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花园”(Alexander Garden),是克林姆林宫红墙外的一个长方形公园,一共包括三个部分,即上园、中园和下园,延伸的总长度为904米,宽约150米,花园始建于1821年,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名字命名的皇家花园。
现在,这里是莫斯科人钟爱的休闲场所,园内鲜花盛开,满园葱绿,喷泉、雕塑、建筑与花园浑然一体。
“亚历山大花园”是为了纪念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而建的,也就是雕塑上这位。由于他带领俄罗斯帝国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一世的侵略,兵临巴黎城下,复兴欧洲各国王室,因此被欧洲各国和俄罗斯人民尊为神圣王、欧洲的救世主。
这座雕塑是近年来才树立的亚历山大一世像,20年前这座雕像并不存在。雕像基座的侧面有浮雕,一面是1813年10月4-7日在莱比锡郊外的战役,另一面是1814年3月19日胜利者亚历山大一世进入巴黎。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罗斯帝国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沙皇保罗一世之子。
他在位期间改革俄罗斯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他的统治前期主要在战争时期渡过,后半则沉迷于与宫廷仕女游玩,以及神秘主义的研究上,渐渐不理政事。最终在其承继者尼古拉一世(原名君士坦丁•帕夫洛维奇,亚历山大一世的三弟)在位期间,俄罗斯爆发了一连串人民起义。
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入俄罗斯,俄罗斯开始了第一次卫国战争(俄法战争)。战争初期,俄军节节败退,亚历山大一世认识到自己无力指挥军队夺取胜利,于是就把指挥权转给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此后又再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罗斯军队总司令。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俄军一把火烧掉了莫斯科,俄军主力部队撤出了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拿到手的只是一座残垣断壁、没有给养的空城,在俄罗斯的寒冬到来之际,饥寒交迫的法军被迫后撤。以逸待劳的俄军乘机追袭,拿破仑大败。
俄罗斯军队在同拿破仑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路西进,攻陷巴黎,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在1813年至1814年间,亚历山大一世成为欧洲反法同盟的盟主,1814年更是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但是年轻的青年近卫军看到了巴黎的繁华和革命带来的自由,痛感俄国的落后,立志推翻俄国专制政府,这些人统称为“十二月党人”。
尽管俄法战争结束,拿破仑遭到流放,但欧洲的君主专制体制已经遭受到了严重打击。为了稳定局势,亚历山大一世颁发了自由化色彩浓厚的波兰王国宪法,给予波兰高度的自治,并许诺在时机成熟后,给予其他并入俄罗斯版图的地区同样程度的自治。1816年至1819年间,在亚历山大一世主持下,在波罗的海地区开始推行农业改革。此后他又秘密地准备了一项取消农奴制度的法案,但遭到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亚历山大一世迫于压力,只好让步,法案暂时被搁置起来。
亚历山大一世与皇后早年生下的两个女儿夭折,此后亚历山大一世不和皇后住在一起,而是和情人玛丽娅•纳雷什金娜成为实际上的夫妻。这样亚历山大一世在法律上就没有了子嗣。1823年,亚历山大一世起草了秘密诏书,在诏书中宣布立三弟尼古拉为皇储。
182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得到密报,军队中正在准备政变,少数军官阴谋推翻他。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采取镇压措施,而是离开圣彼得堡,到气候适宜但位置偏僻的亚速海上小镇塔甘罗格疗养。起初,疗养的生活还算惬意,可过了不到两个月,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月19日在疗养地驾崩。亚历山大的突然死亡,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有人说,他的确是死于疾病;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有死,而是看破红尘,借疗养之机遁入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亚历山大的死成了一桩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