的同谋,甚至可以说是指使和教唆犯。弗朗茨为人宽厚浪漫,经常卷入绯闻事件,对此玛丽娅·特蕾西娅非常嫉妒和不满。即使如此,女王和皇帝的关系一直和睦。皇帝的女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女大公曾说:“皇帝是个好人,谁都能把他当做朋友来依靠,我们必须保护他,不让他受到自己多情的困扰。母亲对他的恋情非常妒忌”。他最著名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法王路易十六之妻,殒命断头台的绝代艳后)则非常崇拜他,以至于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把父亲的去世当作一件“天塌”一样的大事,“无忧无虑的童年唯一的阴云”。女王还曾建立“贞洁委员会”,打击偷情的大臣和平民百姓。这个以维护道德风纪为目的的风纪警察组织深入全国各地,很不得人心,以致维也纳咖啡馆传出最有名的笑话就是“弗朗茨太太,请你管好自己的丈夫。”(中年的女王)1740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笼罩在重重阴霾之中。广袤的国土上,只有一支不足 10 万人的军队,而且士气低落,指挥失灵,似一盘散沙。国库空虚,食品匮乏,瘟疫横行,民众陷入绝望。而周围的列强环伺,随时准备挑起事端,发动战争。因此,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统治者,在最钟爱她父亲去世后,玛丽娅惟有以百倍的勤奋,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战。女王把毕生的精力全都用在恢复哈布斯堡帝国的地位上,当普鲁士不宣而战之后,巴伐利亚与法国以及西班牙军队也加入战争,从而揭开了长达 8 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序幕。面临如此严重的威胁,玛丽娅·特蕾西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屈服和软弱。她一再表示,将誓死保卫父辈留下的家业,寸土不让。彼时父皇留下的国库空空如也,军备状况极其恶劣。她因此立下誓言:“就算战斗到最后,我宁可卖掉最后一条裙子,也绝不放弃西里西亚!(今波兰西南大部、捷克北部和德国东部小部分地区)”虽然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打的昏天黑地,奥地利一度处于绝对劣势,但女王发挥出她非凡的才干,在欧洲大陆合纵连横,以果决的政治手段和正确的军事策略,最终换回较大的战果:成功地维持了父皇时代的大部分领土。神圣罗马皇帝的桂冠也重新归于哈布斯堡王室。全欧洲都把玛丽娅·特蕾西娅尊为皇后兼女王,甚至连老对手——她的表哥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也称她为“匈牙利女王”了。女王深信,这是历史赋予她一种使命,所以她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勤奋工作着:亲自将自己的作息时间从早上8 点改为早上 6 点,并在括号内加上“5 点:夏季作息时间”。她不顾宫中传统,把晚餐由晚 11点改为 8 点半。因为对每一个案卷,每一项工作,她都要亲自过目,她必须抓紧时间,晚上也要工作。她乐于全国各地巡视,在乡下一口气步行几个小时,途中仅吃一顿便餐。她临产前还到歌剧院接见演员,分娩后几乎看不到她休养,没两天她就去走街串巷,或伏案工作了。马丽娅对待工作的态度简直堪称后世楷模,说她是帝国第一工作狂也毫不为过。她了解到百姓对帝国的命运深感忧虑,推行开明政治,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抚他们。她敞开宫廷大门,接待最低一级的臣属,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怨言。她的平易近人让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女王赞誉有加。(女王一家)玛丽亚·特蕾西娅一直深爱丈夫,对于她来说,丈夫不仅仅是生活的伴侣,20年来,他的宽容和大度,对她执政的不干涉更是莫大的支持,使她能够把哈布斯堡家的事业和利益凌驾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利益之上。1765年,弗朗茨一世皇帝去世,女王在悲痛中迎来了她人生中的最后15年,这也是她人生最为艰苦的时期,儿子约瑟夫皇帝想要权力,然而他的不成熟却会使奥地利重陷险境。看透这点的玛丽亚只能为了国家利益而陷于与儿子的权利斗争之中。约瑟夫要瓜分波兰时,她曾竭力阻止,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来到法国时,她不厌其烦地教导她,忍痛劝说自己的女儿和杜巴丽夫人(出身青楼的著名交际花,路易十六的情妇)说上一句话,尽管她自己对杜巴里深恶痛绝。路易十六和玛丽亚·安托瓦内特结婚7年没有子女,她敦促约瑟夫前往凡尔赛一看究竟。在她生命的最后十五年,她其实已经不是在和普鲁士明争暗斗,而是竭力保持奥地利的稳定。1780 年 11 月 29 日,执政 40 年的玛丽娅·特蕾西娅,因 3 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状况急骤恶化而死于心脏病。临终前,她仍放心不下,对每个子女都做了诚挚的谈话。她不愿入睡,要亲眼看着死神的到来。直到晚上9 点,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统治者玛丽娅·特蕾西娅终于与世长辞了。玛丽娅·特蕾西娅的一生无愧于成功的统治者和政治家的称号,影响力可以媲美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女王,因此,尽管她生前从没有用过“女皇”的头衔,世人还是习惯地称她为“奥地利女皇”。伫立在广场一头的是新堡博物馆,是位于霍夫堡新皇宫里南侧的一系列小博物馆,其中主要是兵器展览馆、乐器展览馆和希腊雕塑馆等。维也纳博物馆区占地6万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博物馆区。新堡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的采用联票制,对于博物馆爱好者来说真是大大的利好。英雄广场是霍夫堡皇宫的外部广场,兴建于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统治时期,是没有完全建成的所谓“帝国广场”(Kaiserforum)的一部分。 其东北部是霍夫堡皇宫的 Leopoldinian Tract,东南方是新霍夫堡,西南方的内环路,将其与“城门外”(Äußeres Burgtor)隔开。西北部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以很好地眺望内环路、国会大厦、市政厅,以及城堡剧院。广场上有2尊军事领袖的骑马像:欧根亲王和卡尔大公。萨伏依的欧根亲王,(德语: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10.18巴黎~1736.4.24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军事委员会主席,维也纳英雄广场上的两大英雄雕像之一(另一个是第一个击败拿破仑的卡尔大公)。他的军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战斗激情使他扶摇直上,29岁便成为帝国陆军元帅。大土耳其战争期间,在中欧和巴尔干三度击溃土军,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两度与法军交战。并将法国逐出意大利。1718年他大胜土耳其,拿下巴尔干重镇贝尔格莱德。他是出色的战略家,也是懂得激励人心的领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军人之一。欧根的曾祖父为意大利萨伏依王朝公爵卡洛·埃曼努埃莱一世,祖父为萨伏依-卡里尼亚诺亲王托马斯·弗朗西斯,父亲为法国萨伏依—苏瓦松总督欧根·莫里茨亲王,母亲奥林匹亚-曼尼亚为法国红衣主教、首相马萨林(意大利人)之侄女,年轻时曾经为法王路易十四之情妇。从血统上来讲,欧根是个纯正的意大利人,从文化上来讲,他是个法国人,可是他一生都是在奥地利渡过,并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因此,三国都以他为荣。欧根自幼其貌不扬,身材瘦弱,有小修道士之称。1683 年时值奥斯曼土耳其大举进攻中欧,基督教世界大受震动,19岁的欧根遂作为志愿人员赴前线参战,因战斗英勇,获得赏识。1686 年指挥攻克布达城战役。1687年24岁的欧根升为中将,战功卓著。1697 年取得森塔战役大捷,作为欧洲军队第一次击败一位苏丹御驾亲征(穆斯塔法二世),并迫使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第一个战败条约的年轻将领,几乎是一夜之间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成了打击异教徒的全欧洲英雄。他的大名在欧洲如雷贯耳,三位皇帝都把他视为帝国支柱。他也曾说过利奥波德一世皇帝就是他的父亲,约瑟夫一世皇帝就是他的兄长,查理六世皇帝就差一点,只是他的上级而已。后世为了纪念他,一战时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第三号战舰被命名为“欧根亲王号”;二战时德国将希佩尔级重巡洋舰3号舰命名为“欧根亲王号”;党卫军第七志愿山地师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欧根亲王师”。欧根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备受部属的爱戴,极受盟友的钦佩。也有较深的科学艺术素养,和孟德斯鸠、莱布尼茨等学者私谊甚笃。同时他还是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维也纳著名的“美景宫”即是为他所建。卡尔·路德维希·约翰·洛伦茨(Karl Ludwig John Lorenz;1771年9月5日-1847年4月30日) ,是奥地利帝国皇子,元帅,军事理论家,切申大公爵。史称卡尔大公(Archduke Charles)。是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第三子。出生在父亲任大公的托斯卡纳大公国(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年轻时就过继给了姨父切申公爵阿尔贝特·卡西米尔,1790年进入军队,在战事频繁的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作为奥地利的军事统帅而活跃于欧洲战场,并曾成为使拿破仑一世首次受挫的抗法名将。1809年奥法战争一开始,奥地利军队就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拿破仑的军队就攻陷了维也纳。就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卡尔从他的驻地率数万精兵,携数百门大炮,在维也纳近郊的多瑙河畔伏击了拿破仑的大军,赢得了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首次挫败了拿破仑一世的进攻,击毙包括法国名将拉纳在内的4万余人,由于力量不足,他没有继续进攻,使拿破仑逃过一劫。卡尔大公在晚年潜心研究军事,致力于军事历史和军事理论的写作,并注意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的军事经验进行总结。其主要著作有《论将领的战术》,《从1796年的德意志战局论战略原理》和《1799年德意志和瑞士战史》等。威灵顿认为在反法同盟诸将之中只有卡尔大公水平最高,而拿破仑也认为在他的对手里面卡尔大公是最强的。霍夫堡宫殿 (德语:Hofburg)是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宫殿建筑。霍夫堡宫殿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冬宫。(夏宫是美泉宫)。今日的霍夫堡宫殿是奥地利的总统官邸所在地。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最终才演化成了眼下这个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迷宫。皇宫依地势而建,分上宅、下宅两部分。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霍夫堡皇宫在德文中的 意思是宫廷城堡的意思。这座皇家的城堡坐落在维也纳内城。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这里统治庞大的奥匈帝国的。记载了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时代多民族国家由盛而衰的景象。这里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居住地,直至1806年弗兰茨一世皇帝宣布这个神圣帝国解体。如今,它是联邦共和国总统办公地,而且是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见证人”。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是上世纪末的仿古典式风格,霍夫堡皇宫都把它们汇集在一起。皇宫的占地面积达24万平方米,有18栋楼房、54个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间房间,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小贴士:皇宫地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中心,地址是:Kaiserappartements, Silberkammer。地铁:U1, U3到Stephansplatz下,或者U3 到Herrengasse下便可到达。)穿过礼仪大厅的走廊,就来到了老霍夫堡皇宫。在广场见到的是弗兰茨二世皇帝塑像。这位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为了破灭自称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想当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于1806年主动解散了这个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茜茜公主博物馆位于霍夫堡宫内。2004年4月24日,为庆祝奥匈帝国皇帝国王弗朗茨·约瑟夫和王后伊丽莎白结婚150周年,霍夫堡宫落成一座新的博物馆,它也是霍夫堡宫内穿过宫廷议会的那条回廊的一部分。该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展示伊丽莎白王后的诸多生前私人物品之外,还将展示这位美丽的皇后的最著名的一些肖像画。博物馆集中展示伊丽莎白的个人生活,特别是她对宫廷礼仪的反抗、对美丽和瘦身的疯狂追求、对体育的极度热衷以及对古典诗歌的痴迷。茜茜入主皇宫时建造的设备齐全的体操房,曾让维也纳人大跌眼镜。离开霍夫堡宫,沿着安静的街巷步行,在绅士街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座位于三岔路口的建筑,是我们此行打卡的目的地之一:维也纳中央咖啡馆。在维也纳,名气最大,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又都乐于驻足的咖啡馆,莫过于在19世纪被称为“世界咖啡首都”“最人文主义”的中央咖啡馆了,号称全球十佳咖啡馆之一的它,号称一个时代的传奇。“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是很多小资青年都喜欢自我标榜的状态。事实上,这句话是人们对诗人阿尔滕伯格的描述,而这句话里说的‘咖啡馆’,指的正是维也纳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当你步入中央咖啡馆,你会在面对门口的位置上看到一位大叔的雕像,这位大叔就是奥地利诗人彼得.艾顿伯格(Peter Altenberg),为了纪念艾顿伯格,中央咖啡馆因此为他留下一个专属的位置。除此之外,让这里充满了艺术气质的还有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光临。画家克林姆特,席勒,佛洛依德也都是此处的座上宾。连希特勒、列宁、托洛茨基都青睐于此。更早时,中央咖啡馆还有着“国际象棋学校”(Chess school / Die Schachhochschule)的美称,正是因为众多象棋选手的频繁光临。这里有宽广的厅堂、哥特式的高顶、流线形拱墙、大理石柱子和上了点年纪的家具和装潢。屋顶很高,厅堂宽敞,极具气势。内部装修充满了文艺古典气息,高高的天花板撑起室内柔和的光线。红色的地毯与绒面座椅尽显高贵。而少不了的,还有穿巡不歇又衣着整洁体面的服务生。奥匈帝国约瑟夫一世与妻子茜茜公主的大幅画像挂在最内部的墙面上,不知他们是否也曾是这家咖啡馆的座上宾。简单的炸猪排配土豆作为午餐,当然这不是咖啡馆最为拿手的餐点。据说咖啡店久负盛名的Melange 咖啡是奥地利的“国粹”,搭配招牌蛋糕(Café Central Torte),来之必点。对甜品有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选择奥地利国粹之二:Strudel,果馅饼。从咖啡馆出来,漫步商业街,随处可见广场上设置的复活节集市。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制作精美的复活节彩蛋。十二世纪时,人们在复活节节庆中加入鸡蛋,此蛋多涂以红色,也有绘成彩色和笑脸。故一般称之为“复活节彩蛋”(一般也称为复活蛋)。蛋的原始象征意义是为“春天—新生命的开始”。基督徒则用来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复活节彩蛋是复活节里最重要的食物象征,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如今的彩蛋花样繁多,形式各异,如镂空的蛋雕一般亦可归入广义的彩蛋之列。维也纳圣彼得教堂是一座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堂,建筑风格是比较经典的巴洛克式,面向西南方,距离格拉本大街颇近,修建于1701年到1733年,可容纳400人,内部风格新颖,外观动感强烈,上面的穹顶是凸出的曲面,而下面两层墙体则是凹入的曲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堂中央看上去富丽堂皇。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唱诗班在一展歌喉。那合声回荡在教堂的穹顶之下,宛如天籁之音。熙熙攘攘的格拉本大街,贩卖复活节小商品摊位。提到奥地利,就不得不提施华洛世奇,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精确切割仿水晶制造商,它的大名享誉全球。位于维也纳最著名的购物街格拉本大街的这家施华洛世奇维也纳水晶店是其全球总店,楼高3层,从橱窗到里面的装潢富丽堂皇,又附设香槟酒吧和供客人参与的Workshop,自制水晶饰物给自己,可说是相当独特的体验了。 店内还设有互动元素的设备,可以戴上Headphone,边看着挂在橱窗上闪闪生辉的吊饰边听音乐。此外,店内还有和其他品牌合作的产品,如耳环、项链、戒指、襟针等,款式设计众多,是个扫货的好时机。施华洛世奇的镇店之宝之一,钻石星花首饰俨然已经成为了茜茜公主的标志,因此她的这些星形珠宝又被称为“茜茜之星”。茜茜之星”是19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伊莉莎白皇后经常佩戴在头上的饰品,一颗巨大的珍珠被镶嵌在周围的27颗宝石围绕着。茜茜佩戴头饰的画作也成为她留存于世最为经典的形象。1998年,钻石星花在奥地利皇宫被公开展出,虽然布置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可一颗带有珍珠装饰的钻石星花还是被人盗走,并放置了一枚赝品。直到9年后,2007年5月,加拿大警方在调查一个诈骗团伙时,在主犯布兰夏德的住所发现一件珍珠钻石珠宝,正是被盗的钻石星花,从而让布兰夏德的另一个身份——“国际珠宝大盗”被曝光。橱窗外驻足观赏的游客,大家对于施华洛世奇的喜爱可见一斑。附送小贴士:在维也纳,公共厕所是收费的,哪怕是去麦当劳或者星巴克也是一样。方便一次收费0.5欧左右,相当不划算。格拉本大街上的公共厕所很不好找,而这家施华洛世奇总店居然提供免费厕所,简直是天地良心,大家走过路过一定不要错过,买点东西犒劳自己也算打赏这样的良心商家吧。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格拉本大街中央的黑死病纪念柱,是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纪念柱”,也是造型最为壮观华丽的同类纪念柱。1679年的维也纳黑死病肆虐,鼠疫几乎夺走了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后来为了纪念死于鼠疫的受难者,奥地利皇帝利奥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这尊黑死病纪念柱。圣斯特凡大教堂是奥地利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也是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圣斯特凡大教堂位于维也纳的市中心,是维也纳首都的象征,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米,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是欧洲最高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带有东欧教堂很浓厚的地方色彩。圣史蒂芬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人们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的结果,又是维也纳人折中调和才能的体现。圣斯蒂芬大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 1137年,巴奔堡王朝的利奥波德四世(1136—1141)与帕绍的主教管区商定,在维也纳城界外面建造一座新的教堂。圣斯特凡教堂的地下室也是一个奇观,据说每天下午4时,从教堂正堂的左侧一个入口可以沿阶梯步入教堂地下室。令人难以想象和不可思议的是,哈布斯堡王室大部分皇帝的心脏都装在一个个年代久远的大盒子里安置在教堂的地下室,而他们的遗体则葬在位于市区其他位置的皇家墓穴。这里还存放着几千人的白骨,是在1679年维也纳大瘟疫流行时死去的人们。似乎欧洲人将遗骸收纳在闹市区,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了。圣斯蒂芬教堂的彩色屋顶多彩绚丽,它的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长达110米,覆盖着23万琉璃瓦。建筑顶部有一个双头鹰的标志,这象征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国统治。圣斯蒂芬大教堂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欧洲各种古典风格建筑的混合体,也是建筑艺术互相包容、折中调合、兼收并蓄的代表。(小贴士:教堂前的广场人流密集,是小偷经常光顾的场所,观光时请一定看好自己的包包。我们这次就吃了亏,钱包被偷,血泪教训各位一定要铭记啊!)(交通:搭乘地铁U1、U3在Stephansplatz下车,1、2号有轨电车亦可到达。)这个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步行街边的毫不起眼的小小门庭,稍不注意就会错过,门口的装饰画内敛而含蓄,初看以为是某个艺术展,其实内部却大有大乾坤。维也纳嘉布遣会教堂(又译“卡普齐纳教堂”)是近400年来的奥地利皇室成员的墓室。卡普齐纳教堂(Kapuzinerkirche)本是清贫教团的一支,因此教堂的建筑几乎没有任何雕琢。然而,就在这座教堂的九间地下室,却放置着哈布斯堡王朝138名成员的锌或铜制的棺材。其中的最后一次葬礼是在一九八九年举行的,被驱逐出境的末代皇帝卡尔一世和他的妻子齐塔成为最后安葬于此的哈布斯堡后人。沿着这个幽深的走廊,往下2层就是墓室的主体结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参观普通的艺术馆一样。里面的皇棺造型各异,做工精良,雕刻精致充满艺术感,棺材的缝隙被青铜浇注封死 ,加之日常养护得当,因此几百年来,当人们走进这个皇家墓室,却闻不到一丁点儿的异味。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具冲击力的墓室,人们满怀对逝者的敬意,以及对过去那一段辉煌的皇家历史的感慨漫步其间,丝毫不会给人惊悚和恐怖的感觉。整座皇家墓穴最大最宏伟的一座棺椁,埋葬着玛丽亚·特蕾莎以及她的丈夫弗郎茨·史蒂芬。作为奥地利帝国的国母,她实至名归。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的棺墓前总是摆满鲜花和纪念卡片,相比起来她的丈夫约瑟夫和儿子鲁道夫的棺椁前就没什么纪念品,足见人们对茜茜公主的喜爱和怀念。不知不觉已逛到傍晚,我们选择在这位于城市公园附近,口碑爆棚的RIBSofvienna餐厅吃完饭。地址:Weihburggasse 22 | A-1010 Vienna, Vienna 1010, AustriaRibs of Vienna餐厅位于Inner city地区。餐厅建于1591年,历史悠久。餐厅由防空洞改造而成,很有特色,氛围温馨,地道的奥地利本土风味菜肴深受食客欢迎。餐厅开门时间是晚上17点整,来之前需要提前预约,否则只能排起长队,等预约食客用完餐后才能入内。本店特色菜有:巧克力慕斯 , 黑啤酒 , 土豆汤 , 烤肋排 , almdudler , 柠檬汁啤酒 , Ribs of Vienna , Viennese Escalope , Beefsteak served on a hot lava stone , Potato soup with mushrooms and bread , Spareribs mixed , Spareribs Bacon。13.8欧一份烤猪肋排,虽是地道的维也纳菜,但是特别符合国人口味,基本都是精肉没什么肥肉,味道浓郁可口,菜的分量很足,一人吃可能会有点多,两人选一份,再配点其他菜尝尝会比较合算。酒足饭饱,趁着天还没黑,逛一下城市公园作为今天的收尾活动。维也纳城市公园(德语:Wiener Stadtpark)位于老城区东部环形大道内侧,面积有约65000平方米,是维也纳最受游客欢迎的公园。园区横跨维也纳河两岸,中间由桥梁连接在一起。公园入口设置了一座花钟。城市公园如同一座雕像的展览场地。音乐家中,最广为人晓的就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镀金雕像。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每年从四月份复活节到十月底,每天都有免费的约翰·施特劳斯音乐会在城市公园上演,并且有专业舞蹈演员示范标准的华尔兹舞。(可惜我们去的这个时间是3月底,没有赶上音乐会)这个不经意间闯入镜头的小姑娘,举手投足中都是满满的艺术气息,摆造型时动作自然优美、一气呵成,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形象高度契合,这大概就是维也纳这座城市所独有的气质吧。汉斯·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雕像,著名的奥地利画家,他以色彩绚丽的作品蜚声国内和国际。马卡特的家庭属于皇家宫廷的管家,出身低下,他曾经进入维也纳艺术学院(Vienna Academy),当时流行学院派和古典主义,而马卡特热衷于色彩的表达,最后被他的导师以缺乏天份的理由予以退学。退学之后,马卡特来到慕尼黑,师从卡尔·冯·皮洛提(Karl von Piloty),在冯·皮洛提的指导下,马卡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色彩特色后,回到维也纳。除了绘画,马卡特的作品开始进入装饰领域,他开始承接奥匈帝国的皇室建筑的内部装潢,甚至涉及贵族妇女的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他的风格被称为马卡特风格(Makart style)。1879年,马卡特策划设计了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和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的25年银婚庆典游行,史称马卡特游行(Makart-parade)。1882年,皇帝约瑟夫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赫尔墨斯庄园(Villa Hermes)献给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马卡特负责内部装饰设计,创作了再现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在他功成名就,成为维也纳艺术学院(Vienna Academy)的教授后,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整个维也纳,包括曾经劝他退学的那些老师。1884年,马卡特突然去世,年仅44岁,奥地利为他举行了国葬。在奥匈帝国的末期,维也纳老城的城墙被拆除了。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下令要在新建的环城大街旁边建造第一座向普通百姓开放的公园。1861年,城市公园的设计任务交给了宫廷的风景画师约瑟夫.赛勒尼和维也纳市第一任城市公园管理局长鲁道夫.西贝克。1862年8月21日,城市公园正式向百姓开放。一年之後,城市公园通过新建的桥梁跨越到维也纳河另一侧的儿童公园。1867年,库尔沙龙建成。如今,这里是每天举办华尔兹音乐会的场所。1906年,人们又在维也纳河畔新建了一座园亭。在同一年里,人们还在城市公园的角落上为维也纳市园林管理建造了一座小巧玲珑的青年风格建筑。这就是维也纳城市园林管理局所在地。第二天一早,我们启程出发,前往奥地利的腹地的一个美丽的小镇——哈尔施塔特。关于这个小镇是如何的美如何的仙,在国内其实就早有耳闻了。由于距离维也纳较远,怎么去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从维也纳、萨尔茨堡这样的大城市到哈尔施塔特就需要先坐火车到达Attnang-Puchheim,再换乘R或REX的火车车次即可到达Hallstatt火车站,然后还需要坐渡轮。这么一圈折腾下来,5,6个小时就没了,相当麻烦。由于我们是自驾,所以省去了很多交通上的麻烦,单趟车程3个小时左右,根据导航的提示沿着高速公路开下去就行了。沿途在高速公路的休息区休息,顺便考察下奥地利的高速服务站到底长啥样。根据我后面的观察,像这种只搭了一个棚子和若干停车位的,属于简易停车区,其功能和国内的服务区相比要简化很多,没有便利店、加油站、餐厅等服务设施,但是有免费的厕所,这其实是个很珍贵的设置,因为欧洲很多国家的高速公路服务站厕所都是需要收费的,人家就没有免费提供如厕的概念。想象一下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憋着一肚子水,好不容易熬到一个服务站,然后下来上厕所却发现没带零钱,这画面就不忍直视了啊。车位规划的不多,空荡荡也没什么车。这要是换了国内服务区,大车小车早就见缝插针停满了。休息区的户外长凳,非常简易,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休息功能。停车区除了提供免费厕所,还提供免费WIFI,简直良心!像这种带加油站和便利店的服务站,就属于功能设施更为完善的综合性服务站,但是大多数规模相比国内来说也是小了很多,这里上厕所就需要花钱了,切记切记。开过一大半路程,天开始下雨,导航将我从高速上引下,来到这条乡间小路。雨下下停停,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在这样的乡间小路开车,实在是一种享受。开着开着,忽然前方豁然开朗,一片壮观的湖水引入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哈尔施塔特湖了。奥地利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14个湖泊中最富灵性的观光胜地,当属哈尔施塔特湖区。虽然这里离哈尔施塔特小镇还有差不多半小时的车程,但我们已经按奈不住心中的期待,急切的想一睹小镇的绝世风情。沿途随手一拍,就是一道的别具一格的风景。前方通过这条隧道,就将到达小镇了。哈尔施塔特小镇面积不大,停车位很难找,出了隧道后可以看到一个较大的停车场,这也是大多数游客选择的停车位。停车场对面是一家超市,也是当地唯一的一家超市,里面居然还有中文标牌,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本以为这么一个身处中欧腹地与世隔绝的山中小镇,应该没什么人才是,结果游客还挺多,起码一半是东方面孔,国内同胞又占了其中的2/3,瞬间让我有种恍如在国内某个偏远景区的错觉。如果要进入小镇里面停车,似乎也是可以的。但我分析这里的停车位主要针对住店客人以及当地的居民,里面车位稀少,寸土寸金,能不能停就看各位造化了。这个小镇何德何能吸引了大批游客,趋之若鹜前来朝圣?这要从这个小镇的起源说起。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是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2005年12月有923名居民,直至2015年已有1221名居民。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文物十分珍贵,包括从原来的盐矿挖掘出的衣服及采盐工具、铁器时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哈尔施塔特的“Hall”可能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盐”,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小镇入口处盐矿工人的石雕)公元前2000年末期,正是盐矿的开掘使得哈尔施塔特开始有人居住。古老的凯尔特人在此开采生活的白金——山盐。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盐坑,于2010年停止作业成为观光区,有兴趣也可以去体验一番,在休息室里穿上作业服,进入440米深寒气逼人的盐坑底部,感受盐坑的历史。不论阴晴雨雪,哈尔施塔特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这里的景致恍若挪威的峡湾,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余脉,就着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小镇变成了人间天堂。湖水清澈透底,在高山峡谷之中,像一条宽阔的绿色绸带。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在小镇住一晚,临湖旅店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一排排临湖而建的木屋,色彩艳丽、层次分明。这些木屋与中国江南民居非常相似,但墙壁、窗户、阳台等都采用木头做材料。为了不同于别家,每家每户还会在屋形、色彩上表现自己的风格。由于处于湖边,每户人家还在临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专门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为交通工具。哈尔施塔特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小镇对面的这片建筑是极少数轮渡停靠点之一。哈尔施塔特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小镇对面的这片建筑是极少数轮渡停靠点之一。巍峨的阿尔卑斯山,白雪皑皑的山头被葱绿的植被和褐色的山石点缀的非常有层次感,在环绕山间的云雾笼罩下,宛如一幅悠扬的水墨画。湖边的狗子和天鹅。窄小的山间小路将我们引向坐落于山间的教堂。教堂的后花园是小镇的墓地,每一座墓都有独特的花卉和木刻以及石雕做装饰,虽小却很精致,依山傍水的风景也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墓地后方的高塔内就是著名的纳骨堂(骸骨室)。哈尔施塔特人有一个独特风俗, 由于小镇依山傍湖,寸土寸金,所以埋葬方式是特别。所有逝去的人在埋葬10年后骸骨都将由死者亲属移出坟墓,放到山上教堂中的纳骨堂。日久天长,这里堆积了骸骨(头骨和大腿骨),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所有的骸骨都经过清洗、消毒后留取头骨和大腿骨,在太阳下暴晒数周,使骨骼呈现出柔和的象牙色,再由亲属或专业的纳骨师绘出死者的名字、逝去的时间,再用象征光荣的橡树叶、象征胜利的月桂枝叶、象征生命的常春藤、象征爱情的玫瑰等植物进行精心的装饰后,陈列在纳骨堂里,供后人凭吊。如今,纳骨堂里放置了大约1200颗颅骨。经过悉心彩绘的颅骨,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毛骨悚然,而是平和与安宁。“我们曾经就是现在的你们,你们终将成为现在的我们。”纳骨堂门口意味深长的一句标语,道尽了人世间的生死轮回…… 小镇中心是集市广场。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心。广场周围有很多工艺品商店,游客可以在此购买纪念品。广场上有雕塑和喷泉,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静谧、安详的氛围与美丽的城镇景色相结合,构成了一幅极为和谐的欧洲小镇图景。中餐选择在当地颇具人气的Gasthof Zauner餐厅打卡。这家百年历史老店,包括餐饮和住宿,特色菜是烟熏烤鳟鱼,鱼就近取材自哈尔施塔特湖。菜单翻开居然还有中文介绍和配图(当然价格是不便宜),精准营销做的是相当到位了。哈尔施塔特湖的烤鱼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当地特色的松饼也口感非常不错。时间已经黄昏,我们告别哈尔施塔特返回维也纳。返程途中顺便去看一下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小镇——巴德依舍。沿途经过一片宿营地,也是哈尔施塔特湖区附近的度假地之一。大批帆船整齐的码放在草地上,可以想见春回大地,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帆如林的秀美画面。五颜六色的山间小屋星罗棋布点缀在丘陵上,在静怡的湖水映衬下,呈现出一派祥和而安宁的氛围。从哈尔施塔特到巴特伊舍尔大约20来分钟,不多时,我们便驶入了巴特伊舍尔小镇。由于当天还需赶回维也纳,天色渐暗,我们需要抓紧时间,直奔目的地——皇家别墅(夏宫)而去。在导航的指引下来到一处较大的停车场,地图上显示,从这里向山的方向走,就是皇家别墅所在地了。川流不息的依舍尔河。依舍尔河将皇家别墅和小镇隔开,这座铁桥是到达行宫后花园的必经之路。铁桥后面的这条游步道连接着一座回廊,延伸向半山腰的行宫后建筑群。当年茜茜公主和弗朗茨皇帝就是在这里漫步其间,相识相知的。这处宫舍是伊丽莎白家族的私人领地,现在也成为了博物馆。茜茜公主的后人们在这里向有幸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介绍家族历史和茜茜公主的奇闻逸事。不知是由于时间匆忙,没有找对入口,还是当天宫舍闭馆,我们未能进入行宫内部参观,很遗憾的与之擦肩而过。这一道铁丝网和斑驳的馆舍旧墙将我们和行宫隔开,这里就是当年茜茜公主的马厩,如今已荒废不再使用。从后山下来,从河的另一边眺望,大致能看到皇家别墅的背影,1849年,皇帝弗朗茨·约瑟夫选择在此建立夏宫。1853年8月19日,弗朗茨就是在此邂逅了茜茜公主,并举行订婚仪式。当1854年他和茜茜公主订婚后,弗朗茨的母亲索菲将这栋别墅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这对新人。当时这座别墅只有中间主体部分的14个房间,后来皇帝指定当时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师Antonio Legrenzi对其进行扩建改造。建筑设计师在主体两侧加上翼楼,使这栋别墅总体看上去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E",因为茜茜公主的名字就是Elisabeth(伊丽莎白),从这个创意可以看出,年轻的皇帝对他新娘的爱意和细腻的体贴之情。别墅同时也成为皇室的夏季居所,弗朗茨皇帝称之为“地上的天堂”。这里也是电影《茜茜公主》的外景拍摄地之一。天色渐浓,路上已经看不到什么行人,我们也只得连夜赶回维也纳,遗憾的告别了这座以盐矿温泉著称的巴德依舍小镇。第二天一早,天还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们收拾行囊,告别维也纳,根据行程的安排启程前往下一站:克鲁姆泽夫——也就是大名鼎鼎的CK小镇。在维也纳的两天着实太短,还有太多的美景没有机会看到,甚至于著名的金色大厅都没去。然而这座城市优雅的气质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时间,好好品味一下它的美。途中在服务区加油。欧洲人偏爱柴油车,一方面是因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简单说就是油耗低动力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欧洲油价低、柴油产量高、排放技术先进、政策扶持到位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在欧洲开柴油车,便宜又好用。但是油价同比国内来说也还是贵的,一升柴油1.449欧了解一下(汽油更贵)?从维也纳去克鲁姆泽夫其实走高速公路更快,但是在高速上开错一个车道后,阴差阳错就开到这样的乡间小路上来了,于是画风就变成了这样这样这样这样以及,这样。。。虽然导航很坚定的引导我们往这里走,大方向上看着也对,但是这路的画风和前面的田园风光完全不一样了啊喂!左前方这个碉堡一样的建筑就是奥地利边境了,再往前的标识牌是捷克边境。这就跨过国境了啊,本来想停下来好好观赏,奈何这荒山野岭里连个鸟都看不到,着实让人发毛,只好不做停留,硬着头皮开过。终于入境捷克了,路也渐渐宽了起来,两边的景色也明亮了许多,我那颗惴惴不安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捷克边境的村庄感觉陈旧了很多,和奥地利相比完全低了一个层次,从沿途的建筑和道路情况可见一斑。地图上显示的沿途小镇名称,捷克语完全看不懂。这辆不知何时开到我们前方的小红车,一路不紧不慢的引领着我们,穿过村落、田野、山川、河流,我猜他是很少遇见从这条路开过来的外国车吧(欧盟车牌首字母代表国家:奥地利A,捷克CZ),好奇我们究竟去哪。穿过这片森林,前方即将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克鲁姆洛夫。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是南波西米亚最迷人的小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CK小镇”,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首先说说这个“波西米亚”,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个词,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和装潢知名度有多高?请去某宝爆款了解一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历史上的波希米亚高地位于今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亚地区,多森林,面积约158,000平方公里,海拔1,602米。西南部为波希米亚森林,由奥赫热河上游河谷至奥地利境内的多瑙河河谷,呈西北—东南分布,海拔3,500英尺,主要为针叶林和落叶林。波希米亚地区在罗马帝国时期为一支叫波希人的凯尔特人的聚居地。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迁入,斯拉夫人亦于公元6世纪迁入波希米亚。由于日耳曼人为主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强大,波希米亚的日耳曼裔贵族成立了独立王国。如今的波希米亚拥有52,065平方公里的疆域,捷克共和国1030万居民中有约600万人生活在波西米亚地区。现今的波西米亚地区西与德国接壤,北邻波兰,东部为古摩拉维亚地区,南部则与奥地利为邻。波希米亚地区山峦环绕,分别通过波希米亚森林,厄尔士山脉,克尔科诺谢山和苏台德山脉等与其他地区接壤。其中最高峰位于苏台德山脉内。小镇周边有4个停车场,P1停车场位置最好,车位也多,这里离小镇入口最近,位置如图中红点所示,沿着公路下来很方便。如果从布拉格前往克鲁姆洛夫:来回巴士费用每人大约在15欧左右,预定网址:http://www.studentagency.cz; 乘车地点:地铁黄线ANDEL站下车或者TRAM N.K.站下车即到 。克罗姆洛夫这个现在只有14100名居民的小镇坐落于捷克南部。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上游,距捷克首都布拉格约160公里。该城在13世纪时由于其处于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上而逐渐繁盛。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多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捷克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流经小镇,在中央盘旋了两个“S”型,将克鲁姆洛夫环抱在怀里,营造出一个“马蹄形”半岛的错觉。著名的克罗姆洛夫城堡则建在河的对岸,风采依然。登高远眺,以城堡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一望无边,令人惊叹。克鲁姆泽夫的拉丁文和老德文所表示的含义是“高低不平的草地”,指曲折的草地或水面旁的地方,也可以称之为“河湾中的浅滩”。正好描绘出伏尔塔瓦河水道蜿蜒地环绕着这片土地的地理风貌。从停车场出来,沿着小路前行,前方就是克鲁姆洛夫城堡高耸城墙和拱门。城堡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余年,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易其主。公元1302年,维特克家族的维特克二世(Vítek II)成为克鲁姆洛夫领主,在建设克鲁姆洛夫小城100年之后,家族日益衰败,不幸的是他这一支传到重孙Vok z Krumlova时绝嗣。1302年Vok死后,此支系的领地连同克鲁姆洛夫城堡一起落入维特克三世创立的罗森伯格家族。当时接手的是亨利一世,他将全家从罗森伯格城堡搬到克鲁姆洛夫。从此克鲁姆洛夫在罗森伯格家族的统治下,小镇迎来了蓬勃发展辉煌时代。这一时期城堡的每个房间都安置有高至屋顶的壁炉,壁炉内修隐秘烟道,既可以取暖又不影响居所环境;来自比利时的羊毛挂毯花纹精美针织细密;庞大的熊皮标本居于屋中地板,守护着城堡主人和他的母亲;轮距宽阔的黄金马车自铸成以来只使用过两次,一次是迎接大主教,一次是迎接波希米亚国王的到来。那段时间也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全面兴建期,许多当年已存的罗马风格建筑被以新的时尚修改和重建。而早期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浮华装饰的影子,也伴随着罗森伯格家族的繁荣一同进入城堡。这种繁荣一共持续了300年。1601年罗森伯格家族最后的继承者因为债台高筑,将包括克鲁姆洛夫在内的财产卖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正式成为城堡的第三任主人。皇帝将自己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热爱,倾注进这座城堡中,即使由他直接导致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很快到来,克鲁姆洛夫依然免于战火侵袭。但是下一任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并不像他的前任一样如此热衷于城堡和艺术,战争还未结束,斐迪南二世为回报和偿还施蒂里亚贵族约翰·乌尔里希·艾根伯格(Jan Oldich z Eggenberka,1568-1634)在战争中对王室的支持与资助,于1622年决定将克鲁姆洛夫领地送给艾根伯格家族,1628年还封其为克鲁姆洛夫公爵。之后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1622-1719)的岁月,第三任克鲁姆洛夫公爵约翰·克里斯蒂安·艾根伯格(Jan Kristián I z Eggenberka,1641-1710)去世,由于他没有子嗣,他唯一的弟弟仅有的一个孙子也于1717年夭折,艾根伯格家族绝嗣。1719年,公爵的遗孀,来自施瓦岑贝格家族的玛丽在死后将领地和爵位一并传给自己的侄子亚当·弗朗兹·施瓦岑贝格(Adam Frantiek ze Schwarzenbergu,1680-1732),克鲁姆洛夫从此转为施瓦岑贝格家族所有。亚当·弗朗兹公爵在陪国王查理六世(Karl VI,1685-1740,也就是后来的女皇玛丽娅·特雷西娅的父亲)打猎时不幸被国王误伤而死,这使得他的儿子约瑟夫一世·亚当·施瓦岑贝格(Josef I. Adam ze Schwarzenbergu,1722-1782)年仅10岁便不得不继承爵位。在他统治期间,克鲁姆洛夫城堡进行了许多改扩建,包括洛可可风格的冬季骑术学校、化妆舞会大厅、花园喷泉和凉亭等。施瓦岑贝格家族也成为克鲁姆洛夫城堡最后一任深具影响力的私人所有者。 1939年,城堡的最后一位领主阿道夫·施瓦岑贝格(Adolf Schwarzenberg)被流放,他的领地和财产被纳粹德国占领和没收。二战结束后,根据1947年颁布的特别法律,克鲁姆洛夫城堡及施瓦岑贝格家族的其他财产被捷克土地局接管,再后来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收归国有。关于施瓦岑贝格家族历史,在欧洲大陆可谓声名远扬。施瓦岑贝格(德语:Schwarzenberg,捷克语:varcenberka)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位于现今巴伐利亚州北部。它的统治者是赛因斯海姆家族的一个分支。家族传承至今绵延不绝,家族历史上以在莱比锡会战中打败拿破仑的联军总司令第一代施瓦岑贝格亲王卡尔·菲利普,奥地利帝国宰相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及当代捷克外长卡雷尔·施瓦岑贝格三人最为知名。施瓦岑贝格家族悠久的历史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当代捷克外长卡雷尔·施瓦岑贝格是家族延续至今的传人。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私人所有制。施瓦岑贝格家族的所有领地和大部分财产都被充公,作为半个奥地利人的卡雷尔遂与家人移居维也纳。1978年,已在海外生活了41年的他重新回到捷克,是因为妹妹想回来看看家是什么样子。施瓦岑贝格约了朋友同行,票是朋友买的,因为他不想亲手买一张走进自己家的门票。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女导游接待了他们,女孩不可能见过这家人,但却一下子就根据墙上的画像认出了他们,刹那间,施瓦岑贝格找到了回家的感觉。1979年,家族中的“长系”、也就是卡尔·菲利普的大哥约翰流传下来的那一支绝嗣了,但 “幼系”、也就是卡尔·菲利普这一支家里还有人在。所以,从1979年开始,施瓦岑贝格家族的封号就由卡雷尔·施瓦岑贝格继承。当年风光无限的亲王元帅卡尔·菲利普,正是卡雷尔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到卡雷尔是第七代,所以施瓦岑贝格家族的现任家主也被称为:卡尔七世。卡雷尔也成为施瓦岑贝格家族的首领,得到克鲁茂公爵的称号,1991年被封为金羊毛骑士。卡雷尔·施瓦岑贝格再也没回到自己成长的城堡居住,他说:“任何人都不可能住在一个每年有12万人参观的地方”。正可谓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往昔的辉煌终成今日缅怀的荣光。克鲁姆洛夫里伏尔塔瓦河谷的对岸就是城堡和画风艳丽的古堡塔,这是镇上最高的建筑,也是克鲁姆洛夫最明显的坐标。古堡塔又称彩绘塔建于13世纪的前半期,这座高54.5米,共六层的圆塔,原本是哥特式建筑,后来经不同时期修缮,增添了大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装饰元素,由哥特式华丽转身为文艺复兴式,是克鲁姆洛夫地标性建筑,外面墙壁上的彩绘栩栩如生,翠绿色的哥特式尖塔,塔身浑圆,红黄两色,塔尖则涂抹了鲜艳的铜绿,混搭的亮丽色彩,让人过目难忘。登塔需沿着这个窄小的楼梯向上攀登。塔内古老的撞钟。塔顶空间有限,大家都开始排队登顶。这处小小的空间内也挂满彩绘塔历史的介绍。登上塔顶,小镇风光一览无遗。高耸的尖塔、鲜艳的红瓦、潺潺的河水,这一切都青山簇拥其中,点缀于绿野之间。如此美景世上独此一家。哥特式的长廊将城堡的庭院链接在一起。第四庭院是城堡的内庭,墙上布满彩绘砖瓦,非常有特点。连接第四和第五庭院之间的是斗篷桥(Cloak Bridge),桥的一排瞭望孔是天然的画框。桥的尽头平台,是全镇视野最佳的制高点,可以看到镇子里全部三座尖塔,以及被伏尔塔瓦河环抱的小镇。捷克著名的国宝级点心Trdelnik塔塔蜜。Trdelnik做起来不难,就是工序有些复杂。将面粉、水、酵母、黄油、糖、肉桂粉和在一起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发酵后搓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缠在金属滚轴上形成一掌长度的筒形;内壁也可以加上巧克力酱,外圈用肉桂粉、杏仁粉、核桃粉、椰子粉、坚果、等多种香甜辅料包裹,包在滚轴架在烤炉上慢慢烘烤。烤制的过程必须匀速旋转滚轴,在烤炉上旋转烘烤出来的成品外侧,会有一层由带着肉桂的黄糖融化形成的极薄的糖衣壳,面包卷内部绵软而不失弹性,浓浓的肉桂香带来节日的味道。Trdelnik的口感非常甜,外脆里嫩,配上奶油或冰激凌,味道更棒。这是一道甜蜜的盛宴,对于瘦身控来说可是不小的负担。在悠扬的小提琴伴凑下,我们闲庭信步的走街串巷,丈量着小镇的每一寸风貌。比起安静优雅的哈尔施塔特,克鲁姆洛夫更富于活力和热情,悠久的历史积淀又让它时刻诉说着无声的故事。千塔之城布拉格CK小镇实在不大,花个半天时间已经可以粗略的玩遍了,接下去的目的地是布拉格。其实从克鲁姆洛夫开始,已经是在捷克境内游玩了,但是主观印象上总是将它和捷克区分开来,可能是因为CK小镇名气太大的缘故吧。捷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á republika),简称“捷克”,是一个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的中欧内陆国家。 捷克的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共和国。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到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830年在该地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9世纪末、10世纪上半叶在今捷克地区成立了捷克公国。1620年,捷克(波西米亚)被哈布斯堡王朝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代表在慕尼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捷被纳粹德国占领。1945年5月9日,捷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执政 。先后更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0年)和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89年)。捷克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第七大工业国。拥有极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但是捷克并未加入欧元区,本国货币使用的是捷克克朗,这个货币在国内几乎无法兑换,只能在当地的兑换点兑换。从克鲁姆洛夫一路向东南方向前进,车窗外绵延不绝的中欧平原在眼前展开,每一处景致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路边随处可见的教堂和红顶瓦房,典型的捷克式建筑风格。捷克的高速公路通常只有2车道,匝道处的转弯角度很小,几乎是以70度的角度开了一个口子,不像国内的高速公路设有大弯道方便减速,如果你要出弯,一定得把速度提前降下来。捷克的爱国情操也体现在它的公路上,每隔一段就竖立着捷克国旗的标识牌,生怕你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捷克似的。路遇广告,许久不见,甚是怀念。沿途的街景也越来也体现出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在地理上布拉格恰好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两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中间)。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到布拉格已经傍晚,首要任务当然是填饱肚子。我们选择去这家当地知名的烤猪肘餐厅。著名啤酒厂pilsner urquell brewery(皮尔森)旗下的Kolkovne Restaurant 餐馆。米其林和lonely planet都推荐了这家店。餐厅的地址是V Kolkovne, 8, Prague 110 00。位置很好找,在老城广场。预订电话:+420 224 819 701。 这家餐厅因为生意一直很火爆,所以建议大家提前预订席位。尝试了一下皮尔森的黑啤酒,口感清冽爽口,简直欲罢不能。捷克皮尔森啤酒被捷克人视为国宝。1842年,捷克皮尔森市的市民啤酒厂使用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款金黄色清澈的拉格啤酒,后以城市之名命名皮尔森,从此开创了一个啤酒种类。如今的工业啤酒及各种皮尔森都是在“皮尔森起源”的基础上更好或更坏的演变而来。乌奎尔皮尔森被许多人称作了皮尔森啤酒的鼻祖,许多皮尔森厂商都将这款啤酒作为味道的参照。他们一直在沿用1842年开发的配方。烤猪肘子(Pork knee)跟烤鸭(roast duck)是本店的特色菜。小葱白米饭配土豆没想到吧?虽然口感真的不怎么样。。。第二天一早计划坐地铁去老城广场,然后开始布拉格一日游。布拉格城区不大,景点相对集中,身处老城区自然停车也是很艰难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公共交通和自己的双腿了。捷克的地铁非常发达,坐地铁可以玩转大部分的景点。第一站可以搭乘到离布拉格广场最近的地铁站Staroměstská站(A线),之后步行五分钟便可到达老城广场和查理大桥。Malostranská站(A线)附近的景点也非常多,可以先去圣维特大教堂,步行到布拉格城堡和新城堡阶梯,距离都非常近。离布拉格国家博物馆和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最近的地铁站是Muzeum(A线和C线的专程站)。总之,不论从哪里下车,都能顺便把附近的景点逛个遍。不过说起捷克的地铁,真是无力吐槽。首先是这组自动售票机,非常原始,只收零钱不支持刷卡,说明又都是捷克文,完全看不懂。该巧赶上复活节,人工售票都放假。至于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连个鬼影都看不到,这就很尴尬了。最后费尽周折,靠热情的保洁大婶帮忙才买票成功(又因为语言不通多买了一张票)。地铁出站就是布拉格城堡,一路漫漫逛过去就到了。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建筑群之一,长570米,平均宽约130米,像一座五脏齐全的小城镇,圣维特大教堂、圣乔治教堂-修道院、诸圣教堂、新老皇宫、柱厅、弗拉季斯拉夫大厅、达利沃尔塔、火药塔、黄金巷、宴会厅、众多花园等均坐落在此。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捷克共和国总统都在这里办公起居,是名副其实的“捷克的心脏”、捷克权力的中心。从城堡的后院拾阶而上,可以看到老城区的大部分建筑和主要景点。身处其间就好比在各式建筑的丛林间漫步。首先看到的是圣乔治女修道院,修道院建于公元973年。当时曾是上层贵族仕女接受教育的地方。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现在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这里的火药塔(Prasna Vez-Mihulka)与旧城广场的火药塔一样,原本都是作为守城护卫的要塞,后来则为存放火药之用。16世纪时,国王让术士居住于此研究炼铅成金之术,18世纪后改为圣维塔大教堂储藏圣器的地方,现在则是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的博物馆。紧邻圣乔治修道院的红色教堂就是圣乔治教堂(St.George's Basilica),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完成后扩大修建多次,最后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红色和米色间隔的墙面,使得圣乔治教堂和圣乔治女修道院成为布拉格城堡里唯一色彩较为明亮显眼的建筑。圣乔治教堂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圣维特主教座堂(捷克语: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圣维特主教座堂是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圣维特、圣温塞斯拉斯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圣维特主教座堂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从远方眺望布拉格城堡,大教堂是建筑群中最显眼地标。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圣维特主教座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完成后扩大修建多次,最后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至今。关于圣维特(St.Vitus)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基督教传说中十四圣助手之一的圣人维特。他是一名公元4世纪左右从西西里岛来的基督徒,后来因为受到罗马皇帝的迫害而英勇就义。圣人维特的事迹在意大利和德国广为传播,更有专门为其修建的修道院和创作的纪念舞蹈。在公元9世纪开始,其在布拉格也开始拥有相当多的尊崇者。公元925,德国国王亨利一世将保存下来圣维特的一枚完好手骨赠送给了当时的波希米亚公爵,即布拉格的统治者瓦茨拉夫一世,从那以后,这个遗物就成为布拉格君王世代相传无比珍贵的宝物,并且以此来命名了享誉世界的圣维特大教堂。选择这个名字来命名教堂,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布拉格的统治者希望臣民能够皈依基督教。圣维特大教堂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钟楼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尖塔、尖拱顶与飞浮雕,是哥德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因为历经建筑年代过久,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原本教堂的大门是朝南方向的金色大门,门上有查理大帝与4位主要建筑师的半身浮雕。如果选择挑战教堂高塔里287级楼梯,从塔顶可以俯瞰城中美景,绝对值回票价。攀登287级楼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窄小的楼梯和无尽的回旋,保证你在攀登前还没累瘫先被转晕。钟楼上的工作间,每天攀登至此,对那些工作人员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成功登顶,很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教堂的瞭望孔内壁刻满了各式涂鸦和记号,是该说充满异国情调呢,还是对文物古迹的重新解读?也许这就是布拉格这座城市包罗万象、倜傥不羁的特殊气质吧。静卧在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万红丛中一线黑。从10世纪保存至今的两座教堂尖塔,是这座壮观建筑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763年哈布斯王朝建造的圣十字教堂。关于这座教堂的资料很少,与之前的几座教堂相比,显得朴实无华。捷克总统府所在地,也是旧皇宫所在地,毗邻马蒂亚斯城门,因其内部存放马蒂亚斯皇帝的封号和徽章而得名。总统府大门是哈布斯堡王朝风格的建筑,门柱上建造于1771年的“巨人与神的战斗”雕像充满了力量感。当代“好兵帅克”,左边这位小哥估计站的无聊,一直在哼小曲,别以为我没听到啊。说实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以丹麦为例,捷克的卫兵是我目前所见穿着打扮最不讲究的卫兵了,这身制服不论从颜色还是款式的搭配值得商榷(原先一身灰的制服堪比保安)。广场上最豪华的建筑还要属东北角的总主教宫(Arcibiskupsk? palác),布拉格教区的总主教就住在这里。总主教宫是天主教的总主教府。1564年,布拉格总主教安东尼·布鲁斯·莫海尔尼采将其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改建为巴洛克风格。门楣上有总主教的徽号。位于布拉格城堡广场南侧的施瓦岑贝格宫(Schwarzenberský palác)是一座文艺复兴宫殿,建于1541年布拉格城堡大火之后的1545年-1567年,最初属于洛布科维奇(Lobkowicz)家族,1719年归属施瓦岑贝格家族。这是布拉格最早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墙壁上的黑色装饰,产生天然石砌筑的立体效果。1948年2月捷克政变后,施瓦岑贝格宫改为军事史博物馆。2002年,施瓦岑贝格宫成为布拉格国立美术馆的产业,2008年起开始用作美术馆。逛完城堡,又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刚好散步到老城广场,就这么随意的找了一家小酒馆坐进去。小酒馆的装潢别具一格,这里和维也纳RIB餐厅一样,也是下沉式的类似防空洞的设计。酒足饭饱继续逛。来到布拉格,绝对不能错过这个生气蓬勃又饶富古意的旧城广场,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歌词中的广场就是指旧城广场。旧城广场已有900年的历史,是人们举行集会和庆典的场所。广场中央有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首任校长, 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胡斯以献身教会改革和捷克民族主义的大义而殉道留名于世,他的追随者被称为胡斯信徒。 胡斯雕像揭幕于1915年,以纪念扬·胡斯殉道500周年。 旧城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复活节集市。提恩教堂(Týnský chrám )是旧城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物,也可说是布拉格的地标。虽然提恩教堂已经成为一般人熟悉的名称,但实际上这座教堂的原名是”提恩(国税局)前的圣母玛利亚教堂“。15世纪至17世纪初期提恩教堂扮演布拉格宗教改革的重要角色,胡斯派的主要聚集场所即为此地。提恩教堂的前身建于1135年,其中还附带供给外国商人住宿的设施。现在所见的组合是方形教堂则建于公元1365年,曾于1979年时发生火灾,因此教堂内部的天顶画为新巴洛克式,其它部分则为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早期哥德式的吊塑艺术。提恩教堂西正面有两座高约80公尺的尖塔,是教堂最大的特色,塔中有塔的针叶复式,在顶端装饰着纯金的戏长圆棒,再尖塔与正门上还有一座黄金圣母像。由于教堂的外形酷似童话中的魔鬼城堡,它还被人们形象地称做“魔鬼教堂”。就连《布拉格之恋》中女主角萨宾娜的家也是以泰恩教堂为背景。旧城广场上为卖复活节彩蛋的摊位。要做一个合格的复活节彩蛋,首先得挑选没有斑点的鸡蛋,将鸡蛋的一端敲个小洞,(拿一根缝衣针在鸡蛋的尾部挑一个小孔,再用牙签伸进去轻轻地搅,或者用嘴对着一个小洞吹气,里面的鸡蛋清和鸡蛋黄就流出来了,)取出蛋清蛋黄,洗净晾干。之后就可以上色绘图了。为了方便保存,也可以在颜料干了以后刷上一层透明的护甲油增添光泽度。捷克当地有名的提线木偶,也是做工非常精致,形象可爱,不管自己收藏还是买来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旧城广场上另一处著名景点,当属布拉格天文钟了。这座中世纪天文钟以设计精妙、造型优美著称于世。然鹅,我们来的时候正在维修,四周拉了一圈装饰部遮挡,什么奥妙都没看到。在此只能根据资料自行脑补一下了:布拉格天文钟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由Jan Ruze (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在1490年制造制作的。实际此钟由皇家钟表匠Mikula和Jan Ondrejuvl在1410年合作制作,当时Jan Ondrejuv还是布拉格查尔斯大学(Prague Charles University)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布拉格天文钟最古老的部分,机械钟和天文日晷的制作时期可以追溯到1410年,星盘上的钟面是天文历时,其作用机制是指示一天的工作。约1490年,日历钟盘被添加在钟楼上,用来装饰钟楼的哥特式建筑。天文表盘侧翼加罩,并在其楣梁雕刻“以彼得为首的石匠和雕塑家共济会的小组成员在15世纪初创建“的文字。在1552年,布拉格天文钟的主要部分被Jan Taborsky 整修过,他还为这个钟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Hanus是这个时钟的制造商。之后有很长时间,人们都相信天文钟是由Hanus和他的助手Jakub Cech建造于1490年,这些不真实的说法直到20世纪才被修正过来。在1552年之后的100年中,布拉格天文钟曾经多次停止运行,并且被修理了许多次。有一些传说认为,制钟人的眼睛被挖出来了,是为了防止他在其他国家制造同样的钟,据说这个可怜的人在临死之前摸了这座天文钟,从此天文钟的指针就指在他死亡的那一刻,停止了转动,许多年以后,人们都无法将其修好。在17世纪,增加了活动的雕像,在1865-1866年的大修之后,增加了大量的使徒画像,由知名的捷克画家Josef Manes在新安装的日历表盘上,画上与十二月份周期相对应的黄道十二宫图,这也是他最终的一件作品17世纪的时候,一些会动的雕像被人们加进了钟里。1865~1866年,这座钟在进行又一次大修的时候,被加进了耶酥及12门徒的装饰。布拉格天文钟由三个最主要的部分构成:“天文表盘”、“耶酥和十二信徒”、以及“日历钟盘”。天文钟盘,代表着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并能显示各种天文细节;“行走的使徒”,一个发条装置可以每隔一小时显示使徒和其他移动的雕像;一个用代表月份的纪念章所组成的日历表盘。“天文表盘”,就是一个机械的天文星盘,这个装置的运用是因为中世纪时人们对于天文学的极度关注。这座天文钟是一个简单的天象仪,展示着宇宙的初态。“天文表盘”的背景表现的是地球与天空的永恒,环绕着四条线路的活动元件,分别是黄道带内的圆盘装置、外部旋转的圆盘装置,以及太阳和月亮装置。天文钟的背景表现的是地球及天空的局部视图,中间的蓝色环状物代表地球,上部的蓝色代表超出地平线之上的天空,红色和黑色区域象征地平线之下的天空。日间,太阳装置在蓝色背景上方;夜间在黑色上方;黎明或黄昏时,机械太阳则活跃于红色部分之上。表盘的蓝色圆环上用金质罗马数字标识着时间的刻度,按通常的一天24小时划分,为布拉格时间。钟盘上的金质曲线将蓝色划分为12个部分,标识出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之间的每一个时段,以及一年中长的或短的每一天。在黑色外面的环线内部,有一个可动的刻度圆盘表示黄道带,标识着太阳在黄道日的位置。这个地方的指针为逆时针转动。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太阳所处的位置是白羊宫,那么接下来,指针将会逆时针转向金牛宫。黄道带的这个位移装置得源于将黄道带平面图利用北极为基础进行立体投射,这在天文钟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制作手法。 在钟的外表面,黑色背景上有金色的诺谟图数字,这是一种包含三个或多个数学变量值的刻度的计算图,科技界常把它作为一种快速计算手段。这些数字标识着老捷克时间(或意大利时间),有24种标识日落时间的方式,从冬季的16:00一直到夏季的20:16期间,都各不相同,这个圆盘在一年之中来回移动着,与日落时间保持着一致。一年之中,金质太阳装置都在环形的黄道圈上移动,指示着黄道的方位。这个太阳装置属于指针的附属装置,与金指针一起以三种方式指示着不同的时间:布拉格时间、老捷克时间及其他地方的时间。此外,表盘中央太阳移动的距离,是日出和日落之间的时间。在黄道带中移动的月亮装置与太阳装置的功能相似,虽然它转动的速度要快一些,这个半银色的球体同样标识着月亮的位相。小金星装置象征的是春分的方位。天文钟盘上的这些移动的机械零件让人们比较难于理解时间,简单一点的方法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天文钟上,于是在这座钟上,一年中时间的每一刻都由动画片和电子数据表构成,并且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解释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时间。关于天文钟还另有奥秘:圣经记载,耶稣开始传教活动后,从追随者中拣选了十二个门徒作为自己的助手,这十二人被称为“十二门徒”,也称“十二使徒”,他们是基督教最早的传道人。在天文钟表盘的上方,有两个小窗,每到整点,窗户就会向内开启,耶稣的十二信徒将会依序现身,一旁的死神则开始鸣钟而上方的鸡也会振翅鸣啼,这个充满动感的整点报时,是所有旅人心目中的布拉格旅行中的绝对重点。这家塔塔蜜店除了装修复古,店员的服饰还很好的复刻了当年的风貌。这家店也是旧城广场生意最好的一家。热气腾腾的塔塔蜜面包卷,搭配香浓可口的冰激凌,真是大满足。从旧城广场沿着小巷穿行,不多时就可以看见远处一座塔型建筑,即著名的查理大桥了。斑驳的建筑,砖石垒砌的街道,有轨电车和穿越建筑物中的涵洞,是查理大桥前最富老城风貌的场景了。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建于1357年,是捷克历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国王时期。桥全长516米,宽9.5米,有16座桥墩,没用一钉一木,全用石头建成,是一座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大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它更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这座桥自诞生之曰便与众不同。大桥上人头攒动,远处的高塔林立,千塔之城的美誉可不是浪得虚名。查理大桥与两岸连接处有两座宏伟的哥特式塔楼,他们和桥梁一同才组成了完整的查理大桥。连接老城区和查理大桥的“老城桥塔”被誉为是欧洲最美丽的桥塔之一。和老城桥塔遥遥相对的小城桥塔。和老城桥塔遥遥相对的小城桥塔。1357年,当时波希米亚王朝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被国王查理四世钦定在伏尔塔瓦河上设计并建造一座石桥。圣旨一到,这位年仅27岁的来自比尔森的年轻人竟长跪不起,他发誓一定建成一座全欧洲最好的大桥。 大桥造了漫长的六十年,年轻人最终没看到他设计的大桥的落成,但是他的“作品”在500年后却成就了波希米亚历史上两位最具魅力的天才: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捷克著名作家弗兰兹·卡夫卡。1874年秋天,后来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并一度想结束生命。“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称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后来作曲家的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另一位天才是卡夫卡,这位出生在查理大桥桥墩边上的犹太人,干脆把查理大桥称之为是他生命的摇篮。1934年5月,静静地躺在维也纳郊外疗养院里的卡夫卡,让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卡夫卡去世后,雅努斯出版了著名的回忆录《卡夫卡对我说》,雅努斯在书中写道:“我经常会为卡夫卡如此钟情查理大桥而吃惊,他从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发现他竟在夜晚借着路灯的光亮在数着桥上的石子……”捷克著名的思想家米哈尔说:“他的生活就是在桥上或桥下”。查理大桥是一座有故事的大桥,大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分为左右两排。都是出自捷克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当年大桥上的雕塑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从1965年开始,所有雕塑已经有系统地用复制品代替,原作移往国家博物馆展出。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桥上的一尊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发亮。其中最有名的雕像当属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大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雕像是为了纪念圣约翰殉难三百周年纪念而作。传说来摸一摸他的雕塑,就可以给游人带来好运。圣约翰雕像是大桥上最古老的雕像。这个雕塑根据内博姆科的圣约翰的真实事迹而创作,圣约翰是一名大主教,传说主教因拒绝向国王泄露王后像他忏悔的内容,被国王扔进伏尔塔瓦河,在被河水淹没的一刹那,水面奇迹般地浮起五颗灿烂星星!圣约翰用生命保住了皇后的清白,因此备受人们特别是女人们爱戴,布拉格人把他奉为圣人。每每经过他的雕像,人们都会抚摸墩座上的圣约翰的浮雕,为自己祈福。久而久之,那些被磨得金光闪闪的浮雕小人儿成了桥上最独特的景观。雕塑中的圣约翰长着胡子,站在一个三角的底座上,手持棕榈叶,背后有一个五星的光环。其中底座的三面描绘有有索菲亚皇后的自白和圣约翰之死的故事。雕塑的底座有2块铜浮雕,左为“王后忏悔图”;右为“圣约翰主教被扔下河的情景图”。两块铜浮雕和圣约翰主教被扔下河地点的十字架铜像都已经被游人摸得光亮无比。圣芭芭拉,玛格丽特和伊丽莎白雕像。德国雕塑家Jan Brokoff(1652-1718)和他的儿子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创作于1707年。中间的圣芭芭拉是天主教十四救难圣人(源自14世纪黑死病时期)之一,克发烧、猝死。左边的圣玛格丽特于公元304年殉道,传说她在狱中手持十字架击退了撒旦变成的毒龙。右边的圣伊丽莎白为圣母玛利亚的表姐,施洗者圣约翰的母亲。南面7号雕塑:圣弗朗西斯.博吉亚(St. Francis Borgia)这座雕像是委托Ferdinand Brokoff 在1710建造的。雕塑描绘了耶稣会教士圣博吉亚和两个天使的形象。这个雕塑成三角造型,装饰丰富形象鲜活。北面3号雕塑:十字架这个雕塑是大桥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原来的木制十字架建于1361年,后在1419年被胡斯人所毁。随即1629年建造了新的木十字架,但是在长达三十年的与瑞典人的战争中被严重破坏。十字架上的金色希伯来语是在1696年添加的,当年布拉格当局职责当地的一个犹太首领亵渎神明。作为惩罚,当局要求他用镀金的希伯来文字在雕塑周围拼出“Holy, Holy, Holy God”的字样。由于桥面上人实在太多,天又下着雨,余下的27座雕塑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参观。坊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把查理大桥走过9遍才算来过布拉格。据说,当年查理四世为了讨个吉利,在修桥之前特意找宫里的占星师恳谈了一夜,才定下桥奠基的日子:1357年7月9日5点31分。这串吉利数字形成了一串数字回文,按照当地的书写习惯,即1—3—5—7—9—7—5—3—1。 这种奇妙的排列由当时御用星象家测算,是祈祷坚固和永恒的咒语。这次在布拉格打卡的咖啡馆也是当地必去之处。帝国咖啡馆(Café Imperial)是帝国饭店的附属咖啡馆,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白天时没有特别突出的外表,但到了晚上搭配布拉格的日落黄昏,散发出迷人的怀旧感。地址:Na Poříčí 15, 110 00 Praha 1,电话:+420 246 011 440咖啡馆内最大的特点当属雕刻有动植物的马赛克砖和拼砖画、金碧辉煌的灯饰,显示了帝国咖啡馆的不凡气质。当然,比起布达佩斯那间金碧辉煌的纽约咖啡厅来说,还是逊色不少。这家咖啡馆曾被评选为欧洲十大美丽咖啡馆之一(据说排名第4),装潢的非常漂亮,咖啡的味道也非常的香醇。关键是价格还相对实惠,平均200克朗,在欧洲是相当难得了。圣尼古拉教堂(布拉格小城)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布拉格小城区中心的一座教堂,容易与布拉格老城的圣尼古拉教堂相混淆。圣尼古拉教堂是布拉格最著名的巴洛克式建筑,也是欧洲最漂亮的巴洛克建筑之一。这座教堂是仅次于圣维特主教座堂之后的第二大宗教场所。巨大的穹顶和高耸的钟楼使得教堂非常醒目,从远处便一眼可见。这座教堂曾是莫扎特练琴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常常把这里选为名家音乐会的举办地点。该教堂始建于1673年,湿壁画最终完成于1761年。建筑师 Kilian Ignaz Dientzenhofer 是波希米亚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在教堂完工前去世。老城区另一处地标性的建筑,是一座通体黝黑的塔楼,火药塔。这座塔是为了保卫老城区而建造的城墙上的一个城门,在17世纪曾经被用作火药库,高塔也因此而得名。也是布拉格最初的13座城门之一,也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城门。这里现成为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向游客开放,还能够登上塔顶俯瞰布拉格市内的美景。火药塔是11世纪与建旧城时的之一,也是当时市议会送给国王的加冕礼物,以丰富的雕饰取胜,并非典型以防御工事为主要功能的城门。17世纪开始成为存放军火的地方,因而得到火药塔之名。火药塔是进入旧城的主要通道,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用来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等。火药塔高65公尺,分为三层楼,售票处在第一层楼,登上火药塔可以饱览旧城与新城的房舍街道;再上一层楼,有更精采的高塔建筑展览,各式各样的高塔建筑模型与图片一览无遗,最高一层是塔上视野最好的地方。天色渐暗,从伏尔塔瓦河对岸眺望布拉格老城,可能由于刚下过雨,天空灰蒙蒙的,整座城市一改白天的喧闹,显得安静而沉寂。提恩教堂的“魔鬼尖塔”格外引人注目。静怡的河水和两岸璀璨的灯光,宛如一幅绚丽而鲜活的画作,将布拉格的风雅倜傥和不羁气质表现的恰如其分。这家位于伏尔塔瓦河对岸的小山坡上的餐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这里可以看到布拉格老城的全景。夜里的布拉格老城,在灯光的映衬下,比白天的景色更美丽。前世传承-高堡在布拉格的最后一天,我们选择去位于城市南部的高堡,这是一块布拉格的风水宝地。由于高堡离老城区相对较远,除了自驾外,公共交通可以选择:乘有轨电车Tram 7、18、24路,到Ostrilovo náměstí站;或地铁Metro C,Vyehrad站。高堡被称为布拉格的发祥地。传说很早以前,这里高贵的公主莉布丝与英俊的农夫培密索尔相爱结婚,共同开发了布拉格城。后来河对岸又修建了布拉格城堡,当神圣的罗马帝国建都于布拉格,开发布拉格城堡成为今日规模后,高堡就逐渐衰败下去,15世纪初期被毁,只留下现存建筑有圣保罗教堂、圣马丁园楼和最有名的高堡墓地。高堡踞于山崖之上,居高临下,一向是俯瞰布拉格全城美景的观景台。提到高堡,就不得不提到莉布丝公主,莉布丝(捷克语:Libuše;德语:Libussa or Libuscha) 是一个虚构的培密史利德(Přemyslid)王朝和所有捷克人的祖先。传说中的捷克统治者克洛克(Krok)与仙女妻子最小的女儿,也是三姐妹中最聪慧的,二个姐姐分别是巫医卡泽(Kazi)和魔法师泰塔(Teta),而她具有预言未来的天赋,被她的父亲选为继承人。尽管她证明自己是一个智慧的首领,城里的居民还是对被一个女人统治感到不快。他们要求莉布丝为人民选择一位男性王子,根据预示,她指定了 Stadice村的培密索尔。两位贵族找到了他,把他带到王宫。农夫培密索尔成了统治者;莉布丝嫁给他,他们相继续生了三个儿子:罗多比尔(Radobyl)、里多密尔(Lidomir)和在捷克延续了培密史利德王朝的涅扎米索(Nezamysl)。这就是捷克培密史利德(Přemyslid)王朝的开始。根据捷克的创国传说记载,莉布丝公主在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后来传说是在高堡说了许多预言,其中一个预言说:她预见到了布拉格的荣耀,她在异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森林中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他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捷克语布拉格的另一种说法),在那里要建立起一座名叫布拉格的城堡。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他们要想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它将得到尊敬,得到人所公知的荣誉,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大名鼎鼎的高堡墓地,全捷克最有身份地位的名人家族都长眠于此。高堡最宏伟的建筑,无疑当属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捷克国家文化古迹,摩拉维亚南部最宏伟的建筑和该市的主要地标之一。其钟楼高84米。内部主要是巴洛克风格,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两座钟楼,由建筑师奥古斯特·柯尔斯坦建于1904年-1905年,重建后为新哥特式建筑风格。今天的主教座堂可以追溯到11世纪 - 12世纪,取代原来的罗曼式小圣堂。从高堡的城墙上远眺,圣维特主教座堂赫然矗立在城市建筑群的天际线之上。波光粼粼的伏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见证了布拉格这座历史名城的沧海桑田,前世今生。高堡的城墙确实高,在公元十一世纪中期已经建立有防御工事,作为要塞使用。经过两座城门往里面走,能见到一座罗马风格的圣马丁圆形教堂——圣马丁大厅,这座建于11世纪的圆形教堂是目前布拉格现存三个罗马教堂中最古老的一个,可以算作高堡的象征。高堡风光秀丽、视野开阔,可称之为布拉格的灵魂。从这里居高临下俯瞰布拉格,能清晰的看到城市发展的脉络,在历史和现代的交织变迁之中,延续着捷克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对未来的期望。从高堡返程的途中,顺路游览著名的布拉格广场。广场的商业街上停车位很多,这也是布拉格比较方便的停车点之一了。捷克对车位有严格规定,常见的停车位分成3种类型:免费停车位、特定停车位、付费限时停车位。凡画有黄线的区域内不可停车,否则可能被拖车。在国内,人们都知道在捷克有一个浪漫的地方叫布拉格广场,然而真正到了布拉格,却发现布拉格本地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布拉格广场是哪一个,因为当地并没有布拉格广场这个称呼,真正意义上的布拉格广场实际应该称为:瓦茨拉夫广场(Wenceslas Square)。瓦茨拉夫广场(Vaclavske namesti)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布拉格最大和最繁华的广场,长750 米,宽60米,呈长方形。广场一端有建于1912-1913年的捷克国王瓦茨拉夫四世的铜像。广场有600年的历史,位于主教广场北侧、邻近比斯特日采河畔,这里是奥洛莫乌茨市最主要的普热美斯宫的所在地,宫旁是昔日皇家教堂的圣瓦茨拉夫教堂及圣安娜小教堂等。建于1789年的亚德里亚饭店、卢切纳官、皇冠饭店以及阿尔法大百货商店等也是广场侧的著名公共建筑。广场两侧集中不少电影院、剧场、书店、咖啡店和酒吧间,它也是布拉格的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1885-1890年期间兴建的民族博物馆与铜像相对,是一座正方形的3层楼房(如上图所示,又在装修,似乎我们这次来赶上捷克大装修了),属新文艺复兴式建筑,正面有钟楼,四角各有一小尖顶,正面入门大厅及走廊,饰有100年来美术家塑造的各种雕像;馆中除有自然科学分馆、历史古物分馆外,还藏有100万册书籍和中世纪的手稿。瓦茨拉夫广场一直是捷克首都布拉格最重要的、日夜繁忙的贸易、社交中心,最早是查理四世为了促进贸易交流而建立布拉格新城所规划的三大市场之一,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这里渐渐地变成了人民表达对社会发展不满的论坛,这广场见证了多次捷克人民抗议政府的示威游行,也记载了人民保卫祖国独立、抗议侵略的历史事件,著名的“布拉格之春”也是发生在这座广场,广场因此已经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在瓦茨拉夫广场另一头的商业街,Mustek Restaurant餐厅是我们在布拉格打卡的最后一家店,Mustek主打捷克当地的烤猪肘等传统美食。地址: Na Mustku 8, 110 00, Prague 1, Prague, Czech Republic电话: +420-3-602681250店内负责摆拍兼跑堂的小哥,打扮成行刑者的造型,据说这也是这家餐厅的幕后故事:当年有一个著名的行刑者,因为在前往刑场途中在这家餐厅喝酒,结果贪杯输了自己的斧头,而让这家餐厅名声大噪。这家餐厅大概是国人去的比较多的缘故,菜单也配有中文说明,关于餐厅的典故和渊源也有体现。餐厅外的烤炉中烤着香味浓郁的乳猪,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猪肘烤得非常嫩,搭配多种酱料让人超满足,再来杯捷克传统啤酒更是加分。烤肋排香浓可口,但是比起维也纳RIBS的烤肋排就差了点,肥肉多,也更油腻。捷克当地的烤鸭也是必点之物,配菜似乎是土豆泥,颜色很特别,口感不错。餐后稍作休整,驱车直奔机场。布拉格机场距离市区不远,30分钟就到,机场的还车点就在这座停车楼里,走右边白色标牌的还车通道,进去后会有第三方的专业验车员引导还车,一切顺利的话就签字盖章。停车楼里还有各大车行的柜台,可供办理租车手续,非常方便。接下来就是办理登机手续,准备启程回国了。不过由于需要在阿姆斯特丹转机超过20个小时,于是我们顺理成章的把阿姆斯特丹也纳入行程计划中,来个说走就走的一日游。阿姆斯特丹番外篇这次往返中欧的航班都乘坐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的飞机,来回体验还是不错的,空乘很亲切,食物味道也不错。正巧当天是我家乔同学的生日,空乘很贴心的送来了一瓶酒和生日蛋糕(额~贺卡)表示祝福。这个微小而善意的举动让我们非常开心,觉得荷兰航空好好啊!但是,为什么第二天飞回国内的洲际航班上,轮到我的生日却没有收到任何祝福呢?本人感觉受到了一万点打击,在此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落地阿姆斯特丹机场,已是当地时间晚上8点多,天居然还没黑,欧洲这块看来纬度确实比国内要高一些。机场门口LED显示屏上显眼的“爱存不存”银行广告。由于在阿姆斯特丹转机时间很长,我们计划在机场附近找一家酒店住一晚。刚好史基浦机场就有一家很方便的酒店可供选择,很容易找到地址(机场出去顺着右手边的长廊一直走就看到红色的M就是酒店)从酒店走路五分钟到机场A出口。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世民酒店(citizenM Schiphol Airport)位于史基浦机场(Schiphol Airport),拥有现代化的设计,设有带平面电视和颜色调节系统的客房,酒店距离主航站楼仅有几分钟步行路程。;旅客可搭乘24小时运行的火车,直达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市中心和商业区。 这里是转机旅客的最佳住宿酒店了。酒店全程自助办理入住程序,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操作。楼下前台24小时免费供应热水,这点在欧洲简直是跟中了彩票一样重要!关键是前台态度还不错。总体来看,不论是空乘还是一般客服人员,荷兰人民还是很热情友善的。相比较而言,匈牙利人开朗,奥地利人内敛,捷克人更像是热情和冷淡的矛盾体。酒店的CanteenM餐厅和酒吧全天候营业,每日早晨供应高品质咖啡,也提供各种小吃、沙拉、三明治和寿司。在晚间可享用啤酒或美味鸡尾酒。但是价格不便宜。这里的客房和我们在捷、奥、匈住的传统大酒店相比,房间不大,但科技感简直爆棚,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客房的所有设备都是通过迷你iPad平板电脑来控制,可以改变客房内的颜色和气候,也可控制智能电视以及百叶窗和遮光窗帘。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是看起来确实很有科技感。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约110万。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其名称源于Amstel dam,这表明了该城市的起源:一个位于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即今水坝广场址。阿姆斯特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时的渔村。人们曾在附近阿姆斯特尔河上建筑水坝,阿姆斯特丹就得名于此。原来的名字“Amstelredam”,意指“阿姆斯特尔水坝”。17世纪是阿姆斯特丹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和银行业中心。阿姆斯特丹是荷兰金融商贸之都。她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贸易都市之一。她在一项排名中位列第五,排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和巴塞罗那之后。许多荷兰的大型企业和银行都把它们的总部设于阿姆斯特丹,其中包括荷兰银行、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ING集团、皇家阿霍德(Ahold)和喜力;另外,包括飞利浦和毕马威等知名跨国企业也将它的全球总部设立于该市。荷兰号称郁金香之国,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也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它象征着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每年的春夏之交正是荷兰最美的季节,如果在这段时间来这座郁金香之国,重点当然是:赏花!正如我们赶巧不赶晚,刚好赶上阿姆斯特丹近郊久负盛名的库肯霍夫公园正举行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花展,错过一次就要再等一年(谁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还会不会再来呢),自然不能放过。机场门口天桥下就有公园售票的花车,10欧一张票,搭乘858专线,30分钟就可以直达公园赏花。当天天降大雨,也挡不住游人如织的前来朝圣郁金香。在荷兰有一个关于郁金香来历的传说:古代有位美丽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给她一把宝剑,另一个送了一块金子。但她对谁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便将皇冠变为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子变球茎根,这样合起来便成了一朵郁金香。关于郁金香最好的观赏季节,一般来说,四月中旬是荷兰赏花的最佳时间,此时的郁金香花期正盛;但每年的开花情况还是会根据当年的气候而略有不同,例如2013年遇到晚春时,库肯霍夫公园和各地花田里的郁金香都是5月中上旬才开到全盛状态。库肯霍夫和各大花田因为假期会迎来很多当地游客,相对而言可能比较拥挤。另外,复活节期间,大多数餐厅、商场、博物馆都不开门,所以旅行日期最好避开复活节。自2013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即位后,原4月30日的女王节变为4月27日的国王节,这是荷兰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整个国家成为一片狂欢的橙色海洋,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是会有众多庆祝活动。推荐将赏花行程安排在国王节前后,既能欣赏美丽的郁金香,又能体验一把这个国家最引人瞩目的节日。颇具荷兰当地特色的木桶烤鱼,鱼应该是享誉世界的荷兰鲱鱼。到荷兰怎能不看风车?库肯霍夫公园也有一架风车供有人参观。可惜的是数量太少,没有那种成片的壮观感受。4月初的荷兰还笼罩在阴雨之中,花田还远未到盛开的时节。不过可以想象,春回大地,百花盛开的壮观景象。库肯霍夫公园至此参观完毕,接下去抓紧时间前往阿姆斯特丹市区小逛。坐大巴回到机场,通道中的一个标有各个国家距离的指示牌引人注目,做的直观又有趣。从阿姆斯特丹到市区,搭乘火车是最方便的,可以在这种自动购票机上买票,但需要注意不接受磁条信用卡。 如需要使用信用卡,也可以在机场大厅3,4 号出口出关(图中的 Arrivals 3/4)附近的购票中心刷卡购票。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荷兰语:Station Amsterdam Centraal,IATA代码:ZYA)是荷兰阿姆斯特丹主要铁路的车站,1881年动工,1889年开幕,整栋建筑采用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为荷兰最主要的铁路转运中心,估计每日约有250,000人次进出车站。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是阿姆斯特丹地铁51、53与54号线的起始站。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屋顶跨度约40米,由荷兰建筑师皮埃尔·库贝设计,英国英格兰德比的Andrew Handyside and Company承建。从中央火车站入口处可以看见两侧各有一座塔楼,其中面向火车站时右侧塔楼为钟楼,左侧塔楼的“针”总是呈上下方向却是风向标。因为对于经常驾帆船、用风车、与风打交道的荷兰人来说,了解风向和知道时间一样重要。中央火车站的出口处,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教堂,阿姆斯特丹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的巴洛克式圆顶与布拉格领略过的巴洛克风格有所不同,极具阿姆斯特丹新文艺复兴风格,裁剪出一片独具特色的天际线。圣尼古拉教堂是罗马天主教在阿姆斯特丹教区的中心教堂,官方的称谓为“高墙里的圣尼古拉”(St. Nicholas inside the Walls),这里的“高墙”指的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防御城墙。该教堂建筑的设计师是阿德里安•布莱斯(Adrianus Bleijs,1842年-1912年),他在设计外形时将几座新巴洛克式和新文艺复兴式教堂融会贯通为一体,最后完成了使自己享名后世的杰作。走在荷兰街头,你总能看到迎面走来的一群群人,手中捧着纸袋,用小木叉挑里面的新鲜炸薯条吃的场景。这家Manneken Pis 薯条店算是阿姆斯特丹的网红店了,这家的宽薯条味道非常棒。门口总是排起长队。关于荷兰人喜欢吃薯条,源于1982年荷兰人从邻国比利时引进了这种油炸小吃,并在阿姆斯特丹开设了全球第一家专门炸薯条店。Manneken Pis 店家特意选用了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作为标志,并以之命名。这家店也是全荷兰最负盛名的薯条店。创立于1863年的喜力啤酒,称之为荷兰“国酒”亦不过分。这种啤酒以蛇麻子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口感平顺甘醇,虽说宣传上介绍这酒不含苦涩刺激味,但是入口还是感觉偏苦,相比较之下,捷克的皮尔森啤酒口感就要好很多了。口感松软糯滑的松饼,搭配培根和煎鸡蛋,味道非常不错。来到荷兰,怎能不尝大名鼎鼎的荷兰鲱鱼?这种享誉全球的荷兰美食,其背后的故事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鲱鱼是一种只有18~40厘米的油性小鱼,这种鱼身体侧扁而长,背部灰黑色,两侧银白略带绿色,盛产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受洋流的影响,每到夏季,大批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因为鲱鱼肉质鲜美、产量巨大,又易于捕捉,很早便成了欧洲人餐桌上的美味。14世纪时,荷兰人口不到100万,却有近20万人从事捕鱼业。当时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并成为荷兰人的经济支柱。但是,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也一样享受着这种自然资源,他们也有自己的捕鱼船队,也要将捕获的鲱鱼输送到市场。而由于鲱鱼保鲜的时间只有几天,当时还没有制冷设施,非常难以保存。大量的鲱鱼涌入欧洲市场后,荷兰人的鲱鱼开始出现滞销、腐烂。这种状况造成了一些荷兰人的生活陷入生存危机。为了减少其他国家的捕捞量,荷兰人曾和他们的邻居苏格兰人爆发过三次战争,以争夺鲱鱼渔场。但战争也没能改变荷兰人的命运。后来的情势改变居然是因为荷兰渔民威廉姆·伯克尔斯宗。和很多荷兰人一样,威廉姆一直靠捕捞并出卖鲱鱼来养活妻子儿女。没有人买他的鲱鱼,就意味着威廉姆一家无法生存下去。在困难的日子里,他终于想到,如果能使鲱鱼不腐烂,那将赢得鲱鱼市场的先机。最终,威廉姆发明了一种特制的小刀,用这种小刀,一刀就可以除去一条鲱鱼的鱼肠,然后再把盐放到鱼腹里,就解决了鲱鱼腐烂的问题。经过这样处理过的鲱鱼,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不变质。在没有冰箱的时代,这种独特的方法让荷兰的鲱鱼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战胜对手,畅销到整个欧洲。就这样,荷兰渔民凭借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紧接着,借助畅销的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和海上贸易。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如木材、造船、织网和盐业。鲱鱼促进了荷兰经济迅速发展,尤其带动了港口和城市的新建。中世纪时期,阿姆斯特丹、恩克屋和弗拉丁都是鲱鱼的重要港口。尤其阿姆斯特丹有“建在鲱鱼骨头上的城市”之称。阿姆斯特丹皇宫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精华建筑。最初是作为市政厅而建,1648年动工,地基打有13659根桩子。在法国拿破仑占领时被作为拿破仑其弟的王宫。阿姆斯特丹皇宫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阿姆斯特丹皇宫坐落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水坝(Dam)广场上。皇宫建成于1648年,设计师是雅克布·范·坎彭(Jacob van Campen)。本来这个建筑是用来作为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的。阿姆斯特丹皇宫共有13659棵树桩支撑着这座建筑。有人曾从中取出过一根,检测其承重能力,结果表明,整幢房屋毫无下陷的危险。这些地桩均为1648到1655年间打入地下的原件,是建筑史上的八大奇迹之一。皇宫原为市政厅和法院,曾是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它所在的地方——大坝,也曾经是全城最重要的广场和画家喜爱的创作主题,直到现在它仍然充满了活力。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1807年,法国皇帝的弟弟路易斯·拿破仑迁居于阿姆斯特丹。他命令,将皇宫内的市政厅完全改成他最中意的风格。于是现在的游客可以有机会欣赏到由路易斯·拿破仑收集的皇家家私。在拿破仑倒台后的1813年,威廉王子,也就是后来的国王威廉一世,将皇宫归还于阿姆斯特丹。从此它成为荷兰国王的居所。现在的皇宫主要用于官方的用途,比如迎接外国元首来访,庆贺女王的生日等等。另外,皇宫每年还会用来作为颁发国家和皇室奖章的礼堂。离中央火车站不远的水坝广场(Dam,也叫多姆广场),可以说是阿姆斯特丹市市中心的起点,也是整个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水坝广场原本是建筑于12世纪末,阿姆斯托河(Amstel)上的一个水坝广场的北方也就是现在的旧城区,这个区域的房子以前都是一家家的商店,热闹非凡。水坝广场几世纪以来一直就是整个城市的政治中心与商业中心,以前的市政厅、计量所和于市场都曾驻扎于此,而各种理由的政治骚动也都在这里举行过,例如挑衅运动、反越战等等。不过,现在的水坝广场只是个人潮聚集的繁荣商业区而已。充满荷兰特色的糖果,是不是看起来很有食欲短暂的荷兰之行结束了告一段落,时间紧张,天气又不给力,只能走马观花般的打卡。希望今后有机会更好的探寻这座城市的奥秘。与此同时,我们这次整个中欧行程至此也完全结束了,这一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每每回想起来仍感慨万千。最后感谢各位观看,希望大家旅途愉快!-THE END-我是彩蛋荷兰皇家航空(KLM)于2016年拍摄的一组客舱安全视频,(如果你有幸乘坐荷航的飞机就能看到这则视频)当年在各大广告节上获得无数美誉。全片使用荷兰国宝皇家代尔夫特瓷器,在上面一笔一划画出每一个安全步骤,共动用了1000块陶瓷制作完成。(航空公司为了让你们好好看安全视频真是操碎了心)由于这种定格动画是一帧帧画出来的,耗时耗力,成本不菲。所以这支广告要传达的寓意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关注飞机安全的每一个细节。荷兰的皇家代尔夫特陶瓷某种意义上算是欧洲瓷器的先驱,荷兰皇家代尔夫特蓝瓷工厂是唯一仅存的17世纪代尔夫特瓷器工厂,成立于十七世纪下半叶,源于十七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出其代表风格“代尔夫特蓝陶(DelftBlue)”,在欧洲市场是蓝白瓷器的代表之一。代尔夫特还具有独立的工艺,以优质粘土塑形,上透明釉,全部手工绘制时尚图案,烧制生产出特有的瓷器,其图案设计也是久负盛名。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作坊,沿袭了几世纪的传统,至今依旧使用传统方式手工绘制完成。幕后的制作花絮了解一下。-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