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旅游,见到的最多的雕像就是圣马丁雕像,在秘鲁、阿根廷和智利均有圣马丁广场。看介绍得知,圣马丁是一位西班牙裔阿根廷将军(1778年2月25日-1850年8月17日)。我们发现阿根廷的货币上就是圣马丁的头像,可以看出圣马丁在阿根廷人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如月一直搞不懂的问题是,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南美州的大部分领土,最后怎么还是西班牙人率领军队进行独立战争,推翻了西班牙殖民者呢?后来,在利马、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参观了国家博物馆才初步捋出点头绪来。在南美州,西班牙人有两种,一种是殖民者,如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他们是受西班牙国王授权的,另一种是独立战争解放者,如圣马丁等。虽然皮萨罗和圣马丁都是西班牙人,但他们是完全对立的,一个是征服者(殖民者),另一个是驱逐征服者的解放者。这些解放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祖先是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并接受过较好的军事培训。圣马丁出生在阿根廷(西班牙军人家庭),从小在西班牙接受教育,并在军队服役,屡获战功。年青时的圣马丁博览群书,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经常与留学西班牙的南美洲进步人士交往,并加入了当地的革命团体。1810年在阿根廷发生的五月革命燃起了圣马丁心中投身独立战争的火焰。五月革命是1810年5月18日至25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的一系列为期一周的革命事件,其结果是西班牙总督被罢免。这是南美独立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市中心位置有个非常著名的五月广场。在广场中央有个醒目的纪念碑,是为5月革命而修建的。纪念碑上刻有1810年5月25日的字样,这是五月革命胜利,地方政府成立的日子,纪念碑的下面是阿根廷的国徽。圣马丁于1812年回到阿根廷,加入反抗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当时正缺少军事人才,根据圣马丁的军事背景,让他组建一支骑兵团。在1813年的一次激战中,圣马丁指挥骑兵团奋勇拼杀,一番血战,终获胜利,圣马丁从此名震阿根廷。此后被任命为北方军的总司令,1814年在一次战役中击退了殖民军的反扑,保卫了独立成果。1816年7月9日,阿根廷宣布国家独立,并制定了国家宪法。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个非常宽的大道纵贯城市南北,名称为7月9日大道。在这个大道中央立有一个方尖碑。国民议会大厦罗马柱环绕整个建筑,中央为一座穹顶塔楼,怎么有点像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呢?大厦前有个精美的纪念碑,上面为自由女神铜雕。在阿根廷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圣马丁考虑到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还有很多,为了能保住阿根廷独立的成果,必须解放整个南美洲。于是圣马丁决定摧毁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中心秘鲁,而要拿下秘鲁,必须先取智利。为此圣马丁苦心训练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安第斯山军”,于1817年率领安地斯军(包括三千步兵、两千骑兵和两百多炮兵) 长途跋涉24天,克服高山缺氧、悬崖峭壁和酷寒风暴等困难,成功翻越了安地斯山,直逼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这是我们在飞机上拍到的安地斯山脉,重重叠叠的崇山峻岭,可想而知,当年圣马丁军队克服了多少困难。智利的西班牙殖民政府军与圣马丁军队展开会战,圣马丁指挥骑兵勇猛拼杀,殖民军全线崩溃,圣马丁率军进入圣地亚哥,1818年取得智利独立战争的胜利。智利武器广场这里虽然还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武器广场,但目前的执政者已经更替。智利人民过着祥和的日子,武器广场上有骑兵巡逻。拉莫内达宫-智利的总统府智利独立后,圣马丁全力谋划进军秘鲁。1820年,圣马丁经过两年多的准备,率领远征军出发,在秘鲁首都利马南部海岸登陆,圣马丁不急于进攻,而是将利马城团团围住,并封锁海面。利马城内的西班牙军队被围得精神混乱几乎崩溃,最终不得不打出白旗。1821年7月,圣马丁进入利马城,宣布秘鲁独立,并被推为秘鲁的“护国公”。秘鲁圣马丁博物馆。圣马丁在秘鲁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南美独立战争的行进路线,秘鲁是最后一个获得独立解放的国家。圣马丁与解放南美洲其它国家的另一位独立战争领袖玻利瓦尔在秘鲁会师。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都相继独立了,圣马丁与玻利瓦尔于1822年举行密谈,因意见分歧辞去秘鲁护国公之职,并于1824年自己带着女儿去了欧洲,过了28年默默无闻的清贫生活,1850年8月17日逝世。圣马丁在南美的解放运动中起到决定性的领帅作用,获得独立战争胜利后,对财富和权利毫无贪欲,其高尚品德令世人钦佩,被誉为“最可敬最伟大的南美爱国者”。圣马丁的遗体最终于1880年5月29日运回阿根廷,陵墓被安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教堂内。在教堂的墙壁上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火焰灯,那是为纪念圣马丁而点燃的。大教堂内部这座陵墓是法国雕塑家设计的,用的是各种颜色的大理石。在基座的正面是圣马丁率领独立战争画面浮雕。基座的其它三个面是由三个真人大小的女性人物守卫,她们分别代表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看国徽,我们知道这是代表阿根廷的女性人物,墓志碑上记载:1813年取得圣洛伦佐战役胜利;1816年阿根廷独立战争胜利;1817年成功翻越安地斯山脉;于1817-1822年取得智利和秘鲁独立战争的胜利。与独立战争画面浮雕相反的方向是代表智利的女性人物,墓志碑上记载圣马丁在1817-1820年取得了智利独立战争的胜利。另一侧就是代表秘鲁的女性人物雕塑,墓志碑上记载,圣马丁在1820-1822年取得秘鲁独立战争胜利。圣马丁曾是秘鲁护国公。门口有阿根廷士兵守卫,体现了阿根廷对独立英雄的尊敬。圣马丁去世的28年后,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三国举行了纪念这位英雄诞生一百周年的隆重庆典,尊他为三个国家共同的“祖国之父”。Tips:雷克莱塔公墓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北部。这里是阿根廷重要人物的坟墓,包括贝隆夫人,阿根廷前总统,诺贝尔奖获得者,阿根廷海军的创始人及拿破仑的孙女等。2013年,被列为世界上最美丽的10个墓地之一。墓地里有许多精美的大理石陵墓,装饰着人物雕像等。看介绍得知,在1880年至1930年间用于建造陵墓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巴黎和米兰进口的。贝隆夫人(艾薇塔)陵墓这里是来访者最多的陵墓。看生平得知,贝隆夫人生于1919年5月7日,卒于1952年7月26日。她出生在贫穷的乡村,因是个私生子,从小忍受着同伴的欺辱和嘲笑,在她15岁的时候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从事演员职业,并想尽办法接近上层社会。当时贝隆上校主张"民主、自由、平等"的观点深深吸引了艾薇塔。但贝隆的政治观点刺激了反动派,被送进了监狱。在贝隆最沮丧,最失落的时候,艾薇塔用她的政治热情为贝隆上校重新点燃希望。她慷慨激昂的走向街头,宣传贝隆的观点与主张,成千上万的民众游行,要求当局释放贝隆。贝隆被释放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艾薇塔!感谢人民"! 两人于次年结婚。婚后一年贝隆当选阿根廷总统。电影《贝隆夫人》中,在丈夫的就职典礼上,艾薇塔神采飞扬的唱起了那首深情的《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卑微的艾薇塔变成了贝隆夫人,一个可以蜚声政坛的女性。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她为争取劳工的权利做了大量的工作,曾被阿根廷国会授予“国家精神领袖”的称号。她死后被授予国家元首级别的国葬。虽然贝隆夫人仅有33年短暂的生命,但她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永远爱戴,人们排队等候在这里拍照留念。2019年6月相关文章南美五十天—预设与攻略羊驼-是“羊”还是“驼”秘鲁首都利马与西班牙人穷人的加拉帕戈斯-利马鸟岛科尔卡峡谷与安第斯山鹰白色之城-阿雷基帕印加皇帝和耶稣共同注视的古城-库斯科沿着圣谷前往世界奇迹马丘比丘有关库斯科旅游套票阿根廷首都最具活力的地方-博卡区伊瓜苏港在两个国家看伊瓜苏跨国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