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始于电影和冲动的旅行。今年四月的一个下午,电影频道放了一部《辛德勒名单》。几乎不看电视的我机缘巧合之下坐在屏幕前,居然把这部早就看过的电影看完了。影片的结尾,当经年之后,辛德勒的犹太人把一块块石头放在辛德勒位于耶路撒冷的墓上的一幕出现,我突然间感觉到——以色列就是我这个夏天的应许之地。旅行的准备关于充电作为一个人文党,行前充电是必须的。更何况是去以色列这样的种族、历史、宗教、战争纠缠不清的地方。得益于楼主一直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一翻查阅下来,发现大部分相关著作在学生时代都看过了。所以,也就省了不少精力。在此,楼主取其精华,为大家推荐几部。首先要说说的是这部《耶路撒冷三千年》 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几乎所有介绍以色列的人都逃不过这本巨著。事实如此,这本厚砖不愧于这份待遇。作者尽可能中立地为读者讲述了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城的前世今生。但是,楼主并不建议没有相关历史基础的朋友用它充电,因为在短暂的行前准备中生生啃下这样的专著并不会给你留下多少真正认知上的帮助。当然,如果有时间反复阅读的话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话说回来,这本的翻译也确实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kindle版上,有大量不通顺的句子,建议如果要看,尽量看英文原著。“知乎一小时系列”《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以色列2:在危机中生存》、《以色列3:赎罪日》 十一点半/司洋 著篇幅不长,以故事的形式比较通俗的讲述了近代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恩怨情仇。适合轻度历史爱好者和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朋友阅读。《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阿里·沙维特 著讲述一个家族见证下的以色列百年建国史。是一部堪称史诗的作品。强烈推荐一看。《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吉恩·莫尔 著在世界眼中,以色列人似乎总是比巴勒斯坦人更讨喜。以色列这个国家也大多代表着强势、上进、优秀、值得尊敬和同情。但是,这本书将以另一个侧面来反思以色列的罪与业。(还有一本是巴勒斯坦人写得书,以很中立的立场记述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一个光芒之下的以色列。在此不列出主要是因为历史久远,楼主忘了书名和作者。)当然,还有像《穿越中东百年》 郭建龙 著 和《为你,耶路撒冷》 拉莱科林斯/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著 这两本书同样值得一看。关于签证总的来说,以色列签证还是很简单的。大使馆的要求放出来,大家感受一下。1. 签证申请人有效护照(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及旧护照; 2. 英文或希伯来文填写完整并签字的签证申请表格一份;申请表链接一并放出3. 两张5cm X 5cm照片(浅蓝色背景),一张贴在申请表右上角,一张反面写上名字用曲别针别在护照首页;4. 申请人工作单位证明原件(公司抬头、盖章、领导亲笔签名俱全,英文)(请确保单位担保函上的座机以及签证申请表上的手机畅通,可以联系到申请人本人。)5. 英文行程 (三个月内出行,最多一个月内停留的行程安排;若申请两次入境,请单独标注或说明),酒店预订单,以及确认的往返以色列的飞机票预订单;6. 申请人最近六个月银行流水对账单(银行盖章);申请人持有北京市,上海市,或广州市的居民户口无需银行资金证明。7.填写完整的有本人详细回邮地址的EMS快递单(请申请人自行记录回邮单号码,以便查询回邮状况)。8. 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办理签证,请提供如下附加材料:• 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出生证的公证书)• 父母结婚证的原件及复印件(或结婚证的公证书)• 父母双方请与签证处预约,亲自到使馆签署相关的声明书。我的向大使馆递交的材料也就是这些。而且,在资料递交大使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银行流水忘了放进资料袋,所幸最后还是顺利出签了,总共用时10天。不过这惊心动魄的失误至少证明了第六条不是假的。但还是建议各位朋友慎用。另外还有一些网上的老帖子说北京的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是可以亲自去递交签证申请的,现在已经不行了,和上海一样只能邮寄。而且以色列大使馆的休息日非常诡异,各种毫无征兆的休息,不过总体上是不会影响出签速度的,一般情况下,10~14天护照肯定是能回来了。行前准备,以上。DateDay 1 特拉维夫的下马威北京出发,莫斯科转机,到达特拉维夫是已经是午夜了,俄航落地,准点无误。从飞机上下来,直奔入境大厅,就在这段路上一个机场工作人员微笑着上来搭话。出示证件后才发现是警察。出示护照,大体上盘问了几个问题,逃不出“从哪来?”“要去哪?”“待几天?”“一个人?”的套路,如实回答之后,小哥很绅士的一笑,用中文跟我说“祝你在以色列玩得愉快。”这算是我和犹太人打交道的一个愉快的开始吧。入境大厅照例前排队,再进行一次套路的问答,工作人员给了我一张蓝色的入境卡,这张卡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出大厅入境时要刷闸机,在以色列境内入住酒店酒店以及出境离开以色列时都要用到这张卡。千万收好,不要遗失。刷过闸机,就算真正的进入了这片神奇的国土。墙上的悬挂着以色列的六芒星国旗,据说,外国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后,出机场前要在这面国旗下亲吻以色列的土地。很可惜,楼主是没有亲眼目睹这样的情景。但是,就在楼主怀着满心期望走出机场,准备看看以色列还能给我带来什么感动的时候,第一座城市——特拉维夫就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问题出在交通上。特拉维夫,甚至可以说是以色列全国的公路都充斥着大量的单行线和环岛。而要命的是有些时候导航软件并不能及时、准确的给出指示。先后用了探途、Google、全球旅游和苹果地图对比一下,发现这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特别是Google最为严重,经常在给出“右转、向右转、稍向右转、接着再向右转”这样一系列表意不清的话。而要上到特拉维夫机场到城区的高速,就要绕过一串环岛,走错了就要调头重新转回来,加之夜间视线不佳,本来20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一个多小时。开进特拉维夫市区后倒是好了些,主要的问题就是单行线。这一点上导航地图的表现倒是可以让人满意,至少没出什么错误地导到了预定的酒店。Day 2 沿着海岸感受以色列的活力早就听说,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年轻与活力。此话不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天,楼主沿着海岸线一直走到了特拉维夫港。林立的高楼边是特拉维夫长长的海岸和艳阳下细腻的沙滩,清澈纯净的地中海送来阵阵海风,凉爽宜人。海滩上来度假的人很多,有外国人也有当地人,海滩有公共书籍的借阅处,自助式的,很多人晒着太阳在看,累了就往脸上一盖小憩一会。楼主也上前看了一下,可惜全是希伯来语的,也就与咱们无缘了。话说回来,特拉维夫的海水真的是很清澈了。特别是靠近岸边的最后这一段离开沙滩,就是地势较高的硬路面和公路。海风吹着还是很凉快的,至少比北京要凉快。于是,达成成就:“到中东避暑”233P.S.北京,你从北温带退群吧然后,自然而然的发了一波朋友圈晒气温,结果被告知,离开北京的当天开始,北京降温了早上起来晨跑的当地小伙,年轻、外向的氛围与印象中以色列的内敛与厚重完全不同。以色列的城市里动物很多,猫和狗基本上到处都是,完全不怕人、不晕镜头。拿着相机上去怼脸就是一顿咔咔咔,这些家伙居然还来回换pose。楼主本身不太喜欢狗,但是我在城市里遇到的狗全部,对,我是说全部!都有人用绳子牵着。怕狗的朋友也大可放心地走在街上。这样一想,比国内很多不栓狗链的“爱狗人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实践证明,翻译软件对希伯来语的翻译水平非常低,楼主试了有道翻译官、谷歌翻译和一些其他第三方软件内嵌的翻译器。要么完全翻不出意思,要么就是翻出来一看就知道不对。步行到达特拉维夫港时已经是中午了。气温渐高,加上走了不短的路,就找了一间啤酒馆坐下,要了一杯。价格是18谢克尔,按照当地的习惯另给两谢克尔的小费。老板是兄弟俩,很热情。说回特拉维夫港,这个港已经不用了,被改造成了一个特色的旅游区,不大,休闲遛弯可以来,但是并不值得单独跑一趟。从港区出来,向城区转进。下午一两点的街道鲜有行人,虽然会热点,但确是取街景的好时机。午后,沿着罗斯柴尔德大道一路暴走,就是为了找寻以色列人的“天安门城楼”。有些戏剧性的是,楼主一路留神,结果还是险些错过。就在这座非常不起眼的白色建筑门前,我鬼使神差的朝左看了一眼,而这一眼就足够了。1948年5月14日下午四点整,就在这座美术馆的大厅里,戴维.本.古里安冒险地宣布了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的成立。这是以色列的国歌《希望》第一次在这片土地上奏响。也就是在这天,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打响。距离罗斯柴尔德大道不远的这座小房子相比于前面说的美术馆就更不起眼了。但它是以色列的国父——本.古里安的故居。进门需要存下背包,门卫是一名白发老人。在他的带领下我踏进了这座二层小楼。墙壁上挂着很多希伯来语的文件,看起来应该是本.古里安生前签署的。一层生活气息很浓,是起居室和厨房,二层完完全全书房,也展出一些证照和相关的资料。总的来说,作为一个纯历史的景点,还是见仁见智,有兴趣可以来参观。对历史不感冒的朋友来说,不来也没什么。P.S.房子空调给的很足,如果出汗多的话注意不要真感冒。回酒店的路上,经过了著名的拉宾广场。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这里被极右翼犹太分子刺杀身亡。拉宾的去世使得中东的和平进程严重受挫,就在楼主身在以色列的这半个月里,巴以冲突再次升级,并有多人遇难。广场上总是聚集着大片的鸽子,纪念碑下也有爱好和平的人摆放的献花,每年的11月4日,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以色列人来这里悼念这位为了和平事业而倒在犹太人自己枪口下的伟大总理。晚餐选择了猫途鹰上特拉维夫排名第一的这家。环境很好,服务热情周到。牛排端上来的时候只是断了一下生。然后上了一块热石头,自己拿捏火候烫着吃。味道很不错,值得一去。价格方面,两份牛排两杯红酒总共482谢克尔,另附了50谢克尔消费。Day 3 从雅法到海法当摩西试图探寻上帝的本质,问“您叫什么名字?”时,他听到威严的、令人生畏的回答“我就是我。”一个没有名字的上帝。希伯来语YHWH,雅法。后来基督徒把它错拼成了Jehovah,耶和华。雅法老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关于雅法一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是各执一词,对错与否已不可考。与相邻的特拉维夫相比,雅法终于让人找回了自己身处中东厚重岁月沉淀下的感觉。雅法老城的一角街景,宁静而深沉。雅法老城的高地上,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和一座石门。站在此处可以俯瞰特拉维夫海岸全景,翻过这片小高地就是雅法老城的生活区和旅游区,生活设施齐全,但也就没什么特色了。雅法老城远眺地中海和特拉维夫市。传统的古城与现代都市遥相辉映,雅法老城可以说是特拉维夫必须打卡的景点之首。路边的水果摊,以色列的农业是世界闻名的。这不仅仅得益于犹太人聪慧的头脑与先进的技术。以色列国土日照充足,内陆温差大的自然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以水果来讲,虽然一个西瓜要20谢克尔,但是可以说是物有所值的。非常推荐。从雅法老城出来,上二号国道,沿着地中海一路向北90公里,就到了以色列之行的第二站——海法当然,如果不是自驾的话也可以选择坐火车。从特拉维夫直达海法的列车一般是每天从在上六点开始,每10~15分钟一趟。海法中心火车站距离海法的各大城市功能区也都很近,非常方便。海法给人的第一印象与特拉维夫完全不同,远远地看上去发达程度与前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盘山路七扭八歪,再加上比特拉维夫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单行线和环岛,这座山城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太友好。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先要感叹一句:海法是真的凉快!山风吹来,比特拉维夫要舒适很多,虽然毗邻地中海却没有潮湿、闷热的感觉。即便是午后最热的时候,也完全在可以户外活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也算是山上建城的一大优势。(当然,代价就是你想去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要反复地上坡、下坡,更耗体力)因为到达海法时已经是中午了,check in、安顿好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就随便转一转,感受了一下。海法非常好地提现了以色列是一个全世界犹太移民组成的国家。在这里,移民们分区聚居,俄裔区的街头还都是俄语的招牌,人们也都讲俄语;德裔区也是一股浓浓的德国味。一时间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欧洲穿梭。说来其实也巧,之前做功课看到的以色列国家科学博物馆距离楼主在俄裔区的住处只有400多米。所以,抱着就近先看的心态买了票,进入了这座朴实的建筑。从进门就不断看到小学生模样的孩子成群结队的出现,楼主心里升腾起了一阵不好的预感,结果真的应验了。这个所谓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其实就是面向小孩子的科普中心,和北京科技馆一个套路。楼主去的时候正值一个关于消防救援职业的展览,就是很幼稚地告诉小孩子什么是消防员啊,着火了怎么跑啊之类的。工作人员还跟我一个劲推荐,结果一进去,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转了一圈就出来了。门口检票的两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还十分惊讶地问“这么快?”搞得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总结一句话就是:带孩子的朋友可以来,不带孩子的就可以pass了。从国家科学博物馆出来,打开导航,向海法德国区走着,沿途会看到一条为纪念犹太大屠杀而建的街道,中点的位置上有一组黑色火焰的雕塑,但是规模很小,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再往山下走,就看到了这个有意思的建筑,这是我在以色列第一次看到六芒、星月与十字架同时出现。而这里就是海法老城了。海法老城相比于雅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当一条美食街就好。至于景点排名很靠前的德国区,其实也就更一般了。楼主是觉得不值得走这么长的山路下去看。德国区平淡无奇的小教堂。爬山回到地势较高的俄裔区,去了住处附近附近的一家超市,买些东西准备晚餐。海法的物价比特拉维夫低一些,如果住处有厨房,身边又带着一些必须的调料的话,自己做饭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必须吐槽住的地方居然没有碗,害得楼主做好的汤没地方盛,无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我还能说什么?我也很绝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