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开始位于两路口的大田湾体育场与文化宫的大修,是重庆的两大重点工程。抛开身处其中的老居民不说,仅仅作为重庆这个城市的生活者,我们的兴趣也无比盎然。每一个重庆人都想看到这些旧的地方焕发新生,想看到她们重新与我们发生联系。2022年12月30日,大田湾体育场重启开放,这里有许多过往的秩序与美感,也有很多的记忆与情怀,这一次,它将迎来自己新的光荣。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永远相信两路口——这个未来重庆最美好的一个区域,正在揭开面纱。焕然一新的大田湾体育场 摄影/游力克01每一次修建,都万众瞩目从观音桥去向解放碑的那条必经之路上,两路口那个连接四方的大环岛周围,曾被各种围挡封闭了一年多。重庆市民耳熟能详的大田湾体育场和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在为重庆服务约70年后,迎来了一次最大的全面升级。大田湾体育场旧照图片来自《百年上清寺》改造前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摄影/游力克对两路口来说,这一年的整改,意义重大。有多大?可以说跟70年前那一次新建相差无几。两大公共场馆撑起了两路口新中国成立后两路口70%的群众记忆,因为与太多的人息息相关,所以每一次修建,都万众瞩目。1950年,两路口居民老杨已经记事了。那年冬天,他的父母和几个舅舅,时常会在周末、调休日甚至工作日里,带上自己家的箩筐扁担,去一个大工地进行义务建设。大田湾体育场手绘图图片来自《百年上清寺》当年的工地没有围挡,也没有挖掘机,人们排成队,缓慢而有序地劳作。后来的数据证实了人们的记忆:据统计,1950年11月到1951年4月之间,共有13.2万人参与大田湾体育场建设的义务劳动。大家用双手将跳伞塔旁边的山推平后填入大田湾的深沟。到1951年4月中旬义务劳动结束时,大田湾的深沟被填平。大田湾体育场模型图图片来自《百年上清寺》与大田湾体育场的修建几乎同时,一条马路之隔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奠基。1951年7月1日,文化宫举行奠基仪式,时任重庆市市长曹荻秋到场奠基,并拨出130万元专款:这可是70年前的130万!1951年7月1日,文化宫奠基礼,市长曹荻秋(右二)出席图片来自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邓小平对文化宫的修建十分关心,对选址、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都细致过问,并数次亲临工地视察。1952年“五一”节,邓小平视察工地时,陪同的曹荻秋市长请他为文化宫题写宫名,邓小平抽时间反复书写宫名,总共写了36个字,从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10个字:“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修建委员会将其镌刻在大门顶端。1952年5月邓小平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题词图片来自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大田湾体育场门口,则矗立着“贺龙和运动员”的群雕,被重庆人民亲切简称为贺龙像。大田湾体育设施群-贺龙塑像摄影/游力克大修之后必有大红大紫——1952年8月5日,文化宫开园,曹荻秋市长与各界代表由少先队员簇拥,从仿罗马式长廊大门步入。上百面彩旗迎风飞舞,两路口老居民老何那一年儿童节刚刚入队,赶上了这次盛事,他回忆说:“那天仪式结束解散后,我和同学们在文化宫玩耍到晚上天黑才回家,差点挨了父母打。”1952年8月5日,文化宫开园,市长曹荻秋(左五)与少先队员步入峻工的文化宫图片来自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1956年2月9日,大田湾体育场建成。当时名为重庆市大田湾体育场,占地面积97500平方米。体育场的内场是草地,外侧有一条300米的白色跑道,内侧有一条用红色煤屑铺成的400米跑道,可容纳4.5万名观众。大田湾体育场旧照图片来自《百年上清寺》体育场竣工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老何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虽然这些事与他无关,但街道上穿着蓝色背心的运动员们喜气洋洋的步伐,还有周围大人们激烈的讨论,让他对当年大家的体育热情至今记忆犹新。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竣工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贺龙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贺龙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图片来自《百年上清寺》近70年,说起两路口,人们第一瞬间想到的是什么?文艺青年知道有罗斯福图书馆、恋爱男女晓得山城电影院、潮流人士知道富安百货、家有小孩的熟知儿童医院,要说每个人都知道的,那就是大田湾体育场和文化宫,对于两路口、对于重庆主城居民,甚至对于所有重庆人来说,这两大建筑的地位和意义,它带来的记忆与情绪,都早已经与重庆骨血相融,不可分割。等待两大重要建筑的新生,获得这样的结果,是值得的。02让功能不只是回归约莫70年后,我们又开始了再一轮的等待。从去年开始,文化宫和体育馆悄悄地被围挡从我们的视线中隔开,走上希尔顿酒店门口那座天桥,能看到两侧的工地如火如荼,大型机械与设备井然有序地工作,已不复70年前人山人海的样子。但不管是肩挑手扛还是新生技术,这次风貌改造,最重要的4个字叫做“修旧如旧”。也或者说,这是重庆所有重要老建筑保护与利用工程的通行原则。即将竣工的大田湾体育场 摄影/游力克每次说到这4个字就有人抬杠:“既然修旧如旧,那为什么不让它维持旧貌?”任何建筑材料都有寿命、都有损耗,破损和陈旧都无比正常。材料会老化,冬夏会热胀冷缩,鸟衔来的种子在石缝里扎下根,撑开裂纹,灰尘堆积的速度比清扫的速度快……事实上,能够恒久旧而且美只有博物馆里的展品,那是一些岁月的标本,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不容触摸,收藏过去的故事,展览曾经的记忆。谁会希望这样一些能为人们带来欢笑的公共场所成为不可触及的展品呢?至少我不愿意。“如旧”如的是场馆的建筑材料和修建工艺,都要按照当年的原貌全部还原,同时又要根据当下的需求,进行功能的提升。即将竣工的大田湾体育场 摄影/游力克重新开放的大田湾体育场,赛场依然是赛场。主场馆氛围不变,仍然有记忆中前卫寰岛夺冠的欢呼,也有王菲演唱会的荧光。但与从前不同的是,整个大田湾片区,将会整体打造为室外生态体育公园,那些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等各种标准运动场地,能让几乎所有人在这个体育场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场所,让运动属于全民而非竞技。足协杯夺冠 图片来自网络而在文化宫的风貌改造上,抛开大家最关心的720个停车位不细说,所有公开资料与采访都在强调“20世纪50年代”,外立面要恢复西南地区建筑50年代的风貌,功能也要回归职工群众的“学校+乐园”功能定位。03我们要恢复的,到底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的“学校+乐园”是什么样?我们浅浅看一下。▲这是1952年文化宫里建成的旱冰场。溜旱冰是当时非常引领潮流的运动,在节假日和消夏晚会的时候它会成为交谊舞场地,快三、慢四,群众文艺非常浪漫。(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1954年文化宫开放的游泳池。这可是1954年!在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才刚刚开始发展,两路口的姑娘已经换上了泳装,文化之先锋、思想之解放,可见一斑。(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1953年少先队员在红星亭过儿童节的集会。1953年,国民经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才刚开始执行,两路口小朋友们文化活动已经蓬勃开展。(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1959年举办的重庆市第二届菊花展览会。人们会从当时还算比较远的沙坪坝、南坪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花4分钱买门票进来观展。(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1954年建成的电影院。青年工人带女朋友去看一场电影要擦了皮鞋才气派。(图片来源于网络)▲电影院落成时邀请各界先进代表来看电影。(图片来源于网络图)不要怀疑,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千真万确的、能够代表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方式的高端场所。04记得那些旧时光许多的记忆随着人群的老去而消失了,但是建筑没有。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文保修缮设计负责人、重庆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分院院长胡斌介绍,大田湾体育场的建筑工艺极具民族特色,特别是碉楼、红墙、拱窗等元素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风貌特征,堪称经典。工人正在修缮风化严重栏杆图片来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传统风格栏杆修缮雏形图片来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为了尊重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这些传统特征元素全部保留并复原。工程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材料和化学分析,以及化学实验和力学实验,确定了当年的使用材料。后期,为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文保修缮团队也根据地域的建筑风格与传统手法,聘请了传统匠人,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修缮。体育场与新建建筑相融图片来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就结果来看,碉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主要对抗震性进行了提高,同时清理了外墙,按照传统工艺进行粉刷。素混凝土栏杆的残损构件也用原材料、原工艺和原做法进行补配。文化宫则会完全恢复当年的外立面风貌,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设计者之一龚达麟的长子和次女回忆父亲介绍过的文化宫礼堂的建筑特点,那是一个欧式风格建筑的礼堂,大厅跨度很大,但没有一根柱子,包括二楼看台下也没有柱子。要做出这样的空间结构需要非常高的建筑水平,在那个年代这非常不容易。文化宫大剧院旧貌图片来自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50年代的重庆已经具有相当的设计水平,在文化宫的原设计稿中,有现代风格、欧洲文艺复兴式、普罗大众式、民族传统式,还有山城特色园林景观。那个年代的审美更加纷繁,又更多的保留着因地制宜的地域风情。这些“在地性”与“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礼堂入口平台前结合地形设置的半下沉广场、依托崖壁修建的露天舞台、利用坡地形成的球场,即使在六七十年之后的今天,也值得赞一句匠心。提升改建后的文化宫大剧院前广场效果图市总工会供图文化宫民俗风情长廊效果图市总工会供图文化宫中门——后门通道效果图市总工会供图05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新的修建技术带来新时代人们最热切盼望的场馆功能——停车场。两路口环道穿行的车流 摄影/游力克在这个家庭用车如此普及的年代,大量的停车场供应无疑是一个重要利好。在总体面积无法增加的前提下,新的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足球场下,一个两层地下停车库正在加紧施工,七月天气最热的那段时间,工人们在停车库进行二次结构及装修施工,建成后能够提供780个停车位。车库内还设有10条人行通道与看台相连。市民驾车进入停车库后可经人行通道直接到达看台。大田湾体育场局部效果图图片来自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主持这一项修建的中建八局工程师名叫申瑞彤,据他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地下车库”和“通道”的修缮既要保护文物,又要避开轨道交通一号线和三号线,只能采用最传统、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作业。大田湾体育场整体修缮的难度,从竖井修建处便可见一斑。一是竖井位于文物看台底部,原功能房间内,挖掘前,必须要先把原房间的墙、柱、梁等拆掉,额外增加钢支撑代替原结构构件承受看台荷载,在保护文物结构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二来,因为不能揭顶,便要将塔吊换成吊车,施工效率立马减半。与此同时,在地下车库上方建足球场,也对施工质量也有更高要求。竖井正在施工图片来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新技术能解决前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表达新的意境。体育场施工现场采用类似霍比特人的山体小屋,这是工作人员配套用房,所不同的是,霍比特人是货真价实在山体上挖掘而成,而如今的修建是设计团队将屋面设计成不规则的波浪形,再填上泥土、铺上草皮、种上绿树,将新建建筑藏于崖壁间,形成山体小屋的效果。于是配套用房就这样被掩盖起来,同时,还运用了复合地基、雨水、地表水收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封顶的新建配套用房图片来自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这里有规划团队对历史与文化的致敬,也有设计师将技术突破与审美利益结合的理念,这大概就是我喜欢用修过的旧东西原因——技术与时光竟能如此融洽的合二为一。竣工的大田湾体育场 摄影/游力克06我想他应该感到宽慰在那一年,邓小平和刘伯承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坐镇重庆,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亲自提议修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他说,重庆是工业城市,有着宏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应该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文化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文化宫,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此刻人们也许不再依赖这一个文化宫,但从50~80年代留给两路口的记忆,构成了两代人童年不可磨灭的一部分。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承载着国人苦苦追寻的“体育强国”梦。而今大国梦想已经不再从金牌中来,“全民健身”更是一座体育馆新的召唤。大田湾论“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图片来自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随着体育馆的升级开放,我想应该会重现这样的时候——在周末和节假日,两路口再一次聚集各种来学习的人,就好像庞中华曾经在这里学书法;电影院依旧上映着当前最热的大片,植被比从前还要葱茏;每一个清晨和黄昏,跑道上有人在流汗,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台都热闹喧嚣。晨光或者夕阳,穿过大树茂密的林叶,几十年如一日地照在文化宫青瓦黑砖上、罗马雕刻高柱上、足球场的绿茵上……那些跑步的、打球的、在广场上跳舞的,笑容没有变,几十年就好像一瞬间。重新开放的大田湾体育场图片来自渝中融媒体中心 摄影/何超这是两路口生气勃勃的图景,有别于曾经电影院、游泳池、旱冰场的时尚、前卫;也不完全是竞技场上的呐喊、奖杯、荣耀,而是上千个停车场,意味着上千家庭的融入,意味着这些家庭停留在两路口,获得一个个幸福的时光。重新开放的大田湾体育场 摄影/刘力重新开放的大田湾体育场图片来自渝中融媒体中心 摄影/何超看看当年邓小平的题字,看看贺龙的雕像,先辈泉下有知,看见这些新的建筑,也当说一句:我心宽慰。重新开放的大田湾体育场图片来自渝中融媒体中心 摄影/何超- END -文字 | 莲二爷排版 | 话 梅图片 | 游力克、何超、刘力、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市总工会官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渝中融媒体中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