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76万
9
12440
作者:小卡亲
🇮🇳 序一个月的旅行,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消化,印度的这篇游记我断断续续写了一整年。每次回头审视初写的文字,都自觉生涩与匮乏,随着资料越看越多,大脑难以消化的关键词也越来越多,很多次都想:破罐子破摔吧,不写了吧。于是,越来越多的游记因为这种想法而“难产”。后来有一个词流行了一阵,“傻瓜(bi)速率”,即,你不断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其实是个傻瓜的频率,这个时间间隔代表着你的成长速度。引用雷·达里奥那句话:如果你没有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傻子,你就没有在成长。好吧,这大概预示着自我的进化吧。记忆的细节需要图片和视频来恢复,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如今我又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安慰自己,这是资深拖延症患者老是断断续续写游记的好处。🇮🇳 概览|北印所遇,形形色色的印度人如果说,有一个国家是万花筒,那无疑是它,印度。很多人都说印度旅行之后,love it or you ganna hate it。的确,大多数被印度的影像吸引而来的游人,喜欢它的多元化,古文明、宗教、历史、建筑、音乐、歌舞交织,令人心驰神往;现实里它却常常混乱不堪,令人抓狂,不过,这混乱之中又时不时衍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生命力……如果硬要把它描述成一种人的话,大概是“邋遢又神奇的怪咖”。这次印度旅行,整整一个月,十座城市。前半个月与朋友同行,我们从加尔各答入境,到瓦拉纳西、克久拉霍、博帕尔,再到孟买跨年,之后便各自分开旅行。我独自去了拉贾斯特邦的乌代布尔、焦特布尔、斋普尔,接着走进阿格拉,从德里回国。一路上遇到过友善真诚的同龄人,贫穷却豁达的老者,彬彬有礼的“贵族”,沿街乞讨的小孩,也有奇葩的戏精……这次,我不想先发一系列美图了,我想首先讲讲这些人。▼尼桑木丁圣陵听圣歌的女子▼克久拉霍偏远郊外的村妇▼每个城市随处可见的人力车夫▼街边小贩• ① 首富穆克什的豪宅Antilia不远处就是闻名世界的贫民窟,林立的高楼间印度最大的手工洗衣场也如此合理地存在着。加尔各答,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就能将贫穷的模样赤裸裸撕开,甩到你面前。乞讨的人在每个城市都不少,大到新德里、孟买,小到克久拉霍小城,睡在马路上和饿晕了倒在马路上,第一时间难以分辨,瓦拉纳西的一条主干道上甚至满坐乞讨的人。几乎在坐上TUKTUK的第一秒,就会遇到一个抱小孩的悲惨母亲向你伸手寻找支持……▼孟买洗衣厂▼洗衣厂里长大的小孩▼去的时候他们正在玩儿球当地人对乞讨者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一些人认为贫富差距和种姓制度的遗风是既定事实;另一些人则偏向于,生活在“底层”,完全是因为他们消极懒惰,不学无术,带我游览斋普尔的爷爷(TUKTUK司机)就一路针对这些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宁愿每天到街上游荡向游客伸手要钱的现状痛心疾首,向我大吐苦水,他倒是“三观正”:“我们应该勤劳致富!”▼斋普尔其中一天的司机爷爷• ② 一个截然相反的画面是,在孟买某五星级酒店中餐厅Shanghai Club里又坐着一家温文尔雅的印度人,他们应该是从其他城市到孟买来跨年度假的,恰好坐在我隔壁桌。爸爸和10岁左右的小男孩儿穿着合身的品牌父子装,妈妈和奶奶着漂亮精致的沙丽,端庄坐在餐桌两侧,都非常有气质。他们有时用英文交流,妈妈主动说起一些轻松有笑点的话题,爸爸则显得持重很多,关键时刻发几句言点到为止。全家人不言而喻散发出一种远离苦难的,物质、精神皆不匮乏的其乐融融。小孩子几乎看不到底层人民的挣扎,在一定的年纪里以为孟买就代表印度,就像我们常常误以为你我所生活的一二线城市就是中国一样。▼到Shanghai Club吃川菜,厨师是四川人诶Shanghai Club是孟买少有的,真正有中国厨师的中餐厅。服务生与这里的环境全然融合,外形俊朗、语言流利、彬彬有礼,听我是中国人且一个人用餐则体贴地推荐了一人食餐点。用餐间歇详细询问我口味如何,我如实回答: “这个……和我们中国本地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这道川菜,也并不是本来的口味blabla……”几分钟之后,主厨就出现在了我面前。没想到这位大厨竟然是四川绵阳人,在这里工作了近十年。他说菜的口味已经根据印度本地人做了一些调整,下次去这个餐厅吃饭可以直接找他,现做家乡菜给我。如果你也去孟买旅行,我强烈推荐这家叫Shanghai Club的中餐厅,到了之后直接呼唤四川主厨,点个毛血旺、尖椒肉丝、水煮肉片之类的,有必要犒劳一下自己的中国胃。• ③ Naresh Poonia是一名造价工程师,也是回国之后仅有联系的几个印度人之一(并且后来他也来中国旅行了),受过高等教育,喜欢开玩笑也偶尔有点“玻璃心”。我们在克久拉霍的ZOSTEL(和Stop Hostel算是印度两个最大的青年旅舍连锁品牌)相识,并许多人一起度过圣诞节。趁着跳槽间歇有假期,他一个人从德里过来度假。我们更喜欢开玩笑叫他“Dancing Queen”,是因为他歌声赞,舞姿更棒。在知道我要去孟买贫民窟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天哪,你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一个印度人,都从来没想过要去。”回国之后收到他的信息,他报名了一个去贫民窟的志愿者活动。我告诉他自己在贫民窟差点儿遭遇性骚扰(以我大声呵斥告终),他沮丧地说:“我为你在我的国家遇到这种事情感到很抱歉,更感到羞耻……”在这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对彼此国家的问题做过简单讨论,最近一次收到过他的信息,是关于两国公共安全监视网络和互联网隐私泄露的问题的对比情况。▼Naresh Poonia,在克久拉霍遇到他,他在换工作的间歇休假和他相似的人还有很多,包括在这里做义工的美女Shilpi和另一个刚刚管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德里女生。在后面行走的城市,也遇到了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年轻人,他们普遍宽容友好、与时俱进,交流中让人感觉不到距离感,需要的时候他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习认真,工作努力,对自身与国家的未来更充满期许。▼ Shilpi,青年旅社的义工,后来她和Naresh Poonia都有到中国来玩儿▼孟买网红餐厅打卡的年轻人▼恒河朝圣者• ④ Bobby是一个脑子异常灵光,行为捎带浮夸的17岁高中少年,会和游客讲多门外语。他操着独有的Hip-pop手势和口头禅“My dear friend”,异常热情并不求回报地替我们解决了在克久拉霍遇到的所有问题,从换外币、选餐厅、到郊外爬山看日出,甚至最后送我们去火车站……听说在印度会很多门语言,不是商人、导游就是骗子。我们一致认为,灵光的Bobby以后会成大事。这些没有出生在富有家庭的孩子,努力读书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这个现象远远严重于中国(印度电影《起跑线Hindi Medium》),在QUORA上也曾看到有印度人单方面对中国中小学生上各种兴趣班表达羡慕。值得庆幸的是,从他们努力结交外国游客、积极接触新鲜事物的行为上能看出,他们还保有对成功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Bobby(紫色衣服)和他的朋友,带我们一起去克久拉霍郊外爬山,实属小众打卡地▼瓦拉纳西旅人▼克久拉霍写生的女子• ⑤ 在印度旅行,怎么可能不遇到骗子呢!要问共同特征,那大概是骗术不怎么高超,被当面拆穿之后也无所谓,下次遇见你,会更热情地上来打招呼,仿佛一切都没发生。更有意思的是,能让你在与他们的斗智斗勇中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快乐。德里的某一天,我被各路TUKTUK司机疯狂欺骗。起因是待在印度的时间超过了30天,手机卡还没来得及充值,出门无法使用UBER或OLA打车,没网络又用不了GOOGLE地图导航,3公里以内交通全靠给TUKTUK司机口述去哪里,这简直让他们放飞了自我。不下于三个TUKTUK司机把我拉到价格高出正常价一倍的旅行社买火车票,然后堂而皇之的描述“这是政府运营的火车票代售点,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回来的途中,又把我拉到纺织品、艺术品特产商店,还是告诉我“这是政府特许运营的,价格便宜质量保证。”后来我知道,当地TUKTUK司机只要拉游客过去,不管有没有购买,店家都会给予回扣,以至于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利用游客身份和TUKTUK司机联手,做拿回扣的生意,五五分成。▼民俗音乐演奏者旅行社也戏精上身,告诉我各种等级的列车车次都没有了,明明1500卢比就能坐到AC3或者CC往返非要忽悠我租车,号称租车方便,但费用直接变成10000卢比。其实我早在APP上查好车次价格,准备到火车站的外国人专用窗口买(我的火车票APP无法线上付款)。买到票之后,特意发信息回怼他们,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给我的回复是:“Wow, you are so lucky……然后......我们晚上在哪个哪个寺庙有活动,你要一起来参加吗?”仿佛白天骗我的事情没发生过。▼游览古建筑的印度大家庭• ⑥ 直观感觉,印度公务人员的确人浮于事,效率低,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作为。在新德里的汇丰取到现金之后,我在马路边等车,就有巡逻警察过来,细心嘱咐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手机拿好,到安全的地方等车,看到我安全打到车之后才离开。刷街时,偶尔手机电量不足,我就直接到马路旁边的警亭一边休息,一边充电一边跟警察叔叔唠嗑,或者干脆把手机放在那儿充电,然后逛完附近再去拿,好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信任他们......警察叔叔们都蛮友好的,会和我简单聊一些自己的国家、工作,也会询问中国的情况。• ⑦ 在孟买的贫民窟附近遇到一次性骚扰,是在拍摄小朋友的时候出现了一只猥琐的咸猪手,我异常凶狠地举起相机准备砸人,“Don’t touch me, or I'll call the police……”然后马上打到车离开。不止一个游客,很多人都感觉这些人性子很软,只要你一强硬,他们就怂了。如果你是女孩子,不要晚上单独出门,尽量不穿短裙,不到偏僻的地方,不要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关键时刻要会瞪眼会大吼。我想起来之前,遇到一个印度程序员叔叔(高等教育是多么重要,汗),他叮嘱我如果要去达哈维贫民窟拍摄一定要注意安全,并留下了他的手机号,让我遇到什么情况就马上打给他,还是好人多……▼孟买外滩• ⑧ 确实有一些印度人是迷之自信的,我第一次听到有当地人把上海称作“东方小孟买”的时候,哭笑不得。在焦特布尔的梅兰加尔堡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印度人,得知我是中国人他的声音顿时就提高了两度“怎么样?这里比你们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美吧?”“当然不是……你来中国的话我带你逛!”我只能把民族自豪感和白眼一并传递给他。说到印度大城市交通状况极度混乱,有的人竟然会反问“在中国没这么多车吧?”,我只能一本正经地普及知识:“对呢,我们几乎不开车。你知道的,在中国我们很小就必须要学KONGFU,学会了之后大家都用飞的,这种方法叫QINGGONG(轻功),而且你知道吗?在我生活的省份(四川)有钱人都养熊猫的,我们偶尔也会骑熊猫上班的……”细细想来,造成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一来是常年被媒体宣传诱导,二是他们很少有机会到中国,真正了解中国。所以,一般遇到态度友好的询问我也会掏出手机,给他们看看国内的视频照片,希望能稍微减少一些彼此的误会...🇮🇳 加尔各答|扫街,电影感毫无疑问, 加尔各答 是一个充满了电影感的地方。街边卖水果的小贩,三轮车夫,卖电话卡的老板,火车站外正在哺乳的年轻妈妈,睡在车站大厅的老奶奶和光着屁股玩耍的小孩……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仿佛到哪里都能席地而坐。这是我们入境的第一站,也算是中转站和补给站。因为之前在 泰国 的行程把广角镜头摔坏了,返厂维修需要半个月,所以我只能到 印度 买个新的,坏掉的镜头带回国处理。于是, 加尔各答 仅有时间的一大半,我都用在了和相机店老板讨价还价上,最终成交价比国内还贵出1000人民币左右,也算是突破我的固有认知(以为在 印度 买电子产品会更便宜)了。另外的时间,我们找到一家“黑店”买了 印度 电话卡,然后步行去火车站,顺便慢慢扫街,感受下 加尔各答 的城市风貌。▼卖给我们手机卡的“黑店”老板(到达 加尔各答 是在清晨,一般的店面都还没有开门)▼街边做早餐的 加尔各答 人▼来一杯鲜榨果汁▼一家姐弟,路过的时候他们正在欢腾打闹,坐在三轮车后座上的妈妈(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过去给这几个孩子拍些照片▼如果你是个“话痨”,那么街头巷尾的人力车夫可谓是了解 印度 的重要切入口,当然,这也得力于 印度 的英文普及程度。认识这个国家,从它的交通开始混乱的街道交通和人潮涌动的火车站,大概是入境之后这个国家给旅游者的一个重要提示:到 印度 旅行就别想着顺顺利利了,先挤进去买到火车票再说吧。其实 印度 是有全国火车购票网站(cleartrip、indian railway)和它们的移动端App的,不过不太好用,每次进入界面都卡得我怀疑是不是下了一个山寨App,而且关联不上我的付款银行卡。国内某宝和OTA平台(携程、去哪儿等)是可以代买的,收取少量手续费,不过我们想既然都自助游了,就自己到火车站买呗,庆幸的是所到之地,稍微大一点儿的火车站都有外国人救星:外宾专用购票窗口,售卖专为外国人预留的相对好的车厢座位,而且可以买非本站发车的火车票。 印度 可真是个旅游大国!如果你没有提前把全部的行程计划好,那么你可以下一个cleartrip或者indian railway,一边旅行一边随时查看票务信息,然后再到当地火车站的外国人专用窗口买票。▼International Tourist Bureau关于 印度 火车车厢及座次等级分类,其他游记攻略里有详细的记录,不再赘述。我个人偏好CC(AC Chair car),它是空调车厢硬座,类似于国内火车软座,不过每趟车次的CC车厢不算多,有时候只有1节。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太愿意选择 印度 的火车卧铺,即便是最好的卧铺车厢AC1(1AC-First class AC,空调软卧)睡起来都很不舒服。▼硬座车厢内部🇮🇳 瓦拉纳西|粗鄙与圣洁瓦拉纳西 ,可以治好你的洁癖。恒河的圣洁,最终胜过了行李箱脚轮上的泥泞。穿过沿河建筑区的小巷去找预定好的酒店,从尘土飞扬的石板路,转到更为泥泞的小巷,满街的牛投来注视的目光…能怎么办呢?在 瓦拉纳西 ,住,是一定要住在恒河边的。恒河,恒河!生命之河的神性到底什么样的旅行方式配得上 印度 的生命之河?朋友说:“别想那么多,来 瓦拉纳西 ,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在河边发呆。你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去酒店的 天台 上等早餐,看看恒河的一天伊始。下午,我们再到处逛逛,然后找个临河的咖啡馆喝咖啡。”天台 上所见的恒河,可一点儿也不“圣洁”。河流上空乃至整个城市都被浓浓的雾霾笼罩着,联想到河边 印度 教的葬礼和终日燃烧不尽的圣火,我尝试着用无人机去拍一点儿东西,可见度让人难过。如果说有那么一个时刻,我感觉自己离 瓦拉纳西 或者恒河更近了,是在临走前的清晨,我一个人提溜着相机,到河边瞎转的时候。年底的 瓦拉纳西 ,清晨很凉,我穿着风衣还裹了一条厚厚的围巾,却看到那么多到恒河里晨浴的信徒。来这里的人们坚信,恒河之水可以洗净他们灵魂里的罪恶。于是天还未亮,他们便褪去衣物鞋袜,涉水而入,面朝东方,双手合十地祷告着。水 波里 他们的吟诵仿佛变成了一种让人安心的前奏,而后,随着 瓦拉纳西 的苏醒,别的声音跑了进来,那是船桨拍击着水面的声音,是成群结队的水鸟盘旋和鸣叫的声音,是岸边的洗衣工将衣服拍打在石头上的节奏……一条河,又用来洗衣服,又用来洗身体,又用来洗罪孽,还要负责“净化”火化后的骨灰,还是圣徒们的饮用水……噢,这就是大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完美融合了吧!来,让我们转换到BBC语言系统:发源于喜马拉雅的恒河,自上而下流入 瓦拉纳西 ,是沿途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被 印度 人奉为神明,使与它有关的一切,山与水,风与雨,动物与森林,都充满了神性。清晨的恒河,是极其适合租船游玩的。旅人借船到达彼岸,以往恒河的对岸鲜有人至, 印度 教的传说中,那是去世之人的灵魂安乐之所。坐在船上,透过来自东方的光晕,被橘红色笼罩着的对岸的确尽显安详。你也可以乘船自上而下沿着 瓦拉纳西 的这段河流游走,一览岸边的全貌。重要的位置, 比如 晚上要进行祭祀的广场,寺庙建筑外墙,大型酒店外墙等都被漆得神采奕奕,嗯,属于 印度 的彩色。说了这么多恒河的“神性”,不得不说它的另一面,污染。印度 教徒相信,即便此生艰难困苦,死后入恒河,来世他们就能投胎成尊贵的婆罗门,活着的人饮用恒河水更是他们祭祀仪式上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呢,现代 印度 ,只要是稍微好一点儿的家庭都能意识到恒河污染的严重性,没人会让自己的孩子没完没了地喝恒河水,要不然孩子早就去见湿婆了。政府方面,也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去治理恒河的污染。这其中不乏既是著名学者又是婆罗门阶层祭司的知识分子,他们则遭遇着在传道受业的过程中现代科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作为学者,他们清楚地知道,80年代后恒河的污染就已经超过其自净能力了,但作为婆罗门的祭司,他们又有责任维护教徒的信仰。直接告诉那些信徒:“别喝!”,那些依靠着信仰的微光活着的最底层最弱小的民众又会面临精神世界的震动。“你在说什么?”“这可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是世界上最圣洁的,她怎么可能是脏的呢?!”……所以最后,他们只能选择默默投身于污染治理中,期待以治理的效果说话。▼我还没弄懂这个活动是在干嘛▼在 印度 ,只要你举起相机,就没有不敢往上凑的小孩子,拍完之后他们也不找你要照片儿,就图个拍得开心。▼“和我一起慵懒吧!”▼ 天台 上吃早餐还是不错的,有猴哥陪你一起吃。▼凉风惬意,做个晨起看报的老大爷也很可!吃一碗可爱的Lassi,做一次漂亮的海娜别小看 瓦拉纳西 ,人家也是有网红店的!随手一个服装店,又是 中国 游客亲笔推荐又是 韩国 游客质检专员的。▼看到小店门口外国游客的推荐信了吗?Lassi,其实就是浓稠的奶制品(酸奶),不同的口味配上不同的水果。瓦拉纳西 有几家火爆的Lassi店,我们去了好几次的有整面可爱的黄色签名墙的这家叫做Baba Lassi,为什么选它家呢,因为他们家的酸奶都放在冰柜里,这在 瓦拉纳西 可太不常见了,卫生水准简直超标啊!店面又干净还能WiFi无限畅游,想到我那 印度 手机卡惨绝人寰的4G(也有可能是2G)流量,每次吃Lassi都会在店里刷够手机了再恋恋不舍地出来。如果胃口允许,可以尝试一下它们家的Special Lassi噢!另外还有一家店叫Blue Lassi也不错~做一次海娜,也挺有意思的。瓦拉纳西 老城里有不少的海娜手绘店,我们也是一时兴起,大概走着走着和手绘师小姐姐一个眼神对上了,就欣然进了这家。海娜(Henna)起初是当地人在婚礼上使用的,主要是描绘在脸上和手上的装饰画,有点儿像文身,但不是刻上去而是画上去的。人们采摘下灌木的叶子,将其磨成精细的浆糊状,便是手绘师的颜料了。确定好图案后,手绘师将这种浆糊状的颜料涂到我们的手掌和手臂上,一两个小时后颜料才会全部干掉,干掉之后浆糊状的东西会脱落,手上便留下了海娜真正的色彩,介于红褐色和橘红色之间,一般整幅海娜能保留半个月到一个月。听说除了手绘外,海娜作为天然的植物染料,也会被用来染发。嗯…这么天然的东西,搞不好我妈会喜欢~▼后来这个海娜的颜色夜祭与葬礼为了近距离看一场恒河夜祭,我们傍晚到河边租了一艘小船。“船长”是一个13、4岁的少年,也不知道是他没经验还是我们没经验,总之就是我们这艘“战舰”误判了人群的力量,低估了船的数量,硬是在水面上被越挤越远,近距离变成了远距离,可以使用望远镜的那种远距离。而我自己,带了一个广角镜头,我也不知道我要干嘛。最后索性放弃了拍照片,还是认认真真用眼睛欣赏,用心感受吧。一套完整的恒河夜祭仪式会持续一个多小时,是 瓦拉纳西 最为盛大的活动,是 印度 教徒感恩于湿婆神和恒河所赐的祈祷,也被视作人与神沟通的仪式。每天傍晚时分,就能在岸边听到清脆的祭祀铃声响起,来自各地的信徒和游客开始陆陆续续聚集,静静等待圣河边古老祭祀仪式的开始。你可以在祭坛旁的空地或阶梯上随意找个位置坐下,也可以花钱租个小船划到临岸的地方观看,切记要早点儿去,吸取我们的教训。当夜幕降临,祭祀正式开始,在 印度 传统音乐和 铜鼓 声的伴奏下,身着华服的祭司们开始用圣火、法螺和鲜花表达对恒河的感恩和崇敬…仪式结束后,信徒们会顺着神坛边的台阶走到恒河里,把祭司们发的花瓣洒进河里,再默默祈祷一番,最后捧一掬神圣的恒河之水洒在头上身上或直接饮下……另一个在恒河旁不能错过的仪式便是 印度 教徒的葬礼了。他们至今保留着露天火化死者遗体的传统, 瓦拉纳西 的岸边更是有最重要的公共露天火葬场。我们来到了可以直接观看葬礼的 天台 ,为了表示尊重我并没有拍照片。与夜祭仪式的祭司都属于种姓制度里最高的婆罗门阶层不同的是,执行葬礼仪式的却是当地的贱民阶层“旃陀罗”,别看这个家族做着如此重要的工作,他们却还是最低贱的“不可接触者”,这好像和我们民族的常识不符,生死事大,与死后的仪式和神圣的葬礼有关怎么会如此不受重视呢?很奇怪。佛寺、学府、书店,瓦拉纳西还能去哪?▼ 鹿野 苑外一家唐卡店正在绘制唐卡的 印度 小哥。他的老板是一个超喜爱 中国 的 尼泊尔 人,拉着我们聊了一路。他怎么发家的呢?他的第一桶金是从 尼泊尔 进入 中国 ,到 广州 批发特便宜的潮流(仿制)运动鞋,再带回他们国内去卖,倒腾了几趟之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瓦拉纳西 除了以恒河为中心的 印度 教信仰,还有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开悟得道之后,第一个传道的地方: 鹿野 苑。根据法显在《佛国记》的记述,佛祖的前世迦叶佛(辟支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经常出没,故得名“ 鹿野 苑”。公元前531年,释迦牟尼在 菩提伽耶 觉悟成佛后,来到 鹿野 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宝至此初创完成。如今 鹿野 苑不仅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还是 瓦拉纳西 市民很喜爱的“人民公园”。1950年之后,随着 印度 政府对 鹿野 苑修复工作的加快,从世界各地来此朝拜的佛教徒日益增多,于是, 鹿野 苑附近先后建立起了中华佛寺、 泰国 佛寺、 缅甸 佛寺、 日本 佛寺等多座佛寺。▼中华佛寺,但从它的建筑里能看到中、日、韩三国的东方美学的影子接下来,我们去了 瓦拉纳西 最好的大学,贝拿勒斯 印度 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真是走到哪里都喜欢去别人家的大学逛逛!它是 印度 大学综合排名的前三甲,学院从医学,到商学、工程、艺术、科学、社会科学到表演等非常全面,也是唯一一所拥有 印度 理工学院的大学,有超过20000名的学生和来自几十个国家的留学生。▼这天他们正好有一个典礼,大家都穿着校服出席。大学里的整洁安静和混乱嘈杂的 瓦拉纳西 街道简直天壤之别,在 印度 其他城市你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纯洁的“象牙塔”,学校,尤其是好的大学和外面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往好的方面想, 印度 还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像重返自己的大学生活一样,我们慢悠悠逛了一个学院又一个学院,从商学院到人文学院到医学院,最后还在学校的食堂吃了一顿午餐,20卢比(人民币2块钱),价廉物美简直了!▼贝拿勒斯 印度 大学的礼堂,礼堂里正逢一位退休女教师举办个人画展,画展不方便拍摄,但她仔细给我们介绍了她的每一幅代表画作的含义,多与宗教有关,她非常希望每一位参观者在结束之后在备忘录里留下宝贵的意见。瓦拉纳西 的主干道上有一家外文书店,Universal Book Co,应该翻译成环球图书公司吧。这种书店在 印度 很少见到,以为只是个小小的店面,进去一看,竟然别有洞天,两层楼高的落地书架,另一面旋转楼梯到达书店的二层,藏书量可想而知。它不像个书店,倒更像是一个有年代感的藏书阁,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愿意在这里泡上一整天。时间短暂,我还是淘到了一本老旧的英文版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算是对少年时喜欢这本书的怀念吧。▼有时候,在街上遇到这样穿戴鲜明的 瓦拉纳西 人,拍照他们会收取费用,给不给呢,还是看你的心和他们的难缠程度。▼去到的某个 韩国 人爱光顾的料理店▼这个小伙子一上来就要带我们环游 瓦拉纳西 ,后来得知他真的娶了一个 中国 姑娘做妻子,这次旅行过去了N久之后的某一天,我的朋友去 瓦拉纳西 居然还碰到了他!▼ 印度 很常见的食物Thali:整盘叫Thali,通常是由几个小碗的小菜、汤或者咖喱,然后配一份饭或者饼,就像我们的套餐或定食。里面这个膨膨的炸饼叫Poori,它是中空的,将饼撕开就小碗里的菜、汤或者咖喱吃,味道还不错的,我很适应。印度 和 中国 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街边零食▼这个和我们的炒豌豆很像,炒好之后店家直接用一张报纸什么的包着给你,我的这个炫酷的包装是一张笔记本上撕下来的草稿纸哈哈哈哈~🇮🇳 克久拉霍|他们是月神的后代到 克久拉霍 ,一切变得有秩序了起来,从挑选的餐厅到入住的旅舍,我们都很喜欢。一来,经过了几天的旅行,我们大概适应了 印度 的节奏;二来, 克久拉霍 本身并没有 瓦拉纳西 那么混乱,因为它的核心区域就是东、西以及东南神庙群,以西庙群为最。▼夕阳洒在西庙群的寺庙外壁上,泛起一层金色▼ 瓦拉纳西 到 克久拉霍 的火车上遇到了一对 德国 情侣,他们给我拍了很多不忍直视的照片,我是不会放出来的。(暗戳戳立个flag:如果这篇游记上蜂首,我补发,所以你们是看不到呢,还是看不到呢,还是看不到呢……)▼火车站的 朝阳月亮王朝与性爱神庙要了解 克久拉霍 神庙群,有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需要知道:克久拉霍 寺庙群,是由“月亮王朝”昌德拉王朝修建的。叫“月亮王朝”,是与一个月神下凡的传说有关。相传 克久拉霍 的大祭司,生了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儿,惊动了天界的月神,月神放弃神仙的身份与之相爱并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在天神父亲月神的培养下成为了一代君王,国王为了纪念自己的身世,将自己的王朝命名为月神的名字,即昌德拉。直到现在, 克久拉霍 的当地居民都会称自己为月神的后代。公元950-1050这一百年是昌德拉王朝的鼎盛时期,如今 克久拉霍 这些雕刻精湛的寺庙就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后来,随着王朝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曾繁荣一时的 克久拉霍 到16世纪已经成为了一处没落的小村庄。直到18世纪,一位 英国 人在 克久拉霍 附近打猎时才发现了这些建筑极为华丽恢宏的寺庙,得以将昌德拉王朝的杰作重现在人们面前。1986年, 克久拉霍 神庙群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西寺庙群以夸张而充满美感的性爱浮雕闻名于世西寺庙群以夸张而充满美感的性爱浮雕闻名于世,这就不得不提到 克久拉霍 “性爱之都”的由来和那本写于5世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经》。昌德拉王朝主要信奉坦特罗教(Tantra),该教派认为阴阳合一,方得解脱大道。那是的人还认为,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可以无师自通,而性则需要通过对相关技巧的学习才能掌握,于是从《爱经》中寻找灵感来完成神庙群的雕塑。▼有的地方已经残缺了在后来的 印度 哲学中也都会谈到一个词Purushard,学者们把它翻译成“法”,性与法是一起的,它鼓励人们去探求生命的各个方面,财富、地位、性,到人生最后的自由与超脱。昌德拉还是一个非常 开化 的民族,信奉坦特罗教也接受了 印度 教,所以在 克久拉霍 的神庙中除了坦特罗教的性爱雕塑之外,也可以找到毗湿奴、湿婆等 印度 教神明的雕像。克久拉霍 寺庙群适合静静地慢慢地参观,用时间去细细领略它的恢弘与美妙。▼神庙群的草坪维护得特别好,所以也成了公园▼写生的她和她的笔下他“偷”了老爸的三轮车,载我们去登山促成这次登山的,是Bobby和他的朋友们,尤其是照片中穿蓝色毛衣的小哥。他,竟然“偷”了他老爸的三轮车,天还没亮就到青旅,把我们喊起来去郊外爬山看日出,我们只能一边顶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对他竖起大拇指:“好汉!希望你回来不会被揍si!”▼是他,是他,“偷”老爸三轮车的就是他▼一辆三轮车怎么够坐,Naresh Poonia必须骑上他心爱的小摩托🏍郊外这座山,我记不起来它的名字了,而且在各大旅行网站上也查不到。如果你到当地的话,可能会在比较本土的旅行推荐册子里出现,这算是一个当地人喜欢去的户外运动的地方,外国人很少去。因为不是景区,没人管,所以大胆地带上无人机去航拍吧。▼航拍我登山的朋友们▼日出啦▼渐渐可以看清楚的原野这是一座石头山,海拔不高,但是狭长地立在原野上,山顶裸露出的岩石非常有质感,从高空俯视像是一条鱼,在水面上露出它的鱼鳍。这里,也是可以远眺郊外原野与村庄的最高点。▼山顶取暖▼有些地方还蛮危险的从山上下来,回程经过了一个有些贫瘠的小村庄,我猜想这儿几乎没有外人造访。村庄里还有很多土墙房子,也有一些正在修建还没刷完油漆的宅子,偶有一两家修葺完整,有一家人把自家房屋漆成很亮眼的蓝色……但是不管房屋怎么样,村子里碰到的女性,她们身上的沙丽都格外鲜艳美丽,让人印象深刻。▼房子修得又大又好,还用上了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村子里的土豪Christmas🎄,来来,群魔乱舞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重视过圣诞节,但这次在 克久拉霍 Zostel过的圣诞节好开心呀,一定是因为这群人来疯的小伙伴。▼每次回看这段「群魔尬舞」我都会笑翻:▼So what is "Cancan" ?圣诞夜,旅舍老板组织了一帮街坊四邻,亲朋好友,还有我们这些房客,整了一个盛大的Party,外加抽奖活动,我还中了大奖!关于Zostel:Zostel和GoStops是 印度 境内两个做得非常好的国际青年旅社品牌,跟国内非发达地区的青年旅社脏乱差完全不同,他们的房间不仅卫生做得非常好,而且公共空间都有自己的设计感,越是后来开张的 新店 这个特点越明显,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住,女生选择专属的女生间住就行了,如果实在不习惯,也可以住单人间。住青旅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共空间,你能在这里遇到N多神奇的国际友人,甚至是环游世界的大玩家,交流起信息来比酒店便捷多了,还能相约一起租车拼车……我们的 印度 行程,城市里有Zostel或GoStops,就选这俩,再没有就OYO,实在不行 比如 在 博帕尔 ,才默默选个普通酒店住。▼在 克久拉霍 爱吃的餐厅🇮🇳 博帕尔|艳阳下的湖之城想起 博帕尔 ,就想起街边明媚的水果摊。它是个名副其实的湖之城,宫殿、城堡、清真寺于城南依湖而建。“小心吃坏肚子”终于,我开始拉肚子了,应验了谁告诫我的那句““到 印度 玩儿,你肯定得拉肚子!”意外的是,行程还没到一半,我就犯了急性肠胃炎,开始疯狂腹泻和呕吐,虽然一直吃的食物都很注意卫生,但是防不胜防。打电话给老爸问他可以买点什么药,他好紧张:“去买这个这个……Balabala……注意用量!”然后给我来了句:“你要不要去找大使馆?”我……Em……还没到那个地步吧?如果腹泻就要找大使馆,大使馆会不会太忙?还是休养两天就继续赶路吧。在 博帕尔 休养生息好了,反正之前也没计划来这儿。▼火车驶过村庄因为没有提前订好计划去哪儿,我们一直没买火车票,过了圣诞节才发现买不到从 克久拉霍 去 孟买 或者其他几个想去的城市的火车票,又挺想到 孟买 跨年的,于是只能先火车坐到 博帕尔 ,再从 博帕尔 飞到 孟买 。▼这个小孩很喜欢我们,一直和我们坐在一起,后来我们开始外放观看未删减版《以你的名字呼唤我》,Em……不知道他和后排的乘客后来怎么看我们……虽说是 中央邦 的首府, 博帕尔 却俨然算不上一个旅游城市,相较于北方的“旅游大省” 拉贾斯坦邦 ,到这里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少得可怜,这就导致我们仨经常被围在一群热情的当地人中间,被排队要求合影。▼气质华丽的马车从街边哒哒经过…为什么会被叫做“湖之城”呢?是因为有上湖、下湖这两个湖泊,而城市就建在两座湖的岸边。上湖是由帕拉玛王朝出名的波杰国王在大约1000年前所建,传说国王的御医告诉他,要建一个有365条支流的大河才能够治好他的皮肤病,于是他就修建了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上湖。与上湖通过一个小桥相连的下湖,是由乔特汗在18世纪所建,汇集当地12座用来灌溉或作其他用途的水井,下湖面积将近8平方公里。▼沿着湖泊游玩如今,这两个湖泊还被用作开展汽艇、划船、拖曳伞等各种兜风活动。专门到TripAdvisor、穷游、马蜂窝上查询,结果到过 博帕尔 的人屈指可数,它的相关资料也不多,最大的新闻竟是1984年在这里发生的一个氰化物泄露事件,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 博帕尔 事件还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等一起被列入了“十大人为环境灾害”。想不到,看起来一派平静的 博帕尔 也有这样的过去。▼当地的某博物馆,粉红色的外墙好喜欢塔吉乌尔清真寺的黄昏历史上, 博帕尔 曾先后被许多政权统治过,但真正对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却是几位杰出的伊斯兰教女王,她们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众多古堡、宫殿、清真寺,塔吉乌尔清真寺(Taj UI Masjid)就是其中之一。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水池,黄昏来临,信徒们纷纷到水池旁,掬一捧清水,清洗脸部和手脚,然后走进祝祷厅。华灯初上,清真寺和倒影相互辉映,比白天的雄伟更增几分瑰丽。▼修建者的本意是把它修建成全 印度 最大的清真寺,虽然并未如愿,规模也算非常可以了。除了祭祀,里面还有一所宗教学校,很多信徒从小就在这里学习。🇮🇳 孟买|从街边摊到五星级酒店在 印度 人的眼中, 孟买 如同 中国 的 上海 ,不仅是座极尽繁华的都市,更是千百种关于生活的梦想可以开花结果的地方,他们甚至把 上海 称作“东方小 孟买 ”。北印跨年旅行,我们便在 孟买 的“外滩”度过了难忘的跨年之夜。▼他们自拍得好嗨!混乱又欢乐的巴克湾跨年夜穿过涌动的人潮,有些艰难地走到更靠海的地方,野餐布和围坐的人群随处可见。一年中最后一天的下午,许多 孟买 人提前来到这片沙滩,搭建起临时的营地,准备和最亲近的家人、朋友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巴克湾是 孟买 南部角落的面西海湾, 孟买 印度 门、著名的泰姬玛哈酒店都在这里,沿着海湾往北走,不远处还有著名的海上清真寺(哈吉 阿里 清真寺)。看起来与在国内的跨年夜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切都更加粗放,倒是我们两个 中国 人在人群中更为吸睛,倒计时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甚至来不及拍出几张自己满意的纪录照片,光顾着欢乐地接受他们“Hey, my friend……”的召唤和合照邀请了。瞧,即使是在对国际友人司空见惯的 孟买 , 印度 人还是这样热情可嘉。如果在 孟买 (作为 中国 人的)你想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挑个忙碌的工作日去写字楼的咖啡馆吧,大都市与国际接轨的工作节奏这时候才真正突显,几乎没什么人愿意理你。▼跨年夜电视台的采访车此时 孟买 的气温和国内的夏天差不多,你可以毫无顾忌地脱掉鞋子站进海 水里 和他们一起撒欢。钟声自然在一片“新年快乐”的尖叫声中敲响,然而海滩倒计时归来,马路早已被堵得水泄不通,尤其是天桥上下。在混乱的人群中你会遇到各种人,前来报导此次盛况却连采访车都被卡在路上的电视台记者,赶着搭火车回家但仍然不忘跟你唠嗑说再见恨不得把你也拉上火车的热情本地人,行走的表演艺术家(不看完不让走的魔术师)……更多的是脸上残留着兴奋的余温,明显对这跨年夜意犹未尽的 孟买 市民。后来,我又去过巴克湾看日落,风很大,她的黄昏和夜晚真的很美。▼这可是 孟买 的“外滩”▼远处就是海上清真寺(哈吉 阿里 清真寺)▼海上清真寺▼他的朋友是一个受伤的残疾人,去清真寺的路上他强烈要求我给他们合照▼海上清真寺外一家网红甜品店,不过,是真的太甜!孟买,贫富议题西临阿拉伯海, 孟买 是 印度 当之无愧的巨大贸易中心和港口城市,当然,它的贫富差距也可视为 印度 的代表。首富穆克什的豪宅Antilia不远处就是闻名世界的塔拉维贫民窟,周边繁华的商业区不仅丝毫带不动它,更反衬出它的残破不堪,住在这里的人超过百万,他们的日平均收入还不到10元(人民币)。林立的高楼间 印度 最大的手工洗衣场也合理地存在着,这一切都将贫穷的模样赤裸裸撕开,甩到你面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出现的塔拉维贫民窟一角▼ 印度 最大的手工洗衣厂贫民窟里,玩儿自行车的孩子兴奋地叫我为他拍下“提龙头”的酷炫一刻,洗衣厂的小姑娘欢乐地向我介绍她可爱的弟弟和玩伴,还邀请我一起玩儿气球,而他们的生活状况呢,不仅医疗设施没有保障就连居住的房子都是用金属板、塑料棚、废旧木板以及任何可能的材料拼接而成。看到他们的“组合墙面”你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赞美一下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和苦中作乐的心理素质,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悟性,又或者,这其实只是一种无奈的麻木。▼正在劳作,整理床单衣物的工人,但他们丝毫不害羞,径直叫我过来给他们工作照▼大人在工作,大小孩就负责带更小的孩子▼从这座天桥下去,就到了塔拉维贫民窟▼ 孟买 地广,人口又多,坐“地铁”(城市里的火车)常常挤得不行▼注意他的双手,哈哈哈哈太累了把自己“拷”在地铁上的哥们儿一个截然相反的画面是,在五星级酒店的中餐厅SHANGHAI CLUB里又坐着这样一家温文尔雅的 印度 人,他们应该是从其他城市到 孟买 来度假跨年的,恰好坐在我隔壁桌。爸爸和10岁左右的小男孩儿穿着合身的品牌父子装,妈妈和奶奶着漂亮精致的沙丽端庄坐在餐桌两侧,非常有气质。他们有时用英文交流,妈妈主动说起一些轻松有笑点的话题,爸爸则显得持重很多,关键时刻发几句言点到为止。全家人不言而喻散发出一种远离苦难的物质、精神都不匮乏的其乐融融。小孩子几乎看不到底层人民的挣扎,在一定的年纪里以为 孟买 就代表 印度 ,就像我们常常会有这种错觉,你我所生活的一二线城市就能代表 中国 。SHANGHAI CLUB是在 孟买 少有的,真正有 中国 厨师的中餐厅。服务生是与这环境全然融合的外形俊朗,彬彬有礼,语言流利,听我是 中国 人则体贴地推荐了一人食套餐。用餐间歇详细询问我口味如何,我如实回答: “这个……和我们地道的 中国 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这道川菜,本来的口味应该是如何如何……”几分钟后,主厨就出现在了我面前。没想到这位大厨竟然是 四川 绵阳 人,在这里工作了近十年。他说菜的口味其实已经根据 印度 本地人做了一些调整,下次去这个餐厅吃饭可以直接找他做家乡菜。▼我点的川菜套餐如果你也去 孟买 旅行,我强烈推荐这家叫SHANGHAI CLUB的中餐厅,到了之后直接呼唤 四川 主厨,点个毛血旺、尖椒肉丝、水煮肉片之类的,犒劳一下自己的 中国 胃。▼SHANGHAI CLUB,看回廊就知道这里有点高级为了更详细了解 孟买 ,我特意查了近些年 孟买 的房价,为之咋舌。在2010年, 孟买 房价甚至挺进世界前十,超过了我国居高不下的 北京 、 上海 。据当年的在线房地产调查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世界最贵房价的十 大城 市分别是 摩纳哥 、 莫斯科 、 伦敦 、 东京 、 香港 、 纽约 、 巴黎 、 新加坡 、 罗马 、 孟买 ,可想而知,超低的收入水 平和 奇高的房价又谱写了多少魔幻现实。▼在 孟买 吃的另一家中餐厅,改良得更过分私藏目的地《嗝嗝老师》取景地沃利村游荡在 孟买 的最后一天傍晚,意外走入一片靠海的聚居区,后来才发现这个叫沃利(Worli)的村庄是2018 印度 电影《嗝嗝老师》的取景地。从未来过这片贫民区的学校F班嗝嗝老师决定来家访,却发现这里鱼龙混杂,而自己班上的学生在楼道里赌博甚至因为赌博被警察追赶。▼电影《嗝嗝老师》居民区混乱不堪的空地给了这些孩子闲暇里踢足球或者打板球的一席之地,这环境和在 孟买 大学附近的棒球场遇到的有私人教练的贵族小男孩所拥有的,自是千差地别。走在街口,我买了一包10卢比的薯片,像那个决心去家访的老师一样发现这里的贫瘠、拥挤与善意。从最靠海的地方望出去便是传说中的班德拉-沃利跨海大桥,这座以拉吉夫·甘地命名的大桥长5.6公里,横卧在阿拉伯海面上,将 孟买 西海岸班德拉和沃利连接起来,一天可以通过9万辆车,全部车程只需7分钟。 中国 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港公司)曾是这座大桥建设的重要技术合作方。据说在斜拉桥设计之初,原计划通过港湾南部这个渔民小岛直接进入南岸,但考虑到小岛渔民的利益,大桥南部路线重新进行了设计,从小岛外侧附近水域绕过。这虽然加大了设计和建造成本,但确保了沃利村渔民的利益,我才得以见到这片混乱中的生气。Mark一下国际大都市的六处建筑班德拉-沃利跨海大桥实际上证明了 印度 的建筑能力,虽然 孟买 的城市基础建设与 中国 并非一个水准,但同这样的大桥一样,机场、学校、博物馆等特色建筑却丝毫不逊色。【1】 孟买 贾特拉帕蒂· 希瓦 吉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便被 孟买 新机场( 孟买 贾特拉帕蒂· 希瓦 吉国际机场)吸引,整个几层楼高的立体墙面都以 印度 传统文化的故事、器物、建筑特色、宗教符号等为装饰,航站楼完全符合它的口号“A Terminal That Brings India to the World(将 印度 带向世界)”▼ 孟买 机场不失审美的现代化分享 孟买 机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机场内有特别多 印度 “古董”或者仿古建筑,甚至修了一整面墙,乘坐扶手电梯从地下到顶层所见,整面墙华丽至极,除了陈列的“古董”还有超级多风格迥异的仿古宫殿的门窗,颇值得玩味……不过,这么精美真的不怕游客会误机吗?【2】 印度 门和泰姬玛哈酒店(Taj Mahal Hotel)印度 门对面的泰姬玛哈酒店(Taj Mahal Hotel),安保较平常酒店更为严格,当然,入门后扑鼻而来的香氛较平常酒店也更让人头晕目眩,同样让人头晕目眩的还有它一层琳琅满目的昂贵奢侈品。这家传奇的酒店,甚至象征着整个 印度 的自尊和财富。 英国 殖民时期,创始人贾姆谢特吉· 塔塔 和 英国 朋友到位于现在的泰姬玛哈酒店附近的Watson’s酒店去喝茶,但因为自己是 印度 人被赶出。当时, 塔塔 已经是非常 成功 的企业家,完全有资格受到人们的尊重。经历那次事件后, 塔塔 就暗下决心要在 印度 建一个最豪华的酒店,泰姬玛哈酒店就是他打造出来的精品。酒店工期长达5年,正门设计非常奇特,面向的并不是大海,而是反方向的市区。据说,这包含着不欢迎通过海路进入 印度 的 英国 殖民势力的意思。▼ 孟买 印度 门▼为了调查一下物价,我们特意在泰姬玛哈酒店(Taj Mahal Hotel)旁的美甲店做了一次美甲,可以说是价不廉物不美,一个人美甲折合200元人民币,流程还不如国内60块的美甲处理得细腻。此后这家酒店接待过包括 比尔 ·克 林顿 和杰奎琳·肯尼迪等众多名人,也经历过恐怖袭击到再次营业,如果你对它足够感兴趣,可以去看国家地理专为其拍摄的纪录片《 印度 传奇旅馆(Hotel India)》。【3】 维多利亚 火车站(贾特拉帕蒂· 希瓦 吉终点站)和 孟买 市政中心火车一向是 印度 旅行魔幻到吸引人的体验, 孟买 的 维多利亚 火车站(后更名为贾特拉帕蒂· 希瓦 吉终点站)也值得一去,实际上就连 印度 人也不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火车站而更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它建成于1878年,是为纪念 维多利亚 女皇即位50周年而以此命名的。午后的 维多利亚 火车站庄严复古,建筑正门里面如今是办公区,不允许游客进入,你也可以向左走进仍在运营的火车站大厅,黄昏的阳光通过哥特式的窗户投进站内,打在行色匆匆的 印度 人身上,这时的美也不忘提醒你一下它有一段被殖民史。夜晚的 维多利亚 火车站在灯光掩映下则更加雍容耀眼。▼火车站内部花窗▼夜晚的 维多利亚 火车站和旁边 孟买 市政中心▼白天的 孟买 市政中心▼街边老建筑里的麦当劳【4】 孟买 大学在 印度 待一段时间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多么偏僻落后的小城市,高校里都一派整洁、肃然,甚至可以说华丽,并与外面的世界形成了极大反差,除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这与 印度 曾经(虽然颁布了废除法案,但民间仍普遍接受)的种姓制度中,主教育的婆罗门属于第一等级贵族也不无关系,大学教授甚至普通教师在 印度 都十分受尊重。圣雄甘地的母校 孟买 大学创建于1857年,和因《三傻大闹宝莱坞》而被我们广泛熟知的帝国理工同属 印度 3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多年前 孟买 大学还允许游客参观,现在只能漫步在围墙外看一看了。▼ 孟买 大学外▼ 孟买 大学附近的板球场大学附近有不少板球训练场,一些条件尚可的家庭会给孩子雇佣一对一的板球教练,甚至有意识地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而大部分青少年还是成群结队以休闲娱乐为主地打板球。球场附近卖得最多的水果(零食)是这种黄瓜,一只10卢比(1RMB),买了之后摊贩叔叔还把它切成两半,小心翼翼用报纸包好递到顾客的手里。▼价值1块钱的黄瓜【5】 威尔士 王子博物馆坐落在一片花园之中的 威尔士 王子博物馆,它的外部主体结构是三层穹顶,博物馆门口倒卧的佛像引人注目,里面藏品丰富,有我国及 日本 的珍贵文物单独陈列在的展厅。【6】 孟买 天文馆这栋建筑圆柱形的那部分就是 孟买 的天文馆,时间关系我没进去,只在下面的一个现代艺术馆看了一个画展。▼没事儿又去看一场电影▼ 孟买 的网红餐厅▼与旅伴们分开后,自己后来在 孟买 住的社区街口,刚开始只是觉得里面特别安静祥和,与外面像不是一个世界似的,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天主教社区。▼某些街景🇮🇳 乌代布尔|别再叫她东方威尼斯在燥热又喧闹的 孟买 待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我独自北上,开始了 拉贾斯坦邦 的旅程。没想到, 乌代布尔 是如此阳光、浪漫与治愈。地处 西北 “沙漠之邦”拉贾斯坦,它却像一座遗世独立的 江南 小镇,青山绿水,娴静优雅。白色 大理 石修建的城市王宫屹立在皮丘拉湖畔,几个世纪过去了,它彪悍的历史也渐渐融入了细致的时光。入住的旅舍在湖畔的山坡上,早餐在顶层,我每 天等 到 日光 把身上晒得暖洋洋了就下山,经过那家细密画画师的小小门店,然后进城……“东方 威尼斯 ”,有人这样介绍它,这么庸俗的名字,哪里配得上 乌代布尔 ?在 中国 ,你都能找到一百个“东方 威尼斯 ”。那些苏杭古镇, 同里 、 周庄 、 甪直 、 西塘 、 南浔 、 乌镇 ,名字是个顶个儿的好听,商业宣传非得取个庸俗至极的“东方 威尼斯 ”、“ 江南 珍珠港”……让人生气。一张看得见风景的餐桌乌代布尔 ,给了我这张看得见风景的早餐桌。为Zostel选址的人也太聪明了吧,目之所及,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谁会拒绝在这样的 天台 吃早餐呢?因为贪恋这里的清晨,我还多住了一个晚上。黑咖啡、煎蛋加一个 三明 治,就这么简单。早餐,吃的又不只是早餐,还有雀跃的心情。整个旅舍的人都到楼顶用餐,所以偶尔需要和其他人拼桌。碰到了一个 英国 阿姨,得知我是 中国 人特意和我聊了一会儿。她的其中一个儿子在 青岛 工作和生活,她也因此不止一次去到 中国 。现在她退休了,把 英国 的房子卖掉,搬到了旁边的小国家去生活,不仅可以节约生活成本,多出来的钱还可以和老伴儿环游世界。当我看见她一个人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吃早餐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这个:给孤独以平静。我其实很好奇,她看到的我,又是什么样子。▼他是旅舍的熟客,也是一个吉他手🎸,见到他的时候“游吟诗人”几个字在我脑海里一下子蹦了出来。▼餐厅后面空出来的地方被老板弄成了一个绿植角,还养了好几只小鸟,有点儿像鹦鹉,我也不知道了。旁边的旋转楼梯可以到屋顶的水塔,那里视野还要好一些。到了晚上呢,这里成为了大家“放纵”的小天地。点一杯小酒,或者一个甜品,听着吉他手的演奏,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随便吧,我们该把生命浪费在这么美妙的地方!听说这里看皮丘拉湖的日落也非常棒,只是我每天回来都太晚了,没赶上。这里昼夜温差比较大,建议出门带上外套。(在 孟买 “外滩”跨年时,我还只穿短袖,到 乌代布尔 一下飞机就被冻得哆嗦,竟然被迫套上了薄羽绒服)城市王宫与拉贾斯坦邦的传奇乌代布尔 之所以被称为“白色之城”,与城市的奠基者马哈拉那·乌代·辛格二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我想大概率是他的个人偏好),早在1568年,他始建城市王宫时就使用了大量的白色 大理 石,也乐于把其他建筑物的外墙漆得雪白。城市扩张,朝代更迭,审美却可以跨越时间延续下来。在后来的几百年间,数代王公对这座宫殿添砖加瓦,依旧默契地沿袭着使用白色的习惯,居住在 乌代布尔 的臣民们也都把自己的房屋漆成纯白。白色的住宅、花园、庙宇、宫殿……便是今天的 乌代布尔 。▼皮丘拉湖畔的城市王宫▲城市王宫正门Badi Pol,也是游客们常用的入口,王宫内殿 通道 较窄而且是单向的,所以途径每个点都尽量仔细参观吧,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噢~乌代布尔 (Udaipur)、 焦特布尔 (Jodhpur)的这个“布尔(pur)”是 印度 教地区的标志,当时的拉贾斯坦有各种小公国,是莫卧尔王朝的藩属国。莫卧儿王朝,就是修建了泰姬陵的帝王沙贾汗的那个王朝。公元前二世纪,匈奴人和安息人等部族大批移居至 印度 的拉贾斯坦地区,他们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拉杰普特人,拉杰普特的王公们把持着 乌代布尔 、 焦特布尔 、 斋普尔 等地。从十一世纪起,突厥人(莫卧儿王朝算是突厥化的 蒙古 人的后裔)不断入侵拉贾斯坦,拉杰普特的王公们组成了联军,顽强抵抗侵略者,虽然最后以战败告终,但其骁勇善战和宁死不屈的精神赢得了莫卧尔王朝阿克巴大帝(修建泰姬陵的沙贾汗是他的孙子)的尊敬。阿克巴大帝允许王公们在拉贾斯坦保持着各自的小公国,并且还破例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信仰。在拉贾斯坦众多的小王国里,有一个叫梅瓦尔王国(Mewar),它始于公元530年,后来有一位国王哈米尔于公元734年建立了西索迪亚王朝(Sisodia),这个王朝总共统治了梅瓦尔王国1215年(734-1949),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1949年它并入 印度 联邦,国王失去实权,王朝名义上算是结束了。1949年后西索迪亚王朝后代仍保留王公称号,类似君主立宪制的无实权国王,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由于西索迪亚王朝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王公称号所以是一个现在都还没有结束的王朝。建立 乌代布尔 的马哈拉那·乌代·辛格二世,便是西索迪亚王朝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国王。▲如今,城市王宫的主体部分(照片中有很多窗户、塔楼和阳台的这个主体建筑)已经被打造成了博物馆。华丽的城门,一步一景的回廊,郁郁葱葱的庭院,可以瞭望整个城市和湖面的半封闭式露台和各种造型的小窗户……真让人目不暇接。▼每个小窗户望出去,都那么美,那么不一样,据说国王卧室的窗户正对着第一缕阳光升起来的地方▲孔雀庭院里的 马赛 克孔雀和后宫里的五彩玻璃也极为精彩,与克制的洁白外墙相比,它们更保留了拉杰普特人原有的绚丽张扬的民族风格。随后是收藏着大量历史文物的室内部分,包括一系列描绘历史事件的画作,著名如梅瓦尔军队与阿克巴的莫卧儿军队之间的战役,后面还有非常有名的在 土耳其 和 印度 最盛行的细密画……半天时间都不够逛。▲宫殿正在维护的部分▲马厩▲右边有遮阳伞的二层建筑如今是对外开放的王宫餐厅,座位火爆,欲吃早订入夜,从皮丘拉湖开始没有皮丘拉湖(Lake Pichola),就没有 乌代布尔 。其实早在14世纪,为了解决 拉贾斯坦邦 地区常年干旱缺水的问题,西索迪亚王朝的统治者们就建造了这个湖泊,城市建造者乌代·辛格是1568年才决定从奇陶尔 加尔 迁都至此的。他慧眼识珠选择了这个风水宝地,开始在沙漠山谷中围绕着皮丘拉湖修建王宫,并以王宫为中心建造了 乌代布尔 这座城市。随后,城市扩建,人口增多,又修建了好几个湖泊, 乌代布尔 “千湖之城”的美名由此而来。日落时分,是皮丘拉湖魅力十足的时刻。来 乌代布尔 ,可别错过这里的日落游船。船只启动,城市王宫越来越远,皮丘拉湖中的小岛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两座小岛分别是:加格尼瓦斯岛 (Jag Niwas)和加格曼迪尔岛(Jag Mandir)。▲回 望城 市王宫▲夕阳中的湖上宫殿加格尼瓦斯岛 (Jag Niwas)如今是以奢华享誉世界的泰姬湖宫酒店Taj Lake Palace,除了入住的客人其他人不能上岛。1984 年,它就成为了“007”系列电影《八爪女》的主要取景地,后来,从肯尼迪夫人到麦当娜,许多名人慕名而来,这使得 乌代布尔 成为了 印度 除泰姬陵之外游客最爱造访之地。印度 首富穆克什·安 巴尼 的女儿大婚,婚前Party就在这座岛上举行。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和妻子、 美国 前国务卿希拉里、 印度 钢铁大亨米塔尔、歌坛天后碧昂斯、《赫芬顿邮报》创始人赫芬顿……宾客云集。听说新娘最喜欢的歌手就是碧昂斯,所以重金(约1亿人民币)请了她来自己的婚礼期间表演,有钱人的快乐,嗯,真好!▲电影《007:八爪女》截图,找到这个八几年的电影也是不容易另一座小岛,加格曼迪尔岛(Jag Mandir)则以遍布 大理 石象著称,游船中途会在这座小岛上稍作停留。黄昏时的皮丘拉湖,通身散发着温柔的光芒,就像全世界都在静静等待着它的日落。游船的起点就在城市王宫外的码头,16:00-18:00的游船价格比其他时候翻了一倍,但物有所值。▲从这个走廊下来,就到码头了▲归来时,城市王宫在夕阳里已经变成了金色▲余晖洒在 乌代布尔围绕着皮丘拉湖,有很多非常棒的酒店和餐厅,除了泛舟游湖看黄昏,你也可以随心挑上一家,一边吃晚餐,一边等待夜幕降临,只是一定要提前预定,可别低估了这里的游客数量。▲这家酒店的 天台 餐厅非常火爆晚上,我无意间逛到贾格迪许神庙(Jagdish Temple),正巧碰到信徒们在做夜间祷告,于是也脱鞋走进去,席地而坐,加入了他们。这是一座耆那教神庙,也号称是 乌代布尔 最大的神庙。通过又长又陡的楼梯上去,经过石象镇守的大门便是主殿,殿里供奉的是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结束了大约二十分钟的祷告后,围绕着主殿慢慢游览,可以看到神庙建筑外侧精美绝伦的石雕,即使在漆黑的夜里也让人叹为观止。▲白天的贾格迪许神庙航拍山顶古堡,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喂!那位游客!那位游客!你在使用无人机拍摄吗?请你马上回来!我在这里等你……”我正在离季风宫不远的山边小径飞无人机空拍,日落时分拍得正欢,想着刚这个“刷锅”飞得也太顺滑了,就远远听到宫殿那边有人用大喇叭在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竟然叫的是我?!我……我只是用御在飞啊,而且我是看到旁边的 印度 小哥用精灵拍我才一时手痒把无人机拿出来遛一遛的诶……赶紧收起无人机,好在太阳也差不多下山了,我也已经拍完了。跟着大部队回到季风宫的门外,被刚刚叫我的警察大叔拦住,他真的在这里等我!然后跟我说,现在把我“扭送”到山下的警察局,看他的上司怎么说,可能我会面临2-3万卢比的罚款和没收无人机,我……▲用“命”拍的季风宫(Monsoon Palace)说是扭送,其实用的还是送乘客下山的摆渡车,只是刚才的警察大叔做在副驾驶上,勒令我坐在他的后面,并且一直盯着我不让我远离他的视线范围。短短10分钟的下山路程,我在警察叔叔威严形象的阴影中YY了一个世纪:先把无人机里的MicroSD卡取出来吧,万一真没收我无人机,储存卡得保住啊!可是都没收无人机了,卡肯定也会给我搜刮走啊……还是拿出来吧,万一警察一激动给我把无人机砸了呢。听说曾经有人因为在 印度 使用无人机被军方怀疑是间谍然后被抓走了啊,我不会……回不了 中国 了吧……?!毕竟有朋友在 日本 使用无人机都直接被遣返了呢……罚款2-3万卢比会不会有点儿太多了,算了,实在不行只有认了……怎么办?心跳得好快!待会儿在警察局里究竟怎么说?冷静,冷静,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到了山下的警察局,我大概变成了最有礼貌最乖的宝宝,对着那警察大叔的上司一通“卖萌”,说明理由:“我本来没有打算用无人机,只是看到旁边有当地人也在使用无人机拍摄他们的婚庆视频,我猜想那我应该也能使用吧,就用自己的无人机拍了一小段,而且这个城堡黄昏的时候实在太!美!啦!根本没有人能抵挡得了她的魅力嘛……实在很抱歉……Balabala……”没想到警官听完之后,两手一摊:“噢,明白!也就是个误会,你走吧,玩儿得开心!”我……简直想跳起来给他一个拥抱!你这么好的哇?!竟然也没有找我收取拍视频的费用(在 印度 的一些名胜古迹,拍照和拍视频的费用是需要在买门票之后再分别收取的)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 乌代布尔 的旅行,真是每天都有惊喜!如今,虽然外观尚且维持着昔日的模样,宫殿内部却因为维护不善,相较城市王宫的雄伟与瑰丽,它倒显得粗陋挫败了。只因为她地理位置的优越,仍然收获着许许多多旅行者的光顾。黄昏时,站在宫殿的露台上,远眺Fateh Sagar湖,是那么宁静。日落,又在另一个方向,那边是远离城市的山川与荒漠。太阳渐渐落下,最后沉入了山川、荒漠与天际线所勾勒出的影影绰绰的轮廓中……师培格拉姆,传统音乐与歌舞对于 乌代布尔 ,我真的是从头到脚的喜欢。除了厚重的历史、华丽的建筑和深厚古典的皇家文化,这座城市缤纷的民间文化同样引人入胜。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选择,去看一场独特的拉贾斯坦传统木偶戏,或是看一场传统歌舞,或是参加一节精致的细密画课程,亦或是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你也可以去师培格拉姆,深度触摸这座艺术之城的灵魂。师培格拉姆Shilpgram是一个展示民间艺术及手工艺品的民俗村,由政府建立,距离 乌代布尔 主城区3km左右,这里是展示 拉贾斯坦邦 、 古吉拉特 邦、 马哈拉施特拉邦 及 果阿 邦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来到这里,不能错过的是每个开放日固定时间的民间艺术表演。每年12月底,这里还会有为期10天的师培格拉姆民俗节。另外,还有手工艺品的售卖。▲木偶戏▲我最喜欢的一个表演者▲群舞▲村口偶遇表演者们▲民俗村正门▲其中一个传统艺术表演的舞台,我去的这天下午这里没有表演▲民俗村里游荡的小孩▲木偶戏音乐演奏者▲民俗村的路标,里面不算小,不太容易都逛到▲各式各样的木偶戏人物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接下来的这个棚屋下的传统歌舞表演,我完全沉浸在了里面。异域风情的旋律,独特的唱腔,从未见过的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舞者的服饰、妆容和舞蹈里诉说的故事,到最后的群体舞……没有一个能让我移开眼睛。这个下午,我太满足了。▲也有很多当地人来观看出口处售卖的一些手工艺品:另一个可以看传统歌舞表演的地方在 乌代布尔 市区,哈维利博物馆(Bagore Ki Haveli),它是梅瓦尔总理Amar Chand Badwa建于18世纪的Haveli建筑,据说有138间房间,白天(10:00-17:00)可以参观内部,有拉贾斯坦绘画、手工艺品、木偶和 印度 头巾的特色展览,民间舞及木偶戏表演时间是在每天19:00-20:00。场子极其火爆,排队买票的人恨不得从宫门排到河里去,如果计划来看演出记得提前买票,而且19:00开始的表演,至少得提前一个小时到吧,票上没有座次,好位置先到先得,不然又得像我一样,依靠望远镜。▲哈维利博物馆靠湖的一侧▲远远可以看见泰姬湖宫殿▲真的有太多人选择来 乌代布尔 拍结婚纪念片了漫游,慢游在 乌代布尔 ,第一个跟我打招呼的人(除了出租车司机),就是这个身着明黄色沙丽的老奶奶,那时她抱着她的孙子,站在我入住的旅舍门口。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儿子就是那家我每天经过的细密画小店的画师。除了卖画,他的店铺也开设绘画课程,还绘制明信片和圣诞卡片等。走进他小小的店铺,有一面墙展示着古早的明信片,他好热情地把自己收藏的一整箱未挂出的明信片一一给我看,还拿起放大镜给我讲解 印度 的细密画……虽然他的英语是如此的不标准,而我的英文词汇是如此的匮乏,我们交流起来竟然没什么障碍。▲我买了一幅类似这样的画(大约长20cm宽10cm)送给朋友,据画师说大象、马、骆驼分别是 乌代布尔 、 焦特布尔 、 杰伊瑟尔梅尔 代表吉祥的三种动物。▲早晨,碰到集体上学的小学生们,这么多人坐一辆三轮车▲他们怎么那么可爱▲又逛到一家书店,提起这个书店我就会想起这位长得极像 欧洲 人,其实是纯 印度 本地人的老板……的后脑勺……开玩笑啦,他的气质其实温文尔雅,还给我推荐了几本好书。🇮🇳 焦特布尔|蓝城梦蓝迷失在她的大街小巷房屋是一种蓝,门窗是另一种蓝,城市是一种蓝,阳光下的影子是另一种蓝。小孩在蓝色的街巷里狂奔,鸽子在蓝色的窗沿上亲吻……如果说“ 白城 ” 乌代布尔 的气质是让人平静的温文尔雅,那么“蓝城” 焦特布尔 ,就是疗愈人的灵动活泼。穿梭在方圆几公里,宛如迷宫的旧城之中,她的蓝色,和 拉贾斯坦邦 总是那么晴朗的天气相得益彰。即使有什么不好的情绪,走进 焦特布尔 的大街小巷,也烟消云散啦。“ 焦特布尔 ”的字面意思是“焦达之城”,由拉杰普特人的拉拓尔(Rathore)分支领袖拉奥·焦达(Rao Jodha)始建于1459年,并用他的名字为这座城市命名。他的子孙不仅统治着整个 焦特布尔 ,还有其他拉杰普特的土地。它为什么会变成蓝色之城呢?有一种说法是:追溯传统,最尊贵的阶级婆罗门人使用蓝色装饰自己的居所,平民们纷纷跟着效仿,使城市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另一种说法是:蓝色涂料可用于驱赶蚊虫。世界上当然不止一座“蓝城”,相较于 舍夫沙万 和 圣托里尼 , 焦特布尔 的蓝显得没那么精心雕琢,她甚至是随意凌乱的,但也正是这种混乱,让她格外有生气。房屋的颜色由主人自己决定,所以蓝得深深浅浅,门呢,高兴了用一个配搭的颜色,不高兴了手边有什么颜色的涂料就用什么颜色呗:绿色、黄色、紫色、粉色……或者干脆雕花,又或者干脆屋子也不要蓝色了换成橘色,又或者粉刷到一半没钱了,就这样吧,房子一半蓝色一半灰白……听说,这是专属于 印度 的Jugaad文化,别问,问就是“替代方案”。▼一个小寺庙▼山脚下的一所福利院,山上便是著名的梅兰 加尔 堡▼ 焦特布尔 钟楼焦特布尔 钟楼是老城中心的地标性建筑,旁边是熙熙攘攘的沙德市场,摆在室外小广场上的摊位主要卖新鲜蔬菜,黄瓜、西红柿、辣椒、土豆、卷心菜、生姜……均是在 中国 很常见的蔬菜,另外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菜,而店铺则卖鞋、服装、干货等,干货店里呢,香料是重中之重。▼来赶集的妇人俯视向来是个不错的角度,除了最高处的梅兰 加尔 堡, 焦特布尔 旧城也有不少可以瞭望整个城市蓝色屋顶的View Point,为了见证 拉贾斯坦邦 最为壮观的景色之一,你可能常常在老城里碰到和你一样充满耐心,走街串巷的旅行者们。而且,除了牛, 焦特布尔 老城的狗也多得吓人。我按照导航去找一个小山坡上的View Point,途径一段七弯八绕的狭窄小巷,简直一步一狗,吓得我不敢往里走,我可不想在异国他乡被一群狗追着满大街跑,还好周围时不时出现几个自在玩闹的小孩,他们有的会给我指指方向甚至带我走上一段儿。这不,就算是在View Point,狗狗也能躺在视野最好的地方:▼ 焦特布尔 火车站▼玩儿足球引来围观的旅行者七重门上 梅兰加尔城堡修建在一座叫Bhaurcheeria的岩石山上,也被叫做鸟山。传说中,焦特哈(Jodha)为了在这里修建梅兰 加尔 堡,必须迁走山上的原住民。鸟山的主人,是一名叫Cheeria Nathji的修道者。出于被迫搬走的不满,Cheeria Nathji诅咒焦特哈说:“焦特哈,但愿你的城堡永远缺水”。焦特哈为了安抚这位修道者,在他经常坐禅的地方附近,为其修建了居所和庙宇。尽管这样,梅兰 加尔 堡还是每隔3-4年就会遭受干旱困扰。之后,焦特哈为了确保这个新址是个顺风顺水之地,他通过极端手法,在地基里活埋了一位自愿献身的平民:Raja Ram Meghwal,作为献身的回报,焦特哈承诺他的家庭和后世将得到应有的照顾。直到今天,Raja Ram Meghwal的后代仍然居住在焦特哈赠予他们的土地: Raja Ram Meghwal's花园里。站在梅兰 加尔 堡的城墙上,俯视下方的 焦特布尔 老城,大约能想象到,当时的大帝,当他登上这座自己修建的雄伟古堡,是怎样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沿着环山石路(以前是马道)徒步而上,经过了一道又一道高达数米的伟岸城门,侧身抬头仰视,便是梅兰 加尔 堡主体宫殿的外墙。那与高达125米的悬崖融为一体的墙面、那一排排数不到尽头的精致又整齐的窗户、那停满鸽子的半封闭式露台……让人移不开眼。事实上从山脚到山顶,总共会经过七重城门,听说每一座城门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如今的主入口是 东北 面的“胜利之门”(Jaipol),由曼·辛格王公于1808年在击退 斋普尔 的进犯者后而建;经过售票处之后的Dodh Kangra门则是“胜利之门”建成前的主城门,这里仍能清晰辨别出1808年炮战遗留下来的痕迹;进门再往左是更早些16世纪建造的Imritia门与Loha门,Loha门内的两个小手印是王室寡妇在丈夫去世后殉道的见证;经过Loha门后能看到一个咖啡馆及太阳门(Suraj Pol),从太阳门往里走便进入了由昔日宫殿改建的博物馆。阳光正烈,我在太阳门外的饮品店买了一罐冰可乐,坐下来查查资料,便正式往里走。▼随处可见的卖艺人身处其中,你可以想象到,修建这座宫殿时耗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从外看,墙壁、门窗、露台、走廊……无一不是精雕细琢,集当时顶级的建筑与装饰艺术为一身。宫殿内部,现已多半改成了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一系列 印度 皇家饰物,王族用品, 比如 当时上贡皇家的纺织品、细密画、象轿等。宫殿建筑本身也是拉贾斯坦建筑及装饰的集大成者:花宫(Phul Mahal)的壁画、Takhat Singh王公寝宫(Takhat Vilas)的华丽天花板和珍珠宫(Moti Mahal)的彩色玻璃……通过宫殿的窗户,整个 焦特布尔 尽收眼底,向下看,更是将来时通过的层层大门看得真真切切。▼ Your Future is in Your Hands…想不到 印度 也有看手相的地方…▼博物馆出口处的纪念品商店和小巴扎都值得一逛。贾斯旺·萨达陵墓,城市后花园我把这里叫 焦特布尔 的“后花园”。可以远眺梅兰 加尔 堡的玫瑰湖畔,通体白色 大理 石建筑, 欧洲 式园林布局,郁郁葱葱的 大树 ……流露出的清爽气息与印象中的 印度 完全不同,它也不像是一个陵墓,更像是 焦特布尔 本地人爱来的安静小公园。这个陵墓叫贾斯旺·萨达陵墓,是1899年萨达·辛格王公为了纪念他的父亲马哈拉加·贾思旺·辛格而建的陵墓(纪念堂),在梅兰 加尔 堡 东北 1公里处。砖红色引道的尽头是一座由赤红色方砖筑造的 高台 , 高台 上的白色 大理 石建筑便是陵墓主体,入内参观需要拖鞋,大殿四周墙上挂着 焦特布尔 历代王公贵族的肖像,正中间摆放着马哈拉加·贾思旺·辛格王的画像,为了表示尊重我也没有在里面拍照片。陵墓附近有一些白色 大理 石造的凉亭,那里陈列着的是历代 焦特布尔 王公的家谱。夕阳下,陵墓上空群鸽飞舞。在这里碰到了五个一起来游玩的 印度 女大学生,好像是她们的假期旅行。我一个人旅行时,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忧忧愁愁的,不过这次,全程被她们洋溢着的青春、自信感染到。皇室缺钱了怎么办?乌麦巴旺皇宫是皇室居所改造成豪华酒店的代表。在 印度 ,有非常多的古迹,譬如皇宫、城堡都是由皇室(王族)后代私有的,由于维护成本昂贵,且不像我们国家一样古迹享有国家财政的支撑,怎么办?一言不合,王宫改造成顶级遗产酒店,只留下很小的一部分仍由皇室居住。▲较为现代的外观其实乌麦巴旺皇宫,相较1459年始建的梅兰 加尔 堡,简直就是个“现代”建筑,都不能说是“近代”。它始建于1929年,由 英国 皇家建筑学院的,建筑师亨利·兰彻斯特设计,3000名建筑工人历时15年建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6亩,共有347间房,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如今,宫殿的大部分区域被改造成了超豪华酒店,另外的区域被改造成了博物馆,还留下了一小部分,居住着皇室后裔。▲博物馆内部▲皇宫附近是别墅区▲酒店正门,博物馆在它的左边👈蓝色の餐厅Mark一家 焦特布尔 视野绝佳的餐厅 Roof Top India Kitchen在TripAdvisor上查到这个餐厅,妥妥的 焦特布尔 风格。经过齐腰高的木门和露天玄关小花园进入餐厅,有一个小小的天井,楼梯围绕着天井向上,顶层餐厅的墙壁和阳台都漆成了天蓝色,桌子沙发也主打蓝色,显然为了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餐厅的楼梯都很有看头,岩石的墙壁和精美的雕花小窗户(气孔),古城堡般的质感,涂白了的部分又挂着一些风格化的小画。餐厅中间的几层并没有延续蓝色调,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房间的门都很不一样,很有意思。吃的方面,我一个人就吃得很简单了,而且又是晚饭,只点了一个煎蛋饼、烤面包和一杯饮料。晚饭吃得早,我去的时候顶层只有我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随便吃什么都很享受啦。🇮🇳 斋普尔|当地人带我飞被拉去参加“小明”的相亲仪式“嘿,你要来参加我的相亲仪式吗?”小明邀请我。小明,是在斋浦尔带我买到新鲜蔬菜的当地人,在我连续质疑他是不是坏人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帮助我这个路痴找到菜市场,买到了新鲜蔬菜。因为他的名字拼起来复杂但读起来很像“小明”,我之后就都这样叫他。长时间的 印度 旅行,能够吃到足量的符合口味的绿色蔬菜太难,于是顶着高压,我还是在旅舍的自助厨房炒了两道菜,炝炒莲白和酸辣土豆丝,用我的厨艺告诉了全世界的小伙伴什么叫“爆炒”,什么叫“川菜的油烟”,以及什么叫“厨师的尖叫”。我怎么能拒绝一个帮助我吃到新鲜蔬菜的人呢,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有按照原计划,一个人孤独地游览斋浦尔的名胜古迹,而是被这个热情的 印度 人拖着到处走。要知道,每个旅行者到斋浦尔都要瞻仰的风之宫殿和城市宫殿在他的眼中,不过尔尔。▼终于在地道菜市场买到新鲜蔬菜了▼准备炸厨房▼青旅公共空间“这儿(风之宫殿)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去看电影啦!”我原本打算在风之宫殿对面的咖啡馆泡上一下午的计划,就这么搁浅了。“喂,这里明明很有看头啊!”我第一次对他的热情感到一丝不适,不甘心慵懒发呆的下午就这么泡汤。“但愿你说的这个电影能好看点儿!”我心想。事实证明,在 印度 看电影(印地语)有当地人翻译还是挺新鲜有趣的,我们看的这部《Tiger Zinda Hai (猛虎还活着)》被戏称作 印度 版《战狼》,剧情本身倒是蛮老套的,就算一个体验。噢,对了,在 印度 看电影,播放之前要全体观众起立,唱国歌哦,先爱国后娱乐。▼风之宫殿明明很美好不好!▼咖啡馆就在楼上,也是风之宫殿的绝佳拍摄点到达斋浦尔的第二天,我参加了小明的相亲仪式。说是相亲仪式,我最期待的准新娘并没有出现,而是女方的几个家长到小明家与男方家长会面,并见一见小明。小明为此特意捯饬了一番,与我第一次逛市场见到的那个不修边幅的飞车少年完全不同。小明一家住在斋浦尔北部市区的一栋3层小楼里,他的爸爸带着一家人从乡村搬迁过来。整栋楼的装饰并不算精致甚至楼顶很粗糙,里面生活着奶奶、爸妈、兄弟姐妹,还有一个可爱的侄子,不算富有但好在和乐融融。▼和小明的弟弟妹妹一起去放风筝斋浦尔的异国游客不少,但真正到当地人家里做客的实在不多。他的妈妈为我们奉茶之后,便开始和客人们闲聊起来,我则开始为他们拍摄一切照片并传给小明作纪念,后来,有些担心自己这个不速之客在相亲聚会上喧宾夺主( 中国 面孔总是会让人多看几眼),便决定和小明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去楼顶放风筝。风筝是很廉价的纸风筝,2块钱,心情却不廉价。▼小明的家和家人小明全家信奉伊斯兰教,妹妹是个典型的腼腆而美好的伊斯兰少女,她的英文很好。每当想起她,我都能想起在屋顶一起放风筝的这个黄昏和融在夕阳里的,她的柔美。老爷爷捎我去老虎堡第二个带我飞的斋浦尔当地人,是三轮车(导游)老爷爷。我已经不记得是怎么认识他的了,只记得对话几个来回我就给了他1000卢比,让他带我随意到斋浦尔转转。他倒是超乎寻常地尽责,没有像普通导览者一样把我一股脑儿地往游客众多的著名景点(风之宫殿、城市皇宫、天文台等)塞,相反,就像有些了解我似地把我带离普通游客的路线。▼老虎堡日落▼在老虎堡视野太好他带我穿过弥漫着香料味的嘈杂集市去他的私藏地,某个不知名寺庙,据说这里能就近俯瞰整个斋浦尔老城区,也不像那几座著名城堡那样遥远。集市的拥挤脏乱和嘈杂不堪让人顿生不适,随后这点儿不适被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覆盖。狭窄楼梯的尽头便是寺庙的楼顶,与 印度 其他寺庙无异,这是一个常年与猴子、白鸽共处的楼顶。站在简陋的网状护栏里向外看,整个斋浦尔老城确实是粉红色的,不远处是保存完好的风之宫殿、城市王宫和天文台,向下看,除了异常混乱的交通,还有一大片一大片处于施工中的建设工地。疾驶的BUS闪避着闲逛的牛马,从容不迫的人力车让众多的摩托车无可奈何,无处不在、嗡嗡作响的机动三轮车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乘客……闻名遐迩的历史建筑就这样和异彩纷呈的现代街道融为一体,提醒我,这是 拉贾斯坦邦 的首府呢。这个下午,他带我到水之宫殿(Jal Mahal)的湖边喂水鸟,再到老虎堡(Tiger Fort)的城墙上看黄昏。我们一路走,一路闲聊,兴之所至他还把曾经带过的各国游客留下的名片翻出来,向我一一介绍,就像最初旅行的我们,总会把去世界各国的票根留下,分类整理,视若瑰宝。他亦有一份与我们对 印度 人的刻板印象不符的严谨和勤奋,在路上遇到乞讨的小孩,常常严厉制止,并向我大吐苦水:游客越来越多他是高兴的,但有不少孩子消极懒惰,宁愿每天到街上游荡着,向游客伸手要钱也不愿意去上学,这令他痛心疾首。▼水鸟▼卖鸟食的小贩▼水之宫殿岸边的一道门当你行走在城郊的盘山公路上,瞭望水之宫殿的时候,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斋浦尔市处于群山的环抱中。山抱着湖,湖抱着这座临水的宫殿。水之宫殿是16世纪时期,斋浦尔君主为避暑,命人在人工湖中兴建的,只有乘船才能到达,如今也是王室成员夏天避暑的地方。它并不对外开放,只能远观。湖边则是一个小小的公园集市,在这里你可以打发一个下午,尤其天气好的时候,买一两盒水鸟的食物,投食喂鸟,赏湖赏宫殿,或者与周围的小贩任意攀谈……▼俯瞰水之宫殿及所在湖泊▼老爷爷让我在半山腰为他拍一张照片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今的 印度 对历史古迹的保存相当重视,大量的古老且美轮美奂的建筑得以保留下来。既然到了 拉贾斯坦邦 首府的斋浦尔,就不能不提那些历史悠久、富丽堂皇的城堡和宫殿。很多人来斋浦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找Lonely Planet北印篇封面上的孔雀门,它在城市王宫,因为时间关系未曾造访是我的一个小小遗憾,所幸后面挤出时间去了风之宫殿、老虎堡和琥珀堡。在 印度 游览古建筑,如果不熟悉它的历史很容易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在里面乱转,会中文且专 印度 旅行异国游客的一对一导游价格颇高,所以我推荐进入古迹租用一个Audio-Guide,它支持多种语言且只有极少数景区的Audio-Guide不支持中文。▼老虎堡的城墙其实快荒废了沿着 东北 方向的盘山公路而上,便能到达老虎堡。随着海拔的增高,从只能瞭望水之宫殿的湖泊到可以大范围俯瞰整个斋浦尔市,山顶更是观看落日的绝佳位置。黄昏时,登上有些残破的城墙向西望去,正好能看到这座城市鳞次栉比的屋顶。老虎堡也叫纳哈 加尔 堡,有着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有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大炮,为 斋普尔 一次次地抵御外来侵略者的进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该城堡,整个斋浦尔以不可战胜而闻名,城堡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即为“胜利之城”。地理位置上,老虎堡位于琥珀堡上方的山上。如今,相较于维护完善、游客较多的更经典的琥珀堡,它的维护显得不那么周到,甚至周围的山坡上还残留着受损严重的小房屋。夜幕渐渐降下来,天际线慢慢变红,我们仍然没离开。借着夕阳后的余晖,老虎堡焕发出另一种美,黑夜中消失掉很多色彩和装饰的细节,城堡的屋顶和整体轮廓显露出来, 穿过别致的屋顶剪影仍可眺望整个 斋普尔 的夜景。▼老虎堡的公共卫生间当晚回到老城区的路上,他还是带我去了合作的“特产”(珠宝、服饰、印染)店,只是一再强调,如果我不喜欢就不买,逛一圈就出来,他在外面等我。后来我知道,当地TUKTUK司机只要拉游客过去,不管有没有购买,店家都会给予回扣,以至于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利用游客身份和TUKTUK司机联手,做拿回扣的生意,然后五五分成。传说中的风之宫这一面粉红色的密密麻麻布满953扇窗户的五层式巨大墙体,便是风之宫殿了。建于1799年的风之宫殿,位于是城市皇宫的后方,可谓 印度 建筑史上的杰作。它名为“宫殿”,实则是一堵“墙”,像一座粉红色的山丘,伫立在 斋普尔 老城中央,成为旅人的必经之处。墙后没有壮观的大堂,没有华丽的房间,只有这些如蜜蜂巢般的精美窗户。不管是从正面的照片上看还是亲身登上这堵墙绕道窗户后面,都会对这些由红砂石镂空而成的呈半个八角形的窗户赞叹不已。窗户的设计足以使凉风进入宫殿的任何一个地方,当然,如果有狂风来袭,只需要把窗户都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户而不会把宫殿吹倒。窗户并非单为通风之用,也是为了方便古时宫中妇女观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镶嵌有雕刻的精美窗户中,皇宫内众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和庆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见自己的面容,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又隔绝了抛头露面的机会。如今每一个来到 斋普尔 旅行的人几乎都要登上宫殿后方的墙,透过小小的窗户扇往外看,来体会古时宫廷中的妇人们从这里看向外面的感觉。▼从风之宫殿小窗口望出去在风之宫殿还镶嵌着许多玻璃,每当浩月当空,整座风宫闪闪发亮尤如繁星万点,月色如织,故而它又被称为是“月宫”。▼迷幻的彩色玻璃风之宫殿窗口的反方向便是城市王宫及天文台,由于时间原因没去但还是查询了关于它们的一些知识。始建于18世纪的斋浦尔天文台是 印度 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代天文台,其中的各种观测仪器目前还能为天文学家所用,许多器物至今还被用于研究占星学。天文台散布着14个主要的天文观测器物,其中就包括目前世界最大的日晷。▼远处城市王宫以及天文台混合着 拉贾斯坦邦 和莫卧儿王朝时期建筑风格的 斋普尔 城市皇宫,更被视为 斋普尔 历史甚至 印度 历史的活化石。自莫卧儿王朝开始统治 印度 ,到 拉贾斯坦邦 皇帝的女儿嫁给莫卧儿王朝的国王,过去了200来年。在这200年时间里,尽管莫卧儿王朝没有直接征服 拉贾斯坦邦 ,但 拉贾斯坦邦 的历代皇帝都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也始终住在 斋普尔 郊外的琥珀堡里。直到拉贾·沙瓦·杰·辛格二世皇帝的女儿嫁进莫卧儿的王室,他才自觉高枕无忧了。于是,从1727年开始,他决定离开琥珀堡,在 斋普尔 城市中心建造皇宫,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斋普尔 城市皇宫。整个宫殿建筑群占地约为 斋普尔 老城的四分之一,富丽堂皇,极尽奢华。▼异国游客戴上当时的装束斋普尔 城市皇宫不仅是一座矗立了近三百年的皇家宫殿,更有 拉贾斯坦邦 的现任皇帝住在里面。而且,现在这位皇帝就是建造琥珀堡和城市皇宫的辛格家族的后代。当然,今天的皇帝只是“摆设”而已,已无任何实权在手,但他的生活却是富贵奢华的。除了 印度 政府给他的供给,皇宫里的各种博物馆门票收入,也足够皇室代代享用了。皇宫里也会提供场地出租,时常有新人租用皇家小庭院的一角,举办婚礼等。▼斋浦尔人文琥珀堡,和粉红之城说再见琥珀堡是我在 斋普尔 旅行的最后一站。它位于 斋普尔 郊外的山上,是莫卧儿王朝时, 印度 西北 部藩王MAN SINGH的都城,1592年建成,直到1727年王城迁至 斋普尔 (城市皇宫)。关于琥珀堡名字的来源,有说是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另一种说法更直接,它就是像琥珀一样美。城堡的面积很大,单靠步行可能一整天都逛不完,所以会有专为游客准备的仿古接待车,游客也可以骑大象上山参观。整个琥珀堡由四个院落组成,有阅兵场,日常工作区,国王起居区和王妃居住区。穿过正殿的雕刻着大象的甘尼许门,转过几道弯便进入了中心有着一个大花园的院落。这里有着琥珀堡最著名的宫殿“镜宫”,之所以叫镜宫,是因为镜宫墙上镶嵌着无数个姆指大小的水银镜片和宝石,还有一面面的小镜子,阳光下,它们闪闪发光,夜晚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如芒钻漫天飞舞,令人叫绝。据说,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虽然目前宝石已改成赝品,但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非常奇妙的景象。内院的王妃居住区12所房子里各住一位王妃,据说国王经常坐在二楼中间的小阳台上看嫔妃们在院中的那个小亭子里展示才艺。最神秘的是走进国王建的十二道秘密 通道 ,这密道有独立 通道 通往各个嫔妃的房间,国王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一切,很好的避免了嫔妃间争风吃醋的暗地撕杀,设计合理且精良。在这个匆忙的黄昏到达琥珀堡,游览未尽兴。日落之后到城堡对面的餐厅独享晚餐,餐厅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它位置绝佳,在二楼 天台 上吃饭正好可以欣赏琥珀堡及堡前湖泊的全景。见对面城堡渐渐消失在傍晚,又在一场灯光秀的惊喜中闪亮起来,再慢慢地真正消失在夜色中,我的 斋普尔 之行也结束啦。🇮🇳 阿格拉|古城千面阿格拉 Agra,在印地语里是“最好”的意思。从16世纪到18世纪, 阿格拉 长期作为 印度 的首都存在,1566-1569年和1601-1658年更是两度成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古迹自然不少:沙·贾汗为亡妻修建的泰姬陵,圣洁而凄美,被泰戈尔称作爱的泪珠,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之后,更是 印度 面对世界的一张名片;以红色砂岩建造的 阿格拉 堡(红堡)雄伟壮观,也是莫卧儿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我差点儿错过的, 阿格拉 以西40公里的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见证了阿克巴时期的鼎盛,拥有全 亚洲 最高的门;亚 穆拉 纳河左岸还有一座小泰姬陵……▼ 阿格拉 堡(红堡)▼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第一次到 阿格拉 ,行程安排还犯了一个错误,恰好在星期四中午抵达 阿格拉 ,而泰姬陵的开放时间是周一到周四,周五只面向当地的伊斯兰教徒开放,于是星期五到星期天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每到一个地方,就想着去名胜古迹,太老派了吧,留个遗憾也好啊…去不了泰姬陵,可以去对面的月光花园嘛…也可以逛逛集市或者其他地方呀。”于是,在 阿格拉 百无聊赖地待了两天之后,我就去了德里,真的准备留一个遗憾直接从德里回国了。结果,好朋友送给我的帽子,我特别喜欢那顶帽子,落在了 阿格拉 的旅舍。这不正好有理由回 阿格拉 了吗,取帽子“顺便”去一趟泰姬陵!于是,我又屁颠儿屁颠儿坐火车从德里回到 阿格拉 ,行前还差一点儿被当地旅行社的人给骗了,他们告诉我没有到 阿格拉 的火车票了让我包一辆汽车,费用是10000卢比,合计人民币1000块,我当时就??!!拜托,火车票才50块吧好像。▼坐火车,再次回到 阿格拉泰姬陵与月光花园,圣洁与哀怨初见泰姬陵,是在黄昏时的月光花园。我坐在花园临河(亚穆纳河)一侧,待修复的围墙上,有点恍惚,激动后渐渐平静:“噢,这就是传说中的泰姬陵,她就在我眼前了。”冬季的亚穆纳河正值枯水期,没有泰姬陵如梦似幻的倒影,倒是有不少村民,拉着牛羊,断断续续从因干涸而裸露的河床经过……其实,造访 阿格拉 ,回顾 阿格拉 ,都给我的大脑带来了不小挑战,单单一个泰姬陵就让我觉得信息爆炸。打个比方,看到泰姬陵我会想到什么呢?泰姬陵是一座陵墓,是沙·贾汗为他的妻子修建的,沙·贾汗是莫卧儿王朝鼎盛时期的一位出色的君王,那么莫卧儿王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沙·贾汗是阿克巴大帝的孙子,阿克巴大帝就是那位修建了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的君王,他又有什么故事呢?莫卧儿王朝的建立者巴布尔其实是帖木儿帝国的后裔,那么帖木儿帝国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是不是又涉及到 乌兹别克斯坦 和 阿富汗 的前世今生?同时,莫卧儿帝国又是穆斯林世界的三大帝国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奥斯曼帝国和 萨菲 帝国),那么奥斯曼帝国和 萨菲 帝国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是不是又开始牵扯到 伊朗 和 土耳其 的问题了呢?……这还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么从建筑艺术上来看呢?巴布尔及其后人在 印度 扎根后,将帖木儿建筑风格与 印度 当地的建造技艺相结合,形成的莫卧儿式建筑风格究竟又是什么呢?泰姬陵不单单是一陵墓,也是一座园林,是一座传承了伊斯兰园林概念的花园,“四分式花园”、水渠、园路和丛植,伊斯兰园林文化为什么对这些元素如此执着?……大部分时候,我都想一头钻进去,搞清楚这些问题,等到实在是头晕了,也就只能深呼吸一口,告诉自己:“你就是来旅个游哈~你就是回来写个游记哈~不要这么紧张”,但是过一会儿,自己又抑制不住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了……反反复复,搞到最后资料越查越多,就愈发觉得自己匮乏,下笔又做不到化繁为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So……结论就是:别想了,享受眼前,享受泰姬陵给你的这个安逸黄昏不好吗?怎么说呢,值得和相爱的人来这里,待上一个下午。▼夕阳中,正在修葺矮墙的工人:所以,月光花园其实是一个闻名全世界,最适合日落时分观赏泰姬陵的“网红打卡地”呢!还是不可免俗地从国内的打卡地转到国外的打卡地了。▼当地人也很爱来这里拍照下午搭的TUKTUK到月光花园,去时人已经不少了~认识第二天一大早,天没亮,我就和小伙伴齐齐、周周跑到泰姬陵门口排队买票了,开玩笑,泰姬陵诶,只在河对岸看个日落怎么够?!(注:参观泰姬陵需要大清早起来排队买票,一是因为自2018年起政府颁布限客令,泰姬陵的游客日接待量控制在4万人以内,为了能买到票也得早起啊;二是高峰时段去人特别多,我们大概是5点多出的门,正好在人群的前面,8点进去参观时人还不多,出门时已经挤满了)虽然“泰姬陵”这个意译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宫殿之冠”才是她的名字Taj Mahal的真正含义。她雄伟、壮丽,高雅又圣洁,是莫卧儿建筑名副其实的皇冠。主殿旁边是清真寺,我沿着清真寺慢慢走,想要360度环视泰姬陵,有热情的工作人员给我指导,从哪个窗口下,哪个角度拍摄泰姬陵最美,以下几张都是他们给我推荐的角度:泰姬陵的主体是用纯白色 大理 石建造的,用玻璃、玛瑙镶嵌,集 中亚 、阿拉伯的伊斯兰风格和 印度 本土风格于一体,是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之作。在整体的园林设计上又是极其讲究对称的莫卧儿风格,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清真寺和与之配称的建筑,主体建筑前后则有两个花园相对应。总的来说,没有我想象的大……泰姬陵,其实也是一座花园,一座伊斯兰园林。修建园林的初衷是为了建造一个人间伊甸园 ,尽管这个伊甸园不是为了献给真主阿拉,而是为了尘世的愉悦。按照《古兰经》中对天堂的描述,天堂被刻画成一座花园,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敬畏的人们所蒙应许的乐园,其情状是这样的:其中有水河,水质不腐;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他们在乐园中,有各种水果,可以享受;还有从他们的主发出的赦宥。永居乐园者,难道与那永居火狱,常饮沸水,肝肠寸断的人是一样的吗?”——《古兰经》因此,伊斯兰园林中常常有横纵交叉的四条水渠,对应着《古兰经》天堂的水、乳、酒、蜜四条河。每个角度的她都是那么美,又美得那么不一样。▼主殿旁的清真寺▼同行的小伙伴周周:阿格拉堡,只想在这座红色城堡喂松鼠距离泰姬陵约1.5公里的 阿格拉 堡,是我遇到的另一个惊喜。相比起泰姬陵,她第一眼给人感觉是雄伟瑰丽,单看城墙就很有气势,里面是宫殿、大厅、高塔、清真寺和整理得当的巨型花园,花园里还有好多小动物,像小猴子、松鼠……从 阿格拉 堡一侧的窗户里能远眺泰姬陵,修建泰姬陵的沙·贾汗晚年被儿子篡位后就一直被关在那个可以眺望泰姬陵的房间,守望着爱妻的陵墓。阿格拉 堡也是一个莫卧儿王朝时期的伊斯兰标志性建筑,也可以说它是 印度 -伊斯兰建筑,拥有400多年的历史。阿克巴大帝(沙·贾汗的祖父)选中了这个城址,费了近8年的时光,终于在1573年建成了这座古堡,然而,他后来竟迁都法拉赫布尔西格里城,直到1599年才重返 阿格拉 。这座城堡因为整体由红砂岩构成,特别是高二十米的红砂岩城墙,它又被称为“红堡”,与德里的“红堡”齐名。(如果你在 印度 旅行的时间不多,推荐在 阿格拉 红堡和德里红堡里选择一个参观即可,我当然是倾向于 阿格拉 堡啦)我们从南大门“阿玛尔辛格门”(Amar Singh Gate)进入,这是进入古堡参观的唯一出入口。阿玛尔辛格门的名字由来还有一段故事。阿克巴在建造 阿格拉 堡之初,南门的名字原本叫阿克巴门。相传在1644年,沙贾汗在 阿格拉 堡举办的一次祭祀泰姬的活动时,有一位来自 焦特布尔 的藩王叫阿玛尔·辛格·拉索雷(Amar Singh Rathore),他与莫卧尔帝国的大司库在皇帝面前发生了争执,大司库当众羞辱了这位藩王,愤怒的阿玛尔·辛格·拉索雷当场拧断了大司库的脖子,结果引起在场的皇帝卫队群起攻之,于是藩王抢了皇帝的马驹夺路而逃,当跑至阿克巴门时,被愤怒的沙贾汗射死,后来为了震慑其它不法之徒,皇帝下令将此门改名为阿玛尔·辛格门,取其名自是为了告诫其他不法之徒。▼城墙上做修复的工人▼可以眺望泰姬陵的房间▼ 该谈恋爱的谈恋爱,该晒太阳的晒太阳▼快来喂小松鼠啦!▼还不止一只阿格拉 堡主要包含几个建筑:● 莫迪清真寺(Moti Masjid):因用纯白色 大理 石建筑而成,精致典雅,故又称珍珠寺,外观醒目无比,但没有对外开放。▼能看到清真寺美轮美奂的房顶● 公众大厅 (Diwan-i-Am,也称勤政殿、谒见之厅):昔日帝王聆听臣民谏言的地方,镶嵌装饰的宝座就位于中央。穿过城门进来,在开阔的庭院,北侧是莫迪清真寺,右手边就是公共大厅。公众大厅是皇帝处理政府事务,倾听臣民谏言的地方。整个大殿被正面9排、侧面4排、高达7米的莲花瓣形的大拱柱横竖相连撑起,形成一个四面通透的大厅,非常美……● 枢密殿(Diwan-i-khans):在公众大厅一侧,是用来接见王宫贵族或重要的外国使节的,而曾经的宝座被奥朗则布(Aurangzeb)移至德里,随后流落到 伊朗 如今保留在 德黑兰 。这里,也是 阿格拉 堡中最奢华的宫殿,另外还有:● 珍 宝清 真寺(Nagina Masjid):公众大厅另一侧是皇帝专用的清真寺的,下面是妇女市集(Lady's Bazar)。● 茉莉宫(Musamman Burj)、八角瞭望塔(Octagonal Tower)和私人宫殿(Khas Mahal):茉莉宫是沙贾汗的寝宫,年迈的他被囚禁于此,只能在这里遥望着远处的泰姬陵来怀念爱妻。● 镜宫(Shish Mahal):为女人建造的宫殿,墙上镶嵌了绚丽的小镜子,可惜未对公众开放,只能透过窗户游览。● 葡萄园(Anguri Bagh):种满植物的皇家花园。● 贾汉吉尔宫(Jehangir Palace):堡中的重要建筑物,是 阿格拉 堡从单纯的军事要塞转变为豪华的宫殿的最初的建筑之一,是阿克巴在 阿格拉 堡为他的儿子贾汉吉尔修建的后宫,宫墙金碧辉煌。▼此时正在维修的八角瞭望塔▼让我给他们拍全家福的一家人和齐齐,去看印度的“庞贝古城”第二次回到 阿格拉 ,我遇到了两位 中国 友人,实力公关齐齐和舞蹈老师周周,同游泰姬陵很开心,还和齐齐一拍即合,打车去了几十公里外的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法塔赫布尔西格里,虽然名气上它的光芒被泰姬陵和 阿格拉 堡掩盖,但它短短十几年从辉煌到没落的故事也足够传奇,堪称 印度 的“ 庞贝 古城”。它和 阿格拉 堡同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相传,当时阿克巴大帝快三十了,一直没有子嗣,他向圣人Sheikh Salim Chishti祈求子嗣。后来他的第一位皇子出生后,阿克巴为表示感激之情,建造了这座城堡,并命名为Fatehpur Sikri,意为“胜利之城”,并迁都于此,还为它修了一座高达54米的城门,是全 亚洲 最高的门。不过阿克巴在此定都仅14年,然后因水源问题废弃了这座城市而迁回 阿格拉 ,从此,它成为了一座荒城。当时,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面积巨大,如今,我们参观的主要是残余的宫殿区和仍在使用的伊斯兰区,即贾玛清真寺。▼“胜利之门”▼夕阳落在清真寺▼广场中央照例是一个大水池供教徒清洗手脚▼信徒们也在这儿歌唱▼下图是梦宫(Khwabgah),顾名思义,是皇家最美丽的建筑,为皇帝个人使用,有阿克巴的卧室,与贵族单独隐秘会晤的房间,小浴室,放有藏书和官方文件的个人图书馆。这个双层楼高的红色砂岩建筑是“胜利之城”最精心的建筑之一。 梦宫的走廊则通向后宫……整个宫殿的主体建筑仍以红沙岩为材料,装饰刻有各种细密精致花纹图案的白色 大理 石。 皇宫内主要建筑有觐见宫、五层宫、内宅及水池花园等。内宅为妃子们的住处,建筑别致,屋顶多覆绿色琉璃瓦……相传,阿克巴大帝的几个妻子,分别来自拉贾斯坦信奉 印度 教、来自 土耳其 信奉穆斯林教和来自 果阿 信奉基督教,他按照妻子不同的信仰和喜好,分别为她们建造了不同风格的寝宫。▼胜利之门前,卖小工艺品的手艺人夕阳下的“小泰姬陵”,隐秘而美丽你知道吗? 阿格拉 还有一座小泰姬陵,她的修建时间要早于泰姬陵。同样是位于亚穆纳河畔,这座精致的用纯白 大理 石和宝石打造的陵墓是由贾汉吉尔(沙·贾汗的父亲)的皇后为了纪念其父亲,波斯贵族贝格(Mizra Ghiyas Beg)而建,因此,深受波斯建筑风格影响。这个陵墓规模不大,小而精致,逛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和泰姬陵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被人们戏称为Baby Taj…因为游客不多,反而更加自在,如果在泰姬陵被挤怕了,可以来这里享受一个“孤独”的黄昏。▼主体白色 大理 石建筑,也有说这不是 大理 石,只是普通的粗糙白石。贝格(Mizra Ghiyas Beg)是阿克巴大帝和贾汉吉尔皇帝任内重要的大臣,因为对帝国贡献良多,他获得了帝国之柱的封号。陵墓内部中央是贝格和妻子的坟墓,可以参观,其他房间则是家族亲戚的墓碑。食在阿格拉 Pinch of Spice从菜品、环境、服务、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Pinch of Spice几乎算是 阿格拉 最好的 印度 菜餐厅了,我和朋友不止来了一次,加上服务费,人均150RMB以下,推荐。▼其他一些小店的早餐🇮🇳 德里|人在囧途之印囧到 新德里 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到, 印度 也是有城管的。这座城市天气干燥,环境也比较杂乱,用离线地图在大街上走了一会儿,鞋上已经布满了灰尘。走到商场门口,看到街边有一个小哥摆着刷鞋摊,就问:“谢谢你,麻烦帮我擦一下鞋吧,多少钱?”他说多少钱我确实记不住了,只记得他迅速打开工具箱,迅雷不及掩耳,递了一只拖鞋给我,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也没想到……一只脚穿上拖鞋才大概几秒,城管就来了,他提起工具箱和我的一只鞋就跑了,留下我一个人风中凌乱……“哎,小哥,我的鞋……”我说呢,他怎么和其他懒散的小生意人不同,擦鞋擦得那叫一个迅速,原来怕被城管逮到。还好,我只在风中凌乱了一会儿,他后来看到警察叔叔走了,就回来了😂😂😂▼没错,我就是穿着一只鞋在这个商场门口,追着擦鞋的小贩跑,还好他回来了……噢,对了,在概览中,我提到的大部分“骗子”,也都是在德里遇到的。夜幕下的总统府这大概是 新德里 ,甚至全 印度 最安全的地方了吧, 印度 中央机构大道——国王大道,安保措施到位,是我唯一敢在 印度 深夜行走的一条路。国王大道最东头是德里的 印度 门,最西头是 印度 总统府(不是总统办公的地方,就是府邸,住的地方哦),当然,总统府两侧就是政府办公机关,总统上班好近。这里原本是 英国 殖民时代的总督府,也叫 维多利亚 宫, 印度 1947年独立后改为了总统府。因为参观总统府需要提前预约,手续比较麻烦,所以就只好干脆在晚上游览国王大道的时候顺道参观一下外景了。总统府外笔直的矩形喷泉让人印象深刻。周四,记得来尼桑木丁圣陵听一次Qawwali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尼桑木丁圣陵是电影《猴神大叔》里 巴基斯坦 妈妈带小女孩到 印度 来祈福的圣陵。它是穆斯林苏菲派圣人尼桑木丁•奥里亚德的圣陵,后这个墓地一直被人们视为圣地,伊斯兰教的贵族们也竞相把自己的墓修在此处, 印度 著名的穆斯林诗人、乌尔都语诗圣迦利布(Mirza Asadullah Khan Ghalib)的墓地就在这里。每周四,这里会有伊斯兰教苏菲派圣歌Qawwali的唱送,听说具有催眠魔力。听过之后催眠是没有,不过韵律腔调真的充满了魅力,私心鉴定不可错过!▼嗯,我就是直接把手机放在警亭充电,跟警察叔叔说半小时后去取,然后就自己去周围逛了,我也不知道当时胆子怎么那么大,那么鲁莽😂尼桑木丁圣陵隐藏在一片伊斯兰风情浓重的市场中,对我来说就是购物、小吃一条街啦,当然,大部分的小贩都有卖鲜花,这是去朝圣不可缺少的用品。▼在市场里的一家店吃饭,真的Local,店里没有餐具,老板看我是外国人,费劲跑到别的店里给我找来了一个勺子,真的特别感谢。吃着吃着,旁边的阿姨看我大概没把咖喱和饭拌均匀,就跟我比划,意思可能是“你应该这样拌起来吃blabla……”她不会说英文,一着急,就直接用她的手给我把饭拌好了……拌好了……然后让我享用……嗯……苏菲派是一种伊斯兰神秘主义派别,以禁欲苦行、虔诚礼拜著称,以旋转舞、灵性音乐为特色。▼到尼桑木丁圣陵听一次Qawwali,周四傍晚人很多,有时间的话尽量提前到,找一个好位置。进去之前一定要记得脱鞋,人多的时候,怕出来找不到鞋最好用袋子装起来,自己随身带着。▼结束后一群涌过来要拍照的小朋友胡马雍陵,群鸽飞进她的倒影你知道胡马雍陵是泰姬陵的灵感来源之一吗?她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花园式陵墓(修建泰姬陵的沙·贾汗是第五代皇帝),199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洋葱头”据说正是泰姬陵的“洋葱头”的灵感来源。1569年建成的她,是现存最早的莫卧儿建筑,也是 印度 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胡马雍陵比泰姬陵逊色多少。印度 的建筑在莫卧儿帝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 印度 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胡马雍陵建筑群规模大,且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这个门进去之后就是花园和大殿,尖拱门上的六芒星图案是阿克巴时代建筑的重要标志性元素。▼规则的布局和不可缺少的纵横交叉的四条水渠是伊斯兰园林的灵魂▼胡马雍陵主殿与 阿格拉 红堡、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堡等莫卧儿建筑相同,胡马雍陵的主体建筑也是由红色砂岩构筑,陵墓主体呈方形,四面为门,陵顶呈半圆拱形,远看近看都充满了伊斯兰建筑的几何美感,又不失庄严宏伟,在我的印象里它比泰姬陵面积大出不少。主体建筑里,胡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有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墓冢。那么,有必要说说胡马雍这个人:是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巴布尔之 长子 ,不过他在莫卧儿都城 阿格拉 继位不久便众叛亲离,流亡波斯和 阿富汗 ,15年才重返 印度 复兴莫卧儿帝国,可惜恢复莫卧儿帝国的第二年他就不慎从德里皇宫藏书楼楼梯上跌下而死,他的爱子阿克巴继承了王位。阿克巴的童年正值胡马雍失去自己的王国流亡在外之时,胡马雍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便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阿克巴的培养上,使得阿克巴成为常伴胡马雍左右的得力助手,小小年纪便已对行军打仗和管理王国有了深入统治,这些都有助于他以后的统治。热衷于征略的阿克巴也热衷于建筑,他不仅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扩展到空前的范围,还在莫卧儿的各大都城营造了大规模的建筑。同时,阿克巴奉行普遍宽容的宗教政策,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所督建的建筑之上,形成了伊斯兰文化与 印度 教文化融合的所谓折中风格,开启了莫卧儿建筑艺术的新风尚……这就是一代明君嘛~▼她的巨大“底座”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实,除了胡马雍陵,穿过尖拱大门,还有许多其他同建于16世纪的花园陵墓,其中,最漂亮的当属伊萨汗墓(Isa Khan’ Tomb)。但它不是莫卧儿时期建筑,而是莫卧儿帝国之前的穆斯林王国—德里 苏丹 国的第五代也是最后一代王朝—洛迪王朝,建筑的典型代表。一眼看过去就能感觉到它与莫卧儿建筑的不同,陵墓的连排尖拱门柱廊和巨大的圆形穹顶来源于伊斯兰艺术,而其倾斜的屋檐及支撑托架、锯齿状的顶层围栏、拉吉普特式的钟形小亭则来源于 印度 艺术。阿克萨达姆,世界最大印度教寺庙阿克萨达姆神庙,是整个行程中,唯一不能带任何,注意是任何电子产品进去的景点,手机都必须搁在储物柜,因此排了很久的队伍安检和存东西,这是在任何其他 印度 目的地未出现的。她不是古建筑,是2005年落成的,上了吉 尼斯 世界纪录的最大 印度 教寺庙,长356英尺、宽316英尺、高141英尺,由11000名工匠历时五年建成。据说,这座寺庙吸引了访问德里70%的游客。▼黄昏时,只能远远拍到一张外观它的外观雄伟,主体建筑是由赭红砂石和白色 大理 石构成的,坐落在148只全尺寸大象雕像上的主殿,共有9个穹顶和239根装饰柱,每一根柱子上都是精美绝伦的石雕。殿内富丽堂皇到让人叹为观止!!!有一座3米高的纳拉扬镀金神像以及2000多座 印度 教神像,神态各异,还有绝色壁画……我当时真的倒吸了好几口凉气,特别震撼,特别绝,特别让人词穷……晚上出来,顺便看了一场音乐喷泉表演,讲的大概是阿育王的故事,我没看太懂,但是灯光效果、场景竟然出乎意料的高级。当然,我还是抽空去德里红堡门口转了转……▼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家德里的咖啡&快餐店,来这里待过两次,就坐着休息,发呆天气正好,回程落地。天气正好,回程落地。🇮🇳【实用攻略】具体行程以下是 印度 33天的行程:没有具体到哪天去了哪些地方,因为本来就没有计划得那么详细,只是行前粗略看了看自己想去的城市和想去的地方。在某个具体的城市也没有每天为了“赶景点”而赶景点,毕竟后半程是一个人旅行,前半程的小伙伴也不是第一次来 印度 了,所以大伙儿都比较随心,奉行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流浪派宗旨。🇮🇳【实用攻略】食宿问题印度 的食物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什么全是手抓啦、全是大肠杆菌啦……辟谣一下,餐厅,只要是正常的餐厅,都有刀叉勺子的,而且我去到的大部分地方是全世界的旅行者都会去的地方,当地有这个接待能力。只有一次,在 新德里 的尼桑木丁圣陵旁的小餐馆被一个热情的大姐用手抓过我碗里的饭,在我强烈的要求下,老板还是到隔壁去给我找了一个勺子。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自带餐具。提前带好治腹泻的药是有必要的,毕竟生活环境、饮食与国内迥异,时间越长越是防不胜防。住宿的话,大部分时候,我都住在青年旅舍。Zostel和goSTOPS Hostel算是 印度 两个最大的青年旅舍连锁品牌,方便、成熟、环境好还能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如果在一座城市找不到这两家青旅,我就会住酒店。尤其推荐 乌代布尔 视野绝佳的Zostel:▼【 瓦拉纳西 :goSTOPS Varanasi 】这家青旅靠近恒河, 天台 将恒河一览无余,但开得比较早,住宿条件一般,不过我查到好像有一家新的goSTOPS在 瓦拉纳西 开业了,设施设备、环境都很不错。▼【 克久拉霍 :ZOSTEL 】 克久拉霍 的Zostel是一栋几层的小楼,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极其快乐的圣诞节🎄,顶楼是餐厅和休闲中心,一层是公共空间和少部分房间……老板是一个92年的小哥,能和我们玩儿到一起,但我们第一次见到他真的以为他已经40了。【 博帕尔 :酒店】【 孟买 :酒店+OYO】▼【 乌代布尔 :ZOSTEL】可以说是非常惬意了,为了这个临湖 天台 也应该来住一住。【 焦特布尔 :goSTOPS Jodhpur】▼【 斋普尔 :ZOSTEL】我做饭,把人家的厨房给“炸”了!【 阿格拉 :第一次ZOSTEL;第二次goSTOPS Agra】goSTOPS Agra是一家新开不久的店,德里ZOSTEL的员工推荐给我的,房间新且舒服,公共空间看电影很爽,竟然还有乒乓球台。相比之下 阿格拉 ZOSTEL真的蛮旧的,房间设施不太行,不过公共空间是一个在院子里的玻璃房子,吃早餐、晒太阳、撸猫很惬意。【 新德里 :goSTOPS Delhi】🇮🇳【实用攻略】航拍指南印度 是特别出片的一个国家,尤其人文,有力气多带一、两个镜头,你不会后悔的。关于航拍, 印度 全国范围内可以买卖消费级无人机,但空拍政策,民航局(DGCA)方面一直到2018年底才正式出台并执行:印度 政府允许人们在一定条件内使用无人机飞行。根据重量将无人机分为多个级别:重量小于或等于250克的无人机,被归类为“纳米”级别;重量在250克至2千克之间的无人机,被归类为“微型”级别,我们平常使用的小飞机御Pro,御2 Pro都在这个范围;重量在2千克到25千克之间的无人机,被归类为“小型”级别;重量在25千克至150千克之间的无人机,被归类为“中型”级别;重量超过150公斤的无人机,被归类为“大型”级别…消费者可以从国外购买或者直接携带入境重量小于250克的“纳米”级别无人机。但是如果无人机重量超过250克,消费者则需要到 印度 民航局申请进口许可,并且向当局提供唯一识别码(UIN),无人驾驶飞机操作员许可证(UAOP)。“纳米”级别的无人机在不受管控的50英尺(15米)空域内或室内飞行,不需要申请飞行许可。“微型”级别的无人机在不受管控的200英尺(60米)空域内或室内飞行也不需要向民航局申请许可,但是需要在飞行前24小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备。我去的时候正是12月,政策到执行层面非常模糊,具体就是,有时候得看警察叔叔的心情,可能明明你的朋友到 印度 就航拍得很高兴,结果你比较倒霉,遇到了很严格的警察,还没过关你的无人机就被没收了……虽然有随机性,但有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禁飞区要搞清楚,如果不小心飞到了军事基地,你就会像这位小哥一样,在新闻上看到自己▼建议如果带了无人机,实在手痒,到哪儿就问,到景区就询问景区可不可以飞,怎么飞,城市里先咨询警察局看能不能飞,怎么备案,先搞清楚再有动作,别嫌麻烦,大部分 印度 的警察叔叔还是乐于助人的。另:在 印度 的大部分名胜古迹,原则上拍照、录制视频的费用是在买门票之后,额外收取的,而且拍照和录制视频也是分开收费的哟,要有心理准备,但有的地方也没严格执行,这样就算捡到便宜了吧。🇮🇳【实用攻略】推荐阅读与观影第一部分:书籍1-《窥视 印度 》妹尾河童:妹尾河童,一个神奇的老头子,去哪儿旅行都喜欢出一本手绘故事书,《窥视 日本 》、《窥视 印度 》、《窥视 欧洲 》、《河童旅行素描本》、《边走边啃萝卜》……还出过《窥视舞台》、《窥视工作间》、《窥视厕所》呢。在这本旅行纪录里,有趣的故事穿插着河童老头生动的素描插画,可读性非常强,很适合不是那么喜欢严肃阅读又想通过书籍来了解 印度 的读者,休闲娱乐阅读首选。2-《Lonely Planet · 印度北部 》:好多人都是冲着这本书的封面去的北印,揭秘一下,这张封面是在 斋普尔 的城市王宫拍的,罪魁祸首“小明”一直拉着我到处逛,害我错过了。城市王宫有非常出名的四个大门,分别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最出名的是代表春天的孔雀门,而封面上的这个门是代表这冬天的…3-《伟大的旅程,一生必看的103个建筑》(DK出版):内容页有 印度 的泰姬陵、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 阿姆利则 金庙、桑奇大塔。一听这书名,以为是多无聊的一本书,其实内容超级赞,内页对每一个入选建筑绘制的图不仅精细,色彩感也棒,解读没有尽善尽美但凭借前两点,足以勾起你想去研究一下这个地方的欲望。如果不心疼钱推荐入手,RMB:128。同时给大家推荐DK图书出版公司,1974年成立在 英国 ,公司的愿景就是创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信息丰富的图书,使读者能够理解每一个主题。他们擅长各种图解百科全书,不仅仅针对小孩子,也有很多是面向成人的,推荐《DK成人科普》系列,大到历史、哲学、社会学、商科、艺术、心理学、经济学、科学……细分到电影百科、莎士比亚百科、福尔摩斯百科、罪案百科……可以说是给成人百科爱好者的良心福利了。4-《迷思 印度 (知乎专栏)》何赟, 北京 大学 南亚 研究中心:在知乎瞎转悠的时候,看到了何赟老师的专栏,他在北大的专业是印地语,在 南亚 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是 印度 语言与宗教文化。目前他的专栏《迷思 印度 》显示有115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不是太长,适合对 印度 感兴趣又没那么多时间进行系统阅读的读者,远到 印度 历史、神话,近到“ 印度 掀起「抵制 中国 制造」,这轮抵制管用吗?”,还有面向初学者的印地语小视频…反正挺有意思。另外,他的专栏里也推荐了适合非专业爱好者或专业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关于 印度 的书籍:如《季羡林论 印度 文化》、《论 印度 的民主》王红生、《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 印度 与 中国 》《 印度 哲学概论》梁漱溟、《 印度 美术》王镛等。5-《写给吃瓜群众的世界建筑史(知乎专栏)》将作于少监,建筑在读人士可能我自己比较感兴趣,这个专栏前面二十几篇全都在讲伊斯兰建筑,跟 印度 有关系大概是:莫卧儿王朝(上)、(下)两期和伊斯兰园林艺术等。这二十几篇文章作者断断续续写了2年多,没有一篇在灌水,建筑图示非常用心,是可以学到东西的。第二部分:纪录片1-BBC和PBS合拍的《 印度 的故事》The Story of India:印度 的古老、厚重、精彩、多元和迷人都体现在这部片子里了,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只看这部就可以了,我看了好多遍…纪录片全6集:1起源(Beginnings)讲 印度 文明的开端到现在的发展;2理念的力量 (The Power of Ideas)讲 印度 伟大的思想和思想家,从佛陀到圣雄甘地等;3香料与 丝绸之路 (Spice Routes and Silk Roads)讲 印度 丰富的资源和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商业促进新的文明;4黄金时代( Ages of Gold)讲 印度 历史上鼎盛时期;5两大洋交汇 (The Meeting of Two Oceans)讲 印度 与伊斯兰教两大文明的交交汇和后续;6自由与解放(Freedom and Liberation)讲从英治 印度 到赢得自由、民主……BBC老牌纪录片主创,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担任主持人,另外,他还参与了多部关于 中国 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 中国 改革开放的故事》、《杜甫: 中国 最伟大的诗人》等。2-BBC《恒河》Ganges (2007)和《Sue Perkins游恒河》The Ganges With Sue Perkins(2017):BBC的这两部相隔十年的纪录片,都是以恒河为中心展开,从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脉,到恒河沿岸的圣水沐浴节,再到恒河三角洲生存的动植物,壮美的大自然和丰盛的当代 印度 文化相互贯穿,最终试图探求恒河与 印度 的关系,两部纪录片都只有三集。3-BBC《花花世界》 Around The World In 80 Gardens 印度 篇:纪录片完全从花园(园林)的角度去解读这些 印度 举世闻名的目的地,泰姬陵和月光花园、拥有奇珍异兽的阿克巴陵、迪格奢华的季风花园、 斋普尔 的水上宫殿和 印度 教寺庙园林、喀拉拉产出胡椒和豆蔻的香料园、充满殖民印象的老铁路花园、 昌迪加尔 的石头公园等,看完之后对 印度 的园艺和审美会有更深的了解。4-《他乡的童年( 印度 篇)》:这是一集探讨 印度 教育的纪录片,从 果阿 的贵族学校到最偏远地区的互联网教室,从以《哈利波特》为实例蓝本的大学法学课堂,到为了使青春期的女生不再因生理问题辍学而发起的“普及月经知识”的公益项目……遍访 印度 多地,不乏促人思考的观点。要知道, 印度 整体看似贫穷落后,却盛产精英,在全球500强的跨国企业中,有30% 的公司CEO由 印度 人担任。当然啦,《他乡的童年》全系列都不错哟。这是我很喜欢的资深记者,周轶君担任主持并执导的,关于不同国家教育哲学的纪录片,全6集,到访 日本 、 芬兰 、 印度 、 英国 、 以色列 ,再回到 中国 。我猜想她当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后,愈发意识到做这件事情是多么得有必要,于是促成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并试图从不同国家的教育上找到一些答案。5-阿米尔汗《真相访谈录》:全方位探讨 印度 民生,聚焦当代 印度 黑暗面,女性被迫堕胎、儿童性骚扰、巨额嫁妆、医疗失当、家庭暴力、种姓制度、水资源、强奸案件、警察问题、政治犯罪……没有把它放在前面推荐,是因为第一,这个节目确实比较沉重,并不适合首推给旅行者,第二容易产生误导,“揭露 印度 社会的问题”和“ 印度 遍地都这样”根本是两回事,其实这些顽疾在我们国家同样存在,只是大部分人不会从早到晚盯着法制节目看而已。当然,《真相访谈录》能在 印度 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反映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要靠一个影视明星依托其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来揭露问题,而真正应该肩负起报道责任的官媒和应该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政府却几乎处在失灵状态,是不是让人很心惊。阿米尔汗曾坦言,因为制作这档节目曾接到过死亡威胁电话。注意,在这个节目中他并没有具名指责任何一个官员或者政党哦,节目里也是这样说的:“我想讨论一些关系 印度 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是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很委婉了吧!6-《 印度 的女儿》India's Daughter:聚焦德里公交轮奸案,多的就不写了。第三部分:电影纪录片大家可能没时间看,电影的话相对好些,内容方面我就简单说,不剧透太多了。1-奥斯卡:《甘地传》(第5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印度 往事》(第7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还有什么奥斯卡获奖影片《阿育王》等等,但我实在不想看 印度 的古装片呐。这几个电影都很好,但是说白了,还是有强烈的 好莱坞 叙事感,而不像是 印度 本土叙事,所以其实下面推荐的电影我自己更心水。2-与信仰有关:《我的个神啊》简直把宗教洗涮得体无完肤!有趣又发人深省!3-与教育有关:《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地球上的星星》《嗝嗝老师》印度 这些年出了不少探讨教育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讨论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成功 真的有唯一的标准吗;《起跑线》讨论父母不惜一切为孩子争夺教育资源背后的问题;《地球上的星星》讨论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嗝嗝老师》讨论“差生”的教育,别放弃熊孩子,好老师就像人生的 灯塔 ,可以让他们走上正途……4-温情派:《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小萝莉简直太可爱啦,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边界风光太美啦!5-悬疑:《调音师》《误杀瞒天计(Drishyam)》《误杀瞒天计(Drishyam)》(2019年国内拍的肖央主演的《误杀》就是由这部电影改编的,只是结局有所不同,这部电影略长,好像3小时)6-真实事件改编《 孟买 酒店》:讲述2008年11月 孟买 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泰姬陵酒店遭到恐怖分子袭击的故事。🇮🇳 后记|世界何其相似从 印度 回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 印度 旅行的各类问题相继出现我的知乎首页里,粗略翻了翻,很多回答充满各种偏见,“强奸之国”、“垃圾”等词层出不穷,让我想起那些在QUORA上看到的,外国人所提关于 中国 的荒诞问题: 中国 有没有电? 中国 有高速公路吗? 中国 有没有智能手机……反之,在国内的各个旅行网站上,对 印度 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神秘、宗教、洗涤心灵一顿鼓吹,好像你这辈子不去一次 印度 就不完整了似的,看得也是让人直晃脑袋。哪有人愿意被固有印象捆绑?所以还是决定自己写点儿什么吧,尽力去做一个平静叙述的旁观者,毕竟,我看到的,也只是我看到的。如果你要问我,推不推荐女孩子去 印度 ,答案是:不推荐没有自由行经验的女孩子独自去,如果你经验丰富那么提前做好攻略完全没问题。对我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旅行目的地(下次如果再去,计划走南印和 斯里兰卡 ),但我也不执着,毕竟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也值得去。其实,世界何其相似,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所思考的议题、遭遇的情境、萦绕的欲望,都没有本质差别:如何看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发展自我?如何学会爱与被爱?如何思考性别和贫富议题?如何享受快乐?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和欲望别离……想得到的答案终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世界那么大,去看看挺好的,不去看又如何呢?🇮🇳 关于作者还是那个旅途中,头脑呆呆的小卡,还是那个回家后,恨不得把游记搞成纪录片的小卡~关注我,和我一起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