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是一名测量员,大学毕业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内蒙古霍林河煤矿搞测量。今年休假,怀着陪老公完成“看草原”心愿的心态,决定开车去内蒙古东部转一圈。
出发前,我对这次出行做了很多功课,不仅规划了这次出行的详细行驶线路,还规划了改行线路,以备走到半路遇到意外情况能及时撤出来,还要保证每晚都能找到住的地方(不打算在野外露营)。手绘了一张出行线路图,补充了一些户外活动装备。还打印一份所经之地15天的天气预报。
D1 大连——通辽
早上离开大连,一路高速北行,傍晚到达通辽,入住在事先网络预定的如家快捷酒店。
晚饭后,步行“考察”了一下通辽的市政。感觉通辽到处都在搞基建、到处都是即将竣工的工程、到处都是风沙和灰尘。
D2 通辽——扎鲁特旗——乌兰浩特
在通辽,我们参观了科尔沁博物馆,了解了一些马背民族的起源、迁徙、兴衰、以及次第更迭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还欣赏到有关苍狼白鹿美丽传说的雕塑及画作、以及其他有关蒙古文化发源的文物和一些文物复制品。
上午10点半,我们离开通辽,驶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中转站——乌兰浩特。
从通辽到乌兰浩特有两条路,我们选择经扎鲁特旗绕行,理由是这条路三十年前就有了,现在的路况应该会好一些,沿途风景应该也不错。
走了约50公里,看见“孝庄故居”的指路牌,我们拐了进去,大约4公里左右。天下着小雨,6月也不是旅游旺季,“故居”门口冷冷清清,门票是外地人50元,当地人有优惠。我们在门口向里看了一下,感觉不过是一些复制的建筑,想一想建筑肯定不如故宫,文物估计也赶不上我们刚刚离开的科尔沁博物馆,加上受地域歧视的感觉很不舒服,就没进去。
继续前行,沿途已经有草原的意思了,大约走了80公里,又见到“珠日河旅游风景区”的路牌,拐进去看看,依然冷冷清清,几个蒙古包很寂寞的在那等待着旺季客人的到来。据说,这里的旅游旺季是在每年的七、八月,来这个景区的游客大多是为骑马而来。我们的骑马活动是安排在临江的,所以也就没进去。
在去往乌兰浩特的路上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出了扎鲁特旗没多远,遇到一岔路,路标指示不明确,附近也没有人可以问路。我们不想走收费公路,因为那样不方便随时停车赏景和拍照,于是选了一条路况差一些的路。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群牛,其中一头牛慢慢地走到我们车前,拉了一泡屎,而且是边走边拉,正好在右侧半边路“拉出”一条线。我们开过去后,觉得不大对劲,好像那头牛在提醒我们什么,旅游的第一天,可不能有麻烦。于是决定马上掉头,老老实实直接走收费路去了。
收费路的路况很好,一路虽然不能长时间停车,但稍停一会还是可以的,路上车不多,短时间停车不妨碍其他车通行。但停车时间长了,总觉得不安全。
从通辽出发经扎鲁特旗到乌兰浩特这一段路约380公里(不算到沿途景点进出的里程),我们走走停停,到乌兰浩特已经是傍晚6点了,走了七个半小时。
和在通辽一样,下一步依然是入住——吃饭——“考察”市政。
D3 乌兰浩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早8点从乌兰浩特出发,目标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路况依然很好,车也不多,草原的景色也越来越浓了。
我们依然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拍拍照。或慢慢地边走边看。到阿尔山市约300公里,又前行了约六、七十公里,到了阿尔山国家森利公园门口。
打听了一下,公园的门票依然是本地人有优惠,外地人180元/每人,两天有效。山上有住宿的地方,车可以开上山。于是我们决定住在上山,以节省第二天的行程和时间。
上山后,时间还早,我们没有急于找住处,按照路标的指引,先去了较近的一个景点:阿尔山天池。
阿尔山天池有四大神奇。神奇一: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无论大旱还是大雨,水位都在同一水平线;神奇二:无进水口,也无出水口,但池水清澈;神奇三:周围的水域都有鱼,但天池水中无鱼。更奇怪的是,在池中放入鱼苗。既看不见鱼跃也看不见死鱼。神奇四:天池水深不可测,探300米深而未见池底。
这个景点面积不大,虽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但风景仍然不错。很意外的是,已是六月天了,竟然能看到水边的石头上还有未融化的冰雪。我们不紧不慢的拍了一些风景照,下来时天已经快黑了。
阿尔山的6月并不温暖,夜里温度只有零上5度左右。所以在选择住处时,要多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保暖。开始想选一家有火炕的,但火炕房不多,已经住满了,经过比较,我们选定了路口的山泉山庄入住。有暖气和电褥子、有室内卫生间,有院子停车,80元一晚,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晚饭后。我们步行到离住处最近的一个景点——不冻河。这时天色已暗,马上就要黑了。我们踏进草地,向河边走去。一走进草地,我就后悔了:一是我们立刻被蚊子包围。我原已知道草原上的蚊子多,却没想到在温度还很低的山上的草地里也会有这么多的蚊子。二是远看很漂亮的草地里到处是牛粪,我“呀呀”怪叫着,一蹦一跳地走到河边。
“不冻河”以四季不冻而得名。河边的夜景也很不错,但我一边赶蚊子、一边蹦蹦跳跳的躲牛粪,也顾不上看风景了。老公倒是全不在乎,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光脚踩牛粪是很平常的事,在他眼里,牛粪不是“粑粑”,不脏。
天已经完全黑了。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三,山上没有路灯,静静的河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山上的树林,微微的月光把景色的轮廓修饰得清晰而神秘。可惜我们的相机不好,否则,这一定是一张非常美的夜景照片。
D4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伊尔施村
山泉山庄的早餐10元一位,可以吃饱。饭后退房时,热情的老板娘还邀请我们,玩完再回来吃饭,然后再下山。
进山时买的门票,可以进8个景点,头一天已经去过一个阿尔山天池,剩下还有七个。听去过的驴友说,一般一天只能玩3——4个景点(他们是住在山下),所以我们打算从远往近走(山庄的老板娘也是这样建议的),能玩几个就玩几个。
早餐后大概在8点左右我们就出发了。这个季节上山玩的人本来就不多,我们算是出发早的,所以一路仍然可以在不宽的景区路上走走停停。欣赏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石和与山外不同的一些植被。在行进途中,我们突然发现路边时常出现一片一片很奇怪的白色花,和以往见到的花大大不同。于是停车看仔细,惊奇的发现,原来是露水挂在一种不知名的草上形成了远看一片一片、近看一朵一朵的白花。真是太神奇了!以前见过露水、见过草、也见过花,可从没见过成片成片的这么美丽而神奇的露水花。
山上的各个景点都有路牌指示,门票上印有各个景点的位置,我们第一个目标是最远的景点——大峡谷,走着走着才发现,这条景区路是通往扎兰屯的,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从扎兰屯方向也可以进入景区。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实既是森林公园,也是地质公园。山上有些景点以树为景、有些则以火山遗迹为景。被冠名XX天池、XX地池,XX湖的景点,实际上就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些堰塞湖。过去都被称为“XX号泡子”,高于地平的叫“天池”,低于地平的就叫“地池”或“湖”。各“池”配以周边的风景,作为景点对游人开放。每个景点各有风姿,遗憾的是在杜鹃湖景区,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杜鹃花开的季节,没有看到更美的风景。在仙鹤湖景区也没有看到仙鹤。石塘林的火山遗迹很有特色,大雨也没能阻止我们赏游。
在景区路边,有一处非常特别的景点(景区图上有标注,但不需要在票上打孔)——龟背岩,很容易被忽视,在网上也没有被其他游客提到,我们去时就没看见,回来时路过才发现。龟背岩的面积大约和半个足球场差不多,平平的,干干净净,看起来像是由一些直径几米的岩石“拼接”而成,“拼接”的纹路看上去真的很像龟背。
坐在上面,热乎乎的,比坐东北的炕头还舒服。可能真是玩累了,我一坐下就不想起来。其他游客看见我那“坐炕头”的坐姿开始还觉得好笑,后来听我说热乎乎挺舒服,也坐下一试,果然也和我有同感。于是大家纷纷坐下歇息和拍照,我最先过坐过的那块岩石,竟被认为是形状、大小和位置最合适的一块,于是我换了一块歇息,把那块让给了拍照的游客。
景区内还有几个在导游图上有标注,但门票上不需要打孔的景点大多是防火期不准游人进入的,有人看守。各个景点基本都是“纯玩”的,没有店铺和推销的小贩,所以吃的喝的最好带足。
原以为,一天能玩三、四个景点就很紧张了,没想到,我们竟然7个景点很轻松就都玩到了,一点也没觉得赶时间。并且还捎带玩了路边一些“不打孔的”的景点。一天下来,在山上各景区游览我们共耗时10小时,行程100公里(含往返路)。看来,住在山上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
为了不走夜路,在天黑之前赶下山,我们没有回山泉山庄吃饭,直接下山到邻近63公里的伊尔施村住宿。
听当地人说,再过几天高考分数出来了、志愿也报完了,出门旅游的人会暴涨,住宿费会翻番,甚至翻到3倍,停车场也会爆满。现在游客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季节有点早,山上还冷;二是现在公款吃喝旅游等不敢像原来那样大胆了,使公费旅游人数大大减少;这也让我找到了为什么走到哪都是本地游客有优惠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