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4
8738
59
15
作者:子廉
科索沃,被维基列入"有限承认国家"、"主权争端领土"的地区之一。九十年代末的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让她在许多人印象里成了"难民"、"战乱"、"流离失所"、"贫铀弹污染"..的代名词。以至二十年后的今天,虽已散去硝烟,但逢说去科索沃,对方多会满腹疑虑:"那里安全吗?治安怎么样?是不是很穷很乱?"... 这些问号也曾是我的不安——这是我第一次去一个"国家"前没有做详细的行程安排、没有预订旅店,没有告知亲友、甚至没有决定大巴坐到哪一站下车... 因为在巴士启程前一刻,我依然心存犹豫。2008年2月17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已得到西方世界的支持。塞尔维亚则视科索沃为自治省,坚决否认让其独立的可能性,但也承诺会诉诸谈判而绝不动武。2012年欧盟(作为塞的重要资助者)确认塞尔维亚候选国地位,而入欧的钥匙就在于科索沃问题的解决。我于2018年2月21日跨境,不久前正值科索沃独立十周年,街上有不少纪念雕塑和标语,不过也仅此而已,并无热闹与欢庆场面,总的来说平和寂静。巧的是穷游网似乎也把科索沃当作独立国家,她成了我去过的第十个"国家"。科索沃是孕育塞族文明的摇篮与发祥地,12世纪崛起并步入鼎盛的尼曼雅王朝 是塞尔维亚王国的开初。王朝一度定都科索沃,她作为政治、经济、信仰与文化的中心,于14世纪迈向巅峰 成巴尔干之翘楚。可惜 历史总也逃不开盛极转衰的循环——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入侵,至15世纪末 奥斯曼帝国已完全征服塞尔维亚,开启了长达500年的统治。在此期间,阿尔巴尼亚人大量迁入,伊斯兰教取代东正教成为主宰。今天的科索沃是欧洲最欠发达的地区之一,92%是阿族(说阿尔巴尼亚语,满街阿尔巴尼亚旗),95%是穆斯林;昔日辉煌的首都成了现今塞尔维亚与欧盟间的最远距离,亦或是巴尔干最后的历史大难题。但即使如此,即使民族与信仰的矛盾尖锐,即使能与黑山分离,即使一心想入欧却隔着那天堑... 塞尔维亚也绝难割舍她的故土与圣地-科索沃。从南斯拉夫解体到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关系,那历史和政治同中国有着微妙相似,耐人寻味。2017年塞尔维亚正式对华免签,成为第一个大陆人无需签证就能进入的欧洲国家而并被不少朋友列入计划。我独自出游,在塞尔维亚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历经许多奇妙际遇,但去科索沃始终无人同往。后来才发现 别说中国人 亚洲人,冬天的科索沃连游人都难得一见——那儿终归是欧洲最荒凉偏僻的角落。而倘若问为何要去那里,我也曾自问,却难以回答,就如同那问题"你为什么而旅行?"我在出行前看了些资料,总结来说,科索沃挺安全、出入应不成问题、甚至有说从可以从塞直接入境而无需签证(实测是需要的 申根/美签/加签等 见下文)。然而不管看再多资料,心里的部分迷团终难解开,像是别人描述食物味道,不去品尝则永远不知那原汁原味——我想证实心中的疑惑,踏足很多人不曾去过也未想去到的土地,看看那儿是怎样的风景怎样的人民。然而 这份驱使也无法完全打消独自前往的不安。我办了美签,不是为去科索沃,是怕到时怂了不去 那么还可以选别的巴尔干国家代替... 很幸运 我最终跨上开往科索沃的大巴,并且因为有美签顺利入境了。这是段奇妙难忘的旅程,在我尚不多的旅行经历中有添了些难以名状的美妙滋味。于是记录在此,连同出入境等问题一并分享。出入境检查站由塞尔维亚出入是不会被敲章的。除塞尔维亚外,从其它三个接壤国家:黑山(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Albania)、马其顿(Macedonia) 过境就会被盖章了——据说被塞方看到那个章会有麻烦,但也有资料说可请求检察官不敲章,我因为是从塞尔维亚出入,这一点就无法验证了(其实很希望被盖个章留作纪念)。附上一张出入境站点的图片:上图,红色点与字就是同塞尔维亚边界的检查站,顺时针依次为:Brnjak, Jarinje, Merdare, Mutivode, Konculj, Mucibaba(加粗的Merdare和Jarinje分别是我入境和出境所过的检查站)橙色点- 与马其顿边界检查站:Hani i Elezit, Jazhince;紫色点- 与阿尔巴尼亚边界检查站:Vermica, Qafa e Prushit, Qafe e Morines;褐色点- 与黑山边界检查站:Kulla, Cakor(其中Cakor在谷歌地图里能搜到,但当地向导跟我说 此站现不对自驾的游客开放,有登山/徒步/骑行等想过境的,需要提前申请Cross Border Permit)最底下还有两个粉色点,是与阿尔巴尼亚的临时检查站(Temporary Border Crossing Points)谷歌搜索"Kosovo Border Crossing"就会出来很多信息。对于坐巴士的朋友,只要持有效签证 不论过哪个站都不是问题;而对于自驾的朋友,届时可与当地人核实下,由于地缘政治复杂,不排除某个站又临时关闭的可能性。上图两个红色点是我走的检查站。灰色线是入境路线,从Nis出发 过Merdare站 经首都Prishtina 到终点Gracanica;黄色线是出境路线,本来想沿灰线原路返回 但那天上午错过了去Nis的巴士 而我又得尽快回贝尔格莱德赶飞机,所以从Prishtina打车到Mitrovica,再从Mitrovica坐大巴一路北上,过Jarinje站 进入塞尔维亚 最后到终点站-贝尔格莱德市区。PS:在去Mitrovica前并不知道当地巴士的情况,但即使没有大巴 也可以在那儿找到包车去贝尔格莱德(或别的塞尔维亚城市),因为过了Ibar河 就是实际的塞族控制范围。签证贴上科索沃外交事务官网的信息(我去之前却没想到查官网..):http://www.mfa-ks.net/?page=2,87参见链接或下图:"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凭有效期内的申根签、欧盟国颁布的旅行签、美签、加签、澳大利亚签、日本签,免签入境科索沃,最长停留15天。"PS:我的护照上只有美签(还有一个早已经过期的日本签,想起当时检察官在我的日本签上看了好几眼.. 似乎make sense了)其实在去之前,我一直误以为塞尔维亚入境科索沃可以不用签证。我看到有文章说从塞尔维亚能直接进入Mitrovica(实测是不可以的),再从Ibar河的桥上走过,就相当于从塞族控制区进入科索沃,桥上不设检查站。Mitrovica属于北科索沃,确实是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现实边界"(也确实没有检查站),桥两岸就像对峙似的分别荡漾着塞尔维亚国旗和阿尔巴尼亚国旗。但经亲测,我离开科索沃时 过了桥 从Mitrovica的塞族控制区坐巴士驶入塞尔维亚,途中还是要过一个关口-Jarinje,在那里需要检查签证。虽然Ibar河是事实上分隔塞族与阿族势力的界线,但行政上Mitrovica隶属科索沃,现已无法从塞尔维亚直接进入。电讯除了出入境站点、签证,在入境前最好奇的要数塞尔维亚电信网络能否覆盖到科索沃。这也是让我不安的因素之一,我当晚巴士到Prishtina以及Gracanica要夜里九点多,估摸着已买不到电话卡,而若塞尔维亚的信号不覆盖,那么不管订退旅店、搜寻信息、地图导航等等都会挺麻烦。我只好事先下了离线地图,订了家Gracanica市中心的酒店(Hotel Gracanica), 因在谷歌地图里都查不到Gracanica的车站信息,唯有暗暗祈祷不要离得太远..(其实坐上巴士后我都迟迟没决定是在Prishtina下车 还是要到Gracanica。从安全和方便的角度 Prishtina是首都 应该更繁华便利 更容易打车 问路 购物 以及更多住宿选择;而对Gracanica 了解几乎为零,只知道那儿有个修道院,我想去看看 却又不想为此特意从Prishtina过去一趟,因此最终选择了那夜住宿Gracanica)塞国电话卡的信号覆盖大巴从Merdare过关伊始 还有塞尔维亚3G信号,我为此高兴了一阵,然而又驶过一段,信号转为2G.. 然后就时有时无了。入境后大部分区域无信号(No Service) 只在开到某些城市附近 偶尔出现3G。上图 左-无信号;右-转瞬即逝的3G信号。PS:我的塞尔维亚电话卡(Vip)是贝尔格莱德机场买的(15欧 有效期14天 好像共8GB,需要再充值才能打电话,据说机场比别的贩售点贵很多,因此不建议机场购买),买时很想问服务员能不能在科索沃使用,但当时还未定下要去,而且感觉那问题有些敏感,也就没有问出口。后来我问了Gracanica酒店人员,回答跟上述情况一致——大部分地方没信号,建议我购买当地卡。科索沃本地几大运营商:VALA、IPKO 、Z-Mobile(都是GSM制式)VALA科索沃最大最老牌的电信运营商,市场占有率约50%,由PTK(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f Kosovo)持有,后更名为Kosovo Telecom。摩纳哥电信掌管其移动网络部分,因此之前的国际区号为+377(同摩纳哥前缀一致)。直到2018年 科索沃启用属于自己的国际新区号+383,而先前+377和+386正式作古。IPKO由斯洛文尼亚电信持股,先前的前缀为+386(同斯洛文尼亚一致),市场占有率近40%,近几年发展迅猛,电网覆盖率已不逊于VALA,营业点也散布各处,其店门口都有红圆圈配上IPKO四个字母,非常醒目。上述两家在Prishtina市区逛一会儿基本就能看到,预付费SIM卡都是3欧(1GB流量,需要充值才能打电话)。附图我买的IPKO电话卡,及充值/查询方式等信息。Z-Mobile科索沃最大的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租用VALA的网络硬件,目前市场占有率近10%。国码+3832015年 科索沃与塞尔维亚达成协议,科索沃有了自己的国际区号+383,并于2018年全面启用;作为交换,塞尔维亚的运营商(MTS d.o.o)被允许在科索沃注册与运作。MTS (Telekom Srbija) 是塞尔维亚国有控股的运营商,其曾经覆盖科索沃的大部分基站已遭陆续拆除,2017年 塞尔维亚的另两大运营商Vip和Telenor也正式退出科索沃,这亦是塞尔维亚网络已几无覆盖的原因(在过了Ibar河的北科索沃有信号,但一般游客不会刻意去那里)。我并没有在科索沃看到已被官方授权的MTS网点,但我想 随着协议达成 国码启用,预示着塞与科双边关系的缓和,或有一天 基于类似+383&MTS等种种和解之上,科索沃问题终将被解决。想必那时塞尔维亚业已入欧,而我将再次去到科索沃,在护照上留下你的印记。语言&货币科索沃绝大多数地方说阿尔巴尼亚语,使用欧元;除了少部分塞族聚集区(说塞语、用塞国第纳尔)。下图红色部分为塞族聚集区:维基百科上写着科索沃的官方语言为阿语和塞语,我在Peja曾问地导小哥会不会说塞尔维亚语,他说他不会(虽然他有不少塞族朋友)但是他的父母会,因为他的上一辈人被强制性教授塞语。我此行到过两个塞族聚集区:Gracanica和Mitrovica。初到Gracanica旅店 漂亮的前台服务员问我会不会说塞语,我预留的信息让她误以为我可能会。而回程时在Mitrovica车站 则是唯一一次在科索沃境内使用第纳尔。下图Mitrovica巴士站 及去贝尔格莱德的车票(1400第纳尔):有趣的拼写科索沃的很多地名有不同拼法,比如首都Prishtina/Pristina、西部城市Peja/Pec..(都表示同一个地方),其原由就是阿尔巴尼亚语跟塞尔维亚语的不同转化。Prishtina是阿语的化形,而Pristina是塞语-西里尔字母的拉丁化。谷歌地图上显示的是Prishtina,而维基词条里则是Pristina。有时不同拼法亦可看出阿族与塞族势力的多寡。比如在Peja 阿族人占绝大多数,独立十周年的塑像标语是阿语的拼写Kosova,而非传统的英文名Kosovo。不过无论是阿语还是塞语,如今的科索沃人多会英语,尤其是年轻人,而且多热情而友好。我所遇的酒店服务生、车站人员、走在街上朝我打招呼的人们、帮助过我的陌生朋友、以及向导小哥... 英语都非常流利;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人 如出租车司机等.. 英语或没那么好,但也都能简单交流。总的来说 只要会英语,在科索沃的沟通方面绝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