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楼主用单反和无人机拍摄和剪辑的一段视频,楼主不是专业人士,大家凑合欣赏吧:然后是一些照片:哈尔施塔特莱茵河畔施泰因俯瞰劳特布龙嫩和少女峰地区新天鹅堡水塔花桥起意2017年与前女友偶尔聊天,发现都有去德国旅游的计划。于是便有了这段规划了接近一年的Grand Tour。其实楼主也不算是一个资深游客,之前也只是去过东南亚和美东而已,不过对于旅游的心得就是,合理规划的自由行一定好过无需操心的跟团游。由于所在的公司年假较多,而前女友年假少于楼主,所以最初整个26天的行程分为两部分:前一周是楼主自己安排,后两周是楼主与前女友以及前女友同事夫妻4人,而楼主的表姐定居德国亚琛,这让楼主也有了落脚点。而稍后楼主母亲得知楼主前一周是单独行动,于是便提出一同出游。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整个行程中有些地方楼主去了两次,不过楼主仍旧尽可能安排不同的目的地。整个行程始于清明节假期,终于劳动节假期。与前女友回来之后发生了一些事以致分手,调整了一下决定还是决定要把整个行程分享出来,也当作一段记录吧。准备机票从2017年6月开始关注上海始发至德国的机票,其实楼主并不在意是否直飞,所以发现中东三大航的转机航班价格都更为低廉;然而楼主的前女友则认为直飞消耗的精力体力少于转机,于是最终还是在汉莎年度大促时订了直飞特价机票。特价期从当年的9月开始一直到次年5月,可见促销时间并不是适合中欧旅游的旺季,所以价格才有所降低楼主有腰椎间盘突出,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商务舱。能够躺平对于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是莫大的幸福。最终票价大约20000元人民币,与中东三大航、国泰相比还是贵了大约2000-3000元。楼主母亲在稍后的春节促销中以23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同样的机票。楼主前女友一行则以3900+的价格拿下了经济舱的往返机票,这一价格已经低于中东三大航了,所以相当实惠。机票的起点和终点也就由于楼主需要去表姐家落脚几天而被确定下来:上海往返科隆,其中有一段还是汉莎与德铁合作的铁路快运。而且由于在法兰克福/慕尼黑转机,所以价格比直飞还低。而其实之后各种变故,实际路线最终还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规划行程订了机票之后,就是安排路线,确定交通工具以及订酒店了。首先确定下来的是交通工具,楼主有多年的驾龄,而一直又向往传说中不限速的高速公路,那毫无疑问整个行程的大部分都一定是自驾游了。另外前女友听她同事说瑞士坐火车比较方便,于是我们一开始是计划在瑞士乘坐火车游玩的,最后再乘火车回德国。对于路线,楼主一开始并没有完整的想法,在搞清了几个重要城市的位置之后,最最基本的一条线路被规划出来——从科隆向南再向东,到达奥地利东南部之后掉头前往瑞士,最后再北上回到科隆。这个时候,楼主还没有开始制定第一周的行程,直到之后母亲的加入以及前女友提出的一些要求之后,才确定了第一周的路线。楼主的前女友听她曾留学德国的同事说希望路线以德国南部和瑞士为主,所以科隆南部的路线最终被安排在了楼主与母亲的第一周中。有了初步的线路,接下来就是安排具体经过的城市和景点。楼主同时使用Google地图、Tripadvisor和穷游一起规划。Google地图自然是用来计算路线和确定所需消耗的时间,此外它也会标记一些景点。Tripadvisor和穷游则用来查看和确定知名景点。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网站也帮了不少忙。完成了路线,之后就是订住宿了。灵活性是被楼主首先考虑的:一方面楼主在筹备的时候还未开始申请签证,另一方面也是觉得灵活预订可以根据天气、路线、景点以及疲劳程度来变更。除此之外,早就听说国人很难接受长期欧洲食物的味道,所以一开始楼主打算用AirBnB安排大部分住宿,毕竟可以自己开火仓,可惜事与愿违,大部分AirBnB并不接受灵活预订,违约费用相当高。于是楼主不得不求其次上Booking和Agoda寻找适合的民宿和酒店,终究也没让楼主失望。签证楼主和母亲持有10年美国旅游/商务签证,所以在准备完所需各种资料以及楼主表姐提供的邀请函之后,意外得到了2年多次往返的申根签证。楼主前女友与她的同事夫妻使用酒店住宿预定单则申请到了网上大家所描述的“严格日期”的签证。上海这边办签证其实还是相当简单的,到德科网站上预约递交资料的日期,然后在当日前往并递交资料和护照即可。唯一遇到的麻烦可能就是楼主母亲的指纹太淡了,前前后后大约折腾了半个小时才总算把指纹给录入系统。出签倒是相当快,第二天就通知可以去拿护照了,2年多次往返的小惊喜也让楼主高兴了一阵子。租车欧洲租车公司很多,国内租租车则在价格上比较有优势。在网上比较之后发现,租租车在保险方面比较麻烦,同时也因为保险的关系它是需要预付款的;而欧洲本地的几家公司价格不同,车况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拿到新车,最终选择了Sixt。在淘宝上可以花100元购买它家的白金会员(相当于20次租车之后的会员档次,可以获得价格优惠)。保险还是一定要买全,楼主这次在旅途中发生了两次意外,幸好有保险兜底。在稍后的游记中会提及。火车票德国铁路DB网站和App都可以下单购买。德国火车并不规定座位,只规定车厢等级,不过如果你买的是一等座,可以免费预订座位,有开放区域也有小包厢,可以按需求来决定。楼主前往慕尼黑以及原本从瑞士回德国的火车票都是通过DB来预定的。瑞士则主推两种:通票以及半价票。国内大多数游记都推荐一次性购买的瑞士通票,根据价格不同拥有1-4天或长达15天的有效期可以免费乘坐大多数的交通工具,包括这次的黄金列车线,然而少女峰私有铁路则只能打75折,缆车则是半价;而被很少提及的半价票则拥有整整1个月的有效期为所有交通工具-包括少女峰私人铁路以及缆车都提供半价优惠。楼主因为前后两次经过瑞士所以购买了有效期相对较长的半价票,楼主前女友一行则购买了瑞士通票。通讯国内漫游虽然已变得相当普及,然而由于某些会影响Google Maps导航的客观因素,楼主还是决定购买当地电话卡来使用。原本以为Tmobile会是最佳选择,后来经过查询 http://prepaid-data-sim-card.wikia.com/wiki/Germany 才发现要办一张德国电话卡相当不容易,他们也有类似实名制登记的规定,这使得外籍人士想买一张当地的电话卡有相当大的难度——无论Tmobile,vodafone还是O2或者他们的分销运营商。幸好欧洲一家亲,英国的EE卡漫游在资费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畅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并不属于欧盟所以有着高昂价格的瑞士。楼主购买了16G(实际漫游只有15G)30天有效期的最大版本,这样完全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了。天气4月份对于中欧来说,已经算入春了。当然为了了解当地的气候,楼主还是一口气装了好几个天气预报App:Accuweather,Weather.com,Wetter.de,这几个App有相当丰富的天气预报,降雨降雪云图等功能,最长的可以预报30天,同时也可以用来查询历史记录。实际使用和对比下来,也可以发现这几个天气预报App有着不同的预报风格,Accuweather比较中立,Weather.com则几乎认为天天要下雨,Wetter.de这个德国本地的天气预报则比较乐观,一直都告诉你是晴好天气。楼主本来并不担心天气状况,查询历史记录,往年在4月的时候,虽然还不至于天天都是艳阳高照,但气温已经非常宜人。然而在即将出发前的一个月,Accuweather和Weather.com都提示本年的4月几乎天天都有不低的降水概率,甚至直到出发前的一周,仍旧提示处处要下雨。所以楼主内心其实是崩溃的,几乎做好了天天在雨中驾车的最坏准备,另外也做了一条缩减的线路备用。幸好最终整个行程几乎没有受到天气影响,整整26天中超过一半是晴天,其余多半是多云和阴天,当然还是有几天的行程被阴雨笼罩。不过整体还是大大超出楼主的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