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预热很久很久之前,久到我忘了具体的日期,偶尔看到的一则消息,说2017年是极光大爆发年,以后要看,恐怕要再轮回一遍,这个轮回,似乎就是久到,如果2017年我没有看到,我要下辈子才能有希望看到. 这样一个念头,转眼就从脑波中被拍到了沙滩上,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紧迫感和需求感........因为,在我未来需要规划的旅途中,世界上那么多的,号称8大,9大的奇迹,还没有来得及参观过.不管怎么说,世界7大奇迹,总是要在有生之年轮一圈,更何况,多拖一天,就是对世界7大奇迹的生存的一个考验,虽然人类在极力采取各种措施保存奇迹,但自然日月光对奇迹消耗更为阴险.当然,乘早为秒.于是,看极光的想法就暂时搁在角落了.可就在几个月前,角落里的想法被某人轻轻拽出来了.12月底看极光? 当时还有点懒懒的,不太看中这个提议.可毕竟年假就快到期了,12月也没有特别好的地方可以和俄罗斯看极光相抗衡.冬天到北面?这这这,很难想象。很久以前,这些都是被放逐的地方,还记得苏武?当年牧羊的场景,就在离开贝加尔湖不远的地方。很难想象,要带什么行头,才能抵御这酷北的严寒。很难想象,出行靠什么?出租?行走?包车?这是个逆向思维,人们在冬季一般都会到南面.偶尔来一次逆向思维,看看会不会带给我惊喜.于是,上网查了一段时间机票价格,匆匆地,定下了行程. 特别的行程,只有我才会计划这样定的行程.时间不宽裕的,考虑单一行程,对我不太可能!经济不宽裕的,考虑火车旅行,我没那么多时间!那只能飞机了.整个行程,飞了5程上海--->(火车)北京-->伊尔库茨克-->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火车)莫斯科--->上海俄罗斯不适合开车旅行,在俄境内都是包车. 包车的方式,针对人数较多的团体比较划算和方便. 我们一行总共8个人,伊尔库茨克机场包车到奥利洪岛,1万多卢布,平均下来也就百来块.俄罗斯的司机开车很有水平,雪地里,不用担心有任何的危险.接下来一项,就是签证了. 这是个烦人的事情.前段时间,听同事说,她和她父母到埃及旅游,她是中国护照,她父母是加拿大护照.她在买完机票后,就着手办理签证了,我就多问了一句,那你父母不是也要办理签证吗?她说加拿大的护照不用办理签证.我听了就闭嘴了,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就是差异啊!俄罗斯签证,自己办理也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邀请函, 必须要有邀请函. 当然,不像以前,真就需要俄罗斯人发一封邀请函,现在很容易就能拿到。再不济,就到X宝搞定。X宝也有办理俄罗斯签证的,加点费用,一步到位。我们就选择了在X宝办理。交了两张照片和护照。拿回来的签证纸上没有相片,就问了某宝的办理人员,被告知照片是放在了表格上被存档了。解决完了这些,开始考虑衣着问题。在网上搜,别人是怎么说的。外套必须是防风的,里面不要套很多的衣服,就一件薄羽绒服随身防范,贴身穿一件软绵绵的保暖内衣。帽子,面罩,耳罩必须准备。鞋子穿防水保暖靴,里面套羊毛加厚袜。其他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用带太多,太累赘了。暖宝宝必须带,很起作用,可以给局部保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处,可以给手机保暖。@启程日子很快就到了公元20171201,这是我们出发的日子。这天天气很是晴朗,也很热,原来打包准备对付极北苦寒的心情,这一刻消失殆尽。脱衣又脱衣的。乘上北下天津的老式绿皮火车,体验80年代人们出行的最佳方式。在一起,彼此拉近了距离,还好是冬天,即便挤在一起,也不会有不适,车厢也没有太大的味道。我们一行8人携带了晚间的吃食,倒是弥漫了车厢。第二天一早到达天津,乘坐天津的包车到北京机场,准备坐飞机了。一路往北,就看到了这样的无人烟的情景,除了灰突突,还是灰突突。@苦寒之地--美女导游伊尔库茨克机场很小,下机后直接出关,拿行李。和奥利洪岛的住宿联系。之前,是通过住宿处的老板介绍的上岛的中巴,并给了中巴的司机和联系方式。我就直接打中巴的司机电话。问题来了,中巴司机居然不知道他有的这次任务。这下我头晕了。 再联系住宿老板。住宿老板和我怎么也说不清,他用俄罗斯的英语,我用中国的英语。搞了半天,眼见着事情无法解决,而时间一点点溜走,怕赶不上上奥利洪岛的时间,我正着急,边上出现了一个当地美女导游,大概也就25,6岁的样子,俄罗斯的小女子样貌,瘦瘦的,身材很好,眼睛弯弯的,像月牙,皮肤白白的,关键 ,关键,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我赶紧拽住她,把情况和她说了一下,美女导游也很热心,帮我跟对方联系,最后确定了中巴。太感激俄罗斯的美女了!期间,她告诉我,曾在中国的吉林大学读的中文。有才的小美女!@苦寒之地--大叔古道热肠车于半小时后到达,我们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司机是个大叔,很负责,不太会说英语,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系安全带,就下车到后面帮我们一一系上。坐在车上,想看看窗外的严冬,却发现车窗上结了一层冰花,很漂亮,有立体感。车内的温度和车外相差悬殊,才造就了这漂亮的窗花。一路开车也是很稳妥,该快则快,当慢则慢,驾驶技术一流。车行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急冲感,很舒适,也没有任何的冰雪上滑行的不适,摇晃中,带着暖意,就陷入了沉沉的睡梦中。只能从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看外面的世界。俄罗斯的驾驶室和后面的是完全分离的,中间有一层夹着,一来为了司机安全,二来中间层其实是个空调出风口,为后面的空间持续释放热能。中途,在一所小木屋里休息,吃点热的饮料,补充能量。俄罗斯人的房间内都特别干净,也很温暖。暖气开得足足的。就是要让你有不想走的心。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各种电器,网络都能提供人在各处生存的条件。在遥远的古代呢,天寒地冻,靠火借热驱寒,寒冷而漫长的夜,怎么能度过?苏武在此地是怎样生存的?靠火?靠和羊相依偎?可见的,人的生存能力很强大。来一组童话般的温馨画面,驱除严冬的寒冷到目的地后,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回来还是乘他的车。于是和他交流,大叔不会英语,就拿了手机,我们写中文,翻译成俄文,总算鸡同鸭讲地,大致明白了,知道我们要预定回程,他通过手机告诉我们,他这辆车由于那个时段已有任务,无法接受我们的预约,但他说可以推荐另外一俩车过来,并告诉我们,技术,价格都没有问题。有这个保证的说法,相信俄罗斯人,也是没错的。于是我们也欣然接受了。