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墨西哥与古巴,这两个远在地球另一端、说着西班牙语的国度,各自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还是龙舌兰酒和朗姆酒这两种世界著名的烈酒的产地,这里两个国家如同各自出产的酒一样,浓烈且醉人,一直在我的旅行清单上面。对于墨西哥,最初的动力并非来自于神秘的玛雅遗址,也不是蔚蓝的加勒比海,而是一张瓜纳华托的照片,旅行的冲动往往就是来自一个微小的波澜,我经常会被一张偶然看见的照片引得跨山越海,也是我开始旅行的原动力之一,五彩斑斓的瓜纳华托成为了我的旅行拼图上缺失的一块,而去年让人泪流满面的《寻梦环游记》,则是后话了。而对于古巴的憧憬则比墨西哥出现得更早,关于精美却又破落的巴洛克建筑,还有那复古致死的老爷车,以及淳朴热情的古巴人,都是一直诱惑着我的元素。而令我决定在今年实行墨西哥古巴之旅的,也正是由于古巴在与美国关系破冰后的剧烈变化,不少朋友都说现在的古巴已经不同于当时的古巴了,这个国家处于一个类似我们改革开放的时期中,日新月异,再不看就晚了。视频混剪循例照骗时间乘坐热气球欣赏特奥蒂瓦坎遗迹入夜后的瓜纳华托,掉进了《寻梦环游记》的亡灵世界在坎昆享受无限量的酒精与无限量的加勒比海清晨的墨西哥城走进奇琴伊察遗址,我的第六个世界奇迹神奇的天然井墨西哥城的小众去处,《盗梦空间》一般的图书馆古巴教堂内的弥撒在哈瓦那,喜提一台老爷车游荡在旧时光的街道中“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I Floridita"关于作者Tino,梁庭俊穷游网内认证:穷游精华作者、摄影资深用户穷游锦囊《塞尔维亚》、《罗弗敦群岛》、《特罗姆瑟》作者视图网、全景视觉、中国图库网签约摄影师新浪微博:Tino_Leung微信公众号:Tino的环球旅行笔记欢迎搜索关注~过往精华游记可点击标题跳转丝路未半,韶华向远——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记行(附历史资料及详细攻略)走进天山脚下的风景,漫步在丝绸之路的中央,中亚的一切一如五年前间隔年时与之失诸交臂的期许,探访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国,回味历史上与我们细枝末节相连的交错,迷醉在惊为天人的景致与建筑之间,天工与开物在此交融,谱写出丝路最神秘而灿烂的一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你不知道的波黑(波黑超深度游记攻略)波黑,第二个正式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并不满足于萨拉热窝——莫斯塔尔的主流线路,另辟蹊径一路向北,探索不为人知的山川河岳、古城堡垒,发现最深处的美景,解读波黑纠缠不清的人文历史,最全面深度的波黑指南。带着妈妈去旅行——初探日本关西,漫步紫藤花下第二次带着妈妈旅行,在五月紫藤花盛开的关西,探寻日本的美景美食。印度绝色:过最疯狂的节日,看最幸福的笑脸——洒红节狂欢指南六年前,印度之行成为了我背包探索国外世界的第一站;六年后,终于盼来二刷印度,这一次,专为洒红节而来。坠入一个彩色的异度空间,过世界上最疯狂的节日,邂逅世界上最幸福的笑脸。时光多么细致——你不知道的塞尔维亚(塞尔维亚黑山超深度超全面游记攻略)你说塞尔维亚旅游资源少,我说你功课做得不够多,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欧洲免签国,有着你想象不到的风景与古迹,花了四个月时间深度挖掘,奉献给大家最全面最深度的塞尔维亚全指南沙与海的吻痕,摩洛哥的一千零一夜(附全方位干货攻略)这里是传统的阿拉伯世界与现代文明的十字路口,这里是撒哈拉沙漠与大西洋留下的吻痕,在迷人的异域风情以外,我想和你说说摩洛哥真实的模样陪着妈妈游走长白云之乡——新西兰南岛自驾(附全方位干货攻略)小时候她带我认识世界,长大后我带她看世界,八天的南岛自驾,看100%纯净的星辰和高山挪威追光笔记——我可能去了个假的北极圈(附极光观测、摄影攻略及吃住行玩全信息)心心念念不远万里来看极光,却遭遇洋流异常,北极圈内气温零上,每天暴风雨,运气不济但依然无阻看极光的心,谱出一部追极光的心酸史......纯干货!三天也能玩转吴哥窟!三天吴哥快闪全方位吃住行玩摄攻略(六大精华寺庙,小长假,轻旅行)苍蝇再小也是肉,三天再短也是假期,谁说三天小假不能出国玩,教你快闪个吴哥窟试试写一首雪与冰的诗——贝加尔冰湖之行(海量美图,附超详尽攻略及自制地图)冬日二刷贝加尔湖,躺卧于西伯利亚的蓝宝石,凝固住的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东向西大穿越,从海参崴到莫斯科,9288公里的无边秋色,附超详细攻略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干线,从太平洋海岸直抵欧洲大陆腹地,9288公里的秋色,9288公里的精彩灾难里的永恒力量——希望(尼泊尔地震亲历记录,还原一个真实的震后)亲历尼泊尔8.1级大地震,记录灾前灾后的变化,第一视觉记录这场世纪之灾穿行亚非,我的诗与远方——从长安到斯瓦希里(12国145天行摄游记,千图万字宏篇)间隔年远行,145天穿越亚非12国,从神秘古老的波斯,到壮美而少人涉足的外高加索,进入战火纷飞的黎巴嫩,从约旦的佩特拉越过红海看西奈最美的星辰,沿着尼罗河从沙漠到雨林,看野性十足的动物大迁徙,最后抵达千年海上贸易之都斯瓦希里,一次酣畅淋漓的大暴走关于摄影器材和后期:关于摄影器材、后期与否的问题,鉴于每篇帖子都有大量朋友询问,我也按惯例集中在这里解答,后面再有询问的恕不再另行回复:Q.用的是什么器材?A.微单机身一个:索尼A7R3镜头三支:索尼24-70mm F2.8老蛙15mm F2索尼70-200mm F4(按使用频率排序)Q.照片有做后期吗?用的什么软件?A.关于照片有没有做后期,数码摄影已经普及了十年,数码照片有没有做后期,需不需要做后期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也已经可以不再问了拍摄使用RAW格式,后期软件有Lightroom CC和Photoshop CC,我个人习惯是Lightroom做曝光、白平衡的调整,然后再于Photoshop做色调的调整以及个别微调。PS:最近听到个冷笑话:别人问你的照片有PS过吗?我答没有,我是LR的.......声明:本文游记、攻略及图片均出自Tino写作、整理及拍摄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挪作他用关于攻略,本人谢绝一切伸手党。攻略是本着穷游网的各位一贯的助人与自助精神辛苦整理并发布出来的,承蒙错爱各位认为攻略有用的,可以自助通过各种方式把我的攻略保存下来备用,在此对各位对于本人的认可表示感谢。但本人谢绝一切伸手党,诸如留邮箱要求发把攻略整理发过去之类的,一律不予回应,希望大家能发挥自助的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假如现成的攻略都懒得自己去复制黏贴的话,我建议还是参加旅行团比较合适。另外也希望各位能认真阅读我整理的攻略,我会尽量将我能整理出来的信息全部写出来,所以希望攻略里面已经写过的问题,先详细看帖,不要重复问,这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对于攻略没有的或者未详尽的部分,欢迎提问探讨,你们发现的遗漏之处,将会使这份攻略更详尽,谢谢!
这里是美国3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一封挂号信,虽然挂号信这种物品应该属于上个世纪,但我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见怪不怪的将它打开了:一张带有淡香味的白色卡片映入眼帘。原来是妹妹从美国波士顿寄过来的结婚请柬,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4年的她,最后意料之中的嫁给了一个美国男人。美国是我多年来一直提不起兴趣的一个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浓郁的人文,甚至没有一份像样的可以送给长辈的伴手礼。在我刻板的印象中,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会带给我意犹未尽之感的国家,然而现实却啪啪打了脸:一个走在世界巅峰的大国显然能带给人以无尽的故事与思考。时代广场的夜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似乎在向世界宣布:我就是人类向往的顶点同一个国家,脚下却有不同的路在来美国之前,很多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朋友会给你一些住宿建议,比如:如果你去纽约,那么最好选择住在曼哈顿区或者曼哈顿对岸的泽西市,最好不要选择住在皇后区,那里的治安不好;如果你去芝加哥,那么请不要涉足芝加哥南部,那里每天都有抢劫和枪击案;如果你去洛杉矶,那么你可以选择住在比佛利或者好莱坞,因为那里会更安全,诸如此类的建议。而这些建议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我生活在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中,我买的房子在西南三环,这里不算顶级好的地段,但也绝对不差。我们楼里住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北京人,也有很多在附近做买卖的外地人,换句话说:你的孩子和楼下卖煎饼的叔叔(此处绝对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为了凸显工作性质和出身地的不同)的孩子,可以愉快的走在一个街区里,天天不期而遇,甚至会在楼下的街心公园中一起玩耍,而这在美国,是极为少见的场景。因为,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决定了你的活动范围。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区,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这个样子才是纽约皇后区,老旧的住宅楼,每天只靠一个露天车站出行,这里也是纽约这两个区域的人,除了工作关系,在日常生活和交际圈子上也甚少有交集,当然,也包括他们的下一代。所以你可能很少在美国听见一些突发的的“社会新闻”,比如某小贩不小心划伤豪车被索赔几十万这类的报道,因为这种活动区域上的隔离(我说的很隐晦了对吧)的确减少了非常多的社会矛盾。当一种社会形态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它会将一些规则执行得非常透彻。我曾经看过一个英国BBC跟踪拍摄的纪录片,拍的是家庭条件各异的一群孩子的人生,若干年后得出来的结论却是:贫穷家庭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改变自己的阶层,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则几乎稳定了他们原有的阶层。所以,每当有人在质疑中国“一考定乾坤”的高考制度不公平的时候,我都想把这个纪录片甩给他看,因为在我看来,虽然中国也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和“拼爹”的问题,但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远超欧美的。中国不好么?中国挺好的。婚礼现场的思考妹妹终于在32岁的时候把自己嫁了出去,婚礼当天,我照了下面这张婚礼现场的照片:有没有看出特点?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成分中,黑人的比例都超过30%,然而这个婚礼现场的黑人比例却是0%。极个别的华裔和黝黑皮肤的印度裔构成了这场婚礼的“少数民族”。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虽然经过若干年的民族文化融合,然而肤色还是肤色,圈子还是圈子,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的妹妹在最初来美国上学的几年中过的非常痛苦,她曾经跟我说过,她所在的学校里几乎都是白人,虽然她的住家、她的同学对她都非常友好,但她却完全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妹妹无法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无法适应他们表达情感的语言,而她最不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他们的社交方式就是一大群人举着一杯永远喝不完的酒,站在一个空地中聊好几个小时...为了能够正常生活,她不得不采取了一种“强行融入”的方式,慢慢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举动。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当她特别惊讶的指着一盘老北京炸灌肠问我:“这是什么?!”的时候,我意识到,她已经是个美国人了,不,她已经是个美国白人了。妹妹和妹夫,为了尊重双方的文化,婚礼举行了两个仪式:中式和西式。至于更深层次的有关种族的问题,我还是不写为妙。我只能说,美国在这方面其实是先进的,毕竟所有民众都意识到了种族之间隔阂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选择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彼此眼中的样子我在美国第一次和美国人聊天,是因为打车。和很多北京出租车大爷一样,美国的Uber大爷话也很多,而美国大城市的Uber司机,恰恰是很“见过世面”的一群人: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人没拉过...美国人最爱问的问题除了“How are you”以外,就是“Where are you from?”Uber司机也不例外。“Where are you from?”“China”“Oh,China,你认为中国是现在世界的领导者吗?”(以下对话我都用翻译)冷不丁这么一问,竟然把我问蒙了,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想了想:“也许现在还不是吧,但是我相信以后会是!”原来美国人竟然真的把我们当假想敌了吗?也许真的是这样,在以后的若干天中,我和形形色色的美国人侃了很多大山,令我惊讶的是,美国人远比我想象中的要了解中国:他们知道中国不久前开放了二胎;中国人卖高铁,中国人卖飞机,华为手机很好用...然而就在几年前,美国人还在类似于知乎论坛的地方提问“中国马路上有没有汽车”...这几年中美之间的各种对话潜移默化的加深了彼此民众之间的了解,然而这些了解,却是戴着眼镜的。纽约街头的北京烤鸭就如同,来了美国以后,我发现我对美国人的误解也很多,比如:美国满街都是大胖子、美国人都穿的很开放、美国高中生异性交往都很随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发达大城市胖子并不多(当然,中部山村里听说很恐怖),他们都跟中国人有着相近的体型;美东城市的穿着非常保守,你在地铁上根本找不到什么异常暴露的人;而至于他们的高中生呢?绝大多数都是单身狗并且一天到晚做着和男神女神约会的梦...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听说的也许是被灌输的,也许是被夸大的,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只有你真正见过、思考过,才能形成自己的眼界和观点。对于中美民众来讲,想要了解彼此真正的样子,路非常的长。城市性格与国家性格美国是个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它有50个州,我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从东部走到了中部,又从中部走到了西部,在我眼中,这些走过的城市,建筑风格、人民性格和思维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点很好理解,你可以想象,一个浙江人从生活习惯到性格特征上,肯定跟一个甘肃人有着巨大的差异。来纽约的前几天,我甚至没有出国的感觉:纽约和北京一样是个超级大都市,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每天清晨,不苟言笑的上班族大军都会买一份早餐一杯咖啡,然后背上自己的双肩包,挤地铁去上班。地铁像北京一样拥挤,而且车厢中满是塞着耳机低头刷手机的年轻人。拥挤的上班高峰期纽约地铁对美国东部人这种严谨和冷漠性格的刻板印象到芝加哥以后被土崩瓦解,芝加哥人实在是很外向,外向到什么程度呢?我相机背累了活动活动腰,都会有路人称赞我舞跳的不错走在大街上,稍微一个对视都会彼此“hello”以后再擦肩而过。而越往西走,你遇到奔放型美国人的机会就越大,远在美国最西北部的大城市西雅图已经是个让人惊讶到下巴掉下来的城市,满街奇装异服放飞自我的人,在这个城市我根本分不出街上走着的是艺术家还是流浪汉,也分不清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我甚至有时候都都分不清男女。地铁里有不少口齿不清眼神飘忽不定的“神仙”,而当地居民则见怪不怪,有时候还会跟这些“神仙”聊上两句。这是西雅图的游行,然而,平时的画风差距也并不大...虽然城市性格差异巨大,但美国总体而言的确是个包容性很大的国家,美国全境都可以让你放松做自己:除非你在街上裸奔,否则你做任何事情都没人觉得你不正常。我很爱去日本旅行,因为那里很干净清新,然而日本的气氛的确会让人在旅途中感觉到一丝压抑,有很多不好意思做的事情,比如排队站累了,你都不好意思在马路牙子上坐一下,然而在美国,你就算躺在马路牙子上都没人管你。我脸皮薄的妈妈在来了美国几天以后,就很放心大胆的坐在了博物馆的台阶上,这是她在中国都不会做的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口的台阶上,坐了超级多人至于衣冠不整就不让进公共场所这种条条框框更是没有的,美国众多的公共图书馆简直是流浪汉们的天堂,很多流浪汉选择在这里躲避严寒和酷暑,顺便阅读一下今日的时政要闻。当然,我不想把这件事上纲上线的总结为:美国尊重人权或者注重公平性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中的流浪汉,他正在看报纸野孩子在美国另一大感受是,似乎每个美国孩子都像没有家长的野孩子,我在参加妹妹婚礼的时候,发现美国父母能把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放在童车里扔到墙角好几个小时不去看,他们只是自顾自的在和朋友们聊天等孩子们长到4、5岁,美国家长就把他们往大草坪上一扔,让他们尽情撒野,甚至放任孩子直接从坡度很大的草坪上直接往下冲,而美国家长则只是在一旁喝咖啡聊天。另外,我还在美国看到过各种各样花式扔孩子和玩儿孩子的孩子爹,连我这种没孩子的万年老丁克看着都发毛趴在喷泉里的美国野孩子我跟长辈们说:这要是在中国一定会被家长或者爷爷奶奶强力制止,要是摔到了磕破了可怎么办呀!长辈们说:说不定美国的爷爷奶奶也会心疼啊我噗嗤一笑:不要搞笑了,美国的爷爷奶奶们是不带孩子的,他们退休了以后都要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所以欧美的育儿书里专门有一个章节来教初为人父母的夫妻如何“诓骗”自己的父母帮忙看孩子。而在中国,老一辈是争着抢着要含饴弄孙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父母都如此“粗心”的原因,没有细致入微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呀然而,美国其实是非常重视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它的重视主要体现在社会关怀和青少年教育上。如果你曾细心观察过美国的机场或者大巴站的话,你会发现带儿童的家长,即使是购买最普通的机票或大巴票,都可以跟商务舱乘客或者大巴会员卡乘客一起使用优先安检或者优先上车通道。至于上了学以后的美国学生,他们的学校在假期都会组织各种趣味夏令营,培养美国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亚洲学生比,美国学生的确不怎么“会读书”,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世界一流,我想,这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应该有非常大的关系吧插播广告,本姑娘的其他精华帖:三星精华俄罗斯开荒全攻略:http://bbs.qyer.com/thread-1395043-1.html波兰波罗的海开荒攻略:http://bbs.qyer.com/thread-2628397-1.html日本中部北部升龙道赏枫精华:http://bbs.qyer.com/thread-2642783-1.html日本东京+北海道实用干货精华:http://bbs.qyer.com/thread-2669690-1.html教程型新加坡精华:http://bbs.qyer.com/thread-2501908-1.html独行西马,槟城+马六甲+吉隆坡全手册:https://bbs.qyer.com/thread-2984131-1.html古巴+巴哈马,比LP还好用的中美洲大帖:http://bbs.qyer.com/thread-2925067-1.html初探中东世界,约旦自驾+公交全攻略:https://bbs.qyer.com/thread-3014167-1.html探秘日本即将火爆的中部秘境,富山+长野全教程:https://bbs.qyer.com/thread-3020065-1.html开荒奇遇记,一贴帮你畅游乌克兰:https://bbs.qyer.com/thread-3062081-1.html遇超火明星,美国西部火车奇遇三星帖:https://bbs.qyer.com/thread-3298938-1.html疫情下的越南奇特之旅(河内、顺化、岘港、大叻、美奈、胡志明):https://bbs.qyer.com/thread-3390539-1.html二星精华斯里兰卡防骗教程与实用干货:http://bbs.qyer.com/thread-1065883-1.html日本小长假干货攻略,附送广岛样本http://bbs.qyer.com/thread-2875537-1.html一星精华三天港澳实用小游记:http://bbs.qyer.com/thread-1431861-1.html台湾纯干货宝典:http://bbs.qyer.com/thread-1454941-1.html特别鸣谢:穷游儿aerowing,替我去了非常珍贵的白宫参观机会,并写了超级详细的白宫攻略贴:https://bbs.qyer.com/thread-3295578-1.html有想去白宫参观的各位一定要看的另插播广告,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关注我的微博 @小盒饭,里面全是本人的摄影作品,欢迎交流指教...另,有很多人不认真读帖子,上来就问问题,但其实这些问题,帖子里都有,所以请尊重楼主的劳动果实,请仔细读帖子,如果帖子中没有的,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帖子中有的,我选择不回答,去看帖子。另另,旅行论坛写实用性游记的目的是尽量提供给你所有的有用信息,你根据这些有用信息自己做自己的行程。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喜好都不同,别人给你做出来的行程也许并不适合你,也许旅行论坛中很多人喜欢给别人做行程,但是我从不给任何一个人设计行程,只回答你自己做行程中的实质性问题,我写过的所有帖子都不回答行程设计问题,简而言之,你的行程你应该动一切脑细胞,负一切责任。本帖子的任何内容,未经楼主本人同意,严禁随意转载!本帖子的任何内容,未经楼主本人同意,严禁随意转载!本帖子的任何内容,未经楼主本人同意,严禁随意转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行程概述行程概览本次美国东部行程的路线图如下:我是从北京经成都转机飞纽约,从纽约入境,纽约——费城,费城——华盛顿采用的是长途大巴,从华盛顿——波士顿为境内航班,最后从波士顿乘坐境内航班飞往芝加哥开始中西部的另一段行程。我在美国东部所有市内出行均为公共交通和打车,全程不自驾玩儿美国东部是毫无压力的,而且在我个人看来,美东更适合公交出行想直接看城市间交通预订的跳转至:http://bbs.qyer.com/post.php?action=jump&pid=20323833我的行程:DAY1,北京——成都——纽约,宿纽约DAY2,纽约,宿纽约DAY3,纽约,宿纽约DAY4,纽约,宿纽约DAY5,纽约,宿纽约DAY6,纽约,宿纽约DAY7,纽约,宿纽约DAY8,纽约——费城,宿费城DAY9,费城——华盛顿,宿华盛顿DAY10,华盛顿,宿华盛顿DAY11,华盛顿,宿华盛顿DAY12,华盛顿——波士顿,宿波士顿DAY13,波士顿,宿波士顿DAY14,波士顿,宿波士顿DAY15,农场,宿农场DAY16,农场——波士顿,宿波士顿航班信息由于我本次要在美国待30天,所以我国际航线段选择的是海南航空的开口商务舱,境内航线华盛顿——波士顿段和波士顿——芝加哥段均为美国航空我的航班信息:北京——成都航班号:HU7247时间:15:20-18:10行李:23KG/2PC成都——纽约航班号:HU7915时间:22:05-19:00行李:23KG/2PC华盛顿——波士顿航班号:AA2149时间:14:30-16:04行李:20KG/1PC波士顿——芝加哥航班号:AA242时间:09:02-11:00行李:20KG/1PC美国基础礼仪(特别重要,深有体会)在美国待了一个月,对美国人的基础礼仪和社交习惯有一个比较大致的了解,下面这段文字我转自波士顿旅游局官网,我觉得总结得超级到位,分享给大家:1、在美国,当人们进出建筑物或房间的时候会帮紧随其后的其他人扶住门,直到其他人自己扶住门(这是我到美国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礼仪体会),以此方便他人进出建筑物或房间2、在美国,人们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非常在意个人空间,这个空间通常以身体为中心1个手臂长范围。因此,当旅行者在问路或因其他原因与当地美国人交谈见面时,请注意尊重美国人的个人空间,不要离他们太过靠近。当然在公共交通上非常拥挤时为特殊情况3、美东人民比较友好,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请询问身边的人,只是请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和礼貌4、当和美国人交流时,请避免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年龄、收入、体重、财产等等。这种询问这类问题被认为是不礼貌的5、同样在和美国人交流时,请谨慎的提到一些话题,比如:种族、信仰、性取向、政治等等(尤其是种族和宗教,请你一定要慎重)6、在使用自动扶梯的时候,一般每个台阶只站一个人,并且靠右站,将左边留给赶时间的人7、当有人在排队等待的时候,请遵守秩序,自觉排队(美国人特别注重排队,并且会非常自觉询问队尾)。如果不知道队伍末端在哪,可以询问身边的人:Excuse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should queue?8、美国人常常使用"How are you?"(是的,我在美国一天起码被问20遍)来打招呼。意思是"你好吗?"。常见的回答是"Good,Thank you."或者"Good, how are you?"。前者在表示我很好,并感谢对方后,结束对话;后者在表示我很好后,反问对方如何,可以用于展开后续的聊天9. 美国合法饮酒的年龄是21岁(我曾被要求出示护照购买啤酒),合法吸烟的年龄是18岁,请遵守相关法律信息来源:https://www.bostonusa.com/chinese/tips/资料分享老规矩,本帖子中所有使用的图,PDF都按文件夹分好了,如果你需要这些干货,留下邮件,我打包发给你其中包括本次全程的奥维地图标注点(安心做个伸手党吧~)奥维地图的用法:写在其他帖子的2楼了:http://bbs.qyer.com/post.php?action=jump&pid=18694626这一楼下拉到最底部就能看到教程了
缘起不爱看书的翔哥看到桌上放的厚厚的西班牙孤独星球,天真地假笑着,还真的以为这是我送他的生日礼物。翻开书,他看到了明信片,和上面什么“生日快乐”之类的废话。在我的再三提醒下,他才注意到“机票”上那么具体的信息。是的,这次西班牙之旅(的机票)是我送给翔哥的生日礼物,一切都缘起于他生日前一天卡塔尔航空发给我的促销邮件。上海-马德里,巴塞罗那-上海,3900不到,不买我还是人吗我?不买我不但良心会痛我整个人都会痛!比我从沈阳飞乌鲁木齐还便宜!人生第一次,是贫穷促成了我的旅行。 憋说话,看图这可能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东西,先看点图预热一下吧,各就位,预备——走你马德里艺术也烧脑——索菲亚艺术中心马德里有个著名的艺术金三角,由三个紧邻的博物/美术馆构成,最著名的是普拉多,最包罗万象的是提森博内米撒,最先锋的就是这个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先锋的意思,就是馆藏品大多是19世纪末到二战后的前卫派艺术作品,一般人欣赏不了。我本来已经把它狠心剔除在行程外,但是后来一再犹豫,决定放弃提森,去索菲亚。原因只有一个,但一个就已经足够。第一天到酒店之后休整了一下,我们趁着免费时段赶到索菲亚,发现门口已经开始大排长龙,欧洲的经济果然不景气……不能免俗地,来索菲亚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毕加索的旷世奇作——《格尔尼卡》。这幅镇馆之宝在二楼,排了半个多小时队之后,我们几乎是直奔目标。二战刚开始,德国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突袭中,最先行动的就是德国空军。而纳粹空军地毯式轰炸的第一片试验场,是西班牙北部地区巴斯克的一个小城,格尔尼卡。1937年,西班牙内战正酣,佛朗哥一方得到了德意纳粹的支持。德国自己也在酝酿在欧洲大陆干一票大的,于是刚好借协助佛朗哥之名,在不设防城市格尔尼卡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密集轰炸,作为新战术的第一次练兵。大量的无制导炸弹在这座小城上空如倾盆大雨般落下,而这场致命的“大雨”一下就是三个小时。大雨过后,这里没有天晴,四分之三的建筑被摧毁,1600名以上的平民丧生(德国统计称300名)。但真正使这个小城受到全世界和后世关注的,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1937年初,共和政府委托盛名远播的毕加索创作一幅巨型画作来代表西班牙参加将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展览会。别看呼风唤雨的毕老爷平时想画啥就画啥谁也不屌,一要代表国家了,反而拘谨起来不知道画啥好,本来草稿就是一些画室里的常规主题,但是他一直画得很纠结。直到4月底,格尔尼卡轰炸的消息传开,虽然人在巴黎,但是读了一些相关报道之后,爱国老年毕老爷怒从心头起,画向胆边生,毅然决然放弃了之前的计划,决定把格尔尼卡被袭击的惨状定格。因为绘画风格的特殊性,《格尔尼卡》并不是能够让人一眼能够看懂的画,但是有别于之前,毕加索本人也承认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的手法,但他仍然拒绝“解密”这幅画每部分内容的内涵,说“It's up to the public to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这取决于公众,他们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网上有许多关于《格尔尼卡》的解析,但学术圈也有很多争议,比如画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牛和马分别代表着什么。有人认为马代表着法西斯,铁蹄踏碎了士兵的躯干,马身上新闻稿般的纹路是他们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恶。更多人认为牛代表着法西斯,就像斗牛场中危险、疯狂、不知疲惫的公牛一样,法西斯拥有巨大的破坏力量。以下是我阅读了一些资料之后个人主观的一点不成熟的小理解,毫无事实证据也不负任何责任,如有雷同纯属英雄所见略同。(因为索菲亚展出的正版《格尔尼卡》禁止拍照,以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1.仔细看背景图,画面中的场景应该是发生在室内,左上角牛头后的线条和颜色呈现出了立体空间感。如此大的信息量局限在一个封闭空间之内且只使用黑白灰三色,更加深了恐怖和压抑的气氛。2.我更倾向于公牛(真的是公的,不信你看还有蛋蛋呢)代表法西斯的看法。首先牛偏居画面最左一侧,更像是一个旁观者,且它的面目表情更平和,或者说冷漠,而其它角色面目表情则充满形形色色的惊恐、绝望,甚至到了狰狞的程度。另外,牛尾和翘臀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座火山,画家把尾巴塑造成一缕浓烟的形象,也可能是想表达它给格尔尼卡带来了硝烟战火。3.位于公牛前方的是一位抱着死去的婴儿仰天哀嚎的母亲,这个非常明显应该没有任何争议,让我想起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外的一些雕塑。在1937年的格尔尼卡,大多数男人已经奔赴前线,所以城市中剩余的人口组成大多是老幼妇孺。另外,公牛、马、还有中间偏右两张脸的方向都是朝向画面左边,也容易将观众的目光引领到这对母子身上。尤其是窗外“飘”进来的那张脸,嘴巴惊愕地张开、眉头紧锁,目光哀伤而关切地注视着她无能为力的人间悲剧。还有说法说画这对母子的手法致敬了很多古典宗教画里圣母玛利亚哀悼圣殇的场景。我持保留意见,耶稣被钉死的时候已经33岁了不是个宝宝了啊而且圣母玛利亚通常都哭得很含蓄……4.再向公牛头部的右方看,不注意的话很难发现那里有一只类似鸟的生物。有人觉得它是受创的和平鸽。额,可能吧。在一些描绘打猎或市场场景的绘画中,受伤或死亡的猎物和家禽经常被塑造出这种颈部伸直头朝上被拎着或头朝下被悬挂的姿态,仔细看画中鸟所在的位置貌似是一个桌角,如果大胆设想这是餐桌上的禽类,说不定画家想要暗示的是这间炼狱般的房间(或者说格尔尼卡)居住的都是手无寸铁过着平凡生活的平民。5.再向右看画面的中心位置最上方,是房间内的白炽灯,被很多人指出是一个眼睛的形状,目击这白日下的罪恶。但灯光和牛、马以及失去孩子的母亲的舌头形状一样,像冰冷凌厉的匕首和电锯一般,带着撕裂和毁灭的力量,好像能刺穿画布,令人不寒而栗。暮光女Kristen Stewart还把这盏灯文在了身上。6.白炽灯下,就是众说纷纭的马了。马张着嘴,很显然在嘶吼,那它到底代表着法西斯还是平民?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有马嘶的镜头,回想一下,大多数应该是因为受惊,而法西斯应该是不会被自己发动的军事行动惊吓到的。还有,马的右前蹄呈跪姿,“跪”这个动作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被征服、顺从等含义,不然怎么会有现在常听到的“给跪了”?另外,还有人说这部分也潜藏着一个牛头的图案,膝盖是牛鼻子,马蹄处的圆弧是眼睛……我觉得跟黄山啊张家界的导游解说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马的躯干,左边有一个类似一道豁口的菱形,右边一把刺穿了马脊背的长矛,下方还有疑似折断的木棍插入马腹,如此下笔墨描绘马承受的伤痛折磨,应该是想表达它可怜、而不是可憎吧。最后,马的右后蹄上清晰地画出了铁掌,这是人类社会才有的驯化的结果,而疯狂的公牛常常代表着野性,这是不是说,当野蛮与文明碰撞,文明反而脆弱不堪?7.整个画面左半部的最下方,是一个已经被肢解的士兵的尸体。他的左手满是伤痕,有人说是圣伤痕(stigmata)的隐喻,我持保留意见。耶稣掌心的伤痕是被钉子所伤,但画中是划痕或擦伤,而且左边的婴儿、母亲、右下方拖着断腿的人掌心也都有类似的线条,也许只是在说人民饱受战争摧残伤痕累累吧。士兵的眼睛大睁着失去了所有神采,很容易让人想到中文里的成语“死不瞑目”。后边的一条残肢同样布满伤痕,手里紧握着已经折断的利刃,只有一朵小花,是巨幅画面中一丝极其微弱的生和美好的希望。8.在马的右边有两个人,一个是上方窗外“飘”进来的女人脸,同她一起进来的还有一只举着油灯(跟白炽灯比起来显得光芒微弱而且极不稳定)的胳膊。有人说这有点像自由女神举着火炬的姿势,但自由女神只能是第一级隐喻,不可能是终极的。那么这股想要给战争中的西班牙人民带来光明和自由、对抗法西斯和叛军的外部力量到底是谁呢?结合历史知识,大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9.右下角拖着残肢、衣不蔽体的女性显然是战争的受害者。她一直延伸到帆布右下角的残肢及延长线与延伸到左下角的士兵胳膊及延长线再加上画卷的底边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让看似杂乱的构图趋于稳定。受伤妇女的表情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在仓皇逃命时的惊恐。在我看来,她的表情更像是茫然,她空洞地望着一个方向,仿佛不知道何处才能逃离这处人间地狱。10.最右边是一个陷入困境高举双臂呼救的人。他面前的建筑顶部和困住他的物体边缘,都有类似白炽灯光的锯齿,獠牙一般锋利,让他动弹不得,哪怕身边就是微微敞开的门,也无法逃离梦魇。最有意思的,是他高举的右手。粗略数一下,居然有六根手指,最下方跟手臂重叠的手指貌似是多余的,除非画家有特别的用意。有人说,它看起来很像一家飞机。我信了,尤其是拇指指甲的部分,很像德国一些容克军用机的机头,而多出的手指则跟上方的手指对应,像是机翼。如果这真的暗指一家飞机,那它控诉的当然也是这场惨无人道的空袭对人们的摧残。我个人对毕老爷并没有特殊的热爱,但是因为自己总是偏爱一些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书、电影、还有绘画,所以来看世界上最著名的反战巨作《格尔尼卡》,也算是朝圣一场。虽然毕老爷在我内心深处是一个文艺老流氓的人设,但关于格尔尼卡有一个很热血的段子,不知是真是假:二战期间法国沦陷后,有一次一个德国盖世太保在毕加索的住处看到《格尔尼卡》的照片,便问他:Did you do that? 毕老爷屌不啦叽地说:No, you did.现在,在小镇格尔尼卡和联合国总部通往安理会入口的大厅都有这幅画的复制品,永远提醒人们和平难能可贵、人类任重道远。其实,在我还完全不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时就一直觉得这幅画有点恐怖,在写游记的时候突然灵光乍现,想起了一部童年阴影《魔方大厦》,里面的人物有很多就像画里一样吊梢眼或者眼睛错位,现在搜到图片一看还是感觉恐怖,要不怎么叫童年阴影呢,打算抽空重温一遍……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还有很多先锋艺术大师的作品,比如达利、米罗的。下面这幅画居然是达利画的,从纪念品店里把它制作成纪念品的数量就能看出它应该还挺受欢迎的,我也挺喜欢,只是单纯不了解任何背景地喜欢。因为入馆晚,我们不懂装懂了一个多小时就离开了,感兴趣的也可以租语音导览慢慢学习。【TIPS】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周二闭馆!*免费时段:周一到周六(周二除外)的19:00~21:00,周日13:30~19:00,想免费时段参观尽量提前一点到,否则会排很长的队*艺术中心的网站还推送了一个很棒的关于《格尔尼卡》的网站,里面有大量相关的研究等,还可以看红外线、紫外线等特殊光线之下的《格尔尼卡》,比如红外线之下可以看到一些草稿的痕迹。这是网址,必看!http://guernica.museoreinasofia.es/en/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