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离开巴基斯坦,那里就再次发生血腥的恐袭。伊斯兰极端分子丧尽天良,血洗奎达市一处基督教堂内手无寸铁的民众,造成大规模死伤,引起国际社会公愤,中国外交部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均发表声明,予以谴责!2017年12月初,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网站就曾发出警告,提醒在巴中资机构和中国公民,要警惕近期恐怖分子策划对中国驻巴基斯坦机构和人员发动系列恐袭。恐怖主义对此国家威胁远未结束。那个时候本人刚离开巴基斯坦,非常庆幸的是,在停留期间并未感受到威胁,反而对“巴铁”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深有感触。中国与巴铁之间,在外交、军政层面及经济合作层面有众多合作项目在推进,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从伊斯兰堡、拉瓦尔品第、拉哈尔、卡拉奇等地一路过来,军警为我们大开绿灯,让路送行;在大街上和景点,经常被当地民众拉上合影,有种当上明星的感觉!个人感觉:针对中国人的恐袭不可能有任何群众基础。△ 友好的巴铁哥们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巴基斯坦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又被多种文明和种族入侵过,各类早期的拜物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纷约前来过……△ 拉瓦尔品第的佛教圣地,内藏有佛祖舍利子,没有香火、外观破旧,可见佛教于此不受待见△ 卡拉奇英殖民者留下的基督教堂△ 宫殿造型取自莫卧儿王朝的风格,与印度境内另一莫卧儿宫殿泰姬陵有几分相似△ 卡拉奇的巴国国父真纳的纪念馆△ 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城堡,世遗景点,建于十五世纪△ 首都伊斯兰堡的沙阿·费萨尔清真寺,全球第六大清真寺,可容纳30余万人同时祈祷持续的交替、碰撞留下种族繁多的遗子遗孙。目前虽是伊斯兰教徒占90%以上的社会,但市面各色人种衣着色彩斑斓,很是入镜!△ 大多数跑长途、跑运输的车辆都被主人花钱装扮的花枝招展△ 披纱戴巾,颇似新疆维族姑娘△ 观光车△ 美女们对我们的拍照相当友善,摆pose令人捧腹的印巴换岗仪式两个敌对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面对面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个雷同的降旗仪式。正是由于这种夸张而诙谐的“泄愤”表演,满足了印巴观众的心理需要。即使在印巴关系紧张的关键时刻,瓦嘎边境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武力相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