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去挪威的念头与村上春树无关,也与游记上常看到的壮观的峡湾无关,而是来自于去年前在《音乐爱好者》上读到的一片关于卑尔根国际音乐节的文章。虽说Bergen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在古典音乐节中没有萨尔茨堡或伦敦逍遥节之类的有名,但已算是北欧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从1953年创办至今,已从一个纪念卑尔根之子格里格的音乐节变成了一个网罗了各种表演形式的艺术盛会,当然还是以音乐为主打。从请到的艺术家来看,绝对算上档次、有脸面的音乐节的。每年5月底到6月的两周时间内,正好是这座城市从冬天中苏醒过来的时间,树开始发芽,草地上换上了正盛开的鲜花,音乐节主会场的白色大帐篷一撑起来,在老远的Ulriken山上都能看到,那种轻松快乐的气氛让人感觉暑假已经提前来到了。由于这次是冲着卑尔根音乐节去的,在卑尔根待的时间较长,峡湾只能去附近的几个,而且需要舍弃南部有名的布道石和北部的大西洋路,更不可能像别人十日北欧四国游。不过能在卑尔根优哉游哉地逛几天,并且在格里格和Ole Bull故居听音乐会,也还是非常值得的。再者,音乐节的票价合理,更重要的是欣赏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先不说很多演出场所是历史遗迹,本身就有观赏价值,观众的素质也要高很多。虽然偶尔会有观众乐章中间鼓掌,但也就仅此而已,绝对没有席间说话、打电话、乐章之间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打扰。就冲这点,也值了这票价了。卑尔根音乐节每年的传统就是在闭幕式的最后上演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每年都请一位不同的钢琴家演,被请的钢琴家也算是荣幸啦。被邀请的相当一部分是北欧钢琴家,不过也有欧洲其他有名的,比如1982年就请了András Schiff来。音乐节很有北欧、特别是挪威当地色彩,很多被邀请的音乐家都是北欧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也是给他们一个舞台展示的机会。筛选的节目恰当地体现了这个音乐节希望包罗万象的意愿,有不少近代和现代的曲目,在古典音乐节里应该算是相当前沿的了。音乐会购票音乐节的时间每年是差不多的,今年是5月25日至6月8日,2017年是5月24日至6月7日。音乐节每年的节目安排在官网www.fib.no上会在几乎一年之前就陆续出台了。2016年的节目在2015年底就基本公布完毕(2017年的现在已经有部分安排出台了,在为数不多的已公布的安排中有郎朗在6月1日的独奏会呢,曲目有德彪西、李斯特、Granados和Albeniz)。正式售票一般是当年的2月底左右。官网有英文版的,点进去一场演出的页面,就会看到购票的链接,点入链接就会自动跳入第三方售票网站。售票网站的英文版本在右上角可以选择。可以自己看图选位,也可以系统自动选位。买好后可以直接打印电子票,网站也会把电子票在邮件中以PDF的形式发给你。如果去的场次多的话,可以考虑买一张音乐节卡(Festspillkortet,即Festival Card), 430克朗一张。在官网上有链接可以去第三方售票网站买。买好后马上就可以用,不过音乐节也会把实体卡用邮寄的方式寄给你。不知道官方是不是有什么bug,寄了两张同号的卡给我。买好卡后会收到密码,之后在网上买票要输入这串密码才能打折。(当时我在一堆挪威文里愣是认不出这个密码,在网上找了个工作人员发邮件问,态度超好,回复超快,而且也没有问我拿购买凭证,真是凭良心。)在规定时间内(3月底之前6折,之后7折,网上会有具体说明)用音乐卡买票可以享受6至7折的优惠(网上说每场限优惠两张,但是实际买的时候好像没有发现有这个限制,我每场买的都是三张,三张都打6折。最便宜的票是没有折扣的,只有一百克朗以上的才享受折扣)。另外在演出当场可以用卡免费领一份节目单(部分场次的节目单是免费的,有部分是要买的),而且在合作伙伴餐厅吃饭可以打85折(实际去吃的时候貌似是打8折)。总之,如果会去看4场以上的话,可以考虑买这张卡,还是非常合算的。关于音乐节卡的优惠说明在随卡寄来的信件里有详细说明,网上也有。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感动,这么大的一个音乐节,这种信件居然还是手写地址寄给我的,现在这个年代能收到这样的信件真是难得啊。节目安排在官网首页还有链接可以索取节目册,仍然是邮寄来的实体节目册哦,节目册是印刷精美的140页A8规格的册子,网罗了全部的演出节目和各种实用信息,有英文和挪威文两个版本。重点是节目册和邮费都是完全免费的!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归功于挪威良好的民生福利。节目册的首页是一张5张A8规格的拉页,是整个音乐节的总表,清晰标注了每天在不同场地的所有演出,包括了免费的和需要购票的所有节目。这张拉页可以撕下来单独用,非常贴心。这份总表很好用,连网站上都没有这么详细实用的总括。要赞一个。András Schiff再次做客卑尔根音乐节,上演古典中的经典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和海顿的作品。音乐会的场地非常赞,这个后面会提到。很可惜这场在我们行程之外的时间,没能看到。Schiff大师的这张照片跟他年轻时的巴赫作品的CD封面一样,就是人老了许多。多么感慨,还记得那时钢琴老师让听他的这张CD集。推荐音乐会的日程缤纷多彩,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陷入选择苦难症。如果是内行倒应该还好,冲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家或者作曲家去选择就好了。如果是像我一样的外行,个人有几个建议:- 为了进入各个表演场所而看:音乐节比较主演的上演场所是市内的格里格音乐厅。另外还有卑尔根的歌剧院、Logen Theater等。格里格音乐厅是一个带着工业化风格的建筑,很特别,值得进去看看。卑尔根的歌剧院在今年的音乐节期间只有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上演,因为节目册上说只有挪威文字幕,所以我们放弃了。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有合适的演出的话,还是值得进去看看。还有些小型演出是在咖啡厅或餐厅内上演,气氛肯定和正式的音乐会很不一样,时间允许的话值得尝试。- 闭幕音乐会:这个原因很显而易见,本来这个音乐节就是从纪念格里格开始的,闭幕音乐会上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是经典配置,通常请的音乐家也是高规格的。如果时间能凑上的话,当然不要错过。- 音乐剧、话剧和多媒体剧:虽然音乐会是主打,但是卑尔根国际音乐节已然成为一个像爱丁堡艺术节一样的多元化艺术节了。每年的节目单中都有不少音乐会以外的表演方式,其中不乏形式别出心裁的作品。有些作品因地制宜,利用了卑尔根的景观,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复制的作品,值得一看。这是一场今年我们错过了的演出。当时在节目册上没有注意看。来到当地后才发现有这么一场特别的演出,可惜跟格里格故居的音乐会冲突了,没法去看。这场在湖上演出的多媒体剧(集演唱舞蹈和杂技于一身,真不知道该管它叫什么)由一个法国团体带来,充分利用了卑尔根湖的地理优势和白昼期间的天然优势,在半夜12点于湖面上演,只有一场。估计观众就坐在湖周边的草地。必须要带官方发的耳机才能听到。在当地看到广告图片才发现很赞。这张图上的大轱辘我们也看到了。从卑尔根火车站走到布吕根码头必定经过这个湖。第一天刚到的时候没留意在湖上漂的这些道具,后来才发现是这个多媒体剧Water Fools的一系列道具。就这么在湖上漂了好多天。两辆老式汽车在湖上随风漂来漂去有种莫名的喜感后来在湖边走了一圈才发现了更多的道具,比如这张巨大的床。临近演出的那天演员开始测试道具,撑着这场床船在湖上飘荡,好有趣。演员们在彩排。这个大轱辘下面人力发动,上面的在演出时女演员穿的大裙子被裙骨撑起,效果很赞,就是宣传照里的效果。彩排的视频。居然能在水上的一块浮板跳舞,真是厉害。- 作曲家故居音乐会系列:卑尔根音乐节每年都有数场在作曲家故居举办的系列音乐会,在节目册上有单独介绍。参与演出的场地包括格里格的故居、Ole Bull的故居还有另一位近代挪威作曲家Harald Sæverud的故居。格里格应该不需多做介绍了,他最著名的组曲Peer Gynt在很多广告、电影中都有借用,他应该算是最著名的卑尔根人了。Ole Bull是近代挪威非常著名的一位小提琴大师,技术过人,同时也创作过不少曲目,其中不少是难度相当高的小提琴作品。Ole Bull因其出色的技巧被邀请至全世界各地演出,据说他甚至曾经爬到埃及某座金字塔的顶上拉小提琴。他本人身材高大,颇为玉树临风,非常受欢迎,可以算为挪威的国宝了。同时他也代表了挪威的民族主义,在他生活的年代挪威仍在瑞典统治之下,他经常演奏许多挪威民间音乐,表达从瑞典统治中脱离出来的愿望。Harald Sæverud知名度比另外两位低很多,算是当代作曲家,相当高寿,1897年出生,1992年去世(一战二战冷战海湾战争各种的都被他的生命涵盖了)。他一生写了不少钢琴作品和9部交响曲,也以Peer Gynt为题材写过一套组曲。他的作品我只听过一首,没什么认知,也纯粹是因为去卑尔根才知道的。在作曲家故居欣赏他们的作品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体验。特别是在格里格和Ole Bull的故居,想象在100多年前,在他们的客厅中汇聚着艺术界的大小人物,互相切磋、讨论甚至是即兴表演。今日我们作为游客也有幸在同一个空间内欣赏他们的作品,不小心真是让人有穿越的感觉。在全世界众多的音乐节中,没有多少个地方会这么幸运有这种条件。因为场所不在市中心,而且场地容量小,所以这些作曲家故居的音乐会票价比普通的音乐会稍贵一点,但是考虑到它的特别之处,还是非常值得的。在节目册中有集中介绍作曲家故居系列音乐会。要注意的是在格里格故居有两个演出场所,都有节目上演。真正在故居内的是Grieg's villa的,另外一个是在新建的音乐厅里上演(地点标示为Troldhaugen),就在故居旁边,是格里格博物馆的一部分。虽说新音乐厅的建筑和景色也非常棒,但是冲着故居去的观众买票前还是要认真看了,省得自己失望。在格里格故居的音乐会都是晚上十点半开始,官方预告是一个小时,但基本都有加演,再算上曲间的时间,算下来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Ole Bull故居的音乐会。场次较多,一共三组艺术家,每组演两场,分别为早上11:30和下午2点半(内容是一样的,Charlie Siem比较特殊,他有5个场次,内容也都是一样的)。这是在Harald Sæverud故居上演的音乐会总括。比起另外两个地方数量少,而且音乐家的规格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演出时间均为下午3点。音乐会总括:第一场:Janine Jansen & Leif Ove Andsnes: Mozart, Prokofiev, Brahms6月2号晚上的音乐会在当地的主要音乐会表演场所Grieghallen上演,即格里格音乐厅。建筑的设计非常工业化,挺特别的。不知道是不是原来是个工厂,书上没提到。衣帽架是开放式的,自助的。演出主厅就只有一层,一直到底,30多π位置,像个古罗马时代巨大的剧场一样。反声板设计挺特别的。这个座位号的设计非常贴心,不用扒着座位看后面,而且还稍微带点向上倾斜的角度,非常人性化,必须点个赞。节目单。Janine Jansen绝对是颜值和技术兼备的小提琴家。她明年1月要随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队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这场音乐会是音乐节里名为Crescendo系列中的一场。这个系列的音乐会都是以一两位已成名的音乐家与新秀们共同演奏,以达到提携后辈的目的。小提琴家Janine Jansen和挪威钢琴家Leif Ove Andsnes是这场中的前辈。Leif Ove Andsnes是唯一一位两次在该音乐节上演奏闭幕式中的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当晚节目。可以算是一场比较中规中矩的古典音乐会吧。Prokofiev的这首小提琴二重奏技术难度相当高(俄罗斯作曲家怎么这么爱写高难度作品),演奏结束后全场沸腾。当晚基本满座。在这场音乐会中知道原来老外也有很多不懂自己在听什么的,乐章间鼓掌的人还是相当多。不过演出中拍照手机响之类的行为是半点没有的,这种音乐会听得才舒心。最后一曲Brhams的四重奏结束后,Janine Jansen和Leif Ove Andsnes与两位年轻音乐家谢幕。没有Encore。貌似格里格音乐厅里上演的都没有加演,倒是在其他场所,包括作曲家故居和哈康公馆的演奏会全部都有加演。第二场:Te Deum - Bergen & Oslo Cathedral Choir: works by Heinrich Schütz, Benjamin Britten, Frank Martin, Peteris Vasks, and Arvo Pärt之所以挑选这场音乐会,是因为我觉得Te Deum这个曲目在教堂里演出是绝配,就像在正乙祠里听京剧一样。当天的曲目安排也非常用心,亦体现了卑尔根音乐节广集各种音乐风格的特色和胸怀。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交响音乐厅的ECM音乐节上第一次听到由郑明勋指挥的Arvo Pärt的作品,挺喜欢他的简约、虔诚的风格。当时在出售的CD中看到Te Deum这张碟,没想到在卑尔根音乐节上看到了他这首曲子的演绎。卑尔根大教堂是当地历史比较悠久的教堂。说实话建筑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挪威这种历史不算深厚的国家在历史建筑上跟意大利法国这些国家是没得比的。节目册。这场的节目册是免费领取的。在进入教堂主题的过道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在发节目册,看上去像是教友会成员。这场音乐会感觉不像纯粹的音乐会,倒更像是教会成员聚会。基本都是当代作品。各种风格的Te Deum。教堂应该是重修过,右边被拓宽了,左右的建筑是不对称的。虽说不是热门的演出,但还是坐得挺满的。最后演Arvo Pärt作品的时候,一个小乐队和奥斯陆大教堂的合唱团也来了。奥斯陆合唱团的人站在祭坛前,卑尔根大教堂合唱团的站在教堂入口上方二楼管风琴前,人工形成杜比环绕立体声效,效果很赞,真是有点圣灵的感觉。教堂入口顶上的管风琴散场时合唱团的人就混在人群中散去,毕竟是个小地方,很多观众估计都跟合唱团里的人是邻居之类的,大家友好地打招呼。感觉像个街道聚会一样。第三场:Concert at Grieg's villa: Sharon Belazy, flute concert, works by Frank Doppler, Franz Schubert, Edvard Grieg, Kalevi Aho, and Carl Keinecke当时购票时其实最想买一场大提琴音乐会,但是看得太晚,票都卖完了。不过长笛音乐会比较少听到,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场音乐会是我最期待的其中一场。票之所以卖得快是因为地方小,票量少。在格里格居住过的客厅里欣赏一场音乐会,感觉就像去了一个文艺人的私家沙龙一样,感觉还是很特别的。而且在格里格故居的音乐会中,他们所用的钢琴就是当年格里格的朋友送给他六十岁生日的一台斯坦威。据说斯坦威后来特别把整个钢琴的内胆更新过了,所以这台钢琴现在仍能使用。个人觉得故居音乐会是卑尔根音乐节的特色,既然大老远来了,就尽量不要错过。唯一遗憾的一点就是所以格里格故居的音乐会都是晚上10点半开始的,虽然天是还亮的,但是故居博物馆已经关闭了,所以如果要来参观的话必须另外特地再来。在作曲家故居的音乐会票价要比一般在市内的音乐厅的演出贵一点,估计是因为音乐会提供免费的交通工具,在市中心接观众送到故居处。接送观众去格里格故居的是一辆大巴,上车地点就在海鲜市场那里的游客咨询中心外面。路边有一个杆子贴有音乐节的标志,有不少观众会选择乘坐音乐节提供的大巴。音乐会结束后大巴原路返回,会在节日广场(即音乐节的主会场,那个白色的搭帐篷所在地)停靠一下,然后开回旅客咨询中心。路程不远,大约20分钟就到了。格里格的故居坐落在卑尔根城外的峡湾岸上,风景非常美,而且安静,格里格在这里住了很多年,最后也和他妻子一起葬在这里了。关于故居之后会另开篇幅讲。进入格里格故居的林间小道,像走入一个秘境一样。地方很窄,位子空间小,说实话做得不是太舒服,有点闷热。格里格当年用过的Steinway尊重人家的规矩和艺术家,表演时就不拍照了。拍拍做司仪的老伯伯。开始演出后灯光都关暗,点着两个蜡烛,借着白昼时户外的光线,演出就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真是有点梦幻的感觉。这不是随便在哪个音乐厅都能有的观赏经验。作曲家故居音乐会的节目册都是免费领取的,在入场时工作人员就会发一本给每位观众。节目册中介绍的是该故居在音乐节期间上演的所有音乐会的介绍。我们听的是以色列长笛家Sharon Belazy的演奏会。这是曲目,作品涵盖的时间和风格范围很广。在格里格故居演奏,当然也要演一首他的作品了。节目介绍比较简单,没有对乐曲的介绍。回来后一个多月时,在上海东艺听了一场柏林和维也纳爱乐的单簧管首席们组成的The Clarinotts才看到关于Franz Doppler的介绍。原来是19世纪一位著名的长笛演奏家,他改变了很多经典作品,并且和他弟弟组成了长笛二重奏,俩人长笛一个往左边放,一个往右边放,在当时很受观众欢迎。前一页这位丹麦小伙就是我们没有买到票的那场大提琴演奏会的表演者,有点遗憾。关于Sharon Belazy和替她伴奏的挪威钢琴家Christian Ihie Hadland的介绍。因为音乐节的大巴来得很晚,我们这批观众到得最晚,只能坐在最靠门口的座位。谁知道歪打正着的是我们坐的地方正好能看到从底层上客厅的楼梯。看到Sharon拉着紫色绸缎做的长裙,艰难地从狭窄的旋转楼梯走上来,只能两步走一级,她自己走得都很困难,快上来的时候看到坐在门口的我们,很委屈地苦笑了一下,打了一下招呼。这就是小型音乐会的好处啊,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艺术家。坐在最后一排离“舞台”中心也就是四、五米的样子,连吹长笛的换气声都能清楚地听见。走到林荫大道的尽头就会看到这座温馨的小木屋。这是面对着峡湾的一面,背后是通向走过来的林荫大道。门上可爱的彩色玻璃放满的各种全世界朋友送给格里格的礼物的房间客厅。我们就是坐在这里听音乐会的。音乐会后恢复原貌就是这样子的。博物馆处每天有定时的导览,只要英文够好就可以跟着听。貌似很多导游都是当地的音乐学生,多少都对格里格的音乐有所了解,也有音乐常识。格里格的吉祥物是一只小青蛙, 据说他常年把这只青蛙揣在兜里。往峡湾走,在快到峡湾的山腰处有格里格和他妻子的墓,按照他们的意愿他们就埋葬在这里。临峡湾的地方有一座小红房子,格里格就时常在这里面创作。小红房的里面。博物馆在山坡处新建了一个音乐厅,巧妙地隐藏在草地下,不对原来的建筑有任何影响。每天都有音乐会在这里举行,都是演奏格里格的作品。音乐厅的采光很好。窗外就能看到格里格创作时所处的小红房。格里格在当代算是挺有名的,在欧洲四处游历,在老家买了这处地产建自己的房子。这绝对是个好地方,花园就对着这碧蓝的海水。真是幸福。不过就是冷。听说本来格里格打算常年在这里居住,不过后来冬天实在是耐不住冷,要换地方,就连夏天有时也凉意难挡。在故居旁边的博物馆有格里格的生平介绍,还带有餐厅和纪念品店。有不少他的乐谱出售,本来很希望买本Peer Gynt的钢琴谱,不过考虑到挪威的物价实在太高,感觉不划算。第四场:Concert at Lysøen, Ole Bull Villa and Museum: Charlie Siem, works by Beethoven, Edvard Grieg and Ole Bull不知道Charlie Siem的人,一定是最近没看过八卦的。请自行百度或google吧。去这场音乐会一个当然是冲着Charlie的颜值,另外当然也是这个故居的颜值。不过话说回来小帅哥的技术还是的确不错的,就是感觉炫技有余,沉淀还不够,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直在飙音符。不过起码人家有技术基础,希望他继续努力,称为真正的大师。据说Charlie是Ole Bull的远方亲戚,所以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在Ole Bull的故居由Ole Bull的后人演奏Ole Bull的作品,好像明信片中的极限封一样了。Ole Bull当年是风云一时的小提琴家,收入颇丰,所以买了这大房子,他本人就常在客厅招呼上三五好友开小型音乐会,场地就是我们去听音乐会的地方。另外,Ole Bull在弥留之时也是在这个厅堂里。在Ole Bull故居的音乐会全是白天进行,上午10点一场,下午2点一场,总体数量比在格里格故居的多。去听音乐会的话可以正好把故居也参观了,不需另外买票。不过单去参观故居的同学就要注意了,音乐会的时候故居不对外开放,比如10点有音乐会的话,12点后才对游客开放。去Ole Bull故居必须跟随音乐节提供的游船去(除非你自己有船),游船9点在布吕根的其中一个码头开出,码头上也有音乐节的标志,就在Rosenkrantz的对面,很好找。千万不能迟到,每场音乐会就一班船,错过了就没了。故居在卑尔根往南开船50分钟的小岛Lysøen。音乐会结束后船不会马上开走,会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在故居参观和休息。在最后一场音乐会结束后,Charlie是跟观众们坐同一班船离开小岛的哦。因为距离远,这场音乐会的票也是最贵的。在码头边上有这个标示。码头在非常市中心的位置,就在布吕根码头上的其中一个,面对Clarion Hotel的位置。虽然票价贵点,但是非常值得,去Lysøen的旅程就像峡湾游一样,一路上经过卑尔根附近的各个小峡湾,而且穿上的一位老奶奶导游还会向大家介绍沿途主要景点(挪威语和英语都说一遍),绝对值回票价。这是刚开出没多久的一座峡湾上的索引桥。一路上看到很多小船坞,都油刷得整齐锃亮的。其实我觉得挪威人也可以被称为住在峡湾边上的青蛙吧(像希腊人一样哈哈)接近Lysøen的时候,看到了这在图片上看过无数遍的建筑,好是激动。这里就是Ole Bull故居。Ole Bull在当年是红遍欧洲走向全世界的小提琴家,收入应该算不错,这套房子颜值也相当高。而且Ole Bull本人的颜值也相当高,身材高大。这是演出的大厅,Ole Bull自己在这里献上过无数音乐会,最后他也是在这个厅里去世的。据LP上说,这座房子的建筑师参考了西班牙的Granada的建筑,不知道建筑师是不是想的,不过从厅内的装饰和外部的风格来说到的确是这样的。演出的角落,舞台就是客厅的前部分,观众的椅子就一排一排列在这后面,观众与演出者之间毫无间隔。有音乐节演出的那个半天这里是不对外开放的。音乐会结束后我们可以顺便参观故居。穿着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会做解说,分成两组客人,挪威语和英语。Ole Bull的小提琴收藏系列之一。忘了看这把是什么。但是Ole Bull有一把好货Gasparo da Salo 1562是放在Bergen市中心的KODE博物馆的,不过这博物馆在我们去的时候正在装修,要2017年中才重新开放。没好意思跟帅哥拍照,偷偷拍一张他跟别人合照的照片吧。据说Charlie跟Ole Bull是远方亲戚,所以说我们在Ole Bull的故居听Ole Bull的后人演Ole Bull的作品,这个感觉就像收到极限封一样。小帅哥本人穿上演出服之后还是很养眼的,不过演出一结束他就飞速地换了路人装束。他继承了远方亲戚的颜值,不过真人比平时照片里看到的矮。帅哥没什么架子,跟人友善交谈中返程的游船快来了,故居开始恢复宁静。游船上的导游奶奶说岛上的华夫饼很好吃,是挪威特产。挪威的华夫饼跟平时吃的厚厚的那种不同,是薄的,大概两厘米厚,软软的。个人觉得一般,没什么特别的,不过还是可以到此一游地试一下。在Lysøen的音乐会集中在一本节目册中介绍介绍中有提到今年在作曲家故居系列音乐会中的曲目特别偏重挪威作曲家的作品。个人觉得这样挺好的,让音乐会更加有当地特色,也可以挖掘出一些冷僻的作品。忽略左边的人,那是上一场的钢琴家。右页是本次Charlie上演的数场音乐会的曲目介绍。没有中场休息,最后有一次返场。关于格里格的作品,在演出前Charlie还提到了一个笑话。据说是当年拉赫曼尼诺夫和一位小提琴家(忘了是谁,总之也是有名的)在卡耐基梅隆音乐厅上演这部作品。两位到达纽约后,小提琴家对拉赫玛尼诺夫说咱俩都是身经百战的音乐家了,不用排练了,直接上场把。拉赫玛尼诺夫没有提出异议。谁知演到半道时,这位小提琴家忘谱了,慌乱之后慢慢变拉边走到拉赫玛尼诺夫身旁问道:”Where are we?“。这位拉爷不知道是故意搞笑还是真心没听懂,对他说,我们在Carnegie Mellon Hall。哈哈哈这场音乐会是如何收场的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Charlie说不用担心,今天演出的他俩是排练过的。节目册中关于Charlie和他的钢琴搭档的介绍。第五场:Mahan Esfahani and Concerto Köln: works by Geminiani, C.P.E. Bach, W.F. Bach, and JS Bach.Mahan Esfahani是一位伊朗裔的音乐家,即在学校教书,也作为职业古键盘演奏家在外表演。5月初的时候他刚来过上海,在上海音乐厅表演过。在卑尔根的这场音乐会还蛮有意义的,因为就在音乐节的不久之前,Esfahani在德国科隆音乐厅进行表演是,在最后加演时演奏了Steve Reich的一首曲目。估计由于是现代的简约风格的作品,比较难被部分传统的观众接受,被部分观众以嘘声打断了演出。为了表示卑尔根音乐节的包容性和前沿性,大会特地请他一定加演Steve Reich的这首作品,保证这里的观众一定会大度接受各种作品。其实当时还是有部分观众提前离场,但起码不像科隆那种不礼貌地打断演出。Esfahani也在开返场演出开始前跟观众说明,如果不喜欢这类作品的话可以现在就离场了,非常大度。音乐节的其中一个主要表演场所就是这座历史建筑哈康公馆。二战期间其实这座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整个顶被炸毁,这是战后重修过的结果。场地虽然狭长,但音效还算不错。中场休息是调音师在检查乐器。因为并不是专门的演出场所,没有后台,在这里演出的艺术家退场后就坐在观众席的最后面。想来如果有兴趣去跟他们说话的,中场休息的时候就可以过去搭讪要签名什么的。Esfahani在16年5月刚来上海音乐厅演出过。在伊朗出生,一直追随自己的音乐梦想去到美国,想来应该很不容易。这晚的曲目。除了巴赫一家大小的作品外,还包括了巴洛克时期的其他一下作曲家的作品。Esfahani在演出中还数次对作品做了介绍,就像在小型音乐会里一样,还跟观众互动。他特别提到了巴赫和他两个儿子的关系和作品的风格。巴赫可怜的大儿子WF Bach还被他总结为一个loser(不过比起弟弟CPE Bach和爸爸JS Bach的成就来说,他也的确可以被总结为家族中的loser,起点太高)。这篇关于本场演出的主题和作品的介绍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关于与Esfahani在本场演出中合作的乐队,Concerto Köln的介绍。第六场:Closing Concert: Kazuki Yamada, Håkan Hardenberger, and Benamin Grosvenor, works by Wagner, Rolf Wallin, Franz Liszt and Grieg A minor piano concerto音乐节号外表演音乐节期间在主街道广场上有很多短暂表演,在演出单上也有注明时间地点,但是不会写演出团体和节目,让大家自己找惊喜。我们在Main square上碰到了两场。第一场是当地学生在音乐家带领下上演的打击乐快闪小朋友们很多明显没练好,激动投入演出的都只是专业音乐家而已,搞笑。第二场是附近城市的铜管乐队的表演这场的专业度相对高些,欣赏起来赏心悦目一点。实用信息签证在挪威领馆官网上找在线表格填好即可。要的信息比较多,差不多祖宗十八代的信息都要填进去,完全符合北欧人做事细致的风格。网上缴费,打印出缴费凭证和申请表和清单上索要的全部资料即可。去签证处之前不知道原来北欧四国现在如此火爆,有很多团队去。建议签证当天还是趁早,要交材料、取指纹、拍照等等,基本要预留半天的时间才能全部办好。机票国内现在去奥斯陆没有直航,北欧航空SAS有经赫尔辛基转机的,还有俄航经莫斯科转机的,这两个选择应该都是飞行时间最短的。北欧航空质量应该好点,但是价钱贵些,俄航比较经济实惠。还有其他的选择,可以坐汉莎经过德国转机,或者土航,但是时间都更久。两替走下来发现挪威是最不需要担心换外币的了。挪威不用欧元,还是用挪威克朗,用美金或欧元换都可以。信用卡在这个国家极度流行,连去公厕都可以在门外刷卡,更不要说坐轮渡公交什么的了,即使没有现金也基本可以存活,所以无需换太多现金。不过银联不多,基本都是要用visa或mastercard的。一块人民币差不多等于1.26挪威克朗(Kroner)。交通考虑到这个是全世界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不肯定需不需要加这个之一,真的很贵),而且大部分的游览点就是路上的风光,如果有自驾能力的话,最好还是在去之前弄好驾驶证公证然后在当地租车。虽然可以依赖公交,但是比较公交班次稀疏,时间会耗掉很多。挪威也就只有奥斯陆算的上大城市,外出可能需要搭轻轨或公交,在其他地方基本在市内只需步行。在那里看到超多欧洲大叔大婶都是自己开个房车住营地(camping site)的,能省很多钱呢,住的近的如德国大叔大婶连粮食都备上了,尽量减少为当地经济做贡献。消费不用我说你也应该在很多地方看过这个提醒了,这个真是全世界消费最贵的地方。一瓶一升的矿泉水也要起码二十块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