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写在前面:混迹穷游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不知不觉,这里成了我每次出行之前,都会光顾的地方。旅行,是一直都热衷的事情。出国的这几年,除了读书,就是不停地到处玩耍。每年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成为了我和Z先生之间,不必争执的默契。清楚地知道,和Z先生的旅行日记,不过是我记录旅途足迹的一种方式。它远不如许多穷游前辈的攻略详尽,也不如摄影大神的照片惊艳。但如果,这些文字能给予你未知的旅途,哪怕小小的灵感,也就心满意足了。1、从一杯咖啡开始 (维也纳)上午8点40分,飞机准时降落在维也纳国际机场。明明是凌晨2点的生物钟,却因为即将到来的旅行,身体兴奋地毫无一丝倦意。这是我和Z先生第一次踏足欧洲,第二次出国旅行。多年生活在美帝,对周围到处是黄头发,蓝眼睛的世界并不陌生。过安检,提取行李,在机场门口打了一辆Uber,一切有条不紊地依计划进行着,比想象中还要顺利。第一次在国外使用Uber,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省去了许多,可能因不熟悉而导致的周折。也许是节日的关系,从机场去往酒店的一路,车辆出奇地少,路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整座城市,仿佛一副还没有完全苏醒的样子。明明是繁华的中心区,却鲜少见到有店铺开门做生意。后来得知,原来接下来的三天,都是维也纳的公众假期,只有部分餐厅正常营业。在维也纳的日子,都住在位于火车西站旁的InterCityHotel,性价比非常高的一家酒店。房间明亮整洁(本人处女座一枚),交通十分便利(步行3分钟左右,就是地铁站WestbahnhofMetroStop,可以直达各大景点),此外,酒店还免费为每人提供一张市内的公共交通卡(费用约为每天6欧/人),酒店入住期间都可使用。接下来的整个旅途,都彰显出这张交通卡的便利。不必担心做错了站,需要重新补票;走累了,可以随时选择换乘地铁。Cafe Central: Herrengasse 14, Vienna A-1010, Austria都说维也纳有三宝,咖啡,音乐,华尔兹。整个旅途的第一站,便是久负盛名的中央咖啡馆(Cafe Central)。这个名字也许对你来说,有一些陌生,但你一定听过和她息息相关的那句,“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旅行中的自己,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步调会错过许多景点,但谁又能笃定,那些看似“荒废的”时间,不是因为另一种风景呢?12月的维也纳,对于出生和成长在南方的我来说,已是十分寒冷。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再配上一份香甜绵密的苹果派,没有比这样的组合,更适合开启一天的味蕾了。置身于古旧典雅的咖啡厅内,你不必费心地在脑海里搜寻,关于那段历史的名人轶事。因为,周围的一切,会让你“错误地”以为,自己正在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里。初入维也纳,感觉整体格局和波士顿确有几分相似;但她的美,更美在遗留完整的建筑细节,和弥漫整座城市的音乐氛围。关于欧洲人的度假文化,早前读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时,已略知一二。说是一行人驱车赶往曾经显赫一时,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却不料迎接自己的,竟是一座寂静的空城。原来当时正值欧洲的公众假期,城里的居民早已收拾行囊,外出旅行去了。这次来到维也纳,对于欧洲人度假的态度,更是深有体会。维也纳的街道很宽敞,也很干净。两排整齐的树,只剩下枯枝,却依旧挺拔着,透着向上的活力,像极了眼前的这座城市。历史的大舞台,她曾经也扮演过举足轻重的主角,而如今卸下闪耀的光环,她的余辉依旧照耀着,仰慕她的子孙后代。说街道宽敞,不知是否也有几分回忆里的错觉。只记得,街上的车辆很少,人群里也大多是到访的外国游客。和Z先生一起的旅行,我总是很少拎包,必要的小物件都会塞进他的背囊。有那么几次,会有手里拿着地图的路人朝我走来,估计以为我是当地的留学生,想向我打听某某景点的大概方位。但每每走近,发现站在我不远处,脖子上挂着相机的Z先生,都会朝我尴尬地笑笑,心想“原来你也是个客呵!”。维也纳绝对是个贴心的旅游城市,景点相对来说,非常地集中。像是一场刻意的安排,主人将家里最宝贝的几样物件,一一整齐地排列,展示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又或是因为欧洲国家,本身就小而精致。常常是不经意地就从一个古迹,溜达到了另一处名胜。就这样,伴着周围的风景,和Z先生一路说说笑笑,从中央咖啡馆走到了斯蒂芬大教堂,竟也不觉着累。斯蒂芬教堂其实并不大,气势以及艺术价值在其之上的,相信在欧洲还有许多。但其独特的哥特式风格,还有精雕细琢间隐藏的华丽,仍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到了意大利,除了最赫赫有名的几座大教堂,其他的几乎都提不起我和Z先生的兴趣。教堂,几乎可以看做是,欧洲行必不可少的景点。把整个欧洲史概括起来,也大抵绕不过“宗教”这个主题。我和Z先生都不信教。当然,信仰总还是有的,但并不是任何特定的神明。肃穆,是我能想到的,形容这里最贴切的词汇。有意思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默契。自踏入教堂的那一刻,便停止了方才还热闹的谈话或嬉笑,只自顾自地抬头或四下张望。像是带着许多疑问,想要从一座座雕像的眼神、动作和神态中,寻找渴望已久的答案。既然已经来到了维也纳,又怎么能忍住不去听一曲莫扎特,看一场华尔兹呢?早早地就在官网,预定了晚上国家歌剧院的演出门票。音乐会安排在晚上8点,时间还尚早,于是和Z先生一起,牵着手,逛马路。恩,就像这座城市的交通信号灯一样。街两旁的店铺,不出意外地,都不营业。但透过明亮的橱窗,依旧能欣赏到,成列其中的各类物品。厌倦了美国大街小巷的连锁店,这里各具特色的小店铺,尽管大门紧锁,也能让我呆呆地望上许久。路过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想起高中和大学时,每年都会和长辈们,去听一次新年音乐会,也算是半个古典音乐迷。原计划是一定要来这里,听一次现场演出的,无奈正赶上圣诞节期间,金色大厅的所有演出门票早已售罄。遗憾的不止是金色大厅的演出,还有几家好评如潮,慕名而来的餐厅。晚餐高峰期,追着手机导航,一路寻去,却不是被告知已客满,就是圣诞节两天休业。已经疲惫不堪,打算随便对付一顿的时候,回头瞥见了一家日本料理(日本桥),便不再犹豫,走了进去。事实证明,旅行中的某些遗憾,往往正酝酿着另一层惊喜。Nihonbashi(日本桥,近卡尔大教堂地铁站): Kärntner Straße 44, 1010 Wien, AustriaZ先生和我,都是地地道道的美食爱好者,尤其偏好亚洲的食物。怎么也没有想到,随便走进的一家日料如此正宗,价格也非常合理。鲜甜的墨鱼刺身,入口即化的烤鳕鱼,时隔两个多月,至今还能回味起当时的味道。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一曲<蓝色多瑙河>,结束了2015年的圣诞!冬夜里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雾。月色朦胧,脑海里还回荡着,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旋转、旋转,音律渐强.....终于,见到了那个,曾经只能跟随着电影和音乐想象的——维也纳!Z先生看着我陶醉的表情,理解并赞同地笑了笑,然后牵着我,一路奔进了地铁站,天气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